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的光学特性实验
微波的布拉格衍射(范文4篇)
微波的布拉格衍射(范文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微波的布拉格衍射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微波的布拉格衍射范文一》实验十、微波布拉格衍射实验目的1、了解与学习微波产生的基本原理以及传播和接收等基本特性。
2、观测模拟晶体的微波布拉格衍射现象。
实验仪器DHMS-1型微波光学综合实验仪一套,包括:三厘米微波信号源、固态微波震荡器、衰减器、隔离器、发射喇叭、接收喇叭、检波器、检波信号数显器、可旋转载物平台和支架,以及实验用附件(晶体模型、读数机构等)。
实验原理微波的产生微波波长从1m到0.1mm,其频率范围从300MHz~3000GHz,是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的电磁波。
微波波长介于一般无线电波与光波之间,因此微波有似光性,它不仅具有无线电波的性质,还具有光波的性质,即具有光的直射传播、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
由于微波的波长比光波的波长在量级上大10000倍左右,因此用微波进行波动实验将比光学方法更简便和直观。
本实验装置由微波三厘米固态信号电源、固态微波震荡器、衰减器、发射喇叭、载物平台、接收喇叭、检波器、液晶显示器等组成。
(选件:简单立方交替模型等)图1 1 调谐杆 2 谐振腔3输出孔 4 体效应管 5 偏压引线 6负载体效应振荡器经微波三厘米固态信号电源供电,使得体效应管内的载流子在半导体材料内运动,产生微波,经调谐杆调制到所要产生的频率。
产生的微波经过衰减器(可以调节输出功率)由发射喇叭向空间发射(发射信号电矢量的偏振方向垂直于水平面)。
微波碰到载物台上的选件,将在空间上重新分布。
接收喇叭通过短波导管与放在谐振腔中的检波二极管连接,可以检测微波在平面分布,检波二极管将微波转化为电信号,通过A/D转化,由液晶显示器显示。
模拟晶体的布拉格衍射实验布拉格衍射是用X射线研究微观晶体结构的一种方法。
因为X射线的波长与晶体的晶格常数同数量级,所以一般采用X射线研究微观晶体的结构。
微波偏振实验报告
篇一:电磁场与微波实验六报告——偏振实验偏振实验1. 实验原理平面电磁波是横波,它的电场强度矢量e和波长的传播方向垂直。
如果e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沿着一条固定的直线变化,这样的横电磁波称为线极化波,在光学中也称偏振波。
电磁场沿某一方向的能量有sin2 φ的关系,这就是光学中的马吕斯定律:i=i0cos2 φ,式中i0为初始偏振光的强度,i为偏振光的强度,φ是i与i0之间的夹角。
2. 实验步骤系统构建图由于喇叭天线传输的是由矩形波导发出的te10波,电场的方向为与喇叭口天线相垂直的系列直线,中间最强。
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的两喇叭天线口面互相平行,并与地面垂直,其轴与偏振实验线在一条直线上。
由于接收喇叭口天线是和一段旋转短波导连在一起的,在旋转波导的轴承环的90度范围内,每隔5度有一刻度,所以接收喇叭天线的转角可从此处读到。
在主菜单页面点击“偏振实验”,单击“ok”进入“输入采集参数”界面。
本实验默认选取通道3作为光栅通道插座和数据采集仪的数据接口。
采集点数可根据提示选取。
顺时针或逆时针(但只能沿一个方向)匀速转动微波分光仪的接收喇叭,就可以得到转角与接收指示的一组数据。
终止采集过程后,按下“计算结果”按钮,系统软件将本实验根据实际采集过程处理得到的理论和实际参数。
注意事项:①为避免小平台的影响,最好将其取下。
②实验用到了接收喇叭天线上的光栅通道(光传感头),应将该通道与数据采集仪通道3用电缆线连接。
③转动接收喇叭天线时应注意不能使活动臂转动。
④由于轴承环处的螺丝是松的,读取电压值时应注意,接收喇叭天线可能会不自觉偏离原来角度。
最好每隔一定读数读取电压值时,将螺丝重新拧紧。
⑤接收喇叭天线后的圆盘有缺口,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别将该缺口转动经过光栅通道,否则在该处软件将读取不到数据。
3. 实验结果从?90°到90°匀速转动微波分光仪的接收喇叭,采集到数据曲线如下:可以看出,几乎就是三角函数的形式,在0°的时候微波强度达到最大,在两侧减为0,现取45°时的光强为1.5,是最大光强的,按理论计算应当是cos2 45°=,误差仍然7231还是存在。
微波光学实验报告
微波光学实验报告微波光学实验报告引言:微波光学是研究微波在物质中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微波在不同材料中的行为,探索微波的传播规律和相互作用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索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和衍射现象。
实验一: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我们首先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我们准备了几个不同介质的样品,包括空气、水和玻璃。
我们将微波源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后在不同介质中测量微波的传播速度。
实验结果显示,在空气中,微波的传播速度最快;而在水和玻璃中,微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这说明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实验二:微波的衍射现象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微波的衍射实验。
我们使用了一块有孔的金属板作为衍射物,将微波源放置在一定距离外的位置,并在屏幕上观察到达的微波图案。
实验结果显示,当微波通过孔洞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是因为微波在通过孔洞时会发生弯曲和扩散,导致波前的干涉和相消干涉。
通过观察衍射图案,我们可以了解微波的传播特性和波动性质。
实验三:微波与介质的相互作用最后,我们进行了微波与介质的相互作用实验。
我们选择了一块金属板和一块塑料板作为样品,将它们分别放置在微波源的前方,并测量微波通过样品后的强度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金属板会完全反射微波,导致后方几乎没有微波信号;而塑料板则会部分吸收微波,导致后方微波的强度减弱。
这表明微波与不同材料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相互作用机制,这对于微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和相互作用机制。
