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哲学简介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叔本华是18-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以其悲观的人生哲学和对人类生存的深刻思考而闻名。
他的哲学观点涉及到人的悲苦、意志的斗争以及对于幸福的追寻。
本文将通过阐述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探讨他对于人生的看法以及他的一些具体观点,包括对于幸福的定义、对于目的的思考以及对人的苦难的认知。
首先,叔本华认为,人生是充满痛苦与苦难的。
他认为一切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而人类的愿望满足不了欲望的基本特点是,无论在财富、地位还是名声等方面,人们总是欲望无止境地扩大。
正因为如此,人们得不到的东西总是让他们感到痛苦和不满足。
叔本华在他的作品《悲观论》中提到:“没有欲望,地球就会变成一座冷清的荒岛。
”然而,即使人们满足了他们的欲望,他们往往也只是暂时感到满足,很快就会追求更多的东西,陷入新的欲望的无底洞。
其次,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强调了意志的斗争。
他认为生活就是一场不断的斗争,而人们的意识和意志是造成痛苦和苦难的主要原因。
叔本华认为,人的意识无法与自然和现实保持和谐,而是在思考自己的存在和社会存在时常常感到困扰和痛苦。
他认为,人类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解脱,通过自我抑制和超越肉体的欲望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叔本华还对幸福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思考。
他认为幸福不是通过世俗的快乐和享受来达到的,而是通过对于理性的追求来实现的。
他建议人们要较少欲望,降低对物质的追求,从而减少对欲望的苦难。
他认为,过度地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只会让人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更加带来痛苦和不满。
叔本华还从生命的意义以及人的苦难的角度对于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人们往往通过努力工作、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来寻求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然而这些追求并不能真正带来人生的意义和幸福。
他指出,人的存在是一个无意义的偶然,人的苦难是无法避免的。
他认为,人首先要面对现实的苦难和绝望,然后通过追求智慧和对生活的思考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总而言之,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强调了悲观的一面,但也包含了对于生活和自我认识的深刻思考。
叔本华的哲学理念
叔本华的哲学理念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他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哲学理念被誉为浪漫主义哲学的先驱。
他的哲学思想受到了康德哲学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自己的个人理念和生活经验。
在叔本华的哲学理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非凡的思想深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1. 悲观主义叔本华自称为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无意义的。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存在,因为我们必须面对无尽的苦难、疾病和死亡。
他认为所有的快乐和幸福都是短暂的、虚幻的,他呼吁人们应该接受这种命运,并且在自己的内心中寻找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安慰。
2. 意志哲学叔本华提出了意志哲学的概念,他认为意志是人性的核心。
意志是指那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力量,驱使我们追求自由、真理、美好等道德价值。
他认为人类的智慧和才华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我们超越任何困境。
3. 艺术哲学叔本华非常崇尚艺术,他认为艺术是唯一能让人们逃脱现实的途径。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力量,可以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
他认为艺术家本身就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存在,他们的创作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能够让人们从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道理。
4. 爱与同情叔本华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爱和同情心,他认为这是一种真正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爱是一种跨越物质界限的力量,可以连接起所有的生命。
他认为人们应该对身边的所有生物怀有同情心,这种同情心可以让我们超越自我的界限,与他人互相理解和关爱。
5. 自然哲学叔本华也是一位自然哲学家,他认为自然是一种完美的存在,而人类的存在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存在。
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有机的,每个生命都具有自己的意志和本质。
他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学习从自然中获取智慧和启示,同时要学会顺应自然的规律而生活。
总之,叔本华的哲学理念充满了深刻的哲学洞察力和反思,他的思想能够引导我们超越现实界限,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他呼吁人们应该超越世俗的追求,关注内心的力量和深层次的道德价值。
叔本华哲学
如果一个东西要存在就得被感知,那么当你没有在知 觉它时,对这个东西而言会发生什么情况? 叔本华坚持认为,一个对自己关于世界的经验进行了 细致反思的人会发现,
"他所认识到的并不是太阳或是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 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地球;
他会发现自己周围的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但 除了知觉到的这个世界,我不知道一个更实在的世界。 叔本华说,这意味着“对于认识而存在的一切,因而 整个世界,都只是与主体相关联的对象,…都只是表 象。"
那句话是:‘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就该 满足了。’我最后毕竟走到了。
在我一生的残年既看到了自己的影响开始发动,同时 又怀着我这影响将合乎‘流传久远和发迹迟晚成正比’ 这一古老规律的希望,我已心满意足了。”
叔本华在最后的十年终于得到了声望,但仍然过着孤 独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 有人说这个名字是用来讽刺黑格尔,也有人说不是。 1860年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去世,他在遗言中说:希望 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 的哲学。
1844年,在他坚持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 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时已早已绝版,且未能引起评论 家和学术界丝毫兴趣,购者结果也寥寥无几。 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 轰动,叔本华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 在第三版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 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 对于这一事实,我总算在彼得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 慰;
