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别了,语文课 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别了,语文课》同步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别了,语文课》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3c36a28fab069dc5122017a.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别了,语文课》同步练习合欢树(节选)史铁生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
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
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选自《幸福是感恩》时代文艺出版社)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茂密——()摆弄——()2. “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这里“抖”和“推脱”表达了作者之情。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B. 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
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C.合欢树是作者关于母亲的记忆的象征物,因此为题。
D.合欢树身上喻含了作者对母亲爱美爱生活的情怀态度的肯定和赞美,托物言情。
《别了,不列颠尼亚》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阅读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18fe781ed9ad51f01df248.png)
《别了,不列颠尼亚》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别了,“不列颠尼亚”一.基础知识练习1.、选择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a.降落(jiàng)撤离(chè)序幕(xǔ)b.凝重(níng)接载(zaì)停泊(pō)c.旗帜(zhì)移交(jiāo)护卫(wèi)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淹映陈迹飘扬b.仪势离任港督c.古典易帜世人瞩目3、根据语言环境解释词语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陈迹——2.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告终——二、阅读练习(一)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1.选段中“改建、扩建、装修”几个词语的顺序可否进行调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理解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则新闻稿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将在北京召开本报北京4月8日电国家工商总局今天宣布,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将于今年9月7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别了语文课习题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别了语文课习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569d9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0.png)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 ) A. 班级开展“学生骑车安全”主题班会,班主任强调 说:“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 周岁。” B. “双减”政策落实之后,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我是加入文学社呢?还是加入书法社呢? C. 小河对岸一、二千米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蜿 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这两句诗把 塞外雄伟壮观的独特景象描写得极为生动形象。
④切不可坐在书斋里
⑤用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中华文化血脉
A. ③②⑤①④
B. ③④②⑤①
C. ④②③①⑤
D. ④③②①⑤
【点拨】 解答此类题要先梳理各句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各句
之间的关系、关键词,进行排序;最后逐句推敲,看整段是 否符合一定的顺序。④句写的是研究中国文化、探究中国文 化精神的错误做法,②句则写的是正确的做法,再根据关键 词“切不可”“而要”可知这两句应该连在一起,④句在前, ②句在后;③句中的“为此”承接④②句,引出“植根大地、 连通地气”的具体做法;①⑤句中的“田野”“用双脚丈量” 承接③句中的“行万里路”。故选C。
【点拨】 “请您务必到场”表述错误,有命令的意味,
可改为“期待您的光临”等。故选D。
(2)辩论赛进入自由辩论环节,作为正方代表,请写出你的观点。 反方:我方认为不需要阅读经典原著。有些原著篇幅太长, 阅读浪费时间;有些原著内容深奥,语言晦涩,阅读费心劳神。 正方:_示__例__:__我__方__认__为__需__要__阅__读__经__典__原__著__。__经__典__原__著__是__经__过__ _时___间__检__验__的__具__有__永__恒__魅__力__的__著__作__,_虽__然__有__的__历__史__久__远__,__但__仍__ _然__可___以__与__当__下__对__话__,具__有__较__强__的__包__容__性__。__读__经___典__原__著__,既__能__提__ _高__我__们__的___阅__读__鉴__赏__能__力__,__又__能__提__高__我__们__的__思__想__文__化__素__质__。___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 别了,语文课练习1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 别了,语文课练习1](https://img.taocdn.com/s3/m/0f210f0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5.png)
别了,语文课1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B.《那个星期天》中作者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和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C.《别了,语文课》中作者选择了老师送书和同学留言这两件事,就把告别中国语文课时的气氛与心情突显出来了。
D.《阳光的两种用法》中,“老阳儿”起到了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作用。
2.对于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匆匆》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B.《那个星期天》中的母亲十分辛劳,以至于她忽略了对孩子的承诺。
C.《阳光的两种用法》中,母亲和街坊毕大妈都是有智慧和温暖的人,能让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D.《别了,语文课》一文只用了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这两件事,就把“我”的不舍表达得淋漓尽致。
3.下列语句不能表现《别了,语文课》中“我”内心情感变化的句子是()A.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
B.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地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
C.我一连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每次都鼓励我。
D.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
二、填空题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和______。
(2)《别了,语文课》作者选择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件事情来表现出“我”对国语课的依依不舍。
(3)《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阳光的两种用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用法。
