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第三章隧道总体设计).pptx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第3章

隧道工程第3章

隧道工程
建筑限界与横断面设计
隧道衬砌断面的轴线的设计原则
应当尽量与断面压力曲线重合,使各截面主要承受压应力。
为此,当衬砌受径向分布的水压时,轴线以圆形最好;主要承受 竖向压力或同时承受不大的水平侧压力时,可采用三心圆拱和直 墙式衬砌;当承受竖向压力和较大侧压力时,宜采用五心圆曲墙 式衬砌;当有沉陷可能和受底压力时,宜加设仰拱的曲墙式衬砌。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地形
平原 微丘
重丘
山岭
平原微 丘
山岭重 丘
平原微 丘
山岭重 丘
平原微 丘
山岭重 丘
平原微 丘
山岭重 丘
最小长度
100
80
60
40
80
40
60
20
40
15
20
10
隧道两端平面线形与路线线形相一致的最小长度(m)
隧道工程
建筑限界与横断面设计
隧道洞外连接线与隧道协调关系
隧道工程
3、建筑限界与横断面设计
隧道工程
建筑限界与横断面设计
隧道建筑限界:为保证隧道内各种交通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而 规定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限界。
隧道工程
紧急停车带
建筑限界与横断面设计
紧急停车带的建筑限界、宽度和长度(单位:cm)
隧道工程
隧道接线
建筑限界与横断面设计
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和行驶安全 注视点和注视时间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隧道应双侧设置检修道 隧道横断面宽度设计与路基同宽,可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减 少交通事故
隧道工程
隧道路线和位置的选择
垭口的选定是越岭隧道方案的重要控制点
垭口
路线总方向 选择的垭 口

隧道工程汇总三隧道构造设计培训课件

隧道工程汇总三隧道构造设计培训课件

四、整体式混凝土衬砌
1.直墙拱形衬砌 (2)大拱脚薄边墙
使拱脚稳固的直接支承在两侧围 岩上,以改善拱圈的受力条件,减 少边墙的开挖及衬砌圬工数量,降 低造价。
适用条件:
◆适用于I、II级围岩 ◆水平侧压力较小
隧道工程
侧壁喷浆或模筑 薄混凝土
隧道构造设计---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4联隧系道本人洞或身网支站删护除结。构的构造 四、整体式混凝土衬砌 1.直墙拱形衬砌 (3)简化边墙: 直墙开挖拱形孔洞
理想支护结构基本要求:
与周围岩体大面积地牢固接触,即保证支护一围岩作为一个 统一的支护体系而共同工作 。 要允许围岩及支护结构产生有限制的变形,以充分发挥围岩 自承载作用而减少支护结构受力,但又必须保证支护结构及时
隧施道作工。 程
隧道构造设计---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4联隧系道本人洞或身网支站删护除结。构的构造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复 习 与 回 顾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机车车辆限界
➢铁路隧道净空及要求
1.直线隧道净空 1.曲线隧道净空加宽
➢公路隧道净空
公路隧道净空概念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 公路隧道建筑限界组成 标准的公路隧道横断面
基本建筑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隧道净空 加宽原因 加宽值的计算
四、整体式混凝土衬砌
1.直墙拱形衬砌 (1)半衬砌-不设边墙 应把两侧岩壁表面喷浆敷面 适用条件:
◆地质条件极好,整体岩层坚固
◆几乎无水平侧压力
◆无地下水侵入
隧道工程
侧壁喷浆

