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沉沦》
郁达夫小说《沉沦》
一、《沉沦》的思想: 个性意识与民族意识的链结
• 《沉沦》( 1921 )是 郁达夫代表性作品。 在五四文坛上引起巨 大的反响。可以说是 当时具有爆炸性的作 品。在当时也是一部 畅销书。青年学生几 乎没有不知道《沉沦》 的。
• 郁达夫以写 ‚穷‛ 与 ‚色‛ 而著称,《沉沦》就是写 色,也性苦闷的作品。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有郁 达夫本人生活的影子。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忧郁症的青 年留学生。他孤独清高,多愁善感,自卑自傲。对爱 情的渴望,是他内心的情绪的核心。但是,在异国他 乡,由于 ‚弱国子民‛ 的身份,他总是感到被歧视的 屈辱,根本而无法获得爱情。于是就以一种变态的方 式,发泄自己欲望。作品以他的爱欲为中心,非常细 致的展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情感活动,并表达出个性解 放、民族觉醒的时代精神。 • 这里,汇聚了两种思想,都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反映或 体现。
• 郁达 夫( 1896-1945 ) ,原名 郁 文,浙江富阳人。青年时代曾经 留学日本, 1921 年回国。是创造 社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1921 年出 版小说集《沉沦》,在文坛产生 巨大影响。《沉沦》是中国现代 第一部小说集。郁达夫主要从事 小说和散文创作。这两方面都有 突出的成就。其有代表性的小说 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 上》、《茑萝行》、《迟桂花》、 《马缨花开的时候》等。
‚既然到了日本,那自然不得不被他们日本人轻蔑的。中国呀中国! 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再忍耐过去了。‛
这种歧视,也使他情感生活无法得到满足。也压抑了他的爱欲。所 以,作品多次呼唤,祖国呀你快富强起来吧。
• 这种渴望民族国家的富强,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民族觉醒的 重要标志。 •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并没有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民族 国家意识,是在西方文化的挑战、压力之下逐渐形成的。 古代中国缺乏国家意识,国家就是 ‚天下‛ ,世界也是 ‚天下‛。天下,上为天,下为地,地就是天下。天下由 两个部分构成:‚华夏‛和‚夷狄‛。‚华夏‛是‚天下‛ 的中心,也是文化上最发达、强盛的地方,所以叫中国。 中国天下的中央、中心的意思。‚夷狄‛(北狄、西戎、 东夷、南蛮)是处在中国的周围、边缘,是文化落后或未 开化的地方。所以,叫‚蛮夷‛。这种天下的概念,主要 不是从现代 ‚民族国家‛ 意义上确定的,而是一种文化 意义上的。是按照文化的进步与落后划分出来的。
浅析郁达夫《沉沦》的思想意义
浅析郁达夫《沉沦》的思想意义《沉沦》是郁达大小说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小说主人公本是一个热爱自由,富有反抗精神而又多愁善感的时代青年,出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他来到日本留学,企图将来一展宏愿。
但作为一个“弱国子民”,在异国他乡遭遇到的不是温暖和尊敬,而是更多的不堪忍受的歧视和凌辱。
严重的忧郁、压抑和伤感使他的心理变形以至绝望,最后以投海自沉来表达自己的一腔悲愤。
主人公在投海之前,面对着祖国的方向,发出了期待祖国早日强盛的深情呼唤。
作品对主人公时代忧郁症和变态性格的大胆描写,有力地揭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和罪恶,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体现出强烈的反帝爱国情思和特定的“五四”时代精神。
《沉沦》在体式上是具有独创性的,它虽然没有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但实际上它的“自叙传”色彩极为鲜明浓厚,作品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特征都最大限度地融入了作者自身的影子,作品以其大胆无遗的自我暴露显示了特有的文学价值。
这种“自叙性”的体式以其坦诚、真挚,纯洁的风格成为郁达夫特有的叙述方式。
沉沦作品赏析
《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
出版时即震撼了当时的文坛。
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弱小的悲哀。
郁达夫的小说情感如此饱满,大概可以从他本人对小说的定位上一探究竟。
“至于我的对于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的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郁达夫本人十分认同屠格涅夫对于小说作品与作者之间关联的观点,因此他在创作《沉沦》时,对自己过去的经历作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复原,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其中的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坎坷身世。
在小说中,主人公“他”出生于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三岁时丧了父亲,家里有两个哥哥。
“他”先后辗转多个学校求学,最后跟着哥哥来到了日本学习医学方面的知识。
毫不夸张地说,“他”的身世与郁达夫本人早年经历高度重合,如果抛开小说中杜撰出来的情节来看,这也许就是郁达夫本人所作的记录早年日常生活的日记。
郁达夫1896年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1899年,郁达夫三岁时,他父亲便撒手人寰。
而郁达夫青年时期也如小说中的“他”一样,先后在“杭州府中学堂”、“嘉兴府中学”、“美国教会学堂”以及浙江大学等多所学校就读。
