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3.2《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5(1)
八年级物理下册《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为例,如眼镜、放大镜、照相机等,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透镜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我会展示一些透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接着,讲解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像距等基本光学参数,以及透镜公式。在此过程中,我会结合实际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同时,通过图示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掌握了透镜基本概念和成像规律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个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实例,如照相机、放大镜、望远镜等,分析其透镜成像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能够运用透镜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自主探究透镜成像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透镜实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运用实验、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培养科学思维。
3.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透镜公式进行计算,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透镜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区别3. 透镜的光学性质4. 生活中的透镜现象5. 透镜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区别,生活中的透镜现象,透镜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2. 教学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透镜在生活中应用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透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第二课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区别3. 第三课时:透镜的光学性质4. 第四课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一)5. 第五课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二)6. 第六课时:透镜的应用和实际意义7. 第七课时:实践活动:制作简易望远镜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准确地描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3)能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4)能够运用透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简易望远镜等。
2. 评价方法:(1)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概念的理解。
(2)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操作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查学生对生活中透镜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4)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图片、原理和实例。
2. 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等,用于开展透镜实验。
初中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 成像特点
4、实像和虚像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有目的观察
将像与物体对比,观察像
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像和物的倒正关系?
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引导回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条特殊光线?实像
展示成像原理图
联系课前照相活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放映动画
提出问题
用学习照相机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
引发学生发问
光圈作用:
快门作用:
底片形成:
3) 变式迁移
照相时,要想使照片上的人物的像大一些,可以采取那些措施?
成像的大小决定于什么?
2、投影仪
1)投影仪成像特点?
物(投影片)到透镜的距离较近,成倒立,放大实像
2)像是怎样形成的?
像的“正立”和“倒立”含义。
3)变式迁移
3、放大镜
像在何处?与照相机成像有何不同?
播放幻灯:
自动播放——控制
提出任务:观察并提出问题
拍下学生观察现象的纪实照片,输入到电脑
提出问题:何处有透镜?生活中在那些地方见到过透镜?
放映:生活中的透镜
透镜有着广泛的引用,期中一定存在科学规律,找出共性研究。
观看、欣赏
观察、思考、
回答
观察、
寻找设备中的凸透镜回答
展开联想,寻找生活中透镜
亲近自然,了解学生的观察力,并提出有目的的观察。为生活中透镜埋下伏笔。
重视学习方法的总结
板书
生活中的透镜
1、 照相机:倒立、缩小、实像,像物在凸透镜两侧,物距大于像距。
2、 幻灯机:倒立、放大、实像,像物在凸透镜两侧,物距小于像距。
3、 放大镜:正立、放大、虚像,像物在凸透镜同侧
八年级《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教学设计
1.激发学生对物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透镜知识,使学生关注眼睛健康,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本章节将从以上三个部分展开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透镜知识,提高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4)结合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介绍眼镜的透镜原理。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透镜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作业布置:设计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如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5.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介绍凸透镜、凹透镜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特点。
2.讲解凸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焦距在透镜成像中的应用。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掌握物距、像距、实像、虚像等概念。
4.结合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介绍眼镜的透镜原理,让学生了解透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如照相机、放大镜、眼镜等,引导学生思考透镜的原理和应用。
2.新课内容:
(1)介绍凸透镜、凹透镜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讲解凸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物距、像距、实像、虚像等概念。
(一)教学重难点
1.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这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解释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人教版初二物理5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2.观察与思考:观察生活中至少三种不同的透镜应用(如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思考并解释这些设备是如何利用透镜原理来实现其功能的。请将观察结果和思考写成小报告,下节课分享。
2.结合透镜公式,讲解焦距、焦点等基本参数,帮助学生理解透镜成像的原理,并学会运用透镜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4.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物理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成像特点、透镜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透镜实例,如照相机、放大镜等,引发学生思考透镜的作用和成像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他们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实验、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透镜成像原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汇报展示等形式,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4.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学习物理透镜知识之前,已经具备了基础的物理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有一定的直观认识,但对于透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可能还不够明确。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但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对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物理素养。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透镜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优秀教案
照相机模型
学与教活动设计
教学反思及批注
活动一:【照相机】出示照相机模型,认识照相机、了解照相机的几个光学构造。
1、镜头、调焦环、光圈、快门、底片
2、演示【照相机】成像,从像和物体的正/倒、大/小以及虚/实方面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体在2f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兴仁县第六中学教学设计方案
单元
第五章
课题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适合年级
八年级
主备教师
王正龙
参与教师
王正龙宋朝兴罗金华王廷果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幻灯机】【投影仪】出示投影仪课件图片
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什么镜?
