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毕生发展心理学概述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的发展可分为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
第一,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第二,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P2】2.研究对象: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即研究由出生到老死这一阶段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P3】3.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宣告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P8】4.霍尔是美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
【P10】5. 荣格开始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前半生(向外)和后半生(向内)分期的观点。
认为到了40岁左右可能会出现“中年危机”。
8.中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陈鹤琴。
【P16】9.朱智贤著的《儿童心理学》(1962)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P19】第二章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理论1.弗洛伊德(图2-1)1896年提出了一整套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人格发展理论。
其人格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情欲说。
他主张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性本能并强调人有追求自我快乐的本能,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
【P27】2.心理地形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他更强调意识活动。
发现潜意识是弗洛伊德的创见。
意识(conscious)即自觉,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能量活动部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是心理能量活动的深层部分,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
前意识(preconscious)又称下意识,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意识。
前意识可以被回忆起来,属于意识的一部分。
【P27】3.人格结构说: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的。
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全)
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资料(全)发展心理学知识复习概要发展心理学知识在二级卷册一考试中比重占基础知识40%的一部分(大约占卷册一的13%)。
辅导习题共计298题,其中单项选择219题,多项选择79题,二级要求掌握的习题(带★号)96题。
第一节概述 (181)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8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习题1)。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习题220):①心理的种系发展;②心理的种族发展;③个体的心理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习题2,0412-3-75)。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习题3,0511-2-51)。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习题221):①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②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③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④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⑤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习题4)。
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习题5)。
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发育期(习题6)。
(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五)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习题7)。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习题222):①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②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③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④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一)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二)阐明和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包括(习题223):①遗传和环境的关系;②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③心理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④不同心理机能是否存在关键期。
发展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从人脑重量的发展来看,出生第()年增长最快。
A、一B、二C、三D、四答案: A2.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对儿童心理发展最有利的是与()交往。
A、能力比自己差的同伴B、能力差不多的同伴C、能力比自己强的同伴D、能力比自己强的大人答案: C3.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 )。
A、动作B、感觉C、知觉D、意志答案: B4.幼儿园老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 )。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答案: C5.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
A、先天B、后天C、遗传D、狼奶答案: B6.以下几种情感中,不属于幼儿基本的高级情感的为( )。
A、理智感B、道德感C、责任感D、美感答案: C二、 多选题7.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
A 、童年期B 、婴儿晚期C 、幼儿期D 、婴儿早期答案: C8.个体第一逆反期主要反抗的对象是其( )。
A 、父母B 、同学C 、朋友D 、老师答案: A1.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 )两种形式进行的。
A 、整合B 、同化C 、顺应D 、平衡答案: B C2.对幼儿的“自我中心”,正确的说法包括( )。
A 、儿童的道德水平较低B 、认为所有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C 、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D 、一个人比较自私答案: B C3.动作、形象、语词的关系在儿童思维中的变化便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A 、理性逻辑思维B 、直觉行动思维C 、具体形象思维D 、 抽向逻辑思维答案: B C D4.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 )。
A 、上下原则B 、头尾原则C 、近远原则D 、大小原则答案: B C D5.婴儿1岁以前的记忆包括( )。