1913年,17岁的郁达夫随兄长郁华赴日本留学,1914年便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他”与郁达夫的经历不说百分之一百吻合,至少也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相似程度。
对郁达夫而言,《沉沦》中的“他”就是他内心中的自我,而以自我为主角创作的小说,在写作过程中很容易有一种代入感。
同样的身世,同样的经历,同样的环境,这样的设定必定使得郁达夫与小说中的“他”有着高度的共鸣,这就导致在《沉沦》中,小说主人公的情感宣泄是那么的激烈,因为“他”的痛苦体验也正是郁达夫本人深感迷茫的别样表现。
②偏散文化的写法,高度的情感宣泄单就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小说应该注重的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散文则以个人情绪的抒发或个人见解的表达为重要特征。
精神分析视域中的《沉沦》
精神分析视域中的《沉沦》《沉沦》开篇便把主人公与世人的屏障归结于“他的早熟的性情”1,然而他左右支绌的人格状态以至于吟哦诗一首“眼睛就涌出两行清泪”甚或“手里拿着了那一本诗集,眼里浮着了两泓清泪”的形象给我们遗留下的更多的却是阴晴不定、无力调节自身的不成熟的缺陷。
郁达夫在此处为主人公定义的“成熟”应当是指超出他年纪的强迫性的心理敏感,一种往往过犹不及的心灵洞察,但这样的早熟毋宁说是孤零零的、跨越式的,主人公“三岁时候就丧了父亲”,他茫然跨过的正是他本来必须抗争且超越的“父之法”——男性成长历程中来自父亲的权威、威胁的恐惧、导引和使自己成为一位父亲的最终的认同。
父亲缺席,忙碌的兄长也没能成为父亲的替代者,他男性主体建构的先天空洞伴随着他一次次转学中的不适,他自我成长的落脚就漂浮到蛰居的“小小的书斋里”,那些诗歌和小说也成为他自此以后“多情的勇士的形象”“贵族的苗裔”的角色扮演空间。
与父亲同时缺席的还有母亲,父亲是以死亡的方式一笔带过,母亲却是小说的一处结构性空白,“自然”这一桃花源也就自然而然地享有了“慈母”的身份。
此时,在正常情况下应当从母亲转移到其他女性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对象畸变成唯一能接纳主人公的自然,自然相对于“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的“世间”、“轻薄的男女共处”的“世上”被暂时当作了宽慰己心的避难所。
他仿佛对世间,对人充满了仇视和不信任,“复仇复仇,我总要复你们的仇”,但他分明感激“有时候也有人来向他说笑”的亲昵举动,也有着试图在农夫面前“冒充”启蒙老师查拉图斯特拉的“理性的傲慢”,甚至忍不住以拉康所谓的“视观驱动”(scopic drive)窥视他人,可他无法忍受别人“总好像怀了恶意的”眼光的凝视:这一切向我们昭示的只是欲表达而不能的人格缺陷,更广意义上的性的压抑,也就不难理解自然在他思想寄托中的真正1出自《沉沦》原文,以下出自该原文者不加注。
位置。
即使这样,自然对母亲的替代仍然呈现出极不彻底的症候——他固然愿意做“大自然的宠儿”,可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勉强戒掉“都市的怀乡病”,他依然还是徘徊无所归依,似乎可看作父亲缺席后心理成熟过程中难以逃离异变。
“沉沦”之因新探——试以人格分析理论解析《沉沦》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当 自我 受N  ̄部 世界 、 我 、 我 三者 的包 围 和威胁 , 不能 协调 三者 之 间 的冲突 和矛 盾 , 持人 格 ' I - 超 本 就 保 的完整 与和谐 。《 沉沦 》 的主人公 —— “ ” 自我 受 到 了追 求 肉欲 的本 我 、 他 的 道德 的超 我 、 部世 界 ( 国 外 祖
无处安身 , 忧虑越来越厉害 , 最后 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他的悲剧人生 。
收 稿 日期 : 0 0— 2— 3 2 1 0 0
作者简介 : 邓虹 ( 93一) 女 , 17 , 重庆人 , 扬州工业 职业 技术现 心理学 。
西安 石 油大 学 学报 ( 会 学 ) 社 科 版
自我 必须侍侯 外部世 界、 超我 、 本我三个主人 , 同时尽力和解 三者之 间的冲突。《 沉沦》 的主人 公的 自我 受到外 部世界 、 超我 、 本我三 者包围和威胁 , 自我 又不能协 调三者之 间的 冲突和 矛盾 , 导致 了主人公人格 结构各层 次的
失衡 , 其灵魂无处安 身, 使 最终主人公选择 以悲剧 形式 来成全 “自我 ” 的心 愿。从 弗洛伊德人 格分 析理论 来审 视《 沉沦》, 主人公人格 结构各层次不可调和 的矛盾是其 悲剧 命运的根源 。
¨沉 沦 "之 因 新 探
— —
试 以人格分析理论解析《 沉沦》 主人公 的悲剧命运
邓 虹
( 州工 业职业技术学 院 社会科学 部 , 扬 江苏 扬州 2 52 ) 2 17
摘
要 :《 沦》 沉 深受精神分析理论影响 。弗洛伊德认 为完整的人格结构 由本我 、 自我和超我 三部分组 成。
1 “ 我 ” “自我 ’ “ 部 世 界 ” 本 与 ’ 外 和 的矛 盾 : 致 主 人公 畸 形 变态 的 心 理 与 行 为 导
从思想感情和艺术两个方面,写一篇关于《沉沦》的短评,不少于600字
从思想感情和艺术两个方面,写一篇关于《沉沦》的短评,不少
于600字
《沉沦》是一部深刻的社会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它以一种深刻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痛苦。
电影以一个普通家庭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悲剧的故事。
家庭由父亲、母亲和两个孩子组成,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两个孩子分别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家庭生活平静祥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父亲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变得越来越糟糕。
最终,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达到了极点,家庭的悲剧也随之而来。
从思想感情的角度来看,《沉沦》是一部深刻的社会现实主义电影,它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贫困、失业、家庭矛盾等问题,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痛苦。
