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问题教学设计课题及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1)生本课堂,在探究交流中学习。

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悟新知;在学习活动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探究,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学生在*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在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2)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进行。

一是学会一种新的整理问题和信息的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通过用列表法或画图法找清对应关系,并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及一般步骤。

二是建构归一问题模型。

通过信息整理,分析“张数、每张价钱、总价钱”三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运算顺序,从而从本质上来理解“归一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归一问题的解法。

小学数学_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2.1归一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2.1归一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归一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88页第一个红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正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2、通过信息的整理,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学会归纳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建构数学模型。

2、体会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与价值,并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课前趣题: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出一道简单的题目考考大家,知道的同学要马上的作答,能做到吗?(能)提问:船上有45头牛,20头羊,请问船长多少岁?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65岁、25岁、不知道、无法求总结:刚才为什么有同学答错了呢?学生交流想法。

师:题目本身就有问题难怪同学们会上当,题中没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不过这也是在提醒同学们应该从问题出发,不过这也是在提醒同学们应该根据所求问题选择有效的数学信息解决,希望同学们吸取教训,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擦亮双眼,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优异表现的!上课!【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趣味练习,让学生充分经历思考的过程,深悟筛选有效信息的重要性。

】一、梳理信息、提出问题1、出示情境,寻找有效信息。

十一节期间,同学们有没有去旅游观光啊?明明和好朋友们一起去参观了观光塔,可是他们遇到了困难,请看。

2、自主整理,探究策略师:图上这么多信息,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为什么要选择这条信息而不选其它的呢?学生思考、回答。

师:老师先将信息和问题整理下来(板贴:两张票30元,买6张票多少钱?),刚才老师用文字完整的整理了信息和问题,你能用更简单的方法进行整理吗?同桌两人先交流一下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整理。

第六单元第6课时《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第6课时《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6课时归一问题教材分析:解决问题例8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本课着重是通过画图分析,让学生加深对具有“归一”思想的问题的理解。

其实这类问题在二年级时已经有所接触,只是没有进一步提炼模型。

“归一”思想的解决问题也为后面“归总”思想的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此外,本课的例题在买东西的情境中展开,但要提炼模型只靠一个情境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将本课的重点定为:能用画图法方分析信息,建立不同情境下用“归一”思想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1. 会解答先求每份数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2. 会用画图方法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先求每份数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示意图等方法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1/ 7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1.出示超市开张图。

你们喜欢超市购物吗?2.妈妈看到一个碗特别喜欢。

用18元买了3个。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提问: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题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各抒己见。

模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场景,从学生熟悉的场景提出数学问题,共同解决。

环节二探究新知1.阅读与理解读题目,边读边划出已知信息和问题。

提问:从“同样”中你知道了什么?学习任务:1.画图表示信息和问题。

2.对照图思考怎么计算。

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交流。

提问:请认真读每一幅图,看是否清楚地画出了已知信息和问题?能看出是同样的碗吗?生:3个碗18元,8个碗多少钱?生:每个碗的价钱一样多。

生1:生2:生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这些图都能把题目意思表达清楚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比较中体验到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为“归一”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 73/ 74/ 7提问:综合算式哪个对?为什么要加括号?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小结:要先算每个碗是6元,然后看30元里有包含几个6元,就有几个碗,必须要添括号。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归一”问题,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归一”概念,并学会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它。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思路。

2. 培养学生运用“归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归一”概念的理解。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归一”方法的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归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归一”的概念和基本思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归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应用: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归一”方法。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2. 教学内容:引言、讲解、练习、应用3. 教学目标:理解“归一”概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4. 教学难点:理解“归一”概念、应用“归一”方法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2. 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归一”方法。

课后反思1.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思路,并能够运用“归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个过程,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归一问题教案

归一问题教案

归一问题教案第一篇:归一问题教案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归一问题的基本结构。

2.会借助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能正确找到中间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找到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揭示课题: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笔算乘法,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2.出示例8:3.提问: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请您默读题目。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题意吗?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画图分析题意(1)学生独立画图,教师搜集资源。

(2)四人小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交流:先请选中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图意,再由其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

关注:题目中的三条信息与一个问题在图中是如何表示的。

2.列式解答提出要求: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1)学生独立列式,教师搜集资源。

(2)两人组说说算式的意思。

(3)交流:先请选中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算式的意思,再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