A 、情绪记忆B 、动作记忆C、表象记忆D、词语记忆答案: A B6.婴儿的主要动作包括(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3. 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4. 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陈述,另一种是请求。
5.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6. 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7. 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联合游戏,最后发展到合作游戏。
8. 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9. 华生强调环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教育万能论强调对儿童发展的控制。
10.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1.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12.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
13.观察他人的过程有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等4个组成部分。
14.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知觉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15.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_ ,再前后_ ,然后是左右_ 。
16.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_感知者_ 、表现者和欣赏者的角色。
17.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变换_ 、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的特点。
18.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
19.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20.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
2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及习题解答完整版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及习题解答完整版1、新生儿反射的种类有哪些?眨眼反射,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游泳反射,莫罗反射,抓握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行走反射,巴宾斯基反射。
2、简述托马斯―切斯的气质三类型?托马斯和切斯依据婴儿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
20、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感知运动阶段(0~2岁):获得了“客体永存性”概念(2)前运算阶段(2~7岁):具有“自我中心性”的认知特点(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克服了“自我中心性”,出现“观点采择”,获得思维上的“守恒性”(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具有了抽象性。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关键期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最敏感,因而也是发展某些技能、能力的最佳时期。
关键期概念的提出对教育实践有着直接影响,引起了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视。
应当承认,儿童的某些心理机能的发展是有较佳的时期的,这表现为某个时期的发展曲线陡然上升。
5、艾里克森关于个体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是什么?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第一阶段,婴儿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2岁~4岁)。
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这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学前期(4岁~7岁)。
获得自主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学龄期(7岁~12岁)。
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青年期(12岁~18岁)。
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岁~25岁)。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
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50~死亡)。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心智和行为发展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发展阶段:
-婴儿期(0-2岁):主要发展身体和感知能力,建立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幼儿期(2-6岁):开始发展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自我意识。
-童年期(6-12岁):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开始建立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青少年期(12-18岁):身心发展迅速,面临身份认同、自我探索等挑战。
-成年期(18岁及以上):继续发展认知、情感和社会技能,追求事业和家庭平衡。
2. 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通过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来建构认知结构。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思维和行为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形成的。
-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危机,强调个体身份认同的建立。
3. 情绪和社会发展:
-儿童情绪发展:从情绪表达到情绪调节的发展过程,如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方式等。
-社会认知发展:包括他人观察、社会角色认识、同理心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
4. 性别角色和身份认同:
-性别角色认知:儿童如何认识性别,形成性别角色认知和性别身份认同。
-性别发展:探讨性别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性别认同形成的过程。
5. 发展障碍和干预:
-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发展障碍的诊断和干预。
-重视早期干预和家庭支持,帮助儿童克服发展障碍,促进健康发展。
以上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指导实践中的教育、家庭和社会工作。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1.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生物和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
2.早期发展
-出生后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社会情绪发展
-社交关系的形成
-早期语言发展
3.儿童和青少年发展
-认知发展阶段
-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社交和同伴关系
-学业和职业发展
4.成年发展
-身份和角色的发展
-爱情和亲密关系
-职业和事业的发展
-中年危机和后期发展
5.老年发展与晚年
-老年认知能力
-健康和身体变化
-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
-死亡和丧失的处理
6.发展心理学中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
-观察研究
-问卷调查
-长期追踪研究
7.性别和文化差异
-性别发展和身份认同
-文化对发展的影响
-文化差异的心理解释
-跨文化研究方法
8.风险因素和发展障碍
