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五篇详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五篇详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优质教案五篇详案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获得成功是我条件、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认真编写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进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学进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进程,教师要通过教案链接这个两方面。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完璧归赵》【教学目标】1、识生字7个;积存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嘱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诵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知道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灵大胆、不畏强横的人物特点。

【教学进程】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摸索:“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摸索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换: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知道。

(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何“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摸索。

(2)交换,然后指导朗诵,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

(教师适当诠释蔺相如此行的重任。

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应交换;要是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

)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②说一说:为何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恳切,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摸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③读一读;秦王为何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

(第1、3句话的知道,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比方:“信以为真”和“只好同意”。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优质教案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正式地写作文,虽然要求只是几句话或
一段话,但是,对于缺乏习作经验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个 教
不小的挑战。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初次习作中培养习作兴趣,教 学
学本课时,教师尤其注重了对学习情境的创设,借助“猜故事 反
人物”“猜身边的同学”等系列游戏让他们积极参与人物竞猜 思
活动,初步建立了对人物特点的感知。与此同时,教师还特别
有七十二变的本领,还有一件神奇的宝
贝一一金箍棒。孩子们,他是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状态。

生:孙悟空!

师:看来这个对你们没有一点难度,老

师再来一个难一点的,听好了一一耳朵
大,鼻子长,大大的肚皮真能装,一根
钉耙走四方。
生:猪八戒!
师生互动
师:咦,你们怎么又猜到了?
生:因为老师说了这个人耳朵大,鼻子
教学
良好习惯。
目标
2.学习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以及品质等多
述,反映人物的特点。
学习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状态。
教学过程 教
3.掌握习作的正确格式,初步培养习作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师生互动,通过提示语竞猜故事人物:
师:他是从石缝里蹦出来的,浑身长满
了毛,有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他 师生互动
长,猪八戒不就是这样的吗?
生:还有,猪八戒的肚皮很大,能装很
多食物。
生:最主要的是他还有一根钉耙,猪八
戒的武器不就是钉耙吗?
师:看来,你们能够从老师说的信息中
一下子就猜到了故事中的人物,真不
错!孩子们,接下来我们继续玩这样有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是什么,学习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通过识字、读写、口语和听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本技能。

3.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语文是什么,学习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掌握字、词及句子的基本构成要素。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和作用。

2.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教学内容1.学习《语文园地》这篇课文,了解其主题和内容。

2.进行读课文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词的组成和句子的基本要素。

3.学习不同文字的读写方法。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并引导学生探索语文的作用和美。

2.教师进行“看图说话”的活动,让学生猜测词语,并根据剪贴图片判断图片描述是否准确。

3.在引入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单词和句式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练习课文,让每个学生轮流读一段,并提问每段的重点。

5.通过单词和句式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字的读写方法。

第二节教学内容1.学习如何运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用语文表达情感和思想。

2.通过诗歌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朗诵诗歌。

3.进行实际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和表达自己的诗歌作品。

第三节教学内容1.学习如何听懂他人的语言表达,并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通过读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向学生传授听懂他人的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2.组织小组阅读小说或故事书,讲述学习故事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跟读并深入理解。

3.通过写作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活动和方法1.让学生动手、多参与、多交流。

2.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喜欢创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5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5

三年级第一单元《我们的民族小学》导学案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2、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1、课前上网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3、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4、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

5、多媒体课件教法资料分享;重点词句突破;谈话、点拨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相结合教学课时两课时导学预案第一课时一、自主预习(学生课前按照预习常规要求和自学导读单相结合进行预习学习)二、基础达标1、收集资料分享导入,激发兴趣。

(1)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2)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教师利用课件播放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这样的小学,我们叫他民族小学,大家到民族小学去参观一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请大家读题。

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认真地抄录在摘抄本上。

【语文要素】2.积累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并能用它们说句子。

3.学会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1.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

2.掌握含近义词且描写人物的四字词语,并举一反三。

3.通过朗读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意。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初步了解“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

(重点)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

(重点)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我们学过的课文,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呢?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指名读“交流平台”中的两个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3.教师指名说阅读体会。

4.师小结:阅读是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良方,而我们读到的好词好句就是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良药。

巧妙的用词、精彩的描写、深刻的道理……都可以是我们积累的内容。

同学们一定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书中的精妙之处哟。

二、字词句运用1.课件出示: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1)学生自由读成语。

(指名读成语,教师相机正音)(2)学生开火车读成语。

2.观察画横线的字,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画横线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近义词)师小结:这八个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每个词语中画横线的两个字都是一组近义词。

第一排的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为一组近义词,第二排的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近义词。

3.课件出示练习题,进行词语巩固练习。

三、朗读有方1.师:同学们,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得有感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1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1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1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知道春风给大自然所送来的礼物,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教学指导朗读课文,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感受春天的神奇美妙。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

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想想春风让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2.指名说,生补充,师小结。

【精读课文,想象感悟】1.春天是怎样唤醒沉睡的大地的呢?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把你的发现做上记号。

读后,和同桌交流。

2.全班反馈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镜头,引导阅读。

(1)第二自然段(地上的变化)重点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第一句:在原野上,小草率先穿上了新鲜的绿色衣服。

