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讲解

合集下载

西安建大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西安建大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通风及空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名称:通风除尘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编号:103022学时与学分: 2周,3学分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四号、宋体,加粗,两端对齐)通过课程设计,基本掌握工业厂房通风供暖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初步了解收集设计原始资料(包括室内空气参数要求、室外气象资料、工艺和土建资料)的方法;了解、学会查找和应用本专业相关设计规范、标准、手册和相关参考书;学会正确应用所学理论解决一般通风工程问题的方法步骤,学会全面综合考虑通风供暖工程设计,同时提高设计计算和绘制工程图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时间安排(四号,宋体,加粗,两端对齐)1.内容(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1)原始数据:1.1厂址:本厂建于市,气候资料查相关文献。

1.2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1,生产设备见表(1)1.3 建筑结构。

墙——普通红砖墙;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涮耐酸漆两遍。

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0×1.80 米;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外门——木制,尺寸为1.50×2.50米,带上亮子。

建筑结构的其它有关尺寸,如墙的厚度、屋顶保温层的厚度等,可参照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中表1所推荐的值,结合所给题目所在地点的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确定。

(2)技术参数:2.1工作制度及内部气候条件本车间为两班工作制,内部气候条件如下:温度:冬季14~18℃夏季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湿度:冬季湿作业部分取ψ=65%,一般部分取50%。

夏季不规定2.2工艺过程所有由厂内机械加工车间和热处理来的零件,首先进行表面清理,其方法有以下两种: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体积较大的零件在喷砂室中去锈,体积较小的镀锌件在滚筒内用砂参石灰清除其上毛刺和氧化皮(湿法处理)。

化学处理:需要化学处理的零件,先在苛性碱溶液中去油,对氧化层很厚的零件,则需在酸液中腐蚀去锈直到锈层消失为止。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设计,提高工业生产环境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介绍工业通风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种通风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工业通风的原理介绍工业通风的气流规律、热量传递规律和湿度控制规律,让学生了解通风系统的物理原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风系统的计算和设计。

3. 工业通风的设计方法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调查、通风参数计算、风机选型、管道布置、噪声和震动控制等方面,并借助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练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设计技能。

4. 工业通风系统的评估和优化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包括工艺流程优化、设备升级、控制系统改进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维修和管理技能。

课程任务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 工业通风系统调查报告学生需要对某个具体的工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环境情况、生产工艺、通风系统现状等方面,并编写调查报告。

2.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方案结合调查报告和课程所学,学生需要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设计和方案优化,需要包括计算书、施工图和设计报告。

3. 工业通风系统维护和管理方案学生需要针对设计方案中所提到的工业通风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方案的书写,包括维修和保养计划、设备更新计划、质量监控方案等。

计分方法学生课程成绩的计分方法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 课堂表现:40%包括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出勤、发言、讨论和思考等方面的表现。

2. 课程设计:40%包括学生针对具体工业通风系统进行的调查、设计和方案优化。

3. 考试:20%包括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参考文献1.《通风与空调》,李国华。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讲解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讲解

课程设计课程工业通风题目某企业生产车间通风系统设计院系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安全工程(本科)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易玉枚易灿南完成时间2012.12.9~ 23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专业:安全工程班级:日期:自2012年12 月9 日至2012年12 月23 日指导教师:易玉枚易灿南摘要工业通风不仅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还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散发的工业有害物日益增加,使其对工业通风的除尘效率由以前的技术落后性向现在的科技数控性快速转变。