-基因和遗传障碍
-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心理和情绪问题
-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9.教育和发展
-学校环境和学业成就
-教育对认知和情绪发展的影响
-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发展
10.发展心理学的应用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养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照顾
这些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复习要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研究比较心理发展、种族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研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儿童心理》注意没有“学”字)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3、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何林沃斯: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横向纵向交叉研究整体研究、分析研究个案研究、成组研究5、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观察法:长期观察、定期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6、弗罗伊德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伦理原则文明的产生与超我密切相关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最基本的部分。
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本我生而有之,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大。
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我逐渐与现实世界接通,产生了自我。
自我产生于婴儿早期,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也就是人能够意识到的部分。
它相当于外部的现实世界与内在的原始冲动之间的缓冲器。
理论3-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考证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专业期末复习资料
理论3-发展⼼理学★★⼼理咨询师考证复习资料★医学⼼理学专业期末复习资料第三章发展⼼理学发展⼼理学的重点内容在婴⼉期、幼⼉期、⼉童期。
第⼀节概述⼀.发展⼼理学的起源1.霍尔,开发的问卷法,撰写了第⼀本青少年⼼理学著作《青春期:青春⼼理学以及青春期与⽣理学、⼈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将⼉童⼼理的研究范围界定为从出⽣到成熟。
2.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全程的发展率先做了研究①弗洛伊德:童年经验,⼈格发展五阶段。
②荣格:最早对成年期⼼理学发展理论研究;⼀,提出了前半⽣与后半⽣分期个观点,25-40岁的分界的年龄;⼆,重视“中年危机”;三,论述了⽼年⼼理学,特别阐述了临终前的⼼理。
③埃⾥克森:在荣格理论的基础上,将弗洛伊德的⼈格发展五阶段理论扩展到⽼年期提出了⼈格发展的⼋阶段。
3.华⽣;最早进⾏⼼理发展的实验研究-----⼩奥尔波特实验推孟:基于智商分数的纵向研究格赛尔:⼉童发展常模研究。
4.何林沃斯:美国⼼理学家,1930年出版《发展⼼理学概论》,世界上第⼀部发展⼼理学著作。
⼆.⼼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1.⼼理发展的概念:⼴义:种系发展,种族发展,个体⼼理发展。
狭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成熟、衰⽼的⽣命历程中,⼼理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研究个体毕⽣⼼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发展⼼理学研究的两个领域:①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思维的年龄特征是最主要的。
②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情感、价值观、⾃我意识、⼈际交往,⼈格的年龄特征是最主要的。
3.发展的联系性和阶段性:个体⼼理发展既是连续的,⼜是分阶段的,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后⼀阶段是前⼀阶段的延伸。
----⼀边上楼梯,⼀边往前⾛4.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①机体论:认为⼉童是形成、控制和调节⾃⾝发展过程的积极因素。
(卢梭)②机械论:认为⼉童是被动的机体,⾏为主要由环境中的外部⼒量塑造(洛克)三.发展⼼理学研究的设计⽅式1.横断研究: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族群被试者的⼼理发展特点和发展⽔平,进⾏横向⽐较,从⽽了解年龄增长被试者组间的⼼⾥变化。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期末复习整理
*同辈效应指同龄人群体因生活在类似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经受类似的历史大事而对群体成员进展产生的影响。
比方,9.11 大事对当代美国人的影响请你举一个同辈效应的例子同辈效应是怎样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预备?例如,与网络消灭之前的那一代相比,网络使用成为习惯的这一辈有些什么优势和缺乏?*重要问题1连续变化与阶段性变2先天和后天〔遗传与环境〕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进展中的作用问题,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争议。
从历史上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一〕遗传打算论根本观点:·儿童心理进展是由先天不变的遗传所打算的。
·儿童心理进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养的自我进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
·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进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养的自我进展和自我表露,不能转变它的本质•高尔顿名人家谱调查:两者比率的差异是力气由遗传打算的证明。
高尔顿从家谱调查中得出了一条“遗传定律”:人的遗传性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母……•格达特的家族调查:K 氏有两个不同的世系,一是 K 氏与一个正常女子的合法婚姻所生的后代,一是 K 氏与一个低能的酒吧女子的不正值关系所生的后代。
通过对两个世系各近 500人的调查,觉察后者中低能与道德败坏的比率大大超过前者。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的复演说个体心理的进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洁重复,也属于遗传打算论。
“一两的遗传赛过一吨的教育”评价:家族不仅在遗传上有联系,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处于一样的环境。
由家族内的相像性得出遗传因素的打算作用过于确定。
〔二〕环境打算论根本观点:儿童心理的进展完全是由环境打算的这种理论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个体心理进展的作用但片面强调和机械地对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代表人物:行为主义者•华生〔J. B.Watson〕:S-R公式“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斯金钠〔B. F. Skinner 〕通过“操作”、“强化”任意塑造人的行为“正如一个雕刻师塑造一块烂泥一样”〔三〕二因素论遗传打算论和环境打算论都具有片面性和确定性根本观点:儿童心理的进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打算的〔四〕相互作用论根本观点:•儿童心理的进展是遗传与环境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对心理进展作用的大小依靠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代表人物:皮亚杰〔J. Piaget〕瓦龙〔H. Wallon〕3.关键期与敏感期“关键期”(critical period):进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别时期,此时特定的大事会造成重大影响。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樊琪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心理学研究〔〕。