他们有的点着头,有的弯下腰,用不同的姿势展示着他们的活力。

句2:各种花朵也不甘示弱,纷纷披上艳丽的`衣裳,红的、黄的、白的、紫的……通过读句子,使学生体会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赞叹之情,学习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

可以采用范读、领读、赛读等方式指导朗读。

(2)第三自然段(空中的变化)以介绍的形式,进一步感受鸟儿、蝴蝶、蜜蜂在春天的快乐心情和优美舞姿。

(3)第四自然段(水中的变化)重点指导朗读的句子:清澈的小溪里,一群小蝌蚪在那儿玩构图游戏,一会儿像串着的黑珍珠,一会儿像浸在水中的水墨画;小鱼在追逐嬉戏,有的钻进石缝里,有的躲在水草里。

在读中体会小鱼、小蝌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情。

通过派小组代表参加阅读比赛和一起阅读来加深体验。

3.齐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写了什么?(是全文的总结,概括地写春天令世界充满生趣和活力。

)【总结拓展,升华情感】1.默读全文,结合插图,想想春风给大自然送来了什么?你眼中的春天还有哪些美妙的景象?2.小组里交流。

3.全班反馈交流,老师指导阅读,背诵相关段落。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汉字第一课读认字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辨认300个生字。

- 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读新认的字。

- 学生能够通过研究,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要素。

教学内容:- 蒙古包、沙发、钢笔等新认字的认读。

- 汉字的部首、笔画的认识,及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概念的初步掌握。

- 认读单字可以单独出现并有意义,字动、字头形象化的初步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能把半个字(如“卜”)和附着于字上的符号看作是构成这个字的要素之一。

- 能准确地发出汉字中的声母和韵母。

教学方法:- 课前游戏猜字谜。

让学生通过猜字谜形式,感知字义。

- 视听法教学新字认读及书写过程教学。

第二课哪些汉字最常用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研究,初步了解汉字的使用频率和特点等。

-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初步了解排序码。

教学内容:- 汉字使用的范围数据搜集、整理,初步体验常用字和少用字的概念。

- 汉字排列的原则,知晓三民书局字码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透析探究法(双色圆片法)突出演示常用字和推荐字的差异。

- 体验法制作“我的字表”,初步懂得典籍阅读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第二单元生活与阅读第一课好读书,好研究教学目标:- 能够陈述阅读对研究成绩的影响。

- 能够领会诗歌赞美读书的情感内涵。

教学内容:- 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诗歌《读书》。

- 阅读体验和写作表达。

教学方法:- 阅读法读童话、诗歌篇目,结合绘本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 说故事法通过小组合作演讲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课家和学校的区别教学目标:- 理解学校和家庭功能的不同和相互依存性。

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验。

教学内容:- 比较学校和家庭在生活、研究等方面的差异,并梳理家校教育关系。

- 意识维护个人卫生,点亮整洁校园。

教学方法:- 对比法学校和家庭的影响、作用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 实践法贴心管家——个人卫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七彩生活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七彩生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七彩生活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七彩生活”这一主题,共安排了28篇文章,其中课文4篇,《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9篇,《经典诵读》文章15篇。

文章里处处洋溢着儿童生活七彩的图画。

他们在教师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走进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设计理念: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为重点,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内容:⒈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2.《主题读写》文章:《孔雀舞》、《大自然的口哨》、《快乐的球赛》、《风筝》、《雨后春笋》、《彩色的梦》、《渡河少年》、《我爱画画》、《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3《经典诵读》文章:《小小的日记本》、《花影》、《割草归来》、《草香》、《蟋蟀》、《漂水花》、《女孩子》、《积木城》、《秋千》、《我和我的船》、《北极熊在里面》、《万圣节过后》、《稚子弄冰》、《村晚》、《钓鱼》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读懂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童年的快乐。

“两翼”目标:1阅读《主题读写》文章9篇,《经典诵读.》文章15篇,背诵自己喜欢的有没语句,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运用“以读代讲”等方法,体会并能讲述文章中的童年趣事。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童年带给自己的快乐。

第一课时详案(单元导读课型)教学目标:1读背单元导读。

2精读我们的民族小学》,了解各民族儿童有爱团结的幸福学习生活,体会作者蕴含文中的自豪感。

3学习《主题读写》文章《孔雀舞》,积累优美语句,体会傣族小朋友跳孔雀舞时的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寨乐乡寨落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 1班语文学科备课教案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四、背诵古诗。

知识积累
巩固
练习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花骨朵舞蹈告诉觉得
二、看拼音写汉字。

bìlǜlián péng zīshìái ái jǐjǐ
()()()()
piāo dòng bǎo zhàng pòlièpiān piān qǐwú
()()()()
三、比一比组词。

小结
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渗透
法制或
德育
作业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板书
设计
咏柳
碧玉妆成垂下绿丝绦
裁出似剪刀
课后
反思
任课
教师
宁新玉
授课
时间
年月日
第周星期
课型新授课授课
内容
2《咏柳》课时共2 课时,本节是第 2课时
教学
目标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背诗
第六课时
第八课时
第十课时
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

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
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

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