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政治社会化视阈中的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社会化视阈中的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陈炳提要:“政治社会化”具有双向维度,它是指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持续不断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包含政治系统主客体之间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
在终极意义上,政治社会化指向于公共人格与公民政治的生成。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西方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两种重要方式。
二者在依存的社会语境、教育的内容、教育对象的范围、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通过审视二者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实际语境,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主动吸纳公民教育的合理部分,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关键词-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社会化作者陈炳,男,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
(舟山316000)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在政治领域中的要求与体两种重要方式。
因此,如何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正确现,是公民从“自然人”向“公共人”转变的过程,也是政定位二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吸纳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治系统塑造和调控其成员的政治心理、政治行为的过就成为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理程,是政治文化的教育和传播过程。
戴维·伊斯顿曾论问题。
指出,“一个政治体系要得以维持,必须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必要的能量交换,这种能量交换在输入方一、“政治社会化”与“社会化”的概念解读面主要表现为求得社会成员对这一政治制度的普遍认同和支持”(1)。
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采用教育手“社会化”这一概念始现于19世纪末的社会学和段促进本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力求构建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的和谐关系。
公民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主人类学领域,后应用于政治学、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原初意义上,它是指人们通过社会互动,形成人要是通过学习和实践等途径来完成的。
其中,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中西方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的社会属性,实现人的社会生活。
促使和保持社会的一*本文系201i年度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青少年公民责任感生成机理和培育路径研究”(YZOil216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公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分析
公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公民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强调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通过对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的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来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而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鲜明的基础上,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公民教育;思政教育;教育改革公民教育的历史悠久,其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
公民教育在西方发达的国家里有着坚实的根基,为西方国家培养出了一代代的高素质和强责任感的公民。
公民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小、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结合其实际情况实施公民教育之后,其经济和科技得到迅速的发展,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地提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民教育对提升公民的素养和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民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国家领导人早早地就认识到公民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积极地组织人民依法管理社会事物、文化和经济。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学者对公民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
但是从现阶段来讲,我国的教育领域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
我国的现在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着相似之处,但是仔细看来两种教育模式在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教学的目的和效果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区别。
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国内的学者各持所见。
第一种说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公民教育的范围之内;第二种说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并不相互排斥,两者相互补充。
从理论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随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进课本走进课堂中,为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积极地作用。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3.1当前关于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几种看法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及公民社会逐步发育的背景下,伴随着西方公民教育理论的引入以及人们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之间的关系逐渐被提上讨论日程。
对于二者关系,理论界存在“替代说”“转型说”“融合说”几种不同的呼声,本论文在分析这几种主张后,比较赞同“融合”这一说法,并进一步讨论分析了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3.1.1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替代说”部分研究者,从我国社会急速转型和时代变化发展出发,针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强烈主张用公民教育理论和做法来修正思想政治教育。
他们一致认为思想政治课应当以公民教育为发展形态,甚至应该被公民教育取代。
(笔者称此类观点为“替代说”)持“替代说”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的身份“从‘革命者’到‘公民’目标的转换,意味着传统的政治教育必将被现代公民教育所融合”,“作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政治社会化’途径一一传统的政治教育大当代发展就必然要向着‘公民教育’转化”。
们的基本主张是思想政治教育当以公民教育为基本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向公民教育延伸转与轨,并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公民教育服务。
他们一方面指出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民主社会中面临的缺陷以及公民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指出国外公民教育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教育在现代政治民主化方面的优越性以及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与功能上的相似性,从而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了,应当以公民教育来修正甚至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结论。
“替代说”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迁,直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敲响了警钟,并且有利于寻找思想政治教育陷于困境的原因及对策。