5.积累运用1.《匆匆》是一篇______,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
文章紧紧围绕“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流逝的时间感到______和_________的情感。
《别了,我爱的中国》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精品).doc
![《别了,我爱的中国》练习题和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精品).doc](https://img.taocdn.com/s3/m/3e359a951ed9ad51f01df2f2.png)
18别了,我爱的中国1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与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 再见!”我听着鞭炮劈劈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是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2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
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3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
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 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4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5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
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6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
暂别了,暂別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7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
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为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8这是我的誓言!9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注]本文作者郑振铎(1898-1958) o文章写于1927年,当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郑振铎作为一个爱国热血青年,为避开国民党政府的压迫,毅然出国,在他离开祖国之际,写了一组感人的文章一《离别》,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一)预习练习一、看拼音读准汉字rCm shT y$n tu xuan gua润湿沿途悬挂mQn ying ying cheng xiQn fQng ql 满盈盈呈现放弃qu zhu hul mie驱逐毁灭二、读词语注释润湿:潮湿;湿润。
【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语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ea07d8aaea998fcd220e35.png)
【关键字】语文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宛转(wǎn) 钥匙(yuè) 懊悔(ào)B. 哽咽(yàn) 肃静(sù) 祈祷(qí)C. 踱步(duó) 锯子(jù) 郝叟(hǎo)D. 诧异(chà) 糊涂(tǔ) 赚钱(qiàn)答案:C解析:分析:A项“钥”应读yào;B项“噎”应读yē;D项“钱”应读qián。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赫叟(hǎo sǒu)诧异(chà)哽住(gěng)B.祈祷(qí)懊悔(ào)挟(jiā)C.惩罚(chěng)板凳(dèng)捂(wǔ)D.紫藤(téng)钥匙(yào shi)赚(zhuàn)答案:C解析:分析:C项中“惩”应读“chéng”。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祈祷督学B.思量墙璧C.惨白记念D.戒尺冰遛答案:A解析:分析:B项中“璧”应为“壁”;C项中“记”应为“纪”;D项中“遛”应为“溜”。
点评: 此题考察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同音或者形似的字形的准确区分情况。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手势溜水铁杆杠子B.奴隶钓鱼忠诚干脆C.纪念塞进坐位旷课D.皱边代价口齿晴朗答案:C解析:分析:C项中“坐位”应为“座位”。
点评: 此题考察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同音或者形似的字形的准确区分情况。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家,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
C.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 阅读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 阅读练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f4db79d1f34693daef3ee8.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课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1. 用简要的文字给文段描绘的场面拟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六个字) 2.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这句话把战士们比作___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______________形象。
3.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句话是写人民群众_________时的举动,从加点词可以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 下面对于阅兵式场面的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用“开头”“接着”等表示顺序的词语依次介绍,场面描写井然有序。
B. 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有整体描写,有细节描写,既让人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隆重,又展现了各具特色的队伍。
C. 作者注重描写人物的行为表现,渲染了喜悦、热烈的气氛。
D. 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使阅兵式场面描写丰富生动,情趣盎然。
二、课外阅读。
十里长街送总理①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②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③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④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a2d71bed5b9f3f90f1ca4.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12 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启迪导学一、主题探究1.《马诗》表面咏____________,实则咏____________,表现了志士的奇才异质、___________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2.《石灰吟》借吟____________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________________,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
3.《竹石》一诗中,通过描写竹子的品性,赞美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疑难探究1.《马诗》这首诗中的马的形象是怎样的?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出作者怎样的精神和人生追求?3.《竹石》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忍不拔的性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质?实战演练·化难为易A 基础知识必达标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
