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

中学语文(必修四)学问点梳理我有一个幻想字音部分:社稷(jì)庠序(xiáng xù)繁芜(wú)丛杂卓(zhuó)有成效拂(fú)去镣(liào)铐磐(pán)石赎(shú)罪后嗣(sì)猖獗(jué)白雪皑皑(ái)菁(jīng)华编纂(zuǎn)词语部分:社稷:“社”指神土,“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庠序:古代泛指学校。

缔造:创立,建立。

后嗣:指子孙。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排下来。

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弃甲曳兵:丢掉盔甲,拖着武器。

形容战胜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五十步笑百步: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

比方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分。

豁然开朗:指忽然现出宽敞光明的境界。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足够、光明。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化钻研。

辄,就。

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溢胸中。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生气。

膺,胸。

安之若素:安稳相处,和平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安,安稳,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休戚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特别亲密。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喻,了解,明白。

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现用来指大发争论。

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付之一炬:一把火给烧了。

付,给;之,它;炬,火把。

荒烟蔓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

比方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歼灭。

蔓草,扩散生长的草。

惊天地,泣鬼神: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文本选萃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点拨:(1)在其位,谋其职;(2)人贵有自知之明。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担忧。

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 第三单元单元导语

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 第三单元单元导语

雷雨 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爱恨纠葛,三十年的泪与 鲜血铸就了一场悲天恸地的雷雨。这雷雨下冲刷的,是 中国封建旧社会吃人的礼教传统,是剧中人痛苦与矛盾 交织的情情仇仇,是命运的神狞笑的薄薄嘴角……一场 雷雨,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成空。
小狗包弟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 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 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 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 将在文学史册中 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走近巴金,叩响心灵的大门。
警察和赞美诗 一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一名无家可归、处境窘迫 的流浪汉;一段曲折离奇、荒唐可笑的故事;一个出人意料、 引人思考的结局。欧· 亨利,用他精巧的构思、诙谐的笔触, 让我们在笑声中流泪,让我们在轻松中叹息。
第三单元
洞察世道沧桑
单元导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林黛玉进贾府 她,林黛玉,三生石畔上的绛珠仙草,深受神瑛侍者的甘 露之恩,来到人世间,只为偿还灌溉之恩。她是世间难得 的才女,她用她的泪,她的诗,来抒发她心中的悲苦、欢 乐、绝望,来完成那段木石前盟。她是潇湘馆中的清流, 然而世间的尘污怎会容得下她这样一股清泉流淌?它要的 是能融于世俗的女子,而她不是。她是太虚幻境中的仙子, 她终究不是属于人间的,于是雪芹先生为她选择了最好的 结局:不如归去……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警察和赞美诗课件鲁人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警察和赞美诗课件鲁人版必修4
_十__分_慌__张__或__恼__怒____ (9)素昧平生:_一__向_不__相__识___________ (10)荟萃:_聚_集_______ (11)怏怏:_形_容__不__满__意__或_不__高__兴__的__神_情______ (12)衣冠楚楚:_形_容__穿__戴__整__齐_、__漂__亮___________ (13)醍醐灌顶:佛教用语,比喻给人灌输智慧,使 _____人__彻_底__醒__悟_________________
(2)凑合·凑集 凑合:口语,随意地聚在一起,拼凑,将就。 凑集:指把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例:①下班以后大伙儿都_凑_合__在一起练习唱歌。 ②假如不够,要我们叫其他的机关和团体_凑__集_, 这事情自然是很难办的。
(3)报复·抱负 报复:指对别人反击。 抱负:指远大的志向。 例:①人要有远大的_抱__负__,远大的理想,才能 不断向前,功成名就。 ②他们乱砍滥伐,这次泥石流就是大自然给他们 沉重的__报__复___。
_____________形__容__名__声_和_ 气势很大 (14)烜赫一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词语辨析 (1)汇集·会集
汇集:多用于物,聚集。 会集:多用于人,聚集。 例: ①七十子之畴,_汇__集__夫子所言,以为《论 语》。
②各地代表都__会_集____到北京开会。
(6)衣冠楚楚·衣冠禽兽 衣冠楚楚:褒义词,形容穿戴整齐、漂亮。 衣冠禽兽:原指古代官员官服上的禽和兽的图案, 后指道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 例:①他整天_衣__冠_楚__楚__,但对工作却漠然置之。 ②他充当日本走狗,背地干尽坏事,是一个 _衣__冠__禽__兽___。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2.背景资料 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衰落的时候,美国现 实社会的深刻变化(南北战争之后)引起文学的变 化,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它出现在美 国资本主义日趋腐朽的阶段,即由自由资本主义 过渡到帝国主义的时代。当时社会贫富对立,阶 级矛盾日益激化。这时期的一些出身于中小资产 阶级的作家,从自身的阶层出发,一方面,谴责 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描写人民的悲惨生活,反 映人民对资产阶级统治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 他们又对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存有幻想,提出种 种改良措施。