《隧道工程(第五版)》课件第3章 隧道总体设计

《隧道工程(第五版)》课件第3章 隧道总体设计

26
隧道工程(第五版)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7
隧道工程(第五版)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8
隧道工程(第五版)
出版社 理工分社
3.2.2 隧道纵断面设计隧道纵断面是隧道中心线展 直后在垂直面上的投影。隧道内线路坡度可设置为单面 坡(即向隧道一端上坡或下坡)或人字坡(即从隧道中 间向洞口两端下坡)两种,如图3.13所示。
21
隧道工程(第五版)
出版社 理工分社
22
隧道工程(第五版)
出版社 理工分社
⑤考虑洞口边仰坡不致开挖过高和洞口段衬砌结构 受力,洞口位置宜与地形等高线大体上正交,见图3.11 (a)。特别是在土质松软、岩层破碎、构造不利的傍 山隧道,更应注意。道路隧道一般不宜设计斜交洞门, 见图3.11(b)。若为斜交时,应尽可能加大斜交角度 (一般不小于45°),或采取工程措施,以降低垂直等 高线方向的开挖高度。
1
隧道工程(第五版)
出版社 理工分社
在1∶50000耀1∶25000地形图上比选时,为了明确 路线是否经济,技术上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工程实际, 可参考已有的地质等资料,在地形图上徒手描绘大概的 平面线形图,判断隧道位置和规模,对所有可能的路线 方案进行比较,估算建设费用,去掉一些明显没有进一 步比较价值的路线方案,选出下一步所需进一步比较的 路线方案。。然后在1∶5000地形图上研究路线控制点, 拟订几条比较路线的平面线形、纵坡,使其与交通安全、 地形地物协调,并确定出线形指标好、工程造价低的线 路。一般路线比较要点是:线形适当(平面顺适、纵坡 均衡、横面合理),顺应地形,路线延长对邻近地区的 影响;安全性、用地、建设投资、养护费、行驶性能, 施工的难易,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等。

隧道总体设计

隧道总体设计

重庆交通大学教案第3章隧道总体设计3.1 隧道选址●根据地形图和调查资料,通常在多个路线方案中,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条线。

●隧道方位选择。

长大隧道通风、照明及养护管理费用较大。

●隧道标高的选择。

●安全性、用地、建设投资、施工的难易、使用费以及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等。

●从克服高寒地区的雪害、多雾地区和事故多发地的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往往需要考虑设置隧道。

●洞口附近确保视距和线形。

几个名词:垭口、分水岭、沿河线、鸡爪地形,傍山隧道3.1.1 越岭隧道选址我国幅员辽阔,山川交错,通过山岭、重丘区的长大干线公路往往要翻越分水岭,线路为穿越分水岭而修建的隧道称为越岭隧道。

(一)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越岭隧道平面位置选择:1、采用直线或大半径曲线为好;重庆交通大学教案2、优选考虑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附近的低垭口,展线好,隧道较短;3、虽远离线路总方向,但垭口两侧有良好的展线条件;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垭口。

(二)越岭隧道标高选择在越岭位置选定后,越岭标高影响展线及越岭隧道方案:1、隧道标高越高,隧道越短,施工期短,两端展线长度增加,运营条件差;2、隧道标高低,隧道加长,施工期长,运营条件较好。

3、选择越岭隧道标高时,综合考虑施工、运营等多因素比较确定最优隧道标高。

(三)越岭隧道选址尚应考虑以下原则:1、逢山穿洞,宁长勿短,早进晚出--避免洞口深挖;2、宁里勿外,宁深勿浅,避软就硬--避免不良地质;3.1.2 傍山隧道选址为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省时间,常常修建傍山隧道。

傍山隧道一般埋藏较浅,容易造成各种病害;山坡亦常有滑坡,松散堆积,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选择傍山隧道时应注意:(1)傍山隧道的洞身覆盖厚度问题。

为保持山体稳定和避免偏压产生,隧道位置宜往山体内侧靠--宁里勿外(2)要考虑河岸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定的影响,如图3.1.1所示。

重庆交通大学教案(3)应考虑施工便道设置和既有公路的位置,应注意既有公路边坡的可能坍塌和施工便道对洞身稳定的影响。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PPT课件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PPT课件