但是"替代说"取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性,也挑战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视野
我 国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在 巩 固发 展 传 统 介 体 的 同 时 , 快 _现 代 介 体 对 提 高 教 育 实 效 性 的 探 索 , 加 『
不 仅 在 理 论 研 究 方 面 积 极 探 索 , 实 践 方 面 也 取 在 得 了一 定 的 成 果 。如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为 了 占领 网 络 阵 地 , 网 络 上 建 立 了 红 色 网 站 。 这 些 网 站 具 有 在
教育 主导 性相 对 应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主体 的作 用 是 对 象 。 公 民教 育 的主体 是 以培 养 公 民意 识 为直
接 目的 , 断 提 高 公 民 参 与 国 家 和 社 会 公 共 生 活 不 能力 的组 织者 和 教 育 者 ( 文 所 阐述 的公 民教 育 本
的 关 系 比 较 复 杂 , 须 把 研 究 细 化 到 结 构 要 素 的 必 层 面 , 能 使 我 们 对 两 者 的 关 系 以 及 如 何 构 建 中 才
国 特 色 公 民 教 育 体 系 有 更 加 深 入 的认 识 。
思 想 政治教 育 与公 民教 育 的共性
都 是 狭 义 的 公 民 教 育 概 念 ) 其 客 体 是 公 民 教 育 的 , 接受 者 和受动 者 。西方 公 民教育 的个 体 主体 为社 区工作 者 、 师 、 长 等 , 体 主体 为教 育 管 理 机 教 家 群
体是 思 想政 治 教 育 群 体 , 要 是 指 承 担 、 动 、 主 发 组
必 然 不 能 脱 离 西 方 公 民 教 育 与 我 国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比较研究 。通 过 两 者 的 比较研 究 , 以解 开人 可
日本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比较
日本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比较【摘要】中日两国同属儒家文化圈,中日两国的现代社会价值文化体系都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
儒家强调以德服人,注重道德教育。
受此影响,在中日两国的公民教育中道德教育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但从近代开始,中国和日本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二战后,日本的发展更是频频受到美国影响。
两个文化背景相似的国家在近现代的发展中出现了巨大的分歧,这一点在两国的道德教育之中也有所体现。
关键词: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启示一、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国家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本国公民实施基本的道德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公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公民道德思想水平的提高,并能够以正确的道德思想来指导行为。
公民教育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道德教育的完善,不断完善的道德教育则有利于提升国民总体的素质,从而促进国家的发展。
在二战后,中国和日本同样元气大伤,但日本在战后的几十年后却做到了经济的复苏和崛起,成为了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日本的崛起可以归功于他们良好的公民教育以及相对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
在良好的公民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下,日本的国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这也造就了日本二战后的经济发展奇迹。
道德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公民教育是道德教育实行的重要途径。
因此,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
二、中日两国道德教育的分析比较(一)教育目标根据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道德教育,构建公民的核心价值体系。
即是说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和观念融入到每个公民的内心之中,让公民认清自己作为单独个体应履行个人的义务,以及作为社会成员应履行社会义务。
同时,公民道德教育也要帮助公民构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扎根在每个公民的内心,并且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公民教育与院校思政教育
公民教育与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取代公民教育的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1982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提出“要养成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1985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
从此公民教育被视为我国政治文明的一个基础,越来越被重视。
2007年同志在十七报告中更明确地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阐明了公民教育的核心内涵。
我国公民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
但是在公民教育实施中我们仍然遇到很多困惑和困难,至今人们对什么是公民教育,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什么关系,高职院校要不要进行公民教育以及如何进行公民教育等问题仍有不同看法。
因此,为了在高职院校更有效地推进思政教育,必须正确处理思政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将两者有机融为一个整体,这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及发展趋势“公民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辞海》)这是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概念。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经指出:“公民应该指的是这样一些人:无论能力大小,都必须工作,只知享受而不工作,不仅不是有用的公民,而且是不道德的;个人应将所任的职务看作是郑重的公事,看作是对于社会团体应尽的义务,而不只是专为个人的生活,专为个人的道德主张去做;在职务完成以外,还要借着工作去完成他的特殊人格的价值,以协助他所所属的国家达到伦理化的理想方向。
”[1]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既要有本人个性上的完善,还要能促进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公民教育是一个比公民概念更复杂和很具争议性的概念。
大体可以归纳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看法。
广义上的公民教育即国民教育,指对所有国民实施的思想、文化、科学素质、知识、技能的教育。
如台湾师范大学张秀雄教授认为,公民教育是指培育与民主生活方式有关的态度、行为模式,发展个人担负公民责任的技能的教育。
大学生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辨析
口 黄 平
摘 要 : 达 国 家 高校 较 早 就 重视 大 学生 公 民教 育 , 国 高校 一 直存 在 着 以思 想 政 治教 育 涵盖 公 民教 育 发 我
的情 况。 文章 深入 辨析 公 民教 育与 思想政 治教 育 的 关 系及 其在 大 学生 思想政 治教 育 中的 重要性 , 出进行 公 民 提 教 育 已经成 为 大学 生 思想政 治教 育的 新视 角 , 为 高校 思 想政 治教 育与 时俱进 的客观 要 求 , 者 具有 质 的 同一 成 二
、
高校 阶段 的 高校 思想 政 治教 育 中 , 重缺 失 公 民教 严
o 1 学 党 s 想 育 21 校 建 思 教 0. 8
会 主义 事业 的建设 者 和接 班人 , 于全 面 实施 科 教兴 国 战 对
肤浅 化 , 忽视 了公 民教育 的价 值 导 向作 用 。公 民教 育 的核
心 价值 在 于引 导 学 生对 国家 的 政策 法 律 法 规 制 度 的权 威 形 成 自觉 的认 同 , 政治 道 德和 社会 道 德方 面 具有 完 全 的 在 自觉 意识 和主 动性 , 表现 出高水 准 的社 会公 德 意识 和 鲜 明
我 国当代 大 学生 具 有强 烈 的爱 国主义 热情 , 护党 的 拥 改 革 开放 等 各项 路线 、 针 、 策 , 同邓小 平理 论 、 三个 方 政 认 “ 代表” 重要 思 想和 科学 发 展观 , 注我 国社 会 经济 的发 展 , 关 具 有 较 强 的 主权 意 识 、 民主 意识 、 等 意 识 、 利意 识 , 平 权 主 流是 积 极 、 康 、 上 的 。但 思 想 政治 教 育 上 还 存在 一 些 健 向 问题 , 主体 意 识 、 如 公德 意 识 淡 薄 , 民责 任 感 缺乏 , 律 公 法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国家公民教育差异比较
中 图分类 号 : G 6 4 1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7 — 5 9 6 8 ( 2 0 1 3 ) 0 8 — 0 0 9 0 ~ 0 4
“ 加强 公 民意 识教 育 ” 被十 七大报 告提 出后 , 又 被 写 入
旨在求 得 人类 彻底 解 放 的实 际运 动 , 不仅 包括 推 动人 在 物 质 方 面 的解 放 , 也 包 括 实 现人 在 精 神 上 的解 放 , 无 产 阶 级 不 仅要 实 现 同传 统所 有 制关 系 的最 彻底 决 裂 , 也 要实 现 同
旧有 意识 形态 的最彻 底 决裂 。这种 与 旧有 的意 识 形态 “ 最
革命 战争 年代 应对特 殊环 境的 必然选 择 。
