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合集下载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内涵,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亲情,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3.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4. 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亲情。

2. 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

2. 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描绘来表现亲情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亲情。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亲情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表达亲情的技巧。

3. 练习法: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亲情写作练习。

五、教学内容1. 亲情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2. 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

3. 如何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4. 分析优秀的亲情作文,学习表达亲情的技巧。

5. 进行亲情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

2. 讲解亲情的内涵:阐述亲情的定义,解释亲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分析优秀作文:挑选几篇优秀的亲情作文,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表达亲情的技巧。

4. 写作指导:讲解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如何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5.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亲情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课堂练习讲解1. 学生提交作文后,进行批改和点评,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2. 挑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分析其表达亲情的优点和不足。

3. 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八、拓展学习1. 推荐一些关于亲情的书籍、电影、歌曲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观看和欣赏,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2. 组织一次亲情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亲情的重要性。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亲情的深刻内涵,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亲情的意识和能力,写出充实感人的亲情故事。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亲情的定义和内涵,理解亲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分析亲情文章的特点,学习如何选材、构思和表达亲情。

3. 学习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4. 欣赏和评价优秀的亲情文章,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亲情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举例说明亲情在自己生活中的体现。

3. 分析亲情文章的特点,让学生了解选材、构思和表达亲情的方法。

4. 讲解并示范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5. 学生进行亲情文章的写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亲情文章的特点,掌握写作方法。

3. 采用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4.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写作技巧的提高,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3. 学生对优秀亲情文章的欣赏和评价能力的提升。

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亲情主题的深入思考。

六、教学资源1. 亲情文章案例:收集一些优秀的亲情文章,用于分析和欣赏。

2. 修辞手法和形象语言的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和参考。

3. 写作实践的素材:提供一些亲情话题或故事,供学生在写作时选择和使用。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亲情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内涵,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亲情的真挚和感人。

3.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亲情的重要性2. 选取典型事例表达亲情3. 使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进行作文创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亲情的重要性,分析典型事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学习。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进行指导。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作文写作指导书籍。

2. 课件:亲情的重要性、典型事例、优秀作文分析。

3. 投影仪:展示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亲情故事引起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亲情的重要性: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亲情是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

3. 分析典型事例:选取一些典型的亲情事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亲情。

4. 优秀作文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亲情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5. 练习写作: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进行指导。

6. 作文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以及写作技巧。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写作,选取一个亲人,以事例表达其对自己的关爱。

六、教学拓展:1. 亲情名言分享:分享一些关于亲情的名言,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2. 亲情话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亲情话题的讨论,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七、学生互评:1. 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文,从内容、表达、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彼此的进步。

八、教师点评: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从内容、表达、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针对学生的作文,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继续写作,选取一个亲人,以事例表达其对自己的关爱。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适用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亲情。

2.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亲情的能力,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赞美亲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亲情。

2. 运用文字表达亲情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地表达亲情的感悟。

2. 如何赞美亲情,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与亲情有关的作文范文。

2. 与亲情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 回顾自己与家人相处的点滴,准备分享。

2. 写作文所需的文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播放与亲情有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亲情。

1.2 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相处的点滴,感受亲情。

2. 讲解(15分钟)2.1 教师讲解亲情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2.2 教师讲解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亲情,并举例说明。

2.3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文字表达亲情的感悟,并举例说明。

3. 练习(15分钟)3.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写作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3.2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布置1. 根据本节课所学,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

2. 准备参加课堂展示。

五、课堂展示及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亲情的故事。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赞美亲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反思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开展亲情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提升写作能力。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分享亲情的感悟,增进家校联系。

八、复习与巩固1. 教师挑选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课堂朗读,让学生感受亲情的美好。

2. 学生结合所学,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巩固所学知识。

九、评价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向,不断提高。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表达交流4《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表达交流4《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父亲就写“活”,生动了,内容充实了。
示例二:小时候,父亲对我很严厉,放学回家,我刚跨进大门,父亲就喊道:“作业!拿来!”,等我战战兢兢地候他看完作业,他又赶快把我赶进房间,摆好桌子、凳子,让我继续坐下写他要求的作业,他自己则也搬张凳子拿张报纸,远远地坐在房间门口,心不在焉地看,眼睛一会儿转我作业本上,一会儿转到报纸上。窗外,小朋友们欢笑着走过,我心乱如麻,回头看看父亲,他正严厉地看着我,什么也不说,我只好低下头,专心写起作业来。
2.学习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3.通过讨论体会情感的表达作用,练习情感的表达方法。
4.在讨论活动中,提升对生活的认识,培养健康的情感意识。






