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章闪点
第五章节 橡胶的增塑体系
电绝缘性好。 癸二酸二辛酯(DOS):优良的耐寒性、低挥发性及优异的电绝缘性,
但耐油性差。
癸二酸二丁酯(DBS):耐寒性好,但挥发性大,易迁移,易抽出。
3.脂肪酸酯类 耐寒性极好,主要品种有油酸酯、季戊四醇脂肪酸酯、柠檬酸酯类。 常用品种有油酸丁酯(BO),具有优越的耐寒性、耐水性,但耐侯性、
称为软化力。软化力高,对橡胶的塑化作用强。
§5.3 橡胶增塑剂
一.石油系增塑剂 是橡胶加工中使用最多的增塑剂之一。增塑效果好,来源丰富,成本低
廉。石油系增塑剂是选择适当的原油进行常压和减压蒸馏制得。主要 品种有操作油、三线油、变压器油、机油、轻化重油、石蜡、凡士林、 沥青及石油树脂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操作油。
此外,油液的折射率、外观颜色、挥发分也都能反映其组成情况。
3.操作油对橡胶加工性能的影响
1 对混炼的影响 橡胶对油的吸收速度与油的组成、粘度、混炼条件有关:一般粘度低、
芳香烃含量高、温度高,吸收得快。但油用量多,使炭黑在橡胶中的 分散性变差,必须分批加。此外,混炼时加入油,可减小生热、降低 能耗。
二.增塑剂与橡胶的相容性
1.增塑剂与橡胶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两种不同的物质混合时形成均相体系的能力。相容性好,两
种物质形成均相体系的能力强。橡胶与增塑剂的相容性很重要,若相 容性差,增塑剂则会从橡胶中喷出,甚至难于混合、加工。橡胶与增
第五章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防火防爆技术)
乙炔 乙炔又称电石气,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麻醉性 的无色可燃气体。纯净乙炔气体无气味,比空 气轻。微溶于水,溶于酒精、丙酮、苯、乙醚 等。 乙炔是一种火灾爆炸危险性很大的可燃气体, 比氢气的危险度还要高一个等级。乙炔分解爆 炸所需的能量很小,爆炸威力却很大。压力愈 高,分解爆炸愈容易发生。乙炔能与空气形成 极易燃烧和爆炸的混合物。
4.爆炸压力和威力指数 爆炸压力。可燃性混合物爆炸时产生的压力为 爆炸压力,它是度量可燃性混合物将爆炸时产 生的热量用于作功的能力。发生爆炸时,如果 爆炸压力大于容器的极限强度,容器便发生破 裂。 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爆炸压力及其增长速度 是 非常快的,P124
爆炸威力指数。气体爆炸的破坏性还可以用 爆炸威力指数来表示。爆炸威力指数是反映 爆炸对容器或建筑物冲击度的一个量,它与 爆炸形成的最大压力有关,同时还与爆炸压 力的上升速度有关。 典型气体和蒸气的爆炸威力指数,P125
爆炸性混合气处于爆炸下限浓度或爆炸上限 浓度时自燃点最高,处于完全反应浓度时的 自燃点最低。在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完全 反应浓度时的自燃点作为标准自燃点。例如, 硫化氢在爆炸上限时的自燃点为373℃ ,在 爆炸下限时的自燃点为304℃,在完全反应浓 度时的自燃点是216℃ ,故取用216℃作为硫 化氢的标准自燃点。
第七节
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
第一节 可燃气体
可燃气体:凡是遇 到火、受热或与氧 化剂接触能着火或 爆炸的气体,统称 为可燃气体。
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可分为如下三类: (1)可燃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以气态存在的可燃气 体,如氢气、甲烷、甲醚、乙烷、乙炔、乙烯、 丙烷、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具有较小的点火 能.火灾危险性很大。 (2)可燃液化气。在常温常压的自然状态下为气体 状态,但经常通过加压、急冷等处理成为液态, 并在液态下储存、运输和使用,如液化石油气、 液化天然气等。该类物质如果泄漏到大气中,会 由于减压而变成气体。 (3)可燃液体蒸气。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液体 表面会蒸发,使一定量的蒸气进入空气中,蒸气 的多少与液体的蒸气压有关。可燃液体的蒸气可 以作为可燃性气体处理。汽油、酒精、甲醚、乙 醚、苯等可燃液体都容易生成蒸气。
企业EHS风险管理基础 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1、选择题:买车时,车的安全性能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要素。
比如安全配置,碰撞测试数据等。
因为汽车的安全配置经常会用到。
但是在这个充满意外的世界,优秀的安全配置就能保证人员在车祸时不发生人身伤害。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选择题: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降低温室效应,减缓生态恶化。
这样的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从而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环保做贡献。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选择题: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即博帕尔事件,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以至于当地政府花了十年才彻底消除事件的影响。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4、选择题: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写的《寂静的春天》惊世骇俗的,几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世界观,启蒙了最早的环境保护的思想。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选择题:EHS指的是Environment, health and security, 关注环境健康安全。
选项:A:对B:错1、选择题:色弱的叉车工不是危险源(HAZARD)。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选择题:原油储罐上的呼吸阀是危险源(HAZARD)。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选择题:风险仅与特定危害引发的事故的可能性(发生频率)有关。
选项:A:对B:错4、选择题:风险管理的目的是要将风险降低到零。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5、选择题: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选择题:雾霾天气适当佩戴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大气污染对人体影响。