第一章 设计资料和任务
第一节 设计资料
第二节 设计任务和要求第二章 Nhomakorabea道洞门设计
第一节 隧道建筑限界
第二节 隧道内轮廓确定
第三节 隧道进出口位置确定
第四节隧道洞门结构设计
第三章 隧道总体设计
第四章 隧道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设计
第一节 支护结构设计
第二节 施工方法
3
3 设计参考图
建筑限界
4
隧道内轮廓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1
1 任务、要求及应提交的文件
确定隧道进、出口洞门位置,绘制隧道进、 出口边坡及仰坡开挖线;(隧道洞口平面图)
隧道洞门设计;(洞门立面图和剖面图) 隧道总体设计;(隧道纵断面图) 隧道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设计(支护结构图,
开挖方法图) 设计说明书
2
2 设计说明书提纲(建议)
5
隧道洞口平面图
6
隧道洞门立面图
7
隧道洞门平面图
8
隧道纵断面图
9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图
10
隧道开挖方法设计图
11
12

隧道工程第3章 隧道总体的设计-36页文档资料

隧道工程第3章 隧道总体的设计-36页文档资料
图3.1.1 隧道轴线与地形的关系
• 3.1.2 越岭隧道选址 • (1)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 • (2)越岭隧道标高选择 • 3.1.3 傍山隧道选址 • 3.1.4 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位置的选择 • (1)滑坡、错落 • (2)松散堆积层 • (3)泥石流 • 3.1.5 隧道洞口位置选择
图3.1.2 河岸受冲刷对洞身 位置影响示意图
• 3.2.4 隧道接线
• 3.3 衬砌内轮廓线及几何尺寸拟定 • 3.3.1 衬砌断面 • ①衬砌内轮廓线 • ②初砌外轮廓线 • ③实际开挖线 • 3.3.2 道路隧道衬砌内轮廓线的求法 • (1)圆形断面的作图 • (2)直墙式衬砌断面 • (3)曲墙式衬砌断面(顶板以上设置通风道时)
图3.3.1 隧道断面轮廓线
• ④场地布置、便道引入、弃渣处理及利用 的情况和意见;
• ⑤辅助坑道和运营通风的选定和设置意见;
• ⑥施工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 施工图设计是以上述资料为基础的。较长 隧道的施工图设计一般应包括:
• ①隧道平面图: • ②隧道纵断面图: • ③隧道进口(出口)纵横断面图: • ④隧道进口(出口)平面图: • ⑤隧道进口(出口)洞门图: • ⑥隧道衬砌设计图: • ⑦辅助坑道结构设计图。
图3.3.2 内轮廓线作图例
• 3.3.3 衬砌断面几何尺寸的拟定 • (1)衬砌内轮廓尺寸拟定
图3.3.3 内轮廓线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
图3.3.4 边墙内径r3的计算图
• (2)轴线与外轮廓线
图3.3.5 变截面拱圈尺寸的计算图式及水平线以上部分曲边墙尺寸计算图
图3.3.6 边墙外缘斜线计算图
• ⑧运营通风系统的结构设计图。 • ⑨运营照明系统的结构设计图。 • ⑩监控与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图。 • 附属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图。

《隧道工程》课件第3讲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隧道工程》课件第3讲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和通风的需求。
纵断面设计还需要考虑隧道进 出口的处理方式,以及隧道内 交通标高、排水沟等附属设施
的设置。
断面尺寸的确定
01
断面尺寸的确定需要考虑车辆的尺寸、车道数量、安全距离等 因素。
02
设计需要满足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同时也要考虑
隧道的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
断面尺寸的确定还需要考虑隧道进出口的处理方式,以及隧道
排水设计
排水沟设置
在隧道衬砌结构底部设置排水沟,将隧道内的积水引入排 水沟,并排出隧道外。排水沟应定期清理,保持畅通。
排水孔设置
在隧道围岩中设置排水孔,将围岩中的水分引出,降低隧 道内的湿度。排水孔应定期进行疏通,防止堵塞。
集水井设置
在隧道内设置集水井,将隧道内的积水引入集水井,再通 过水泵将积水排出隧道外。集水井应定期清理,保持水泵 正常运行。
优化控制策略
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设备 的自动调节和控制,避免能源浪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强维护管理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能耗。
06
隧道断面的监控与报警系统设计
监控系统设计
实时监测
通过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测隧 道内的交通情况、车辆行驶速度、车辆
流量等数据。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 成各种报表和图像,以便管理人员了
解隧道内的实时状况。
数据采集
收集隧道内的环境参数,如空气质量 、温度、湿度等,以及隧道结构的状 态信息。
数据传输
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 传输到中心服务器,以便远程监控和 管理。
报警系统设计
报警阈值设定