预设1:分步关注:为什么用除法和乘法。

预设2:综合关注:算式的意思。

3.检验提问:我们解决对了吗?怎样检验。

关注:(1)鼓励方法多样化。

(2)如果没有出现书上的方法,要由教师出示。

4.拓展(1)出示想一想:提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2)学生独立解答,师搜集资源。

关注:有画图及检验的。

(3)交流:先请选中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想法,再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

5.小结提问: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吗?监控:都要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

三.巩固提升 1.出示:提问:你能自己解决一个这样的问题吗?请大家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师关注学困生。

3.交流:先请选中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想法,再与其他学生互动交流。

4.这两个问题和例题的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监控:都是先求出一样东西的价钱。

归一问题教学设计课题及反思

归一问题教学设计课题及反思

《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第一部分:教学设计基本内容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第1课时的内容—《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连乘、连除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学习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结合整理表格,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到解题办法。

因为在第一、三单元学生已系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1.学会整理数学信息的方法,了解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的特征,并能熟练解决类似的归一问题。

2.经历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及步骤,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在探究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1.教学重点:学会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能熟练解决归一问题。

3.关键:找出数量间关系,找到解题方法。

五、教学思路与方法1.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2.学生通过小组自学、交流、汇报、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精选课本上的典型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4.利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试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拓展知识,精心设计拓展练习题,让知识在生活中的延伸,并发现还有我们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期待以后学习。

六、教学流程观图提问,明确目标能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第二部分: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有效实施第一环节:板题导入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参观了绿色生态园,今天,小强和小丽也来参观,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我们快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2.看情景图,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归一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归一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归一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概念,能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概念,能够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归一问题的模型,并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归一问题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归一问题的模型。

(2)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3)举例说明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归一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归一问题2. 板书内容:(1)归一问题的概念(2)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3)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课后评价通过课后评价,了解学生对归一问题的掌握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探究新知1.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归一问题的模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的生活场景,从中发现归一问题的存在。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提问学生:“如果你有10元钱,可以买几个苹果?”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果有20元钱,可以买几个苹果?”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无论金额如何变化,苹果的单价是不变的,这就是归一问题的核心思想。

三年级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解法,理解归一问题的本质。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

二、教学内容
归一问题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问题,其本质是通过已知信息推算出未知量。

本次教学将以简单的归一问题为例,让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解法。

三、教学步骤
1.引入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归一问题,例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和2个橘子,一共花了10元。

每个苹果和每个橘子各多少钱?
2.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明确问题的求解目标。

在这个例子中,已知条件是买了3个苹果和2个橘子,一共花了10元,未知量是每个苹果和每个橘子的价格。

3.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建立数学模型。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设苹果的单价为x元,橘子的单价为y元,根据已知条件可以列出方程:3x+2y=10。

4.解决问题
通过解方程得到未知量的值。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通过代入法或消元法解方程得到x和y的值。

解得:x=2, y=1,即每个苹果2元,每个橘子1元。

5.总结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先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建立数学模型,再通过解方程得到未知量的值。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重点:归一问题的基本解法。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更好地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

《“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归一”问题》教学设计《“归一”问题》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归一”问题》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

【目标解析】学生对于发现数学信息并不困难,但对于“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位数量的量),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会显得更加简单明了,应鼓励学生试用此方法进行数学信息的分析。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一般能够列出综合算式,对于分步列式的,要给与肯定,但要加强指导综合列式,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分析问题。

三、教学准备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自主提问。

出示:“妈妈带了18元钱,正好买了3个碗。

”(1)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中包含的信息。

(2)学生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合适的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2.揭示课题。

出示:“买8个这样的碗需要多少钱?”教师: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归一”问题是用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通过解答复习的内容,将两步解决的一个问题化为两问的问题,逐个解决,降低了难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顺利过渡。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1.阅读与理解。

(1)出示例8的完整问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2)汇报交流。

教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吗?预设一:预设二:(3)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交流。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归一”问题人教新课标2014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因此,我根据人教新课标2014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材,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关于“归一”问题的课程。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三章第四节“归一”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掌握“归一”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能够运用“归一”问题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掌握“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归一”问题的本质,掌握解题技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归一”问题的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归一”问题的概念。

例如:一家超市举行促销活动,购买50元商品送10元现金券,现金券可在下次购物时使用。

假设小明购买了60元商品,他实际花费了多少钱?2. 讲解概念:解释“归一”问题的定义,即把多个数量合并成一个数量的过程。

在这个实例中,小明实际花费了50元商品价格加上10元现金券的价值,即60元。

3. 解题方法讲解:讲解如何运用“归一”问题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以小明购买商品为例,解题步骤如下:(1)确定实际支付的商品价格:50元。

