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指南解读复习课程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科普知识课件
如何面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提供支持:在治疗期间,为患儿提供充 足的营养、良好的护理和温暖的环境, 增强抵抗力。
总结
总结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 性疾病,对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 大威胁。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接种疫苗:新生儿可以接种相关疫苗, 如肺炎球菌、流脑疫苗等,以提高抵抗 力。 保持卫生: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勤洗 手、清洁环境,避免感染的传播。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避免与患者接触:避免与患有感染性疾 病的人员过度接触,特别是新生儿期的 孩子。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方法
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关键在于接 种疫苗、保持卫生和避免感染源接触。
总结
对怀疑患有化脓性脑膜炎的新生儿,及 时就医、积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预防 后遗症的关键。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什么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症状:新生儿出现高热、呕吐、惊厥、 无力等症状。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危害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危害
疾病的严重性:新生儿免疫系统不完善 ,对感染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化脓性 脑膜炎可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后果。 后遗症:化脓性脑膜炎可能导致听力损 失、智力障碍、癫痫等并发症。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 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
化验和诊断:通过脑脊液的检查,如培 养和血培养等,确定细菌感染的类型和 敏感性。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的敏感性,使用 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如退热、控制惊厥等症状的 处理。Biblioteka 如何面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 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及护理课件
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有可能接触到 母体生殖道中的细菌,导致感染。
母体疾病
医源性感染
母体患有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绒毛膜羊膜 炎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感染。
医院内交叉感染或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等, 也可能导致新生儿感染。
病理生理机制
炎症反应
01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和炎性
介质会导致脑组织损伤和脑水肿。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硬膜下积液
密切观察病情,积液量多时可 行硬膜下穿刺引流。
脑室管膜炎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 注意控制脑积水等并发症。
智力发育落后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认知 、语言、运动等方面的训练,
以促进影响因 素
预后评估与预测指标
临床指标
包括发热、意识障碍、惊厥、 颅内压增高等症状的严重程度
病情严重程度
化脓性脑膜炎病情严重时,脑部病变广泛,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预后。干预措施包括及 时诊断、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降低颅内压等。
并发症
如脑积水、脑室管膜炎、硬膜下积液等,影响预后。干预措施包括及时诊断和治疗并发症 ,以及进行康复训练和随访护理。
康复与随访护理建议
01
定期随访
在病程结束后,定期随访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是否有神经
病原菌的耐药性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一些病原菌产生了耐药性, 给治疗带来了困难。
03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方法与标准
临床诊断
根据新生儿出现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 脑脊液检查,判断是否患有化脓性脑膜炎。
实验室诊断
通过脑脊液检查,发现病原菌、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等指标 异常,进一步确诊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健康宣教PPT课件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2. 谁容易感染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3. 何时应就医? 4.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5. 如果发生感染,如何进行治疗?
什么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什么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定义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 膜炎,影响新生儿的脑膜和脊髓。
谁容易感染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高危人群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有家族病史的新生 儿。
母亲如有感染史,新生儿感染风险增加。
谁容易感染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影响因素
母亲的孕期健康状况、分娩方式及围产期管 理。
剖宫产、羊水早破等因素均可增加感染风险 。
谁容易感染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环境因素
医院感染、接触感染源及不洁的喂养和护理 环境。
保持新生儿环境卫生,定期洗手,避免不必 要的接触。
母乳喂养可增强新生儿免疫力。
如果发生感染,如何进行治疗 ?