3、痛苦的解脱在于对生命意志的否定
人生的痛苦来源于对生命意志的肯定,当然如果真正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述评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述评
叔本华是一位德国哲学家,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之一。
他的哲学作品对现代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人生的智慧》,他在其中提出了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叔本华认为,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苦难和痛苦之路。
人的欲望和冲动推动着他们的行动,但是这些行动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不满。
他认为,人生本质是一场无尽的苦难、疾病和痛苦,而个人的存在只是无意义的遭受。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是建立在他的伦理观之上的。
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邪恶和自私的,人的行为是出于背后动机的,而不是出于真正的善。
此外,叔本华强调了死亡的重要性,认为死亡是人生中的最终结局。
他认为,我们必须面对这个事实,接受死亡的必然性,并尽量减少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痛苦和苦难。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是一种比较悲观的理解,但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他通过深刻的哲学思考,揭示了人类的弱点和问题,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纯真本质,从而在人生中找到意义。
总的来说,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虽然被视为一种极端的理解方式,但它仍不可避免地引导我们认识到人生的本质和世界的真相。
它鼓励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目标,并倡导对人性以及世界的一个更深入和真正的理解。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导言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被誉为“观念哲学之父”。
他的哲学思想以“意志”和“表示”为核心,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叔本华对人生的智慧和哲学思想。
一、生而为人的痛苦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和苦难,认为自己是处于苦难之中的,这种苦难最终是无法摆脱的。
正如他所说:“生是苦难、死是消逝。
”叔本华认为生活充满了痛苦、烦恼和挫折,而我们无法摆脱这种困境。
二、智者的生活态度叔本华认为,智者能够超越生活中的痛苦和苦难,通过自我意识的提升和理智的掌控,从容面对生活的挑战。
智者不会沉湎于痛苦之中,而是学会接受现实,超脱俗世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三、欲望与快乐的关系叔本华认为,欲望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之一。
人们追求的所谓“快乐”往往是短暂的,无法持久。
只有通过自我超越、自我反省,才能摆脱欲望的束缚,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满足。
四、爱与同情叔本华认为,爱和同情是人类内心的本能,但过度的同情会使人自己身陷困境。
他提倡在同情他人的同时,不要忽视自己的内心需求,要保持理智和自律,不要被他人的苦难所左右。
五、超越意志的境界叔本华认为,要想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必须超越意志的束缚和欲望的诱惑,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超然境界。
只有在意志的超越中,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
六、结语总而言之,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痛苦的探索。
他的智慧在于教导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不幸,如何超越欲望和痛苦,最终寻找到心灵的安宁和真正的幸福。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或许可以从叔本华的哲学中找到一丝慰藉和指引。
以上内容为本文全部内容,总字数共计1206字。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是19世纪著名哲学家、悲观主义的先驱,他的哲学被认为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悲观主义,他认为人生不免充满痛苦和苦难,而这种苦难是无法避免的,他的哲学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的根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不是源于他自身的人生经历,而是基于对人生本质的分析和思考。
他相信,人生中的痛苦和苦难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苦难是由人生存在的本质决定的。
在他看来,人生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欲望、满足和失望的循环,而这个循环不可能被打破,从而导致了人类永无止境的痛苦。
二、叔本华对人生的看法叔本华认为,人的存在本质上是痛苦的、失败的和虚无的。
他主张拥有一种冷静的、客观的态度来面对人生中的苦难。
他认为,人类需要接受生活中的不幸和痛苦,并试图达到一种内在的平静。
在他的哲学中,这种内在平静被称为“超越”。
叔本华认为,在人的生命中,欲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欲望往往是痛苦的根源,因为我们总是在寻求那些我们不能拥有的东西。
人的欲望始终无法满足,因为我们总是想要更多、更好的东西,而这种欲望最终会导致失望和绝望。
在他看来,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这也意味着痛苦将永远存在。
叔本华认为,人类是一个自私和残忍的物种,这源于人类的本性。
他主张人类应该在自己的悲惨和不幸中认清自己的本性,并寻找一种优秀的方式来面对这种本性。
他认为,人类应该尽量避免伤害他人,因为痛苦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存在,并希望人类在悲剧中铸造出自己的人格。
四、叔本华对自由意志的看法叔本华认为,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
他认为,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我们的行动是由自然的现象所驱动的,而非我们自己的决定。
他主张人类应该摆脱对自由意志的信仰,并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行为。
五、叔本华对宗教的看法叔本华不信任宗教,因为他认为它们是对人的欲望和苦难的认知上的幻觉。
他认为,宗教只会让人们更加渴望和追求,从而导致更多的痛苦和失望。
在他看来,真正的信仰应该是一种内在的、静态的信仰,而非追求快乐和满足。
哲学家叔本华的简介
三.悲观主义哲学
•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徘徊。 • 世界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从逻 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所以如果不 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那么世界就无 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人们只是永远试图 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 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被他认为是世界 上最悲哀的事情。 • 摆脱痛苦的方法:意志的否定。
影响和评价
• 正面评价:
