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历史第17 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2)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 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
2012年,中国作 家莫言获得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 界影响越来越大。
本课小结
原子弹 1964年
导弹 1966年
1956年,毛泽东提出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毛主席题词
2、成果
《茶馆》
音乐舞 蹈史诗
《东方红》
电影 《林则徐》、《英雄儿女》
青
红 岩
春 之 歌
东
茶 馆
方 红
3、改革开放后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
神舟十一号飞船
2016年10月17日中国 的第十一艘太空飞船。 宇航员在太空驻留时间 将首次长达30天。
二、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1)概况: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 次反复实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结实情况
(2)影响:
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 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也有重要贡献。
—东方红一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 国家
(2)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 族的精神。两弹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 强了我国国防的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漫步太空
(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 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 国的飞天之旅。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新人教版
情感升华:
结合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本节课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本节课内容,强调本节课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1) 阅读材料:《探索历史》杂志中关于我国科技发展历程的专题文章,了解我国科技事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视频资源:CCTV-10的《科技创新之路》系列节目,观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研探索的,领略科技创新的魅力。
(3) 科普书籍:推荐学生阅读《科学的极致》、《未来科技》等科普书籍,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和未来趋势。
4.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专家讲座、研究性学习等。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本节课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本节课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网络、历史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白板等。
2.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历史学科教学平台等。
3. 信息化资源:与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相关的电子教材、在线课程、教学课件等。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八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人造卫星:1970年4月,“东方红一
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了良好开端
号”发射成功
载人飞船: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 升空
中国人实行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是继前苏 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 家
两弹一星
互动探究
反映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体现了我国在世界科技 两弹 发展潮流中的前沿地位
合作学习:屠呦呦与青蒿素
当堂达标
【2】疟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发 的一种恶性疾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几千年,患者得病后高烧不退、 浑身发抖,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 发明了( ) A.青蒿素 B.抗生素 C.青霉素 D.头孢
一星
研制 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及综合国力,特别是 成功 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加紧反华的 的意 背景下,对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维护中国的 义 国家安全,意义深远。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 功时间: 1970年4月
? 意义: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 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自主预习
3、______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_____年,我国第 一艘载人飞船 “____________”往返成功。 二、杂交水稻和青蒿素: 4 、 _______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_____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 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______________”。 5、为寻找治疗疟疾的新型有效药物,中国药学家_______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得 灵感,终于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 方法。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教部编版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课件(共23张PPT)
1973年10月,袁隆平培育成功一种茎 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 广的籼型杂交水稻。这是20世纪90年代 末,袁隆平教授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 的结实情况。
神舟一号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 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
就在人们欢庆火箭顺利升空时,杨利伟正在经历痛苦的生死考验:火箭上燃料流动产生震动和当时 的箭体、座椅、身体产生共振,他感觉四周围摆着大鼓在敲打,有震得说不出来的感觉,内心很震 颤很无助,撕心裂肺的感觉,杨利伟至今难以忘记。 那时,他感到自己快撑不住了。幸运的是,这
2、杂交水稻的培育: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培育概况:1964年袁隆平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育 性》的论文,开创了我国籼型杂交稻研究,提出利用 “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设想。1970年他在海 南发现花粉败育的野生稻。1972年先后育成了一批矮秆 水稻的雄性不育(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发育的现象)系 和保持系。1973年,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实现了“三系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成功。
A.实现了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梦想
B.标志着我国开始掌握了飞船发射技术
C.标志着我国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
D.使我国成为第一个送人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五号飞船
6.“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
距今有14000-18000年之久。 )
汉代盛行用辕犁耕田,开始插秧。《齐民要术》中已提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单元概述】 本单元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 教育和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两弹一 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 凝聚着老一辈科学家的辛勤和汗水,科教 兴国给人以希望,申奥成功让国人振奋, 这一切都展现了腾飞的中国在21世纪的美 好前景。
第六单元
【课标要求】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 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 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
国名 美国 前苏联 4年 英国 法国 中国 2年零8 个月
7年零4 时间 个月
4 年零 8年零6 7个月 个月
恶劣的环境 简陋的工具 自主的研制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 “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 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 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 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 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 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 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 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 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 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 了功勋。
(2)导弹
导弹
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制造了原子弹?原 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使用是什么时候? 美国最早制造了原子弹.原子弹具有巨 大的杀伤力.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掷了 两颗原子弹,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