微波光学的研究对于无线通信、雷达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微波的性质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微波光学实验是研究微波在物质中传播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衍射现象和与介质的相互作用。
微波干涉与布拉格衍射实验目的
微波干涉与布拉格衍射实验目的微波干涉和布拉格衍射无线电波、光波、X光波等都是电磁波。
波长在1mm到1m范围的电磁波称为微波,其频率范围从300MHz~3000GHz,是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的电磁波。
微波波长介于一般无线电波与光波之间,因此微波有似光性,它不仅具有无线电波的性质,还具有光波的性质,即具有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
由于微波的波长比光波的波长在量级上大10000倍左右,因此用微波进行波动实验将比光学方法更简便和直观。
本实验就是利用波长3cm左右的微波代替X射线对模拟晶体进行布拉格衍射,并用干涉法测量它的波长。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与学习微波产生的基本原理以及传播和接收等基本特性;2. 观测微波干涉、衍射、偏振等实验现象;3. 观测模拟晶体的微波布拉格衍射现象;4. 通过迈克耳逊实验测量微波波长。
二、实验仪器DHMS-1型微波光学综合实验仪一套,包括:X波段微波信号源、微波发生器、发射喇叭、接收喇叭、微波检波器、检波信号数字显示器、可旋转载物平台和支架,以及实验用附件(反射板、分束板、单缝板、双缝板、晶体模型、读数机构等)。
图6-12-1 DHMS-1型微波光学综合实验仪三、实验原理1. 微波的产生和接收图 6-12-2 微波产生的原理框图实验使用的微波发生器是采用电调制方法实现的,优点是应用灵活,参数调配方便,适用于多种微波实验,其工作原理框图见图6-12-2。
微波发生器内部有一个电压可调控制的VCO,用于产生一个4.4GHz-5.2GHz的信号,它的输出频率可以随输入电压的不同作相应改变,经过滤波器后取二次谐波8.8GHz-9.8GHz,经过衰减器作适当的衰减后,再放大,经过隔离器后,通过探针输出至波导口,再通过E面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部分采用检波/数显一体化设计。
由E 面喇叭天线接收微波信号,传给高灵敏度的检波管后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穿心电容送出检波电压,再通过A/D 转换,由液晶显示器显示微波相对强度。
完整微波基本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完整)微波基本参数测量实验报告微波基本参数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微波成为一门技术科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
微波技术的形成以波导管的实际应用为其标志,若干形式的微波电子管(速调管、磁控管、行波管等)的发明,是另一标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微波技术得到飞跃发展。
因战争需要,微波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雷达方面,由此而带动了微波元件和器件、高功率微波管、微波电路和微波测量等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至今,微波技术已成为一门无论在理论和技术上都相当成熟的学科,又是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学科。
【实验设计】一、实验原理1、微波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
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
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
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微波炉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制成的,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2、微波的似声似光性微波波长很短,比地球上的一般物体(如飞机,舰船,汽车建筑物等)尺寸相对要小得多。
使得微波的特点与几何光学相似,即所谓的似光性。
因此使用微波工作,能使电路元件尺寸减小,使系统更加紧凑;可以制成体积小,波束窄方向性很强,增益很高的天线系统,接受来自地面或空间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确定物体方位和距离,分析目标特征。
由于微波波长与物体(实验室中无线设备)的尺寸有相同的量级,使得微波的特点又与声波相似,即所谓的似声性。
3、波导管波导管是一种空心的、内壁十分光洁的金属导管或内敷金属的管子。
微波分光仪实验文分析解析
微波分光仪摘要:微波和光都是电磁波,都具有波动这一共性。
能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干涉、偏振以及能量传递等现象。
微波分光仪正是充分利用了微波的这一通性,模仿光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开展了几个极有意义的实验,以加深对微波及微波系统的理解。
关键词:微波 电磁波 波动 实验 微波系统 作者: 学号: 单位: 一、前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了解电磁波传播特性、现代射频电路及其器件的设计方法已经成为电子工程和通信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
微波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交通管理、医疗诊断、国防工业的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研究微波,了解它的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验目的1.了解微波光学系统和微波的特性(反射、折射、偏振、干涉),学习微波器件的使用。
2.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法布里-贝罗干涉仪等工作原理,计算微波波长。
三、实验原理简介1.系统初步认识2.反射实验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反射板,必定要发生反射。
本实验室以一块金属板作为反射板,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时所遵循的反射规律。
3.驻波测量波长实验微波喇叭既能接收微波,同时它也会反射微波,因此发射器发射的微波在发射喇叭和接收喇叭之间来回反射,振幅逐渐减小。