第三章隧道工程PPT课件

第三章隧道工程PPT课件
27
⒉半路堑式拱形明洞:傍山隧道的洞口或傍山线路上
耳墙式拱形明洞
长腿式拱形明洞
28
明洞顶上回填石≥1.5m,且留有不小于1:1.5的流水坡,填土上面 及拱顶上方要做一层粘土隔水层。 二、棚洞:框架结构。顶是平的梁版,内墙为重力式墩台结构,外
墙采用立柱式、连拱墙式或钢架结构。
29
第五节 隧道通风建筑物的构造
二、装配式衬砌:
11
优点
缺点
1、不需养生;
1、有足够的拼装空间;
2、改善了劳动条件;
2、构件尺寸要求精度高;
3、节省大量的支撑材料及劳力; 3、接缝多,防水困难。
4、缩短工期,降低造价。
构造应满足条件:1、强度足够且耐久;
2、能立即承受荷载;
3、装配简便,构件类型少,形式单一,尺寸统
一,便于工业化制作和机械化拼装;
第三章 隧道结构构造
学习要点:
●掌握曲线隧道的净空加宽 ●了解隧道洞身支护结构(衬砌)的构造 ●掌握隧道洞门结构的构造(形式及作用) ●了解明洞、通风建筑物、附属建筑物的构造
1
第一节 隧道横断面设计
一、隧道净空限界: 1、隧道净空:指隧道衬砌的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 2、机车车辆限界:满足各种型号的机车和车辆在横断面尺寸上最
水坡;
c.采用单向顺坡排水或双向排水。
23
⒋其它型式:⑴柱式洞门:增加端墙稳定性
24
⑵台阶式洞门:适应地形特点
25
⑶斜洞门
(洞口5m范围内衬砌加强,且与洞身整体砌筑)
26
第四节 明洞的构造
明洞:用于隧道洞口或有落石、塌方等有威胁安全的地方。 一、拱式明洞:由拱圈、边墙和仰拱或铺底组成。(截面尺寸略大) ⒈路堑式拱形明洞