代号为“小男孩”
1945年8月6日,美国为迫 使日本迅速投降,在日本广 岛投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 原子弹。8月9日,美国又在 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 原子弹迅速结束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同时面对核恐怖, 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 · · · · 。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 箭发射升空,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地区成功着陆。
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教学难点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兵力和装备都不弱于日军的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自己国家的威海卫港湾内。
但是,新中国建立刚到半个世纪,人民海军就能驾驶着国产的导弹驱逐舰环球访问、遨游世界各地。
大家都已经知道发生这么强烈反差的原因在于新中国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
那么,新中国科技取得长足进步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进行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两弹一星”1谁来介绍什么是“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教师讲解:“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但是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
例如,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就是因为他主持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
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
“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2 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以邓稼先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挑选了2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协力攀登科学高峰。
他们在缺乏资料的“真空”状态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罗布泊的戈壁沙滩上空点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弹爆炸特有的“蘑菇云”。
·指导学生观看课本彩色插图第3页第13幅《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图以及网站《史海荡舟》所展示的其它资料,体验科技实验成功的欢乐、自豪等情感。
3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接着指导学生观看课本86、87页的导弹和卫星图片,联系第14课《钢铁长城》有关知识,加深印象,并重点补充网站《史海荡舟》登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遨游太空》资料,4课本介绍了另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谁?(袁隆平)·教师过渡:新中国的科技研究不但在强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解决民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
第十九页,共34页。
第二十页,共34页。
列举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的成就 (chéngjiù),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1999年,我国成功(chénggōng)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神舟一号”。
2003年,中国成功(chénggōng)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
2005年,中国成功(chénggōng)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六号。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 (chéngjiù)(一)
第一页,共34页。
• 教学目标: • 1 、了 解 以邓稼先和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
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 • 2、掌 握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 3、 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
分析新中国科学技术迅速(xùn sù)发展的 原因和几位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培养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 4、 通过学习建国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 让学生明白我国有些科技领域已经跻身于 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 5、 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 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增强学
第三十三页,共34页。
板书设计: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一、“两弹一星“ 1、原子弹 2、导弹 3、“两弹元勋”——邓稼先 4、卫星(wèixīng) 二、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第二十五页,共34页。
第二十六页,共34页。
第二十七页,共34页。
袁隆平的主要(zhǔyào)贡献是什 么?
• 他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 食产量和质量,不仅(bùjǐn)给中国带来巨大 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惠及全世界, 能够多养活许多人口。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7、18课《科学技术成就》
一、两弹一星:(航天事业发展)(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世界上是1945美国轰炸广岛、长崎);作用: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2)1966年,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第一颗导弹);(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的国家;(4)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5)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6)2005年,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7)2008年,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8)2008年,成功发射“嫦娥1号”。
(9)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10)两弹元勋:邓稼先,“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两弹元勋邓稼先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
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
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二、籼型杂交水稻1、2001年,袁隆平获最高科学技术奖;2、1973年,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3、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三、吃饭靠“两平”①邓小平: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责任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②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提高水稻的产量;启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要靠党的富农政策、又要靠科学技术。
科技成就展四、863计划:1、时间:1986年3月最先建议者:王淦gàn昌、王大珩héng、杨嘉墀chí、陈芳允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课件
科技推动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 展的重要动力,如人工智 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 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科技带来的挑战
科技发展也带来一些挑战, 如信息安全问题、隐私泄 露问题等,需要社会各方 面共同应对。
04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及伦理问题探
讨
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与进步
提高了生产效率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传统行 业得以改造和升级,从而大大提 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3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科技代表人物及成就
爱因斯坦
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 对现代物理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图灵
计算机科学之父,提出图灵机模型, 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霍金
理论物理学家,黑洞辐射理论的提 出者,对宇宙学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
当代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与创新
01
02
THANKS
感谢观看
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处理,具有超强的计 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未来有望在密码学、化学模拟、 优化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生物技术
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医疗、 农业、环保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 生存环境。
未来科技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与挑战
01
劳动力市场变革
增加了社会财富。
改善了生活质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医疗、教 育、交通等领域的进步,使得人 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促进了文化交流
