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关键词杜能圈:杜能认为,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圈层结构〔后称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种蔬菜、生产牛奶第二圈——林业圈。
供应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农业和畜牧业合理轮作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谷物--牧草--休耕第六圈——畜牧业圈。
放牧或种植牧草。
第六圈以外是荒地。
工业区位论:它是关于工业企业空间位置选择的理论。
韦伯得出三条区位法那么--运输区位法那么、劳动区位法那么和集聚或分散法那么。
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根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
除运费以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化。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托勒将区位理论扩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场研究,认为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间结构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
在此根底上,克氏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
廖什景观:将市场网络按照经济法那么排列,所形成的具有等级序列的空间分布称为经济景观。
在自然条件和人口分布密度均质的情况下,经济景观有规律地扩展,形成三角形、聚落和城市分布、六边形市场区形。
一般区位论:俄林认为杜能和韦伯的古典区位论是孤立的微观理论,而把区位研究同地域分工和区际国际贸易结合,这就把贸易理论看成区位论的一局部,从而成为一般的宏观理论,而后一种宏观理论即为一般区位论。
区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制度环境投资环境:投资经营者所面对的客观条件。
投资,特别是国际间的投资的效果,与投资地点客观条件的好坏直接相关。
对投资者来说,必须考察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投资环境,把资金投向有利的环境中。
对欢送外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投资,以解决资金缺乏的困难,繁荣本国本地经济。
制度创新: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鼓励人们行为的制度、标准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开展和变革的创新。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 注意问题: • 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发挥作用,以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为前提,或以不存在“瓶颈产业”为条件。 • 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它可以引起国 民收入的数倍增加,也可以引起国民收入的数倍减少。 • 3、在拟用购买支出的增减影响需求乃至国民收入时,首 先要考虑实际GDP与潜在GDP差额的大小,其次要考虑 乘数的大小,以便为乘数发挥作用留有余地。 • 4、上述分析以价格不变为假定前提,在实际生活中价格 的变动将抵消部分乘数效应。
区域经济学
税收乘数、政府购买九组)
税收乘数
• 定义: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 关系,或者说是指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或 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 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 • 公式:若以Kt表示税收乘数,△Y表示国民收入变动量,△T表示税收 变动额,则: Kt=△Y/△T • 拓展:若以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则: Kt=-b/(1-b) 税收乘数要比投资乘数小,而且是负数。这是由于税收的最初影响可 支配收入,而投资乘数的最初影响是国民收入,因此,税收乘数的可这 样表示: Kf=-(K-1)=1-K 其中K表示投资乘数。
• 3、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一般是上一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确定 转移支付的数额,一般是根据一些社会经济指标,如人口、面积等, • 以及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经济活动,如教育、治安等的统一单位开支标 准计算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 同或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产生的政府收入的差距,以保证各地区的政 府能够有效地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提供服务。 • 模式类型: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二是横向转移,三是纵向与横 向转移的混合。 • 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法治原则。 • 政府转移支付,有两个层次:一是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包括对外捐赠 、对外提供商品和劳务、向跨国组织交纳会费;二是国内的转移支付 ,既有政府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如养老金、住房补贴等,又有政府对国 有企业提供的补贴,还有政府间的财政资金的转移。一般我们称的财 政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的财政资金转移,是中央政府支出的一个重 要部分,是地方政府重要的预算收入。在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 分类就是分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中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税收返 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三部分构成。
(完整版)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与课后答案
(完整版)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与课后答案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名词解释1、区域结构:区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众多事物和现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种网络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并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而来的。
这种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形成过程。
当然对不同区域而言,这种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该区域的结构特征是构建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2、区位论:研究如何为各个厂商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的理论。
3、区域经济: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课后答案1、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观点有哪几种?请分别论述。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就是古典的区位论。
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
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
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
他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
克里斯·泰勒、廖什:生产成本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区位理论。
2、区域经济问题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有什么关系?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老工业区结构性的衰退现象,30年代: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承认经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进行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发展。
虽然凯恩斯的理论并不是针对某一区域经济问题的,然而他所提出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的思想对当时各国采取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影响很大。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T X Y Z
投资环境: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要素密集度: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也称智力经济,具体是指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经济