《隧道工程》课件第3讲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隧道工程》课件第3讲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地质构造和岩石应力状况对线路选择
纵向和横向渐变
4
有重要影响。
通过设计横向和纵向的渐变,保证隧 道的安全和舒适性。
隧道断面设计
断面形式
在考虑隧道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确定合适的 断面形式。
基础设计
考虑隧道的支护和基础,确定合理的断面尺 寸和形式。
断面尺寸
根据车辆通行、施工条件等要素,确定合理 的断面尺寸。
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
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可以最大 程度地利用隧道自然光线,提 高节能效果。
智能通风系统的应用
智能通风系统的应用可以根据 实时数据调节隧道内部环境, 保证车辆和乘客的舒适性。
隧道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隧道施工、运行和维 护活动。
应急预案
制定并及时更新隧道应急 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中 快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置。
平替段的设计可以减小渗漏和水压。
3 隧道进口出口的曲线设计
曲线半径的选择对于增加进口进出口的灵活性和保证通行安全有重要影响。
隧道平面布置
设计原则
充分考虑交通安全、造价、 舒适性等因素,优化平面布 置。
节点设计
合理设置节点可以优化路线, 减少盘山隧道的数量。
交叉口设计
考虑人流、车流量,设计合 理交叉口,保证交通畅通。
隧道施工困难
1
基础难度大
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隧道基础的施工往往比其他地面施工更为困难。
2
开挖难度大
隧道的开挖不仅需要克服地质因素的阻碍,还受到隧道尺寸、施工技术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
3
支护难度大
隧道的支护工作存在诸多技术难度,需要采用合理且有效的技术手段。
隧道自动化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PPT课件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PPT课件
16
连拱隧道
17
京承高速公路塔沟双连拱隧道
18
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
• 连拱隧道: • 接线困难时出现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特点
是:双洞间岩柱被砼取代,形成双洞拱墙相连 的结构型式,一般小于500m。 • 小净距隧道: • 是指隧道间的中间岩柱厚度小于表1建议值 的特殊隧道布置形式。
19
隧道结构型式比较表
33
2)褶曲构造
• 褶曲构造包括背斜和向斜。 • 背斜的岩层受弯而在上面出现开裂。 • 向斜地层受弯而在下面开裂,切割岩体
成为上小下大的楔块,这种楔块在重力作用 下,极易脱离母岩而坠落,于是给结构物以 较大的荷载,而且在施工时,极易发生掉块 或坍方,此外,地下水积聚凹底,也将增加 施工的困难。 • 所以,隧道穿过褶曲构造时,选在背斜 中要比在向斜中有利。如果恰在褶曲的两翼, 将受到偏侧压力,结构需加强。
29
结构面倾向与隧道的关系
30
• 1)单斜构造
• 水平或缓倾角岩层 • 当隧道通过坚硬的厚层岩层时,较为稳定。若
通过很薄的岩层,则施工时顶部易产生掉块现象, 此时,以不透水的坚硬岩层作顶板为最好。 • 陡倾角岩层 • 陡倾角岩层一般有偏压和不均匀压力存在,必 须事先把岩层的构造和倾角大小调查清楚,一定 要尽可能避开软弱结构面。特别是不要把隧道中 线设计成与软弱结构面的走向一致或平行,至少 要成一定的交角。
36
2、不良地质的影响 • a、滑坡地区 • 在山区修建铁路隧道时,经常遇到滑坡,
它给施工,运营可能造成极大危害,因此, 当隧道线路必须通过滑坡地段时,应慎重 对待。采用隧道避开滑坡时,应使隧道洞 身埋藏在滑床(可能的滑动面)以下一定厚 度的稳固地层中,以确保施工及运营过程 中滑坡滑动时不致影响隧道安全。

《隧道总体设计》课件

《隧道总体设计》课件
适应地形地貌
隧道线路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和埋深,减少对 自然景观的破坏。
考虑施工方法
隧道线路设计应考虑施工方法,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降低施工难 度和风险。
隧道线路的平面设计
线形设计
隧道平面设计应根据路线走向、 地形地貌、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 线形设计,包括直线、曲线、坡
度等要素的合理组合。
隧道位置应考虑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尽量缩短隧道长度,降低工程造价 ,提高运营效益。
环境保护
隧道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 避开自然保护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 ,确保施工过程和运营过程中的环境 保护。
隧道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满足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隧道线路设计应满足行车安全和舒适性的要求,保证车辆在隧道 内行驶的稳定性、视距和通风等条件。
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应根据隧道长度、埋深 、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布置, 包括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侧向净 空等要素的合理配置。
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貌、埋深 、排水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布置, 包括坡度、坡长、竖曲线半径等要 素的合理配置。
03 隧道结构设计
隧道结构的形式与特点
隧道结构形式
根据隧道的功能、地形、地质等 因素,隧道结构形式可分为圆形 、矩形、马蹄形、椭圆形等。
隧道结构特点
隧道结构需具备承受一定荷载、 适应地质变化、防止渗漏水等功 能,同时要满足安全、经济、环 保等要求。
隧道结构的荷载分析
01
02
03
静荷载
包括隧道顶部的土重、侧 壁土压力、地下水压力等 。
动荷载
包括列车、汽车等交通工 具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和冲 击力。
隧道通风与照明的实施要点
合理选择通风设备