当发射源距接收检波点之间的距离等于n λ/2时(n 为整数,λ为波长),经多次反射的微波与最初发射的波同相,此时信号振幅最大,电流表读数最大。
2λNd =∆,(d ∆表示发射器不动时接收器移动的距离,N 为出现接收到信号幅度最大值的次数)3.棱镜折射实验通常电磁波在某种均匀媒质中是以匀速直线传播的,在不同媒质中由于媒质的密度不同,其传播的速度也不同,速度与密度成反比。
所以,当它通过两种媒质的分界面时,传播方向就会改变,如下图所示,这称为波的折射。
它遵循折射定律(或称为斯涅耳定律)2211sin sin θθn n =4.偏振实验本信号源输出的电磁波经喇叭后电场矢量方向是与喇叭的宽边垂直的,相应磁场矢量是与喇叭的宽边平行的,垂直极化。
微波实验实验报告
微波实验实验报告微波实验实验报告引言: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短的波长。
在现代科技中,微波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烹饪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微波的特性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微波的特性和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微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2. 研究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3. 实践微波在烹饪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1. 微波发生器;2. 微波传输系统;3. 不同介质样品;4. 高频检波器;5. 微波炉。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一:微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将微波发生器与微波传输系统连接,调节微波的频率和功率,观察微波在传输系统中的传播情况。
结果显示,微波在传输系统中呈直线传播,并且能够穿透一些非金属材料。
2. 实验二: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将不同介质样品分别放置在微波传输系统中,观察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路径发生了变化。
在介质的界面处,微波会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用光学中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来解释。
3. 实验三:微波在烹饪中的应用将食物样品放置在微波炉中,设置适当的时间和功率,观察微波在烹饪中的应用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微波能够快速加热食物,并且能够均匀加热。
这是因为微波能够与食物中的水分子发生共振,使其产生热量。
四、实验讨论与分析1. 微波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微波的产生和传播是基于电磁波的原理。
微波发生器通过电磁振荡产生微波,微波传输系统将微波传输到目标位置。
微波在传输系统中呈直线传播,这是因为微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短的波长,能够穿透一些非金属材料。
2. 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微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路径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介质的折射率不同。
当微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用光学中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来解释。
3. 微波在烹饪中的应用微波在烹饪中的应用是基于微波与食物中的水分子发生共振的原理。
实验七微波技术解读
实验七微波的传输特性和基本测量微波通常是指波长为 1mm 至 1m ,即频率范围为 300GH Z至 300MHz 的电磁波。
其下端与无线电通讯的短波段相连接,上端与远红外光相邻近。
根据波长差异还可以将微波分为米波,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
不同范围的电磁波既有其相同的特性,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下面对微波的特点作简要介绍。
1.微波波长很短,比建筑物、飞机、船舶等地球上一般物体的几何尺寸小得多,微波的衍射效应可以忽略,故,微波与几何光学中光的传输很接近,具有直线传播性质,利用该特点可制成方向性极强的天线、雷达等。
2.微波频率很高,其电磁振荡周期为 10-9—10-12秒,与电子管中电子在电极间渡越所经历的时间可以相比拟。
因此,普通的电子管已不能用作微波振荡器、放大器和检波器,必须采用微波电子管(速调管、磁控管、行波管等)来代替。
其次,微波传输线、微波元器件和微波测量设备的线度与微波波长有相近的数量级,因此,分立的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全不同的微波元器件。
3.微波段在研究方法上不象低频无线电那样去研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是研究微波系统中的电磁场。
以波长、功率、驻波系数等作为基本测量参量。
4.许多原子、分子能级间跃迁辐射或吸收的电磁波的波长处在微波波段,利用这一特点研究原子、原子核和分子的结构,发展了微波波谱学、量子无线电物理等尖端学科,以及研究低嘈声的量子放大器和极为准确的原子、分子频率标准。
5.某些波段的微波能畅通无阻地穿过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因此微波为宇宙通讯、导航、定位以及射电天文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由此可见,在微波波段,不论处理问题时所用的概念、方法,还是微波系统的原理结构,都与普通无线电不同。
微波实验是近代物理实验的重要实验之一。
微波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深入到国防军事(雷达、导弹、导航),国民经济(移动通讯、卫星通信、微波遥感、工业干燥、酒老化),科学研究(射电天文学、微波波谱学、量子电子学、微波气象学),医疗卫生(肿瘤微波热疗、微波手术刀),以及家庭生活(微波炉)等各个领域。
微波光学
实验三、微波光学特性薛清峰、周庆杰【摘要】微波是一种特定波段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为1mm~1m。
