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doc
目前常见的几种环保产业投融资方式
目前常见的几种环保产业投融资方式【导读】我国环保产业常见的几种投融资方式:政府直接投资、财政投融资、通过金融途径、政府间融资渠道。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投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就形成政府是最大的投资主体的特点,这种传统的环境保护投资体制导致目前我国环保投融资出现了诸多弊端。
政府直接投资,是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直接通过财政拨款对项目进行投资。
这种投资不以营利为目的,由于政府直接投资规模大,集中性很强,因而适于投向关系国际民生的重要部门和薄弱环节,以及具有外部效应且投资大、见效慢,企业不愿意承担或不能承担,但又是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设施建设。
财政投融资,是指以政府为主体,以实现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和规划为目的,遵循信用的原则,通过投资和融资方式,有偿运营部分财政资金及其他信用资金的一种活动。
政府可以通过信用的方式来筹集社会资金,比如发行国债、国际贷款和邮政储蓄,也可以用资本市场的各种融资工具来聚集。
多年来,财政渠道投融资一直是我国环保投入的主要方式,虽然这种方式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并且在关系公共事业的环保投入起到很好的效应;但由于各级财政比较紧张,财政资金对环境保护领域的倾斜力度不大,并且财政资金本身存在效率较低和缺乏一定专业性的缺点,导致环保领域的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不能被有效的发现,同时由于财政资金投资的公共事业相对投资回收期比较长,削弱了财政资金投入的示范效应,降低了对其他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
金融渠道是通过权益方式和长期借贷方式所形成的资金来源,它具有权益性和偿还性的特性。
主要方式有:权益资本融资和长期负债融资。
权益资本融资,是指以所有者的身份投入非负债性资金的方式所进行的融资。
权益资本具有永久性特点,无到期日,不需归还。
权益资本是以股份的形式来表现的,并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
长期负债资本融资中最主要的是长期债券和长期借贷,其偿还期超过10年。
债券是长期债务证书,表明债务人将定期向债券持有者支付利息,债券到期时偿付本金。
论我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的投融资问题
不 可交换 . 以环境 没 有价 格 . 场机 制 对 环境 问题 所 市 很 难施加 影 响。 而生态 环境 建设 又 大多具 有 长期 性 的 特点 .以短期 财政 支持应 对 长期 建设 是难 以持 久 的 。 因此 , 笔者 认 为我 国应 实 施 新 的要 素 配置 方式 . 即建 立 适合西 部生态 环境 建设 的 长期投 融 资机制 . 种机 这 制 必须是 长期 、 定 、 效地 资源利用 方式 . 稳 有 以适 应我 国全面 、 调 、 持续地 发展 观 的要 求 . 且 能使 我 国 协 可 并
分 严重 . 国家 的资金 投入 并 没有激 活和 吸引更 多 的社 会 资金 的投 、 现状与困难 环境保 护仅仅 依靠 市场 机 制是不 行 的 。 因为 环境
一
、
3 、投 融资 改革 不 配套 ,项 目缺乏投 融 资约束机
制 。 西部 生 态 环境 建 设 许 多 承建 项 目处 于 封 闭式运 作 . 乏公 开 、 平 、 正 的市 场竞 争 环境 . 上 项 目 缺 公 公 加 运 作过 程 中监 督 机 制 、 束 机 制 的不 够完 善 。 约 致使 无 人 承担 投 资 主体 的全 部责 任 , 目筹 资 、 项 建设 、 营 、 经 偿债 、 资本 回收等 各 个 环 节 都极 易 出现阻 滞 . 在一 定 程度上 影 响 了投 资 效益 的发 挥 。 至带来 风 险。 甚 同时 , 由 于缺乏 市 场 化 的投 资经 营机制 和强有 力 的专 业投 融资机 构 , 资渠 道 不 畅通 , 筹 资金分 散使用 . 资金管 理 缺 乏可 持续发 展 的 活力 和后 劲
2 融 资 渠道 狭 窄 , 、 方式 单一 2 世纪 我 国西 部生 1 态 环境 重建 需要 国有 资本 、 外来 资本 和 民问资本 的配 合. 充分 利用 各 种 资 源 , 以满 足 我 国西 部 生态 环境 建 设 的资 金需 要 目前 我 国两部生 态环 境投 融资体 系在
环境投融资:理论、问题与对策
环境投入大部 分在 工业 污染的防治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 ,而农村 生态环 境 、农业水体污染 、区域流域综 合治理等投入太 少。 目前 污水 处理厂建设投资主要集 中在富裕地 区 、流域 的中下游和大 中城市 ,而上游西部地 区相对投 资不足。从投 入来 源上 ,政府投资 占据绝大部分 ,而 民间资本投入较 少。环境投融资渠道 不畅 ,投资
要 问题是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 约环境质量的改善 ,因而建 立高效 的环境投融资体制和 畅通 的融 资渠道是关键 。 制
1 我 国 环境 投融 资 存 在 的问 题
11环境保护 资金投入不足 . 我国的环境保护资金投 入不 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当治理环境污染 的投资 占 GD P的比重达到 1 %时 , . 5
新空气的消费 ;另一方 面 ,公共产 品具有非排他性 ,不论付钱与否都不 能将 其从公共产 品的消费 中排除 出去 。 因此 ,如果某人投资改善环境 ,其他人就会分享这种环境改善 的好 处 ,即所谓“ 费乘车” 免 。这样 ,消费者不付 钱 ,私人企业就赚不了钱 ,他 当然就不愿意 提供公共产 品。因此 ,现实中既没有人专 门为环境资源付费 ,也没
维普资讯
第 1卷 第 9 9 期
20 年 0 06 9月
武 汉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W UHAN UNI VERS TY CI I OF S ENCEAND ENGI NEERI NG
V 1 9 NO 9 b . . 1
年 l 0月建成 ,到现在还没有 正式运 营 ;重庆市总投资 11 亿元 、设计 最大 日处理污水能力 23万吨 的武隆污水 .3 .