区域经济学(狭义):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产权:是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让渡性的权利。 C 城市化: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城镇体系:指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 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 区生产专业化为前提。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区位因素:也就是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区位因素:在特定的点火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区域:它通常是指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 的空间范围。 区域产业结构: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区域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 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作用。 Q 区域经济合作: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区域经济合作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区域经济核心区: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 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 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有各种表述方法。美国学者认为: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和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中国学 者认为,区域经济政策是指中央政府为推动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经济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区域空间结构: 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R 人力资本:是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体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 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S 生产要素禀赋: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均质区:指以某一些重要因素为标准,按照其特征的相似性而界定的一群地区。
这些特征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消费类型和劳动力的就业分布等经济特点的相似性;自然资源分布、土壤类型、地形与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以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相似性,如一致的社会态度、相似的政治观点等。
因此,内部一致性或相似性是均质区划界的主要依据。
在均质区内,各组成部分的相似程度一般要高于它们与区外其他地区的相似程度。
2.结节区(极化区):结节区又叫极化区,是指一群虽然异质但在功能上的关系却极为密切的地区。
它是由一些不同规模的异质节点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就如同生物细胞或原子一样,结节区通常有一个核心和互补的外围地区,或者说,“有一个场所、一个核心和在它们边缘地区的、明确程度不同的变化梯度”。
每一区域都有一个或多个占支配地位的控制节点,它们构成区域的核心部分,并通过各种联系渠道吸引着区域的投入品、商品、人口和交通流量;其余的便是这个区域的乡村部分,它们受核心的影响、支配和控制,通常被看做事区域的外围地区。
核心与外围地区相互补充,并由内部传输系统将它们连接起来。
内部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是结节区域存在的根据,而功能一体化是结节区域内部相互关联或利益相互一致的基础。
3.中心区(核心区):4.外围区(边缘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低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5.区域: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6.区域经济: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孙久文叶裕民编着资料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
(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
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环境: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环境。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民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除了一般的聚集意义外,其特别强调专业化和小企业集群,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制度的建设。
功能聚集:只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区域冲突: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各个区域间受区域利益的驱动,不同区域利益主体为了获取各自的区域利益都必然会为争夺有限的区域发展资源而展开角逐。
地区主导产业: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新要素学说:新要素学说是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他大大的扩展了生产要素范围,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都列入生产要素范畴,深化了生产要素的内涵。
城乡结构:城市与乡村在总区域中的组成状况和数量构成关系。
中心地:克里斯塔勒认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城市普遍要履行的这种职能称为中心地职能,在这个意义上城市被称为中心地。
政治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政局的稳定性以及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外资政策等。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额与消费品总支出的比值,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的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
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名词解释1.区域: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开发:一般指对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发展。
属于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的过程。
3.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即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关于企业合理选址的理论,即通过对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和集聚效益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选择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厂理想区位的理论方法。
5.人力资源的概念: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一般来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但有时也指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
6.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
7.经济发展又称经济进步,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过程。
8.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9.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周围地区,从而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10.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11.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和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2.资源结构: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完整版)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与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名词解释1、区域结构:区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众多事物和现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种网络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并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而来的。
这种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形成过程。
当然对不同区域而言,这种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该区域的结构特征是构建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2、区位论:研究如何为各个厂商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的理论。
3、区域经济: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课后答案1、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观点有哪几种?请分别论述。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就是古典的区位论。
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
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
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
他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
克里斯·泰勒、廖什:生产成本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区位理论。
2、区域经济问题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有什么关系?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老工业区结构性的衰退现象,30年代: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承认经济运行存在大量的问题,必须运用市场机制以外的力量进行调节和干预,才能恢复经济的均衡发展。
