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国学诵读)教学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国学《论语》教学工作总结

陈年春

《国学》是我校为推进“渗透性德育工作”所开设的校本课程,这门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带领学生品读国学经典著作中的经典名句,在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和学生一起探讨经典的思想内涵,联系现实社会身边事探讨其思想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八年级国学课程采用的教材是《<论语>选读》,使用的是本校国学教研室编辑的教材。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边教边学边摸索,现将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和教学反思汇报如下:

一、教学情况介绍

本学期我承担了八年级国学课程《<论语>选读》教学工作。教材选取了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经典文句,选文内涵丰富,可以说是汇集了《论语》的精髓,本期开课15节,学习了第十二篇至第二十篇中的选文。

二、主要心得

1、选学内容不宜过多,讲析不宜过多过深,诵读必须落实到位。

《论语》20篇,我们只是选讲。每周一节课,不可能学完整部《论语》,也没有必要学完。每节课学习三五章足够了,不宜过多。讲解不宜过详,分析不宜过深,那样的话,学生反而生厌。而朗读背诵倒是极有必要,要落实到位,不然,学后没有留下印象,没有积累。

2、备好课,上出趣味,让学生享受国学课

上国学课,首先我们老师要懂国学。我们不可能都是博学的大儒,但是对于我们要上的那节课的内容,我们要深入研究,尽量使我们的教学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问什么问题,我们都应该能对答如流,给学生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形象。就像有位老师说的:“我们也许只需讲40分钟,但准备这门课的时间却是你走过的整整20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上课时要满怀激情,创设情景,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国学的美,让他们感觉到,上国学课就是一种享受。

国学课不能停留在枯燥的讲解经典的含义,要补充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国学课堂充满趣味,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补充孙叔敖路遇两头蛇的故事;在教学“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时,补充盲人

点灯笼的故事。这样就把经典的深刻意蕴,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教给了学生。

3、学以致用,践行国学

课已经上成功了,学生也听懂了,行了吗? 还不行!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了这些传统文化,学了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就得让学生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指导自己的人生,否则学了也是白学,也是空喊口号,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4、国学教育渗透其他学科

要教好,学好国学,单单学那一门课还是不够的。因为一个星期也不过一节课,相对来说太少了,这就需要我们把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比如说,《论语》中主要是关于“仁”的内容,语文课可以渗透“仁”的思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作文课的设计也可以结合国学的思想,让他们了解儒、佛、道、法的思想。如:儒家之精髓在于"仁",佛的核心在于向善,道家讲的是自然大同,法家重在强调社会的有规有序。经常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融于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谈吐、言行举止会有改善的。如果人人像老子说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样真正做自己,也就社会安定、和谐太平了。放弃一切欲望,保护一切生态平衡,节约一切能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不就是陶渊明所说的桃花源吗?此外,国学课上学到的经典语言,对于语文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5、国学课堂的多样化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堂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论语》中有不少关于“孝”的内容,要教育学生孝顺父母,知恩图报,可辅以欣赏音乐的方式教学,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学会了怎么孝顺父母,知恩图报。

三、问题和困难:

1 、教材选文涉及面广,备课量大而难。准备每一节课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查阅相关的材料,了解相关知识,因为这些知识无论是否全部教授给学生,教师都必须首先做好贮备。

2 、所需参考资料严重缺乏。

2019年6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