它存在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但因为它的波长、频率和能量具有特殊的量值,所以它所表现出的这些性质也具有特殊性。
用微波来仿真晶格衍射,发生明显衍射效应的晶格可以放大到宏观尺度(厘米量级)。
所以,本实验用一束3cm的微波代替X射线,观察微波照射到人工制作的晶体模型时的衍射现象,用来模拟发生在真实晶体上的布拉格衍射,并验证著名的布拉格公式。
该实验还利用了微波分光仪完成了微波的单缝衍射和微波迈克尔逊干涉实验。
该报告主要介绍了上述实验的原理,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在最后还提出了一种实验仪器的改进方【关键词】微波、反射、干涉、衍射、偏振、布拉格实验【引言】微波波长从1m到0.1mm,其频率范围从300MHz~3000GHz,是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的电磁波。
微波波长介于一般无线电波与光波之间,因此微波有似光性,它不仅具有无线电波的性质,还具有光波的性质,即具有光的直射传播、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
由于微波的波长比光波的波长在量级上大10000倍左右,因此用微波进行波动实验将比光学方法更简便和直观。
【实验目的】1、了解与学习微波产生的基本原理以及传播和接收等基本特性。
2、观测微波干涉、衍射、偏振等实验现象。
3、通过迈克耳逊实验测量微波波长。
4、了解微波分光器的使用方法5、明确布拉格公式的解释以及用微波分光计验证的方法6、认识微波的光学性质,学习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实验仪器】DHMS-1型微波光学综合实验仪一套,包括:X波段微波信号源、微波发生器、发射喇叭、接收喇叭、微波检波器、检波信号数字显示器、可旋转载物平台和支架,以及实验用附件(反射板、分束板、单缝板、双缝板、读数机构等)。
微波光学实验系统装置如图1所示。
1.电池后盖 2.开关 3.接受部件 4.转动臂 5.筋骨装置 6.移动装置 7.圆形底盘 8.机脚 9.x波段信号源 10.长支柱 11.紧固蝶形螺丝 12.信号源传输电缆 13.频率调节旋钮 14.功率调节旋钮 15.发射部件 16.发射喇叭 17.固定臂 18.载物圆台 19.圆形支架 20.指针 21.短支柱 22接收喇叭 23.接收旋转部件 24.液晶显示器图1 微波光学实验系统装置【实验原理】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和其他电磁波如光波、X射线一样,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都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和偏振等现象。
微波光特性实验
微波光特性实验一、实验原理1、微波的反射如图1所示,一束微波从发射喇叭A 发出,射向金属板MN ,入射角为i ,由于微波的传播遵循反射定律,因此在反射方向的位置上,只有接收喇叭B 处在反射角i i ='时,接收到的微波强度最大,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微波的单缝衍射 图1 微波的衍射原理与光波的衍射完全相同。
当一束微波入射到与波长可以比拟的狭缝时,它就要发生衍射现象如图2所示。
设微波 波长为λ,狭缝宽度为a ,衍射角为ϕ,当λϕk a ±=sin , ,3,2,1=k 时,在狭缝后面出现衍射波强度的极小值。
当2)12(sin λϕ+±=k a , ,2,1,0=k 时, 在狭缝后面出现衍射波强度的极大值。
(中间 图2 极大在0=k 处)3、微波的双缝干涉微波的传播遵守干涉规律,如图3所示,当一束波长为λ的微波垂直入射到金属板的两条狭缝上,则每条狭缝就是次波源。
由两缝发出的次波是相干波,因此在金属板后面的空间中,将产生干涉现象。
设狭缝宽度为a ,两缝间的距离为 b ,则由干涉原理可知,当λϕk b a ±=+sin )(, ,3,2,1=k 时,干涉加强; 图3 当2)12(sin )(λϕ+=+k b a , ,2,1,0=k 时, M N干涉减弱。
4、微波的迈克尔逊干涉如图4所示,在微波前进的方向上放置成450的半透射板MN ,由于A 、B 处全反射的图4作用,两列波再次回到半透射板并到达接收喇叭处。
于是接收喇叭收到两束同频率,振动方向一致的两列波。
如果这两列波的相位差为π2的整数倍,则干涉加强;当相位差为π的奇数倍,则干涉减弱。
假设入射的微波波长为λ,经A 、B 反射后到达接收喇叭的波程差为δ, 当λδk =, 2,1,0±±=k 时,连在接收喇叭上的指示器有极大示数; 当2)12(λδ+=k , 2,1,0±±=k 时,连在接收喇叭上的指示器有极小示数;当A 不动,将反射板B 移动距离L ,则两列波到达接收喇叭的波程差为L 2=δ,假设从某一级极大开始记数,测n 出个极大值,则由λn L =2得到nL 2=λ,即可测出微波的波长。
微波特性
关于微波光学性质的研究摘要:微波和光都是电磁波,具有波的性质,都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利用微波作波动实验时,其现象及规律与光的波动实验相一致,微波的反射、折射现象及规律与光相同。
关键字:微波、电磁波、反射、折射The research about microwave optical propertiesAbstract : microwave and light are the natur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has, can produce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phenomenon. Use the microwave for volatility experiment, the phenomenon and the regularity and light wave experiment consistent and microwave reflex, refraction and law and light are the same.Key word : microwave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reflection refraction正文:微波的频率为300MHz~300GHz ,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
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它的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率电磁波",微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微波的基本性质通常呈现为穿透、反射、和吸收三个特性。
对于玻璃塑料和瓷器微波几乎是穿越而不被吸收,对于水和食物等就会吸收微波而使自身发热,而对金属类东西,则会反射微波。