(2)计算获得的现金券价值:10元。

(3)将实际支付的商品价格和现金券价值相加:50 + 10 = 60元。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类似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解题。

例如:一家餐厅推出套餐,一份主食加一份汤共40元,现在有两份主食和一份汤,问一共需要多少钱?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个类似的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小男孩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2元,橡皮1.5元,请问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6.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类似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

归一问题教案

归一问题教案

归一问题教案归一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归一问题的定义和意义;2. 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难点: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归一问题的概念,引发学生思考。

步骤二:学习(20分钟)1. 解释归一问题的概念和意义。

2. 介绍解决归一问题的方法和步骤:a. 理解归一问题的要求,即将一组数据统一转化为同一标准单位。

b. 找到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c. 计算归一化公式:(x - min) / (max - min),其中x代表原数据,min代表最小值,max代表最大值。

d. 对于每一个数据进行归一化运算,得到归一化后的数值。

步骤三:练习(15分钟)1. 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让学生尝试解决归一问题。

2. 指导学生找到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归一化结果。

3. 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归一问题的理解。

步骤四:讨论(10分钟)1. 小组讨论:学生分为小组,对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进行讨论和总结。

2. 汇报讨论结果:请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提问。

步骤五:拓展应用(10分钟)将归一问题运用到其他领域的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归一问题。

五、板书设计:归一问题- 概念:将一组数据统一转化为同一标准单位。

- 方法和步骤:a. 找到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b. 计算归一化公式:(x - min) / (max - min);c. 对每个数据进行归一化运算。

六、教学反思:通过讲解归一问题的定义和意义,以及解决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对归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和讨论,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归一问题教案设计及反思

归一问题教案设计及反思

归一问题教案设计及反思归一问题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数量的恒定性,培养其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一份归一问题的教案设计,并附有教学反思,以供同行参考和交流。

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及特点。

2.培养学生解决归一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归一问题的定义与分类。

2.解决归一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3.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归一问题的定义、解决方法与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归一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简单的归一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 让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归一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2.基本概念:- 介绍归一问题的定义,解释其含义。

- 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归一问题。

3.解决方法:- 讲解解决归一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 通过示例演示,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实践应用:-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归一问题。

- 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复杂归一问题。

5.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结合生活实际,寻找归一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反思: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归一问题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教学方法: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作业和反馈,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4.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意见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及反思,有助于提高归一问题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

归一问题教学反思第一篇:归一问题教学反思《归一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买铅笔的情境贯穿整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两步计算,建立归一问题的基本模型,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先算出一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再根据题目的其他条件算出最后的结果。

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弄清楚题目是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在算什么,然后进行列式解答,如例1,先算一支铅笔的价钱(0.6÷5=0.12(元)),在算出买16支铅笔的价钱(0.12×16=1.92(元))利于学生建立归一问题的模型。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总习惯与从条件出发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用分析法解决归一问题,例如:要算出买16支铅笔的价钱,就要先算出一支铅笔的价钱。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难度呈坡度式增大,而对于归一问题中学生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归一问题的题型。

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第二篇:归一问题归一问题1.苏小牛在菜场买菠菜5千克、萝卜3千克共付0。

87元。

张老师在菜场买同样的菠菜3千克、萝卜5千克共付0。

81元。

菠菜和萝卜每千克各多少元?2.某中学图书馆购买了3本精装本、5本平装本《汉语辞典》,共用27。

8元,如果用一本精装本调换两本平装本要多付1元。

精装本每本定价()元。

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

如果要求按计划规定烧完,每天应烧煤多少元/ 4.一批苹果平均分装在20个筐中。

如果每筐多装九分之一,可省下()只筐。

5.一部插秧机四分之一小时插秧五分之四公亩。

照这样计算,三又四分之三小时可以插秧()公亩。

6.甲乙两个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一段花布,原约定各拿花布一样多。

结果甲拿了6米,乙拿了14米。

这样,乙就给甲2元钱。

每米花布单价()元。

7.食堂原有煤6000千克,第一天烧掉148千克,第二天烧掉150千克,第三天烧的比第二天多2千克,三天后原来的煤少了()千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归一问题(例8)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归一问题(例8)教案

《归一问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书本P71例8归一问题,教材设置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求8个碗是多少元和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这两个问题即相似又有不同点,但是本节课的重点是找出其相似处,即都是先求出中间问题——一份数是多少,故这也是归一问题的特点。