(1)《马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是《___________》的第五篇。
(2)《石灰吟》是_______代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吟”是“_________”的意思。
(3)《竹石》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____________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上。
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刚劲风骨。
2.读重点字。
燕.山()踏.步()千锤万凿.()粉骨碎.身()3.解关键词。
(1)何当..金络脑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3)任.尔东西南北风任:___________________(4)烈火焚烧若等闲..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4.默写填空。
中考语文古诗文精讲巧练:《〈世说新语〉二则》(含解析)
![中考语文古诗文精讲巧练:《〈世说新语〉二则》(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c85d9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1.png)
2023年中考古诗文默写精讲巧练《〈世说新语〉二则》【要点存盘】1.《咏雪》一文中两个以雪为喻的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我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好;因为比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有意蕴。
“柳絮”飘飘扬扬的样子,极似雪花飘落的神态,这是形似。
它又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咏雪》中“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答:①这些词语营造出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
②文中“儿女”指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
3.《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答:①“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4.“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答: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5.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答: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答:聪明、勇敢、明理(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7.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
【文学常识】关于“十”及以上的文学常识1.世界十大文豪:古希腊诗人荷马;意大利诗人但丁;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期泰;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2.中国历史上十女诗人: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3.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琴曲》、《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4.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清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5.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救风尘》(杂剧),《西厢记》(杂剧),《看钱奴》(杂剧),《墙头马上》(杂剧),《李逵负荆(杂剧),《绿牡丹》(传奇),《幽闺记》(传记),《中山狼》(杂剧),《玉簪记》(传奇),《风筝误》(传奇);6.中国十大才子书:《三国演义》、《水浒传》、《好逑传》、《平山冷燕》、《玉娇犁》、《西厢记》、《琵琶记》、《花笺记》、《斩鬼记》、《三合剑》;【精选习题】一、句子默写1.(2022秋·七年级课时练习)你知道哪些咏雪的佳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含答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4540f519e8b8f67c1cb9e7.png)
《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0分)1. 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事件。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在1997年6月30日开始的。
4点30分,________,4点40分,__________,6点15分,__________,7点45分,__________,子夜十分,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__________,新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__________。
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2. 文中第8段中的“子夜”就是“半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用“子夜”而不用“半夜”3.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的深刻含意是什么?语言特点是什么?4.①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
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②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③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④此时,雨越下越大。
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
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1) 第④段中的“此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装修”“改建”“扩建”填入文中空缺处。
(3) 第③段中的“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是什么?这两件事物分别有什么象征意味?5.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与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14e2a2482fb4daa58d4bca.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与答案一、基础精练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1)挚痛( )(A.zhì B.chì)(2)嗥鸣( )(A.háo B.áo)(3)怪诞( )(A.yá B.dàn)(4)默契( )(A.qá B.qì)2.选出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3.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B.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C.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D.“我代表的那位英雄总不会是空虚的,”上面那石头有点不高兴,竭力想说服底下的那些石头,“看市民这样纪念他,崇拜他,一定是历史上实实在在的英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同的人生态度,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