2、平面镜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3、投影仪在屏幕上成什么性质的像?(倒立、放大的实像)
4、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是什么?(物体在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活动三:演示【放大镜】成像光路
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放大镜成什么像?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了解,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生活中的透镜教案1一、内容及其分析本节内容:物体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所成的像、实像和虚像。
其核心就是生活中的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和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理解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的关键就是要知道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实像还是虚像;而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的关键就是要知道实像和虚像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区分?学生已经知道了光的折射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本节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的,它也是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凸透镜在不同应用中成像的特点,解决重点的关键就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认知问题的基础,同时要有实物或图片观察认识。
二、目标及其分析目标:1、认识物体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所成的像的特点。
2、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分析:1、认识物体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所成的像的特点就是指通过生活经验了解到照相机的镜头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就是要知道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虚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
三、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很难理解实像和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知到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能会聚成像,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就是教师要通过图示解释实像和虚像的成因。
四、教学支持条分析本节利用多媒体演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镜头所成的像的特点。
准备好作图工具:直尺。
五、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一:我们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线不但有会聚作用,它还会成像(教师作简单的演示),那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请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引入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有哪些。
师生活动:学生举例,教师选择与本节有关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加以说明。
问题二: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透镜现象,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3. 生活中的透镜现象4.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5. 实验探究:透镜的光学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实验探究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3. 生活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现象,如眼镜、相机、投影仪等,让学生理解透镜的实际应用。
4.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记录实验现象。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设计一些有关透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透镜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对生活中透镜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评估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光学仪器企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光学仪器行业的发展和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光学实验室或光学仪器制造厂,实地了解光学原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能说出它们所成像的特点。
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能根据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判断成像的性质和应用的光学元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对比不同透镜成像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历模拟照相机成像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习惯。
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和特点。
实像和虚像的概念及区别。
2.教学难点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光路原理和像的性质。
对实像和虚像形成原因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情况中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实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用照相机拍摄的美丽照片、投影仪投射出的精彩画面以及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图片。
提问学生:在这些生活场景中,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是如何让我们看到不同效果的像的呢?这些像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中的透镜。