《隧道总体设计》PPT课件

《隧道总体设计》PPT课件

可整理ppt
25
(1)洞口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一般应设 在山体稳定,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隧道 宜长不宜短,应“早进洞,晚出洞”,尽量避免大 挖大刷,破坏山体稳定。
(2)洞口不宜设在沟谷低洼处和汇水沟处,一般宜 将洞口移到沟谷地质条件较好的一侧有足够宽度的 山嘴处,如图中的B线。
可整理ppt
贴壁进洞时洞口纵断面示意图
可整理ppt
28
陡壁下接长明洞纵断面示意图
缓坡洞口纵断面示意图
(5)考虑洞口边仰坡不致开挖过高和洞口段衬砌 结构受力,洞口位置宜与地形等高线大体上正交。 特别是在土质松软、岩层破碎、构造不利的傍山 隧道,更应注意。道路隧道一般不宜设计斜交洞 门。若为斜交时,应尽可能加大斜交角度(一般 不小于450),或采取工程措施,以降低垂直等高
可整理ppt
6
-按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 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水平或缓倾角岩层 — 当隧道通过坚硬的厚层岩层时,较为稳定。
若通过很薄的岩层,则施工时顶部易产生掉块现象,此时,以不透水的 坚硬岩层作顶板为最好
•陡倾角岩层 — 陡倾角岩层一般有偏压和不均匀压力存在,当有软弱
夹层伴以有害节理切割时,易产生坍方和顺层滑动;在此情况下,如以 明洞通过时应慎重对待
断裂构造地带隧道位置的选择
可整理ppt
21
(4)、溶洞地区
当隧道通过岩溶地区时,应力求避免穿越岩溶严重发育 的网状洞穴区、巨大空洞区及有利于岩溶发育的构造带, 尽量避开洞身置于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可溶岩与非 可溶岩)的接触带。当不可能时,应选择在较狭窄地段, 以垂直或大角度穿过,使通过岩溶地段为最短。
26
(3)当洞口处为悬崖陡壁时,根据地质情况采用 贴壁或采用接长明洞的办法,将洞口堆到坍方 范围以外3—5m处.