• 叔本华是少数维特根斯坦阅读并欣赏的哲学家之一,并且影响了尼采、 萨特等诸多哲学家,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尼采非常欣赏他的作品, 曾作《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来纪念他。瓦格纳把歌剧《尼伯龙根的 指环》献给叔本华。莫泊桑称他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破坏 者”。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思想亦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在其著作《人间 词话》中以叔本华的理论评宋词;还曾借助其理论发展了红学,成就 颇高。
二.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A. 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 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 B. 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 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 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 C. 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 一种短暂的慰籍; D. 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 拯救的方式。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叔本华(1788年-1860年)是德国哲学家,他被视为西方哲学中悲观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两部著作《论人生的苦难》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
在叔本华看来,人生本身就意味着痛苦和困境,而且人们得到的快乐总是短暂的,最终都会面临死亡和虚无的命运。
在《论人生的苦难》中,他写道:“不知为什么人生总是苦难重重,虽然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渴求快乐。
”叔本华认为这种苦难不仅是肉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社会上等面向。
他认为,人类生活的本质就是痛苦、不满和无尽的欲求。
对于这种情况,叔本华提出了“解脱”的途径。
他认为,只有找到真正自由的状态,才能摆脱痛苦的束缚。
而真正自由的状态是一种脱离欲望和意志支配的境界,即“超越自我的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人们可以获得真正的平静和内心的自由。
此外,叔本华还提出了“意志”的概念。
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无限的、不可知的意志,它是一种强烈的、永不满足的欲望,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源。
然而,叔本华同时也认为,诸如欲望和意志等这些驱动力反而成为了人类苦难的根源,因为这些驱动力总是让人心灵不安,并导致了一系列不满和挣扎。
除了以上提到的,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还包括以下几点:1. 悲观主义的根源:叔本华认为,悲观主义的根源在于生命本身就是无意义的。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没有任何目的或价值,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只是遵循着自然规律生存而已。
因此,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最终都会化为乌有。
2. 世界的本质: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
这里所说的意志并不是普通的人们所理解的“意志力”,而是一种无始无终的本体力量,它驱使着人们的欲望和行为,也是万物运转的动力。
3. 永恒的现在:叔本华主张重视瞬间,认为唯有通过当下的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他认为,过去已经逝去,未来尚未到来,人们所能真正享受的只有现在这一刻。
4. 知识与审美:叔本华认为,知识和审美是人类摆脱苦难的两种途径。
通过知识的积累,人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现实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而通过审美的体验,人们可以暂时摆脱痛苦,沉浸在美好的事物中。
叔本华
叔本华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 ,1788~1860)19世纪德国哲学家。
唯意志论的创始人。
他的主要着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1841)等。
祖籍荷兰,生于但泽(今波兰的革但斯克)一个银行家家庭。
早年在法国受教,后随父母游历英国、瑞士和澳大利亚,1809年进入哥丁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
1811年转柏林大学,1814年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
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讲师,后因与黑格尔竞争惨败而离开讲坛,靠父亲遗产过离群索居的生活,死于法兰克福。
哲学思想叔本华抛弃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寻求新的出路。
他从I .康德的理论出发,认为康德所说的“物自体”就是意志,整个现象世界不过是意志的表象。
在他看来,万物的存在和运动的根源就是求生意志,这种意志是人的生命的基础。
意志之所以表现为世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现象,是由于各类事物的意志强弱程度不同和表现途径不同。
叔本华把理性看作是意志的奴仆和工具。
叔本华研究过印度哲学,他吸取了佛学思想,认为科学和哲学在意志领域已达到了极限,只有依靠神秘的洞察,才能领悟意志的本性;只有以禁欲为起点,尔后忘我,最后忘掉一切,进入空幻境界,才能叔本华《叔本华论文超脱生存意志及其一切烦恼。
伦理思想叔本华认为作为人的本质的非理性的、盲目的“求生意志”支配人的一切行为。
但是人的欲海难填,欲望不能满足,就会产生痛苦,所欲愈大痛苦愈烈;不仅有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而且满足欲望之后的空虚和随之而来的欲求,仍然是痛苦的。
他反对一切理想观念和普遍义务,强调同情心是道德行为的最坚实和最可靠的保证,是最重要的德行基础,并且只有发扬同情心才能遏制私欲和相互残杀,解脱人类的痛苦和不幸。
叔本华认为哲学和艺术的精神解脱还只是暂时的、消极的;而最根本的、积极的解脱则是否定个体意志,弃世绝欲,达到佛教的涅盘境界,使没有价值的个体复归于宇宙的绝对意志,实现道德的最高理想。
我所知道的叔本华
我所知道的叔本华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始祖。
他出身于但泽(今属波兰)一个银行家家庭,1809年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后对哲学感兴趣。
1811年转入柏林大学专攻哲学,听过费希特的课,1813年以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
因家境富有,他不必为生计奔忙,一生潜心著述。
只有1820年和1826年两度试图在柏林大学开课,均因找不到听众而失败。
1819年,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几乎无人问津,直到三十多年后,人们才认识到他的哲学的价值,他的声望在他70岁时达到顶点,两年后他死于肺炎。
叔本华最重要的思想是他的“唯意志论”思想,最具代表性的两句话是“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
他认为“意志”是高于一切的,个体的“意志”即是他“世界”的主宰,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
意志也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肠胃、利爪、肌肉、性器官都是意志促使生物发展出来的。
他把理性置于意志的支配之下,认为意志统率知觉、记忆、想象、判断和推理,人的思想、理性应当服从神秘的、无从解释的意志。
人之初并无理性可言,只是后来需要体现意志时意志才造出了理性。
但理性是不可能认识到世界的本质的,直觉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