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打破了地 域限制,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
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频繁。
科学技术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
侵犯个人隐私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个人隐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 威胁,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第17-18 科学技术的成就
袁隆平
三峡工程
•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 工程
863计划
• 1986年3月,《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 的发展》 • “863计划” • 《863计划纲要》 • 内容:把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 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和新材料七 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 • • •
成果 生物:基因工程 信息 :智能计算机、中国数字无绳电话 航天:大型运载火箭
原子弹爆炸前的广岛
• 动脑筋 •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 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原子弹的研制
• 1、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 原子弹是当时世界上杀伤力最强的核武器之一。 • 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最早研制出原子弹,并在日 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把原子弹 投到了日本的广岛 和长崎,几乎把这两个城市毁灭了。 • 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 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
• • • •Biblioteka •2、中国原子弹的研制 邓稼先— “中国原子弹之父” 1958年 2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 3、成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我 国西北爆炸成功。 • 4、意义 •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 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
导弹的研制
•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 西北地区飞行实验成功。 • 1966年10月,在预定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 炸。
第17-18 科学技术的成就
• • • •
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籼型杂交水稻 863计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世界的毁灭者
• 1942年,罗斯福决定成立原子弹研究机构,地址设在纽约, 代号为“曼哈顿工程”。 到1945年,美国人花费20多亿美元,终于研制成3枚原子 弹,分别命名为“小玩意儿”,“小男孩”和“胖子”。 1945年7月16日上午5时24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 戈多的“三一”试验场内30米高的铁塔上,进行了人类有 史以来的第一次核试验。“小玩意儿”钚装药重6.1千克, 梯恩梯当量2.2万吨,试验中由于核爆炸产生了上千万度 的高温和数百亿个大气压,致使一座30米高的铁塔被熔化 为气体,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核爆炸腾起的 烟尘若垂天之云,极为恐怖。在半径为400米的范围内, 沙石被熔化成了黄绿色的玻璃状物质,半径为1600米的范 围内,所有的动物全部死亡。这颗原子弹的威力,要比科 学家们原估计的大出了近20倍。
八下历史17、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他是谁?
•他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 发明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他“功勋科学家”称号; 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 名; •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 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 ”等8项国际奖 励。 •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奖励500万元, 湖南奖励300万元 •我国目前最大一宗无形资产评估—他的名字品牌 价值1008.9亿元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人吃饭靠“两平”, 一是靠邓小平,二是靠袁隆平。 今天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 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增产的部分,可多养活 7500多万人。
籼型杂交水稻
东方魔稻 1973年
袁隆平 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 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 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 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 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 是风流袁隆平。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 箭发射升空,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地区成功着陆。
“神舟”五号载人 飞船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在 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 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
2005年,“神 舟六号”返回舱 在内蒙古草原成 功着陆,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 平安返回 。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投在广岛的“小男孩”
投在长崎的“胖子”
当时广岛人口34万多人,死亡8.8万人,负伤和 失踪5.1万余人。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 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 要研制原子弹?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
《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材分析《科学技术的成就》是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一课的内容,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先后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生等,产生了一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爱国科学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突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和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义,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
根据数字资料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掌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技能.了解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的方法;分析“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研制成功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中,体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成就的取得,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两弹一星”史料1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案新人教版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课程标准】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90——93,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先后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等,产生了一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爱国科学家。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学生知道一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中学会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亲身体验,提高运用史料的能力,感知学习与认知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
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使之在校园网上运行,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提供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讲解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
【教学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组“日军侵华暴行”图片和爱国志士冯如和他的飞机图片,播放“从神一到神七”录像,导入新课.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新课两弹一星播放《原子弹爆炸》录像,学生观看录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90课文,了解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研制原子弹的艰苦历程。
教师播放《原子弹爆炸》录像,引导学生据此分析原子弹爆炸的重大意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18课_科学技术的成就人教新课标版5PPT课件
原子弹爆炸的意义: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核政策:
我国政府郑重宣布: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 家使用核武器。
1964年6月,我国设计 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 区试验成功 .
