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元代戏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色
豪放激越 敦朴自然

关汉卿、高文秀、纪君祥、康进之 郑廷玉、武汉臣、李行道、秦简夫
文采
温雅明丽 绮丽纤秾 古 清奇轻俊

杨显之、石君宝、尚仲贤 王实甫、白朴、郑光祖、乔吉、李好
马致远、宫天挺
比较常见的分法
爱情婚姻剧:《西厢记》、《拜月亭》、
《墙头马上》、 《倩女离魂》 神仙道化剧:《黄粱梦》、《竹叶舟》、 《任风子》 公案剧:《鲁斋郎》、《灰栏记》、《陈州 粜米》 社会剧和历史剧 :《窦娥冤》、《汉宫秋》 、 《梧桐雨》 《赵氏孤儿》、 《单刀会》
五、元杂剧的题材
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一书中,把元杂
剧分为神仙道化、隐居乐道、披袍秉笏、忠 臣烈士、孝义廉节、叱奸骂谗、逐臣孤子、 钹刀赶棒、风花雪月、悲欢离合、烟花粉黛、 神头鬼面等十二科。 明代孟称舜,还把元杂剧分为宛转绵丽和慷 慨豪放两大类。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元杂剧概说》中又从风格角度 将元杂剧分成二大类、五小类。
绵邈,南吕宫感叹悲伤,仲吕宫高下闪赚, 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惆怅雄壮,道宫飘逸 清幽;大石调风流蕴藉,小石调旖旎妩媚, 高平调条拗滉漾,般涉调拾掇坑堑,歇指调 急并虚歇,商角调悲伤宛转,双调健捷激袅, 商调凄怆怨哀,角调呜咽悠扬,宫调典雅沉 重,越调陶写冷笑。
亚里斯多德《诗学》: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
如人物上场时的叙述交代,它不是对白,因其 没有面向剧中人物;也不是独白,独白是人物 心理的表露。它是面向观众的叙述话语,其主 要功能是交待故事人物身份、说明故事的来龙 去脉或剧情在暗场中的演进。 出现在全剧开头的,便于引领观众入戏 ,如:

[净扮罗大户同搽旦上,罗诗云]……老汉罗大户的便 是,这是我的婆婆,我有个女孩儿,唤做梅英,嫁与 秋胡为妻,昨日过门……(《秋胡戏妻》第一折)
变徵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 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虽然在理论上共有84个调,但元杂剧在实际
应用中只有正宫、仲吕宫、道宫、南吕宫、 仙吕宫、黄钟宫六宫,和大石调、小石调、 高平调、揭指调、般涉调、商角调、宫调、 商调、角调、越调、双调十一调。
这些宫调都表现了不同的情绪:仙吕宫清新
六、艺术创作上的特点
创作手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流,又不乏积极
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戏剧冲突集中、情节紧凑,特别适合于舞台 演出; 人物塑造上,全方位塑造了形形色色、栩栩 如手的人物形象,勾画出一幅元代社会的总 体图卷
语言通俗而又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此外,同以往文学形式相比,元杂剧还表现

演唱:曲文
元杂剧中的歌曲是散曲中的套曲,在音乐形
式上属于北曲。 一本戏必须使用四个不同的宫调,一折中使 用的曲子必须同一宫调。 在每个宫调中,还包括许多不同的曲调,也 就是曲牌。每个曲牌都有自己的谱式,规定 着一定的句式、字数、平仄和韵脚。
七音十二律:宫、商、角、徵、羽、变宫、
结构:折、楔子
折,“断”的意思,“一折”即是“一段”,相当 于现代戏剧的一幕。 “折”的概念,重要的不是一个叙事结构的单位, 而是一个音乐的单位,即由同一宫调的多支曲牌联 缀成的联套。 楔子:由于元杂剧一本四折这一格局的限制,剧作 家为了取得一种伸缩的余地,往往在全剧的前面加 一个近于序幕的小场子,或在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场 过场戏,这种小场子或过场戏就称做“楔子”。
三、元杂剧的分期
主要以元成宗大德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金亡到元大德年间是杂剧的鼎盛时期,标志是人才 辈出,佳作如林,以大都(北京)为中心。著名杂 剧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垂世杰 作有《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 《梧桐雨》、《汉宫秋》等。 后期杂剧中心南移杭州,著名作家有郑光祖等,杰 作有《倩女离魂》等,杂剧呈衰落趋势。
出它的鲜明的群众性,具体表现为戏剧故事、 戏剧人物的群众性,戏剧创作过程的群众性, 戏剧演出过程的群众性,和戏剧作家队伍的 群众性。
扮演剧中女角,净的次角叫副净。 其他还有孤、卜儿、邦老、孛老、俫儿等称 呼,孤是官员,邦老是强人或流氓,孛老是 老头儿,卜儿是鸨儿或老太婆,俫儿是小孩 子。
科介:杂剧表演中的动作叫做科介。
砌末:砌末是指舞台演出时所用的道具。
题目、正名 :元杂剧在每剧的末尾,用二
句或四句结束全剧,前面的一句或两句叫做 “题目”,它的作用是概括全剧的内容;后 面的一句或两句叫做“正名”,也就是本剧 的剧名。
第一章
第一节
元代戏剧
元杂剧的沿革与体制
元杂剧
:元杂剧是金院本和诸宫调相结合的 产物,同时它有机融合了前代各种表演艺术 成果,创造性地把唱念科舞等艺术有机结合 一起,形成一种用北曲演唱的,表演完整故 事,人物角色众多的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形式。
一、戏剧源流
傩:先秦巫舞(有宗教色
彩的驱鬼除疫的仪式演化 而来的娱乐表演) 角抵:汉代流行的一种竞 技性的文体娱乐活动,有 表演性质,有一定的故事 性;