叔本华对于意志的强调又引出了他的“生命意志论”。
叔本华认为,作为世界本原的生命意志是痛苦的本原,由生命意志产生的欲求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每一次欲求的满足、结束都必然一个新的欲求的起点,导致欲求的循环不止。
欲求的无限,使痛苦也无穷无尽。
即使欲求的实现带来了满足,它也是暂时的。
因此,叔本华提出了他的摆钟理论,认为人生就像一个摆钟,在欲求之间、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地来回摆动(同时他也说过人类幸福的天敌是痛苦与无聊)。
意志的本质就是挣扎,它没有目的、没有满足,欲望的暂时的满足也立刻导致空虚无聊,导致进一步的欲望和挣扎,欲壑难填。
叔本华的简介
叔本华的简介叔本华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是个悲观的人,同时他还信奉禁欲主义,并且为此终身未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叔本华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叔本华的简介亚瑟·叔本华(德语: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所开创的唯意志主义及生命哲学学派对近代的学术界、文化界影响极深。
叔本华不同于他同时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并认为它是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的,且将其确定为意志。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它同时亦包括所有的理性与知识,人们只能透过沉思来摆脱它。
叔本华把他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与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被意志所支配最终只会带来虚无和痛苦(这一个观点与佛教非常相似)。
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啓发了日后的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叔本华对康德是充满赞美之情的。
在对康德哲学批判的附录标题上,他引用了伏尔泰的话: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
叔本华认为康德的最大功绩不是他的认识论,而在于他划分了表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别。
他认为康德错误地假定知觉包括想象,将直观和思维混淆起来。
康德构造了将感性直观和知性十二范畴共同构成经验对象的理论。
叔本华发现若按照这种理论,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既非直观又非思维的东西。
而且这样一来动物要么就具有思维,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叔本华哲学思想中表象(presentation )的含义: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1)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
(2)动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3)植物的活动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4)整个大自然以及无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5)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6)知识也是意志的工具。
在康德那里,因果律是先验的,所有的经验知觉都是处于主观之上,不可能区别或认识物自体。
浅析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
浅析叔本华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叔本华及其哲学思想简介阿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德国哲学家。
他的哲学体系主要受到康德哲学、佛教思想及拟物主义的影响。
他的著作包括《论自由意志》、《悲观论》、《伦理学的两个基础》等。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他认为人生是充满苦痛和悲剧的,人类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他把人生比作一场戏剧,由于生命的短暂和一切终究会走向灭亡,人们必须面对无常和痛苦。
他强调个人状态的重要性,并主张摆脱物质欲望、征服自己的人性弱点以达到内心的和谐和解脱。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叔本华认为,人的存在是痛苦的。
人们的痛苦来源于人生的苦难、疾病、死亡和无法满足的欲求。
在他看来,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苦痛,它们都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人们的身体会衰老,产生疾病,最终死亡;而心灵上的苦痛则来自于我们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不满和挫折感的出现。
总之,痛苦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人类的存在也是没有意义的。
悲观主义的道德观在叔本华看来,我们应该通过摆脱物质欲望以及征服自己的人性弱点来获得内心的和谐和解脱。
他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内在状态”,并认为它是一种人生的目标。
在他看来,为了达到这种状态,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以及打败我们的人性弱点,如嫉妒、自私和虚荣心等。
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些时,我们就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满足。
叔本华的艺术哲学叔本华的艺术哲学是他哲学思想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他认为,艺术能够帮助人们摆脱痛苦和悲剧。
他认为艺术能够让人们从现实世界中一步一步地走进美好的内心世界,让人们获得自由和满足。
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影响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虽然充满了悲观主义,但是其思想依然对许多人产生了影响。
他的思想触及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不满。
人们对于生命、幸福和意义的思考,都与叔本华的思想有关。
今天,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哲学风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学习。
叔本华哲学思想
叔本华哲学思想亚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
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
他的哲学探讨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源问题,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现象或表象,意志与表象的关系是建立在人怀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现,意志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总是追求这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就是痛苦。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提出的“意志”、“本能”、“直觉”、“痛苦”、“死亡”有广泛的价值,叔本华的哲学实际上开创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学的先河。
叔本华生平亚瑟·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于年出生于波兰旦泽。
其父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母亲是一们通俗小说家,但在当时颇有名气。
他从小就厌恶商业生涯,憧憬文人学者平静高雅的生活。