1、微波的反射: 实验原理如右图所示:在光学实验中,入射光线可以直接观察,而微波是电磁波,故本实验将通过电流表反映出反射的微波,在做实验时,先固定入射角1 ,转动装有接收器的可转动臂,必须使电流表读数最大,记录此时的反射角2 ,将1 、2 填入下表:入射角度1θ反射角度2θ误差读数误差百分比20 5.18 5.1 7.5% 30 28 26.67% 40 1.37 9.27.25% 50 47 3 6.00% 60 57 35.00% 709.671.23.00%误差来源分析:⑴由于微波也是一种电磁波,易受外界干扰。
电磁场与微波实验三报告——双缝干涉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实验三报告——双缝干涉实验双缝干涉实验1. 实验原理如右图所示,当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一金属板的两条狭缝上时,则每一条狭缝就是次级波波源。
由同一波源到达两缝后所发出的次级波是相干波,因此在金属板后面的空间中将产生干涉现象。
当然,当光通过每条缝时也会出现前面所讨论过的衍射现象,因此这项实验是干涉和衍射两者结合的结果,为重点研究干涉的结果,可以通过控制波长和缝隙宽度来使衍射的现象减弱。
假设b 为双缝的间距,a 仍为缝宽,取a 尽量接近波长λ。
在这样的条件下当取较大的b 时,干涉强度受单缝衍射的影响较小,反之,当b 较小时,干涉强度受单缝衍射影响较大。
干涉加强的角度为半波长的偶数倍处:1sin []K a b λϕ-⨯=+式中K=1,2,…;干涉减弱的角度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处:1(21)sin []2()K a b λϕ-+⨯=+式中K=1,2,…。
只要a 、b 选取合理,可以只对1级极大的干涉角和0级极小的干涉角进行讨论。
2.实验步骤实验平台搭接如上调整双缝板的缝宽到所需大小,将狭缝板放到支座上,使板面与小圆盘上的90-90刻线一致。
固定臂的指针指在小平台的180刻度处。
调整信号电平使数据采集仪接近满刻度。
(注意:双缝板的两面材料不同)开始实验前,检查实验装置状态,注意仪器保护。
(尤其三厘米固态信号源)察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的“等幅”和“方波”档的设置,将数据采集仪的“等幅/方波”设置按钮等同于三厘米固态信号源的设置。
由于双缝板横向尺寸有限,b选取较大时,接收端转角过大,易使微波直接被接收端接收,使数据产生偏差。
在主菜单页面点击“双缝干涉实验”,弹出“建议提示框”,这是软件建议选择的“采集点数”和“脉冲通道”,单击“OK” 进入“输入采集参数”界面。
本实验默认选取通道1作为光栅通道插座和数据采集仪的数据接口。
采集点数可根据提示选取。
在“输入采集参数”界面点击“试采集”按钮,可预览采集过程。
试采集后,若开始“正式采集”,务必要把实验装置恢复到实验的初始状态,方可继续进行“正式采集”工作!本实验采集180个点,采集结束后,可对数据进行保存,点击“保存数据”按钮进行保存。
微波辐射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微波辐射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微波辐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实验方法,通过对物质的微波辐射进行实验研究,可以获得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信息。
在微波辐射实验中,数据处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可以决定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微波辐射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一、实验方法和数据的获得微波辐射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将微波辐射照射到被测物体上,然后通过测量被测物体对微波辐射的反射、透射和吸收等特性来获得有关被测物体的信息。
微波辐射实验的具体方法包括光学法、电学法和热学法等,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被测物体。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微波辐射实验方法,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通常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出,例如功率、反射系数、透射系数、相位等等,这些数据需要经过处理和分析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一)数据的预处理实验数据通常需要进行去噪、滤波、坐标轴转换等预处理,以便更好地分析数据。
去噪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平滑等方法来实现,比如使用计算程序中的平均值滤波、高斯滤波等滤波方法。
滤波方法根据实验数据的特点选择,如果实验数据有周期性且不需要保留高频信息,则可以使用低通滤波器,如果实验数据需要保留高频信息,则可以使用带通滤波器。
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需要将实验数据转换到合适的坐标系中。
坐标轴转换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转换方法。
例如在光学方法中,可以将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转换为复折射率,并进行匹配层的计算。
(二)数据的分析实验数据分析是微波辐射实验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得关于被测物体性质的信息。
对于不同的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也各异。
1. 光学法在光学法中,可以通过光学逆问题来分析实验数据。
光学逆问题指的是通过实验数据反推出被测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首先根据光学逆问题建立物质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函数关系,并通过数据拟合来得到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函数表达式。
然后通过匹配层的计算来得到物质的结构参数和物质的复折射率等信息。
微波光学实验
2. 微波的单缝衍射实验
当微波入射到宽度和其波长可 比拟的一个狭缝时, 会发生如光波 一般的衍射现象。 在狭缝后面的衍 射屏上出现衍射波强度并不均匀, 中央最强且最宽, 从中央向两边微 波衍射强度迅速减小。 由于与光的 单缝衍射一样,这里给出实验光路 图 2.1
图如图 2.1 所示,与狭缝 E 垂直的衍射光速汇聚于屏上 P0 处,是中央明纹的中 心,光强最大,设为 I 0 ,与光轴方向成 角的衍射光束汇聚于 Pk 处,Pk 的光强 由计算可得
(1) 射到反射板上的波都反射了吗?不同的入射角是反射信号是不是一样的?