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都在努力挣扎,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最终都无法改变,只能沉沦在社会的深渊中。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沉沦》是一部精彩的电影,它的拍摄手法、画面构图、镜头语言等都很出色,让观众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电影中的情感和主题。
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都能够深刻地表达出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痛苦,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痛苦。
总之,《沉沦》是一部深刻的社会现实主义电影,它以一种深刻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悲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痛苦。
它不仅从思想感情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贫困、失业、家庭矛盾等问题,而且从艺术的角度也出色地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痛苦。
沉沦主要人物形象典型意义
沉沦主要人物形象典型意义《沉沦》是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描写满清王朝末期的南京城,展现了一幅以庙堂为背景、以官僚为主角、以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风俗的中国社会画卷,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丰满,展示了不同的社会形象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一、康有为康有为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一位历史名人,他是晚清的一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维新者,也是小说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康有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一直致力于满清政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福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说通过描写康有为的崇高志向和自身经历,展示了他的形象具有典型意义。
康有为的形象具有高尚的品质和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
他坚守自己的信仰,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得失,始终追求真理和正义。
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学者,还是一个为人民着想的政治家,他希望通过推动满清政权变革,使中国社会实现翻天覆地的改变。
他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一个时代的理想和追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康有为的形象还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职责和担当。
他始终关注社会问题,探索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为实现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倾注了心血和智慧。
他不仅主张革新政府,还关心民生,呼吁加强教育事业,提倡科学精神和现代文明。
他深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呼吁推行新文化,提倡自由、平等和人权的观念。
他的形象揭示了身居要职的知识分子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冯子材冯子材是小说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他是一个典型的晚清官僚。
冯子材出身于一个贫寒的书香门第,通过科举考试成功进入仕途。
他野心勃勃,追求权力和财富,不择手段,把捞取个人利益摆在了第一位。
他是一个世俗利己主义者,追求享乐和物质的满足,对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视若无睹。
冯子材的形象展示了清朝末年官僚的普遍现象和局限性,体现了小说揭示的社会现实和历史意义。
冯子材的形象具有鲜明的负面特征。
他是一个无原则、无底线的人物。
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他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择手段,可以说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
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沉沦》
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沉沦》---再现“灵与肉”的纠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精神分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同样很热,其中最为狂热的时期分别是20年代,也就是“五四”时期,另一个70年代改革开放后至今。
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中国“五四”新思想地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直接地表现就是作家的作品。
郁达夫的《沉沦》写于1921年的日本,相对中国来说,此时的日本接受西方新思想的进程是要快于中国的,所以说,《沉沦》这部反映“灵与肉”纠葛的小说或多或少都受着精神分析等新思想地影响。