由于父母的性格不合,所以时常借着旅行来减少相互间的磨擦。
就这样,叔本华从小就时常随着父母出游。
据说他的父亲脾气暴躁,而他的母亲外国语也说得很流利,聪明美丽。
叔本华自己曾说过:“我的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我的智慧则遗传自母亲。
”这大概正是他自己给“怪癖”和“天才”做的解释。
1796年,叔本华随父母旅行,途经法国,其父为了儿子能彻底学会法文,便把他托付给一位商业上的朋友,自己则携妻返回到汉堡。
叔本华在此处生活、学习了差不多两年。
据他自己称,这是他一生中最最愉快、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欢乐时光。
之后,他回到了汉堡的父母身边,并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进入到一所商业学校读书,以便将来能继承父业。
直到1804年秋,他的父亲去世后。
叔本华才在其母亲的应允下,脱离开囚役般的从商生活,真正踏上了学术研究之路。
1809年他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后来改学哲学。
1811年叔本华在柏林学习哲学。
在那里他对费希特和施莱艾尔马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14年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
歌德对此文非常赞赏,同时发现了叔本华的倾向,告诫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
叔本华人生哲学
叔本华人生哲学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开创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
他认为哲学回答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源问题,而真正的本质、本源应当从人的内心深处去寻找,这就是人的意志或下意识的生命本能的冲动,或生存(生活)意志。
生存环境只不过是对我们产生一种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心灵也并不完全合乎他周围的环境,个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
至于所处的世界如何,主要在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看待。
第一部分人生的智慧一、生命性质1,亚里士多德将人生幸福分为三类:来自外界的幸福,来自心灵的幸福和来自肉体的幸福;2,叔本华根据其观察人的命运中根本的不同点,(对幸福)做了如下的分类:什么是人,人有些什么,如何面对他人的评价;3,从人格一词的广泛意义来说,人就是人格,其中包括健康和精力、美和才性、道德品质、智慧和教育等;人有些什么指的是人有的财富和可能占有的事物;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自己的荣誉、名声和身份;4,生命是幸福的主要因素,我们存在的整个过程,在于我们内在的生命性质是什么,这是天经地义和人人都可以体验到的事实;5,人的内在的生命性质是我们心灵满足的直接源泉,而我们不满足的感性、欲望和思想也是来自我们内在生命的性质,环境不过对我们产生一种间接影响而已;6,社会中的成员依身份和财富的不同而扮演不同角色,但大家的内在生命的快乐和欢愉并无多大差异,大家都是集忧患困厄于一身,对自己命运充满渴望和焦虑的可怜演员;个人生命强度并不依其扮演角色的不同而存在差异;7,生命实在客观的一半在命运中,在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主观的一半属于我们自身;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不同,每个人的生命终其一身都具有相同的性质;8,人们能够获得的快乐,事先就由其个性决定了;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在于其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与低级伴侣一起俗不可耐的消磨时光;心性可以通过外在努力加以提升;9,心灵的快乐主要依赖我们心灵的能力,愚人终其一生还是愚人,即使在乐园中被美女包围,也难于逃离愚人的个性;10,生命中的主体因素对于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来说,其重要性远超过客观因素;11,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胜于其他任何幸福,身体健康的乞丐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12,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快快乐乐的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理知清明,生命活泼,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这些都不是身份和财富所能促成或代替的;13,我们生命快乐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的人格,人格比之另两类所描述的幸福,具有绝对性价值;人除了某些实在的和自然性的必需满足外,一切财富的占有,对幸福一词的适当意义来说,影响是较小的;14,构成幸福的另两类因素的重要性无需强调,第二类和第三类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因果关系,使别人喜欢自己,不论出于什么方式,其目的还是在于想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二、人格,或人是什么1,人是什么比他有什么或他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更影响其幸福;人格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直接的影响因素;2,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的品格,在人的内在品格中,最能给人带来直接快乐的莫过于愉悦健全的精神;3,促进愉快心情的不是财富,而是健康;4,维护健康需要避免任何种类的过度放纵自己和激烈不愉快的情绪,也不能太抑止自己,常作户外运动,冷水浴和遵守卫生原则;5,幸福基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坏与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健康是构成人类幸福最重要的成分;6,忧郁根源于更为内在的体质上,它系于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其体力、生命力的一般关系;天才通常是精神力即敏感性很充沛的人;7,忧悒而充满忧郁个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须克服的困厄苦难多半是想象的,而欢乐又漫不经心的人所遭受的困苦都是实在的;凡事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收到失望的打击,反之,凡事只见到光明一面的人却又常常不能如愿;8,美也是健康的事务之一,虽然美只是个人的一种优点,与幸福不构成直接的关系,但却间接给予他人一种幸福的印象;9,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和厌倦;我们远离了痛苦则靠近厌倦,远离了厌倦则又靠近痛苦;生命本身是剧烈地在痛苦和厌倦中摆动;10,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增长自己的心灵财富,厌倦所占的地位就会变小;11,世上才智有限的人易生厌倦,因为他们的才智不是独立,仅用来做施行意志力的工具,以满足自己的动机;他们若没有特殊动机,则意志无所求,才智便也休息了,因为才智和意志都须外物来发动;12,闲暇的结果会造成各种可怕的停滞,那就是厌倦;为了消除这种可悲的感觉,平常人用无聊的琐事‘消磨’时光,有才华的人却‘利用’时光;13,一般说来,人若发觉自己无事可做,必然会替那些剩余的精力,寻找一种适当的娱乐,可以将此类嗜好,规则的分为三类,分别代表三种基本力量,也就是合成人类生理组织的三种要素:第一类是满足“生命力”而得的快乐,代表生命力的有吃喝消化休息和睡眠;第二类是满足“体力”而得到的快乐,此种快乐可从散布、奔跑、舞蹈、击剑以及类似的活动中的道;第三类是满足“怡情”而得到的快乐,诸如在观察、思考、感受、音乐、学习、阅读、发明以及自哲学等中得到的快乐;满足“怡情”而得到的快乐的地位,无疑较其他两种根本快乐要高,这也是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14,心智的生活非但可以防御“厌倦”,还可避免厌倦的诸多恶果,使我们远离恶友、危险、不幸、损失和浪费,这些都是把幸福全部寄托于外界的人所必然遭受的苦恼;15,一般人厌倦空闲,总要为着什么目的而忙碌,若是连幻想或勉强的目标——诸如游戏、消遣和各种嗜好都找不到,闲暇就会成为他们的负担了。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简介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简介作为意志和观念的世界叔本华接受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学说,认为经验世界是一个表象的世界,由人类理智的本质所决定。