尤其是在喷砂车间和焊接车间中,除尘效率的高低尤为重要,所以要充分利用除尘器和排风罩的作用,保持生产车间良好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喷砂车间;焊接车间;除尘;工业通风;排风罩ABSTRACTIndustrial ventilation is not only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but also production workshop air conditions, which is to protect people's health,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is an important role, is to ensure normal produ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Industrial ventilation is the main task, control the production process generated dust, harmful gas, high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ith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dissemination of industrial harmful matter increases increasingly, make the industrial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by previous backward technology to present technology CNC rapid change. Especially in the sandblasting workshops and welding workshop, dustremoval efficiency is very important, so to make full use of filter and exhaust hood role, maintaining production workshop in good working environment.Key words:sandblasting workshops; welding workshop; dust; ventilation; air exhaust hood目录1前言 (1)2车间简介以及系统划分 (2)2.1车间简介 (2)2.1.1喷砂车间的基本情况 (2)2.1.2焊接车间的基本情况 (2)3.喷砂车间除尘系统设计和计算 (3)3.1系统划分 (3)3.1.1系统划分原则 (3)3.1.2车间系统划分 (3)3.2排风罩的选择 (3)3.2.1局部排风罩的类型 (3)3.2.2局部排风罩设计原则 (3)3.2.3局部排风罩选择 (4)3.3除尘器的选择 (4)3.4风管的选择 (5)3.4.1风管截面的选择 (5)3.4.2风管材料的选择 (6)3.4.3风管敷设 (6)3.4.4弯头的选择 (7)3.5进出口 (7)3.5.1进风口的选择 (7)3.5.2排风口的选定 (7)3.6 水力计算 (7)4 焊接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12)4.1焊接工艺简述以及污染物 (12)4.2通风系统选择 (12)4.3 送排风口的确定 (13)4.4 风量计算 (13)5 结论 (16)参考文献 (18)附录 (18)1前言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工业粉尘等有害物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工业通风第四版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第四版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要求工业通风是工厂、车间、建筑等场所重要的安全工程措施之一,不仅涉及安全生产,同时也关系到工作环境和员工健康。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了解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以及安全生产和环保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及安排第一周:通风基础知识•工业通风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工厂、车间、建筑等场所的通风设计需求•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第二周:通风规划和设计•通风系统设计流程和方法•通风系统计算和参数选择•通风系统图纸绘制和规范要求第三周:通风系统选择与安装•通风设备的选择和技术要求•通风设备安装及布局要求•通风系统检测和调试技巧第四周:通风系统运行与维护•通风系统运行和管理•通风系统故障排除及维护•通风系统改造、升级和更新技术三、课程作业与考核1.课堂小测试(占20%)2.课程设计报告(占40%):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一个小型通风系统的设计,包括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系统布局等内容。

3.综合实践(占40%):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工厂或建筑现场进行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或维护实践。

四、课程教材1.《工业通风设计与管理》(第四版),杨红兵,机械工业出版社;2.《通风与空调》(第四版),陈昌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教学方法与评价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享、互动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报告和综合实践成绩。

学生需要完成课堂小测试、课程设计报告和综合实践项目,并根据评价规则进行积分统计和排名评定,以此确定学生成绩。

工业通风设计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设计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2. 学生能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场合,了解通风设备的选择标准;3. 学生能了解工业通风系统设计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的能力;2. 学生能运用相关计算公式,进行工业通风系统风量、风速的计算;3. 学生能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合理的工业通风方案,并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意识,认识到工业通风设计在改善生产环境、保障工人健康方面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项目设计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工业通风设计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工科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工业通风设计基础,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原理:讲解流体力学基础、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通风方式的分类。

- 教材章节:第1章 工业通风基础2. 通风系统设计: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关键参数计算、通风设备选择及布置。

- 教材章节:第2章 通风系统设计方法3. 空气动力学与热力学应用:分析工业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探讨其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3章 空气动力学与热力学应用4. CAD软件应用:教学学生使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

- 教材章节:第4章 CAD软件在通风设计中的应用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典型工业通风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工业通风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护劳动者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包括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工业通风系统的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业通风概述2. 通风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通风方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风系统结构与原理3.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原则:讲解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4. CAD软件绘制通风系统图: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指导学生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

教材章节:第四章 通风系统图绘制5.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介绍通风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分析常见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教材章节:第五章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6. 工业通风系统节能减排与环保:讲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指导书1.概算建筑耗热量(1)室外气象参数:查《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气象资料。

(2)室内气象参数:查《机械制造工厂采暖通风设计手册》。

(3)工艺设备:根据所给建筑及工艺设备布置图上的设备号与《机械制造工厂采暖通风设计手册》对应查找。

建筑耗热量可根据面积热指标或体积热指标确定。

本车间体积指标C m w q o3/7.0=ν,也可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热量计算公式:)(w n v t t V q Q -⨯⨯=。