如果发生感染,如何进行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治 疗。
治疗时间通常 支持治疗
根据新生儿的症状,给予相应的支持性治疗,如 补液、营养支持等。
早期干预是关键。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孕期管理
孕期定期检查,保持母体健康,预防感染。
接种疫苗、避免接触传染病患者。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分娩管理
选择安全的分娩方式,减少对新生儿的感染 风险。
剖宫产时注意无菌操作。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护理
主要病因包括大肠杆菌、链球菌等。
什么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发病机制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护理业务学习
4.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病情加重
如发现新生儿病情突然加重,应立即联系医 生或护理团队。
例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症状。
4.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并发症表现
关注任何可能的并发症,如脑水肿、感染扩 散等,及时处理。
并发症的早期识别能有效减少后续治疗的难 度。
4.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家属疑虑
注意观察是否有抽搐、意识改变等异常表现。
3. 如何进行护理? 药物管理
根据医生的指示,合理给予抗生素和其他对症治 疗药物。
密切监测药物的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3. 如何进行护理? 营养支持
确保新生儿得到足够的营养,必要时可考虑静脉 营养支持。
评估喂养方式,避免喂养困难导致的营养不良。
4.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家属如对新生儿的病情或护理有疑虑,及时 向专业人士咨询。
提供透明的信息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5. 如何进行护理评估?
5. 如何进行护理评估? 定期评估
应定期对新生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护理 计划。
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 。
5. 如何进行护理评估? 家属反馈
收集家属对护理过程的反馈,了解他们的看法和 需求。
应特别关注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意识状 态。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心理支持
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及 护理计划,减轻焦虑。
3. 如何进行护理?
3. 如何进行护理? 临床观察
定期评估新生儿的神经系统状态和生命体征,记 录变化。
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B型链球菌和李斯特 菌。
1. 什么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嗜睡、呕吐、喂养困难及颈 部僵硬等。
化脓性脑膜炎专业知识宣讲培训课件
5
典型临床表现
(1)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 (2)颅内压增高表现 (3)脑膜刺激征
化脓性脑膜炎专业知识宣讲
6
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
包括发热、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 重的意识障碍。随病情加重,患儿逐 渐从神萎、嗜睡、昏睡、昏迷到深度 昏迷。30%以上患儿有反复的全身或 局限性惊厥发作。脑膜炎双球菌感染 易有瘀癍、瘀点和休克。
化脓性脑膜炎专业知识宣讲
13
发生硬脑膜下积液的机制尚不完全明 确,推测原因:
①脑膜炎症时,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 分渗出,进入潜在的硬脑膜下腔;
②脑膜及脑的表层小静脉,尤其穿过硬膜 下腔的桥静脉发生炎性栓塞,导致渗出 和出血,局部渗透压增高,水分进入硬 膜下腔形成硬膜下积液。
化脓性脑膜炎专业知识宣讲
2.脑室管膜炎
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以缓解症状。 同时,针对病原菌并结合用药安全性,选 择适宜抗生素脑室内注入。
3.脑积水
主要依赖手术治疗,包括正中孔粘连 松解、导水管扩张和脑脊液分流术。
化脓性脑膜炎专业知识宣讲
30
(四)对症和支持治疗
1.急性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定期观察患 儿意识、瞳孔和呼吸节律改变,并及时 处理颅内高压,预防脑疝发生。
临床和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 炎相似,但病情进展可能更缓慢,头 痛等颅压增高表现更持续和严重。诊 断有赖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和培养找 到致病真菌。
化脓性脑膜炎专业知识宣讲
23
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
1.用药原则
化脑预后严重,应力求用药24小 时内杀灭脑脊液中致病菌,故应选 择对病原菌敏感,且能较高浓度透 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急性期要静脉 用药,做到用药早、剂量足和疗程 够。
化脓性脑膜炎专业知识宣教培训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专业知识宣教
12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大多明显增高, 中性粒细胞为主。
2.脑脊液检查: 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
*压力: 增高
*外观: 混浊似米汤样
*白细胞: 显著增高,﹥1000×106/L 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分类以中性粒细 胞为主
*糖: 明显降低,常<1.1mmol/L。
应选用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和流
感嗜血杆菌三种常见致病菌皆有效的抗生 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万古霉素。
化脓性脑膜炎专业知识宣教
20
(二)其他对症和支持治疗 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和电解质。 ⒉处理高热、惊厥和感染性休克。 ⒊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预防脑疝。 ⒋合理应用激素。
常用地赛米松, 一般连续用2-3天, 过长使用并 无益处。
正常-百 正常 淋巴为主
正常 培养及抗体阳性
真菌性 高 脑膜炎
不太清 数十-百 增高
淋巴为主
↓ 墨汁涂片真菌培 养阳性
化脓性脑膜炎专业知识宣教
19
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
1.用药原则: 静脉注射、用药早、剂量 足、疗程够;椐药敏选用、易透过血脑屏 障达到杀菌;注意药物拮抗。
2.病原菌明确前的抗生素选择
化脓性脑膜炎专业知识宣教
11
急性感染中毒 与脑功能障碍 症状
急性颅压增高 表现
脑膜刺激征
典型表现
幼婴及新生儿
急性发热、意识 体温正常或降低;
障碍、反复惊厥。 不吃、不哭、不
可能有休克
动;
Hale Waihona Puke 微小惊厥头痛、呕吐、脑 疝
尖叫、皱眉、前
囟饱满紧张、颅 缝分离
颈阻、 Kernig’s、 不明显 Brudzinski征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护理课件
常见于新生儿期,尤其是出生后2-3个 月内的婴儿。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 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 遗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是主要原因,通常是由呼吸 道、消化道感染蔓延至脑膜,或 通过血液传播感染。
发病机制
感染引起脑膜炎症反应,导致脑 膜充血、水肿、增厚,颅内压升 高,严重时出现脑积水、颅内出 血等并发症。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典型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嗜睡 、惊厥等。新生儿期症状不典型,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反应 差、哭声异常等。
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白细 胞计数升高、糖含量降低等,可确诊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
02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原则
基础护理
患儿因发热、呕吐等症状就诊,确诊为新 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经过抗生素治疗、降低颅内压等措施,患 儿病情逐渐好转。