心灵有自身的知觉形式——时间和空间——和认知范畴;叔本华把后者归约为单一的因果范畴。
康德宣称说,在我们认知表象的意义上,我们无法知道脱离开理智的世界是什么,并且也永远无从知晓;它是伟大的不可知之物,是人类借以将世界知觉为表象的本体。
我们不能在理智直觉中直接面对自在之物,除了知道它存在之外,我们别无所知;心灵的形式,诸如时间、空间、因果等范畴,都不适用于它。
在这一点上,叔本华与他的老师发生了分歧。
他认为,如果我们仅只是一个理智存在者、一个向外注视的主体,那么,除了按照时空范畴和因果律构造的现象外,我们的确无法认知任何事物。
但是,在我们意识的深处,我们却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实在的、基本的自我;在关于活动的意识中,我们了解到自在之物。
自在之物是意志;它是无需外因的非时空性质的原始活动,并通过冲动、本能、努力、向往、渴望等方式来表达自身。
我们同时也把自身作为现象、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来了解;并把自身表象为延展的有机体。
我们以两种方式认知自我:作为意志和作为表象;但只有一个意志,在自我意识中,它作为对于活动的意识出现,而在认知中,它作为物质性的身体出现。
意志是真实的自我,身体是意志的表现。
自然和人的意志这种二元论思想是解决整个形而上学问题的关键。
叔本华按照与人的观念相类比的方式解释一切事物:世界是意志和表象;表象之于理智,实际上即表象之于意志。
这种唯意志论的世界观通过各种事实得以巩固。
当我向内观审时,我直接与自己的意志照面;当我向外观审时,我直觉到作为身体的意志。
我的意志将自身客体化为肉体,并通过有生命的机体来展现自身。
在石头中,意志表现为盲目的力;在人类中,意志意识到自己。
磁针总是指向北方;物体总是垂直下降;物体在其他物体的作用下会形成结晶。
这些事件都证明,自然界中活动着与人类意志相似的力量。
叔本华人生哲学简介
世 界 是 我 的 意 志
痛苦而悲观的世界
叔本华认为意志作为: 最高的存在, 是不能遏制的盲目冲动, 是无限制 的生命欲求, 既是即维持自己的生存, 又要生殖繁衍 后代。 因此, 意志又称为“生命意志” 。 生命意志在本质上就是痛苦, 人的本质就是悲观, 因为一切欲求都是由于匮乏, 是由于对自己现状的不满。 欲求得不到满足, 就产生痛苦; 每一次欲望的满足都 不可能持久, 并且都是新的欲求的起点。 所以, 生命 的欲求是决无止境的, 痛苦是无边无际的。唯一解决方 法就是“灭欲”。
叔本华认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都具有以 主体为条件, 并为了主体而存在的性质。 主 体能够认识世界, 不仅能够作为表象的世界, 而且能够认识世界的意志本身, 但是, 主体 不能被任何事物所认识, 它是世界的支柱,是 一切客体存在的先决条件。 主体与客体意志与 信念客体、 意志与信念、 理念与现象、 人与 世界的关系, 全都是由人的认识建立起来的。 如果没有人的认识, 意志便是盲目的、 无知 的、 原始的, 犹如在黑暗的漫漫长夜中一样。 如果没有人, 世界便失去了自我意识, 便毫 无意义, 更无所谓存在与不存在了。
叔本华的哲学观点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阐明其意志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 著作
叔本华认为:
世界的一切都为着主体而存在, 世界与人的关系是表象和表象者 的关系 。而表象的世界是“现象” 的世界, 在它之外还有一个世 界即被作为“自在之物” 的意志。 意志的客体化就是念念的显现 就是现象化就是理念,而理念的显现就是现象。 人的认识是生而 为意志服务的。 但人也可以作为纯粹认识主体摆脱认识为意志服 务的桎梏, 而进入无我(即失去了意志)的审美境界。 作者还认 为: 人生是痛苦而悲惨的。 为了免于空虚和无聊而达到解脱, 最 好自行绝食而死,或实行严格禁欲, 彻底否定意志。
叔本华介绍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对于叔本华而言,世界分为两部分: 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体是 认识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是 世界的支柱,我们每个个人正是这样一 个主体。而客体则是我们通过先验的时 空范畴去认识的事物,比如我们的身体。 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作为表象的世界, 故而是不可分的。叔本华认为人们的先 天认识只有时间、空间和因果律,而这 些东西都只在表象间发挥作用、形成联 系,和意志本身无关。感性、知性和意 志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一切表象 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体化。他认为一切 表象的存在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 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志。
早年叔本华:
叔本华早年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能够流利使 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 丁语等古代语言。他最初被迫选择经商以继承父业, 在父亲死后他才得以进入大学。1809年他进入哥廷 根大学攻读医学,但把兴趣转移到了哲学,并在 1811年于柏林学习一段时间。在那里他对费希特和 施莱艾尔马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论充足理 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歌德对此文非常 赞赏,同时发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倾向,告诫说: 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 他称柏拉图为神明般的,康德为奇迹般的,对这两 人的思想相当崇敬。但厌恶后来费希特,黑格尔代 表的思辨哲学。
意志自在之物理念意志的直接客体化事物意志的间接客体化1836年论自然中的意志1839年论意志的自由1840年论道德的基础1841年伦理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1851年附录与补遗叔本华的影响和评价
亚瑟·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 1860年)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 忘我。 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 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 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 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 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 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 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 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 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 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 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 较大影响。
叔本华的哲学
叔本华的哲学叔本华是现代悲观主义哲学、唯意志论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哲学不可绕过的一座高峰,对萨特、维特根斯坦、尼采等哲学家产生重要影响,对冯特、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的思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也被广为人知。
叔本华的哲学,吸纳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精髓,同时对“先哲”的哲学进行了批判,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批判和改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哲学大厦。