选项:A:对B:错2、选择题:工厂生产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可以和生活垃圾一起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燃烧学—第5章2
16.3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21
《燃烧学》--第五章
举例:飞机油箱中燃油的爆炸温度极限的变化
图 5-14 图
飞机飞行期间燃油可燃性区域示意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22
《燃烧学》--第五章
3.水分或其他物质含量
在可燃液体中加入水会使其爆炸温度极限升高。 如果在闪点高的可燃液体中加入闪点低的可燃液体,则混合液体 的爆炸温度极限比前者低,即使低闪点液体的加入量很少,也会 使混合液体的闪点比高闪点液体的闪点低得多
35866 t上 311.7K=38.6℃ ' 2.303 8.314 9.8443 lg6839 2.303 R C lg Pf Lv 35866 t下 278.1K=5.0℃ ' 2.303 8.314 9.8443 lg1287 2.303 R C lg Pf
或者利用安顿(Anloine)方程
b lg p a tc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11
《燃烧学》--第五章
例5—1 已知癸烷的爆炸下限为0.75%,环境压力为 1.01325×105Pa,试求其闪点。 解 闪点对应的蒸气压为 Pf=0.75%×1.01325 ×l05=760(Pa) 查表5—5,癸烷的Lv=45612 J/mol,C′=10.3730。 将已知值代入式(5-17b),得闪点为
液面上方液体蒸气浓度达到爆炸浓度极限,混合气体遇火源 就会发生爆炸。 蒸气浓度与温度成一一对应关系。 蒸气爆炸浓度上、下限所对应的液体温度称为可燃液体的爆 炸温度上、下限,分别用t上、t下表示 液体温度处于爆炸温度极限范围内时,液面上方的蒸气与空 气的混合气体遇火源会发生爆炸。
第5章 滑油系统
当出现滑油压力异常时,首先通过仪表互校的方法判断滑油系统工作 正常与否。如果滑油温度表指示正常,说明滑油压力表失效,滑油系 统仍在正常工作,飞机可以继续飞行:如若滑油压力和滑油温度均异 常,说明滑油系统出了问题,飞机应当立即就近着陆;在地面运行的 飞机应当立即停车,否则会给发动机带来严重后果。
13
Flying College of BinZhou University
飞机发动机
第四节 滑油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干机匣滑油系统
8
Flying College of BinZhou University
© Mawenlai . All rights reserved
飞机发动机
第五节 滑油系统的监控
滑油消耗 滑油在发动机内循环过程中不断消耗,这是因为:滑油不断从活塞和 气缸间隙中进入气缸烧掉:其次是滑油蒸气和油雾从透气管逸出;再者 ,滑油受高温氧化、分解成为胶状物和沉淀物质附着在机件或沉淀在 滑油系统中。 滑油消耗的快慢用滑油消耗率表示,单位时间产生单位功率所消耗的 滑油量,称为单位滑油消耗率 滑油消耗率。在正常稳定工作条件下,发动机的单 位滑油消耗率基本不变。如果发现滑油消耗突然变快,应仔细检查发 动机和滑油系统是否有损坏和泄漏。每次起飞前要打开注油盖通过油 标尺检查滑油量,需要加油时,应根据飞行时间的长短估计加油量。 检查和加油后,必须把油盖拧紧以防止泄油。
12
Flying College of BinZhou University
© Mawenlai . All rights reserved
飞机发动机
第五节 滑油系统的监控
发动机在运行中,滑油压力可能发生异常下降的现象,其原因是: 发动机在运行中,滑油压力可能发生异常下降的现象,其原因是:
湿法冶金第五章
五、主要溶剂萃取体系及萃取机理 萃取体系至少包括三个组分,即水、有机溶剂和一种
溶质,关于萃取体系的分类很不统一,根剧萃取剂的特 性和萃取机理,可把萃取体系分成:中性络合萃取体系; 酸性络合萃取体系;碱性萃取剂的萃取体系;协同萃取 体系。
1、中性络合萃取体系 特点:萃取剂是中性有机化合物(如:TBP、P350、
KD
Ci (or ) Ci ( aq )
KD-分配系数,Ci(or)是溶质i 在有机相中浓度;Ci(aq)是
溶质i在水相中浓度。KD >1,萃取能进行;KD <1萃
取不利于进行。
浓度较大时,分配系数应以溶质i在两相中的活度比Ka表示:
Ka
ai(or ) ai ( aq )
C i(or ) i(or ) KD
在萃取中,要求有机相具有最小的水溶性,工业萃取剂使 用的有机酸,含碳在C7-C16范围内。
四、萃取剂、稀释剂 1.萃取剂的选择 溶剂萃取中,萃取剂的选择十分重要。选择萃取剂
的要求主要有: ① 至少有一个萃取官能团,通过官能团可与金属离子 形成萃合物,常见的萃取官能团有含O、S、C、P的基 团,如:-OH、-SO3H、-SH、 、=NOH等; ② 油溶性大、水溶性小、须具备相当长的碳氢链或苯 环,但碳原子数过多或分子量大于500也不宜; ③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分离系数大;
(3)螯合萃取剂 有两种官能团,即酸性官能团和配位官能团。和金属离子形成
螯合物进入有机相,金属离子与酸性官能团作用,置换出 氢离子,形成一个离子键,配位官能团又与金属离子形成 一个配位键。常用的螯合萃取剂有:LiX63、LiX64、LiX64N ① 螯合剂必须含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官能团 ② 被萃金属置换-OH或-SH上的氢并与碱性官能团配位 而形成稳定的五原子环或六原子环状化合物。参加反应的 二个官能团之间要间隔2-3个碳原子,否则不能生成五环或 六环络合物。 ③ 入支链,使空间位阻增大,可以增加选择性,但引入支 链过多或位置不当也不行。 ④ -OH或-SH基的酸性越强,则形成螯合物的趋势越大, 即能在很低的PH下萃取。
食品化学 第五章 食品中的脂 第二节油脂类物质的理化性质[精]
二、热聚合反应
油脂在加热条件下不仅可以发生分解反应,也能发生聚合反应。热聚 合也有氧化热聚合和非氧化热聚合两类。
非氧化热聚合主要发生在脂分子内或分子间的两个不饱和脂肪酸之间, 反应形式主要是共轭烯键与单烯键之间的Diels-Alder反应。如:
分子内:
C H 2O C O (C H 2 )xCCR C HO C O (C H 2 )xCCCCR C H 2O C O R
(一)促进氢过氧化物分解,产生新的自由基:
n+
M+R O O H
(二)直接使有机物氧化:
M (n+ 1)++-O H+R O M (n-1)++H ++R O O
n +
M + R H
M ( n - 1 ) + + H + + R
(三)活化氧分子:
M n++3O 2
M(n+1)++O 2-
-e 1O 2 H O O
O-O C
+ O2
H +C
C
+H
O-O
C
O-OH C
+C
链终止阶段 2 C C
O-O +C
CC
O-O C C
在自动氧化的情况下,由引发剂与不饱和脂肪酸反应得到的烷基自由基 是与基态氧进行氧化反应的,基态氧就是空气中存在的常态氧,其分子中 电子的排布方式为:
O2
氧分子中电子的这种排布方式成为三线态,与之相对应的是单线态:
5.2.2.4 氢过氧化合物的反应 此处所讨论的氢过氧化合物包括上边不同过程中所用生成的此物质,
5章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1