(二)讲授新课1.照相机成像原理讲解:讲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在胶片(或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通过简单的光路示意图,展示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镜头折射后在胶片上成像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成像特点分析:强调照相机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可以拿出一台相机(或相机模型),向学生展示其主要部件,如镜头、快门、光圈、胶片(或感光元件)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例如,光圈可以控制进入相机的光量,快门速度决定了光线照射胶片的时间。
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范文
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2. 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3. 学会使用透镜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透镜的光学性质;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透镜的种类和特点;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3. 透镜实验的操作方法。
难点:1.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 透镜实验的操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透镜实验器材;2. 教学课件和教案。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2. 准备好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透镜实例,引起学生对透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透镜的种类和特点,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
3. 实验演示:进行透镜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透镜的光学性质。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透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拓展学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师应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透镜的种类和特点的理解;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的掌握;学生对透镜实验的操作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七、教学拓展:1. 透镜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2. 凸透镜和凹透镜在不同介质中的光学性质变化;3. 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的深入研究。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精选8篇)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精选8篇)《生活中的透镜》篇1《生活中的透镜》--一、关于教材:1. 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
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中,安排小组合作制作,即可使小组间形成适当的竞争,又可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3.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
整章内容安排非常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安排在第二节,在学生学习了透镜的基础知识及其对光的作用后,能够进一步对透镜成像的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这个顺序安排使学生能具体、生动地认识透镜的成像特点及生活应用,能引起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求知欲,有利于下节课开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活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对于旧课程安排先探究规律,再认识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4、教学目标和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以及相应的物体和像的大致位置。
(3)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机的体会,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2)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的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制作模拟照相机获得成功的愉悦(2)在观察中增强对物理的兴趣,在探索中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
5、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制作模拟照相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透镜成像的感性认识。
(2)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像,对比、分析,归纳出他们的成像特点,并能区分实像和虚像二、说教法和学法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节课我打算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自主学习探索法、直观教学法等方法。
(八年级物理教案)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进行物理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按照实验方法正确进行实验、观察和交流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②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2.难点:培养学生的保护眼睛的意识,能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物理,让物理知识走向生活,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一.了解眼睛的结构及成像原因。
1、关于眼睛的结构你了解多少?2、同桌互相观察对方的眼睛,你能看到些什么?3、出示幻灯片,了解眼球的结构。
学生根据眼球结构的1-9号位置,先确定各部分名称后出示答案,把眼球的结构与照相机结构比较讲解。
4、出示幻灯片思考: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学生先说)。
5、播放flash动画,了解眼睛是如何观察到物体的。
6、出示幻灯片了解视觉的形成。
7、教师:回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物距在变时,像距也在变,为什么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能成在视网膜上?引出眼睛的调节作用。