鲁人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第3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小说阅读——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鲁人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第3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小说阅读——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考查文学作品鉴赏评价的能力,属高频考点。 2013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山东卷、湖南卷,2014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江西卷、 重庆卷,2015 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安徽卷、浙江卷等均考查了对人物形象 的分析概括。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把握主要情节。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把握主要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语、 行动)。是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题模式: (1)某某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2)某某的性格特点:①+分析;②+分析;③+分析…… (3)阐述(在原文中找)+观点(思想性格是什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015·全国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 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 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 被人辞退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 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 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 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 劝。”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题方法: 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个定性分 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 用一句话作定性式总结。“几个方面”是指: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 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 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最后,体悟 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品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方面去分析人物。

鲁人版-语文-高二鲁人版必修4教师用书 第3单元单元考点链接 小说阅读 概括小说中的人物

鲁人版-语文-高二鲁人版必修4教师用书 第3单元单元考点链接 小说阅读 概括小说中的人物

单元考点链接(三)小说阅读——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以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中心,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概括人物性格是小说阅读题的必备考点。

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归纳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①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②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③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提问形式主要有两种:①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或: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某某的形象。

)②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考查文学作品鉴赏评价的能力,属高频考点。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山东卷、湖南卷,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江西卷、重庆卷,2015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安徽卷、浙江卷等均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

1.把握主要情节。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把握主要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语、行动)。

是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

2.结合背景分析心理。

要结合背景,设身处地地分析人物语言、行动所隐含的心理动机或意图。

3.借助文句体会情感。

要注意文中议论句或抒情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态度。

4.概括分析要表述准确。

人物身份定位要准确。

分析人物性格,以情节、背景为依据,不偏颇,不拔高。

组织答案时,如果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先概括出所有特征,然后再逐一分析;一种是每概括出一个特点,就分析一个特点。

如果题目不需要分析,直接写出形象特点即可。

答题方法:按“总分(分总)”来回答。

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总结。

“几个方面”是指: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最后,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品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方面去分析人物。

高中语文必修4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4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4基础知识复习高中语文必修4基础知识复习第一、三单元一、根据拼音写汉字绣tà( ) 汗cén( ) qiāng( )害残gēng( )冷zhì( ) 国cuì( )cuàn()夺万恶不shè()羽扇guān( )巾qiáng( )橹二、给加点字注音嫡.亲()当垆.()临邛.()隅.头()孛.老()孱.头()变徵.()刬.的()鳏.寡()徘.徊()撚.断()浣.纱()恓.惶()祗.候()盗跖.()瀽.水()罪愆.()蟊.贼()冠冕..()()戕.害()脍.炙人口()国玺.()三、解释下列加点字1)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2)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3)只与婆婆早晚..使用:4)这早晚..窦秀才才敢待来也:5)女孩儿早晚..呆痴:6)读尽缥缃..万卷书:7)你如今在这里,早晚..搬在山阳..若顽劣呵: 8)我一向县居住:9)前合后偃....: 10)当骂呵,则处分..几句:11)你道是暑气暄.:12)孱.头.:13)恓惶..:..: 14)错勘15)大度....:..:16)冠冕堂皇17)浪荡乾坤....,怎敢行凶撒泼:18)灭罪修因....:19)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20)押付市曹典刑....:21)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22)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23)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2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你挣扎着些儿:25)蟊贼..:26)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四根据解释填成语1)但我们没有人根据“”(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的仪节,说道:拿来!2)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吃剩的饭菜,这里借指权贵的施舍)做奖赏。

五、文学常识1)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戏曲家。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 第三单元第7课