处 理厂 ,自 2 0 0 3年 8 月投 入试 运行以来 ,反应池 、沉淀池等污水处理设备 长期闲置 , 日处理 污水 量只有 2 0 00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公布日期】2020.09.16•【文号】环办科财函〔2020〕489号•【施行日期】2020.09.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科技正文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环办科财函〔2020〕4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各分行: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创新环境治理模式,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根据开展环境服务业试点工作的安排,现向各地区征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EOD模式)备选项目,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要求(一)试点目标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展EOD模式试点,探索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资源、产业开发项目有效融合,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缺乏资金来源渠道、总体投入不足、环境效益难以转化为经济收益等瓶颈问题,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提升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试点内容EOD模式是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试点内容包括:1.发展理念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已撤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8.31•【文号】•【施行日期】2016.08.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综合规定正文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的需求不断扩大。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局出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支持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一)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二)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四)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需要金融、财政、环保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解决项目环境外部性问题。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投融资机制分
构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投融资机制分析框架研究刘江帆1,唐臣臣2(1.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2. 北京力为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摘 要: 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特征具有复杂性,在不同治理模式下往往涉及多个参与主体,融资主体也不相同。
由于目前环保投融资机制多偏向于宏观研究,为了建立生态环保项目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之间的关系,该研究试图构建一个分析框架,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属性、商业模式、融资主体和资金供给方等涉及项目投融资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投融资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建立不同模式下的融资渠道,为政府和治理企业提供参考和分析方法。
此外,从推动绿色金融、丰富融资渠道和建立政府差异化介入机制等政策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投融资机制;分析框架;绿色金融中图分类号: X196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803/ki.issn.1004 − 6216.2022040005 Research 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chanism of ecologicalenvironment governance projectsLIU Jiangfan1,TANG Chenchen2(1. school of finance,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Hebei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2. Beijing L&Wconsulting Co., Ltd. Beijing, 100010, China)Abstra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projects are complex, multiple participating entities are often involved in different governance models, and financing entities are also different. Since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chanisms tend to focus on the macroscopic research,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d demander and the fund supplier of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ject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buil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key links of projec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uch as the attributes, business models, financing entities, and fund supplier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projects. Considering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project, the financing channels under different models are also establishe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governance enterprises.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terms of promoting the green finance, enriching financing channels, and establishing a differentiate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mechanism.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project;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echanism;analysis framework;green financeCLC number: X196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已经从单一治理措施转变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联动,全面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按照“系统化、一体化、流域化”等原则匹配生态环境治理需求,从而达到区域绿色发展目标。
我国构建生态金融体系探究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我国构建生态金融体系探究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内容摘要:生态金融在发达国家发展比较成熟,在我国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要尽快构建我国的生态金融体系。
本文在详细分析了生态金融体系的构建对我国的发展进步的积极影响之后,从人才培养、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监管机制、评价指标、生态金融产品、法律框架、政府扶持政策八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生态金融体系的建议。