1.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醇,丁醚,醋酸丁脂、硝酸戊脂,乙酰丙酮,环己胺,溶剂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2.氨气、液氯3.硝酸铜,铬酸,亚硝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钾,硝酸,硝酸汞、硝酸钴,发烟硫酸,漂白粉4.硫磺,镁粉,铝粉,赛璐珞板(片),樟脑,萘,生松香,硝化纤维漆布,硝化纤维色片5.氧气,氟气6.漆布及其制品,油布及其制品,油纸及其制品,油绸及其制品
7
三.人员、操作、车辆和火源管理
火源控制 在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中的着火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外来火种,如烟囱飞火、汽车排气管火星、吸烟、违章动火等;二是内部设备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电火花、撞击火花,电源电器设备安装、使用、维修不符合要求,如电源线未穿管防护,动力、照明等用电设备超负荷运行,与物品距离过近、防爆等问题。严禁火种入库库区以及周围50米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仓库保卫人员对入库人员应做好登记和检查工作,杜绝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火柴等进入库内。在进入储存区(生产区)、库房时,保管人员也要向外来人员询问是否携带火种。燃爆品库房,禁止穿化纤衣服和带铁钉的鞋进入。应重视对客户的防火宣传教育。加强内部用火管理
9
5.2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技术
5.2.1法规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三条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对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检查、检测。进行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的7日前书面通知管道所属单位,并与管道所属单位共同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管道所属单位应当指派专门人员到现场进行管道安全保护指导。第二十条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根据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第二十一条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5 石油产品分析—课后习题答案-newest
第五章石油产品分析1.填空(1)液体密度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馏程是指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间的温度间隔。
(3)粘度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其中绝对粘度的测定常采用_____________,运动粘度的测定常采用_____________。
(4)恩氏粘度是指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恩氏粘度计中流出_____________所需的时间与20℃时从同一粘度计中流出相同体积的水所需的时间之比;赛氏粘度是指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赛氏粘度计中流出_____________所需的时间(s);雷氏粘度是指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粘度计中流出_____________所需的时间(s)。
测定恩氏粘度时,要求测定的水值为_____________之间。
(5)闪点的测定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测定同一样品时,开口闪点比闭口闪点高出_____________。
(6)平时所说的90#无铅汽油的90是指汽油的_____________。
(1) 密度瓶法密度计法韦氏天平法(2) 初馏点终馏点(3) 绝对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旋转粘度计毛细管粘度计法(4) 200 mL 60 mL 50 mL 50~52 s(5) 开口杯法闭口杯法20~30℃(6) 辛烷值解t=t1+∆t1+∆t2+∆t p(1)计算初馏点的温度t1=256.0 ℃温度计校正值∆t1=0.1℃∆t2未给出数值,不予校正,默认纬度30度。
∆t p=K(101.3-p) 查表5-3 采用插入法估计∆p1=0.331kpa 查表5-4 采用插入法估计∆p2=-0.139kpaP=p t - ∆p1 - ∆p2=101.8-0.333-(-0.140)=101.607kpa查表5-2 K=0.48∆t p=K(101.3-p)=0.48(101.3-101.607)= -0.147℃于是初馏点的校正温度t=t1+∆t1+∆t p=256.0+0.1-0.147=255.953℃(2)计算终馏点的温度过程同(1)t1=277.0℃∆t1=0.1查表5-2 K=0.50∆t p=K(101.3-101.607)=0.50(101.3-101.607)= -0.1535℃终馏点温度t=t1+∆t1+∆t p=277.0+0.1-0.1535=276.9465℃故该石油产品的馏程为256.0~276.9℃3. 在20℃时运动黏度为3.9×10-5 m2/s的标准样品,在毛细管黏度计中的流动时间为372.8 s。
南京工业大学燃烧爆炸理论重点2
第一章绪论1、现代化学表明,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拌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燃烧(定义)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3、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区别是能量释放的速度。
4、爆炸是物质发生剧烈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半由巨大声响的过程。
5、根据爆炸发生原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类。
6、化学爆炸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热量、产生大量气体。
7、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如果装有温度高于其在大气压下的沸点温度的液体的储罐破裂,就会发生BLEVE。
8、冲击波是沿气体移动的不连贯的压力波,冲击波与风结合后称为爆炸波,其过程几乎是绝热的。
第二章燃烧及其灾害1、燃烧的定义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本质因素(三要素):燃料、氧化剂和引燃源。