1学习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2.通过讨论体会情感的表达作用,练习情感的表达方法
3.在讨论活动中对生活的认识,培养健康的情感意识




以感悟为主,在讨论交流中体会情感,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对情感及其表达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情感的理性认识和写作表达能力。
示例二:这次月考,我考了550分,我太高兴了。放学了,我奔出教室,赶快回家,一路上,行人都在对我笑,虽然是春寒料峭,可风吹在脸上一点也不冷,路边的杨柳枝头已冒出嫩嫩的青芽,从几家商店的音响里也传出优美的乐曲,似乎在为我一路伴奏,“妈妈,妈妈,我考了550……”我心里抑制不住地喊着……
加上了心理描写,景物描写,一下子就生动多了,“我”的喜悦溢于言表。
二、学生背诵有关“亲情”的诗句
三、学生谈谈自润人的心田,使生命之洲洒满阳光,充满生机,永远不会沙化。亲情能使人懂得怎样善待生命,仁爱一生;而没有亲人之爱的生命是荒凉的,是没有色彩的;没有亲情的呵护,人生就多了一份孤独和寂寞。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语言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2.掌握描写亲情的语言表达方法3.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强写作效果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亲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2.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3.培养对亲情的赞美与感恩之情3. 学习策略目标1.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完成写作任务2.学会进行事先准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写作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写出描写亲情的记叙文2.能够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 教学难点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感染力2.如何写出真挚动人的亲情记叙文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根据给定的资料,学生进行预习,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整理文章大意,并思考如何刻画亲情。

2. 指导学习1.教师介绍本文题目及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气氛和语言运用技巧。

2.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文章细节关键词、修辞手法,分析亲情表达,以及如何更好地刻画亲情。

3.整合小组讨论结果,展现语言魅力,整理其思维观念,提高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4.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围绕亲情这一主题进行自由发挥。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指导。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相互交流,分享写作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提高相互沟通的能力。

2.在小组内分组评选优秀作品,以其为样本优化自己作品,同时对其它组的作品进行批评、分析和评估,提高作文能力。

4. 总结反思1.整体学习的反思和评述2.编写课堂笔记、心得体会3.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认真反思接下来如何努力。

四、教学评估与作业布置1. 教学评估1.能够独立完成描写亲情的记叙文2.能够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培养对亲情的赞美与感恩之情2. 作业布置1.按照教师讲解的口令方法进行口头试讲。

2.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一篇记叙文作文,题目为“我和家人的一件事”。

3.按照规定要求,撰写书面写作总结。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第一章:亲情的定义与价值1.1 亲情的定义:介绍亲情的概念,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亲属之间的关系。

1.2 亲情的价值:讨论亲情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强调亲情对于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

第二章:亲情的表现形式2.1 亲情的精神支持:介绍家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互鼓励、支持和理解。

2.2 亲情的物质关怀:探讨家人之间在物质上的相互照顾、分享和帮助。

2.3 亲情的情感交流:强调家人之间情感上的沟通、表达和共享。

第三章:亲情的故事分享3.1 父母的爱:分享一些关于父母亲情的真实故事,如父母对孩子的无私奉献、付出和牺牲。

3.2 兄弟姐妹的情谊:介绍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扶持、关心和成长的故事。

3.3 子女的孝顺与回报:讲述子女如何孝顺父母、回报家庭的故事。

第四章:亲情写作的技巧与方法4.1 选择亲情的角度:指导学生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写作,如从孩子的视角描述父母的爱。

4.2 运用具体的细节:教授学生通过具体细节的描写来使亲情的故事更加生动和感人。

4.3 运用修辞手法:指导学生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5.1 实践写作:让学生根据前几章的学习内容,自己动手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5.2 作文修改:指导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并提供修改建议,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亲情作文的评改与分析6.1 作文评价标准:介绍亲情作文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充实、情感真挚、表达清晰等方面。

6.2 作文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作文,并提出改进意见。

6.3 作文讲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

第七章:亲情作文的优秀案例分析7.1 优秀作文展示:展示一些优秀的亲情作文案例,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7.2 优秀作文分析:对优秀作文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7.3 学生模仿练习:让学生根据优秀作文的特点,进行模仿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高中语文第单元作文二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高中语文第单元作文二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学习目标】1、体验亲情,感恩亲情。

