吸收塔专项施工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吸收塔基础工程概述

脱硫区域设置二级吸收塔基础,结构形式为圆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混凝土标号C30.基础垫层混凝土标号C15;二次混凝土灌浆料采用C35无收缩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基础直径19.60m.基础埋深-2.4m; 吸收塔基础混凝土体积634斥。

每个吸收塔基础设置预埋32个M36的螺栓。

由于该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裂缝的质量通病,采取了有效的施工防治、养护、降温等方法。

二、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

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材料选择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对主要材料要求如下:

(1)水泥:考虑普通水泥水化热较高,特别是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中,大量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在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与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表面拉应力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因此确定采用水化热比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标号为525#,通过掺加合适的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2)粗骨料:采用碎石,粒径5-25mm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从而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

(3)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 1 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

(4)粉煤灰:由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为泵送,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虑掺加适量的粉煤灰。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大体积粉煤灰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为25%粉煤灰对水化热、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极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对混凝土抗渗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10以内,采用外掺法,即不减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

掺加粉煤灰量。

(5)外加剂:设计无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及过去在其它工程上的使用经验,每立方米混凝土2kg,减水剂可降低水化热峰值,对混凝土收缩有补偿功能,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具体外加剂的用量及使用性能,商品混凝土站在浇筑前应报告送达施工单位。

2、混凝土配合比

(1)混凝土采用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

(2)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3)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

3、现场准备工作

(1)基础底板钢筋及预埋件、插筋应分段尽快施工完毕,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2)基础底板上的地坑、积水坑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不合模数部位采用木模板支模。

(3)将基础底板上表面标高抄测在柱、墙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4)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草席等应提前准备好。

(5)项目经理部应与建设单位联系好施工用电,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及施工照明用。

(6)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

二、基础混凝土

1.体积大、降温难

吸收塔基础混凝土外径19.60m.浇筑深度2.4m;浇筑成型后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易使成型后混凝土产生裂缝故采取以下施工措施:

a)优化配合比:选用早期活性低的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早期强度发展过程中的水化热;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以减少水泥用量;掺缓凝型减水

胀剂,以抵抗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避免裂缝的产生.

b)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养护在降温阶段保持温降小于 1.5 C /d,控制降温速度远小于升温速度,故降温拉应力小于升温压应力,进而避免

裂缝出现.

c)混凝土温度监测:在混凝土入模后72小时内,每间隔2小时测温一

次;在混凝土入模后72-168小时内,每间隔4小时测温一次;在混凝土入模后168小时后,每间隔8小时测温一次.

d)温差控制: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将温差上限(含混凝土内部与表面

温差、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控制在25C内,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保证游离水不过早蒸发,从而达到有效养护效果.

2.面积大、浇筑时间长、冷缝控制难

吸收塔基础混凝土浇筑半径9.5m,浇筑闭合周长59.66m.由于混凝土浇筑面积大、浇筑时间长,混凝土成型后易产生冷缝.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吸收塔基础产生冷缝,改善混凝土浇筑工艺:

a)混凝土浇筑方向顺序: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输送泵由远端推向近端,

采用分层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使上、下层混凝土浇筑停歇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b)振捣器布置:根据混凝土泵送自然流淌及振捣时形成的坡度,分前、中、后三阶段布置三道混凝土振捣器;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振捣时严格控制振动棒移动的距离,特别注意混凝土的入仓振捣,防止离析和漏振. 3.吸收塔基础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混凝土表面色泽均匀,无异色斑,无明显色差;无明显气泡,混凝土表面的微细气泡分布均匀;表面无明显裂缝,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2mm 或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