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3、通过稀释氧浓度而防火防爆的方法被称为可燃气体的惰化防爆。
4、最小引燃能MIE,该能量越小爆炸危险性越大;随压力增加而降低;随氧浓度降低而增加。
5、常见的引燃源:明火类、冲击或摩擦类、高温类和静电类。
6、燃烧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游离基和点火源7、防火方法(燃烧三角形):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或控制点火源8、灭火方法(燃烧四面体):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9、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都经历氧化分解、着火、燃烧等阶段。
10、由理论上的自燃点T自到开始出现火焰的温度T’自间的时间间隔称为燃烧诱导期。
11、根据燃烧过程的不同可以把可燃气体的燃烧分为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两种形式。
12、燃烧形式:均相燃烧和非均相燃烧;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
13、可以把可燃固体的燃烧分为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
14、燃烧可以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四个种类。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甲烷知识点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五章甲烷知识点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等的主要成分,俗称瓦斯。
以下是整理的第五章甲烷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含碳量最小(含氢量最大)的烃,是沼气,天然气,坑道气和油田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物理性质甲烷是无色、无味、可燃和微毒的气体.甲烷对空气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气约轻一半.甲烷溶解很小, 在20℃、0.1千帕时,100单位体积的水,只能溶解3个单位体积的甲烷.同时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然而有可能会偏绿,因为燃甲烷要用玻璃导管,玻璃在制的时候含有钠元素,所以呈现黄色的焰色,甲烷烧起来是蓝色,所以混合看来是绿色. 熔点:-182.5℃ 沸点:-161.5℃ 蒸汽压53.32kPa/-168.8℃ 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相对密度(水=1)0.42(-16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55 燃烧热:890.31KJ/mol 总发热量:55900kJ/kg(40020kJ/m3) 净热值:50200kJ/kg(35900kJ/m3) 临界温度(℃):-82.6 临界压力(MPa):4.59 爆炸上限%(V/V):15 爆炸下限%(V/V):5.3 闪点(℃):-188 引燃温度(℃):538 分子直径0.414nm 编辑本段甲烷化学性质化学品中文名称:甲烷别名:天然气,沼气,甲基氢化物英文名称:methane 技术说明书编码:51 马来文:metana CASNo.:74-82-8 分子式:CH4 分子量:16.04 国标编号:21007 分类:有机物 CH 键能:413kJ/mol HCH 键角:10928分子结构:正四面体形非极性分子,一个C以sp3杂化位于正四面体中心,4个H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上晶体类型:分子晶体 (1)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把制得的甲烷气体通入盛有高锰酸钾溶液(加几滴稀硫酸)的试管里,没有变化.再把甲烷气体通入溴水,溴水不褪色.(2)取代反应把一个大试管分成五等分(或用一支有刻度的量气管),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先收集1/5体积的甲烷,再收集4/5体积的氯气,把它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并让管口浸没的食盐水里.然后让装置受漫射光照射.在阳光好的日子,约半小时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氯气的黄绿色逐渐变淡,管壁上出现油状物,这是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所生成的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少量的乙烷的混和物.试管中液面上升,这是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溶于水的缘故.食盐水中白色晶体析出.因为氯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增加了水中氯离子的浓度,是氯化钠晶体析出.用大拇指按住试管管口,提出液面,管口向上,向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可验证它是稀盐酸.如果在阴暗的天气需1~2小时才能观察到反应的结果.(3)氧化反应点燃纯净的甲烷,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很快就可以看到有水蒸气在烧杯壁上凝结.倒转烧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把甲烷气体收集在高玻氧化反应璃筒内,直立在桌上,移去玻璃片,迅速把放有燃烧着的蜡烛的燃烧匙伸入筒内,烛火立即熄灭,但瓶口有甲烷在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这说明甲烷可以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但不助燃.用大试管以排水法先从氧气贮气瓶里输入氧气 2/3 体积,然后再通入1/3 体积的甲烷.用橡皮塞塞好,取出水面.将试管颠倒数次,使气体充分混和.用布把试管外面包好,使试管口稍微下倾,拔去塞子,迅速用燃着的小木条在试管口引火,即有尖锐的爆鸣声发生.这个实验虽然简单,但也容易失败.把玻璃导管口放出的甲烷点燃,把它放入贮满氯气的瓶中,甲烷将继续燃烧,发出红黄色的火焰,同时看到有黑烟和白雾.黑烟是炭黑,白雾是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形成的盐酸雾滴.(4)加热分解用125毫升集气瓶,收集一瓶纯净的甲烷.集气瓶口配有穿过两根粗铜电极(在瓶内约为瓶高的二分之一处)和直角玻管的橡皮塞,塞紧(如有孔隙,可涂上一薄层熔化的石蜡),并与盛有溴水的洗气瓶连接(由于反应过程中会有一定量乙炔气体生成).电极通过感应圈与电源相连.实验时,先放松导管上的夹子,接通6伏电源,铜电极间发生电火花放电,瓶壁上可以看到有炭黑产生,说明甲烷已经分解.稍等片刻,在导管的尖嘴处点火,并用于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以看到烧杯内壁变得模糊,并有水蒸气凝结,说明有氢气生成. 编辑本段用途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直接用作气体燃料化工原料甲烷高温分解可得炭黑,用作颜料、油墨、油漆以及橡胶的添加剂等;氯仿和CCl4都是重要的溶剂. 沼气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及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一氧化碳、炭黑、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第五章甲烷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第4章第5章水喷雾灭火系统及细水雾灭火系统知识点汇总