先求一份数是几,再求几个一份数是多少(乘法)或者一个数含几个一份数(除法)。

在理解题意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另外还要对这两个题型进行对比和区分。

列式计算时,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综合算式,但是尽量让学生多尝试综合算式。

【学情分析】学生有求中间问题的解决问题经历,通过画图可以很好理解题目的意思以及每个数量的含义。

但是列出综合算式一小部分学生而言还是有点难度的。

【学习目标】1、能根据情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找出中间问题(先求一份数),会解决归一问题这样的问题2、能画图表示题目的意思,能列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找出中间问题,先求一份数再解决问题,能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学习难点】学会用画图法解决问题【学习过程】活动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新课1、出示: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2、学生提问,教师记录:求一个碗是多少元?3、列式解答:求一个碗是多少元就是求把18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也就是18里面有3个几),用除法计算:18÷3=6(元)4、再出示问题:8个这样的碗要多少元?(1)又要怎么解决?(2)求8个碗要多少元就是求8个6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6=48(元)5、综合出示: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1)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求什么问题?(2)你能画图表示题目的意思吗?(3)求8个碗是多少要怎么思考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学生列式,组内讨论。

7、汇报交流,投影展示画图(学生有画线段图的给予肯定)1个分步算式:18÷3=6(元)综合算式:18÷3×86×8=48(元)=6×8=48(元)8、回顾反思:买8个碗48元,48÷8=6(元),一个碗6元,3个碗18元正好,解答正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归一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归一问题    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归一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能够识别并解决简单的归一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归一问题的概念及特点2. 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3. 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解决简单的归一问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入归一问题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究归一问题的特点,总结出归一问题的定义。

(2)引导学生发现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3)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归一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遇到的归一问题,并尝试解决。

(2)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归一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4. 总结提升(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归一问题的概念、解题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应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归一问题的概念、解题方法等,以及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

板书要清晰、简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归一问题,并尝试解决,下次课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归一问题的掌握情况,评价教学效果。

《归一问题》教案

《归一问题》教案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进行教学,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在理解归一问题的基础上,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核心素养目标
《归一问题》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问题的规律,发展数学抽象思维。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归一问题的识别和乘除法互逆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归一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例如,让学生分组计算不同商品的总价,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归一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归一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归一问题 教案

归一问题 教案

归一问题教案教案标题:归一问题的教学教学目标:1. 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基本方法;3. 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归一问题的概念和意义;2. 解决归一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归一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归一问题的案例和实例;2. 相关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比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 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遇到不同的单位或量纲时,如何进行比较和运算?知识讲解:1. 介绍归一问题的概念和意义:归一问题是指在不同单位或量纲下进行比较和运算时,需要将其统一到相同的单位或量纲下;2. 解释归一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转换单位或量纲,使得不同的量可以进行比较和运算。

示例演示:1.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的案例,如不同国家的温度表示方法不同,如何将其进行比较和计算;2. 通过具体的计算步骤和方法,演示如何解决这个归一问题。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归一问题的案例;2. 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尝试解决归一问题;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和结果。

拓展应用:1. 给学生更多的归一问题案例,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2. 引导学生将归一问题应用到其他实际问题中,如货币兑换、单位换算等;3.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出更多的归一问题并解决。

总结回顾:1. 回顾归一问题的概念和基本方法;2. 总结归一问题的解决步骤和技巧;3. 强调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评价反馈:1. 对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拓展应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教学。

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归一问题的实践和探索;2. 提供更多的归一问题的案例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归一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归一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归一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能够识别并解决简单的归一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归一问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归一问题,以及归一问题的基本特征。

2. 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如画图、列式等。

3. 归一问题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归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归一问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归一问题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归一问题的特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归一问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归一问题,以及归一问题的基本特征。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归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如画图、列式等。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归一问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解决一些复杂的归一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归一问题的概念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归一问题2. 板书内容:归一问题的概念、解决方法、应用实例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一些归一问题。

2.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些归一问题,并尝试解决。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归一问题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归一问题教案篇一:归一问题教案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页例8。