鲁人版语文必修第四册 第三单元第7课

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 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 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 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林黛玉进贾府》选自 《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 睹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 环境——贾府。这对我们了解《红楼梦》全书有 着重要意义。
[板凳]
对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
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略写;对贾
母、王熙凤等出场的人物实写,对贾政、贾赦等
未出场的人物虚写;对贾宝玉、王熙凤等单独写,
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
三姐妹等则群体介绍。
[三楼]
这样写,能够突出描写重点,且使笔法变化多端。
这其中,又与环境描写穿插进行,配合自然,相
第7课 林黛玉进贾府
诗海探珠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第7课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诗海探珠
【注】
宿 府 杜 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①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②荏苒音书绝, 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强移栖息一枝安。 ①永夜:长 夜。②风尘:指战乱。
4.课文描写黛玉和宝玉第一次相见的情形,表 现了什么? 【名师点拨】 黛玉和宝玉第一次相见便都有似 曾相识的心灵感应,这当然有神瑛侍者以甘露灌 溉绛珠仙草缘由。不过,黛玉新到外婆家,言行 谨慎,只在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 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骄纵惯了, 便直言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算是旧相识, 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经贾母指点,先后拜见了邢夫人、王夫人、李纨。 按照封建家规,媳妇们经常要在婆婆面前伺候起 居,所以在见到贾母时,连带出这三个人来,是 合情合理的。接着,贾母吩咐“请姑娘们来”, 这样“三春”就出场了。之后就是“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的王熙凤出场。王熙凤的出场是这次 会见中的第一个高潮。再后,贾母即命“带了黛 玉去见两个母舅”,而结果是贾赦和贾政都没见 着。吃完饭后,贾母和黛玉刚要说几句话时,“ 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这样,小说掀 起了这次人物出场的最高潮。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归纳总结(第三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归纳总结(第三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归纳总结(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7课拿来主义一、关于课文杂文是鲁迅的《拿来主义》。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阐述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

虽然这篇杂文写于上世纪30年代,但今天读来依然觉得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

因为70年来,被这篇战斗檄文指责为“孱头”,怒骂为“昏蛋”,鄙夷为“废物”的人仍不断冒出来。

这篇课文精巧的构思,精彩的比喻,严密的论证,辛辣的讽刺。

二、作者作品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三、字音识记冠冕miǎn堂皇礼尚shàng往来自诩xǔ残羹gēng冷炙孱càn头脑髓suǐ蹩bié进玄xuán虚四、词语积累礼尚往来:礼:礼节;尚:注重。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

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

含贬义。

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

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孱头:懦弱无能的人勃然大怒:勃然:突然。

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五、写作素材1、应以“拿来主义”的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明和西方文化。

2、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是尊师的典范。

鲁迅经常写信给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表示问候和敬意,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也专程去拜访他。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与总结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与总结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与总结高中语文知识点
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1. 古诗文鉴赏:学会欣赏和理解古代诗文的艺术特点,包括诗歌格律、修辞手法和意
象等。

2. 文言文阅读: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3. 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和流派,熟悉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和名家的
创作风格。

4.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分析和解读古代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要素,并能够
进行深入的文本阐释。

5. 现代文学鉴赏:了解现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熟悉一些现代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思
想内涵。

6. 古代文化的研究:了解和分析古代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
一定的了解。

7. 文字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8. 影视剧欣赏:学会欣赏和评析电影和电视剧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社会意义。

总结:高中语文必修四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言文阅读和影视剧欣赏等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能够欣赏现代文学作品和影视剧,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此外,高中
语文还强调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第3单元 8 雷雨 Word版含解析.doc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第3单元 8 雷雨 Word版含解析.doc

8 雷雨本课话题——尊严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

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至于再见你。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

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鲁侍萍(接过支票)谢谢你。

(慢慢撕碎支票)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文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出他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鲁侍萍是一个下层劳动妇女,既善良温柔,又不乏坚强。

她深刻认识到周朴园自私虚伪的本质,拒收周朴园的钱,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

她心地的磊落及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体现了她的尊严、骨气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尊严不能用钱驱使法国著名将军狄龙在他的回忆录中讲过这样一次恶战,他带领第80步兵团进攻一个城堡,遭到了敌人的顽强抵抗,步兵团被对方火力压住无法前行。

狄龙情急之下大声对他的部下说:“谁设法炸毁城堡谁就能得到1000法郎。

”但是没有一位士兵冲向城堡。

狄龙大声责骂部下懦弱,侮辱法兰西国家的军威。

一位军士长听罢,大声对狄龙说:“长官,要是你不提悬赏,全体士兵都会发起冲锋的!”狄龙听罢,转发了另一条命令:“全体将士,为了法兰西,前进!”结果整个步兵团从掩体里冲了出去,最后,全团1194名士兵只有90人生还。

在这些士兵们看来,尊严比生命更重要,如果用钱驱使他们无异于使他们受侮辱。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

——莎士比亚2.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3.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4.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卢梭5.不知道他自己的尊严的人,就完全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

——席勒6.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

——柯林斯托姆[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郁.热(yù) 弥.补(mí) 惊愕.(è) 半晌.(shǎnɡ) 江堤.(dī) 汗涔.涔(cén) 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分⎩⎪⎨⎪⎧本分.(fèn )分.数(fēn ) (2)缝⎩⎨⎧缝.衣服(féng )裂缝.(fèng ) (3)伺⎩⎨⎧伺.候(cì)伺.机(sì) (4)应⎩⎨⎧报应.(yìng )应.该(yīng ) (5)担⎩⎨⎧ 担.负(dān )重担.(dàn ) (6)混⎩⎨⎧混.账(hùn )混.水(hún ) 2.语境辨析法(7)时隔多年,再次相.(xiānɡ)逢,彼此的相.(xiàn ɡ)貌都记不清了。