康复情况
经验总结
治疗后患儿恢复良好,无后遗症,智力发 育正常。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治愈新生儿化脓性 脑膜炎的关键,同时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 。
THANK YOU
教育家长在发现新生儿出现异常症状 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05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案例分享
案例一
早期症状
新生儿出现发热、嗜睡、食欲不 振、呕吐等症状,家长应密切关
注并及时就医。
诊断方法
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脑脊液检查等 手段确诊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治疗手段
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水肿,预防并发症。
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给予适 当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04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预防与控制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指南解读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指南解读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eonatal Purulent Meningitis, NPM)是婴儿期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它通常会在出生后的头3个月内发生。
该病的发病率在各国的统计数据中都很高,而且患病后果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该疾病,医学界一直都在研发和完善相关的治疗和预防方案。
本文将从病因、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来简要介绍一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相关知识和指南方案。
病因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很多,包括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等。
其中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
造成该疾病的主要细菌包括新生儿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细菌往往存在于孕产妇阴道、肛门和消化道等部位,有些病毒也可以通过产道传播至新生儿体内。
流行病学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通常在出生后的头3个月内发生。
它通常与早产、低体重儿等危险因素相关。
另外,母亲若有细菌感染,如尿路感染、败血症等,则也有可能通过产道将细菌传染给婴儿。
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很难进行准确诊断。
通常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血液检查、病原学检查等。
此外,医生还需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来辅助诊断,例如高热、嗜睡、惊厥等情况都可以提示该疾病的可能性。
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方案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一般而言,治疗过程中医生通常会使用抗菌药物、天门冬氨酸钠、利尿剂等来协助治疗。
抗菌药物的选择很重要,医生需要根据病原体药敏试验的结果来制定治疗方案。
另外,该疾病的治疗一般需要在严密监测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住院时间和医疗措施。
预防目前,防止新生儿感染的最好措施就是从孕妇入手。
孕妇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特别是需要进行细菌感染的筛查,如果存在感染则需要及时治疗。
此外,医生在分娩时需要进行全面的产房卫生消毒工作,以避免细菌污染,并注意新生儿卫生和护理。
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医生、家属和护士都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手卫生等细节。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及护理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及护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护理措施。
教材为《儿科护理学》第五章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和病因。
2. 掌握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学会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措施。
难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护理干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材《儿科护理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例,引发学生对疾病的兴趣和关注。
2. 基础知识讲解:介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3. 病例分析:分析病例中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护理措施讲解:讲解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并发症预防等。
5. 实践操作演示:通过实物模型或教学视频,演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操作,如头皮穿刺、脑脊液检查等。
6. 随堂练习:给出若干关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1. 定义:新生儿期发生的化脓性脑膜炎。
2. 病因: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
3. 临床表现:发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等。
4. 诊断: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5. 护理措施:病情观察、抗感染治疗、并发症预防等。
七、作业设计2. 答案: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抗感染治疗、并发症预防等。
护理案例分析需结合具体病例进行深入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相关知识,是否能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的训练。
2. 拓展延伸: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预防措施,如何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科普宣传课件
如何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进行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脑部 情况。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一旦确诊,通常会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以控制感染。
治疗的及时性对预后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母体健康
孕妇在妊娠期间应注意定期产检,保持良好 的营养和卫生习惯。
预防感染是降低新生儿脑膜炎风险的关键。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接种疫苗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为新生儿接种相关疫苗 ,以减少感染风险。
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疫苗。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环境卫生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2. 如何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3. 如何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4.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5. 家长如何关注新生儿健康?