(2)读数达到最大时的角度我们认为是反射角。但是你能解释为什么有些波反 射到不同的角度吗?
2.微波的单缝衍射 (1)调整单缝衍射板的缝宽,安装该板到支座上,使单缝衍射板和发射喇叭保
持垂直。 (2) 在衍射角 0 度的两侧, 每改变 2 度读取一次液晶显示器读数, 并记录下来。 (3)根据记录数据,画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度的关系曲线。 思考题
度的最小值,此时衍射角 满足
sin k k 1,2,3
(2.3)
③次极大的位置。除了主极大之外,两相邻暗纹之间都有一个次极大(中央条纹 以外的明纹) ,通过计算 tan ,可得各级次极大对应的衍射角 为
arcsin
2k 1 k =1, 2, 3
Ik I0
sin 2
2
=
sin
sin 2
(2.1)
2 式中 为单缝的宽度, 是微波的波长。式中
叫做单缝衍射因子,表征衍
射场内任一点微波相对强度的大小。 衍射图样中光强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位置,一定满足对式子(2.1)求一阶倒 数为零的那些点,即
近代物理实验试题
近代物理实验试题(总1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近物实验面试考题试题真空镀膜1.真空镀膜原理;2.加热烘烤基片对膜的质量有什么影响?3.基片性能、蒸发速度、蒸发时的真空度以及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对膜的质量有什么影响?4.轰击的物理作用?5.真空镀膜的实验操作过程霍尔效应1.什么是霍尔效应;2.若导体中同时有两种极性的载流子参与导电,其综合霍耳系数比单一载流子导电的霍耳系数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3.如何分离霍尔效应与其它效应?4.霍耳系数误差因子0.69的说明5.实际测量与理论相差的原因红外分光测量1.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铺为什么2.以亚甲基为例说明分子的基本振动形式。
3.何谓基团频率它有什么重要性及用途4.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简述红外定性分析的过程。
5.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有哪些?6.何谓“指纹区”它有什么特点和用途7.已知HCl在红外光谱中吸收频率为2993cm-1,试求出H-Cl键的键力常数。
红外光谱的用途?一.真空的获得与测量低真空获得过程中,用火花枪激发玻璃系统,呈现出紫色、分红色说明什么1.低真空获得过程中,加热或激发被抽容器,压强升高说明什么?2.3.4.激发或加热“热偶规”,压强减小说明什么问题?5.6.7.低真空测量过程中压强起伏说明什么?8.扩散泵油间歇沸腾的物理原因是什么?9.前级泵能否将扩散泵油蒸汽抽走为什么10.如何观察扩散泵油蒸汽流的喷发射程11.简述气体分子在高真空下的扩散过程。
12.突然停电或者结束机械泵的工作时,必须要做什么10.操作高真空的测量。
二. 汽液两相制冷机1.F12冷凝器中发生的物理过程?2.3.4.F12蒸发器中发生的物理过程?5.6.7.环境温度对制冷机的影响?8.制冷剂用量对制冷效果的影响?9.工质的命名与定义?10.在什么情况下,压缩机吸气管会结霜?11.升温曲线可说明那些问题?12.制冷机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13.循环制冷在压焓图能说明些什么10.在实际应用中,制冷剂多或者缺少时如何解决近物实验试题( X衍射)1. 实验室里产生x-ray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 x-ray谱包含哪两种谱线?3. Cukα1的波长是1.54056A,它与所加电压大小有无关系为什么4.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5. 在三维坐标中画出(221)晶面的示意图。
微波光学综合实验
微波光学综合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与学习微波产生的基本原理以及传播和接收等基本特性。
2、观测微波干涉、衍射、偏振等实验现象。
4、通过迈克耳逊实验测量微波波长。
【实验仪器】DHMS-1型微波光学综合实验仪一套,包括:X波段微波信号源、微波发生器、发射喇叭、接收喇叭、微波检波器、检波信号数字显示器、可旋转载物平台和支架,以及实验用附件(反射板、分束板、单缝板、双缝板、读数机构等)。
微波光学实验系统装置如图1所示。
1.电池后盖 2.开关 3.接受部件 4.转动臂 5.筋骨装置 6.移动装置 7.圆形底盘8.机脚 9.x波段信号源 10.长支柱 11.紧固蝶形螺丝 12.信号源传输电缆 13.频率调节旋钮 14.功率调节旋钮 15.发射部件 16.发射喇叭 17.固定臂 18.载物圆台19.圆形支架 20.指针 21.短支柱 22接收喇叭 23.接收旋转部件 24.液晶显示器图1 微波光学实验系统装置【实验原理】微波波长从1m到0.1mm,其频率范围从300MHz~3000GHz,是无线电波中波长最短的电磁波。
微波波长介于一般无线电波与光波之间,因此微波有似光性,它不仅具有无线电波的性质,还具有光波的性质,即具有光的直射传播、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
由于微波的波长比光波的波长在量级上大10000倍左右,因此用微波进行波动实验将比光学方法更简便和直观。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和其他电磁波如光波、X射线一样,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都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和偏振等现象。
1、微波的反射实验微波的波长较一般电磁波短,相对于电磁波更具方向性,因此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发生反射。
如当微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一金属板,则会发生反射,且同样遵循和光线一样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与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微波的单缝衍射实验当一平面微波入射到一宽度和微波波长可比拟的一狭缝时,在缝后就要发生如光波一般的衍射现象。
光学实验报告