2、明白何谓文章的充实3、明白怎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起来【课前检测】【教学步骤】一、齐读,感恩亲情最美的声音包利民大学时同寝室有一个家住哈尔滨的同学,他从不给家里打电话。

问他,他说家里没有电话,写信就可以了。

我们有些奇怪:家住大城市,生活条件也不错,家里怎么会不安电话呢?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声来,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有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枕头底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没有听到声音.我们很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带子干什么呢?快毕业了,他才告诉我们原因。

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了他的身上,给他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

后来日子好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起家中的爸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塑造了我的今天。

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感觉父母好像就在我的身边一样。

”我们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了,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

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得多高,父母的目光都在我们的背后,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最牵挂的孩子。

大爱无言,而那份无言的爱,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

(《演讲与口才》2002年第5期)二、【知识链接】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则永不褪色的话题.有人这样形容亲情: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我说,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它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没有亲人的关爱,没有亲情的温暖,生命将是多么荒凉!我们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亲情的感受会逐渐细腻、深刻。

《讴歌亲情__学习写得充实》教学设计

《讴歌亲情__学习写得充实》教学设计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水平:搜集古今中外讴歌亲情的文学作品,搜集生活中相关亲情的事例;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感情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挚爱亲情;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亲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讴歌亲情。

2、过程与方法:教师点拨与合作探究相结合3、情感态度价值观:协助学生理解亲情的可贵,体验亲情的温暖,学会尊重、沟通与回报爱。

(二)重难点: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人物的服饰、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来表现亲情,从而把文章写得充实。

二、教学设想1、多媒体展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买桔子时的精彩片断。

让学生熟悉课文后扮演角色,通过“父亲”这个角色扮演来学习描绘人物的细节描写(服饰、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2、(1)学生在熟悉朱自清《背影》这篇课文后分组扮演“父亲”这个角色,并通过讨论揣磨表演过程需注意的细节。

(2)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和动人瞬间,分组讨论总结出一些典型的事例,找出适合自己写作的素材。

三、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导语设计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

能够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

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

亲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当今物欲横流,亲情的博大和温馨又是何等的重要。

由此引入亲情的话题。

(二)创设情境1、展示:多媒体展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买桔子时的精彩片断,让学生认真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这段文字的感动之处,各小组讨论发言这段文字好在什么地方。

(课文内容见课件)2、扮演:根据发言,各小组选一位代表来扮演朱自清作品中的“父亲”。

3、评价:点评各组表演的好与坏,总结出表演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a.外貌(体形、服饰)b.动作(攀爬栅栏时的动作)c.语言(我和父亲的对话)另外“我”的心理感受也从侧面烘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对亲情的感悟和赞美。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亲情的细节,使作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

3. 引导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升作文的艺术性。

二、教学内容1. 亲情主题的作文立意与构思。

2. 亲情细节的描写方法与技巧。

3. 作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和赞美之情。

2. 讲解亲情主题的作文立意与构思,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亲情事件出发,提炼出有深度的作文主题。

3. 讲解亲情细节的描写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亲情的细节,使作文内容充实。

4. 讲解作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升作文的艺术性。

5. 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亲情主题的作文写作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内容充实、情感丰富、语言生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运用得当。

2. 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修改建议和鼓励。

五、教学资源1. 参考教材:作文写作指导书籍、范文选集。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

3. 辅助材料:亲情主题的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互相审阅作文,提出修改意见,共同提高。

3. 作文展示: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模仿。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讲解亲情主题的作文立意与构思。