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复习

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复习

必修四三单元洞察世道沧桑一.基础知识点梳理:1.给加点字注音:作揖.()叱.骂()解剖.()舐.犊情深()缉.()毒修葺.()识相.()绯.色()大氅.()醍醐..()..()烜.赫()啁啾敕.()造奶嬷.()嬷丫鬟.()呜咽.()癞.()头疯疯癫癫.()纳罕.()敛.()声屏气放诞.()绾.()着盘螭.()宫绦.()洋绉.( )裙吊梢.( )眉嫡( )亲便()宜驯骡( ) 姬( )妾(一)文学常识(1)巴金原名,现代文学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二)名句默写⑴,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丹唇未启笑先闻。

⑵,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

(3),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病如西子胜三分。

二、强化训练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敕.造(chì)阜.盛(fǔ)内帏.(wéi)宫绦.(tāo)B.盥.洗(guàn)两腋.(yè)忖.度(cǔn)瞋.视(chēn)C.懵.懂(měng)贾赦.(shè)绾.着(wǎn)便.宜(biàn)D.錾.银(zàn)戏谑.(xuè)驯.骡(xùn)罥.烟(juàn)2.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体态、容貌)B.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风韵)C.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妻子)D.我带了外甥女过去,便也便宜。

(方便)3.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前后说法矛盾。

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甲)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四重点课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四重点课文知识梳理

鲁人版必修四重点知识梳理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1. 给下面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羽扇纶.巾()还酹江月()樯橹()()舞榭歌台()金戈铁马()孙仲谋()赢得()六国互丧()率()赂()秦也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奉之弥()繁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胜负之数()或未易量()食之不得下咽()鼎铛()逦迤()()锱铢()()骊()山廊腰缦()回突兀()囷囷()妃嫔媵()嫱直栏横槛()雪霁()jì辇来于秦()剽()掠滥()竽充数2. 文学常识、名句默写:(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①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②数.见不鲜(成语)B.①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②暴.秦之欲无厌C.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D.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不咽也②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4. 下列句子,书写正确的一句是()A.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故不在战矣。

B.以地侍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尽。

C.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

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第二单元美的真谛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懿.范()襜.帷()潦.水()汀.渚()孤鹜.()睇眄..()()帝阍.()涸.辙()捧袂.()星分翼轸.( ) 睢.( )园绿竹俨.( ) 骖.( )騑.( ) 眄.( ) 棨.( )戟绣闼.( ) 逸兴遄.( )飞捧袂.( ) 命途多舛.( ) 舳.( ) 跫( )音春帏( )丰腴()胳()膊鲁人版必修四参考答案(一)1. guān lâi qiáng lǔxiâgēzhîng yíng sàng shuàilùjuãpùmíyǔjìdài shùliáng yān wãi chēng piāo zīzhūlímàn wùqūnyìng jiàn niǎn lǐyǐ2、(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鲁人版高二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字词

鲁人版高二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字词

必修四第三单元字词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敕.造( ) 丫鬟.( ) 呜咽.( ) 阜.胜( ) 癞.头和尚( ) 疯疯癫.癫( ) 纳罕.( ) 敛.声屏.气( ) ( ) 放诞.无礼( ) 攒.珠髻.( ) ( )绾.着( ) 珠钗.( ) 盘螭.( ) 璎.珞圈( ) 宫绦.( ) 洋绉.裙( ) 文绉.绉( ) 嫡.亲( ) 翠幄.( ) 驯骡.( ) 厢庑..( ) 姬.妾( ) 宸.翰( ) 紫檀.( ) 錾.银( ) 咳嗽.( ) 忖.度( ) 规矩.( ) 汗涔.涔( ) 窟窿.( ) 创.伤( ) 脚踝.( ) 胜券.( ) 轻佻.( ) 怏.怏不乐( ) 嘈.杂( ) 啁啾..灌顶( ) 煊.赫( ) 懵.懂( ) 绯.色..( ) 醍醐( ) 纨绔..( ) 孱.弱( ) 敲诈.( ) 守本分.( ) 半晌.( ) 离间.( ) 解剖.( ) 拍摄.( ) 叱.骂( ) 吠.叫( ) 作揖.( ) 忏.悔( ) 租赁.( ) 琐.事( ) 肇.事( ) 伺.候( ) 伺.机( ) 联袂.( ) 亲昵.( ) 悬崖勒.马( ) 泥.古( )二、在空白处填字绿草如yīn( ) 引háng( )高歌不míng( )一钱qián( )移默化xīxī( ) ( )攘攘cù( )拥bâi( )懒杜zhuàn( ) niâ( )障惊â( ) 联luî( ) kuǎn( )待作yī( )租lìn( ) 煎áo( )zhǎn( )转反侧迫在眉jiã( ) 游yì( ) shē( )侈chú( )窗niǔ( )扣zhào( )事素mâi( )平生油nì( ) 严jùn( ) zhǐ( )尺冬zhã( ) zhã( )伏ào( )丧人才huìcuì( ) ( )轻qiú( )大氅摇yâ( ) luï( )旋duî( )落chà( )那xuǎn( )赫一时三、解释成语不经之谈:敛声屏气:放诞无礼:奄奄一息:走投无路:胆战心惊:不名一钱:一文不名:胜券在握:素昧平生:衣冠楚楚:洁白无瑕:潜移默化:熙熙攘攘:醍醐灌顶:烜赫一时:。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4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4基础知识复习