《沉沦》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以郁达夫自身为原型,通过对日本三年的游学经历所见所闻地感受而写成的,在当时,作为中国人无疑是令人歧视的,尤其是身处于日本,郁达夫在日本的游学生涯中并不快乐,没有知心的朋友,完全是只身一人,这也决定了《沉沦》悲凉的感情基调,在对《沉沦》众多的解读中,爱国无疑也成了小说最要表现的主题,小说的最后三段、也是最后三句中,郁达夫这样呼吁道“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就整个小说而言,“复仇”这个词也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之多,这些都表露出了郁达夫对日本之恨,对祖国之爱。
《沉沦》悲凉的感情基调除了是对不强大的祖国地控诉,还包括对自己地控诉。
文中就这样写道“他切齿的痛哭自己,畜生!狗贼!卑怯的人!”,显而易见,20岁左右的郁达夫正值对情爱的渴求期,然而,孤单又备受歧视的他在日本是很少博得他人芳心的,“灵与肉”的纠葛构成了他内心的痛苦,对爱的渴求越强烈,内心的痛苦就越深,对自己精神的打击也就更重。
爱生痛苦,痛苦摧残他心,也就导致了他变态的心理,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他的忧郁症一天比一天严重,也就使得了《沉沦》这部小说中存在了大量关于性的描写。
下面将重点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剖《沉沦》中郁达夫“灵与肉”情爱。
沉沦_精神分析学的大胆尝试
作 家 运 用 大 段 的 内心 独 白 来 倾诉 主 人 公 内 心 的 生 的 苦 闷
、
”
“
”
“
人 生 百 岁 年 少 的时 候 只 有
。
七 八年 的 光 景 我 不 得 不 在 这无 情 的 岛 国 里虚度 过 去 了 可怜 我今 年 已 经 是 二 十 一 岁 了 稿 木 的二
,
,
十 一 岁 死 灰 的 二 十 一 岁 随 着 主 人公 飘 忽 的 意 识 流 动 作家 的描 写 由忧 伤 的 情 感 又 转 为 对 爱 情 的 “ ” “ ’ 渴 望 还是运 用 内心独 白 知 识 我也 不 要 名 誉 我 也 不 要 我 只要 一 个 能 安 慰我体谅 我 的 心 一
, ,
。
“
”
“
”
紧联 系 在 一 起 的 对 于 主 人 公 的情 与 欲 作 家 既 呈 现 出 它 作 为 生 命 现 象 的一 面 又 呈 现 出它 作 为 社
会现 象 的 一 面 封 建 传统道 德 压 抑 人 的感 情 与本 能欲 望 这 是 对 人 性 的扭 曲 是 对人 生 的摧 残
, ,
, , ,
、
“
显意 识 对 人 物 内 心 的深 层
,
作家 把 显 意 识与潜 意 识结合 起 来 表 现 人 物 内 心 世 界
。
复 杂微妙 的感 情 活 动 应 该 说 这 才 是 作 家 所领 略 的精 神 分 析学 的真谛
作 家 还 借 助 自由联 想 和 幻 觉 幻 想 来 观 照 人 物 的 主 观 世 界
,
我也 肯 的 洲 我 所 要 求 的 就 是 异 性 的 爱情
,
,
”
简述沉沦的主题思想
简述沉沦的主题思想简述沉沦的主题思想小说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既包含诗歌的因素,又具备戏剧的特点。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因此,在读懂了文章之后,必须去揣摩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小说中的细节对情节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往往能传达出作者隐藏的思想感情,让读者去品味。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篇小说《沉沦》吧。
这篇小说记叙了北大学子徐贵祥因自己的妹妹爱上了他最好的朋友刘念,而且刘念跟自己的妹妹还是同班同学。
由此便引发了兄妹两个在高考前夕复杂的情感冲突,他们的矛盾甚至超越了他们自己。
最终因为内心痛苦难熬而走向了自杀,从而导致了家庭破裂的悲剧。
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沉沦现象,揭示了高考制度弊端以及畸形的教育制度带给莘莘学子的无尽伤害。
1、爱情:人类的本性就是要爱与被爱,以爱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健全的婚姻。
文中的妹妹“跟我分享了一只苹果”;而哥哥“比任何人都更加关切她”;“从此他的心里有了别的东西。
”这些无疑都是亲情,但他们并没有正确处理好兄妹之间的感情,从而引发出一系列问题。
当他们发现彼此心意时,却无法把握自己,最终因为内心痛苦难熬而选择自杀。
爱情描写对于表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
当然,作者在这里写这一部分内容也有深刻的用意,一方面揭露了封建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对人性的扭曲,另一方面呼吁青年男女要珍惜真挚的感情,摆脱封建迷信思想束缚,大胆追求美好的爱情。
2、死亡,虚无:小说中反复出现死亡,一是借此暗示了三人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另一方面借此体现了高考的压力。
哥哥一家是由于妹妹自杀而被迫搬离到另外的地方,由此也体现了“生”与“死”这一看似矛盾的话题。
作者通过刘念和徐贵祥的死以及母亲的死表现了作者对于死亡的态度——虚无。
无论人的生命如何坚强,一旦失去了赖以存活的“生”,那么“死”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死亡,是作者逃避的一个最好的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觉得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是只要活着,就总有希望。
分析郁达夫小说沉沦
8
《沉沦》虽然是一部描写上个世纪初的作品, 但其仍然对当代读者产生着启示
它提示我们关注社会边缘人的命运,并思考如 何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同时,《沉沦》也启示我们要关注个体的心理 健康和精神状态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仍然面临着压力、焦虑和 不公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个体的沉沦
05
02
04
郁达夫的小说《沉沦》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他的作品启发了众多后 来者,使他们更深入地 探讨人性和社会的问题