2. 第3-4周:讲解亲情细节的描写方法与技巧。

3. 第5-6周:讲解作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4. 第7-8周:进行亲情主题的作文写作实践。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第一章:亲情作文的意义与价值1.1 亲情的定义与内涵1.2 亲情作文的主题与情感表达1.3 亲情作文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亲情作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2.1 选材与构思2.1.1 选取生活中的真实素材2.1.2 构思独特而新颖的角度2.2 情感表达与描绘2.2.1 运用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2.2.2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2.3 结构安排与逻辑性2.3.1 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兴趣2.3.2 中间内容丰富,展开情节2.3.3 结尾点题,留下深刻印象第三章:亲情作文实例分析与讲解3.1 作文实例一:《母亲的手》3.1.1 分析选材与构思的亮点3.1.2 分析情感表达与描绘的技巧3.1.3 分析结构安排与逻辑性的优点3.2 作文实例二:《父亲的背影》3.2.1 分析选材与构思的亮点3.2.2 分析情感表达与描绘的技巧3.2.3 分析结构安排与逻辑性的优点第四章:亲情作文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4.1 常见问题分析4.1.1 选材过于平凡,缺乏新意4.1.2 情感表达过于夸张,缺乏真实感4.1.3 结构混乱,逻辑性不强4.2 解决方法与建议4.2.1 提高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4.2.2 培养情感表达能力,真实表达内心的感受4.2.3 学习优秀作文的结构安排,提高逻辑性第五章:亲情作文的修改与润色5.1 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与方法5.1.1 检查语法错误与用词不当5.1.2 审视内容的充实与合理性5.1.3 调整语句的通顺与流畅度5.2 作文润色的技巧与方法5.2.1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5.2.2 适当运用修辞语言,提升文采5.2.3 审视整体的篇章结构,使其更加完美第六章:亲情作文的语言魅力与修辞手法6.1 亲情作文的语言特点6.2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6.3 语言的魅力与表达效果第七章:亲情作文的情感渲染与心理描写7.1 情感渲染的重要性7.2 心理描写的方法与技巧7.3 情感与心理描写的实例分析第八章:亲情作文的案例分析与启示8.1 优秀亲情作文案例分析8.2 从中得到的启示与借鉴8.3 如何运用案例分析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第九章:亲情作文的实践训练与评价9.1 实践训练的方法与步骤9.2 作文评价的标准与方法9.3 如何提高亲情作文的实践训练效果第十章:亲情作文的拓展与创新10.1 亲情作文的拓展方向10.2 创新亲情作文的技巧与方法10.3 亲情作文的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十一章:亲情作文的读者互动与反馈11.1 亲情作文的交流与分享11.2 读者反馈的重要性与处理方式11.3 借助读者反馈提升作文水平的策略第十二章:亲情作文的比赛与发表12.1 作文比赛的参与与准备12.2 作文发表的渠道与注意事项12.3 比赛与发表对提高亲情作文水平的影响第十三章:亲情作文与生活实际的结合13.1 亲情作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13.2 如何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作文中13.3 生活实际对亲情作文的启示与影响第十四章:亲情作文的教师指导与评价14.1 教师在亲情作文教学中的角色与责任14.2 教师指导的方法与技巧14.3 教师评价的标准与方式第十五章:亲情作文的学习资源与推荐15.1 亲情作文的学习资料与推荐15.2 网络资源在亲情作文学习中的应用15.3 利用学习资源提高亲情作文水平的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以《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亲情作文的写作技巧,提升作文水平。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第一章:亲情的定义与价值1.1 亲情的定义:介绍亲情的概念,解释家庭关系中的亲情纽带。

1.2 亲情的价值:探讨亲情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1.3 亲情的表现:分析亲情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表现,如关爱、支持、理解等。

第二章:家庭中的亲情关系2.1 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探讨父母与子女之间深厚的亲情关系。

2.2 兄弟姐妹的亲情:介绍兄弟姐妹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2.3 其他家庭成员的亲情:讨论祖父母、叔伯姑姨等亲属之间的亲情纽带。

第三章:亲情的培养与维护3.1 亲情培养的重要性:阐述亲情培养对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的作用。

3.2 亲情培养的方法:介绍如何通过沟通、关心、共享等方式培养亲情。

3.3 亲情维护的策略:讨论如何保持亲情的稳定和长久,解决亲情矛盾和冲突。

第四章:亲情的重要性与影响4.1 亲情对个人的影响:分析亲情对个人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影响。

4.2 亲情对家庭的影响:探讨亲情对家庭和谐、家庭教育和家庭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4.3 亲情对社会的影响:讨论亲情对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第五章:亲情的传承与弘扬5.1 亲情传承的意义:阐述亲情传承对家族传统和文化的重要性。

5.2 亲情传承的方式:介绍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家族故事和纪念活动等方式传承亲情。

5.3 亲情弘扬的途径:讨论如何在社会中弘扬亲情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第六章:亲情故事分享6.1 亲情故事的选取:介绍如何选择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的亲情故事。