生态金融金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金融的内涵生态金融,也叫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将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纳入到日常的投融资决策过程中,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把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潜在风险和回报都融合到日常的业务经营中,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实现对资金的引导,从而实现金融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金融是一种将金融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经济发展形式。
具体而言,金融和环保的结合方式主要包括金融部门在投融资决策中会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通过金融手段促进企业和人类自觉的保护生态环境,利用金融的方式抵御自然环境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等方式。
相对传统金融活动,生态金融更加强调环境利益,更加关注环保产业和生态,更加注意将资金引导到环保产业、生态产业。
要理解生态金融的内涵,必须将生态金融与金融生态区别开来。
金融生态是指金融机构在良好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微观制度环境和宏观制度环境的保障下持续健康运行,从而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金融体系的良性循环以及金融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金融在国内外的发展(一)生态金融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早在1974年,联邦德国就成立了第一家生态银行,主要负责为商业银行不愿意接受的环境项目提供融资服务。
1984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了全球第一个债务环境交换机制。
1984年,英国的第一个伦理基金友诚看守者基金诞生。
20__年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提出赤道原则。
20__年3月和20__年11月,世界银行创建了社会发展碳基金和生物基金。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申报要点及投融资模式简析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申报要点及投融资模式简析01 定义EOD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持,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具体来看,包含三个核心要点,一是“融合”:肥瘦搭配,推进公益性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开发项目有效融合。
二是“一体”:一个市场主体统筹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整体项目一体化推进,建设运维一体化实施。
三是“反哺”:在项目边界范围内力争实现项目整体收益与成本平衡,减少政府资金投入。
EOD模式运行机制图02 实施EOD模式必要性和意义实施EOD模式是践行“两山”理念,加强生态环保投融资,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探索。
(一)EOD模式是实现发展和保护融合共生的重要方式。
通过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创新,以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产业开发价值,以产业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发展和生态保护融合共生。
(二)EOD模式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产品品质,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产业增值溢价,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三)EOD模式是加强生态环保投融资的关键举措。
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由公益性项目转变为具有开发价值的经营性项目,为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创造条件,实现多元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03 EOD模式的优势1、国家开发银行等按照独立审贷、精准施策、市场化运作和风险可控原则,选择符合信贷条件的试点项目,在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非绝对)。
2、根据项目所属行业,市场化主体资信评级、还款资金来源、信用结构等因素,给予优惠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信贷支持。
3、优先开展尽职调查、优先进行审查审批、优先安排贷款投放等。
环保产业企业投融资体制下的资本结构优化
称 。环 保产业就 其内涵而言 , 可从 广义
与狭义 两个角度 释义 。 狭义 的环保 产业 是指为 环境污染 控制与减排 、 污染 治理
行 分析 。选 择数 据 的依 据 : ( 1 )选 择 2 0 0 9年 1 2月 3 1日以前 上市 的公 司 ,
保 证 公 司 上 市 3年 以 上 ,剔 除 掉
术开发 、 产 品生 产 、 商业流通、 资 源利 用、 环 保 服务 、 工 程承 包等 环境 保 护领 域( 投 资 客体 ) ( 投 资 目的 ) 的行 为 活动
一
产 以及有 关资 源利 用和环 保服 务等 方 面。 对“ 环保产 业融 资 ” 和“ 环保 产业 投
资” 的研 究 , 我们 不仅 要从这 两 个角 度 着手 , 还 要对 这两 者之 间 的联 系 、 作 用 加 以分析 , 才 能对其 进行 全 面 、 整体 的 把握 , 更 好对 其加 以探讨 。
0 0 2 5 7 3国 电清 新等 2 4家 在 2 0 1 0年及 以后上市 的环保企业 ; ( 2 )选取 发行 A
股 上市 的环保 企业 以确 保样 本数 据 间 的可 比性 ; ( 3 )剔 除 S T类 上 市公 司 以
和废 物处 理等 方 面提供 产 品和 服务 的
行业 ; 但 从广 义 上讲 , 环 保产 业还 包 括
短 期 效 益 三个 方 面 。 ( 二) 环保 产 业投 融资 的概念 及 内
、
相 关 概 念 简 述
( 一) 资本 结构 的 总体 现状 。本 文
“平台式”生态建设模式及投融资研究
“平台式”生态建设模式及投融资研究摘要:本文从我国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借助平台经济的概念,提出“平台式”生态建设模式的创新。
从技术与资金的角度,将“平台式”生态建设划分为高新环保开发技术共享平台和生态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分别对两种平台的资金源性质、建设维护主体进行了阐释和图解,并将其与传统生态建设模式进行了优劣对比分析,同时还对参与生态建设事业的微观经济体选择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平台式”生态建设;投融资;微观经济体一、引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的快速积聚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但伴随而来的负面代价却是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的威胁,如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尘暴、温室效应等等,生态恶化的抑制和改善已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难题。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生态建设的战略地位已成为全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政策指导方面,“十二五”规划已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并强调以科技创新促发展。
尽管我国现已将生态建设提上国家战略地位,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其中较明显的包括生态建设资金供应不足、投资建设效率低下等。
追溯这些问题的根源,我们发现其与我国长期以来过多地依赖于财政性资金治理生态问题以及落后的治理技术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财政性资金和专项环保资金存在两点缺陷:其一是审批的流程繁杂,往往导致资金到位的时滞问题;其二是资金投放后没有足够的人力去监督管理资金的落实,这常会出现资金的浪费或者挪作他用。
我国当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都还比较落后,基于这一现实因素的影响,我们通常采用的生态环境治理方式多是“粗放式”治理,这不仅容易导致大量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浪费,还常常出现使得治理效果不理想且抗冲击力差等问题。
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创新式思考,提出“平台式”生态建设模式。
环保投融资应由政府财政主导
出 :财政支 出的作用 随经济发展 阶段 的不 同而不
同, 从而导致 了支出结构的变化 。在经济发展的早 期, 公共投资 、 公共生产的作用很大 , 往往可以支持
段, 决定了在 未来相 当长的时间内, 国的环保投融资体制改革应 当以“ 我 政府财政主导的
多元 化 ” 为主流 方 向。 关键 词 : 环保 投 融资 泛 市场化 政 府财 政主 导
良好 的生态环境是实现 可持续发展 的基石 , 而 改善和保护环境则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当前我
国主要 污染 物排 放 量 已大大 超 过生 态 环境 承 载 力 ,