什么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什么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定义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 膜炎,主要影响出生后不久的婴儿。
保持家中和婴儿生活环境的清洁,避免让新 生儿接触病菌。
家庭成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
如何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
如何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
医生会通过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进行初步判 断。
有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
如何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实验室检查
进行脑脊液检查、血液培养等实验室检查以确认 感染。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介绍PPT培训课件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进行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 查。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蛋 白质增加,糖含量降低。同时,可以培养出致病菌或检测到 相关抗体。
影像学检查
如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显示脑膜强化、脑水肿、脑室扩张 等异常表现,有助于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症支持治疗措施
01
02
03
控制颅内压
对于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患 儿,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 剂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密切监测患儿的水电解质 状况,及时补充液体和电 解质,保持内环境稳定。
营养支持
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支 持,以满足患儿生长发育 和疾病恢复的需要。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典型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 。这些症状可能因新生儿无法表达而被忽视,因此需要医生仔细观察和评估。
体征检查
医生会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囟门张力、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 、肌张力等。这些体征的异常可能提示化脓性脑膜炎的存在。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抗感染治疗策略
早期、足量、联合使用抗生素
一旦确诊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应立即开始抗感染治疗,选择能够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青霉素 、头孢类等,并确保剂量足够,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根据病原菌调整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病原菌,如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等,需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 果。
孕妇感染
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某些病原体,如B族链球菌等,可增 加新生儿感染的风险,因此孕妇应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及护理课件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患儿呼吸通畅 。
维持正常体温
监测患儿体温,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暖措 施,如有发热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维持营养供给
根据患儿情况给予适当的喂养,保证患儿获 得足够的营养。
家庭护理指导
定期回医院复查
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带患儿回医院复 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观察到新生儿的前囟门 明显膨隆或紧张。
新生儿颈部僵硬,难以 弯曲和转动。
并发症
脑积水
由于脑脊液增多,导致颅内压 增高,引起脑室扩大和脑积水
。
脑神经受损
化脓性脑膜炎可引起脑神经受 损,导致视力、听力障碍和面 神经麻痹等。
硬膜下积液
在炎症消退后,部分新生儿会 出现硬膜下积液,表现为头围 增大、惊厥等症状。
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意 识状态和颅内压等指标,及时发
现病情变化并处理。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能 引起的并发症,如硬膜下积液、脑 积水等。