第一《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水喷雾灭火系统及细水雾灭火系统(知识点汇总)节系统灭火机理水喷雾的灭火机理主要是表面冷却、窒息、乳化(不溶于水的可燃液体)和稀释(水溶性液体)作用,在水雾滴喷射到燃烧物质表面时通常是几种作用同时发生并实现控火、灭火的。
第二节系统分类一、电动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二、传动管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第三节系统工作原理与适用范围二、系统适用范围(一)灭火的适用范围1.固体火灾2.可燃液体火灾水喷雾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丙类液体火灾和饮料酒火灾,如燃油锅炉、发电机油箱、丙类液体输油管道火灾等。
第五章水喷雾灭火系统3.电气火灾水喷雾灭火系统的离心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因此可用于扑灭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井、电缆夹层等处发生的电气火灾。
(二)防护冷却的适用范围(1)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生产、储存、装卸、使用设施和装置的防护冷却。
(2)火灾危险性大的化工装置及管道,如加热器、反应器、蒸馏塔等的冷却防护。
四、不适用范围(一)不适宜用水扑救的物质1.过氧化物过氧化物是指过氧化钾、过氧化钠、过氧化钡、过氧化镁等。
这类物质遇水后会发生剧烈分解反应,放出反应热并生成氧气,其与某些有机物、易燃物、可燃物、轻金属及其盐类化合物接触时能引起剧烈的分解反应,由于反应速度过快可能引起爆炸或燃烧。
2.遇水燃烧物质遇水燃烧物质包括金属钾、金属钠、碳化钙(电石)、碳化铝、碳化钠、碳化钾等。
(二)使用水雾会造成爆炸或破坏的场所1.高温密闭的容器内或空间内当水雾喷入时,由于水雾的急剧汽化使容器或空间内的压力急剧升高,有造成破坏或爆炸的危险。
2.表面温度经常处于高温状态的可燃液体当水雾喷射至其表面时会造成可燃液体的飞溅,致使火灾蔓延。
【例】下列火灾中,不适合采用水喷雾进行灭火的是()。
(2016真题)A.樟脑油火灾B.人造板火灾C.电缆火灾D.豆油火灾【答案】A【例】下列水喷雾灭火系统的喷头选型方案中,错误的是()。
燃烧与爆炸理论第五章 可燃液体的燃烧与爆炸
20
(3)根据道尔顿公式计算 根据爆炸极限的经验公式,当液面上方的总压为 P 时, 可燃液体的闪点所对应的可燃液体的蒸气压 Pf 为:
P Pf 1 4.76( N 1)
其中:N 为燃烧 1mol 可燃液体所需的氧原子摩尔数。
21
(4)根据布里诺夫公式计算
相等时液体的温度。
显然,液体的沸点与外界气压密切相关。
10
5.3 闪燃与爆炸温度极限
5.3.1
闪燃与闪点
液体温度较低时,由于蒸发速度很慢,液面上
方蒸气浓度小于爆炸下限,蒸气与空气混合物
与火源是点不着的; 随着温度的升高,蒸气浓度增大达到爆炸下限
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源就能闪出火花,
但随即熄灭。
9.6116 9.8443 10.3730 10.7647 10.9523 9.9586
-77~191 -28~31 17~173 -44~224 -31~242 -37~290
7
*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仅适用于单一组分的纯液体。 拉乌尔定律(稀溶液) 0 ①理想溶液: PA PA X A 0分别为溶液中某组分 A溶剂和纯溶剂的蒸 式中:P ,P A A 气压。 X 为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A ②非理想溶液,拉乌尔定律应修正为:
Pi Pi 0 ai
ai ri xi
式中:
Pi---溶液中i组分的蒸气压。 Pi0---纯i组分的蒸气压 对于理想溶液, r i ` ai—i组分的活度 ri—i组分的活度系数
1, ai xi
5.2.3 蒸发热
PEDOT第五章 EDOT 单体的合成及其物化性质
第五章EDOT单体的合成及其物化性质5.1单体的合成EDOT(3,4-乙烯二氧噻吩)化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
当时相对应的2,5-二羧酸酯被合成1,2。
这是这一特殊的生物杂环EDOT体系的第一个描述,包含一个1,4-二氧六环和一个噻吩结构,由噻吩上的碳单键环化。
这些早期研究之一最初是从斑蝥素化学研究的副产物。
在更详细的研究中,基础的3,4-二氧取代的噻吩环的合成得到改进,产生了相关的化合物,例如3,4-二甲氧基噻吩和几种衍生物3。
Gogte等人在1967年发表了3,4-乙烯二氧噻吩-2,5-二羧酸(EDOT-2,5-二羧酸)的详细合成方法4。
Gogte合成路线如下:先由草酸二乙酯与硫代二乙酸二乙酯通过Hunsdiecker缩合反应得到2,5-二羧酸二乙酯-3,4-二羟基噻吩作为第一步。
之后2,5-二羧酸二乙酯-3,4-二羟基噻吩用1,2-二氯乙烷或1,2-二溴乙烷烷基化,然后皂化。
最后3,4-乙烯二氧噻吩-2,5-二羧酸的脱羧得到EDOT5。
自从该方法6被引入到本征导电聚合物(ICP)化学中以来,工业大规模生产就是基于Gogte 路线进行微小的调整,在最后步骤中利用铜催化进行脱羧(如图5.1)5,7,8。
适当的铜催化剂是碱式碳酸铜(CuCO3Cu(OH)2)或铜喹啉复合物。
图5.1由草酸酯和硫代二乙酸酯合成EDOT研究已经提出了几种替代路线,在某些情况下特别适用于制备在二氧己环上带取代基的EDOT的烷基衍生物。
这些替代路线中最重要的似乎是3,4-二甲氧基噻吩(或其他低级烷氧基噻吩)与邻二醇的酸催化的醚交换反应9,10。
Williamson醚合成会导致产率较低,特别是在长链1,2-二溴烷烃的情况下,由于倾向于竞争性消除反应而不是亲核取代,产生α-烯烃或α-炔烃。
尽管使用脂族胺或DMF和脂族胺混合物作为溶剂可以改进应用于空间位阻EDOT衍生物的Williamson合成11,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醚交换反应通常还是优选的的合成策略。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授课内容-原文-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授课内容本规范修定的挔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已实施二十多年,当时编制该规范主要依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79-10、美国石油学会API RP500A及美国国家防火协会NFPA497标准,并参考了日本防爆指南。