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________;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________;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________;处处为他人着想的,________;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①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②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③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④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A.①③②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①④D.④①③②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含答案)《别了,语文课》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含答案)《别了,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d66304e97e21af45b307a8a0.png)
《别了,语文课》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含答案)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何松柏,著名___________作家。
2.给加点字注音。
滋.味()包裹.()浅.显()张皇.()华侨.()擦拭.()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咽()____________ 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辨形近字。
簿()____________ 饶()______________薄()____________ 绕()______________5.理解关键词。
(1)():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2)温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眼中充满热泪。
6.感知课文。
本文记述了“我”以前不喜欢语文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__________的美好,决心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阅读《别了,语文课》,回答问题。
7.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8.“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
”这两句话是对陈小允的什么描写?表现了他的什么心情?9.如果你是陈小允,你想对这样一群可爱的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别了,语文课》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1.何紫儿童文学2. zīguǒqiǎn huáng qiáo shì3.yè呜咽yàn 咽气yān 咽喉zhā扎针zhá挣扎zā扎彩4.bù账簿bó单薄ráo 饶恕rào 环绕5.(1)胡思乱想(2)复习(3)热泪盈眶6.母语自修母语爱国二、7.“我”以前不喜欢语文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祖国语言的美好,决心自修语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43998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3.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词语的书写都无误的一项是( )A.坚韧.(rěn) 淳朴偏安一隅.(yú) 谦逊.(xùn)B.战役覆灭峰拥.(yōng) 犁耙C.高粱掰开朝鲜.(xiǎn) 什.(shí)物D.豁亮憋闷.(mēn) 锲而不舍胸脯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天色越来越暗,我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前面有几个人影在晃动。
B.爷爷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永垂不朽....。
C.他奋不顾身....地跳入河中,救起了落水的小姑娘。
D.这件见义勇为的好事给王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3.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①抒情②议论③描写④说明⑤记叙(1)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 )(2)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 )(3)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 )(4)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 )(5)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4.课文共写了几个事例?请你给每个事例拟定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5.读材料,写感受。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课后选做题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课后选做题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0f370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b.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课后选做题答案人教版1、1自我介绍关系到能否给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在自我介绍时可以适当夸大自己取得的成绩。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词语中中括号内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榛]子(zhēn)[正]月(zhēng)B.白云[观](guàn)[和]面(huó)C.沉[着](zhuó)水[浒]传(hǔ)D.[夹]袄(jiā)[燕]山(yān)(正确答案)3、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翘首(qiáo)颤抖(chàn)静谧(mì)深恶痛绝(wù)(正确答案)B.纤维(qiān)畸形(jī)蛮横(héng)顿开茅塞(sè)C.莅临(lì)脸颊(xiá)粗糙(zào)至死不懈(xiè)D.摄取(niè)炫耀(xuàn)应和(hè)不省人事(shěng)4、1《雨霖铃》是豪放词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1议论文中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醴酪”的读音是“lǐlu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1林黛玉是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念奴娇”“雨霖铃”是词牌名。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②(辇)来于秦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⑤可怜(焦土)⑥(朝)歌(夜)弦[单选题] *A. ①②⑥(正确答案)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⑥10、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 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11、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阔绰(chuò)孱头(càn)亘古(gèng)仰之弥高(mí)B.殷红(yīn)龟裂(jūn)濒临(bīn)殚精竭虑(jié)C.挚友(zhì)篡改(cuàn)倔强(juè)鸢飞戾天(1ì)D.游逛(guàng)倔强(jué)应和(hè)孜孜不倦(zī)(正确答案)1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撰文(zhuàn)炫耀(xuàn)嗔怪(zhēn)伺候(sì)B、捧场(pěng)贮藏(zhù)锲而不舍(qiè)瑰丽(guī)(正确答案)C、瓜葛(gé)勾当(gōu)皈依(guī)山冈(gáng)D、深奥(ào)陨石(yǔn)角斗(jiáo)收敛(liǎn)13、1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d197c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7b.png)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一、基础部份1.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宛转(wǎn)钥匙(yuè)后悔(ào)B.梗咽(yàn)肃静(sù)祈祷(qí)C.踱步(duó)锯子(jù)郝叟(hǎo)D.惊讶(chà)糊涂(tǔ)赚钱(qiàn)2.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手势溜水铁杆杠子B.奴隶钓鱼忠诚干脆C.纪念塞进坐位缺课D.皱边代价口齿晴朗3.选词填空。