隧道工程chapter3精品PPT课件

隧道工程chapter3精品PPT课件

什么叫做垭口?
当线路必须跨越分水岭时, 分水岭的山脊线上总会有高 程较低处,称之为垭口。
理由:隧道的长度较短,有 利于降低造价
常常有若干个垭口可以通过。 通过下述因素的分析比较, 选定最为理想的垭口。垭口 是选定越岭隧道线路方案的 控制点。
隧道高程的影响:
高:缩短隧道长度、降低投资,但纵坡大、展线长 低: 相反
经隧道长度、施工难度、运营条件等综合 比选多个方案,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垭口
什么叫做垭口? 如何选择垭口?
路线总方向
选择的垭口
秦岭隧道平面位置的方案比选
15.40km
19.40km
F2
F5
F3
F1
F4
例如:成昆线沙木拉打隧道的比选 1966
成昆线从大渡河水系的牛日河进入安宁河水系的孙水 河,需穿越小凉山分水岭,该岭与两侧高差约900余 米,线路需克服越岭的巨大高差,
越岭地段计有沙木拉打、瓦吉木、小相岭、阳糯雪山 四个垭口。
沙 木 拉 打 越 岭 长 隧 道 的 选 择
小相岭垭口位于航空方向 上,线路比较顺直,但此 处山高、平面距离短、需 采用19.5km的越岭隧道
阳糯雪山垭口虽位于线路 航空方向附近,而越岭隧 道长达25.75km
瓦吉木垭口越岭隧道长 14.5km,但偏离线路方向 较远
什么叫做垭口? 山岭(褶多山)
较高的垭口 较低的垭口
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
平面位置选择是指隧道穿越分水岭的不同高程及不 同方向的垭口选择,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路线总方向上的垭口 地质条件 隧道长度 两侧展线难易程度 工程量大小 路、桥、隧总体线形
选择垭口的方法
利用小比例尺地形图(如军用地图)、航空照片、卫星 照片等; 根据线路的航空线方向和克服越岭高程的不同要求进 行大面积选线,录求可供越岭的几个垭口位置; 然后进行可能通过的垭口、沟谷的比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隧道总体设计
3.1 隧道选址 3.2 隧道的几何设计 3.3 衬砌内轮廓线及几何尺寸拟定 3.4 道路隧道勘测设计文件的内容和组成
3.1 隧道选址
1、公路隧道选址的基本原则:
(1)必须与公路总体设计相协调适应(交通量、公路等级等)
(2)隧道位置应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
(3)越岭隧道应进行较大范围的方案选择,进行全面的技 术、经济比较,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穿越;
(1) 坡面பைடு நூலகம்交型;
(2) 坡面斜交型;
(3) 坡面平行型;
(4) 尾部进入型;
(5) 深入谷地型。
3、越岭隧道的选址
越岭隧道的位置主要以选择垭口和确定隧道高程为主 要依据。
(1) 越岭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 ※ 采用直线或大半径曲线为好;
※ 优选考虑在路线总方向上或其附近的低垭口,展线好, 隧道较短; ※ 虽远离线路总方向,但垭口两侧有良好的展线条件; ※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垭口。
(2)越岭隧道标高的选择(在山体中何位置)
※ 尽可能把隧道埋于较好的地层中; ※ 洞口位置处于较好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处,便于施工场地的布
设; ※ 寒冷地区,隧道宜设在多年冻土上限和多年积雪线标高以下,以
保持施工和运营安全; ※ 隧道条件应考虑施工期限和施工技术条件; ※ 考虑远景规划,在不多增加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宜尽可能的把标
沟谷附近洞口平面位置示意图
贴壁进洞时洞口纵断面示意图
陡壁下接长明洞纵断面示意图
缓坡洞口纵断面示意图
(4)洞口地形平缓时,一般也应早进洞晚出洞。这时洞口位置选择余 地较大,应结合洞外路堑、填方、弃渣场地、工期等具体确定(见 图)。需要时可接长明洞,以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 (5)考虑洞口边仰坡不致开挖过高和洞口段衬砌结构受力,洞口位 置宜与地形等高线大体上正交见图(a)。道路隧道一般不宜设计斜交 洞门,见图(b)。若为斜交时,应尽可能加大斜交角度(一般不小于 450),或采取工程措施,以降低垂直等高线方向的开挖高度。
(4)沿河傍山隧道,其位置宜向山侧内移,避免一侧洞壁 过薄产生偏压;
(5)选择隧道位置时,应注意洞口位置和有关工程的处理, 一般宜采取“早进洞,晚出洞”原则。