近年来,国际标准IEC60079和IEC61241,美国标准API RP505及NFPA497都已修订,并已发布施实,而且与国际标准IEC60079 和IEC61241等同的国家标准GB3836、GB12476已完成修订正在报批。
为了适应市场的迫切需要并同国际技术接轨,必须将本标准进行修订。
根据最新版的国际标准IEC60079 和IEC61241,以及最新的国家标准《爆炸性环境第一部分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2010及《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GB12476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对原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进行了增补和修订.本规范与GB50058-92相比,有以下改变:1.规范名称的修订,即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改为《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2.将《名词解释》改为《术语》,做了部分修订并放入正文;3.将原第四章《火灾危险环境》删除;4.将例图从原规范正文中删除,改为附录并增加了部分内容;5.增加了增安型设备在1 区中使用的规定;6.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的划分有由原来的两种区域―10 区、11 区‖改为三种区域―20 区、21区、22区‖;7.增加了爆炸性粉尘的分组:IIIA、IIIB 和IIIC 组;8.将原规范正文中―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装置‖和―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力装置‖合并为第5 章―爆炸性环境的电力装置设计‖; 9.增加了设备保护级别(EPL)的概念;10.增加了光辐射式设备和传输系统防爆结构类型;11.将原规范正文中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改为可燃气体、可燃液体;12.将原规范正文中第一级释放源、第二级释放源改为一级释放源、二级释放源。
第5章_脂质
第5章脂质第一节 Introduction一、定义:生物体内溶于有机溶剂(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丙酮、苯等),不溶于或微溶于水而的疏水性化合物。
95%的植物和动物脂类是脂肪酸甘油酯,目前大量油脂除了消费在肥皂,油漆和其他非食用的工业产品外,世界上生产的大部分油脂仍继续作为我们人类的食物而被消费。
脂质通常具有下列共同特征:①不溶于水,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
②大多数具有酯的结构,并以脂肪酸形成的酯最多。
③都由生物体产生,并能由生物体所利用(不同于矿物油)。
例外:卵磷脂、鞘磷脂和脑苷脂类。
卵磷脂微溶于水而不溶于丙酮,鞘磷脂和脑苷脂类的复合物不溶于乙醚。
食用脂的两种形式:⑴游离脂,或可见脂肪:是指从植物或动物中分离出来的脂,如奶油、猪油或色拉油。
⑵食品组分:是指存在于食品中,作为食品的一部分,不是以游离态存在,例如肉、乳、大豆中的脂。
二、分类:①按物理状态:脂肪(常温下为固态)和油(常温下为液态)。
②按来源:乳脂类、植物脂、动物脂、海产品动物油、微生物油脂。
③按不饱和程度:干性油(碘值大于130,如桐油、亚麻籽油、红花油等);半干性油(碘值介于100-130,如棉籽油、大豆油等);不干性油(碘值小于100,如花生油、菜子油、蓖麻油等)。
④按构成的脂肪酸分:单纯酰基油,混合酰基油。
按化学结构分:⑴简单脂质:①酰基甘油:甘油+脂肪酸(占天然脂质的95%);②蜡:长链脂肪醇+ 长链脂肪酸。
⑵复合脂质:①磷酸酰基甘油:甘油+脂肪酸+磷酸盐+含氮基团;②鞘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磷酸盐+胆碱;③脑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糖;④神经节苷脂类:鞘氨醇+脂肪酸+碳水化合物。
⑶衍生脂质:类胡萝卜素,类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等。
三、脂肪的功能:热量最高的营养素(39.58kJ/g)。
①提供必需脂肪酸;②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③提供滑润的口感,光润的外观,塑性脂肪的造型功能;④赋予油炸食品香酥的风味,是传热介质。
5-柴油
缺
4000r/min ;
点
(1) 结构复杂,转速较低:最高约3000 r/min,汽油机可达
(2) 笨重:单位功率所需金属比汽油机多:高速柴油机单位功率所需
金属为5~10kg,低速柴油机为30~50kg,而汽油机仅为3~8 kg。
§5-1 柴油的使用要求 一、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四冲程: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2、压缩比大,14~22。压缩终了时温度500~700℃,压力达 35~45大气压。
§5-1 柴油的使用要求
④不同柴油机对十六烷值的要求:
A.十六烷值低:发生爆震;
B.十六烷值高,自燃点太低,滞燃期太短,由于未能与 空气完全混合,导致燃烧不完全,产生黑烟,使耗油量增加, 柴油机功率下降。
§5-1 柴油的使用要求 ⑤柴油抗爆性的其它表示法:
Ⅰ、十六烷指数(CI):
是预测柴油十六烷值的一个辅助手段。当试样量很少或不具备发动 机实验条件时,计算十六烷值指数是估计十六烷值的有效方法。
影响柴油洁净度的物质:水分、机械杂质、灰分等。 来源:通常是在储存、运输和加油过程中混入的。 危害: 水分:降低柴油的热值;降低流动性;增加腐蚀;
机械杂质、灰分:增加机械磨损。
评价洁净性的指标:
机械杂质:
水分(体积分数,%) 灰分(质量分数,%)
§5-1 柴油的使用要求
§5-1 柴油的使用要求 (三)储存性能
标准燃料是由正十六烷和α-甲基萘(或七甲基壬烷)按不同体积比例 调配而成的。正十六烷具有很短的滞燃期,自燃性能很好,规定其十六烷 值为100, α-甲基萘和七甲基壬烷的滞燃期较长,自燃性能较差,规定其 十六烷值分别为0和15。
§5-1 柴油的使用要求 标准燃料十六烷值的确定
第五章 可燃液体的燃烧习题
第五章可燃液体的燃烧习题1.何谓液体的蒸发热和沸点?从CH4到C10H22,蒸发热和沸点为什么会上升?而在HF、HBr 和HI中,HF 分子量最小、其蒸发热和沸点却最高?2.何谓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和不饱和蒸汽压?已知二硫化碳在9℃饱和蒸汽压为190mmHg,试求桶中二硫化碳的蒸汽浓度?3.已知乙醚的蒸发热为25.9kJ/mol,在293K时的蒸汽压为0.582 atm,试求其在308K时的蒸汽压是多少Pa?液面上方的蒸汽浓度是多少?4.可燃液体主要有哪些危险特性?分别举例说明之。