市场失灵的纠正作用 以及 “ 创建市场 、 规范市场 、 扶 持市场” 的导 向作用 , 就很可能导致环境 保护与资 金使用效率 “ 双输 ” 的后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 到 ,环境保 护投融 资体制改革是不宜过度市场化 的,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财政主导型 “
的多元 化 ” 该是 一 个主 流方 向 。 应
一
些投资 巨大 、 收益较小 、 私人部 门不愿投资或没
有 能力投资 的基础设 施建设 , 如交通 、 通讯 、 水利
等, 以克服所谓基础设施 的“ 瓶颈” 效应 , 为经济发 展创造一个 良好 的投资环境 ;当经济发展 到 了中 期, 随着政府提供 的 、 较大外部效益的基础设施建
成, 公共支 出也相应减少 ; 当经济进入“ 成熟期” 因 , 公众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 , 公共支 出主要用于增加 高生活层次 的消费 , 如教育 、 卫生 、 安全 、 环保 和一
面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绿色投融资体制建设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J un l fS a d n n ttt f sn s n e h oo y o r a h n o gI si eo ie sa d T c n lg o u Bu
Fb 00 e .2 1
V I2 0 _. 4
背景 下提 出 的 , 对解 决 我 国经 济 增 长 面 f 源 和 临资
[ 收稿 日期 ]20 0 0 9— 9—0 2
设与经营、 资金 回收、 归还贷款 以及资产增值保值 等 一 系列 问 题 的关 系 。这 个 概 念 表 明 , 不 再 是 它 传统体制下绿色投资与绿色融资彼此互相分离的
资体 制 , 解决 好 日益 增 长 的 环境 投 融 资 需 求 和 滞 后 的投融 资体 制之 间 的 矛盾 。其 中 的关 键是 要 把 政府 、 融和市 场 的力 量结 合 起 来 , 入市 场 化 方 金 引 式 , 断 拓宽投 融资 渠道 , 高投 融资 效率 。 不 提 针对 我 国人 口、 源 、 境 之 间 的矛 盾 , 必 资 环 有 要大力 发 展 绿 色 投 融 资 。绿 色 投 资 , 在 人 与 自 是 然关 系紧 张 、 持 续 发 展 成 为全 球 经 济 发展 战 略 可
、
绿 色 投 融 资
绿色 投 融 资 可 定 义 为 : 经 济 主体 从 社 会 的 各 积 累基金 和 各 种 补 偿 基 金 与 生 产 经 营基 金 中 , 拿
出一定 的数 量 用 于 污 染 防 治 、 态 环 境 的保 护 和 生 改善及 与其 相关 联 的 经 济 活 动 , 目的是 促 进 经 其
自然环 境 因素 与 条 件 。 而在 经 济 学 中 , 环 境 ” ” “ 是
试论环境保护投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试论环境保护投资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环境保护的工作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也在不断的加大对环境保护力度的提升,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依旧很严重,也正是由于在环境保护投资当中存在技术水平低、法律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导致的。
因此,在本文的研究当中将对当前环境保护投资的现状进行分析,更好的发现在环境保护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环境保护投资的有效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的改善环境保护投资的现状,更好的提升我国环境治理的能力。
关键词:环境保护投资;现状;问题;对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环境保护的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强化。
环境保护投资主要是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环境保护投资的现状也能够反映出国家的环境保护状态,通过良好的环境保护投资工作,能够更好的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为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投资工作主要面对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城市环境建设投资、建设项目投资等,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环境保护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完善当中,环境保护的目的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1]。
1.环境保护投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环境保护工作上,国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通过相关调查数据现实,其中在2021年全国的财政生态环保投入达到了8210亿元[2],用于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更好的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主要是针对工业污染,城市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在环保投资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工作上的成效依旧不够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环境保护投资中存在环保投资主体单一、环保投资地区差异大、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环保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因此,国家应该引起重视,更好的解决问题,改善我国环保投资的现状,更好的提升环境保护的能力[3]。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摘要: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投资总量不足;二是投资效率不高,根本原因是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和完善。
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体制改革,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提高生态环境水平,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1 构建适应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和要求的财政体制1.1 构建生态财政体制的必要性(1)严格划定中央与地方的环境保护职能,强化国家承担宏观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
有利于增强国家进行宏观配置环境资源的财力。
(2)通过调整财政政策,调节财力分配结构,统筹安排生态建设投资。
有利于推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3)改革财政制度,通过财政补贴、优惠政策等措施,扶持生态环境建设企业的经营活动,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有利于刺激生态企业增加生态环境投入。
(4)国家通过课以罚款、征收资源补偿费和环境税等增税方法。
有利于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1.2 构建新型生态财政体制。
构建新型生态财政体制(1)构建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制度。
在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科目中,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财政支出预算科目。
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
政府投入主要方式,一是用于重点工程建设;二是用于银行贴息间接支持重点项目。
(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第一,确定转移支付的基数,构建配套政策与操作措施,保证生态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第二,扩大专项补助范围。
通过国家预算,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
第三,发挥财政杠杆作用。
利用财政手段,通过财政资金给予生态企业投资补贴,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
第四,建立担保制度。
通过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的办法,发行生态企业债券,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
(3)构建财政政策支持体系。
第一,运用财政政策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探索生态财政体制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制。
第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充分认识构建生态财政体制的重要性,突出生态财政体制长期效益,制定科学的财政支持规划和实施方案,完善生态财政体系,增加生态财政支出。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
1 1 构建 生 态财 政体 制 的必 要性 .
