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马克思宗教论及对宗教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马克思宗教论及对宗教的理解

主题:宗教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宗教

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

学号:********

老师姓名:连宇

摘要:马克思宗教观的核心内容,是认为宗教的产生及其表现方式与特点,是与物质生产和交往所决定的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当时当地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其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与时俱进的宗教理论政策的体系;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人的宗教观,具有鲜明的党性;第四、科学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宗教观;第五、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信仰自由、社会意识形态、宗教观、历史唯物主义。

一:宗教概述

(一)宗教是什么?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在人类早期一些社会中,宗教承担了对世界的解释、司法审判、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等功能。现代社会中,科学和司法已经从有些宗教分离出来,但是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的功能还继续存在。宗教所构成的信仰体系和社会群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宗教信仰自由

所谓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行动,而是知觉和情感。它希望直观宇宙,专心聆听宇宙自身的显示和活动,渴望孩子般得的被动性被宇宙的直接影响所抓住所充实。”从字面上来看它的本质,就是人类对自己心中王国宗主的向往与精神归依所在.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刚才宗教情感论的首创者施莱而马赫这样解释宗教的本质意义。

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的主观反应,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与客观世界的整体性的反应。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能够自由地选择、表达自己的信仰和表明宗教身份,是亿万中国信教群众最深刻的感受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各宗教在变革中找准位置,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政策实事求是,宗教工作开拓进取,宗教关系健康和谐。党的宗教理论政策不断丰富完善,为认识我国宗教问题和处理我国的宗教关系、开创宗教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展望未来,在世界局势发生巨变,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整体变迁的背景下,宗教工作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亿万信众的努力下,我国宗教工作将奋发有为,以新的发展、新的姿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三)宗教与哲学

先说宗教与哲学之异。宗教所反映的世界基本上是经验世界,只不过是在描述经验世界时加进了许多缺乏或扭曲经验世界真实性的成分,即将经验世界中的存在者幻象化或神圣化后再用以解释经验世界,而哲学所反映的世界是一种逻辑上的宇宙观,即经验世界加可能性世界,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至大无外”的存在者。所以,哲学的宇宙观是一种超验的抽象概念,它不直接否定宗教或科学的实在概念的价值,而是从一个永恒的方向引导和激发宗教观念的演变和科学思想的创新。这是宗教与哲学相异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相异的方面是,哲学注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思辨,而宗教强调建立在体验或幻想上的信仰,即哲学在于“思”,宗教在于“信”。但是,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领域里,我们又可以看到宗教与哲学相同的一面,即两者都十分关注诸如生与死的意义、善与恶、美与丑、秩序与自由等。对于这些共同的方面,尽管哲学与宗教对它们的解释有思与信的差别,但它们对人类所提供的“安身立命”的功用却是相同的。

第一、宗教与哲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哲学也好,宗教也好,都是要给人一种终极关怀。在西方中世纪,那时哲学是宗教,宗教是哲学。

第二、宗教与哲学的不同有这样几个区别:

1、宗教与哲学给人的终极关怀不同,宗教把终极关怀放在彼岸世界,放在来世;哲学把终极关怀放在此岸世界,放在现实中。

2、哲学是信念,宗教是信仰。对于在辩论中有人说宗教是错误的论点,神学家托马斯回答说“正因为是错误的,我让你相信”。

二:马克思宗教论

马克思宗教观的核心内容,是认为宗教的产生及其表现方式与特点,是与物质生产和交往所决定的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联系在一起的,是与当时当地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的现实生活过程,是宗教存在和演变的真正根源。因此,人们对宗教的理解必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马克思说:“宗教是精神的鸦片”显然是他宗教观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首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宗教并不是像宗教神学所宣扬的那样是由客观上存在的超自然的力量,也不是像主观唯心主义者所说的是来自所谓人类先天就有的信仰宗教的本性。按照这一哲学的基本原理,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曲折反映,归根到底依赖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过程,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过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正是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比以往任何一种宗教观都更科学地把握了宗教,从而实现了宗教观历史上的根本变革。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首先集中反映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的思想之中,同时也反映在他们同时代和以后赞同历史唯物主义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去研究宗教的人们的思想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