6.2 亲情故事的讲述:讨论如何生动有趣地讲述亲情故事,传递亲情价值观。

6.3 亲情故事的反思与讨论:引导学习者从亲情故事中汲取启示,思考亲情的真谛。

第七章:亲情写作技巧指导7.1 亲情写作的意义:阐述亲情写作对于表达情感、传承亲情的重要性。

7.2 亲情写作的技巧:介绍如何通过文字表达亲情,包括叙述、描写、对话等手法。

7.3 亲情写作的实践:指导学习者进行亲情写作练习,鼓励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人教版必修五《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人教版必修五《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尽情倾吐内心的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

知识目标:让学生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滴,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亲情。

能力目标:如何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从细节中感受亲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讴歌亲情。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分享【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时间都去哪了》,这是一首关于亲情的歌,那么什么是亲情呢?有人说,亲情,是一把斜挂的吉他,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的牵着你的手;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那一首抒情的《时间都去哪了》。

那么在大家的眼中,亲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心中的亲情。

其实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他的本质是关爱,是父爱、母爱,是手足之情,血脉之情,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他不需要浮华只需我们用心去聆听,用情去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二、写作指导1、通过材料学习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具体充实表达亲情的?材料1:高考时候,考场是设置在区那里,坐车要一个多钟。

那时我们遵照学校的安排,统一提前一天到到那边。

离开家时,是母亲送了我一程又一程。

那是六月天的大中午,赤日炎炎,母亲没有打伞,头顶烈日,穿过一条有一条街巷,帮我找车拦车,几乎忘记了此时的自己还是一个病人。

最后,当我坐上车时,跟母亲挥手再见,任凭我怎么劝说她赶快回家,她都总是笑笑说:“没事的,到那里,别紧张,要放松,不要有压力啊。

好了,我会回去的。

”车驶出了好远,我才颤颤巍巍的回头看看母亲站的地方,这时,我仿佛还看到一个娇弱的影子站在树荫下,在向前方凝望。

天啊,莫非母亲还没走么?我拼命的睁大眼睛,努力朝后看。

潜意识告诉我:是的,没错,没错,那就是母亲,她还在那儿!材料2:父爱,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母爱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母爱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母爱它像篝火,给人温暖去却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激奋自己。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教案标题: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亲情的重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写出充实、有深度的文章。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促进互相学习和成长。

教学重点:1. 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多媒体设备、学生手册、教学素材(包括相关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论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2. 提问:你觉得亲情对你的成长和学习有什么影响?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亲情的重要性。

2. 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如使用比喻、描写细节等,使文章更加充实和生动。

步骤三:合作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亲情的重要性和自己的亲情经历。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小组成员的观点和亲情故事。

步骤四:写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亲情经历和小组讨论的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

2.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指导和范文进行写作。

步骤五:展示和反馈(10分钟)1.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文章或将其展示在黑板上。

2. 教师和同学对每篇文章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步骤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笔记,总结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学校刊物上,与更多人分享亲情的故事。

2. 学生可以采访家长或其他亲人,了解更多关于亲情的故事,并进行写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写出充实、有深度的文章。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习作目标】1.用真挚的心灵感悟亲情,挖掘亲情。

2.运用动人的语言描写亲情,捕捉丰富的细节表现亲情。

【写作指津】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刘心武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心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强笑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庄子你要仔细观察身边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

……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老舍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常在一起的东西。

--冈察洛夫【范文揣摩】妈妈乔典运她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村大娘,没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连救助别人的好事也很少做过。

她太穷了,实在无力去接济别人,只能陪着流眼泪的人流眼泪。

每逢有人讲自己如何英雄如何舍己为人时,她就会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一个要饭的'来到自己门口,锅里没有一口饭,屋里没有一把米,没有打发人家。

想起这些她就脸红、叹气,觉得自己活得不像个人。

村里人可不这样看她,都说只有她才是个真善人。

吃食堂时,大家选她打饭,掌握勺叉。

一天三两二两粮食,有时一两半两,分成三顿,又分到每勺里能有几粒糁子?掌勺的要想对你好,从锅里猛地捞一勺,便稠的多稀的少,不管别人死不死保你活着。

要想坑你,从上面给你撇一勺,便全是清水没有稠的,别人活不活保你得死。

她不,不论给谁打饭,打之前都要先把锅咕咚咕咚搅搅,搅匀了再打,人们喝到碗底比比,沉在下面的糁子都差不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尽情倾吐内心的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

知识目标:让学生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滴,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亲情。