他的写作风格也影响了 许多作家,使他们的作 品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
个体经历
此外,《沉沦》还对当 时的青年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激励他们追求个
人自由和民族独立
这部小说不仅在文学上 具有重要地位,还对中 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积
沉沦的情感与主题
(2)精神的沉沦
除了性的沉沦,郁达 夫还探讨了精神的沉 沦。主人公往往在面 对挫折和压力时,失 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 希望。他们在寻求自 我价值的过程中,逐 渐陷入精神的崩溃
3
1
郁达夫的写作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他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深刻
2
地描绘出来
xxxxx
目录
1
2
小说中的主人公 沉沦的情感与主题
5
6
结论
Hale Waihona Puke 对后世的影响3写作风格
7
文学价值
4
社会背景
8
对当代的启示
分析郁达夫小说沉沦
《沉沦》是郁达夫的一部短篇小 说集,收录了多篇具有深刻情感
和独特风格的小说
这些小说以沉沦为主题,通过讲 述人物的沉沦经历,揭示了社会 的不公与人生的无常
《沉沦》中的“沉沦”精神的解读
《沉沦》中的“沉沦”精神的解读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沉沦》作为郁达夫的代表作,其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沉沦”精神体现了作为五四青年后的一代知识分子,对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深深的忧虑及以大胆暴露的方式表达对残酷现实的控诉。
可以说,在《沉沦》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沉沦”精神,不只是一个个体青年的表现,而是在当时国内危机重重之下的整个民族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状态。
得出这一看法,是通过对文本中郁达夫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分析得出的。
有人曾说:“我们可以申言:不存在对某文本的难以更改和绝对性阅读,也不存在独一无二的意义。
我们也不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某文本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因为不存在某一定历史时期内唯一有效的解释。
”所以对于主人公身上的“沉沦”精神的含义,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从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角度分析:在《沉沦》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主人公的形象、性格的构建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途径。
在对主人公的描写过程中,首先表现在对主人公性格的细致入微而又充满感伤的描述与刻画上。
《沉沦》中20 岁上下的主人公无疑正处于人格塑定阶段,主人公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的“小小的书斋里度过了十几年春秋”,这决定了他人格塑造的基础,儒家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观念与伦理道德的约束,使其个体意识有弱化倾向,这使他不敢在自己爱慕的异性面前公开自己情感的社会习惯心理和采用用放情山水来回避消解性本能的传统意义上的移情模式。
主人公所受到的文化也是我们民族一直以来接受的,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让我们对打开国门后突如其来的变化应接不暇,我们一方面用自己几千年来的正统文化看似执着的抵挡着外部世界的腐朽思想的诱惑,但另一方面身体及心理的本能却想去接受、去学习,这种种冲突,在我们从近代以来对待外国来的一切包括器物、思想都可以看出,这也是我们民族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所表现的出的,曾经不断地反抗,在失败后变为了无奈的挣扎。
郁达夫《沉沦》分析
郁达夫之沉沦分析-他的孤独沉沦文章开头便提到了“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
只是近来吗?首先在家庭中,他三岁丧父,且上学期间家里人不理解他的追求,反倒怪他无恒性。
他感到自己也并不能够融入兄长们的世界,渐渐的与他们产生隔阂,因此在这一方面,他是孤独的。
在学校里,总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并且觉得就连他们的眼光中都带着恶意。
希望同学们对他讲话,却依然表现出愁苦的样子。
此刻这里也体现了他的一种自卑敏感的,病态的心理,以及他内心的矛盾苦闷和孤独。
因为在家庭和学校感受到的这种孤独感以及苦闷感,他迫切的想要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首先,将大自然作为自己的避难所。
“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
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还是你的情人。
”他融入不了世俗的圈子,试图将大自然作为归宿。
但实际上心里还是感到不痛快(这样的说了一遍,他觉得自家可怜起来,好像有万千哀怨,横亘在胸中,一口说不出来的样子。
),说明他还是会在意现实中的事情,将大自然作为避难所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无奈之举罢了。
同进一步凸显了他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由此,他便更加渴望得到真挚的爱情,以此来抚慰自己内心的孤独。
但他对待爱情和对异性的渴望是病态的,被日本女同学勾起对异性的幻想后呐喊“只需要女人,不论其样貌,只要是爱他的,他都可以为她去死”。
窥视房东的女儿,到妓院寻欢,并且不可抑制的沉沦在其中。