(1)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__________(A.喧闹B.喧闹C.喧哗)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
(2)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贯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咱们一样__________(A.安静B.安静C.肃静)。
4.以下说法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文体是小说。
B.本文描述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在内容上着重写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深深的爱。
C.文章依照小弗郎士思想情感的转变逐层展开,而主人公却是韩麦尔先生。
D.韩麦尔先生衣饰的不同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语法课完了,咱们又上习字课。
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咱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漂亮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这些字帖挂在咱们课桌的铁杆上,就仿佛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可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小孩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仿佛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内心想:“他们该可不能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话唱歌吧!”5.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字帖()强迫()6.那个地址的“我”指__________,用第一人称写显得7.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式?其深刻含义是什么?8.画浪线的句子明白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句话写出了小弗郎士内心的恐惧,他可怕仇敌损害他喜爱的鸽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别了,语文课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别了,语文课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2eb0226bd97f192279e964.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别了,语文课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7 别了,语文课精讲巧练·启迪导学一、主题探究本文讲述了陈小允要随家人移民到中美洲,对语文课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的事,表达了他强烈的___________精神和对祖国的深深_____________之情。
二、疑难探究1.陈小允对语文课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2.如何理解“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这句话?实战演练·化难为易A 基础知识必达标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何松柏,著名___________作家。
2.读重点字。
滋味()包裹()浅显()张皇()华侨()擦拭()3.识多音字。
()()____________咽(____________ 扎()(____________ ()4.簿)____________ 饶()薄)____________ 绕()5.解关键词。
(1)():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2)温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眼中充满热泪。
6.感知课文。
本文记述了“我”以前不喜欢语文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__________的美好,决心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品读达标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7.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8.“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
”这两句话是对陈小允的什么描写?表现了他的什么心情?9.如果你是陈小允,你想对这样一群可爱的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B 能力拓展巧提升(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一、基础达标(2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使劲.(jìn)简练.(liàn)奇.怪(qí)B.榜.样(bǎng)趣.味(qù)懒.洋洋(lǎn)C.扎.手(zhā)眼眶.(kuàng)华侨.(qiáo)D.张皇.(huāng)沉寂.(jì)包裹.(guǒ)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爱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接受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de168b71fe910ef12df8c5.png)
1.给文中带点字注音 祈____ 哽____ 2.从小说情节看,选文属于什么部分?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 4.“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 5.选文有一处侧面描写,请找出来。 6.韩麦尔“脸色惨白”的原因是什么? 7.“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8.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9.作者反复写钟声,用意何在? 10.“散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有的同学认为采用第三人称写这篇小说比第一人称写更好些,也有同学不同意这种看法, 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2.作品中为什么没有对韩麦尔先生的心理描写?这是作品的欠缺之处还是独特之处呢?请 谈谈你的看法。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后的握手 ①一名中文系的女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作出了远赴西藏任教的选择。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异: 怎么竟会是她?在人们的期望中,能有如此惊人之举本该是那些校园中叱咤风云的学生精英 们。而她,却是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的女孩儿。 ②在隆重而盛大的毕业典礼上,女孩儿的名字生平第一次出现在院长的大会致辞中,白发苍 苍的老院长还笑容可掬地把一束鲜花亲自送到她手上„„台下涌动起潮水般经久不息的掌 声。然而,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女孩站在闪光灯频频闪烁的主席台上,竟没有说出一 句大家希望听到的豪言壮语来。在师生的情绪振奋的热浪中,她总是羞涩地说了声“谢谢大 家”。便匆匆地跑下台。 ③毕业典礼一结束,她所在的班级的学生干部们临时商定:为在班上分配得最远的她,再专 门举办一场欢送会。于是几十个即将天各一方的年轻人,围绕着她最后地聚在了一起。 ④班长开口说:“我感到惭愧,面对这样一位我差点儿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同班同学,面对 着她的这一毕业选择,再来审视一下我自己,本人实在是自愧不如„„”一向口若悬河的班 长突然语塞了。 ⑤片刻的沉默后,他才继续了下去:“在我们班所有的同学中,她所选择的工作地点是最远,
2.7 别了,语文课 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2.7 别了,语文课 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c04e127e21af45b207a807.png)
7 别了,语文课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精讲巧练·启迪导学一、主题探究本文讲述了陈小允要随家人移民到中美洲,对语文课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的事,表达了他强烈的___________精神和对祖国的深深_____________之情。