出示幻灯片,了解睫状体的调节作用。
8、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那么眼睛的调节作用有没有限度呢?出示幻灯片:了解近点、远点明视距离。
9、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视网膜上,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什么我看大家是成立的呢?(学生感到困惑)出示幻灯片:了解看到正像的原因。
10、为什么老师看不清教室后排的同学,只能看清前面的同学?引出近视眼二.了解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1、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近视眼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2、播放flash动画,了解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3、提问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眼睛呢?①同学说说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偶;②说说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视力;③出示幻灯片,了解眼保健知识;4、还有一些人看不清楚近处的问题,却能看清稍远的物体,他们的眼睛有什么缺陷?引出远视眼三.了解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1、同学说说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2、播放flash动画,了解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四.出示幻灯片,了解几种特殊的眼镜五.练习反馈。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教案)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一章:透镜的基本概念1.1 透镜的定义与分类1.1.1 凸透镜1.1.2 凹透镜1.1.3 等厚透镜与等焦距透镜1.2 透镜的物理性质1.2.1 折射率1.2.2 焦距1.2.3 透镜公式1.3 生活中的透镜实例1.3.1 眼镜1.3.2 相机镜头1.3.3 放大镜第二章:透镜的光学性质2.1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2.1.1 会聚光线2.1.2 成像原理2.1.3 放大倍数2.2 凹透镜的光学性质2.2.1 发散光线2.2.2 成像原理2.2.3 缩小倍数2.3 透镜的应用实例2.3.1 远视眼镜2.3.2 近视眼镜2.3.3 双焦点眼镜第三章:透镜组合与成像3.1 透镜组合的基本原理3.1.1 组合方式3.1.2 成像规律3.1.3 放大倍数计算3.2 常见透镜组合实例3.2.1 望远镜3.2.2 显微镜3.2.3 投影仪3.3 透镜组合的应用与创新3.3.1 相机镜头组合3.3.2 变焦镜头设计3.3.3 激光透镜组合第四章:生活中的透镜应用4.1 光学仪器中的透镜应用4.1.1 照相机4.1.2 摄像机4.1.3 望远镜4.2 日常生活中的透镜应用4.2.1 眼镜4.2.2 放大镜4.2.3 幻灯机4.3 创新透镜应用案例4.3.1 虚拟现实眼镜4.3.2 太阳能聚光器4.3.3 光纤通信透镜第五章:透镜的维护与保养5.1 透镜的清洁方法5.1.1 清洁工具与材料5.1.2 清洁步骤与注意事项5.2 透镜的防霉与防雾5.2.1 防霉方法5.2.2 防雾方法5.3 透镜的储存与保养5.3.1 储存方法5.3.2 保养技巧5.4 透镜故障与修复5.4.1 常见故障分析5.4.2 修复方法与技巧第六章:透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6.1 生物显微镜中的透镜应用6.1.1 显微镜的构成与原理6.1.2 物镜与目镜的设计6.1.3 显微镜的调节与使用6.2 医疗设备中的透镜应用6.2.1 内窥镜6.2.2 激光治疗仪6.2.3 超声波诊断仪6.3 透镜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案例6.3.1 荧光显微镜6.3.2 电子显微镜6.3.3 相差显微镜第七章:透镜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7.1 光纤通信中的透镜应用7.1.1 光纤通信原理7.1.2 光纤透镜的设计与制造7.1.3 光纤通信设备中的透镜应用7.2 激光技术中的透镜应用7.2.1 激光器原理7.2.2 激光透镜的设计7.2.3 激光应用设备中的透镜案例7.3.1 光电探测器原理7.3.2 透镜在光电探测器中的作用7.3.3 光电探测器应用案例第八章:透镜在艺术与娱乐中的应用8.1 电影与摄影中的透镜应用8.1.1 摄影机镜头设计8.1.2 电影镜头语言8.1.3 特殊效果镜头设计8.2 舞台灯光中的透镜应用8.2.1 舞台灯光设备8.2.2 透镜在舞台灯光中的作用8.2.3 舞台灯光设计案例8.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中的透镜应用8.3.1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8.3.2 透镜在VR/AR设备中的作用8.3.3 VR/AR设备案例分析第九章: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9.1 环境监测中的透镜应用9.1.1 红外线望远镜9.1.2 紫外线检测仪9.1.3 空气质量监测仪9.2.1 卫星导航系统9.2.2 车载摄像头9.2.3 交通监控系统9.3 透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9.3.1 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9.3.2 植物生长灯9.3.3 农业无人机中的透镜应用第十章:生活中的透镜创新与未来发展10.1 透镜材料与工艺的创新10.1.1 新型透镜材料10.1.2 透镜制造工艺的发展10.1.3 透镜设计的创新趋势10.2 智能透镜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10.2.1 智能透镜的应用前景10.2.2 物联网技术在透镜应用中的发展10.2.3 智能透镜在未来生活中的角色10.3 透镜在太空探索与天文学中的应用10.3.1 太空望远镜的设计10.3.2 透镜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应用10.3.3 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透镜未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透镜的分类、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解析:透镜的分类、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是理解透镜基本特性的关键。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 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认识虚实像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制作照相机模型,学生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
(2) 学生主动观察,能利用自身经验综合分析问题,发展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 通过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激发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1.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时成像不同。
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