在这种沉沦中,由于仍受到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以及对自己梦想的追求,他一度以为自己是生病了,他对自己的这种“犯罪”行为感到非常的痛恨和自责。
这种心理追求和现实渴望之间的矛盾,也使他陷入更深的孤独和困境之中。
“罢了罢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
”“我总有一天要来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
在日本学校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让他想要复仇;中国同学对他的不理解,让他想要复仇;和兄长之间生出的龃龉,让他想要复仇;侍女的怠慢,也是让他想要复仇。
可是最终为什么他并没有对这些他所痛恨的人下手,而是自己跳了海。
小议《沉沦》中的“沉沦”精神
小议《沉沦》中的“沉沦”精神作者:陈英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0期摘要:郁达夫是一位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他笔下的主人公主人有着感伤、饱郁的性格,其形象饱满而富有深刻的含义。
本文分析了主人公的性格形象,并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揭示其身上的“沉沦”精神亦是当时民族的一种精神状态。
关键词:《沉沦》;“沉沦”精神;主体意识;民族精神作者简介:陈英,女,1992年生,山西省晋中市人,本科(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02《沉沦》作为郁达夫的代表作,其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沉沦”精神体现了作为五四青年后的一代知识分子,对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深深的忧虑及以大胆暴露的方式表达对残酷现实的控诉。
可以说,在《沉沦》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沉沦”精神,不只是一个个体青年的表现,而是在当时国内危机重重之下的整个民族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状态。
得出这一看法,是通过对文本中郁达夫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分析得出的。
有人曾说:“我们可以申言:不存在对某文本的难以更改和绝对性阅读,也不存在独一无二的意义。
我们也不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某文本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因为不存在某一定历史时期内唯一有效的解释。
”1所以对于主人公身上的“沉沦”精神的含义,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从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角度分析:在《沉沦》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主人公的形象、性格的构建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途径。
在对主人公的描写过程中,首先表现在对主人公性格的细致入微而又充满感伤的描述与刻画上。
《沉沦》中20岁上下的主人公无疑正处于人格塑定阶段,主人公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的“小小的书斋里度过了十几年春秋”,这决定了他人格塑造的基础,儒家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观念与伦理道德的约束,使其个体意识有弱化倾向,这使他不敢在自己爱慕的异性面前公开自己情感的社会习惯心理和采用用放情山水来回避消解性本能的传统意义上的移情模式。
从精神分析学视角看郁达夫的《沉沦》
从精神分析学视角看郁达夫的《沉沦》宋娇娇【摘要】研读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可以看到精神分析学的某些理论与郁达夫小说创作有密切联系。
尤其是小说《沉沦》特别注重揭示人的精神病态和灵与肉冲突的紧张心理,表达了性的苦闷和青春的感伤,这是作者自我心态的一种袒露。
这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相对应。
小说揭示了人的内心深处某种被压抑的东西,真实展示了身处异国文化中产生的特殊的文化恋母情绪。
【期刊名称】《北方文学(下旬刊)》【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沉沦;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文化恋母;性【作者】宋娇娇【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教科文艺52从精神分析学视角看郁达夫的《沉沦》宋娇娇新疆大学摘要:研读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可以看到精神分析学的某些理论与郁达夫小说创作有密切联系。
尤其是小说《沉沦》特别注重揭示人的精神病态和灵与肉冲突的紧张心理,表达了性的苦闷和青春的感伤,这是作者自我心态的一种袒露。
这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相对应。
小说揭示了人的内心深处某种被压抑的东西,真实展示了身处异国文化中产生的特殊的文化恋母情绪。
关键词:沉沦;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文化恋母;性《沉沦》具有鲜明的“自叙传”色彩,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的苦闷。
主人公由于弱国子民的地位,渴望友情、爱情而不得,产生了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极度苦闷与忧郁。
他不得不采取病态的形式把心理与生理上的压抑,有意地通过青春期忧郁症的描写表达性的苦闷与青春的感伤。
这是“个人的灵魂与肉体的斗争”1呈现出一种病态美与感伤美。
郁达夫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压抑,而小说《沉沦》将环境对人性的压抑表现的淋漓尽致。