2、隧道方案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当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象条件, 一般而言是隧道方案主要考虑的问题。另外,还有工程的难易程 度、经济、工期要求,甚至还有政治、经济、军事与地区发展都 有关。根据隧道轴线与地形的关系,主要有:
(1)傍山隧道的洞身覆盖厚度问题。为保持山体稳定和避免偏压 产生,隧道位置宜往山体内侧靠--宁里勿外
傍山隧道最小覆盖层厚度 t(m)
围岩类别
Ⅳ Ⅲ Ⅱ
最小覆盖层厚度(m)
单线
双线
4~6
7~9
7~10
10~15
11~20
16~30
(2)要考虑河岸冲刷对山体和洞身稳定的影响,如图所示。 (3)应考虑施工便道设置和既有公路的位置,应注意既有公 路边坡的可能坍塌和施工便道对洞身稳定的影响。如图所示。 (4)线路沿山嘴绕行应与直穿山嘴的隧道方案进行比较。
滑坡、错落对隧道的危害很大,在隧道通过滑坡地区时,必须查 明滑坡类型范围、深度、滑动方向等。一般应避开滑坡体或错动体, 或在可能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通过。如图所示。
(2)、松散堆积层
堆积层常处在暂时稳定状态。一旦扰动,稳定即会丧失而造成 崩坍。在这种地质条件下隧道应避开不稳定、松散的堆积层,使 洞身处于基岩中,并具有足够的安全厚度。如图甲的位置上。
滑坡地区隧道位置选择示意图
松散堆积层中隧道位置选择示意图
(3)、泥石流 隧道通过泥石流地段时,应结合地质情况考虑泥石流沟的改
道和最大下切深度,确保洞口和洞身的安全。隧道洞顶距基岩面 或最大下切面要有一定的覆盖厚度,如图 (b)乙的位置,隧道洞 口应避开泥石流沟及泥石流可能扩展的范围。有困难时,可修建 一段明洞,使泥石流在明洞顶通过。
隧道通过泥石流时的位置选择示意图
6、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
洞口位置选择好坏,将直接影响隧道施工、造价、工期和运营 安全。选择时要结合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施工、运营条件以及 洞口的相关工程(桥涵、通风设施等)综合考虑。 (1)洞口部分在地质上通常是不稳定的。一般应设在山体稳定, 地质条件好,排水有利的地方。隧道宜长不宜短,应“早进洞,晚 出洞”,尽量避免大挖大刷,破坏山体稳定。 (2)洞口不宜设在沟谷低洼处和汇水沟处,一般宜将洞口移到沟 谷地质条件较好的一侧有足够宽度的山嘴处,如图中的B线。 (3)当洞口处为悬崖陡壁时,根据地质情况采用贴壁(见图)或 采用接长明洞的办法,将洞口堆到坍方范围以外3—5m处,见图
正交洞门平面示意图
斜交洞门平面示意图
(6)长大隧道在洞门附近应考虑施工场地、弃渣场等的位置。 (7)洞口附近有居民点时,考虑提前进洞,尽可能减少附近地上构 筑物,地下埋设物与隧道的相互影响,及减少对环境(农业、交通、 居民生活)的影响。 (8)洞口路肩应高出设计洪水位(包括浪高)以上0.5m,以免洪水 浸入隧道。 (9)考虑通风设备排出的废气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解决 办法。 (10)考虑设置防雪工程、防风工程和防路面冻害工程的必要性。 总之,隧道洞口和洞身是不可分的整体,在位置选择时不能顾此 失彼,应该同样的重视。
高降低一些。 越岭方案的选择以选择越岭垭口为重点,从而解决越岭垭口、
隧道高程和两侧展线这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问题。
4、傍山隧道选址
为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省时间,常修建傍山隧道。 傍山隧道一般埋藏较浅,容易造成各种病害;山坡亦常有滑坡,
松散堆积,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情况较为复杂。 选择傍山隧道时应注意:
河岸受冲刷对洞身位置影响示意图
道路对洞身稳定的影响示意图
5、不良地质地段隧道位置的选择
● 研究地质条件的重要性:不论是沿河(溪)线还是越岭线,地 质条件对隧道位置的选择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好的地层,对施工和 营运均有利,亦可节省投资;对岩性不好的地层、断层破碎带、含 水层等不良地段应避免穿越。若不能绕避而必须通过时,应采取可 靠的工程处理措施,以确保隧道施工及营运安全。 ● 常见不良地质条件有滑坡、崩坍、松散堆积、泥石流、岩溶及含 盐、含煤、地下水发育等地质条件。 (1)、滑坡、错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