并说明这些特性各由什么参数来评定?5.何谓闪燃?可燃液体为什么会发生闪燃现象?研究闪燃在消防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6.已知乙醇的爆炸浓度下限为3.3%,大气压力为760mmHg,试用三种不同的方法估算乙醇的闪点。
7.已知甲苯的闪点为5.5 ℃,大气压为760mmHg,试用布里诺夫公式求丙烷的闪点。
8.在相同条件下将下列各组物质按自燃点从大到小排序,并说明理由。
(1) 甲烷、丙烷、丁烷、乙烷(2) 异丁烷、正丁烷(3) 丙烷、丙烯、(4) 乙醛、乙烷、乙醇9 .在相同的条件下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闪点从大到小排序。
并说明理由(1) 丙醇、甲醇、丁醇、乙醇(2) 甲酸丙酯、甲酸异丙酯l0、何谓液体的爆炸温度极限?分析说明可燃液体存在爆炸温度极限的原因。
11.已知甲苯的闪点为5.5℃,试求甲苯的爆炸温度下限。
l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估算乙醚在大气中的爆炸温度极限范围(乙醚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为1.7-2.7%)。
13.有机液体的自燃点遵循什么规律?它和闪点的变化规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14.低初温或高闪点可燃液体的表面火焰传播主要分哪几个阶段?液面上火焰传播的原因是什么?液面火焰传播主要受那些因素的影响?15.容器直径对油品的燃烧速度有何影响?结合火焰向液面传播的机理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16.在扑救油罐火灾时,为什么要对着火油罐进行水冷却?17.油罐火灾的燃烧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l8.以敞开式燃烧为例,说明油罐火灾的火焰特点?并说明实际中低液位油罐火灾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第一节概述一、闪点、燃点、自燃点及其关系石油和大部分石油产品都是易燃物质。
闪点、燃点、自燃点是表示油品的爆炸、着火、燃烧性能的主要参数。
1.闪点: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油品加热蒸发,其蒸汽与空气形成油气混合物,当接触火焰时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根据油品的性质和使用条件不同,其测定方法也不同。
闪点分为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两种。
通常轻质油多用闭口闪点测定,而重质及润滑油多用开口闪点测定。
2.燃点:指当达到闪点后继续按规定条件,加热到其蒸汽能被接触的火焰点着并燃烧不少于5 s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3.自燃点是指油品加热到与空气接触能因剧烈的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自燃点的高低随馏分轻重和化学组成而异,主要取决于油品是否易于氧化。
一般烷烃比芳香烃容易氧化,油品含烷烃越多,自燃点越低;含芳香烃越多,则自燃点越高。
油品越轻,自燃点越高,不容易自燃;反之,油品越重,越易氧化分解,则自燃点越低,越容易自燃。
闪点、燃点、自燃点三者都是条件性的,都与油品的燃烧爆炸有关,也与油品的馏分组成和化学组成有关。
对同一油品来说,其三者的关系为:自燃点>燃点>闪点。
而对不同油品来说,馏分越重,蒸气分压越低,闪点越高,燃点也越高,但自燃点却越低;反之,馏分越轻,蒸气分压越大,其闪点越低,燃点也越低,自燃点却越高。
对各种油品来说,开口闪点高于闭口闪点。
闪点愈高二者相差愈大。
当重质油中混入少量轻组分时,二者差值更大。
二、闪点测定的实际意义闪点测定在生产和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闪点的测定,可以判断油品馏分组成的轻重。
一般的规律是油品蒸气压愈高,馏分组成愈轻,则油品的闪点愈低。
反之,馏分组成愈重的油品则具有较高的闪点。
闪点是一个安全指标。
从油品闪点的高低可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闪点愈低,燃料愈易燃,火灾危险性也愈大。
根据油品闪点的高低,确定其运送、贮存和使用时的各种防火安全措施。
对于某些润滑油来说,闪点可作为油品中含有低沸点混合物的指标。
检查油品是否混入轻质油品。
第二节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GB/T261—2008)一、实验目的:1.掌握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测定油品的闪点2.了解闭口闪点测定的意义二、闪点的概念:在规定的条件下,实验火焰引起试样蒸汽着火,并使火焰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三、实验原理:将油品倒入试验杯,在规定的速率下连续搅拌,并以恒速率加热样品.以规定的温度间隔,在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火源引入试验杯开口处,使样品蒸汽发生瞬间闪火,且蔓延至液体表面的最低温度。
此温度为环境大气压下的闪点,再用公式修正到标准大气压下的闪点。
四、仪器与器材1.宾斯基-马丁闭口闪点试验仪2.闭口闪点专用温度计,需根据样品的预期闪点选择适合的温度计3.气压计:精度0.1kpa4.液化气5.球胆6.火柴五、实验准备1.仪器放在无空气对流的房间,必要时可以用防护屏挡在仪器周围2.试验杯必须用清洗溶剂清洗干净3.样品要保证无水,无杂质4.油样要轻轻的摇荡均匀六、试验步骤步骤A1 . 观察气压计,记录试验期间仪器附近的环境大气压。
注:虽然某些气压计会自动修正但本标准不要求修正到0℃下的大气压力。
2.将试样倒入试验杯至加料线,盖上试验杯盖,然后放入加热室,确保试验杯与杯盖就位,装置连接好后插入温度计。
点燃试验火源,并将火焰直径调节为3mm~4mm。
在整个试验期间,试样以5℃/min~6℃/min的速率升温,且搅拌速率为90(r/min)~120(r/min)。
3.当试验的预期闪点为不高于110 0C时,从预期闪点以下23 ℃+5℃开始点火,试样每升高1℃点火一次,当试样的预期闪点高于110℃时,从预期闪点以下23℃+5℃开始点火,试样每升高2℃点火一次,点火时停止搅拌。
用试验杯盖上的滑板操作旋钮或点火装置点火,要求火焰在0.5s内下降至试验杯的蒸气空间内,并在此位置停留1s,然后迅速升高回至原位置。
4. 当测定未知试样的闪点时,在适当起始温度下开始试验。
高于起始温度5 ℃时进行第一次点火,然后按3或 4进行。
5. 记录火源引起试验杯内产生明显着火的温度,作为试样的观察闪点,但不要把在真实闪点到达之前,出现在试验火焰周围的淡蓝色光轮与真实闪点相混淆。
6.如果所记录的观察闪点温度与最初点火温度的差值少于18 ℃或高于28 ℃,则认为此结果无效。
应更改新试样重新进行试验,调整最初点火温度,直到获得有效的测定结果,即观察闪点与最初点火温度的差值应在18 ℃ ~ 28 ℃范围之内。
步骤B1.观察气压计,记录试验期间仪器附近的环境大气压(见10.2.1注)。
2.将试样倒入试验杯加料线,盖上试样杯盖,然后放入加热室,确保试样被就位或锁定装置连接好后插入温度计。
点燃试验火焰,并将火焰直径调节为3 mm~ 4 mm;或打开电子点火器,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调节电子点火器的强度。