必修四第一单元 1.宋词二首羽扇纶guān巾(名作动) 灰飞烟灭(灰,烟,名作状)早生华(通“花”)发一尊(通“樽”)还酹lèi江月舞榭xiè歌台金戈gē铁马赢得仓皇北(名作状,向北)顾佛fó狸lí祠下尚能饭(名作动,吃饭)否2.六国论一、字义1.非兵.不利兵器2.率赂..秦耶一律,一概;贿赂3.盖.失强援因为4.故.曰弊在赂秦也所以,因此5.固.不在战矣本来6.思厥.先祖父其,他的,他们的7.暴.霜露暴露,冒着8.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这样,那么9.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更加10.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区分,辨别11.理固宜然...本来;应该;这样 12.以地事.秦侍奉13.此言得.之适宜,正确 14.终继五国迁.灭改变1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讨好 16.始有远略.谋划,打算17.始速.祸焉招致 1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19.洎.牧以谗诛及,到 20.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将,将要21.诚.不得已实在,确实 22.则胜负之数.天数,命运23.或.未易量.或许,也许;估量 2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封赏25.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胁迫,挟制2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27.其势弱于.秦比28.苟.以天下之大如果二、文言文知识点㈠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2.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如果㈡词类活用1.不能独完完,形作动,完好,保全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大,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3.理固宜然理,名作状,在道理上4.义不赂秦义,名作动,坚持正义5.李牧连却之却,使动,使……退却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形作动,礼遇,以礼相待7.日削月割日,月,名作状,一天天的,一月月的㈢古今异义古义今义1.其实百倍其实它实际上表所说的是实际情况2.思厥先祖父祖父祖辈和父辈爷爷3.至于颠覆至于到;引对象表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颠覆灭亡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4.可谓智力孤危智力智谋和力量认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5.刺客不行不行不实行,不去不能够,不可以6.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咽咽下咽喉吞下7.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能够8.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㈣特殊句式1.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2.状语后置赵尝五战于秦/其势弱于秦3.被动句洎牧以谗诛/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定语后置苟以天下之大㈤一词多义1.而:赂秦而力亏表因果与战胜而得者表修饰而秦兵又至矣表顺承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表转折二败而三胜表并列2.之:破灭之道也的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此言得之衬字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3.以:不赂者以赂者丧表原因,因为秦以攻取之外表凭借,用以有尺寸之地才举以予人来4.始:始有远略起初始速祸焉才㈥互文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固定格式至丹以荆卿为计以……为把……当作3.阿房宫赋一、字义1.六王毕.结束,灭亡2.蜀山兀.山高而平,比喻山秃3.廊腰缦回.曲折4.盘盘焉...,囷囷..焉盘旋的样子;曲折的样子5.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座,所6.而气候不齐.相同7.杳.不知其所之..也深远;到的地方8.尽态.极妍.美好的姿态;美丽9.而望幸.焉宠幸10.剽.掠其人掠夺11.倚叠..如山依靠;重叠。

高中语文第3单元洞察世道沧桑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3单元洞察世道沧桑单元导读教师用书鲁人版必修4

第3单元洞察世道沧桑单元导读《林黛玉进贾府》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一株绛珠草悄然幻为人形,追随神瑛侍者历劫凡间,要用自己一生的眼泪来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

于是,神瑛侍者化为贾宝玉,绛珠仙子化为林黛玉。

如果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那么当轮回的脚步悄悄走近时,凡尘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否愿意将时光停留在“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两小无猜时?走进《林黛玉进贾府》,透过绛珠仙子的眼看看这凡间的温柔富贵。

《雷雨》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

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

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小狗包弟》埋在这片土地下的遗体,生前美丽却不虚荣,强壮却不傲慢,勇敢却不凶残,具备人类一切的美德,却毫无人性的缺点。