【教学难点】1.虚像的成像原理。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
学生准备:1. 全班分为四组,收集有关生活学习和生产中用到的透镜的资料。
2.组织每一组事先按课本P94“想想做做”制作模型照相机,3.上课前每四人发一放大镜,【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本环节目标分析:1.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生活经验二、新课讲授:本环节目标分析:目标一、认识照相机的成像特点;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照相机成像特点认知序列1.激发学生对照相机的研究的热情,寻找学生的关注点2.介绍照相机的结构为制作简单相机左准备3.制作简单的相机,通过制作来认识照相机的原理4.通过自制相机来研究照相机的成像特点这为学生理解像的特征,提供了丰富的直观经验。
(在此处强调距离的变化对图像的影响,为第三节左铺垫)5.通过视频讲解,理解为什么取景框看到的是正立的像;并进一步了解现代的数码科技目标二、认识投影仪的成像特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投影仪成像特点的认识序列:1.认识投影仪的结构,2. 取下平面镜进行实验,学生理解成倒立的像;同时认识到平面镜的作用;3.引导学生观察光路,为认识成实像左铺垫;目标三、认识放大镜成像特点;通过对投影仪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的认知序列:1.通过具体观察建立直观的认识;2.学生总结放大镜成像的特点;3.激发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放大镜”现象;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八年级物理 3.2生活中的透镜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学科物理年级八时间总序号课题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主备人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经过分析、综合、得出它们成的像。
师生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互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
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
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我们通过观察走近它,认识它。
二、新课教学:(一)照相机照相机原理图1.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
2.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
3.光线强拍出的像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
4.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
5.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
[想想做做]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片,也可以投射直接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文字,或实物,使用方便。
(三)放大镜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
现在用它看书上的字,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师生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教师活互动过程动三、课堂练习:1.如图为上海航拍照片——世博会中国馆,在航空摄影时,照相机的胶片上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2.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所示,则幻灯片上的旗应是图中的( )3.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从蜡烛的另一侧透过凸透镜用眼直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师生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教师活互动过程动A.平面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放大镜四、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制作和观察了解了如下内容: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透镜的种类和构成;
2. 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3. 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透镜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2. 掌握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 组织课前思考,引入话题;
2. 演示实验,展示透镜的成像规律;
3. 小组合作研究透镜的应用;
4. 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课前思考
通过介绍一些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如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等,引导学生思考透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透镜是什么?”“透镜有哪些种类?”等问题。
2. 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师呈现一个平凸透镜,并使用灯泡辅助讲解平行光通过透镜后的成像规律。
学生参与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并整理出透镜的成像规律。
3. 小组合作研究透镜的应用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应用,如显微镜、放大镜等,进行研究,并设计实验、制作模型。
学生们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展示出来。
4.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透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如何减少近视眼的发生率、如何让老人更方便地看书等问题。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观察发现、问答、小组探究等方式,评价学生对透镜的理解程度。
在反思中,与学生一起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学错误,为今后教学改进提出建议。
同时,也可以与学生讨论关于透镜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生活中的透镜》 教案 教学设计
提供器材,提出问题,明确学生研究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展示交流
引入实像和虚像
用教师的创新实验引领学生
学生做一次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体会照相机成像特点
交流、发言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完成实验,归纳照相机成像特点
讨论并用实验探究成像的变化规律,展示交流