2.全面通风量的确定参阅《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3.局部排风量的确定参阅《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4.局部排风耗热量计算)(w n t t c L Q -=ρ5.车间空气平衡与热平衡计算(1) 空气平衡进气量=排气量ZP jP Zj jj G G G G +=+一般说来,在有机械排风的车间,0=ZP G ,jP jj G G 7.0~5.0=(2) 热平衡根据空气平衡计算结果进行热平衡计算,确定进风温度jj t 。

也可先假设进风温度jj t 进行计算。

最终确保jP jj G G 7.0~5.0=和jj t ≧40C o 。

否则重算。

热平衡方程: 得热量=失热量值班采暖的散热器散热量+机械进风热量+自然进风热量+电机散热量=排风耗热量+围护结构耗热量+材料吸热量6.送、排风系统的水力计算(参阅《简明通风设计手册》)(1)空气加热器选择计算选出型号,画出外型尺寸图。

(2) 送风系统计算送风系统阻力及阻力平衡计算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设计A. 按易加工、安装的方法设计画出系统布置图。

B .按均匀送风设计方法设计(3)选择风机风量乘以系数;风压为总阻力乘以系数。

总阻力=百叶窗进风口阻力+加热器阻力+风管阻力+送风口阻力根据以上指标确定风机型号、出口方向、联接方式。

一般选择684-或724-T 、724-等型号。

(4)除尘(排风)系统设计原则:参看《工业通风》等。

除尘设备可放置于室外,但要注意不要放在门边或紧靠外窗。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厂的设备越来越复杂,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和废热也越来越多。

为此,工业通风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会讨论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的一些问题。

二、工业通风技术工业通风技术是指利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的方法,对厂房内的废气和废热进行排放和处理。

工业通风系统主要由风机、送风管道、排风管道、滤尘设备、调节设备、管道支架等组成。

三、课程设计3.1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选用合适的通风设备,进行风量、阻力、速度的计算,并合理布局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

同时,学生也将学会如何进行维护和调试,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课程大纲1.工业通风技术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工业通风技术?–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2.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通风需求的计算–风机的选择–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的布局3.工业通风系统的维护与调试–维护的常见问题–调试的方法和技巧3.3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授课、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生们将在实验室进行风量、阻力、速度的测量,并学习相关的计算方法。

3.4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构成,实验成绩主要由实验操作和报告质量构成,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题目。

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工业通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主要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思路。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学 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 级: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土建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教研室 印制二○一二年七月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一章通风系统设计1.1 控制工业槽有害物排风量计算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mm×250mm、250mm×200mm、200mm×200mm。

本设计采用高截面:E×F=250mm×250mm。

因为镀铬槽和镀锌槽的规格为:1200mm×800mm×800mm。

槽宽800mm>700mm,采用双侧排风。

镀铬槽:镀铬槽的控制风速x v=0.5m/s,槽内溶液温度为58 ℃。

总排风量为:0.222xBL v ABA⎛⎫= ⎪⎝⎭= 2×0.5×1.2×0.8×[0.8/(2×1.2)]=0.77 m3/s=2774 m3/h每一侧的排风量为:L1=L/2=0.385 m3/s=1386 m3/h假设条缝口风速为:0v=8m/s采用等高条缝,条缝口面积为:f=L1/ 0v=0.385/8=0.048 m2条缝高度:h=f/A=0.048/1.2=40mmf/F1=0.024/(0.25×0.25)=0.768>0.3,为了保证条缝口上速度均匀,每一侧分设3个罩子。

则:f/(3×F1)=0.256<0.3。

罩口局部阻力为:22vpξρ∆==2.34×1.2×8×8/2=90pa镀锌槽的计算与镀铬槽的类似,镀锌槽的控制风速x v=0.4m/s,槽内溶液温度为60 ℃。

各工业槽的计算结果如下:编号槽名断面尺寸(E x F)排风罩类型控制风速VX(m/s)总排风量(m3/h)单侧立管数(个)条缝口风速(m/s)条缝口高度(mm)阻力(pa)1镀铬槽250×250高截面双侧排风罩0.52774384090 2镀锌槽250×250高截面双侧排风罩0.42219283290各工业槽槽边排风罩的排风量共为:2774×30+ 2219×15= 116505 m3/h =32.36 m3/s1.2 工业槽散热量的计算工业槽四周表面的散热量,计算公式为:式中:F——设备外表面积,m2α——对流系数,对于垂直面为2.55 x 10-3,对于水平面为3.24 x 10-3,kW/(m2·K);Δt——设备外表面和室内空气温度差,℃;——设备表面的辐射系数,kw/(m2·K4);Cf——设备外表面的温度,℃;tb‘——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