叔本华自己就说“他是站在哲学巨人肩上,才取得如此重大成绩的。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体系,集中体现在其《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当中。
几乎所有的哲学都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正因为人具有理性,所以人也就高于、优于其他动物。
但是,叔本华却反其道而行之,在世界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哲学,提出了唯意志论体系,认为:人的行为并非受理性控制,而是受“意欲”“本我”的控制。
我们认为别人是按照它的理性行事的,但这是错的;我们认为自己是按照自己的理性行事的,但这也是错的。
几乎所有的哲学都是乐观的,强调我们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达到幸福的彼岸。
但是,叔本华却反其道而行之,开创了现代悲观主义哲学,认为:人生来就是痛苦的,人的一辈子始终处于痛苦之中。
我们部分人甚至是许多人,并不是从自身去寻找幸福,而是从外在去寻找幸福,从别人的评价中去寻找幸福,这是大错特错的事情。
叔本华强调说“我们必须及时地认识这个简单的道理:所有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以及真正的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靠别人如何看待。
因而对于我们的幸福来说,我们个人生活的现实条件——健康、气质、能力、进款、妻子、孩子、朋友、住宅,要比别人的评价重要千百倍。
”关于人类的幸福,叔本华强调说“整个幸福的本质的基础是我们的体格,幸福最为本质的要素是健康,再次,是维系我们独立自在、无忧无虑的自由生活的能力。
”“健康的乞丐比病危的国王幸福。
”叔本华的这句经典名言,说明了健康比一切的财富、官职、地位、荣誉等外在的东西重要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我承认,我不认为在《奥义书》、柏拉图和康德给予我 精神上的启发之前,我能形成自己的学说。” • 1819年 银行事件 :“一个人既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但 并不因此而成为一个傻瓜” • 1820年 柏林大学短暂任教 • 1831年 叔本华因惧怕霍乱而避离柏林,不久黑格尔死于 那场霍乱 • 1837年 参与康德全集的编撰工作,因为他为收入《纯粹 理性批判》第一版而放弃第二版进行了成功的辩护。 • 1839年 征文 《论人的意志自由 》获得挪威皇家科学院加 冕
26
• 因而满足的实质就是被剥夺了目标了的意志又开 始蠢蠢欲动。
•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快感在作为快感被感受到之前已 经“变化消失”。换句话说,在世界的秩序中,也就是意 志和时间的秩序中,幸福从未得到预见。
27
• 因而满足的实质就是被剥夺了目标了的意志又开 始蠢蠢欲动。 •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快感在作为快感被感受 到之前已经“变化消失”。换句话说,在世界的 秩序中,也就是意志和时间的秩序中,幸福从未 得到预见。
24
• 为意愿所支配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呢?
“生活就像一座钟摆。从右摆到左,从痛苦摆到无聊。” 这里我们接触到叔本华哲学中第二个核心概念:无聊。 无聊是一种体验,但它是一种完全特殊的体验,一种人们希 望能够有所体验却什么也体验不到的体验。无聊因此是一 种的缺失的惊奇,一种人们希冀、甚至从某一固定时刻起 开始等待,却始终未曾来临,也永远不会到来的东西。与 其说无聊体验,不如把无聊说成,体验的不可能性。
25
人为欲望所驱迫,这种追求本身始终是痛苦。 欲望——缺乏, 并且糟糕的是,我们的大部分欲望从来没有 得到实现。 满足——满足并不等于幸福。当摆脱了积极的痛苦之后,人 们在满足中找不到任何积极性。 “我们感受得到痛苦,但却感受不到不痛苦;我们感受得到 忧虑,但是感受不到不忧虑;我们感受得到恐慌,但是感 受不到安全,我们感受得到欲望,就像我们感受得到饥饿 和干渴一样。然而,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就立刻无法被感受, 就好像我们吃饱喝足之后就不会再感到饥渴一样。”
19
• 意愿被看作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叔本华用意愿来填充康德 那里空虚的物自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叔本华认为物自体 是可知的了,他只是说物自体现在并不是一个与我们的生 活无关的一个空白的点了。我们可以通过感受蕴藏在我们 身体中的意愿,而去直接感受物自体,但这在任何一个意 义上,都不是说,物自体现在对我们完全可知了。“康德 关于自在之物不能被认识的学说”,“只是被修正为:自 在之物只不过不是绝对和完全可知的”。(在某种意义上, 这是因为终极实在只能被体会,而不能在概念上被固定下 来) • “我把真理的面纱抬高到以往任何人都不曾达到的地步”, 但面纱仍然存在。
11
• 四重根分别是: • 第1种表象方式是直观经验的表象方式,它构成物理世界 的对象,支配它们的充足理由律是“生成的充足理由律”。 • 第2种表象方式是抽象概念的表象方式,它构成判断,支 配
12
• “由于我们的理性在致力于这些规则相抵触的思维时是毫 无结果的,所以它认识到了这个规律是一切可能思维的条 件。于是我们发现,与这些规律相抵触的思维是不可能的, 正如要我们的肢体按照与它们的关节相反的方向活动一样 不可能。假如主体能够认识自身,我们就将直接认识这些 规律,并且不再把它放在对象也就是表象上去作实验 了。”
10
•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并不是说,世界是由我创造的, 也不是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而只是说它对我们呈现, 或被我们表象,是我们关于它的一切论断的前提,世界就 是它对我们表象的那个样子,换言之,它对我们永远只是 我们表象它的那个样子。
•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有不同的类型 ,是因为我们人有不 同的表象方式,所谓的“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指的就 四种不同的表象能力或方式。
22
• 意愿是无根据的、盲目的,不受根据律制约的。意愿作为 本体,和表象是分处在两个领域的。 • 正如我的存在就是主体和客体,意志和表象的统一,整个 世界也同样是主体和客体,意志和表象的统一。 • 意志这一物自体虽然是可知的,但却是不可控制的;虽然 是连续的、同质的、但却有等级高低之别。 • 由此,叔本华建立了一种理型论来作为表象和意志连接的 中介。
15
• 《作为表象与意志的世界》——
• 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
1,世界的本质是意愿(Wille) 世界都是表象,都依赖一个先验主体而在,而这个先验主 体的本质就是意志 这个表象的世界“有着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的两个半面。 一个半面是客体,它的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杂多性就是通 过这些而来的。另一个半面是主体,这却不在空间和时间 中,因为主体在任何一个进行表象的生物中都是完整的, 未分裂的”。
叔本华 (Schopenhauer)
• 第一节 叔本华生平
• 1788年出生于但泽(今波兰的格但斯克) • 叔本华家族的经商的传统和商人气质在叔本华身上留下很 深印记,相对于系统的理论而言 ,他更偏爱“观看并审 视事物和来自直觉的认知”。 • 1803-1804 叔本华作了一次长途旅行,比如他对苦役的观 感。
2
• “我特别高兴的是,这种学习方式(旅行观察)让我在
很年轻的时候就习惯于不仅仅满足于事物的名称,而更愿 意亲自观察和接近事物,养成了百问不如一见的习惯。”
• “十七岁时我只接受过最基础的学校教育,那时我深深
地感受到了生活的苦难,跟年轻时的佛陀发现疾病、衰老 以及死亡的存在之后的感受一样。”
3
• 1805年父亲亡故,这对叔本华造成了很大影响,他终生的 精神抑郁倾向都与此有关 • 1809年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 • 叔本华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不应该用不熟悉的东西去解 释熟悉的东西,而应该从熟悉的东西出发,去进一步了解 不熟悉的东西。因此,一个正视现实的人,在正式开始学 习着哲学之前,应该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与黑格 尔的比较) • ,1809-1811年 开始研读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确立了学 习哲学的志向,“生活是一件棘手的事,我打算用对生活 的思考来度过它”。
20
什么是意愿呢?