游戏体会投影仪结构,成像大小
重点
难点
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征和工作原理。
难点:对凸透镜及其成像特征和变化规律有一感性认识。
教学法
教法:引导法、实物展示法、实验法、学生演示法、观察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
手段
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自制照相机 自制投影仪 迷你投影仪 多媒体课件
板
书
设
计
生活中的透镜
1、放大镜正立放大虚像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引入新课
二、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内容一:照相机
1学生活动召唤悟空,掌中乾坤(照相机成像初步体会)
关灯:利用凸透镜将大屏幕上美猴王图案投射到手心中
开灯:要求继续实验
引出照相机暗箱的作用
2.学生实验:制作模型照相机
A.照相机成像特点探索(倒立缩小)
B.如何成全身像,如何成大头贴(物近像远像变大)
2、照相机倒立缩小实像
三、投影仪倒立放大实像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时间分配
师 生 行 为
设计理念
教 师
学 生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1.介绍自己是一个法力无边的召唤师
2.利用凸透镜召唤大嘴(放大镜演示)
3.利用同一个凸透镜召唤梅花(投影仪成像简单演示)
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全面.doc
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生活中的透镜初二的同学们刚刚接触物理这一科目,老师怎么做好物理教案很关键,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体验性目标1.经历:观察凸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2.反应:能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
3.领悟:初步形成爱科学的态度、愿意探究的精神、与他人协作的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初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人教版教学准备凸透镜、光具座、蜡烛、火柴、放大镜。
初二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人教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及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一玩小水珠:把透明胶片放到课本上面,用手指在透明胶片上滴一个水珠,观察小水珠下面的字。
揭秘“小水珠”并进行设问:你玩过凸透镜吗?能介绍一下你以前是怎么玩的吗?还有别的玩法吗?二演示:用投影仪把细小的灯丝投影在天花板墙壁上。
让学生观察灯丝的像与灯丝相比怎样?演示:灯丝开口向下,在像上开口怎样?演示:灯丝开口向上,在像上开口又怎样?成什么样的像,1.如何区别像的正立、倒立?什么情况像明亮、清晰?2.怎样区别实像和虚像?像与原物相比有什么特点,3.像的放大、缩小是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回答: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无法用光屏承接。
像的正立、倒立是指像的上下位置,与物体的上下位置比较是否颠倒。
“放大”、“缩小”指像与物比较的结果。
“变大”、“变小”指像本身的变化情况。
4.什么是物距、像距?灯丝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
三设问:使用凸透镜产生这么多的现象,所成的像有哪些特点?成像的条件是什么呢?能猜想一下吗?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的位置有关,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岳西县中关中心学校南岳初中程伙《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岳西县中关中心学校程伙(男中二本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弄清楚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大致构造及成像性质。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对生活中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也为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做好了准备。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能正立放大的虚像,从而知道凸透镜成像的特征有哪些,这样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也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对比实验数据,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尤为密切,很多学生头脑中都有丰富、具体、生动的感性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需适当点拨提醒,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
照相机模型的制作,不仅巩固了其原理,还能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也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纸筒、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第二节生活中透镜(播放幻灯片1 生活中透镜)『导入新课』现在的人们每逢过时过节、外出游玩或一些特殊的日子,总喜欢留影作纪念。
用照相机拍出喜庆的场面、美丽的风光或特别的时刻,再通过照片来回味。
对照相机大家一定不陌生,哪些同学会用照相机或使用过照相机的,请举手告诉我?(学生举手回答)好!我们同学个个动手能力强,了不起!那么照相机为什么可以拍摄出风景、人物呢?你们想了解它吗?我们通过观察来走近它,认识它。
『推进新课』一、照相机板书照相机1、出示真照相机让同学们观察。
2、请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说照相机由哪几部分构成?请一位同学说,老师板书。
板书照相机由镜头、调焦环、光圈、机箱、快门、胶片等组成[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
下面通过图片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
(播放幻灯片2 照相机的组成)3、请另一位会使用照相机的同学就自己的摄影经验谈照相机照出来的相的特点。
[生]:照出来的相是倒立、缩小的。
4、出示模型照相机,请同学使用,谈谈看到的相的特点。
[生]:呈倒立、缩小的像。
5、这是我的(模型)照相机,你们想不想也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照相机呢?([生]:想!)请大家根据桌面上的器材,按照课本63页中“想想做做”的方法作一台照相机。
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学生制做照相机,教师注意指导)6、请大家用你的照相机给照一张相,说说你看到的像的特点。
[生]:是倒立、缩小的像。
7、再请同学们检查下你的模型照相机的构造,说出它的组成部分。
[生]:凸透镜、纸筒、塑料薄膜8、(教师引导)比较一下两照相机我们发现:板书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9、请大家根据模型说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板书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10、很好,大家已经正确的归纳出了照相机的原理,了不起!我们再通过光路图来认识一下。