练习十五7、8、9、10 教学目的:1、能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复习引入。

想一想(每个算式表示什么?)1、买3支同样的钢笔用12元钱,平均每支钢笔用多少钱?2、一个算草本2元钱,买5个算草本要用多少钱?动脑筋:口头提问题再解答。

1、4位小朋友共搬了20盆花,___________?(强调平均)2、小白兔1天需要吃6个胡萝卜,吃了5天,__________?为新课内容扫清障碍,搭建台阶。

复习了这些学过的知识就是为了把今天的新知识学好。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题1。

1、出示例题: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你们能帮妈妈算一算,应该付多少钱吗?2、同桌讨论后汇报。

3、生列式:18÷3=6(元)6×8=48(元)4、师:你回答的非常正确,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5、师:看问题,想求:8个同样的碗应付多少钱?就得知道什么条件?(一个碗多少钱)我们来往前看,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碗多少钱?(18元可以买3个碗)6、谁能像这样说一说。

下面就请你用这个方法试一试解决下一个问题: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7、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都需要2步计算,大家来说一说这类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师小结:看清题意,仔细分析。

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看问题想,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得知道什么?可以先看前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什么?(二)教学例题2。

1、出示例题: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1. 读一读这道题,想一想和刚才的那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归一问题》教学设计归一问题(例8)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会分步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3、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用不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三个已知条件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数据。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一个面包4元,我要买8个面包,一共需要多少元?2、先出示:我有56元钱能买几个水杯?谁能算出来?为什么不能算出来?缺少一个条件。

再出示(一个水杯8元)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一)自学分析题意,解题。

解例1.1、出示超市图片,引入情境A、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3个盘子18元,要买8个盘子)B、你能把问题补充完整吗?(买8个这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c、抽学生把题目完整的说一遍。

2、课件出示题目:3个盘子18元,我要买8个这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3、质疑:要买8个盘子,能直接算出来吗?提示:学生尝试列算式计算,把自己的想法和算式跟同桌说一说。

(巡视指导,摸清学生情况)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学生先独立写出算式,再同桌交流想法。

2、请两个学生汇报自己的算式。

教师相机提问:18÷3=6(元)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出一个盘子的价格呢?学生:(问题要求8个盘子的价格,所以必须先求出一个盘子的价格。

)3、老师出示示意图,小结,解题思路。

4、出示例题2:3个盘子18元,我有30元钱,可以买几个这样的盘子?5、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6、并请一个学生回答,(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做对的同学举手。

四、自学反馈,精讲点拨对比1、课件展示对比两个问题的解法。

讨论提示:4人小组讨论。

A、仔细观察两题的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B、这两个问题都用了两步来计算,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2、学生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第一部分:教学设计基本内容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第1课时的内容—《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连乘、连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学习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结合整理表格,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到解题办法。

因为在第一、三单元学生已系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1.学会整理数学信息的方法,了解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的特征,并能熟练解决类似的归一问题。

2.经历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及步骤,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在探究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1.教学重点:学会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能熟练解决归一问题。

3.关键:找出数量间关系,找到解题方法。

五、教学思路与方法1.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2.学生通过小组自学、交流、汇报、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精选课本上的典型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4.利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试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拓展知识,精心设计拓展练习题,让知识在生活中的延伸,并发现还有我们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期待以后学习。

六、教学流程开始第二部分: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有效实施第一环节:板题导入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参观了绿色生态园,今天,小强和小丽也来参观,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我们快来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2.看情景图,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情境图,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小强说我花了18元买了3千克南瓜,小丽说我想买9千克。

(教师适时板书)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师板书: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3.出示目标:(1)学会整理数学信息的方法。

(2)了解先除再乘实际问题(归一问题)的特征,并能熟练解决类似的归一问题。

4.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44-45页第一个“红点”的内容,将需要的条件和问题在练习本上整理,思考:(1)你是怎么整理需要的条件和问题的?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2)方框里的两种方法,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还有没有其它的做法?与同伴交流交流。

6分钟后,汇报自学成果!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汇报交流1.整理信息和问题:感受整理的简捷与必要。

师:与这个问题有关的信息有哪些谁说一说?预设:小强说我花了18元买了3千克南瓜,小丽说我想买9千克。

你能把信息和问题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吗?预设:18元3千克9千克要多少钱?师:听了这两个同学的说法,你有什么感受?(师再重复一遍学生发言,一个完整读一遍,一个简单一些)预设:第二个同学说的比较简单明了,好懂。

师:还能更简洁吗?请同学们再说一遍我们记下来好吗?预设:18元、3千克、9千克、?元(师板书)教师小结:通常,在解决问题时为了弄清信息与信息、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先要对他们进行一下简要整理(板书:整理)。