西方 现 代 意义 上 的公 民教 育 , 产 生 于西 方 资产 阶级 革 命 时期 , 也是 特 殊历 史条 件 下 的产物 。 其 中的“ 公民” 一 词 是 相对 于 中世 纪时 期 的“ 臣民” 而言的, 用 以指代 宪 法所 规 定 的平 等 的政 治参 与 主体 。 围绕 “ 公 民” 而展 开 的“ 公 民教 育” , 其 产 生 是 与西 方 资 本 主义 的兴 起 以及 资 产 阶级 民主
涵义, 增 强其 实效性 具有 重要 的 现 实意 义 。 虽然 同属 于 法治社 会 的意 识 形 态教 育 , 但 二 者 与不 同 的政 治 生态 紧
密相 联 , 有 着根 本 不 同的 内在 逻 辑 , 在 产 生历 史 、 追 求 目标 、 教 育 内容 、 理论 依据 、 实施 方式 等方 面都 存在 重 大 区 别 。在 最根 本 的意 义上 , 中国的思 想政 治教 育 内在 地具 有马克 思主 义属 性 。
_思想政治教育_与_公民教育_关系辨析_武东生
“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辨析武东生(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摘 要]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中,一种所谓应当用“中性的”的“公民教育”替代有强烈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法,在近来颇显“新”意、还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某种共鸣。
实际上,无论就其广义指国家开展的公民意识教育,还是特指西方国家对其公民进行的教育,“公民教育”都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教育”。
近代以来不同国家开展“公民教育”在方式方法层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当然可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学习和借鉴,但一般地说要由前者替代后者,则意味着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属性的否定,这显然与讨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不符。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意识形态性[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13)04-0107-005在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持续关注的背景下,从现代公民社会的视角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审察在近年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公民教育”似乎已经成为当前探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热门话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论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社会条件下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任务,这更引起了有关研究者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经过分析“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劣高下,有学者提出,在当今中国应以新的“公民教育”替代旧的“思想政治教育”。
那么,通常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呢,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显然,这是一个需要清晰阐释的问题。
本文从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入手,尝试对此问题做一个初步的回答。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理解和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211141712_美国公民教育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可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美国公民教育中的积极因素,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从而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即为公民教育。
那么,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呢?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又有制教育。
毫无疑问,作为世界最发达国家,美国对法制教育也相当重视。
法制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中就已经是美国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美国法制教育层次鲜明,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对其进行不同的教育。
而且,美国法制教育不仅仅在课堂内进行,还充分利用课堂外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真正实现了全环境的教育,将法制教育最有效地体现出来。
(4)权利义务教育。
在美国公民教育中,权利义务教育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自由、平等、个人独立、民主等是美国公民的权利,也是其责任义务。
在美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和自己所具有的权利及应当承担的义务。
此外,通过权利义务教育,美国公民会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和所属荣誉感,一举两得,所以,权利义务教育在公民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5)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也是美国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品格教育,可以使公民了解美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内容,同时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让美国公民增强国家认同感,达到培养优秀公民的目的。
2.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相当明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说法已经深入中国人民的内心,特别是年轻一代,都能喊出 “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口号,同时,对于曲解、丑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损坏我国国家利益的行为,任何国人都需要第一时间予以制止并与之抗争。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摘要】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领域中重要的两个方面。
公民教育主要着重培养公民意识,发展个人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注重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态度。
两者的内容和目的各不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点。
比如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二者在当代社会教育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未来,应该更加注重二者的结合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内容、目的、异同点、重要性、实施方式、综合分析、社会教育工作、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概述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是指国家对公民进行的一种全面教育,旨在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道德观念和社会参与能力。
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指对人们进行的一种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旨在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和认识政治、社会和历史。
两者虽然在目的和内容上略有不同,但都是为了提升公民素质、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意识和行为。
公民教育强调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感,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使其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
这两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建设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觉悟的公民,但在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上存在差异。
对比分析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为更好地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提出对比分析的目的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两个重要的方面,二者在教育内容、目的、实施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异同。
通过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美国公民教育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