二、疑难探究1.陈小允对语文课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2.如何理解“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这句话?实战演练·化难为易A 基础知识必达标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何松柏,著名___________作家。
2.读重点字。
滋味()包裹()浅显()张皇()华侨()擦拭()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咽)____________ 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4.簿()饶()______________薄()绕()______________5.解关键词。
(1)():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2)温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眼中充满热泪。
6.感知课文。
本文记述了“我”以前不喜欢语文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__________的美好,决心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品读达标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7.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8.“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
”这两句话是对陈小允的什么描写?表现了他的什么心情?9.如果你是陈小允,你想对这样一群可爱的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B 能力拓展巧提升(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一、基础达标(2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使劲.(j ìn ) 简练.(li àn ) 奇.怪(q í)B.榜.样(b ǎng ) 趣.味(q ù) 懒.洋洋(l ǎn ) C.扎.手(zh ā) 眼眶.(ku àng ) 华侨.(qi áo ) D.张皇.(hu āng ) 沉寂.(j ì) 包裹.(gu ǒ)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爱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接受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
别了语文课课后第一题
![别了语文课课后第一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491a2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b.png)
别了语文课课后第一题1、19.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墨写的谎说绝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任何妄图践踏我国主权还想言之凿凿"自圆其说"的想法都是徒劳,尊重别国的意愿才是正道。
B.道路尽头是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因为"不修边幅",最美乡村四个红色大字的四周已经是锈迹斑斑,与周遭的秀美景色很不相称。
(正确答案)C.血与火的洗礼仍"历历在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斗争历程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强国。
D.当他以属下的身份到来到将军营帐劝降时,将军"怒不可遏"痛斥他叛国投敌的无耻行径,言辞字字如钢针,他立时浑身是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2、“阡陌”“纤维”“纤夫”中的“阡”“纤””“纤”的读音各不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词的内容与沁园春有密切的联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8.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B.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奔赴在冬奥会赛场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
C.这两位演员临时合作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正确答案)D.在祖国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勇于接受一切挑战。
6、下列选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距关,毋内诸侯②约从离衡③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④令将军与臣有郤⑤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⑥张良出,要项伯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⑧秋毫不敢有所近[单选题] *A.①③⑥⑦⑧B.②④⑤⑥⑦C.①②④⑤⑧D.①②④⑥⑦(正确答案)7、“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描写的是( ) [单选题] *A.贾宝玉(正确答案)B.贾琏C.贾蓉D.贾环8、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埋怨(mán)目睹(dǔ)对峙(zhì)B、弊病(bì)栖息(qī)烘托(hōng)C、绷带(bēng)骤然(zhòu)哽咽(yè)D、吹嘘(xū)浮躁(cào)停滞(dài)(正确答案)9、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凄切qiè执拗niù良辰美景chén(正确答案)B、凝噎yè吮吸yǔn 遂心如意suìC、辑录jí恪守gè数见不鲜xiānD、血液xuè脑髓suǐ兰舟催发fà10、1《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作者是台湾作家李乐薇。
人教部编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别了,语文课
![人教部编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别了,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750b43808a1284ac9504383.png)
示例:①早睡早起。 ②勤俭节约。
【点拨】 所谓家规,简单地说就是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行 为准则。可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可以让家庭更加融洽。如乐于助人、勤俭节约、 诚实友善等,答出两条即可。
噙(q•ín)着 张皇 热泪盈眶
C. 包裹 D. 叮嘱
默•书簿(bù) 呜咽 擦拭
•
温习 胡丝乱想 饶(náo)有趣味
•
【点拨】A项“全神观注”应为“全神贯注”;C项“胡 丝乱想”应为“胡思乱想”;D项“饶”应读“ráo”。
2.【中考·怀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 在学校,你与同学能否融洽相处,取决于你有一颗包容 的心。 B. 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复古守旧,而是要着眼于科学对 待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努力实现传统文 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C. 一直以来,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蛀牙现象,原因是养成 了很多不良习惯造成的。 D. 经过讨论、表决和推举三个程序,红光村村委会的人选 顺利产生。
G 外祖母是一个和蔼可亲、宽容厚道、心灵手巧、 有生活情趣的人【条】。
【点拨】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人物形象可根据人 物的言谈举止、心理活动等来概括。从“外祖母过来端详 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可 以看出外祖母是一个和蔼可亲、宽容厚道的人;从“外祖 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 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 了!”可以看出外祖母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
(2)【口语交际题】家庭会议后,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 素,无视家规,你将如何劝说?