象刚才这样简单的记下信息与问题,也是一种整理的方法,叫做摘录法。

(板书:摘录)2.展示整理成果,学习整理方法。

师:我们看一看这几个小组的整理情况(事先收集好)哪个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方法。

预设1:我们列了表格3千克,和9千克都是物体的质量,18元和?元都是价钱。

这样把3千克和18元对应,把9千克与?元对应。

小结:大家可以看出在这个表格中第一横行是买票的千克数(板书千克数),第二行是与千克数对应的价钱(板书价钱)。

我们给这个表格加上一个表头(适时在学生作品上添加),就更完整了。

象这样的整理方法可以叫列表法。

(板书:列表法)展示学生作品二:3千克→ 18元9千克→?元预设2:我们的方法是这样的3千克对应的钱数是18元,就用箭头连起来。

9千克对应的钱数是?元,也用箭头连起来。

小结:这位同学是用了画图的方法,也清楚的表示了数学信息间的关系。

(板书:图示法)课件展示出两种规范的整理方法:列表法 画图法 质疑:列表和画图整理信息和问题有什么好处?预设:比较简洁,明了,能找到谁和谁是对应的,能知道怎样列式…… 教师小结:无论是列表还是画图,都注重了寻找信息与信息,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

对信息和问题的整理有利于我们列式解决问题。

2.二次探究——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计算 ⑴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教师明确探究任务:通过对信息和问题的整理大家已经把这个问题分析的很清楚了,怎么解决买9千克多少钱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想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然后列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按要求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搜集汇报交流素材。

⑵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找二生板书(一生分步,另一生综合) 预设:18÷3=6(元) 18÷3×9 6×9=54(元) =6×9 =54(元)师:请这两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3)展示不同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9÷3=318×3 =54(元)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2、电梯3秒钟上升21米,8秒钟到达塔上观光厅,一共上升了多少米? 提示一:请选择一种方法,整理信息和问题。

⑴ 提示二:根据对信息和问题的整理分析,请与同桌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提示三:请在下面的空白处列式计算。

时间高度⑵小结:我们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你喜欢哪种方法?(生答并说理由),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已知数学信息出发想问题,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想需要的数学信息,我们分别来对比分析一下。

第三环节:学情诊断1.基本练习: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电梯8秒钟上升多少米。

师出示学习纸并介绍用法: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收集反馈用的材料。

班内交流总结:师:我们先来看两种整理信息和问题的方法,找准对应关系了吗?谁来讲一讲自己的做法。

预设:根据3秒钟上升21米,先求出一秒钟上升了多少米?再乘8求出一共上升多少米?质疑:有没有其它方法2.提高练习: 相信你能行(课件出示)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再做题,先整理问题和条件,再说说解题思路,然后列式计算。

汇报交流时点引导学生说清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成功就在眼前(课件出示课本47页第8题)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再做题,先整理问题和条件,再说说解题思路,然后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4.拓展练习:你最棒(课件出示)(1)整理问题和条件。

(2)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你有几种不同的做法?(4)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后全班交流。

第四环节:归纳小结1.总结解题步骤: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时大体经历了哪几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预设:先整理了信息和问题,然后想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列出算式。

师:通常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讲解时同步出示课件)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并根据信息与问题的对应关系,确定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再列出算式计算,老师提醒大家千万别忘记了检验。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整理信息和问题确定解题思路(策略)列式计算并检验第三部分:教学资源说明本课教学资源由教学平台资源和flash动画以及图片构成。

第四部分:反思1.生本课堂,在探究交流中学习。

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背景出发,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悟新知;在学习活动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探究,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在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通过比较,优化算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2.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进行。

一是学会一种新的整理问题和信息的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通过用列表法或画图法找清对应关系,并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及一般步骤。

二是建构归一问题模型。

通过信息整理,分析“张数、每张价钱、总价钱”三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运算顺序,从而从本质上来理解“归一问题”的结构特征,掌握归一问题的解法。

3.体验算法多样化,深入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列式解答环节,留有充分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在交流中理解算法,共享算法,借助思路图比较两种解题思路的不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多样而具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逐渐深化理解,完成建模,从而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成功之处:重视教师的概括和引导。

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的根据学生的汇报和交流,进行梳理、引导、概括,同时还应该针对重难点,进行精讲点拨。

组织教学活动要扎实。

如小组交流的时间要充分,交流汇报要让学生充分发言和质疑,教师的精讲要重点明确。

尚需提高之处:在多种算法对比中,如何加深对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