能力目标:如何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从细节中感受亲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讴歌亲情。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分享【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时间都去哪了》,这是一首关于亲情的歌,那么什么是亲情呢?有人说,亲情,是一把斜挂的吉他,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的牵着你的手;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那一首抒情的《时间都去哪了》。

那么在大家的眼中,亲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心中的亲情。

其实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他的本质是关爱,是父爱、母爱,
是手足之情,血脉之情,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他不需要浮华只需我们用心去聆听,用情去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二、写作指导
1、通过材料学习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具体充实表达亲情的?材料1:
高考时候,考场是设置在区那里,坐车要一个多钟。

那时我们遵照学校的安排,统一提前一天到到那边。

离开家时,是母亲送了我一程又一程。

那是六月天的大中午,赤日炎炎,母亲没有打伞,头顶烈日,穿过一条有一条街巷,帮我找车拦车,几乎忘记了此时的自己还是一个病人。

最后,当我坐上车时,跟母亲挥手再见,任凭我怎么劝说她赶快回家,她都总是笑笑说:“没事的,到那里,别紧张,要放松,不要有压力啊。

好了,我会回去的。

”车驶出了好远,我才颤颤巍巍的回头看看母亲站的地方,这时,我仿佛还看到一个娇弱的影子站在树荫下,在向前方凝望。

天啊,莫非母亲还没走么?我拼命的睁大眼睛,努力朝后看。

潜意识告诉我:是的,没错,没错,那就是母亲,她还在那儿!
材料2:
父爱,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母爱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母爱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
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母爱它像篝火,给人温暖去却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激奋自己。

材料3:
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

次日,当救援人员赶来寻找幸存者时,一阵哭声把他们引到了一座倒塌的泥屋旁。

他们挖开泥土,掀开屋顶,发现一个光着身子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小女孩竟然活着。

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不肯离开,她用小手指指身旁哭喊起来:“妈——!”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女人竟是一个盲人,身体早已僵硬。

而她的身下,又刨出一个昂首挺立的半裸男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这才没有被泥石流吞没,她奇迹般地成为这场泥石流中惟一的幸存者!
(记叙、议论、描写(白描,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交叉使用,巧用各类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拟人、对偶等。


2、总结写作技巧
a、注意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用心去感受生活
b、化叙述为描写,注重细节的刻画,神态的描摹,语言的生动,情感的真实。

C、巧用修辞。

3、写作技巧强化
通过赏析案例,对比修改前后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为什么?
【案例】
原文:
明天就要开学了,妈妈仔细地帮我打点行装。

她把我该带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又再三嘱咐我到学校后要听老师的话,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别舍不得花钱,还说,有空她会去看我。

修改后:
明天就要开学了。

吃完了晚饭,妈妈开始为我打点行李。

爸爸在一旁抽着烟,我在一旁看着妈妈为我忙活,妈妈把我的衣服一件件整齐地叠好,仔细地抚平每一道褶皱,一会儿,又侧着头想什么。

“儿子是我自个儿的?快帮我想想,看还缺啥不?”妈妈冲着爸爸嚷。

爸爸没动窝,“我哪知道还缺啥,你好好看看,穿的,用的,从头到脚齐了没?”
“对了,床单枕巾差点儿忘了。


妈妈一边系包袱,一边对我说:“孩子,到了学校可不比在家,在那要听老师的话。

想吃啥就买点啥,别舍不得花钱,钱咱有。

想家了,给家来个信,我和你爸去看你。

”妈妈停了停,我看到妈妈的眼圈红了。

赏析: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么一改,比以前生动得多了,把“妈妈”对“我”的关切、挂念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妈妈”不再是一个平淡的概念,而是有血有肉的细腻感情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了。

作者无需说“妈妈非常爱我!”,读者自然而然地就能感受到这种深沉的母爱,与作者形成感情上的共鸣。

三、实战演练,强化写作技巧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适当增加内容并通过肖像、细节等描写从正侧面凸显父亲的形象,把父亲写“活”。

(可根据个人实际需要将“父亲”改为其他亲人)
小时候,父亲对我很严厉,放学回家,他从不让我跟小朋友一块儿玩,而是逼着我写作业······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应学会注重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并在写作中学会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去表达我们的情感,让我们笔下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有趣。

五、布置作业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

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板书设计:
1
、注意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用心去感受生活。

2、化叙述为描写,注重细节的刻画,神态的描摹,语言的生
动,情感的真实。

3、巧用修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