1966年10月27日,装有核弹 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 核弹头在预定地点实现了核爆炸。 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意义: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弊端:但网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35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慎对网络,健康上网
36
如何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的?
力”的提出,推动了科技和经 济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因特网改变着世界,上网成为人们生活 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上 网
中 国 上 网 人 数 的 发 展
网 民 年 龄 分 布
网络给人们 带来了巨大的方 便,已经渗透到 生活的各个领域
作用:浏览新闻、查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 网上购物、上课、看病……
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州五号”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2001年袁隆平获得 国家科学技术奖
籼型 杂交 水稻
发明者:水稻专家袁隆平
时间:1973年
贡献:袁隆平首次培育出东方魔 稻--籼型杂交水稻
荣誉: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获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
八年级历史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教师做简单讲解:“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但是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
让学生阅读,回答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教案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课型
新课
课时序数
备课人
审核人
授课人
授课
日期
课标
解读
与
教材
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教学内容分析:面对中国“一穷二白”的艰难局面,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十分重视科研科技工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特别是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刻苦专研、奋发图强,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使祖国的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等是其杰出的代表。
指导学生观看课本彩色插图《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图以及其它资料,体验科技实验成功的欢乐、自豪等情感。
3.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
接着指导学生观看课本91、92页的导弹和卫星图片,联系第14课《钢铁长城》有关知识,加深印象,并重点补充《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遨游太空》资料,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难点
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媒体教具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ppt课件(新人教版)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6.提出:1956年,______毛__泽提东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 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7.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 8.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中国作家____ 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杨利伟
翟志刚
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4.杂交水稻:__________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并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
袁隆平 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不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巨大的贡献,也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大贡献。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C.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3.图中飞船的成功发射( ) A A.实现了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梦想 B.标志着我国开始掌握了飞船发射技术 C.标志着我国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 D.使我国成为第一个送人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五号飞船
4.下列“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杂交水稻之父
5.青蒿素:20世纪60年代,中国药学家_______________领导屠科呦研呦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实验 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 呦呦获得201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东方红一号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科技技术的成就(一)》课件4
中 国 第 一年 颗 氢月 弹
1966 10
作为美国军事观察团的成员,我在原子弹爆炸后的第三周登上了一列开往广岛 的火车,这一刻成了我一生当中最可怕的时刻。尽管我经历过可怕的战争,可 对我即将看到的一切仍然没有思想准备。这里空空如也:没有鸟、没有人、没 有树、没有房子、没有生命、水泥墙壁上留下来的一个个人体轮廓,就像照片 底片被烙在了墙上一样。广岛就像一股烟儿似的眨眼间就消失了。 原子弹不仅能够将广岛夷为平地,而且可能毁灭人类和地球,为什么中国还要 控制并拥有它?