(完整版)工业通风教学大纲

(完整版)工业通风教学大纲

【工业通风】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40322】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性质:【专业方向选修课】开课院系: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使用教材:主教材【工业通风(第4版) 孙一坚、沈恒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辅助教材:【纺织厂空气调节(第3版) 周亚素、甘长德、赵敬德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3】【暖通空调陆亚俊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02;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尉迟斌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先修课程:【暖通空调140131(3),流体力学140071(3),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140121(3),流体输配管网140111(3)】并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业空调、通风及除尘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以基本原理和工业工程知识为主,立足纺织工业空调的特色,进而扩展到其他工业领域空调通风除尘系统,力求有一定的广度,开拓学生思路、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的能力。

使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具有工业空调除尘系统的设备、管理和运行的基本知识。

三. 选课建议该课程适合第三学期下或第四学期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同学选课,有一定暖通空调的知识。

四.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必需的工业暖通的基本知识,了解工业领域对车间空气环境的要求,以及保证工业生产所需的空气参数的实现手段,培养学生在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能运用所学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工业污染物及其防治的综合措施(4学时)1颗粒物、污染气体的来源及危害2工业有害物在车间内的传播机理3气象条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4污染物浓度、卫生标准和排放标准5防治工业有害物的综合措施第二章控制工业污染物的通风方法(4学时)1局部通风2全面通风3蒸发冷却降温通风第三章局部排风罩(6学时)1密闭罩2柜式排风罩3外部吸气罩4热源上部接受式排风罩5槽边排风罩6大门空气幕7吹吸式排风罩第四章通风排气中颗粒物的净化(8学时)1颗粒物的特性2除尘器效率和除尘机理3重力沉降式和惯性除尘器4旋风除尘器5湿式除尘器6电除尘器7进气净化用空气过滤器第六章通风管道的设计计算(8学时)1风管内空气流动的阻力2风管内空气流动的压力分布3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4均匀送风管道设计计算5通风管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6通风(除尘)系统的运行调节7气力输送系统的管道计算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环境中粉尘浓度的测量或通风机性能的测定:2学时要求见实验指导书七.作业、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作业:平时作业。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工业通风工程设计指导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工业通风工程设计指导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酸洗电镀车间通风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资料1、工业槽的特性2、土建资料参考车间平面图及剖面图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局部排气设备的选择和局部排气量的计算:1、工业槽通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1)排风罩的计算与选取(控制风速、排风量、排风罩的类型)(2)通风管道的水力计算(3)选择风机与配套电机2、抛光间的通风除尘设计与计算本设计只有抛光间产生粉尘,粉尘的成分有:抛光粉剂、粉末、纤维质灰尘等。

抛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1)排风量的计算一般按抛光轮的直径D计算:L=A·D m3/h式中:A——与轮子材料有关的系数布轮:A=6m3/h·mm毡轮:A=4m3/h·mmD——抛光轮直径mm每个抛光间有一台抛光机,抛光机有两个抛光轮,抛光轮为布轮,其直径为D=200mm,抛光轮的排气罩应采用接受式排气罩。

(2)通风除尘系统的阻力计算(3)选定除尘设备、风机型号和配套电机四、通风系统方案的确定、系统划分应注意的问题1、排风系统为一个系统;2、除尘设备可设置在室外;3、排风系统的结构布置应合理(适用、省材、省工)。

五、本课程设计参考资料1、《工业通风》2、《实用供热通风空调设计手册》3、《采暖通风工程常用规范》4、《机械设计手册》同济大学出版社5、《实用通风设计手册》工业通风工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要求(一)选定工程项目后编写该项目的设计书。