四、元代戏剧繁盛的原因
戏剧演出的社会化(广泛性)和商业化是促
使杂剧创作繁荣的一个重要条件。 众多的知识分子从事或参与戏剧活动是元杂 剧繁荣的又一个重要条件。 大批著名演员的出现是促使元杂剧繁荣的又 一个重要条件。
元代思想相对自由因素
元代统治者的喜爱和重视
受北方音乐的刺激
出现来自百度文库两折之间者,则对前后剧情起到承上
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 如:

[秋胡冠带上,云]小官秋胡是也。自当军去见了元 帅,道我通文达武,甚是见喜;在他麾下,累立奇 功,官加中大夫之职。小官诉说离家十年,有老母 在堂,久缺侍养,乞赐给假还家。谢得鲁昭公可怜, 赐小官黄金一饼,以充膳母之资。如今衣锦荣归, 见母亲走一遭去。
人物:脚色
元杂剧中的角色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末角,
是扮演剧中男角的,主角叫正末,配角有副 末、冲末、外末、小末等。 一类是旦角,是扮演剧中女角的,主角叫正 旦,配角有副旦、贴旦、外旦、大旦、小旦、 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
在元杂剧中,脚色在大体为剧中人代言的同
时,也承担着直接为作家代言的使命;既可 以在剧内,也可以在剧外;既是“角色”, 又是“行当”。这样,元杂剧在实际演出时, 便具有了独特的剧场交流系统:作家将自己 的创作视界,通过演述者(脚色)与观众交流, 而演述者的双重身份,使其在主要代剧中人 立言的同时,又能将作家对人物的评判、褒 贬、干预告诉观众。
对话:宾白
宾白就是台词。明代姜南说宾是对话,白是
独白。“两人相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抱璞简记》) 明代徐渭认为对话和独白都称为宾白,是与 歌曲相对而言的,歌曲为主,对话与独白为 宾,明白易懂所以称为白。“唱为主,白为 宾,故曰宾白。白,言其明白易晓也。” (《南词叙录》)
元杂剧中有许多面向观众的静止性叙述话语,
赛卢医上场: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
不活,活的医死了。
鲁斋郎上场: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再没双;
街市小民闻吾怕,则我是权豪势要鲁斋郎。
《杜蕊娘》第二折韩辅臣被鸨母赶出门后的
一段说白:你道我为何不去,还在济南府淹阁。
倒也不是盼俺哥哥复任,思量告他,只为杜蕊娘他 把俺赤心相待……
此外还有净角,一般扮演剧中男角,有时也
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 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各部分 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 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 种情感得到陶冶。 在“形象”、“性格”、“情节”、“言 词”、“歌曲”、“思想”,悲剧的这“六 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 排”。第二,戏剧情节应当是“完整”的。
参军戏:唐代形成的有角色
的滑稽戏(有两个角色:参 军为丑角,苍鹘嘲弄他) 金院本:北宋已出现的杂剧 “院本”,传至金都燕京, 继续发展。院:行院,歌舞 行乐之地。院本:行院中演 出的杂剧。
二、元杂剧的体制
元杂剧的体制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一本四折
加楔子,一折一调押一韵,一人主唱用北曲, 题目正名是标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