示例:弟弟,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 支持,形成良好的家风。作为家庭中的男子汉,我们 应该怎么做才合适呢?应该“建设家园,我爱我家”。 家的建设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你说对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每天站在其他同学的面前,我都很尴尬,眼泪都快流下来,因为只有我一个人站在那里。对我的惩罚也扩展到了不允许我参加体育队,也不许我参加每周的舞蹈课,这可是我的最爱。
⑥一次,我家赢得了一家报纸的竞赛活动,可以免费照一张坐着的全家福。
⑦妈妈告诉我,那天我必须要穿着那件我最好的、蕾丝花边的、翠绿色裙子去上学,因为放学之后马上要去拍照。她不知道我即将面临的折磨。
8.“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完全不同的外语教育了。”这两句话是对陈小允的什么描写?表现了他的什么心情?
9.如果你是陈小允,你想对这样一群可爱的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
B能力拓展巧提升
(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
一、基础达标(29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使劲(jìn)简练(liàn)奇怪(qí)B.榜样(bǎng)趣味(qù)懒洋洋(lǎn)
②父亲是个坚定又手巧的人,他尝试去干各种工作,总有人来找他做木工活和手工活,他甚至还参加过一次后街的拳击比赛来维持生计。母亲既节俭又非常干净。即使在艰难时期,她的五个孩子也都是吃饱了,洗干净并穿戴整齐去上学。
③问题是,虽然我的衣服熨得跟刀面一样平整鞋子也擦得闪闪发亮,但不都是学校要求的标准校服。虽然母亲精打细算,努力获得大多数生活用品,但我始终没有学校要求的蓝色运动服和帽子。
A.①②⑤③④B.①②③⑤④C.④②①⑤③D.④②①③⑤
6.(2018·德州)应用。(11分)
(1)本假条有诸多错误,请至少找出四处并改正。(5分)
(2)六月,毕业了。同学们聚在一起,话别离,送祝福。(6分)
①李琳说:“我用数字1’,祝大家今后学习生活一帆风顺,一路走好!”然后她拿起一个梨,又说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梨)枝’愿好朋友一生永不分离(梨)!”
(选文有改动)
7.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8.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4分)
9.请根据语境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不要表现出难过,但泪水还是再次背叛了我。
10.通读全文,试理解本文题目“那一堂课”的含义。(6分)
11.米西微小姐的话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⑧那天,我穿上那件珍贵的裙子,一点都没有平时穿它时的高兴。我心情沉重地勉强来到学校,立即成为一片蔚蓝色大海里唯一一个翠绿色的目标。站队时,我没等下命令就自己艰难地走上台去,默默忍受其他女孩的窃笑和副校长瞪得像珠子一样大的眼睛。
⑨集合之后的第一节课是英国文学,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也是我最喜欢的课。米西微小姐让我坐在第一排,正对着她。我慢慢地起身,擦干眼泪,走到教室的前排。
D.泪水模胡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反应,只知道全班忽然异样地沉寂。
3.选词填空。(6分)
沉浸沉醉沉寂
(1)夜莺的歌声()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2)姑娘()在贝多芬的《月光曲》中,仿佛看到了那淡淡的月光。
(3)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在梦乡。
4.(2018·攀枝花)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C.扎手(zhā)眼眶(kuàng)华侨(qiáo)D.张皇(huāng)沉寂(jì)包裹(guǒ)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爱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接受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外语
教育了。想到这里,我擒着泪。
B.他们的热情,使我热泪盈眶.