仔细探究《沉沦》的价值取向和人物的心理内涵,我们看见一个渴望冲破禁锢、向往自由的年轻知识分子,他的心理对手不是别人,正是传统文化积淀和该文化土壤、社会环境孕育出的保守意识。
《沉沦》主人公的简明精神分析
作者: [美]布鲁斯·阿布赖特[1];马瑞琦
作者机构: [1]美国加洲大学
出版物刊名: 名作欣赏
页码: 73-76页
摘要:《沉沦》中匿名的主人公,下文称其为夫,是个完美典范的孤独者,茕茕孑立的局外人.故事讲述了他从备受折磨的个性崩溃走向自我封闭,妄想偏执直到最终自杀的过程. 夫脱离现实的弯路是从17岁那年在中国时开始的,因为"依他自己讲来……他一个人同别的学生不同,不能按部就班的同他们同在一处求学的".由于"他是一个爱自由的人,对那些迷信的管束,怎么也不甘心服从"而从好几个中学退学.。
郁达夫《沉沦》中渗透的西方文化
鲁迅曾说过:“新文学的诞生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西方文学的影响。
”郁达夫以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心态,吸纳不同文化的因子,并且将其化作自己的血肉,他的自叙传性质的作品《沉沦》就从不同的方面显示出西方文化的影响。
一、《沉沦》与俄国文学屠格涅夫说:“我的自传,就在我的作品里。
”与此相应,他的小说,基本上取材于他所熟悉的生活,甚至直接取材于他的长期漂泊中的一些经历。
郁达夫在谈到《罗亭》时说:“罗亭的性格,罗亭的哲学,罗亭的对于女人的无责任无胆量的态度,不消说,都是有与他自己的特有的声音。
”郁达夫对屠格涅夫的观点十分赞同。
他认为:“文学作品。
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沉沦》中“我”的经历其实是与作者的自身经历相似的。
郁达夫在这一时期的自传中写道:“因为20岁的青春,正在我的体内发育伸张,所以性的苦闷,也昂进到了不可抑止的地步。
”终于忍耐不成到一家日本妓馆去寻妓,酒醒之后,又无比悔恨。
把《沉沦》与作者的自传稍加比较。
就不难发现,主人公的所感所思,是完全按照作家生活的原型如实描写的,是作者的“夫子自道”。
《沉沦》的主人公虽然正直善良,有理想和追求,热爱祖国,但弱国子民的位置使他无用武之地,孤独,忧郁,自卑,懦弱,最后只得在丧失了所有的信心和勇气之后,走向毁灭。
因此。
《沉沦》的“零余者”形象因为打上了社会的烙印而比俄国的“多余人”显得更加复杂和深刻。
二、《沉沦》与法国文学启蒙运动的领袖卢梭在《忏悔录》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他大胆而真实的写自己、暴露自己的隐私,把自己卑鄙的欲念、丑陋的恶习不加避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达到了“惊人的人心真实”。
《沉沦》中主人公同样把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猥亵的念头,甚至性欲的苦闷,都不加掩饰的展示出来。
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礼教一直视“性”为洪水猛兽,它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而《沉沦》中。
却如此真实细腻的把一个人的性苦闷、性压抑抒发了出来,他那大胆暴露而取得的人性真实和艺术真实,正如郭沫若所说:“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的适于狂怒了。
《沉沦》并非只是沉沦,更是人性的觉醒和挣扎
《沉沦》并非只是沉沦,更是人性的觉醒和挣扎《沉沦》是郁达夫的第一部小说集,在《沉沦》里作者完全无视社会道德观念,大胆地写出被情欲折磨的青年的心灵,短篇小说《沉沦》是这部小集中最可注意的一篇。
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人爱上了一位日本的少女,却因为积弱的民族造成的自卑而不敢表白,最后只有自杀。
小说里还大胆地描写了偷窥、手淫等个人隐秘行为,在当时那个道德至上的社会里,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
所以这部小集出版之后,立刻遭到上海文艺界最猛烈的攻击。
虽然是小说,但郁达夫用还是的是自传式的创作理念,所以故事里有他自己的投射。
比如除了第一篇,都是以日本作为舞台。
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求学的苦闷和抑郁,是这一系列小说的基调。
主人公渴望爱而不得,沉沦于身边的女性却没人能解救他孤独的心。
不能真正融入日本社会,因为他是“支那人”——“我的祖国啊,我的死是你造成的!你快强起来富起来吧!”而在华人圈里,他也找不到志同道合者。
与兄长的决裂让他真正的孤独无依。
再加上清贫拮据的生活,使得主人公个个都阴郁哀愁。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都还是浪漫的。
读诗,英文诗德语诗。
即便生活拮据到不得不卖书,也因为收书的老板不识货而留下了其中一本诗集而高兴半天。
在这浪漫主义中,还展现了郁达夫的爱国主义和对无产阶级的同情。
尽管“我的死是你害的”,仍旧希望着祖国“富起来强起来”。
想到国内的现状,批判、愤怒指向的是混乱的军阀和政府,对祖国对人民的,仍是爱。
这部小说对我来说算是小众,也非常幸运能在流书发现这部小说,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活生生完全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沉沦表现了一种对社会的黑暗的控诉。
然而“沉沦”并非只是沉沦,更多的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觉醒和挣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沉沦》
---再现“灵与肉”的纠葛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精神分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同样很热,其中最为狂热的时期分别是20年代,也就是“五四”时期,另一个70年代改革开放后至今。
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中国“五四”新思想地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直接地表现就是作家的作品。
郁达夫的《沉沦》写于1921年的日本,相对中国来说,此时的日本接受西方新思想的进程是要快于中国的,所以说,《沉沦》这部反映“灵与肉”纠葛的小说或多或少都受着精神分析等新思想地影响。