这段话若铭刻在任何一个人的骨灰上,必为毫无意义的谀词;然而对波兹旺恩,一只狗,却是最公正的谢辞。

这是拜伦的名言。

古人云:“一花一木总关情”,一棵树、一株花、一只可爱的小动物,都能触发我们的情感,从而为它忧为它乐,甚至为它伤心落泪。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就是因了当年的一只小狗,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感人泪下的文章——《小狗包弟》。

《警察和赞美诗》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开头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爱他,那么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么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纽约甚至是美国社会的那种巨大的贫富差距,对于有钱的人来说,那里是淘金的天堂,而对于穷人而言,那里则是人间的地狱。

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就深刻地揭露了美国的这一社会现实。

鲁人版第四册课本文化常识

鲁人版第四册课本文化常识

必修四课本文化常识梳理《宋词二首》1.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社鼓,社日的鼓声。

2.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封,这里指古代筑坛祭天的一种盛典。

《阿房宫赋》1.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嫔(pín)”“嫱(qiáng)”: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yìng)”,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2.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锱、铢连用,极言其少。

《六国论》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2.故事:旧事,前例。

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林黛玉进贾府》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敕,本来是自上命下的用语,南北朝以前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苏武传》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班固。

2.丈人: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3.节: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4.假吏:代理的属吏。

5.斥候:侦察敌情的人。

6.阏氏:匈奴王后的称号。

7.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

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也。

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8.奉车:奉车都尉,掌管皇帝车辇的官,皇帝出行,按例必须随后跟随侍奉。

9.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

10.宦骑:骑马侍卫皇帝的宦官。

11.黄门驸马:又称“驸马都尉”,汉代掌管皇帝出行车马的官。

12.上林、上林苑:汉代皇帝的猎场。

13.相坐:相连坐(治罪)。

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滕王阁序》1.三江、五湖:泛指南昌附近江湖。

2.下榻:在某地住宿。

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

必修四第三单元 基础知识

必修四第三单元  基础知识

必修四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第三单元《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短文三篇》一、字音自诩( ) 磕头( ) 溘然长逝( )蹩进( ) 吝啬( ) 国粹()剔除( ) 脑髓()徘徊()残羹冷炙()冠军()冠冕()孱头()孱弱()咄咄逼人()罢黜()相形见绌()诞生()涎水筵席()秩序()轶事()卷帙()度量()审时度势()履行()归根结蒂()刹车()刹那()横竖()专横()称职()称赞()培养皿()苇草()圈养()圈子()挨打()挨门挨户()尽管()尽善尽美()自诩xǔ磕头kē溘然长逝k è蹩进bié吝啬lìnsè剔除tī脑髓suǐ国粹cuì徘徊huái 残羹冷炙gēngzhì冠军guàn 冠冕guān 孱头càn 孱弱chán咄咄逼人duō罢黜chù相形见绌chù诞生dàn 涎水xián筵席yán秩序zhì轶事yì卷帙zhì度量dù审时度势duó履行lǚ归根结蒂dì刹车shā刹那chà横竖héng 专横hèng称职chèn 称赞chēng培养皿mǐn 苇草wěi圈养juàn 圈子quān挨打ái 挨门挨户āi尽管jǐn 尽善尽美jìn二、字形自诩栩栩如生譬如癖好劈开蹩进弊病憋闷瞌睡磕头溘然长逝嗑瓜子诞生垂涎三尺罪孽萌蘖鉴别签名消失销毁红绡硝烟削弱惋惜委婉蜿蜒吞没病殁三、成语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出现新的问题。

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互关联。

归根结蒂:又作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

形容时间或机会等不抓紧就很容易失去。

一、文学文化常识1、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洞察世道沧桑单元导读课件 鲁人版必修4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洞察世道沧桑单元导读课件 鲁人版必修4

《警察和赞美诗》 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开头有这么一段话:“如果 你爱他,那么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那么也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 地狱。”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纽约甚至是美国社 会的那种巨大的贫富差距,对于有钱的人来说,那里是淘金的天堂,而对于穷 人而言,那里则是人间的地狱。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就深刻地揭露了 美国的这一社会现实。
再 见!
第三单元 洞察世道沧桑 单元导读
《林黛玉进贾府》 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一株绛珠草悄然幻为人形,追随 神瑛侍者历劫凡间,要用自己一生的眼泪来报答神瑛侍 者的灌溉之情。于是,神瑛侍者化为贾宝玉,绛珠仙子 化为林黛玉。如果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那么当轮 回的脚步悄悄走近时,凡尘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否愿 意将时光停留在“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两小无猜时?走 进《林黛玉进贾府》,透过绛珠仙子的眼看看这凡间的温柔富贵。
《小狗包弟》 埋在这片土地下的遗体,生前美丽却不虚荣,强 壮却不傲慢,勇敢却不凶残,具备人类一切的美德, 却毫无人性的缺点。这段话若铭刻在任何一个人的骨 灰上,必为毫无意义的谀词;然而对波兹旺恩,一只 狗,却是最公正的谢辞。这是拜伦的名言。古人云: “一花一木总关情”,一棵树、一株花、一只可爱的小动物,都能触发我们的 情感,从而为它忧为它乐,甚至为它伤心落泪。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 作家就是因了当年的一只小狗,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感人泪下的文章——《小 狗包弟》。
《雷雨》 1933 年,一位年仅 23 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 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 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 本。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 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 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 1935 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 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 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必修四第三、四单元基础知识整理与复习