美国公民教育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美国公民教育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
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灌输特定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强调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立场。
美国的公民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独立思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鼓励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分析。
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注重灌输知识,学生在教学中更多被动接收教师的观点和思想。
这种教育模式较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美国的公民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社会问题和公共议题,通过深入讨论和思考来理解和参与社会的议程。
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精神,鼓励学生在社会中发声和行动。
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以培养学生的忠诚和遵守政治领导的思想为重点,强调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国家观念,使学生形成对领导层的信仰和拥护。
美国的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宽容心态。
在美国,学生会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人群,学习和尊重他们的差异。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强调国家利益和国家身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
这种教育模式相对较少关注个体的权益和多元文化的价值。
虽然美国的公民教育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和目标上存在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也有相互借鉴和融合的倾向。
美国的公民教育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两种教育模式应相互学习借鉴,追求更全面的教育目标。
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目标和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两国教育体系的异同点。
一、内容比较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它包括对美国历史、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的教授,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与之相比,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传授党的理论、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国的革命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宪法法律和公民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知识。
二、形式比较美国公民教育采取了多样化的形式,包括课堂讲授、辩论、社会实践等,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学习并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相比之下,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学生通过课堂听讲和课后作业来接受相关知识的传授。
三、目标比较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能力参与民主政治的公民,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和社会参与的能力。
公民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对政府、法律、社会及其作为公民的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无产阶级世界观和科学态度的公民。
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信仰社会主义的情感和认同,使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效果比较美国公民教育的效果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非常突出。
学生在公民教育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对社会和政治的关注程度较高。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接受和信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认同,并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结语:总的来说,美国公民教育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目标和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和价值观。
高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
高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高中教育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不仅是知识学习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公民意识的关键时期。
在高中阶段,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的内涵、教育目标以及教育方法等方面,探讨高中教育中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公民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公民素质的公民,使其具备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二、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的目标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理解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的实施方法1. 多角度的知识讲解。
在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角度的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和理解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内涵和实践意义。
2. 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教育的开展。
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讲解,更需要通过实践教育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与分野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与分野李燕娜(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要在长期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公民教育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在某种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公民教育”。
因此,区分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源起与内涵并寻找它们的交叉与分野,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应然之举。
关键词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分野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The Distinction and Cross between Civic Education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LI Y anna(School of Marxism,Hai'nan University,Haikou,Hai'nan570228)Abs tra c t In the long-term compa ris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civic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W estern countries to achiev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and Chin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both have a distinct ideology.In a wa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s"civic education"of socialist China.Thus,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civic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ind their intersection with the dividing line is ought to move to promote Marxist theory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ilding.Ke y words civic education;ideologica 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ross;distinction新时期,为应对更为理性的融入国际社会所遇到的新机遇,正确的处理来自整个社会中人们因精神世界发生深刻变化而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越发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公民教育的比较。