《沉沦》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以郁达夫自身为原型,通过对日本三年的游学经历所见所闻地感受而写成的,在当时,作为中国人无疑是令人歧视的,尤其是身处于日本,郁达夫在日本的游学生涯中并不快乐,没有知心的朋友,完全是只身一人,这也决定了《沉沦》悲凉的感情基调,在对《沉沦》众多的解读中,爱国无疑也成了小说最要表现的主题,小说的最后三段、也是最后三句中,郁达夫这样呼吁道“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就整个小说而言,“复仇”这个词也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之多,这些都表露出了郁达夫对日本之恨,对祖国之爱。
《沉沦》悲凉的感情基调除了是对不强大的祖国地控诉,还包括对自己地控诉。
文中就这样写道“他切齿的痛哭自己,畜生!狗贼!卑怯的人!”,显而易见,20岁左右的郁达夫正值对情爱的渴求期,然而,孤单又备受歧视的他在日本是很少博得他人芳心的,“灵与肉”的纠葛构成了他内心的痛苦,对爱的渴求越强烈,内心的痛苦就越深,对自己精神的打击也就更重。
爱生痛苦,痛苦摧残他心,也就导致了他变态的心理,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他的忧郁症一天比一天严重,也就使得了《沉沦》这部小说中存在了大量关于性的描写。
下面将重点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剖《沉沦》中郁达夫“灵与肉”情爱。
郁达夫在日本游学了三年之久,除每逢佳节倍思亲外,更多的就是对性的渴求,但祖国的弱小以及郁达夫本身的志向追求问题为他交友带来了许多的负面阴影,尤其和女生交往时更显得尴尬与胆小。
文中这样描述道:回旅馆的路途中,偶遇两个穿红裙的女学生,同行的三个日本学生和她们都聊得想当happy,但此时卑怯、害羞的郁达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互送秋波,火热的脸颊上伴着几颗冰冷的眼泪,心顿时伤心到了极点。
在这里,社会的压抑战胜了内心的情感,导致了悲剧生活开始。
其实小说中更有大量的直接描述,如郁达夫这样写道“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我一
个伊甸园的伊扶,使她的肉与心灵,全归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
”伊扶即夏娃,圣经故事中上帝所造的女人。
这些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说就是指人的浅意识,指的是内心有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这是人天生所具有的,不是内心能感受并控制的意识,只有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郁达夫性苦闷也使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时期,弗洛伊德曾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便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
可以说性苦闷就是我们人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课程。
那么郁达夫怎样对待自己的性苦闷呢,小说中这样写道他偷看房东女儿洗澡,“那一双雪样的乳峰、那一又肥白的大腿,这全身的曲线,”都使得郁达夫面上的筋肉,都发起痉挛来了,以致他那发颤的前额竟撞到了玻璃窗,偷看之后,小说中还有偷听的描写,郁达夫偷听偷情的男女时把自己比作了如同偷了食的野狗一样,此时他的生理反映也是“面色,一霎时的变了灰色了。
眼睛同火似的红了起来,上颚骨呷呷的发起颤来,他想跑开去,但是他的两只脚,总不听他的话,”偷看偷听都生动形象地反映郁达夫灵与肉的纠葛。
在小说后面写他逛妓院时,由于受到传统道德观念教化,本不想去,但当他看到那侍女的围裙角时,心头便乱跳了起来,后来当然是屈服了自己。
弗洛伊德看来人格结构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本我就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与性这种原型东西的追求是每个正常人都应具有的,郁达夫上述性苦闷的经历都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郁达夫又是怎样充分诠释本我的呢,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他本是一个非常爱高尚洁净的人,但“伊扶”都赤裸裸的来引诱她,甚至在他看来中年妇人的形体比处女更有挑动他情动的地方,使得他不得不做她们的俘虏,在被子里一次又一次的犯罪,虽然明白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以及犯罪给身体带来的危害,但还是不能遏制继续犯罪的冲动。
虽然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是郁达夫的本我战胜了超我,抛弃了世俗的道德规范,不停地告诫自己,仍不停地犯罪。
用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可以平衡本我与超我,原我与
现实之间的矛盾的来达到减轻痛苦的目的,但郁达夫的本我过于的强大,对“灵与肉”过于的苦闷,使得调解机制失败,致使精神崩溃,情绪激动等焦急抑郁的病态心理症状,正如,他自己所说忧郁症一天天加深了。
《沉沦》的问世本是借助一个身处异国的游学青年的爱欲悲剧来抒发对祖国的爱思,但从整部小说来说,大量的性苦闷的描写也说明了一切问题的源头所在,以致郁达夫这样写道“我就爱我的祖国,我就把我的祖国当作了情人罢。
”“情人”二字便很明确点明了郁达夫心中所想,但对情追求的失败也让郁达夫懂得了“没有爱情的生涯,岂不同死灰一样么?”致使他最后想到了死,当他从妓院出来时,这样说“不知是什么道理,他忽然想跳入海里去死了,”弗洛伊德后期曾对人的本能补充了“死亡本能”这一概念,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
为了克制自己“灵与肉”不得的欲望,郁达夫也就选择了在《沉沦》中沉沦了。
《沉沦》的出现无疑给“五四”的新思想启蒙运动再开先河,因为它实在很难说明不是一部反映性爱题材的小说。
小说中大量“灵与肉”的纠葛,性苦闷的描写都深深地冲击传统世俗道德的规范,郁达夫可以说是一个敢真正揭露“内心丑恶”的人,道尽了中国人几千年来说谎的伪善面目。
诠释着性爱欲求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它的满足和挫折与人的幸福和痛苦休戚相关。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