(二)作该项目的施工图:平面布置图和系统图各一张,图幅根据需要自行选定。

二、设计书的内容和要求设计书应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两部分。

(一)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和要求;明确需设计的工程项目和甲方的要求。

1.所明确的工程项目应包括以下几点:(1)工程名称、建筑面积、需设计通风设施的部位和使用性质等。

(2)需设计的内容:排除室内有害气体、排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诱导污染气流(主要指热源上部的热射流)、各种污染源与室内空气的隔离、室内外气流的隔离等。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风量计算
根据工业厂房的换气次数或污染物浓 度稀释要求,计算所需的总风量。
风压计算
根据管道长度、弯头数量、送风口阻 力等因素,计算通风系统的总风压。
设备选型
根据风量和风压的计算结果,选择合 适的通风设备,如风机、空气处理机 组等。
管道水力计算
根据管道走向、管径、送风口阻力等 因素,进行管道水力计算,确保通风 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问题诊断与解决方案探讨
问题诊断
01
针对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出
问题根源。
解决方案探讨
02
根据问题诊断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探讨和评估

经验总结
03
对通风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
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05
通风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 方向
性能评价指标及方法介绍

通风设备类型与选择
空气加热器
分为电加热器和热水加热器, 根据加热量和加热方式选择。
空气过滤器
分为粗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 ,根据过滤精度和空气洁净度 要求选择。
通风机
根据气流方向可分为离心式、 轴流式;根据压力高低可分为 低压、中压和高压。
空气冷却器
分为表面式冷却器和喷淋式冷 却器,根据冷却量和冷却方式 选择。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2024-01-05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工业通风基本原理 • 通风系统设计方法 •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 通风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方向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工业通风概述
工业通风定义
工业通风是应用空气流动的原理 ,采用各种通风设备,有效地控 制工作场所内的空气环境,以满 足生产工艺和人体健康的要求。

工业通风的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的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范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工业通风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掌握工业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机制;(4)了解工业通风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业通风实际问题;(2)具备初步的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和评估能力;(3)学会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介绍工业通风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解释工业通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讲解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运行机制和设计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3.工业通风系统的应用:介绍工业通风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通风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4.实践演练:学生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范围,引导学生掌握核心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设计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工业通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工业通风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业通风设计与应用》;2.参考书: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软件、视频资料等;4.实验设备:通风实验装置、计算器等。

《工业通风》实验教学大纲.

《工业通风》实验教学大纲.

《工业通风》实验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54学时学分总:3学分实验学时:6学时实验个数:3个课程性质:(选修)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大纲执笔人:刘小春大纲审定人:赵兴忠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工业通风》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之一.工业通风实验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的必要途径,主要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过程中常用物理参数及设备性能的测试方法.二、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通风参数测量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造成测试误差的关键环节,从而达到减小测量误差的目的。

掌握工业通风过程中常用物理参数﹑设备性能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四、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通风系统风量的测定1.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认识测量断面选择的重要性,能够正确使用测压仪器,了解气流扰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实验内容通过测量压力,再换算求得管道内的风速及风量,合理选择测量断面,再在同一断面上多点测量,然后求得该断面的平均值。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风机,毕托管,空调模拟系统。

实验二空气含尘浓度的测定1.目的要求分别对车间工作区的浓度测试和对通风管道中浓度测试有一定了解,认识主要采样仪器,测定原理,正确使用滤膜,应掌握如何进行数据处理。

2.实验内容在测定地点用抽气机吸一定体积的含尘空气,当它通过滤膜采样器中的滤膜时,其中的粉尘被阻留在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增重和总抽气量,即可算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的质量含尘浓度。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粉尘(滤膜)采样仪,分析天平。

实验三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1.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风量﹑阻力和效率三方面的测试工作,正确使用测试仪表。

2.实验内容测定风量时,应同时测定进口和出口的风量,以检查除尘器本体及各连接处是否漏风,测定阻力时应测量除尘器前后的压差。

效率测定采用浓度法。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旋风除尘器,粉尘(滤膜)采样仪,分析天平。