虽然凯恩斯的理论并不是针对某一区域经济问题的,然而他所提出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的思想对当时各国采取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影响很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位论有哪些特点?(1)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2)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的推导,变为力求构造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3)区位决策客体除工业、农业、市场外,又加进了包括运输、商业、服务业、银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4)区位决策不仅考虑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考虑人们居住、出行等行为的效用最大化目标。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整理《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孙久文叶裕民编著资料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
(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
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学重要的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重要的名词解释一、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地域范围内经济活动、资源分配和区域发展的学科,主要关注经济系统的地域差异与地理重要性。
区域经济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规划学等。
它通过分析和解释不同区域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关于地区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建议。
二、地区经济地区经济指的是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经济活动。
地区经济包括产业结构、就业、收入水平、贸易和投资等各方面。
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通常取决于资源配置、创新、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市场规模和政府政策等多个因素。
地区经济的特点是有限的空间范围,因此其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区域差异。
三、经济区域化经济区域化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和集约化趋势。
通过区域化,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经济区域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市场、技术、政策和资本等。
经济区域化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以便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地区发展。
四、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在经济活动中的竞争能力。
区域竞争力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基础设施、教育水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政府支持等。
一个具有高竞争力的地区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五、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指相同或相似产业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集中发展的现象。
产业集聚有助于资源优化利用、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
产业集聚的形成常常受制于区位优势、技术创新、劳动力市场和市场规模等因素。
通过产业集聚,企业可以获得成本优势、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六、区域发展策略区域发展策略是指制定和实施促进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区域发展策略的目标是提高地区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区域发展策略的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支持、教育培训、人才引进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有效的区域发展策略能够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持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平衡与协调。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区域:作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发展和区际关系的学科。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区域资源: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人力资源是与区域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经济资源,区域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区位资源。
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某一地区的投资环境,实际上就是一个包含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自然条件在内的区域综合系统。
有什么样的区域系统,就有什么样的投资环境,区域的性质、结构和发展直接决定投资环境的面貌及变化趋势。
第三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区域经济发展: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区域开发: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这个主体自始至终都控制着开发过程;区域开发是以特定区域为对象,对这个区域未利用的自然和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利用,对已利用的进行再利用。
所以,区域开发是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对区域内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经济的最大限度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第四章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教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区域经济学教程》(第二版) Textbook of Regional Economics孙久文叶裕民编着资料整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位理论(一)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2、工业区位论3、运输区位论(二)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为:(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小中心地提供需要较低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较大中心地能维持需较多门槛人口水平的服务设施。
(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3.区位经济学。
廖什于l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一书。
研究了区域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与市场区位理论等。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17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和区域开发理论等。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指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另一方买进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或劳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其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
2.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需求的增加率与人均收入增加率之间的比值。
3.产权: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
4.产业布局:产业布局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
5.产业布局政策:指调节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配置政策。
6.产业布局指向:是指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
7.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8.产业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9.产业组织政策:指调控一个产业内的资源配置结构的政策,解决规模经济与竞争资产的矛盾。
10.垂直区域经济合作:垂直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合作双方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所提供生产要素的加工深度和技术层次不同的合作活动,比如制造业企业与初级产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
11.城市成长力系数:城市成长力系数是学者用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标。
12.城市的“三生功能”:即:(1)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存和发展;(2)确保城市生产和流通的运行;(3)努力从生态失衡走向生态平衡。
13.城市的“三元结构”:即:(1)满足和组织社区生活的城市社会结构;(2)满足和促进社区生产和流通的城市经济结构;(3)满足和维持社区生态平衡的城市空间结构。
14.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15.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Part one 题型一、填空(4个)二、名词解释(3个)三、简答题(2个)四、论述题(50分)结合家乡写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Part two 平时作业汇总第一次Question 1 : 什么是空间经济效应?空间经济效应应该分为那些类别?一.空间经济效应的含义: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通过对空间区位的选择实现对人力、资金、交通成本等经济要素的节约。