必修四第三、四单元基础知识整理与复习

必修四第三、四单元基础知识整理与复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钝.()响寒暄.()瓦楞.()朱拓.()间.()或悚.()然踌蹰..()不更.()事谬.()种俨.()然雪褥.()瑟瑟.()作响尘芥.()形骸.()颊.()贺家墺.()嚎.()荸荠..()()絮絮.()呜咽.()驯.()熟桌帏.()讪讪.()敛.()怔怔.()咀嚼..()..()()渣滓一瞥.()拗.()不过蹙.()缩门槛.()炮烙..()()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逶迤..()()幽微周正沸反盈天赏鉴诡秘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沸反盈天:三、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1尽.收其地()2进兵北略.地()3微.太子言()4臣愿得谒.之()5秦王购.之千金()6邑.万家()7愿足下更.虑之()8顾.计不知所出耳()9忤视..()10太子迟.之()11叱.太子()12今日往而不反.者()13请.辞决.矣()()14士皆瞋目..()15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6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17振.怖()18比.诸侯之列()19以次.进()20群臣怪.之()21发.图()22绝.袖()23秦王环.柱而走()24卒.起不意()25皆陈.殿下()26方.急时()27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28乃引.其匕首提秦王()29箕踞..以骂之()30事所以..不成者()31诚.能得樊将军首级()32樊将军以穷困...之意()..来归丹()33而伤长者()34切齿拊心....()四、翻译下列句子。

1、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3、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4、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5、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6、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四三单元洞察世道沧桑一.基础知识点梳理:1.给加点字注音:作揖.()叱.骂()解剖.()舐.犊情深()缉.()毒修葺.()识相.()绯.色()大氅.()醍醐..()..()烜.赫()啁啾敕.()造奶嬷.()嬷丫鬟.()呜咽.()癞.()头疯疯癫癫.()纳罕.()敛.()声屏气放诞.()绾.()着盘螭.()宫绦.()洋绉.( )裙吊梢.( )眉嫡( )亲便()宜驯骡( ) 姬( )妾(一)文学常识(1)巴金原名,现代文学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二)名句默写⑴,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丹唇未启笑先闻。

⑵,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

(3),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病如西子胜三分。

二、强化训练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敕.造(chì)阜.盛(fǔ)内帏.(wéi)宫绦.(tāo)B.盥.洗(guàn)两腋.(yè)忖.度(cǔn)瞋.视(chēn)C.懵.懂(měng)贾赦.(shè)绾.着(wǎn)便.宜(biàn)D.錾.银(zàn)戏谑.(xuè)驯.骡(xùn)罥.烟(juàn)2.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体态、容貌)B.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风韵)C.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妻子)D.我带了外甥女过去,便也便宜。

(方便)3.从下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关于自己读书的事前后说法矛盾。

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甲)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乙)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A.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

B.反映了黛玉的机警、聪明和细心。

C.对贾母之言出自亲情,对宝玉之言出自谦虚。

D.反映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4.贾宝玉对林黛玉有“四问”:间读书、问名、问字、问玉,为什么把“问玉”放在最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人们交往,往往是先问一般情况,如姓名、干什么等,而后问到实质的问题,这样安排符合礼俗常情。

B.因为“问玉”是由“问名”、“问字”引发而来的,把“问玉”放在最后,以便水到渠成形成高潮,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C.因为先问读书、问名、问字,最后问玉,可以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D.因为这两个人名字中都有“玉”,宝玉又身佩“通灵宝玉”,因而引起宝玉对“玉”的联想,所以把“问玉”放在最后顺理成章。

5.对贾宝玉“摔玉”这一举动的思想意义,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A.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迷信的反叛精神。

B.体现了贾宝玉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世俗观念的挑战。

C.体现了贾宝玉背叛封建社会、渴望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性格。

D.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和对林黛玉的爱慕之情。

6.贾府人物众多,通过林黛玉的眼情不可能—一介绍,必须有详有略,有虚有实,有集体介绍,有单独介绍。

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贾母、王熙凤、宝玉是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因此通过林黛玉的眼睛详细介绍。

B.作者详写的人物有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略写的人物有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贾氏三姐妹。