五、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和要求,主要仪器和设备,实验原理,数据处理(包括与计算结果有关的数据),问题讨论。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答辩演示
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展示 设计成果并回答评委提问 。
02
工业通风系统概述
工业通风定义及作用
工业通风定义
工业通风是运用空气流动的原理,采用各种通风 设备,对工业生产环境中的空气进行置换、稀释 、降温或升温等处理,以改善生产环境,保障生 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
保障生产安全
对于某些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的生产过程,通过 合理的通风措施,可以防止火灾、爆炸和中毒事 故的发生。
节能措施
采用高效电机、变频器等节能技术, 降低通风设备运行能耗。
04
管道系统设计及计算
管道系统组成与功能
阀门
控制管道内气体流量的装置, 可根据需要调节开度。
过滤器
清除气体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保证气体质量。
管道
用于输送空气或其他气体的主 要通道,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 成。
风机
提供气体流动的动力,使气体 在管道内流动。
管道水力计算与校核
水力计算
根据气体流量、管道直径、压力 损失等参数,计算管道内的流速 、流量和压力分布。
校核计算
对水力计算结果进行校核,确保 管道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包括 检查流速是否过高或过低,压力 损失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等。
优化设计
根据校核结果,对管道系统进行 优化设计,如调整管道直径、改 变布置方式等,以提高系统效率 和降低成本。
针对工业通风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 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 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业通风现状
目前,许多工业企业的通风系统存在 设计不合理、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导致生产环境恶劣,影响员工健康和 企业效益。
课程设计目的
01

《通风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通风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通风工程Ventilation Engineering课程代码:901120627学时数:32 学分数:2一、教学目的《通风工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限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通风工程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掌握通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技术。

使学生具有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通风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和测试管理的初步知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4 学时)了解工业有害物的基本概念,有害物浓度的表示方法,掌握气象条件对人体热感受的综合影响,以及防治有害物的通风方法。

1.工业有害物及其卫生毒理学基础。

2.气象条件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3.空气中有害物含量与有关标准。

4.防治有害物的通风方法。

第二章全面通风(2 学时)掌握全面通风量的计算公式,通风房间空气质量平衡及热平衡。

1.全面通风换气量的确定。

2.置换通风。

第三章自然通风(6 学时)掌握自然通风的原理及计算。

1.自然通风作用原理。

2.工业厂房自然通风的计算。

3.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

第四章局部通风(8 学时)了解各类局部排风罩的结构、适用场合、罩口排风量的组成。

控制风速法与流量比法计算排风量的理论基础。

掌握吸气口气流的运动规律,控制点与控制风速的概念。

1.概述。

2.局部排风的设计原则。

4853.排风罩设计计算理论。

4.密闭罩、柜式排风罩。

5.外部吸气罩、热源上部接受式排风罩。

6.槽边排风罩、吹吸式排风罩。

7.排风罩的其他形式。

8.局部送风。

第五章空气净化原理与设备(4 学时)了解粉尘的特性,效率与穿透率的概念,会计算单台除尘器与串联除尘器的效率与穿透率。

掌握各类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1.概述。

2.粉尘的净化。

3.有害气体的净化。

4.净化新方法。

第六章防烟排烟通风(4 学时)了解防烟排烟的作用与功能,防烟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建筑物烟气流动特性,防排烟设计程序。

1.概述。

2.防、排烟通风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课程编码:0440018课程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课程类型:专业方向必修课适用年级:二年级适用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总学时:48学时编写人:陶红菲、乌买尔审定人:丁永明、陆卫东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通风设计具有初步设计和计算的能力,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工业通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要求(1)掌握计算通风量的方法,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2)能够合理的布置管道和设备;(3)掌握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和附属设备的选择方法;(4)掌握设计说明书编制的要求、绘制通风平面图和系统图。

二、课程设计方式学生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拟定,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整套通风设计、计算内容。

三、课程设计内容1、能从现场实际出发,计算通风量。

根据有害物散发特性,选用合适的排风罩;2、能拟定出一个通风系统方案,并绘制通风系统图初稿;3、能进行风管道水力计算;4、并联管路的压力平衡计算及调整;5、计算系统的总压力损失;6、根据系统总压力损失和总风量选择风机和风口形式;7、编写设计说明书;8、绘制图纸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约6000—8000字。

四、课程设计地点1、时间安排:1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时间安排表2五、课程设计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设计内容+答辩2、成绩评定:课程设计完成后应每个学生进行答辩,成绩应单独记分。

(1)由专业教研室聘请校内有关专家教授和专业教师对学生设计进行分组、评审、答辩,根据学生设计的质量,答辩中知识和能力情况给予评分,供任课主教师参考。

(2)任课教师及辅导设计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出勤率、独立思考能力、设计质量等给定平时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管理方向)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系《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大纲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安全技术及管理方向)课内学时:4周开课学期:第7学期一、课程设计大纲说明(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打下基础。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一门或几门相关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题目应根据课程相关内容并依据课程设计大纲拟定,选题必须符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难度、份量要适当,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课程设计题目须经教研室、院系审定。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优先选择与生产、科研等密切相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