其中的“空间”是指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运作的经济空间,它并不局限于地理上的空间。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空间中的经济要素通过或集聚或扩散的方式实现要素的节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对多个经济空间(一个以上)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各个经济空间通过跨空间的或主动或被动的协作(距离效应、关联效应)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分类:空间内部的效应:空间集聚效应空间扩散效应空间的之间的效应:空间的距离效应效应空间的关联效应Question 2 : 空间距离效应对于区域经济运行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对一个空间内部而言,各个经济主体(或者经济要素)之间保持较远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
以城市规划为例,城市的各个功能区的设置为城市经济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埋下了伏笔。
上图是纽约的城市规划地图。
从另一方面来讲,经济空间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为各自保留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减缓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上图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分布图上图是重庆的城市分布图消极的影响:需要再一次说明: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概念。
在最开始对这个话题进行分析的时候我尝试过把积极和消极影响细分为远距离的影响和近距离的影响,但是实际操作之后发现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的发展,空间距离并不是越小越好。
虽然空间距离的缩小可可以节约交通运输成本和实现资源的聚集,但是同时过度的聚集又会引发很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畸形等问题,实际上都可以通过对空间距离的调整,来缓和或者解决。
区域经济学的一些名词解释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增长:一地区商品和劳务的增长2、“垂直型”分工:某地区的产业结构以生产最终制成品的某一中间产品为中心,以另外地区一个或多个最终制成品为核心建立自己的以互补、依附为主要功能的产业结构体系3、人力资本:对劳动力进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等的支出(直接成本)和为受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间接成本)等价值在劳动力身上的凝固4、城乡边缘区: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以城市和乡村土地的利用方式相混合为典型特征,人口和社会特征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一个独特地域5、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6、创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或是指生产函数发生了变化7、集聚经济:也称外部经济,是指将那些在生产上或分配上有密切联系的,或是在布局上有着相同指向的产业,按一定的比例,成团地布局在一起,形成一个地区生产综合体;在综合体中,每个企业都因与其他关联企业接近而改善了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从中受益;简言之,就是指一批企业因彼此位于附近,而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或费用减少8、农业可持续发展: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够接受的农业9、区域: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10、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区域产业系统的各个产业中,其中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的产业11、区域经济政策:政府为引导和干预区域经济活动、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法令、条例、措施12、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概括了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论13、潜导产业:当时并不是很重要,作用还不很大,但是发展潜力比较大,或者是代表将来产业发展方向,前景比较好,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上升为主导产业的产业14、专业化: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上15、核心区: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区域社会组织子系统,它对外围区行使各种各样的职能,产生紧密的联系,核心区的扩散效应成为地域结构变化的主导力量16、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17、进入壁垒:该产业内原有的企业对现实的、潜在的新对手而言在技术垄断、资源垄断以及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具有强烈偏好等方面具有优势,使得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该企业18、间接的经济性: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为生产方式的其他创新提供了条件,而对这些生产方式创新的采用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资源的节约1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个区域从本区域实际出发,准确把握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定位,合理确定和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收益分配合理、发展差距适度、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错位发展的状态20、增长极:创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导产业中,而这种主导产业是在城市中一组扩张并诱导其控制地区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产业,主导产业群所在的城市就是增长极;通过对生产的前后向联系,把本身增长势头传递给其他部门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循环经济:物质闭环流经济。
是指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
产品消费及废弃的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行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生产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
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些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的集中发展某个行业或者某些产业。
然后向境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区域增长趋同:在一个国家内部。
如果区域之间是相互开放的,那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将对区域增长不平衡产生自我修正作用,从而引起区域乍现经济增长水平趋向均衡。
产业集群:大量关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资源诅咒:丰裕的资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非但没有起什么作用,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陷阱,也就是说,资源丰度高的国际或地区发展水平未必高。
经济区划:依定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主观认识和划分,已达到组织区域合理分工,有计划的建立与加强区内各部之间,各子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知道区域经济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最优化的目的。
区域区划:政府对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作的战略谋划和战略部署,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城市经济区:就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包括若干个中小城市,众多的城镇和大片农村的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经济区域。
区域系统的特征:综合性与整体性,动态性与开放性,空间性与地域性,层次性,自适应性。
区域系统的演化: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结构日趋复杂,功能日趋多样,与环境相互作用日趋增强。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概述:资源承载能力、区域生产能力、环境缓冲能力、进程稳定能力、管理调节能力。
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指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另一方买进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或劳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其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
2.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需求的增加率与人均收入增加率之间的比值。
3.产权: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
4.产业布局:产业布局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
5.产业布局政策:指调节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配置政策。
6.产业布局指向:是指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
7.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8.产业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9.产业组织政策:指调控一个产业内的资源配置结构的政策,解决规模经济与竞争资产的矛盾。