在整个试验期间,试样以1.0(℃/min)~1.5(℃/min)的速率升温,且搅拌速率为250(r/min)±10(r/min)。
3.除试样的搅拌和加热速率按步骤B-2的规定,其他试验步骤均按步骤A(3-7)规定进行。
七、计算1.观察闪点的修正用式(1)将观察闪点修正到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的闪点,Tc:Tc=To + 0.25(101.3-p) (5-1)式中:To——环境大气压下的观察闪点,℃;P——环境大气压,kPa。
注:本公式仅限大气压在98kPa~104.7kPa范围内。
2.结果表示结果报告修正到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的闪点,精确至0.5℃八、重复性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同一仪器,按照相同的方法,对同一试样连续测定的两个试验结果之差不能超过表1和表2中的数值。
表5-1 步骤A的重复性表5-2 步骤B的重复性九、再现性,R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仪器,按照相同的方法,对同一试样测定的两单一,独立的试验结果之差不能超过表3和表4中的数据。
表5-3 步骤A的再现性表5-4 步骤B的再现性十一、实验原始数据记录闭口闪点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及结果十二、石油产品闭口闪点测定的影响因素1.试油中含有水分,如果油样的水分含量大于0.05%时,在测闪点前必须脱水,方可进行试验,因为加热试油时,分散在油中的水会形成水蒸气或气泡,覆盖在油样的表面,影响了油的正常气化,,延迟了闪火时间,使测得的结果偏高.2.装油样量的影响,闭口杯的试油与蒸气空间已做了规定,因为油量的多少会影响液面以上的空气容积,即影响油蒸汽和空气混合物的浓度,如加入量过多,蒸汽空间减少,升温时油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的浓度容易达到爆炸范围,导致闪点偏低,如装油量太少,结果偏高。
所以也就影响闪点偏高或偏低。
3.对点火用的火焰大小的控制,火焰距液面的高低及在液面上的停留时间均等应注意,如果火焰较规定的大,火焰离液面越近,在液面上移动的时间越长,则测得结果偏低,反之则测得的结果比正常值高。
点火次数越多,测得的结果越高,因为每打开一次杯盖,都会影响试杯中的蒸气量和温度。
4.加温速度要严格按规定控制,不能过快或过慢,如加热太快,油蒸发速度快,使空气中油蒸汽浓度提前达到爆炸下限,使测定结果偏低。
如加热速度过慢,测定时间较长,点火次数多,损耗了部分油蒸汽,推迟了油蒸汽和空气混合物达到闪点浓度的时间,使得测定结果偏高。
第三节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3536一、测定原理把试样装入试验杯至规定的刻线。
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
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
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越过试验杯,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汽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闪点。
如果需要测定燃点,则要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用试验火焰使试样点燃并至少燃烧5秒钟的最低温度,作为燃点。
二、仪器与材料1.JSH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测定器(如图5-1所示);2.专用温度计、火柴、石油气、球胆。
图5-1 JSH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测定器外形图三、操作方法1. 本仪器按照GB/T3536《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的规定使用;用连接管将仪器背后进气嘴与液化气罐减压阀出气嘴连接好,将试样油倒入克利夫兰油杯至刻线,把油杯放在电炉上,调节好点火装置和温度计的高度;2. 打开液化燃气总阀,请稍等1-2分钟后,再用打火机点燃引火器,若未能点燃,则调节仪器右侧的燃气调节阀。
调节时一定要缓慢调节,每调节一次就点火一次,以便确定气流大小;3. 接通电源,先将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到起始位置(为0),然后打开电源开关,按照GB/T3536的规定,通过电压调节旋钮(顺时针为大)调节电压大小,控制升温速度,在预期闪点前28℃时,按点火开关,点火杆扫划点火,如未出现闪火现象,升温2℃再按点火开关,点火杆相反方向点火,试验火焰扫划一次所需时间约1秒钟。
在油面上任何一点出现闪点时,记录温度计上的温度作为闪点;4. 如还需测定燃点,则应继续加热,使试验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5-6℃,继续使用试验火焰,试样每升高2℃就扫划一次,直到试样着火,并能连续燃烧不少于5秒钟,此时,温度计上指示的温度为燃点的测定结果;5. 试验结束后,先将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到起始位置,及时关闭液化燃气总阀,打开风扇开关,将油样冷却后,再关闭电源开关,并做好清洁工作。
四、大气压力对闪点影响的修正1.大气压力对闪点和燃点影响很大。
当大气压力低于95.3kPa时,试验所得的闪点和燃点应加上其修正数(见表5-2)作为试验结果,结果取整数。
表5-5 大气压修正数2.闪点(开口)试验原始数据及结果五、精确度与报告1.重复性: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两个闪点或两个燃点之差≯8℃。
再现性:由两个操作者提出的两个闪点之差≯16℃;两个燃点之差≯14℃。
2.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闪点和燃点的测定结果。
六、石油产品闪点(开口杯)测定的影响因素1.升温速度的控制。
加热速度快,测得闪点偏低。
因为加热速度过快时,单位时间内蒸发出的油蒸气多,来不及扩散,使可燃混合气提前达到爆炸下限,使测得结果偏低。
加热速度过慢时,所测闪点偏高。
因为延长了测定时间,点火次数增多,油蒸气损耗多,推迟了油蒸气和空气混合物达到闪火浓度的时间,使测定结果偏高。
2.点火用的火焰大小,离液面高低及停留时间长短对闪点影响很大。
点火用的火焰比规定大时,则所得结果偏低。
火焰在液面上移动的时间越长,离液面越低,则所得结果偏低,反之则偏高。
3.试油是否含水,以及大气压力等,对闪点测定影响很大。
练习题与思考题1.简叙下列概念:闪点、燃点、自燃点。
2.什么是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为什么要分开、闭口杯两种测定方法?3.石油产品闪点测定在实际中有何意义?4.为什么加热速度快,测得闪点偏低?5.为什么点火用的火焰大小、离液面高低及停留时间长短对闪点结果影响很大? 6.闪点(开口杯)测定的各种影响因素对结果有何影响?本试验各测定条件控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