3、指导教师必须对所指导的课程设计题目进行预设计,并于设计开始前一周准备好设计的相关资料及其他准备工作,同时将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交教研室、院系审核。

4、课程设计开始后,指导教师要向学生下达任务书,提出设计的具体要求,分析并指导学生确定设计方案。

5、学生要根据所接受的任务书,实事求是保质保量地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对有抄袭他人设计图纸(论文)、找人代画设计图纸、代做(拷贝)论文等行为的弄虚作假者,课程设计成绩按不及格论处。

6、学生要遵守学习纪律,保证出勤,不得迟到、早退。

每天出勤不少于6小时,因事、因病不能上课需请假。

7、学生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证设计室整洁、卫生、文明、安静。

严禁在设计室内打闹、嬉戏、吸烟、打扑克等。

8、每人交车间工作流程图、排除有害物通风系统图、管道网络图。

9、图纸标注清晰、正确,主要标注风流方向、三通、二通、管径、排气罩、除尘器等设施、通风机位置。

10、说明书用A4纸手写或打印,按设计内容正确书写设计说明书,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图表符合书定规范。

(三)本课程设计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设计是对《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学习的阶段性总结。

在进行课程设计前,要求学生对工业通风的相关规范比较了解。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课程设计内容第一部分产生有害物质(有害气体、粉尘、高温)生产车间厂房工业通风设计1概述1.1设计依据及原则工业通风与除尘设计的有关主要文件,有关规定及设计原则。

1.2生产车间厂房的基本概况生产车间厂房的功能、用途;建筑物的参数(结构、构筑材料、层数、高度、面积、布局),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高温设备数量及分布;每台设备产生有害物的量、温度;生产车间厂房同时工作的人数等资料。

1.3工作车间的布置工作设备布置的数量与位置、工作方式,附工作车间的布置平面图。

2车间排除有害物总需风量计算按照设计规范和要求计算车间内排除各有害物需风量和系统总的需风量。

3车间排除有害物通风总阻力的计算根据工作车间的布置设备的布置图,拟定通风系统,确定不同风机所服务的区域的最大阻力路线,查阅设计手册计算出各段风路的通风阻力,求出通风管道的总阻力,并进行阻力平衡。

4选择风机根据车间排除有害物通风方式布置图,确定扇风机的台数;根据车间排除有害物总需风量和不同风机所服务的区域的最大阻力选择经济合理的风机。

第二部分安全评价(某一企业、某一车间、某一生产工序均可)(二)时间安排三、课程设计指导工作1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要掌握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和步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2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定每位学生适当的设计题目和设计原始条件。

3指导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参考书。

4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严格遵循有关的方针、政策和设计程序,指导学生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5解答学生设计中的疑难问题。

6经常检查学生的设计进程和质量情况,及时纠正设计中的原则性错误。

四、成绩评定1成绩等级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2评分标准课程设计由指导教师根据以下标准衡量:1)课程设计内容完成情况,设计态度及设计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立工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正确程度。

3)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各种规范、规程、标准。

4)设计方案论证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概念是否清楚。

5)设计图纸(包括插图)内容是否规范、正确,图面是否整洁美观。

6)设计说明书编号是否完整,文字是否通顺,书写是否完整。

7)设计中是否体现创造性和独特见解。

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工程系修订日期:2014年5月28日某一工厂厂房平面布置及有害物分布如图1所示,该厂房高为8米。

风管采用钢板制作,排除各种有害物,大气温度为常温。

A处有一个污染源,需要按设排风罩,其尺寸为200 x 400mm的矩形外部吸气罩(四周无边),为了能够有效的排出此污染物,要求在距罩口600mm处,造成V x=0.25m/s的吸入速度,其局部阻力系数为Z =1.0对应接管动压)。

在B处有一浸漆槽面,其尺寸为600x 800mm,为了能够排除有机溶剂蒸汽,在槽上方设排风罩,罩口距浸漆槽面H=300mm,罩的一边设有固定挡板。

在C处有一个振动筛,如图2所示,振动筛的平面尺寸为E=800mm , L=650mm,粉状物料用手工投向筛上时的发散速度为V!=0.25m/s,周围干扰气流速度V°=0.2 m/s,为了排除粉尘在其旁边按一尺寸为650x 400mm的侧吸罩C,其局部阻力系数为Z =1.0对应接管动压)。