C.实写的人物有黛玉、宝玉、凤姐等,贾赦、贾政等贾府主要人物暂未出现,虚写交待。

D.作者对主要人物宝玉、黛玉、凤姐作单独介绍,其余在这个场会尚不需要突出的,只作集体介绍。

7.人物的语言应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下面的人物语言最能表现贾宝玉叛逆性格的一句是()。

A.“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B.“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C.“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D.“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8.对王熙凤和贾宝玉两个主要人物的出场亮相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凤姐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宝玉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

B.凤姐主要是正面描写,宝玉是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C.凤姐出场是“形神兼备”,极尽自我表演之能事;宝玉出场是先写“形”,再出场是由“形”写到“神”D.宝玉的出场是由他在贾府中的特殊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点决定的。

凤姐的出场是为了迎合贾母的欢心。

9.对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这篇课文的环境描写,采用“登堂入室”法,一步步从外表深入内里,有层次地介绍宏伟的外观,豪宅的布局,华贵的陈设,展现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B.课文对贾府的环境都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眼睛而描绘的,连林黛玉都为之惊奇,更能突出贾府“与别家不同”的典型环境。

C.课文的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特别是对“荣禧堂”的描写,更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

D.这篇课文的环境描写是与人物描写交叉进行的。

因林黛玉初进贾府,自然要各处拜望,这才使环境描写和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有机结合,但没有让封建统治者的代表贾政及时出场是一个败笔。

10.下面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王进贾府》这个题目是教材编者加的。

B.《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C.《林黛玉进贾府随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文中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洋有路,虚实结合,加评写贾母、凤组、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

11.下面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解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B.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祖先原是满人。

曹家曾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后家遭败落。

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表达了自己的民主思想和新的朦胧的理想。

C.《红楼梦》在描写一个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又流露了惋惜和感伤的情绪。

此外,还有宿命论、虚无主义、恋爱至上等消极思想倾向。

D.《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为高鹗所续,使小说成为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

但高鹗在小说最后让贾家家道复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12.下面对《红楼梦》主题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封建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

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B.小说通过贾府由极盛到衰败的过程,表现富贵如过眼云烟、万事转头空的哲理。

C.《红楼梦》通过描绘一批纯洁少女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苦难,表现了红颜薄命的普遍现象。

D.《红楼梦》通过贾府由盛转衰,再归复崛起的叙述,真实地表现了世间万物“物极必反”的朴素真理。

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无锡.(xī)大堤(tī)赐.福(chì)B. 涔涔.(cén)遥岑.(cén)妗.子(jìn)C. 伺.候(cì)窥伺.(cì)嗣.位(shì)D. 谛.听(tì)缔.结(dì)蒂.固(dì)1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纺绸半晌清醒一帆风顺B.敲诈烦脑固执发言题要C.联络拖延昧心苍海桑田D.揣摩混帐签字斗转星移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大家怀着极大的兴趣,提出《雷雨》研究中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

B.以我们学过医学的人看来,就是用心地要去吹毛求疵....,也找不出什么破绽。

C.那是因为周大少爷时来运转....,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D.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先写他们的不期而遇....,通过叙述揭示了故事的原委;后写他们各自的处境,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16.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周朴园:你——你贵姓?(表示声音延长)B.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表示语气断断续续)C.周朴园: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表示解释说明)D.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表示解释说明)17.下面有关戏剧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的现代戏剧主要指二十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

我们常说的戏剧鉴赏主要指中国现代、当代戏剧和外国戏剧的鉴赏。

B.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雷雨》属于悲剧。

C.戏剧语言是戏剧的灵魂,它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

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D.下列剧本、体裁、作者分别是:《日出》——现代剧——曹禺;《王昭君》——历史剧——郭沫若;《上海屋檐下》——现代剧——夏衍。

18.结合全剧,回答:《雷雨》把周朴园三十年来的家庭与社会上的罪恶,浓缩在多长时间里来表现?场景设在何处?请选出分析正确的项()A.一天。

从早晨到傍晚;在周公馆客厅里B.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C.从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到子夜;在周家D.一个夏天的中午,到第二天凌晨;在周家和鲁家19.依据剧情发展,再揣摩人物的心情与神态,请判断:下面一段文字中所缺的“舞台说明”,填写最准确的一项是()周朴园(①)你来干什么?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侍萍(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的!周朴园(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侍萍(④)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A.忽然严厉地愤怒冷冷地悲愤 B.忽然严厉地悲愤冷冷地怨愤C.冷冷地悲愤忽然严厉地怨愤 D.冷冷地愤怒忽然严厉地悲愤20.对鲁侍萍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鲁侍萍相信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此,只能用哀叹来表达对凄苦不幸命运的无可奈何。

B.一方面,鲁侍萍相信命运,认为自己命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对黑暗的不公平世道的诅咒和反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