光学实验报告篇一:微波光学实验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得分:实验时间: XX 年 11 月 23 日,第十三周,周一,第 5-8 节实验者:班级材料0705学号 XX67025 姓名童凌炜同组者:班级材料0705学号 XX67007 姓名车宏龙实验地点:综合楼 503实验条件:室内温度℃,相对湿度 %,室内气压实验题目:微波光学实验实验仪器:(注明规格和型号)微波分光仪,反射用金属板,玻璃板,单缝衍射板实验目的:1. 了解微波分光仪的结构,学会调整并进行试验.2. 验证反射规律3. 利用迈克尔孙干涉仪方法测量微波的波长4. 测量并验证单缝衍射的规律5. 利用模拟晶体考察微波的布拉格衍射并测量晶格数实验原理简述: 1. 反射实验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反射板,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实验室以一块金属板作为反射板,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时所遵循的反射规律。
2. 迈克尔孙干涉实验在平面波前进的方向上放置一块45°的半透半反射版,在此板的作用下,将入射波分成两束,一束向A传播,另一束向B传播.由于A,B两板的全反射作用,两束波将再次回到半透半反板并达到接收装置处,于是接收装置收到两束频率和振动方向相同而相位不同的相干波,若两束波相位差为2π的整数倍,则干涉加强;若相位差为π的奇数倍,则干涉减弱。
3. 单缝衍射实验如图,在狭缝后面出现的颜射波强度并不均匀,中央最强,同时也最宽,在中央的两侧颜射波强度迅速减小,直至出现颜射波强度的最小值,即一级极小值,此时衍射角为φ=arcsin(λ/a).然后随着衍射角的增大衍射波强度也逐渐增大,直至出现一级衍射极大值,此时衍射角为Φ=arcsin(3/2*λ/a),随着衍射角度的不断增大会出现第二级衍射极小值,第二级衍射极大值,以此类推。
4. 微波布拉格衍射实验当X射线投射到晶体时,将发生晶体表面平面点阵散射和晶体内部平面点阵的散射,散射线相互干涉产生衍射条纹,对于同一层散射线,当满足散射线与晶面见尖叫等于掠射角θ时,在这个方向上的散射线,其光程差为0,于是相干结果产生极大,对于不同层散射线,当他们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则在这个方向上的散射线相互加强形成极大,设相邻晶面间距为d,则由他们散射出来的X射线之间的光程差为CD+BD=2dsinθ,当满足2dsinθ=Kλ,K=1,2,3…时,就产生干涉极大.这就是布拉格公式,其中θ称为掠射角,λ为X射线波长.利用此公式,可在d已测时,测定晶面间距;也可在d已知时,测量波长λ,由公式还可知,只有在实验步骤简述: 1. 反射实验1.1 将微波分光仪发射臂调在主分度盘180°位置,接收臂调为0°位置.1.2 开启三厘米固态信号发射器电源,这时微安表上将有指示,调节衰减器使微安表指示满刻度. 1.3 将金属板放在分度小平台上,小分度盘调至0°位置,此时金属板法线应与发射臂在同一直线上,1.4 转动分度小平台,每转动一个角度后,再转动接收臂,使接收臂和发射臂处于金属板的同义词,并使接收指示最大,记下此时接收臂的角度.1.5 由此,确定反射角,验证反射定律,实验中入射角在允许范围内任取8个数值,测量微波的反射角并记录.2. 迈克尔孙干涉实验2.1 将发射臂和接收臂分别置于90°位置,玻璃反射板置于分度小平台上并调在45°位置,将两块金属板分别作为可动反射镜和固定反射镜.2.2两金属板法线分别在与发射臂接收臂一致,实验时,将可动金属板B移动到导轨左端,从这里开始使金属板缓慢向右移动,依次记录微安表出现的的极大值时金属板在标尺上的位置.2.3 若金属板移动距离为L,极大值出现的次数为n+1则,n()?L,λ=2L/n 这便是微波的波长,再令金属板反向移动,重复上面操作,最后求出两次所得微波波长的平均值.3. 单缝衍射实验3.1 预先调整好单缝衍射板的宽度(70mm),该板固定在支座上,并一起放到分度小平台上,单缝衍射板要和发射喇叭保持垂直,3.2 然后从衍射角0°开始,在单缝的两侧使衍射角每改变1°,读一次表头读数,并记录.λ2由于本实验的单缝衍射版的最小值,衍射角度不能过大,同时考虑到第一级衍射极大值的强度比中央极大值的强度弱很多,隐刺将本实验分成两段,第一段从-30°~30°,第二段从30°~50°.3.3 画出两段的I-φ试验曲线图,根据微波波长和缝宽,算出第一级极小和一级极大的衍射角与曲线上求得的结果进行比较4. 微波布拉格衍射实验4.1 用微波代替X射线验证布拉格公式,必须制作一个模拟晶体,使晶格常熟略大于微波波长.模拟晶体是由直径10mm的金属球做成的立方晶体模型,相邻球距为40mm,这些金属球就相当于晶体点阵中的粒子,实验时,将模拟晶体放在分度小平台上.4.2 首先令分度小平台指示在0°位置,这样晶体(100)面与发射臂平行,固定臂指针指示的是入射角;活动臂指针指示的是经晶体(100)面反射的微波的反射角.4.3 转动分度小平台,改变微波的掠射角,掠射角的测量范围15°~35°,45°~60°,保证散射角与掠射角相等,分度小平台每次转动1°,读取接收检波电流I值,再绘出I-θ曲线图.从实验曲线上求出极大值θ角大小,然后与理论公式计算出来的衍射角相比较(取K=1,d=40mm,λ=32.02mm),计算其偏离程度,并分析其原因原始数据、数据处理及误差计算:从上面的实验数据看出,微波的入射角θin和反射角θout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认为是相等的,少数的偏差可能是由于微波易受外界干扰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的光学特性实验2014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李盼园摘要微波是一种特定波段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为1mm~1m。
它存在明显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本实验主要对微波的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及布拉格衍射现象进行验证讨论。
关键词微波、布拉格衍射、光学特性。
实验目的1.了解微波的原理及实验装置2.认识微波的光学特性及测量方法3.明确布拉格公式的解释以及用微波实验系统验证该公式。
实验原理微波是一种特定波段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为1mm~1m。
它存在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但因为它的波长、频率和能量具有特殊的量值,所以它所表现出的这些性质也具有特殊性。
用微波来仿真晶格衍射,发生明显衍射效应的晶格可以放大到宏观尺度(厘米量级),因此要微波进行波动实验比光学实验更直观,安全。
1.微波的单缝衍射λ当一平面波入射到一宽度和波长可比拟的狭缝时,就要发生衍射的现象。
缝后出现的衍射波强度并不是均匀的,中央最强,同时也最宽。
在中央两侧的衍射波强度迅速减小,直至 出现衍射波强度的最小值,即一级极小,此时衍射角为a*sin 1λϕ-=,其中是λ波长,a 是狭缝宽度。
随着衍射角增大,衍射波强度又逐渐增大,直至出现一级极大值,角度为:)43.1(sin 1aλϕ-= 。
如图2-1。
图2-12.微波的双缝干涉当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一金属板的两条狭线上,则每一条狭缝就是次级波波源。
由两缝发出的次级波是相干波。
当然,光通过每个缝也有衍射现象。
为了只研究主要是由于来自双缝的两束中央衍射波相互干涉的结果,实验中令缝宽a 接近λ。
干涉加强的角度为)*(sin 1ba K +=-λϕ,其中K=1,2,...,干涉减弱角度为:)*212(sin 1ba K ++=-λϕ ,其 中K=0,1,2,...。