人造地球卫星
背景
50年代,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的号召 1970年,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 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成就
发射人造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一箭三星发射成功;发 射返回式卫星;用自己的运载火箭为外国发射卫星;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两弹元勋”邓稼 先
事例一: 钱学森召见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
个大爆竹,要你来做这个大爆竹。”当晚,稼先回去 后与夫人通宵未眠。他只说,要去干一件工作:“从 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 孩子我是不能管了。”确实的,在稼先为国防大事献 身时,他的女儿照样的下乡和回城没工作。
事例二: 有一天,许德珩(邓稼先的岳父)问严
中国历史
— 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指什么?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2、“两弹”研制成功的史实: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西部地区硕大的蘑菇 云腾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科学 技术成就 (一) “两弹” 元勋邓稼 同步创新训练 18 先,成功 1. 右图是“曙光 2000”超级服务器,它是( ) 研制核试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果之一 B.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成果之一 验。 C.596 工程的成果之一 D.863 计划的成果之一 “一箭三 2.我国老科学家向中共中央建议,要发展中国的高科技,其建议正式提出的时间是( ) 星”升上 A.1978 年 B.1964 年 C.1986 年 D.1997 年 天,太空 3.被列为“863 计划”第八个领域的是( ) 遨游也实 A.信息技术 B.能源技术 C.海洋高技术 D.新材料 现(杨利 4.到 2001 年,在民用高技术领域累计创造新增产值达五百六十多 伟)。 亿元的是( ) “杂交水 A.“596 工程” B.863 计划 C.三步走战略 D.自动化技术 稻”袁隆 5.右边论断的提出者是( ) 平, 东方 “ A.恩格斯 B.列宁 C.邓小平 D.江泽民 魔稻”世 6.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 )A.“星球大战”计 人惊. 划 B.“尤里卡计划” C.“2000 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 喜看“高 D.“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峡 出 平 7.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着的全球性新技术革命开始于( ) 湖, 更使 ” A.20 世纪 60 年代 B.20 世纪 70 年代 C.20 世纪 80 年代 D.20 世 国强和民 纪 90 年代 富。 8.我国科学家建议中共中央,要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真正 十八科学 目的是( ) ①想出人头地 ②想表明他们有远见 ③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④受历 技术的成 史使命感驱使,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就(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 9.“863 计划”提出后,经一百多位科学家历时半年的反复论证,形成了《863 计划纲要》 , 863 计划 这表明中央对计划的态度是( ) 成就大, A.怀疑 B.拖着不办 C.科学认真 D.谨小慎微 生物、航 10.20 世纪末,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 天、自动 A.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B.电气化技术的应用 化, C.生物技术的应用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信息、激 11.阅读下面的材料,讨论研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 ) 光、新材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料, 能源、 力。 海洋也开 (1)你知道这是谁的论断吗? 发。 (2)你认为这一论断说明了什么? (二) 因特网, 12.我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为什么还要花巨资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你认为 数字化, 上网便能 有这个必要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知天下, 负面影响 应抵制, 参考答案 健康向上 1.D 2.C 3.C 4.B 5.C 6.A 7.B 8. D 9.C 10. D 人人夸。 11.(1)邓小平。 (2)这一论断说明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的重要性。 12.提示:可从高新技术对国家发展所起的作用谈起。
同步创新训练 17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 A.1964 年 B.1949 年 C.1956 年 D.1961 年 2.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的国际意义在于( ) A.可以对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核打击 B.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C.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D.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3.我国拥有可用于实战的导弹开始于( ) A.1953 年 B.1956 年 C.1966 年 D.1964 年 4.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长征一号 D.长征三号 5.请识图,右图是我国的( ) A.洲际导弹发射升空 B.一箭三星发射 C.近程导弹待命发射 D.长征三号待命发射 6.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袁隆平的国家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7.籼型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比普通水稻增产在( ) A.30%以上 B.20%以上 C.10%以上 D.25%以上 ●思维拓展 8.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意义在于( ) ①加强了弱小国家的军事力量 ②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 量 ③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④维 护了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我国拥有核武器后,对世界的承诺是( ) ①必要时可用核武器维护弱小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②在任何时候,对推行世界霸权的国家都保留核打击的权利 ③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④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袁隆平对人类的主要贡献是( )①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②推广了籼型杂交水 稻 ③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育性》一文 ④作了《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学术报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阅读下面的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现代著名原子物理学家赵忠尧赴美期间, 他在美国加工、 采购了一些核物理实验设备 和材料。1950 年 8 月动身回国前夕被美国非法扣留。经斗争,他于 1950 年 8 月 29 日离美,9 月 12 日途经日本横滨又先后遭美蒋扣留 (以 “携带 ‘原子秘密’ 回共产党中国” 罪, 被捕入狱) , 至 11 月 20 日始得离日,他排除重重阻挠、费尽周折终于将安装一台加速器的必需器材带回祖 国。 (1)你知道我国的原子弹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研制的吗? (2)你认为我们应从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学习些什么? (3)我们现在的学习和国家的兴衰有关系吗?关系怎样?谈谈你的看法。