分析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分析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发布时间:2021-01-07T15:03:33.527Z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1期作者:邱晓霞[导读] 随着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断优化,这不仅仅只是为了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国民生活环境,更多的是为了促使我们人民思想的统一,这其中包含了,让大部分人都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奋斗方向。
邱晓霞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娄底市 417000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断优化,这不仅仅只是为了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国民生活环境,更多的是为了促使我们人民思想的统一,这其中包含了,让大部分人都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奋斗方向。
同时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他们的公民教育相对就比较自由化,没有相对多的统一制度,就会有更多的分歧。
努力培养当代年轻人的最基本的思想原则,本文主要就对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对比,取长补短,弥补我们的不足发扬我们的优势,同时希望有助于我们国家在今后公民教育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美国公民;我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引言:目前我们国家对于教育工作在不断的加大建设力度,希望可以培养出越来越优秀的人才,在公民教育中,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形式,都要进行公民的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我们整个国家都要做到推崇思想教育体制的发展,注重他们的个人思想发展以及他们的思想意识是否端正。
同时在美国的公民教育会出现相对比较“分散”、“开放”,这就是我们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和美国的区别,本文从以下几点对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和研究。
一、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1、美国公民教育的含义美国公民教育中提出所谓的散养、快乐教育,其实是美国社会划分阶级的重要方式,真正的美国精英教育是需要家长为孩子做更多的教育规划和资金支持的,其过程也是非常严苛的,并没有大家看到那样快乐、简单。
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之辨析
形态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或者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转型? 本文就此加以阐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教育; 关系辨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码: 1672 - 0601( 2016) 08 - 0016 - 02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nd “Civic Education”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 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 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1. 2 关于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 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 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
由二者的概念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 育虽然针对主体相同,但是具体形式内容与目标 接近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2 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研究观念 2. 1 替代说
“替代说 ”敢 于 直 面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弊 端 与 问题,并积 极 探 索 解 决 方 法,这 种 态 度 有 可 取 之 处。但是,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都是政 治社会化的途径,可以传递社会的价值导向,但二 者所依托的社会结构不同。我国的公民社会虽然 在发育,但就目前而言并不成熟,且带有政府主导 的色彩。目前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完全应用尚缺乏 成熟的现代社会结构。因此,在我国当今社会,思 想政治教育无法被公民教育完全取代。 2. 2 转型说
0 引言 党的十七 大 报 告 在 讲 到 社 会 主 义 民 主 政 治
时,明确提出 了“加 强 公 民 意 识 教 育 ”问 题,这 是 中国社会民主政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由此也 让人们把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到一起, 引发热议。那么究竟“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 育”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 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简述 1. 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公民教育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当的交叉,又有本质的区别。
通过探究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看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条件、传输的理念、教育方式和效果四个方面的不同。
标签: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公民教育是一个舶来之物,它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当的交叉,又有本质的区别。
探讨公民教育并将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提高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公民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涵义也不尽相同。
公民一词最早使用于古希腊,后被古罗马所沿用。
这时的“公民”主要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一小部分自由民。
进入中世纪以后,西方受到宗教势力和封建君主专制的束缚,整个社会陷入长时间的停滞。
教会和封建君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主宰,个人是上帝的子民和封建君主的臣仆。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公民才被明确赋予特定内涵并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
西方学者对“公民”的含义给出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
狭义方面将公民认定为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将其落归到一套特定的政治制度和价值上,强调公民身份与政治自由的关系。
广义方面的界定则是把“公民”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在狭义理解的基础上扩大了公民概念的外延。
“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几乎被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这个意义上,每当个人做出决定或者采取行动,不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有意的或无意的,都是作为公民在行动。
另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又超出了国家事务的范围。
个人是许多团体的成员,是家庭、学校、宗教机构、工作场所以至世界的公民。
”〔1〕由此可见,在西方,公民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民主政治原则向其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延伸。
在我国,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分析