要 方 式 , 是 用于 重 点 工程 建设 ; 一 二是 用 于 银 行 贴 息 间接 支 持 重 点 项 目 。2 加 大 财 政 () 转 移 支 付 力 度 。 一 , 定 转 移 支 付 的 基 第 确 数 , 建 配套 政 策 与操 作 措 施 , 证 生 态 财 构 保 政 支 出 不 断 增 加 。 二 , 大 专 项 补 助 范 第 扩 围。 通过 国家 预 算 , 大 对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的 加 专 项 补 助 范 围和 数 额 。 第三 , 挥 财 政 杠 杆 发 作 用 。 用财 政 手 段 , 过 财 政 资 金 给 予 生 利 通 态 企 业 投 资补 贴 , 发企 业 投 资 积 极 性 。 激 第 四 , 立 担 保 制 度 。 过 政 府 担 保 , 政 贴 建 通 财 息 的 办 法 , 行生 态 企 业 债 券 , 集 生 态 环 发 筹 境建 设 资 金 。 3 构建 财 政 政 策 支持 体 系 。 () 第 运 用财 政 政 策 支 持 生态 环 境 建 设 , 索 探 生 态 财政 体 制 的 新 思 路 、 方 法 和 新 机 制 。 新 第 二 , 整财 政 支 出 结 构 。 分 认 识 构 建生 调 充 态 财 政 体 制 的 重 要 性 , 出 生 态 财 政 体 制 突 长 期 效 益 , 定 科 学 的 财 政 支 持 规 划 和 实 制 施 方 案 , 善 生态 财 政 体 系 , 加 生 态 财 政 完 增 支 出 。 三 , 建 以 地 方 财 政 为 主体 , 第 构 中央 财 政 为 支 持 的 财 政 支 持 体 系 , 大 对 生 态 加 环境 治 理 的 投 入 力 度 。4) 建 多元 化 投 融 ( 构 资 主 体 。 一 , 以 财 政 支 持 为 基 础 , 建 境 公 用 事 业 以 及 环 保 示 范 项 目 , 速 投 资 体 多元 化 。 五 , 第 要 构 加 第 国家 以 优 惠 利率 政 策等 鼓 投 资 主 体 多 元 化 的 生 态 环 境 投 融 资 体 制 。 折 旧 。3调 整 税 收 结 构 。 一 , 设 资 源 消 励 商业 性 银 行 向生 态 项 目投资 。3制 定 灵 () 第 增 () 第二 , 支 持 地 方 培 育 自我 开 发 能 力 , 要 通过 费税 税 目 , 据 污 染 品 质 确 定 消 费税 额 。 根 第 活 的金 融 政 策 。 第一 , 大 政 策 性 金融 的倾 加 实施 贷款 担 保 、 政 贴 息 等 政 策 , 励 和 引 财 鼓 二 , 燃 油 等 产 品 征 收 消 费税 附 加 , 用 税 斜 力度 , 对 利 引导 、 持 商 业性 金 融 介 入 。 二 , 扶 第
创新环境 保护投融资机制 大力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囤
经济 金 融链 接 X J J ~
~E c
环境 政策 、 环境技 术和环境投资是 环境保护工作 的 三大要素。中国在建立 了环 境保护政策框架 体系之后 ,
环境投资已逐步成为制约 环境保护发展 的瓶 颈 , 既影 它
响着环境政策 的落 实 ,又制约着环境技 术的研究开发 。
盈避髓碾芦鲤画
环境功能与使用功能一 致 , 如污 水治理设备 的使用功能
和环境功能都是去除污 染物 ,此类环 保产业易于界 定 ,
也正像中国大多数人 所理解 的那样 。广义的环 保产业 既
包 括能够在测 量 、 防治 、 限制及克 服环境 破坏 方面生产 与 提供 有关 产品和服务 的企业 , 括能够使污 染排放 又包
逐渐突显, 但相关处理设施严重滞后, 历史欠账较多, 对资金
缺乏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机 制是 造成环境污染治理设
形成巨大需求。 在工业污染防治领域 , 一直比较重视和关注 重 施建设和运行效率较1的根源。 氏 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领域 , 长 点污染企业 , 在相关投融资体制与资 金安 排上 , 区别对待 期以来 , 没有 中国采用的是政府投资建设 、 事业单位管理运营设施 中/ ̄ l 使 中小企业在污染防治投融资上面临特殊 困难 。 . 1 l \ / , 上世纪9年代中期 以前 ,中国环保 工作 的重点一直是工业污 0 的模 式 , 这种政府垄断模式从制度上排挤竞 争 , 缺乏效率 。当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中国环境保护投 融资 目前面临 1 . 中国城市环境基础 设施严重滞后 , 建设资金 非常短缺 。 然 , 这一状况的出现也与中国环 保服务业 的发展进程有关 。 染防治 , 活污水和垃圾等城市 生活型环境污染并未构成中 的主要问题 : 生 一是投资主体单一 , 私人资本介入较少 , 污染者 国环境 污染 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后 , 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 付费、 特别是居民的污染付费政策没有落实到位, 市场融资手 展时期 , 前城市化率为 3%, 21和22年 , 目 7 到 00 00 预计将 达到 段缺乏 ,造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企 业污 染防治资金严 4 % 5 左右 。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增加与扩 张 , 6 和5% 导致城 重不足 ; 是资金 的使 用方式 , 染治理 设施的运行没有引 二 或污 市生活污水 和垃圾产 生量 日益增加。 1年来 , 近 0 中国城市 生活 入市场机 制, 造成资 金效 率1下和污染治理效果差 。另外 。 氏 环 污水排放量每年 以5 %的速度递 增 ,99 19年首 次超过工业污水 境法律法规不够腱全, 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造成环保投资的潜 排放量。 而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 到 在需求没有全部转化成有效需求。 20年底 , 国城市生活污水处 理率仅 为3. 其中二级处 01 全 6 %, 4 理率只有 1%。全国生活垃圾处理率5 . 无害化处理 率仅 8 8 %, 2
我国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金融支持
26农场经济管理 (2023/8)Nongchang Jingji Guanli【作者简介】史科元(1998-),男,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我国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金融支持史科元 (黑龙江大学)摘要:2022年,在《湿地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武汉宣言》,旨在防止湿地退化引发系统性风险,实现遏制和扭转全球湿地流失的目标,并强调加快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和管理的紧迫性。
该文从我国湿地生态保护现状出发,全面梳理了国内外金融支持湿地生态保护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分析了我国金融支持湿地生态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从提高金融机构湿地生态保护意识、构建生态产品价值体系、创新金融支持湿地生态保护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陆地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对水质进行净化、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也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它可以减少排入水流的速度,植物的根层可以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或拦截,从而使氮(N)、磷(P)、钾(K)等元素被湿地的植物所吸收,从而达到对水净化的目的。
2023年我国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的有18处,目前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有82处,面积为764.70万公顷,其中内地81处,香港1处。
从湿地分布来看,内地81处国际重要湿地主要分布在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黑龙江省最多,达12处。