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脑脊液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 病情恢复情况。
04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与 预防
护理要点
保持患儿安静
颅骨骨髓炎
极少数新生儿可并发颅骨骨髓 炎,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等
症状。
03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与 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观察新生儿是否出现发热、呕吐、嗜 睡、惊厥等症状,以及囟门是否隆起 或紧张。
通过头颅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 查,观察脑部是否存在异常病变。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检测白细 胞计数、糖含量和细菌培养等指标, 以确定是否存在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科普知识课件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
主要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嗜睡、呕吐、喉咙痛,以及 哭闹不安等。
新生儿可能表现出不寻常的嗜睡或易怒。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
体征
体格检查时可能发现颈部僵硬、头部偏斜等神经 系统异常体征。
早期诊断对于病情的恢复至关重要。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
其他表现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预防
孕期保健
孕妇应定期产检,注意感染预防措施,保持良好 的营养和健康习惯。
预防母体感染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感染风险。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预防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应在无菌环境中出生,并避免接触病原体 。
严格遵循卫生标准和疫苗接种计划。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预防
早期识别
家长应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并进行 筛查。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可能的病 原体。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支持性治疗
给予新生儿适当的支持性治疗,如维持体温、补 液等。
重症病例可能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观察。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康复管理
随着病情好转,可能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其他康 复措施。
早期干预有助于改细胞数增加,且 以白细胞为主。
如何诊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影像学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脑部CT或MRI检查 以评估脑部状况。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一旦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医生会立即开始静脉 抗生素治疗。
部分新生儿可能还会出现皮疹、呼吸急促等非特 异性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需仔细鉴别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晚发型
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窄食单胞菌、 不动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如肠球菌属、凝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四、感染途径
❖ 血行感染:
继发于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 直接蔓延:
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头颅血肿继发感染;脊柱裂 、脑脊膜膨出、神经系统瘘道、颅脑外伤。
❖腰椎穿刺检查时间:
拟诊细菌性脑膜炎者,若腰椎穿刺太早,脑脊液可表现为假阴 性;
若临床高度怀疑细菌性脑膜炎,可在24-48h内重复腰椎穿刺 检查。
八、关于影像学检查
❖检查目的
观察脑内炎症性损伤的类型及程度。
❖观察内容
急性期:
❖ 脑组织的炎症反应,各种合并症如脑室炎、脑脓肿、脑积水、脑 梗死、脑出血、硬膜下积液等。
七、关于腰椎穿刺
脑脊液判读
早产儿 足月儿
白细胞 > 21/mm3 > 21/mm3
蛋白 > 1.5 g/L > 1.0 g/L
糖 < 1.1 mmol/L < 1.7mmol/L
1、脑脊液白细胞数> 21/mm3 诊断 细菌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 80%
2、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对于诊断细菌性 脑膜炎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CT