公民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公民教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强调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通过对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结合的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来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而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鲜明的基础上,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公民教育;思政教育;教育改革公民教育的历史悠久,其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
公民教育在西方发达的国家里有着坚实的根基,为西方国家培养出了一代代的高素质和强责任感的公民。
公民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小、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结合其实际情况实施公民教育之后,其经济和科技得到迅速的发展,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不断地提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公民教育对提升公民的素养和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民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国家领导人早早地就认识到公民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积极地组织人民依法管理社会事物、文化和经济。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学者对公民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
但是从现阶段来讲,我国的教育领域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公民教育体系。
我国的现在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着相似之处,但是仔细看来两种教育模式在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教学的目的和效果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区别。
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国内的学者各持所见。
第一种说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公民教育的范围之内;第二种说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并不相互排斥,两者相互补充。
从理论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随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进课本走进课堂中,为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积极地作用。
公民教育能否代替思想政治教育_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136
公共领域是不同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
社会分化和社会结构转型, 加之中国公民社会的逐 步发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方式等 遭遇了前所未 有的挑战。在 适应现代社会 的问题 上, 较之思想政治 教育, 公民 教育具有天然 的优越 性。自现代 以来, 西方 社 会结 构 呈 现出 的 是 # 国 家 ! ! ! 社会 ∃的模 式, 从而为 公民教育提供 了可能 和必要。因为一定意义上, 公民 教育 # 是一 种协调 公民与国家、公民与政府、公民与社会、公民之间相 互关系的教育, 其宗旨在于实现公民的政治社会化、 经济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 夯实公民作 为国家基石的根基。∃[ 12] 西方公民教育能够有效地 完成政治社会化, 成为沟通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 纽带。现代社会异质化的社会结构以及由此出现的 公共的社会领域正是萌生公民教育的母体, 充满公 共性的公民社会将成为公民教育有效开展的场所。 所以, 西方的公民教育本身不存在遭遇公民社会的 问题。但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 情况则不同。就社 会发育的程度来说, 我国要比西方社会慢上一个节 拍, 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存 在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公民教育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当的交叉,又有本质的区别。
通过探究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看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条件、传输的理念、教育方式和效果四个方面的不同。
标签: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公民教育是一个舶来之物,它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当的交叉,又有本质的区别。
探讨公民教育并将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提高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公民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涵义也不尽相同。
公民一词最早使用于古希腊,后被古罗马所沿用。
这时的“公民”主要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一小部分自由民。
进入中世纪以后,西方受到宗教势力和封建君主专制的束缚,整个社会陷入长时间的停滞。
教会和封建君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主宰,个人是上帝的子民和封建君主的臣仆。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公民才被明确赋予特定内涵并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
西方学者对“公民”的含义给出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
狭义方面将公民认定为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将其落归到一套特定的政治制度和价值上,强调公民身份与政治自由的关系。
广义方面的界定则是把“公民”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在狭义理解的基础上扩大了公民概念的外延。
“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几乎被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这个意义上,每当个人做出决定或者采取行动,不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有意的或无意的,都是作为公民在行动。
另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又超出了国家事务的范围。
个人是许多团体的成员,是家庭、学校、宗教机构、工作场所以至世界的公民。
”〔1〕由此可见,在西方,公民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民主政治原则向其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延伸。
在我国,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2〕这也仅是从法律层面来界定的,在政治层面对公民这一概念还没有比较明确的界定。
虽然在1953年的选举法中开始使用“公民”的概念,并且1954年制定的第一步宪法中就确定了公民的法律地位,但是随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应用和发展。
笔者认为,公民首先是一个社会人及政治人,他的身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成员。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就意味着在这个国家的社会公共生活中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公民应是一个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他具有强烈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负责意识,富有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
公民教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与公民概念相伴而生的。
有些学者认为,最早提出“公民教育”(civileducation)并论证公民教育理论的是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
他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
公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
由于人们在公民教育概念的理解上和使用范围上存在差异,公民教育又常常被划分为狭义和广义的公民教育。
狭义的公民教育是指一种协调个人和政府、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
而广义的公民教育是作为国家的基础教育,与学校教育概念一致,指的是在现代社会里,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培养健全自律、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美德、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公民教育在西方国家中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并且日渐成熟,效果也比较明显。