一、国内外湿地生态治理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一)国外有关湿地生态治理的绿色金融政策1.湿地保护银行美国湿地银行指的是美国政府设立的一个机构,即美国湿地保护银行(Wetland Reserve Program,简称WRP),旨在通过购买和保护湿地来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该计划由美国农业部的自然资源保护服务部门(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简称NRCS)管理,主要针对那些受到破坏或面临破坏的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12.21•【文号】环办气候〔2021〕27号•【施行日期】2021.1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对气候变化正文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2021〕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各银保监局、证监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探索差异化的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组织形式、服务方式和管理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58号)和《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环气候〔2020〕57号)有关工作部署,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管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决定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组织编制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见附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组织有意愿、基础好、代表性强的地方申报,做好试点工作方案和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申报材料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于2022年1月18日前报送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前期已提交申报材料的地方不再重复申报。
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各地申报情况,确定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
联系人: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丁辉宋玫婷电话:(010)65645625附件: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国管局办公室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国证监会办公厅2021年12月21日。
资源环境投融资
三、 资源环境保护融资的基本方式
(五)环境保护基金 目前,一些地方建立了污染治理专项基金,基本上 是在排污收费资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六)发行彩票 发行彩票是政府为满足特定的社会公共需求所采 取的一种辅助性筹资手段,主要是只是社会公益事业 需求。环境保护的外部性及其广泛的社会效益,使环 保彩票的发行成为可能。
一、 资源环境保护投融资的基本理论
资源环境保护投融资是指社会各主体,以 保护资源、改善环境为目标,进行的各种投资 和融资活动。其中,这里的各主体包括政府、 企业、非营利组织个人,以及国外的投资者。 资源环境保护投融资的主体更看重投资的 社会效益,具有以保护环境为己任的信念。
一、 资源环境保护投融资的基本理论
(二)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在环境保护投融资中,首先应 注重社会效益,积极进行投资活动;其次,运 用财务杠杆,调整资本结构来实现融资,同时 募集各界捐款;再次,非营利组织应积极促进 国际交流,实现利税。
四、 各机构在资源环境投融资中的责任
(三)企业责任 与政府相比,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更注重经 济效益、改善投资效益;在竞争体制下,有动 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并能满足服务多样化的需 求;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技术革新和发展环保企 业;可实现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二、资源环境投融资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很少有学者单纯对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这个 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对环境外部性的研 究、对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环境污染的研究、对环 境投资政策中经济手段的优化选择方面的研究、对公 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对环境投资的研究等。另外西方国 家通过利用经济手段、金融工具和一些具体的援助计 划在积极引导和鼓励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 也为环境保护筹集和吸引了大量的资金,使这些国家 的环境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些研究成果和具体 措施的运用,对如何设计我国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 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措施
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措施我有一朋友,那小子,长得精瘦精瘦的,眼睛滴溜溜转,看着就像个精明人儿。
有一回我们俩在那小茶馆里坐着,那茶馆啊,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周围的人都低声细语的,就我俩在那大谈投融资体制改革。
他皱着眉头跟我说:“你看啊,现在这投融资就像一锅乱炖,啥都有,可就是味道不太对。
”我听着就来气,“那可不,这改革方案就得像个大厨一样,把那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给整理好咯。
”我就想啊,这改革方案措施首先得把那些个门门道道都给弄清楚。
就好比我进一个迷宫似的大楼,得有个清楚的地图才行。
以前我去一个办事的地方,那楼里啊,到处都是人,乱哄哄的,墙上的指示牌也不清楚,我就像个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
这投融资体制也一样,要是没有清晰的规则和引导,大家都迷糊着呢。
再说说那些投资者,有的就像胆小的兔子,有点风吹草动就不敢动了。
我见过一个投资者,脸白白净净的,戴着个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
他跟我说:“我是想投资啊,可这政策一会儿一变,我心里没底啊。
”我就跟他说:“你得往长远看啊,这改革方案就是要把这些不稳定的因素给解决掉,就像给你铺一条平平整整的路一样。
”我觉得这改革方案措施里面,信息透明化那是相当重要的。
就像我去市场买菜,要是那菜贩子遮遮掩掩的,我肯定觉得他有问题。
投资也是这样,要是那些项目的信息都藏着掖着,谁还敢投啊。
我和我那精瘦的朋友又一次聊天的时候,他眼睛一瞪说:“那些个投资项目,就应该像玻璃一样透明,让大家都看个清楚明白。
”我一拍大腿说:“没错啊,兄弟。
”还有啊,这风险评估也得好好弄。
我记得我小时候,家里要盖房子,我爸请了个师傅来看地基。
那师傅在那左看看右看看,嘴里还念念有词的,这就是在评估风险呢。
投资也是盖房子,要是地基都没打好,那不就全完了嘛。