巩固提高 1、 选择: 选择: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时间是( ) A、1964 年 B、1966 年 C、1967 年 D、1970 年 (2)我国的航天技术起步于( )A、20 世纪 50 年代 B、20 世纪 60 年代 C、 20 世纪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 (3) 1970 年 4 月, 我国用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入太空轨道, 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这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 1 号 C、神舟一号 D、嫦娥一号 (4)2003 年 10 月 15 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C、神舟四号 D神舟五号 (5)我国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是( )A、中近程地对地导弹 B、中近程空对地 导弹 C、中近程地对空导弹 D、中近程空对空导弹 (6)下列与袁隆平有关的史实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被成为“杂交水稻之父” B、他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 杂交水稻” C、2001 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D、如果将世界水稻都换 成袁隆平的杂交品种,则总产量可翻一番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一箭三星发射成功 ④第一艘无人飞船成功升空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③④ (8)“863 计划”的倡导者是( )①王淦昌 ②王大珩 ③邓稼先 ④杨嘉 墀 ⑤陈芳允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9)在我国的上网用户中,青少年所占比例高达( ) A、90% B、80% C、70% D、50% 2、简答: (1)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说说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 出了怎样的贡献,他们分别获得怎样的称誉。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能从中认识到他们的哪些精神,并说说我们应该怎 样做? (3)被列入 863 计划的首批高技术领域有哪些?
(3)有关系。我们的学习关系到我们将来能力的大小、智慧的高低和成为什么人、什么 接班人的问题。如果我们采取科学的学习方式,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成为祖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建设者,祖国将来就会兴旺发达。否则,就会衰落。因此青少年担负着未来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倍珍惜,努力奋斗。 12.(1)1970 年。 (2)长征号运载火箭。 (3)提示:介绍一下我国航天史上的几件大事
12.请认真观察右图,讨论研究并回答: (1)你知道这颗卫星是在哪一年被发射升空的吗? (2)是什么火箭把这颗卫星发射升空的? (3)想一想:你能简要谈谈我国卫星和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 吗?
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5.A 6.D 7.B 8.C 9. D 10. A 11.(1)我国是在国际反华势力的重重封锁下,在核技术、核材料对中国严格保密的国际 环境下,进行研制原子弹的。 (2)我们应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
学生的学 教 学 目 了解以邓稼先和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掌 标 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了解 863 计划的涵义,计算机网络技术 的发展和应用,掌握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邓小平的批示,《“863” 计划纲要》的形成及其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 重点: 重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863 计划的 制定 难点: 难点: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2) 如何理解 863 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自主预习 预习: 自主预习:(对于重要知识点,请在课本上做出标注,小组内进行默写训练) 一、填空: 1、 ___年 10 月 16 日, 随着一声巨响, 硕大的蘑菇云在我国西部地区腾空而起。 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了。 2、1970 年,我国用____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 _______。 3、___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 4、____于 1973 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比普通水稻增 产 20%以上,被称为“________”。 5、我国是继____、美国、____、日本之后,世界上第___个能独立发 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6、____年 3 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____ ___________》,提出要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 进程。 7、20 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____时代,以____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 正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8、863 计划的倡导者是____、王大珩、________和陈芳允四位科学 家。 9、《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 德规范。 二、选择: 1、“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国哪位著名 科学家的名言(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李四光 2、我国何时开始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 A、1964 年 B、1966 年 C、1968 年 D、1976 年 3、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无人飞船的名字是( ) A、东方红 1 号 B、神舟一号 C、阿波罗号 D、长城 1 号 4、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李四光 5、提出“星球大战”计划的国家是( ) A、日本 B、西欧 C、苏联 D、美国 6、1996 年,《863 计划纲要》增加的第八个科技领域是( ) A、航天技术 B、信息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海洋高技术 7、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 A、马克思 B、毛泽东 C、邓小平 D、**** 合作探究 探究: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结合《历史助学》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可与其他 同学商讨: 1、什么是“两弹一星”?(请在课本上标出重要的年代及事件,归纳我国科学技 术领域的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