A人类社会体制的发展和群体行为的发展B人类心理系统的发展和个体行为的发展C人类心理过程的发展和个体人格的发展D人类一般个体的发展和特殊群体的发展2、在发展心理学家的眼里,儿童期是指一个人〔〕。
A从生命形成到死亡B从出生到上学C从出生到成熟D从上幼儿园到学校毕业走上社会3、科学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霍尔B高尔顿C比纳D普莱尔4、成熟势力说的代表人物是A格赛尔B夸美纽斯C霍尔D埃里克森5、成熟势力说的核心观点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
A刺激和反应产生联结的结果B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体不同部位所产生的结果C生物进化和社会历史文化制约的产物D按基因决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6、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
A否认环境的作用,强调遗传的作用B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环境的作用C认为遗传和环境都很重要D认为遗传和环境都不重要7、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者是〔〕。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维果茨基D班杜拉8、最具发展心理学特色的研究方法可能是〔〕。
A观察法和调查法B测验法和实验法C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D经验总结和活动分析9、心理发展的涵义是〔〕。
A一系列的变化B有顺序、不可逆的变化C不可逆、长时间、稳定的变化D有顺序、不可逆、长时间的变化10、被称为心理发展的变化对儿童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是〔〕。
A积极而非消极的B重大而非轻微的C客观而非主观的D复杂而非简单的11、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
A过了这个阶段就不可能发展了B在这个阶段里会得到很好的发展C应该促使这个阶段的提前到来D应该控制这个阶段的到来时间12、关键期缺失会导致儿童〔〕。
A不会说话和走路B不会学习和交往C脑损伤D心理和行为异常13、毕生发展观的核心假设是〔〕。
A个体在一生中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B个体在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应该追求最大的获得和最小的丧失C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并非到成年期就结束,而是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延展D个体在成年后的发展会受到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标准事件的影响14、生态发展观的一条重要理论前提是〔〕。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归纳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简而言之,是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年龄特征: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
图式:指主体已经具有的动作的认知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横断研究设计: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设计: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
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他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
世代效应:又称“代群效应”、“群体效应”、“同层人效应”,指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带来的对个体发展研究的干扰效应,即两个年龄组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是由于个体发展造成的,而是由于两组被试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情境不同造成的。
巴宾斯基反射:胎儿脚底受触时,脚趾呈扇形张开,脚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
这个反射活动直到婴儿出生六个月后才消失。
摩罗反射:又称搂抱反射、惊跳反射。
当胎儿或新生儿突然受到了强声刺激及新生儿感到身体突然失去支持时,会先仰头、挺身、双臂伸直、手指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贴前胸,作佝偻状。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反应速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指婴儿在习惯化形成后,若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指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客体永久:由于象征性机能的产生,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个物体即使不在眼前,他依然存在于某个地方,我们将儿童的这种认识能力叫做客体永久。
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
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简答)1. 幼儿为什么做游戏?2. 为什么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3. 简答:幼儿游戏的类型有哪些?(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划分;从社会化程度的角度划分;从游戏目的地角度划分等。
)4. 简答: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是什么?5. 简答: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是什么?6.. 心理理论的代表性研究有哪些?7. 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8.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9.简述侵犯行为的分类。
10.简述亲社会行为的分类。
11. 简述3种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12. 简述3种侵犯行为的理论。
1、(一) 经典的游戏理论(1)精力过剩论(席勒、斯宾塞,他们认为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2)复演论(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认为,游戏是复演祖先的生活史,是遗传活动的表演,游戏是重复祖先的进化过程,是种族行为的复演)(3)娱乐论(或松弛论)(德国的提扎鲁斯认为游戏不是发泄精力,而是在工作疲劳后,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4)机能快乐论(彪勒提出机能快乐论。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从行动中获得机体愉快的手段)(5)生活准备说(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把游戏看作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和准备未来生活)(6)成熟说(荷兰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博伊千介克认为游戏不是本能,而是一般欲望的表现。
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以进行活动,不是单纯的一种机能,而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表现。
由于有童年,才会有游戏)(二)当代的游戏理论(1)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弗洛伊德:补偿说(发泄论)(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