有辐射,且对细 菌性脑膜炎诊断 特异性和敏感性 均差,但对颅内 出血及钙化敏感
对于所有具有形成颅内脓肿倾向的病原体所致的脑膜炎 建议行增强MRI检查。
• 如枸橼酸杆菌属、粘质沙雷菌、奇异变形杆菌和 阪崎肠杆菌(也称克罗诺杆菌),
九、关于抗生素的使用
❖ 治疗原则
早期、联合、足量、保证疗程、个体化治疗,经验性抗 生素治疗。
CNS
万古霉素 20 mg/kg ,次数因 胎龄而异 21d
鲍曼不动 杆菌
多粘菌素 、替加环 素、舒巴 坦
预后差
十、关于并发症
❖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一般在感染2-3 周出现并发症,包括脑室炎、脑炎、 脑积水、脑脓肿、脑梗死、硬膜下积 液或积脓等。
❖ 细菌性脑膜炎并发症的治疗需要新生 儿科和小儿神经外科联合治疗,并延 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九、关于抗生素的使用
GBS
选 青霉素或 药 氨苄西林
+1 种三代 头孢菌素
疗 14~21 d 程
革兰阴性 肺炎克雷
肠道菌
伯杆菌
氨苄西林+ 广谱头孢 (噻肟OR 他定)
美罗培南
40mg/kg. 次,q8h
至少21 d 至少21d or脑脊液无 菌后14 d
李斯特 菌 氨苄西 林+三代 头孢
14~21 d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2016指 南解读
二、感染时机
❖ 出生前感染:
母亲血液- 胎盘- 胎儿。
❖ 出生时感染:
多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或难产,经 母亲直肠或产道上行污染羊水,或胎 儿经产道时吸入或吞入。
❖ 出生后感染:
大多是院内感染。
三、病原学
❖ 早发型
大肠埃希菌、GBS 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后期:
❖ 脑组织液化、脑积水、脑实质萎缩等。
八、关于影像学检查
特点
评价时 机
B超 便捷,可动态观察 对脑中心部位病 变显示更佳:脑室 出血、脑积水等。
感染初期:治疗后 1~2 周
MRI
分辨率高,发现脑膜 表面的炎症性渗出性 改变,发现脑脓肿、 脑炎、脑梗死、皮质 和白质的萎缩。
疗程结束前 48~72 h
3、抗感染治疗48 h 后应复查脑脊液, 观察疗效
Pediatrics. 2016 ;137(1):2015-2323
七、关于腰椎穿刺
以下情况需在腰穿前完成影像学检查:
❖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 新发癫痫; ❖ 精神状态发生严重改变
Glasgow 昏迷评分<10 分;
❖ 严重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
十一、预 后
❖ 死亡率已降至10-15%。但约20%的幸存者仍存在 重度残疾。
智力障碍、中度或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或视力障碍、癫痫 、致神经运动性残疾的脑积水等。
❖ 有35%的幸存者存在轻至中度残疾。
认知低于平均值1-2 个标准差。脑实质病变的范围影响预 后,特别是脑脓肿与神经系统后遗症相关。
❖ 建议对幸存者长期随访!
抗生素治疗48h后脑脊液白细胞数可能恢复正常。
七、关于腰椎穿刺
干扰因素
❖脑脊液放置时间
脑脊液在常温中放置4h后,白细胞数开始降低,葡萄糖亦降低 ;
保存在4℃冰箱24h,对脑脊液检查结果影响不大。 建议留取脑脊液后立即送检。
❖胎龄:
脑脊液白细胞数与胎龄关系不大,但蛋白随着胎龄、日龄增加 而明显降低;胎龄越小,脑脊液蛋白越高。
✓ 神志异常:
✓ 嗜睡、激惹、惊厥、肌张力低下、抽搐(G菌更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局灶症状。
✓ 眼部异常:
✓ 两眼无神、发呆、凝视、眼球震颤、瞳孔对 光反射迟钝或者大小不等。
✓ 颅内压增高:
✓ 前囟紧张、饱满、膨隆、颅缝增宽。
七、关于腰椎穿刺
❖ 指征
感染中毒症状+前囟紧张 不明原因发热疗效不好 惊厥、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提示脓毒症者 在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病情加重者 抗感染治疗后复查
抗生素治疗2-3d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 ;若培养结果非阳性,则继续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九、关于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的选择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 氨苄西林+ 三代头孢菌素,可覆盖李斯特菌; ❖ 院内感染选择万古霉素+ 美罗培南,需关注血
清了致病菌及其体外的抗生素药敏 模式,要对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做出相应调 整。
七、关于腰椎穿刺
干扰因素
❖ 损伤:
腰椎穿刺损伤者,脑脊液白细胞数经校正后,诊断细菌 性脑膜炎敏感性降低,特异性尚可。
建议有损伤者24 h 后再次进行腰椎穿刺检查。
❖ 抗生素:
约35% 的患儿在行腰椎穿刺前72h已开始使用抗生素治 疗。
治疗>12h与<4h的患儿脑脊液结果相比,葡萄糖明显 升高,蛋白降低,脑脊液培养阳性率明显降低。
五、发病机理
六、临床表现
❖ 感染中毒症状(无特异性)
✓ 反应低下 ✓ 精神面色欠佳 ✓ 哭声弱 ✓ 吃奶减少:拒乳或呕吐 ✓ 体温异常:(> 38 ℃或< 36 ℃),足月儿可能出现发
热,早产儿体温不升更为常见。 ✓ 败血症表现:黄疸、肝脏肿大、瘀点、腹胀、休克。
六、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监测听力、视力和发育状况,听力、视力应在完成治疗 后4-6 周内采用视听诱发电位检查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