10.垂直区域经济合作:垂直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合作双方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所提供生产要素的加工深度和技术层次不同的合作活动,比如制造业企业与初级产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
11.城市成长力系数:城市成长力系数是学者用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标。
12.城市的“三生功能”:即:(1)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存和发展;(2)确保城市生产和流通的运行;(3)努力从生态失衡走向生态平衡。
13.城市的“三元结构”:即:(1)满足和组织社区生活的城市社会结构;(2)满足和促进社区生产和流通的城市经济结构;(3)满足和维持社区生态平衡的城市空间结构。
14.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15.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16.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17.城市化速度:测量城市化速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它以城市化水平年平均提高的百分点数来衡量。
用公式表示即:平均城市化速度=(p1-p0)/n18.城乡一体化:它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更高阶段,更注重城市发展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而不是将重点落到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上。
它排除了居住地的差别所带来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差别,不局限于城市化,而是注重农村在城市辐射下发生的现代化变迁。
19.城镇人口增长系数:就是城镇的人口增长系数,出生率除以死亡率.20.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智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21.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的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22.地区形象:是同众多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23.地区形象塑造:是对地区形象的科学的总结和设计,是将已经存在的地区特征归纳、总结出来,并设计出一个鲜明的表达方式,便于区内、区外公众对该区域的认识和了解。
24.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25.地域合理规模: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是以企业的合理规模为基础的。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
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大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26.电网:电网是指由多个电站共同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网络。
27.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消费品总支出的比重。
28.非均衡增长: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现实基础一样,都是不发达地区的低水平均衡现象,但主张打破这种均衡的方法和路径是不同的。
29.感应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
30.工业贸易合作:工业贸易合作又叫工贸使用,它包括合作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合作和加工贸易合作两个方面。
31.公共投资政策:是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而制定的对交通、通信、供电、供水、教育、文化落后的区域给予特别支持、避免在这些领域差距悬殊的政策。
32.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
33.合作生产:是指不同地区的企业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动,通常表现为合作企业各自承担总项目中部分产品或部分工序的生产,作后共同完成全部项目。
34.核心区:核心区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35.基础产业:是指工业中上游产品的生产,包括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属第二产业。
36.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37.极化效应:极化效应(即回波效应)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净人口流入、资本流入和贸易活动,从而加快自身发展,并使其周边地区发展速度降低38.经济发展战略:是为经济发展拟定的总体谋划,是带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决策,是较长时期内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依据。
39.经济区:经济趋势之一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40.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阐明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41.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逐渐以至最终完全消除国家之间的壁垒,使各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从而在经济上把世界变成一个整体。
42.聚集效应:所谓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与协作化,在这些情况下,聚集所带来的效益要大于由于偏离运费最低点和劳动费最低点所增加的运费和劳动费。
43.扩散效应:是指所有位于经济扩张中心的周围地区,都会随着与扩张中心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情况,从中心地区获得资本、人才等,并被刺激促进本地区的发展,逐步赶上中心地区。
44.劳动费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如果劳动费用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45.贸易利益:即使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在每一种行业上都比另一个具有较高的绝对效率,两个区域之间的贸易同样对双方有利,贸易条件是:在生产不同的产品上两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相对的效率差异,这时,每个区域都专业化于本区域具有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并用该商品去换取另一区域具有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从而产生贸易利益。
46.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价格与输入商品价格的比率,一般用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表示。
47.能源: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48.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的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
49.农村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人民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人们过上高质量的生活,社会结构实现持久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生态和资源之间形成均衡与协调关系。
这也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其内涵是:(1)农业规模化和科技化;(2)农村职业非农化;(3)农村人口城镇化;(4)经济活动市场化;(5)资源利用合理化;(6)社会关系规范化;(7)人与自然一体化。
50.配第—克拉克定律: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
它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51.清洁生产:是指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原料资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52.区位商:区位商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
53.区位因素:是在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经济活动可能获得更的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54.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55.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56.区域创新:区域创新是指一个地区研究、开发、运用和扩散新技术和新知识,并以此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
57.区域规划:区域规则应当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的安排。
它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
58.区域经济补偿政策:主要是指财政资金在政府间的再分配,即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于欠发达地区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与发达区域的差距意义重大。
59.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包括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三层含义。
60.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
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
61.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国家在一定的时期和背景下,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的总和。
62.区域经济规划: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安排。
63.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