(播放幻灯片3 照相机的原理)(我们发现照相时物体离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11、同学们,这里面呀我还有一个问题,照相机能把物体的像呈现在光屏上,那它又是如何得到清晰的相片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等一会儿,请一位同学告诉我?[生]: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人、景物)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了。
12、随着社会的发展,照相机也得到了升级,现在有了数码相机。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幻灯片4 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用图像传感器替代胶片,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二、投影仪板书投影仪[师]: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学习。
先请大家观察一下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学生观察,教师介绍投影仪的结构。
(学生观察中,可找一位同学用眼镜抹布摸摸镜头感受其为凸透镜)(播放幻灯片5 投影仪)板书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等组成。
【演示实验】把投影仪上的镜子(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
[师]:同学们,请在我操作时,仔细观察,并说出投影仪的特点。
[生1]: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生2]: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像反射到屏幕上。
[生3]:可以把文字直接书写在投影仪的透明胶片上,使用方便。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回答得也非常好。
下面我们一起归纳出投影仪的特点。
板书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师]: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光路图再来认识一下,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播放幻灯片6 投影仪的原理)(投影时物体离镜头距离比较近,成倒立放大的像)[师]:我们再一起了解下使用投影仪的注意问题。
(播放幻灯片7 投影仪的使用)(注意解释一下如何才是倒放)[师]:投影仪中还有一种是实物投影仪它能直接投影实物,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使用时更方便。
[师]:(拓展)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还会用到另一种仪器——幻灯机,它和我们学习的投影仪相似,也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制成。
所不同的是幻灯机必须使用幻灯片,另外它是直接投影在屏幕上。
三、放大镜板书放大镜[师]:放大镜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之一,我们的桌上就有放大镜,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的构造,看看它是哪一种透镜?[生]:凸透镜。
(板书)[师]:很好,回答得非常正确。
放大镜顾名思义就是能起到放大作用的透镜,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
(学生实验,用放大镜观察课本上的文字)[师]:大家刚才都动手了,很好。
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怎样的?[生]:让放大镜贴着书本,再慢慢的拿开,发现字是越来越大。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
同学们,你们刚才在使用放大镜时观察到的像的特点是怎样的?[生]:呈正立、放大的像。
(板书)[师]:回答得非常好,我们通过幻灯片再看一下。
(播放幻灯片8 放大镜)[师]:很好。
大家在刚才使用放大镜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利用放大镜观察到的像一定都是放大的么?大家都实验一下。
学生实验后,请同学回答。
[生]:放大镜贴着书本慢慢移开,字是先变大变清晰,但后来变得模糊,看不清,再到后来观察到前方的物体呈现出了倒立、缩小的像。
[师]:观察得非常仔细,回答得也非常准确。
看来,放大镜要体现其功能,它和物体的距离必须适中。
(顺便介绍后出现的情况是照相机的原理)四、实像和虚像[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平面镜、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等都能成像,但实际上,这些像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有实像和虚像之分。
板书实像和虚像板书实像是由实际光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师]:(播放幻灯片9 实像和虚像)如小孔成的像,照相机、投影仪和幻灯机的像等。
板书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师]:如平面镜成像、“眼睛受骗”、放大镜的像等。
〒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学习了如下重要内容: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和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实像和虚像。
〒巩固练习〓1、见课件(播放幻灯片10 巩固练习)2、请同学谈谈你难忘的一张照片。
〒作业布置〓(播放幻灯片11 想一想做一做)1、思考题;2、“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第1、2、3、4题。
(播放幻灯片12)〒板书设计〓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构造:由镜头、调焦环、光圈、机箱、快门、胶片等组成原理: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二、投影仪构造: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等组成。
原理: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是凸透镜能呈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实像和虚像实像是由实际光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教学反思〓生活中的透镜比较多,教材中选取了三种典型为例,讲解其物理原理。
这正体现了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得出其物理原理,从而实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
制作照相机实验的安排,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技能,也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放大镜正确使用教学的安排,让不仅掌握了其功能实现的方法,也找到了放大镜和照相机间的联系,更加理解了其实它们都是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下一节的凸透镜的成像实验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