是本我能量的发泄)埃里克森:掌握论(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认为游戏可以帮助自我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
提升自我的组织能力和力量。
“复活”幼儿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自己的精神创伤)(2)认知动力说(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游戏的发展水平。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1.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B.从边缘动作到中央动作C.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2.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接触并抓取物体。
这是儿童动作发展的()所致。
A.近远原则B.大小规律C.首尾规律D.整体到局部的规律3.有的幼儿擅长绘画,有的善于动手操作,还有的很会讲故事。
这体现的是幼儿()A.能力类型的差异B.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C.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D.能力水平的差异4.婴儿喜欢将东西仍在地上,成人拾起来后给他,他又扔地上,如此反复,乐此不疲,这一现象说明婴儿喜欢()A.手的动作B.重复连锁动作C.抓我动作D.玩东西5.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的是()A.某幼儿往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吃的很快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嘛C.某幼儿动手能力很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儿童D.男孩通常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6.下列哪一种活动重点不是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A.扣纽扣B.使用剪刀C.双手接球D.系鞋带7.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B.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对8.为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
这一研究方法属于()A.访谈法B.实验法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9.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以引起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10.教师根据幼儿的图画来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A.观察法B.作品分析法C.档案袋评价法D.实验法11.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2.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经出现()A.直观的概括B.词语的概括C.表象的概括D.动作的概括13.抽象能力明显萌发的年龄段是()A.三岁前的儿童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14.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15.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A.双关性B.表面性C.形象性D.绝对性16.按皮亚杰的观点2-7岁的思维处于()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前运算阶段17.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第一节一、选择题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器官是()A、脑B、心脏C、感觉器官D、大脑神经2、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是()A、人脑所固有的B、父母遗传的C、客观现实D、人脑想象出来的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A、主观能动的反映B、像镜子一样的反映C、被动的反映D、原原本本的反映4、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者”这说明了心理是()A、脑的机能B、对客观现实的反映C、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反映D、脑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5、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人的社会行为B、人的心理现象C、人的心理过程D、人的个性心理6、学前儿童期通常是指()A、3-6岁B、0-1岁C、1-3岁D、0-6、7岁7、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技能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A、转折期B、敏感期C、危机期D、最近发展区8、下列不属于6-12个月婴儿的身体发展特征的是()A、能够坐、站、趴B、出现分离焦虑C、能连续清楚的发出一些音节D、有抓握反射9、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出生时并不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A、从笼统到分化B、从具体到抽象C、从被动到主动D、从不齐全到齐全10、婴幼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A、无意触摸到东西B、握住手里的东西C、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D、玩弄手指11、下列属于4-5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的是()A、爱模仿B、个性初具雏形C、抽象思维开始萌芽D、开始接受任务12、下列属于5-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的是()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D、最初步的生活自理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2、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一章第二节一、选择题1、儿童心理发展中提供最初的自然物质基础的因素是()A、遗传B、生理成熟C、教育D、主观因素2、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家庭B、遗传C、生活条件D、教育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环境B、邻居C、母亲D、成熟4、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A、生理成熟B、家庭因素C、环境因素D、教育因素5、()可以使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A、社会环境B、生理成熟C、心理内部矛盾D、心理活动6、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A、社会环境B、生理成熟C、心理内部矛盾D、心理活动7、()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最初的可能性A、社会环境B、生理成熟C、遗传D、心理活动8、()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A、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B、生理成熟C、遗传D、心理活动二、简答题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第一章第三节1、提出成熟势力说的心理学家是()A、高尔顿B、华生C、格赛尔D、斯金纳2、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了()对幼儿学习技能的重要作用A、遗传因素B、教育因素C、环境因素D、生理成熟3、()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A、弗洛伊德B、埃里克森C、华生D、斯金纳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种成分,人格中的最高部分是(),它遵循的至善至美的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含答案)66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汇总(含答案)1、提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印刻”现象的是()A.达尔文B.格塞尔C.高尔顿D.劳伦兹【答案】D2、在研究儿童注意的发展,以速示器进行的实验中表明,小学生平均能看到的客体是()A.2—3个B.4—5个C.5—6个D.6—7个【答案】B3、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德国学者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出版的时间是()A.1879年B.1880年C.1882年D.1889年【答案】C4、造成老年人记忆减退的原因,正确的是( )。