这改革方案就得有个好的风险评估体系,让大家知道这投资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心里有个谱儿。
我有时候真的是又着急又无奈,看着这投融资体制就想啊,咋就不能快点变得更好呢。
但是我也知道这事儿急不得,就像熬粥一样,得小火慢炖,慢慢把那些个好的措施都给融合进去,让这锅粥啊,又香又稠,到时候大家都能受益,这才是正事儿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生态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关系,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重要保证。
投融资体制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和“瓶颈”,它不仅决定着生态建设巨额资金的筹措和运用,而且作为经济与生态的接合部,集中反映了生态经济的各种关系。
因此,生态建设投融资体系的构建和投融资政策的选择,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更要遵循生态规律的要求,不仅要反映经济效益,还要反映社会效益,更要反映环境效益和生态效应。
一、财税体制改革及其机制构建财税作为重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对于生态建设和环境资源的配置,财税同样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通过一定的财税政策和措施,合理调节财力分配结构,统筹安排基础性建设和公益性建设投资,有利于推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我国生态环境财税政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财税政策对环境资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税收留成、补贴、优惠政策等减免税措施,对环境资源“市场失灵”造成的效率损失,以税、金、费等形式进行适当的补偿,削弱效率障碍,以扶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企业和经营活动,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刺激环保主体增加环保投入。
二是国家通过课以罚款、征收资源补偿费和环境税等增税方法和限制性手段,阻止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强度。
近年来,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强化了生态环保因素,在环保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调节和引导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现行税制按照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严格划定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环保职能,从而强化了国家承担宏观环保的职责,提高了税收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加强了国家进行宏观配置环境资源的财力。
二是现行税制明显增强了对煤、油、盐、土地等环境资源的征税力度,把环境要素纳入了依法征税的轨道。
如《资源增值税条例》明确对经营油、气、矿等征收资源税,并列入地方税种,归地方管理,调动了地方发展资源产业的积极性;《土地增值税条例》对土地经营单位征税,限制土地的盲目过度开发;《房地产增值税》对房地产业过高的利润进行调节,保证土地的合理使用,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开征了城市建设维护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等税种,对地方政府加快城乡建设、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及资源提供了财力支持。
三是对一些规模小、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明令禁止。
四是现行税制保留和扩充了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对环境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得到进一步明晰。
五是突出了能源、交通、港口等与环境保护工作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的优惠政策。
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属于能源、交通、港口或国家鼓励的其他项目,可以按15%的税率减征企业所得税;为鼓励企业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财政部规定,对严重污染扰民的企业可实行厂址有偿转让,进行搬迁改造。
此外,还对有利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给予明确的税收优惠。
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实施细则》规定,为改良土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产高效低毒农药、节约能源、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专有技术所取得的使用费,可按10%的税率减征所得税,其中技术先进的或条件优惠的可免征所得税;对提供有关环境保护技术的固定资源投资实行零税率调节;财政部《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改进技术贴息办法,将技改贴息直接贴给企业,重点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等社会效益好的技改项目,合理确定贴息额度和期限,确保技改贴息资金及时到位”。
虽然,我国现行税制在鼓励“三废”综合利用、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明显落后于环保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对于跨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尚无明确的规定。
一方面,国家财政或政府对环保的投入力度仍明显偏弱。
目前我国用于环保方面的治理资金渠道狭窄,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或环保补助金,国家财政直接支持较少。
另一方面,缺乏对综合性生态项目的具体财税优惠政策。
像生态工程跨区域,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治理内容复杂,既包括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牧等活动,也包括城市绿化带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再用等经常性环保活动。
现行财税制度对这样的大型生态环境建设活动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力保证。
从理论上讲,这样的大型综合项目,中央财政应承担更多的财力支持,因为这类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深远而具有共享性,其受益者难以按区域划分,不仅实施地方受益,整个中国甚至周边国家都会受益。
然而,中央财力投入毕竟有限,更主要还要靠地方财税支持,而在现行分税体制下,地方无权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尤其是国税和共享税。
部门和地方的税收优惠调控能力很小,而中央的调控具有宏观性,优惠的宏观政策在落实中面临诸多约束。
2. 财政体制改革目前,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十分有限,主要包括:综合利用利润留成环保投资、企业更新改造环保投资、林业基金、行业造林专项基金、城建环保投资等。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财政支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合理构建财政支持政策和运行机制,对生态环境建设投融资机制的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明确财政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政策,构建政策支持体系。