例如:美国作为公民教育理论研究的策源地,其教育方法、学校实践和教育模式的成功创新和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树立了典范。
二、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比分析公民教育发端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产生于前苏联,后在我国和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实行。
二者虽然在名称上有所不同,但是其逻辑关系却非常密切。
早在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国际研究学院院长就曾经对我国赴美教育考察团的成员说:“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政治社会化技术,或者叫公民技术,中国叫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叫公民教育,叫政治社会化。
”〔3〕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可见一斑。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质的同一性,都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教育。
美国和英国的公民教育、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德国的政治养成教育、日本的道德教育、新加坡的新公民教育等等,各国或地区的教育虽然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时代条件,其教育的名称、内涵、外延及其实现机制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各国公民教育都围绕着公民与国家或所属共同体的关系进行的,重点是塑造公民意识、促进公民与其所属共同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向成员传递特定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实现政治社会化,为国家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的良好的公民。
但是,从许多方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区别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公民教育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历史条件集中地表现在民主政治的倡导与实践、市场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人类生存方式的城市化、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等方面。
它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产生和完善的,是一种培养和塑造合格公民的教育,与民主政治相辅相成。
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的提出和演变,也有一个历史过程。
早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在同盟的章程中提出了“宣传工作”这一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的雏形。
后来传入我国,由于不同的时期所注重的方面不同,很长一段时间都里在名称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战线上,“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呈现交替使用或并用的局面。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概念上以“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这一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和发展演变是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条件。
2.传输的理念不同现代公民教育孕育于民主的土壤中,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观念是它所要传达的理念,也是最终奋斗目标。
例如法国人把“人权”作为学校公民教育核心内容。
从西方普遍实施的公民教育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所要传授的是关于个人与国家关系问题的知识,而这个问题最终又落归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这一问题上。
他们更加注重对公民的权利意识的培养,把公民的权利放在突出位置。
即使是在比较注重传统的英国和德国也不例外。
当个人与国家或社会发生矛盾时,也不会放弃对个人的自由与权利的追求和维护。
当然这与他们所倡导的个人本位的价值观是有密切关系的。
“公民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民主社会中关于自治政府的教育。
而自治政府则意味着:公民主动地参加到对自己的管理中,而不是仅仅被动的接受他人的宣言,或是默许他人的要求。
它最关注的是促进公民对民主理想的理解以及对于民主价值和原则的理性认同。
”〔4〕“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5〕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更加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服从和责任。
它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侧重对公民责任义务意识的培养。
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的是群体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
当个人与社会发生矛盾时,他强调的是个人利益必须要服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它所注重的是国家主体意识的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
在这两种不同的传输理念的影响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3.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上,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西方国家在价值观的教育上更加注重价值澄清,而不是直接的正面灌输。
他们信奉价值澄清学派的主张,强调人的道德和价值观的获得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出来的。
他们注重弘扬个体意识和个性的发挥,通过协商、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公民的参与技能。
从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的方式方法中我们能够看出,公民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将鲜明的阶级性隐藏起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统治阶级所主张的意识形态。
它不是以权威和权力作为工具强制让人们接受,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人们自愿接受。
它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涉及的教育内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还借助心理学方面关于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理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情感认知水平开设课程内容。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坚持了列宁的“灌输理论”,以正面教育的方式,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外面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显性教育。
4.教育的效果不同西方国家实行的公民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这与他们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教育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围绕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化为人们的行动。
同时对人们的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培养也比较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注重正面灌输,它的目标比较明确,旗帜非常鲜明,这也就使得它的渗透性不够强,再加上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被教育者施教中,不注意方法和艺术,造成人们的厌烦心理,就更加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
我们要根据本国的实际,吸纳西方现代公民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1〕高峰.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2〕法学词典(修订版)〔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142.〔3〕郑永廷.美国学校的政治观及价值观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5.(05).〔4〕高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 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5.(11).〔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