A.记忆过程的全面减退B.信息保持或存储减退C.信息提取发生困难D.记忆痕迹减弱【答案】A5、以()为首的新机能主义者提出智力发展可分为智力技能和实用智力两个过程。
A.詹姆斯B.斯皮尔曼C.沙依D.巴尔特斯【答案】D6、莱文森通过描述成人生活来解释人格变化,他认为成人的发展是由一系列交替出现的稳定期和转折期构成的,稳定期与转折期的区别在于()。
A.生活结构的变化B.社会角色的变化C.职业角色的变化D.生活情景的变化【答案】A7、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简称为( )。
A.WAISB.WISCC.WPPSID.WAIS—RC【答案】A8、学龄初期是从()A.5、6岁—11、12B.6、7岁—11、12岁C.6、7岁—12、13岁D.6、7岁—13、14岁【答案】B9、新生儿心理发生的标志是()A.巴宾斯基反射B.把握反射C.瞳孔反射D.条件反射【答案】D10、儿童最初的言语活动是从()A.听懂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B.模仿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C.理解成人说出词开始的D.强化成人说出的词开始的【答案】A11、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研究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的是()A.柯尔伯格B.维果茨基C.皮亚杰D.艾里克森【答案】A12、下列对老年期的记忆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机械识记减退B.记忆广度下降C.规定时间内的速度记忆衰退D.回忆力显著下降,但再认能力较好【答案】D13、最初发现关于“关键期”或“关键年龄”这种现象的是()A.弗洛伊德B.施太伦C.劳伦兹D.达尔文【答案】C14、新生儿心理发生的标志是()A.巴宾斯基反射B.把握反射C.瞳孔反射D.条件反射【答案】D15、由于看见成人给小孩洗澡,一些儿童也给自己买来的玩具娃娃洗澡,这是思维活动的()A.直观动作性B.抽象概括性C.具体形象性D.间接概括性【答案】C16、儿童心理的研究要依据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与儿童机体特别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发展,这是遵循儿童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矛盾性原则D.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答案】A17、通常人们将()规定为成年初期的开始年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 最近发展区2. 客观性原则3. 气质4. 反抗型依恋5. 角色采择二、简答题1. 简述塞尔曼关于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论。
2. 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3. 简述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4. 简述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
5. 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案一、名词解释1.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年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2. 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指标。
3.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能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
4. 反抗型依恋:是指一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亲回来时,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
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比如抱他时,他会生气的拒绝推开,但是要他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太容易,不时的朝母亲这里看。
所以,这类这种类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
5. 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二、简答题1. 简述塞尔曼关于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论。
塞尔曼(Selman, 1980) 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五个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
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己不同,因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作出反应。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
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
认为他人所做的即是其所想的,而不能了解他人行动前的思想。
代阶段2: 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 岁)。
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
他们已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但儿童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阶段3:相互角色采择(10~12 岁)。
儿童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样做,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
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岁)。
儿童开始运用社会系统和信息来分析、比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形象性。
(一)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二)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
(三)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
(四)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3. 简述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特征可以通过生殖过程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这种现象就是遗传,遗传通过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现。
(2)环境因素,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抵抗因素。
(3)母体因素,主要包括情绪、应激、营养、患病。
4. 简述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一般特点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各种“丧失”是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激发事件;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感水平较高。
5. 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处在一种非平衡的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2一、单选题1. 信息保留在脑中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是()。