实验仪器布置与图2相同,只是将单缝换成双缝。
原理图如下2-2:图2-23.微波的布拉格衍射晶体内的离子、原子或分子占据着点阵的结构,两相邻结点的距离叫晶体的晶格常数,约在10-8 cm 的数量级。
X 射线的波长与晶体的常数属于同一数量级。
实际上晶体是起着衍射光栅的作用。
因此可以利用X 射线在晶体点阵上的衍射现象来研究晶体点阵的间距和相互位置的排列,以达到对晶体结构的了解。
根据晶体格点六面体的形状的不同,晶体可划分为七个晶系。
立方晶体内部有多个方向相互平行的晶面族,本次实验用到了(100),(110)两种晶面族。
本实验是仿照X 射线入射真实晶体发生衍射的基本原理,人为的制作了一个方形点阵的模拟晶体,以微波代替X 射线,使微波向模拟晶体入射,观察从不同晶面上点阵的反射波产生干涉应符合的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布拉格方程:λθK d =sin *2,本实验采用入射角λ,而不是掠射角θ,布拉格公式变形为:λϕK d =cos *2,K=1,2,3...n实验仪器DH926B 型微波装置,ZKY-WB-2型微波装置。
实验内容 1.微波的单缝衍射本实验微波的入射角为0º,在单缝的两侧使衍射角每改变2º读取一次表头读数,并记录下数据,直到旋到50º,画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理论算出一级极小和一级极大的衍射角,并与实验曲线上求得的一级极小和极大的衍射角进行比较。
分析误差及产生原因,若微波的波长不明确,可利用曲线上的衍射角计算波长。
2.微波的双缝干涉调整好双缝距离b,接收器距离双缝的距离,双缝缝宽应接近波长λ。
本实验微波的入射角为0º,在单缝的两侧使衍射角每改变1º读取一次表头读数,并记录下数据,直到旋到60º,画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理论算出干涉最强和最弱的角度,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分析误差及产生原因,若微波的波长不明确,可利用曲线上的衍射角计算波长。
3.验证布拉格公式(1)用(100)晶面族作为散射点阵面,实验时逐点测定I 、ϕ,画出I~ϕ曲线图,通过I~ϕ曲线图确定第一级入射角和第二级入射角1ϕ、2ϕ并与理论值对比;(2)用(110)晶面族作为散射点阵面,重复(1)的实验操作。
验证布拉格公式。
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1.微波的单缝衍射图2-3由图2-3可以得出微波单缝衍射的大致走势,当微波的信号较弱时,我们对微波的信号强度进行改变,在=ϕ20º时将信号增强,在ϕ40º将信号减弱,便于读数,但所得实验数据不符号实际情况,实=验操作出错,无法得出实验结论。
图2-4再次实验,得到图2-4。
由图2-4可得0º附近单缝衍射的强度最大,随着入射角变大,光强逐渐变小,在20º和40º之间光强变化范围特别小,读数无法精确,实验误差较大,可粗略判断一级极大和一级极小条纹的位置。
实验中狭缝的宽度为70mm ,估计一级极大为ϕ=44º,一级极小ϕ=24º。
由一级极小计算mm 47.28=λ,%11=η,误差过大,说明一级极小ϕ=24º出现读数失误,因为此段数据变化极小,无法正确判断一级极小对应的角度;由一级极大计算%2.6,99.33==ηλmm ,实验误差较大。
若取mm 32=λ,则计算得对应的一级极小ϕ=27.2º,一级极大为ϕ=40.8º。
2.微波的双缝干涉双缝干涉实验a,b,λ均为已知值。
干涉加强和干涉减弱的理论值分别为:加强: 8.101=ϕ, 2.222=ϕ;减弱: 4.51=ϕ, 4.162=ϕ。
实验数据绘制图形为:3.验证布拉格公式φ为入射角,d=40mm,λ=32mm.对于100面计算理论值为:φ1=66.4°;φ2=36.9° 对于110面,计算理论值为:d=40*0.707=28.28mm ,φ1=55.6°。
实验测得:对于100面, 661=ϕ, 382=ϕ ,误差为%9.01=η,%9.22=η;对于110面, 56=ϕ,误差%1.1=η。
分析:实验值与理论值存在误差,可能由于读数过程指针往复摆动,造成读数不准确,角度测量的精确度不够高使最大角度的测量不准确。
实验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处于合理范围内,可认为实验操作基本准确。
思考讨论:1.如何用单缝衍射的方法测微波波长?由实验原理可得,微波波长与一级极大极小衍射角有一定关系,满足公式:a*sin 1λϕ-=极小,)43.1(sin 1aλϕ-=极大 。
实验中测得光波的一级极大、极小衍射角的角度,即可测得微波的波长。
实验过程可以先采用已知波长的微波对实验进行检验,通过对已知波长的微波进行实验,对实验过程进行检验和改进,以保证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方法的稳健性和准确性,再利用该实验方案对未知波长的微波进行波长测量。
2.为什么只有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时,才可能产生布拉格衍射? 对于同一层散射线,在满足散射线与晶面之间的夹角等于入射掠射角时,他们之间的光程差才为0,想干结果在这个方向光强最大;在不同层散射线,只有晶面夹角与入射掠射角相等的散射线且两者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才互相干涉形成亮纹。
3.本实验采用(111)晶面族作为散射点阵面是否可行?根据实验原理,(111)晶面族也可以被用作散射点阵面。
但本实验要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用晶面族的法线应该处于水平方向,故111晶面族应该用一个顶点进行支撑,来满足实验要求,而由于实验仪器的限制,无法做到。
故本实验无法用111晶面族作为散射点阵面。
附录:单缝衍射实验数据:角度φ光强I-50 2-48 5-46 11-44 7-42 3-40 2-38 2-36 4-34 5-32 2-30 2-28 2-26 2-24 2-22 2-20 9-18 25-16 40-14 56-12 69-10 78-8 83-6 93-4 98-2 1000 1002 1004 1046 1058 8610 7012 6914 6416 45 18 2820 1122 524 226 228 230 232 234 436 438 240 242 344 846 848 350 2布拉格衍射实验数据:φ(°) 100面110面30 32 231 22 232 40 133 48 134 50 235 52 136 56 237 58 138 60 139 48 240 44 141 42 142 28 143 20 144 10 1微波的光学特性李盼园45 4 146 1 147 1 148 2 149 7 150 15 251 18 452 10 2053 9 5054 5 5855 3 7856 3 7957 8 5458 17 2859 18 3060 15 2661 20 862 19 463 15 164 13 165 30 266 65 867 100 768 98 169 52 170 6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