在现行财税体制下,运用财政政策支持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制。
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深远意义和影响,突出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期效益,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切入点,由中央牵头出台各项支持政策。
中央财政要配合地方政府尽快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
建立以城市为核心,以周边地方财政为主力,以中央财政为支持的财政支持体系,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
第二,建立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制度。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预算科目中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财政支出预算科目。
各级政府要将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
政府投入主要用于重点工程建设,或用于银行贴息间接支持重点项目。
第四,我们要以财政支持为基础,推动建立投资来源多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生态环境和循环经济的投融资体制。
同时,中央财政要支持地方培育自我开发能力,通过实施BOT投资方式、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向生态环境工程和循环型经济项目流动。
3. 税收体制改革另一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税收支持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1)在一些重点地区设立生态环境工程和循环经济的保税区,增加这些项目的诱惑力,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该区域的项目建设。
(2)放宽征税条件。
对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生态友好型的循环型企业,放宽增值税、所得税的征收条件,使企业得到税收实惠。
(3)先征后返。
对生产绿色食品或资源开发企业实施免征或全额返还资源税,免税或返还部分作为国家投资,继续用于资源开发和保护;对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协作项目,在税收上也可以采取先征后返的优惠措施。
(4)退耕还林、还草、还牧的农民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的,给予免税或减税;对治理荒山、承包造林等行为给予税收减免。
财税支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实施减免税收、差别利率等税收优惠政策,实现财政、税收双管齐下,强化对生态工程和循环型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强财税对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建设的支持和调节功能,这将是未来我国财税在这方面改革的主导方向。
4. 财税联动机制构建财税联动机制在于既要保证政府支出的来源,又要实现减税优惠,鼓励生态环境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投入,在动态上保证财政收入的增加能满足政府生态环境投入的需求。
对此,我们应主要通过调整以下政策来实施:第一,取消或改革不利于环境的补贴,减少政府不必要的支出。
我国的补贴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政策手段,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早期阶段,补贴政策有助于纠正价格扭曲和平衡商品及服务的供求,稳定了生产和消费。
然而,这些补贴政策更多地是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考虑的,而忽视了环境因素,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例如,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促使农民增加投入,采用以化肥、农药、灌溉技术、杂交品种等为特征的集约经营措施,增加了粮食的供给,但这些措施却可能导致土地退化及水源污染。
我国的财政补贴主要通过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种形式。
补贴主要反映在对水、电、化肥、农药及煤等能源上。
例如,对水资源的补贴表现为水价控制、水利工程拨款和贷款中的优惠政策以及水利企业的税收优惠。
我国各种水价都低于其成本,需要财政补贴。
水价低的结果是水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水资源的短缺和滥用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的突出矛盾。
同时,水利工程中的截流、筑坝、分流等对水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是直接的,但煤炭的价格却远远低于其成本,每年我国用于煤炭行业的补贴都高达数十亿元。
原有的这些补贴政策对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具有逆向激励的作用。
我国财政每年花费大量资金补贴在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和导致资源浪费的产业上,改变这种状况已成为财政改革的当务之急。
取消不合理的补贴,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直接减少污染,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财政资金,使之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和循环型项目上来,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第三,改革排污收费制度。
(1)改革排污收费标准体系。
由超标收费向排污收费转变;由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由单因子收费向多因子收费转变;由静态收费向动态收费转变;由低标准收费向高于治理成本收费转变。
(2)改革排污收费资金的管理体制。
目的是合理配置排污费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排污收费资金的使用效果。
将排污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逐步取消排污收费资金的先征后用原则;坚持属地征收,建立全国统一的排污资金分级管理体制;中央财政参与排污费资金分成,集中一定比例的排污费资金,增强国家环保的宏观调控能力。
(3)改革排污费资金的使用。
近期可以考虑将利用排污费全部收入的60%建立各级环保专项基金,以有偿贷款的方式,用于重点污染企业的改造升级、社会综合性污染防治和发展循环型产业,其余40%无偿用于补助地方环保部门和排污收费制度实施的成本消耗。
从长远看,可把40%的部分逐步降低而上缴国库,作为财政预算内收入,由财政部门统一安排使用。
在省、市、地、县级财政预算内资金设立“环境保护行政事业费”科目,由财政部门从财政收入中分别拨入相应的资金。
第四,调整税收结构,实施税收制度化改革,实现财政税收动态协调。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现行税制的“绿色化”比重并不高,大部分税种的税目、税基和税率选择没有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对一些与环境“不友好”的产品(高硫煤)没有利用税收手段或高税率手段来“抑制”需求,而那些与环境“友好”的产品(如清洁煤、集中供热)等又没有享受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