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心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

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

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

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

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

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

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

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

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

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

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

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

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

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

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它们难

道不是我们的文化老师吗?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问他的学生们:“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意思是,如果有人对你们有知遇之恩,你

们将怎么做来报答他们。

子路性急,他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

知方也。”这是何等宏大的目标!现今的老师如果知道自己的学生如

此知恩图报,理想远大,一定会对其赞赏有加。孔子则不然,“夫

子哂之”。孔子用一笑表达了他对子路的不满。在后文孔子对曾皙

讲明了他笑的原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孔子嫌

子路在回答问题时不够谦让,不符合“礼”的要求。可是,在心中

有了答案之后,为什么就不能慷慨陈词说出一番豪言壮语呢?

以我——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孔子这种对“礼”的要求可以说太僵化了。由于孔子的“笑”,接下来,曾皙、冉有、公西华的

言辞都变得异常谦逊。公西华明明很有才华,却只谈自己要当一个

穿着礼服的小相。孔子也知道公西华很有才华,为什么非要引导公

西华说出使自己大材小用的话呢?如果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符合“礼”

的要求,那么“礼”此时便不是一样好东西了。无论用什么样的方

式表达,拥有豪情壮志总是值得鼓励的,但孔子没有,他只看到子

路没有遵守“礼”。孔子对“礼”僵化固执的追求,大大削弱了谈

话的主题。

就我而言,我还是喜爱一节大家争论得很激烈的课,这样思想才能产生激烈碰撞,涌现出更多灵感的火花。孔子如此强调谦虚,是

否也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他学生的思想呢?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重点在“争”字,许多学说在竞争中发展完善。要想使自己的学说

被君主采纳,成为“显学”,怎能不与其他学派的学者据理力争?而

这似乎又不够谦让,不合乎“礼”。但是孔子不也一直在坚定地宣

传自己的学说吗?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同样不能一味谦让。比如在应聘过程中,我们若有好的想法或策划,一定要敢于展示出来。倘若像孔子和其学

生那样刻板地“依礼而行”,你就会把机会白白地让给别人。

不知道我对《论语》的理解是否到位,但这只是我的观点。观点无所谓对错。我不否认孔子是“万世师表”,是“圣人”,但至少

在我这个“今人”看来,这次“侍坐”中,孔子的言辞与表现着实

有不妥之处。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

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

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

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

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

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

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

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

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

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

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

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

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