A. 感觉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 瞬时记忆2. 幼儿能说出几种记忆策略()。
A. 3B. 1C. 2D. 43.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A. 乳儿期B. 婴儿期C. 幼儿期D. 新生儿期4.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称()。
A. 概念B. 判断题C. 推理5. 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华生B. 高尔顿C. 皮亚杰D. 格塞尔6. 儿童行走动作形成的关键年龄是()。
A. 1岁B. 2岁C. 3岁D. 4岁7.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称()。
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 注意D. 有意后注意8. 环境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高尔顿B. 华生C. 皮亚杰D. 盖塞尔9. 科学儿童心理学形成的奠基人是()。
B. 达尔文C. 普莱尔D. 霍尔10. 儿童大脑皮质成熟最早的区域是()。
A. 枕叶B. 颞叶C. 顶叶D. 额叶二、判断题1. 幼儿观察的精确性差,通常只观察到事物的轮廓。
()2. 双词句的发展先慢后急剧增长,具有普遍性。
()3. 有意识记占优势是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4. 训练对儿童动作的发展不起作用。
()5.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创造性想象向自由联想发展。
()6. 在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性格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
()7. 幼儿的需要在质上的发展上有层次越来越高的趋势,在量上的发展上有范围越来越大的趋势。
()8. 评价具体行为是婴儿自我发展的特点之一。
()9.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是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由粗到细。
()10.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
()三、名词解释1. 图式2. 观察法3. 幼儿期4. 晶体智力5. 学习6. 道德情感四、简答题1.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2. 简述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形成过程。
3. 婴儿4. 如何根据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5. 遗传决定论答案一、单选题1-5 BDAAA 6-10 AABCA二、判断题1-5 TTFFF 6-10 FTFTT三、名词解释1. 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2. 观察法答案: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观察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并由此分析被观察者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3. 幼儿期幼儿期指儿童从3岁到6岁或7岁这一时期。
这通常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叫做幼儿期。
又因为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时期,所以又称学前期。
4. 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5. 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
6. 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与人所具有的对于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直接相联系的一种体验,是一种高级情感。
四、简答题1.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有什么特点?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
分为:(1)象征思维或前概念阶段(2-4岁)儿童能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思维,象征性游戏的产生是象征思维开始的标志。
象征思维阶段又称前概念阶段,这时儿童运用的概念是具体的,不能揭示一类事物共有的本质特点直觉思维阶段或“自我中心解除期”(4-7岁),这时期儿童的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
另一特点是自我中心思维,儿童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2. 简述学前儿童口头言语的形成过程。
1岁左右,儿童能说出第一批有意义的词,标志着口头言语的形成。
随后进入了单词句阶段,特点是以词代句,一个词代表一句话的意思。
1.5岁进入双词句阶段,特点是能说出由2-3个词组合在一起的语句,没有语法结构,也称电报句。
2岁进入完整句阶段,特点是能说出句法结构完整的语句3. 婴儿及其特点指1-3岁的儿童特点4. 如何根据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对儿童的气质类型要有正确的认识;针对儿童的气质特点,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根据儿童的气质特点,做好心理保健工作;根据儿童的气质特点,组织游戏活动5. 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3一、名词解释1. 横断研究设计2. 观察学习3. 心理理论4. 角色采择5. 自传式记忆二、简答题1. 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2. 简述成年早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3. 简述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4. 简述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5. 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案一、名词解释1.横断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2. 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3. 心理理论是指对别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
4. 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5. 自传式记忆是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
二、简答题1. 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2. 简述成年早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
3. 简述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
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
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4. 简述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班杜拉将学习分为:直接经验学习和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人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行为表现)。
强化分为三种:①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②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③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5. 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形象性。
(一)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二)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
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
(四)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