意愿比动机来得更基本,类似于冲动。它并不仅仅属于自我, 而是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所共有。无论是有意识的、低 级意识的,无意识的,还是甚至像石头一样盲目的。叔本 华所说的是一种一切存在和自然的绝对同一性。“意愿主 要被当作‘原始自然力’的‘自在之物’”,并且这些归 结为:“就像在人类的行为中一样,意志也直接在一块下 落的石头中表明自身。” • 叔本华的意愿更接近于“impulse”或者“striving”,只 是盲目的试图攫取的欲望,而我们的整个生活就是被这个 此起彼伏的欲望之流所主宰的 。
21
• 意愿如何为个人所直接体会到?
• 答案是通过身体。 • “同时还有一种完全不同(于客观规律)的方式,即是每 人直接认识到的,意愿这个词之所指(的那种状况)。他 的意愿的每一真正的活动都立即而不可避免地也是他身体 的动作。„„(他们)不在因和果的关系中,却是二而一, 是同一事物。 „„身体的活动不是别的,只是客体化了 的,亦即进入直观的意愿活动。”
16
• “这两个半面(主体和客体)是不可分的,甚至对思想也 是如此,因为任何一个半面只能是由于另一个半面和对于 另一个半面而有意义和存在,存则共存,亡则双亡,双方 互为界限。” • “客体的起处就是主体的止处”。
17
• 关于世界的两个半球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概括如 下:
• 客体都是我的表象,因而就要服从我的表象的一般形式, 换言之,就是服从根据律。就表象自身而言,是没有任何 隐匿之处了,也即没有物自体的空间。真正隐晦之处、理 性之光不可穿透之处是隐藏在主体自身内部的。主体却并 不服从根据律,也不依循时空的形式。主体并非是对自身 完全透明的、完全控制自身的(self-controlled)纯粹理性, 相反理性要植根于盲目的、无止息的意愿,对于这种意愿, 除了其表现方式——重复——我们一无所知。
4
• 1811-1813 在柏林学习,并由此终生痛恨费希特和施莱尔 马赫。 • 现在德国哲学是吹牛的骗子和假充内行的骗子的产物,前 者指的是费希特和谢林,后者指的就是黑格尔。 • 1813年把他的博士论文《作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提交 给耶拿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5
• 1818年完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表现》 “如果我想在我的哲学结论中看清真实的尺度,就应该把 佛教置于一切宗教之上”,“我的哲学思想无疑摆脱了佛 教的全部影响,因此这种一致性更加让我感到欣喜,因为 直到1818年,也就是我的著作出版的那年,在欧洲,我们 与佛教仅仅维持着疏远而残缺的关系 。”
28
• “原则上说,任何意图都包含一种需要,一种缺乏,也就 意味着一种痛苦。因此这使得人类必然成为痛苦的牺牲品, 同时也使意愿必然赋予人类各种欲望的动机”,欲望满足 后,“人类又跌回到无聊的可怕空虚之中。人类的本性以 及存在给人类带来难以承受的重压。所以,生命如钟摆一 般摇摆着,从右摆到左,从痛苦摆到无聊。总之,痛苦和 苦闷是生命的两大组成元素。”(《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 界》)
7
• 1840年 征文《论道德的基础》未获丹麦皇家科学院的加 冕 • 1844年 由布洛克豪斯出版了主要著作的第二版 ,但无稿 酬。 • 1851年 完成《附录与补遗》,论证诸如“胡须的丑陋”、 “大学的愚蠢”、“狗的友善”。无稿酬。 • 1860年 叔本华去世。
8
第二节 意志与表象 成为主体的对象与成为我们的表象或精神图像是一回事。所 有我们的表象都是我们的对象,而所有的对象都是我们的 表象 • 如作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篇所说的:
9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 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 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 那么,在他那儿就出现了哲学思考。于是,他就会清楚而 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 看见太阳的眼睛,感触着地球的手;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 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Vorstellung)而存在着的:也就是 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 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