设计要求:包括排风罩、管道,除尘器、风机和电机等部分组成,管道采用除尘风管,除尘器选用脉冲式喷吹清灰袋除尘器(阻力为1500Pa)根据以上条件设计出其通风系统图,并对该系统进行水力计算,画出压能图,并选择风机。

参考书目:1、《工业通风》孙一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通风机产品手册》图1厂房平面布置及有害物分布图2振动筛某一工厂厂房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该厂房高为8米,生产车间的有害物分布如图所示。

风管采用钢板制作,排除各种有害物,大气温度为常温。

A处有一个污染源,需要按设排风罩,其尺寸为300 >600mm的矩形外部吸气罩(四周无边),为了能够有效的排出此污染物,要求在距罩口600mm处,造成V x=0.25m/s的吸入速度,其局部阻力系数为Z =1.0对应接管动压)。

在B处有一金属熔化炉,炉内金属温度为400 C,周围空气温度为20C,管内温度为60C, 散热面为水平面,直径B=0.7m。

在热设备上方0.5m处设一个接受罩。

在C处有一个振动筛,如图2所示,振动筛的平面尺寸为E=800mm , L=650mm,粉状物料用手工投向筛上时的发散速度为V!=0.25m/s,周围干扰气流速度V°=0.2 m/s,为了排除粉尘在其旁边按一尺寸为650>400mm的侧吸罩C,其局部阻力系数为Z =1.0对应接管动压)。

设计要求:包括排风罩、管道,除尘器、风机和电机等部分组成,管道采用除尘风管,除尘器选用脉冲式喷吹清灰袋除尘器(阻力为1500Pa)根据以上条件设计出其通风系统图,并对该系统进行水力计算,画出压能图,并选择风机。

参考书目:1、《工业通风》孙一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通风机产品手册》、 /除尘器8m 18m ' 10m 8m 6m4m3m图1厂房平面布置及有害物分布图2振动筛工业通风课程设计题3 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一、设计原始资料锅炉型号: SZL4-13 型,共 4 台(2.8MW 4) 设计耗煤量:600kg/h (台) 排烟温度: 160C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 3空气过剩系数:a =1.4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 16%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 97.86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一1C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 0.01293 kg/m 3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YYYC Y=68%H Y =4%S Y=1%YYYN =1% W =6% A =15%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 — 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 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 3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 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 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

并计算各管道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 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

5. 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 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6. 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 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 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装订成册。

7. 图纸要求YO Y=5%YV =13%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在锅炉房(如图2)北侧15m 以内。

(1)除尘系统图一张。

(2)除尘系统平面、剖面布置图2~3张。

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编号应与系统图对应。

参考书目:1、《工业通风》孙一坚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通风机产品手册》650-'图1锅炉房1-1剖面图净化系统布置区域(距锅炉房 15m 以内)r 14D4D円卜HTMCH2:3D mgTC)牛二mmzu rk廿L HHHD F L日 mM3H4TCA图2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L…"心「: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题4酸洗废气净化系统设计一、设计任务某厂生产用金刚砂,经湿式研磨后,需加浓硫酸酸洗处理。

加酸时,有大量蒸汽、酸雾及有害气体生成,对车间环境及工人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此,需对酸洗产生的废气进行治理,以改善车间的环境及工人的操作条件。

要求设计的净化系统净化效果好、操作方便、投资省,并且达到排放标准。

二、设计资料1、工艺特点间断加酸,加酸后槽内温度可达100 c以上2、废气特点(1)废气成分:近似空气,标准状态下酸雾含量为3210mg/m3(2)废气温度:60 C3、气象资料(1)气温:冬季一6C夏季31 C(2)大气压力:冬季734mmHg (97.86 xiO3Pa)夏季718mmHg (95.72 Xl03pa)4、酸洗车间工艺布置图(图1所示)说明:酸洗时,工人将预先装入金刚砂的①700mm圆筒形料槽,沿酸洗槽前方的轨道,推入酸洗槽位置后,向料槽中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