C.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番阅。
二、7.“我”因服装不合学校要求而多次受罚,米西微老师在她那节英国文学课上给了“我”自信,让“我”从此变成了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8.交代了二战期间特殊的历史背景及人们生活的艰难,为下文“我”因没有学校的标准校服被罚做铺垫。
9.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尽管“我”极力控制难过的情绪,但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表现了“我”内心的委屈。
C直击中考提素养
(2018·凉山州)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欣赏,带动全员重温学过的古诗词,从古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材料二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上海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亦姝最后胜出。对于古诗文她是发自内心喜欢,中央民大副教授蒙受评价武亦姝:“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2.这句话写了“我”的感受,其实时间过得并没有那么快,只是“我”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所以才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一下子”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突出表现了“我”不想下课的心理,也表现了“我”对语文态度的转变。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一、1.何紫儿童文学
2. zīguǒqiǎn huáng qiáo shì
⑩我的眼睛低垂着,头低着。尽管在一次次被揪出来之后,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不要表现出难过,但泪水还是再次背叛了我。
⑪我在前排坐下之后,米西微小姐括起头,仔细地上下打量我。然后她说出了一整天我所听到的最好听的话。
⑫“亲爱的,我认为你是这所沉闷的学校里最明亮、最可爱的景色。我只是遗憾,我只能有幸看你一堂课,而不是一整天。”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基础知识必达标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何松柏,著名___________作家。
2.读重点字。
滋味()包裹()浅显()张皇()华侨()擦拭()
3.识多音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咽()____________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辨形近字。
簿()____________饶()______________
薄()____________绕()______________
5.解关键词。
(1)():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2)温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激起了民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王白云:在诗词大会上,比的并不是对诗词美的感受和品味,而是九宫格、干扰项,在语文老师眼里,简直就是一场标准化考试。
网友Q爱谁谁: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理解古诗词。
1.读完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中国诗词大会》在传承中国文化方面不失为一档好的节目,但仍有网友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理解古诗词,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课,陈小允由开始的不喜欢到后来的喜欢,最后因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难过、悲伤。
李琳的祝福语有不妥的地方,请指出一处。(3分)
②仿写。(3分)张艺拿起个苹果,说:“我用数字2’,祝大家好
事成双,一生平(苹)平安安。”
“我”拿起个枣,用“3”来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品读提升(21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一堂课
①二战期间,在战火连连的曼彻斯特长大就意味着时局艰难,钱永远不够花,人们普遍焦虑。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当铺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我家也是这样。
7别了,语文课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主题探究
本文讲述了陈小允要随家人移民到中美洲,对语文课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的事,表达了他强烈的___________精神和对祖国的深深_____________之情。
二、疑难探究
1.陈小允对语文课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2.如何理解“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这句话?
⑬我那已经变成冰块的幼小心灵立刻融化了,我的头也抬了起来。她精心选择的字句给了我温暖,那天剩下的时间我都好像飘浮在云端。
虽然英国文学是她的专长,但是那天米西微小姐教给了我,或许也教会了全班关于同情的一课,这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一课。她教会我: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一句善意的话能在对方的心里留一辈子。事实上,她体贴的话语使我的心灵变得强大,从那以后我再没因任何人或任何事懦弱过。
10.一是指米西微老师给“我”上的那节英国文学课;二是指在那节课上老师教会了“我们”人生的道理,是人生中难忘的一堂课。
11.米西微小姐的话,教给了“我”关于同情的一课,也给了“我”自信,让“我”受伤的心灵得到救治,从此再也没有懦弱过。
C 1.《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示例:我会加入诗词的理解运用环节,这样既有朗读、背诵,又有理解运用,运用中可以使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彰显和升华。在继承中发扬,才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化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眼中充满热泪。
6.感知课文。
本文记述了“我”以前不喜欢语文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__________的美好,决心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品读达标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7.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3.yè呜咽yàn咽气yān咽喉zhā扎针zhá挣扎zā扎彩
4.bù账簿bó单薄ráo饶恕rào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