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浪漫主义之前
西方音乐史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Gregorian chant 格里高利圣咏。
罗马教会使用的圣歌,节奏自由松散,旋律庄严朴素,用纽姆符号记谱,内容上以罗马传统圣经为基础,又融合了高卢因素的礼拜仪式和圣咏,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和应答轮唱等多种形式。
早期的圣歌是单声部的。
2、 Organum奥尔加农。
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
最初的Organum只是圣咏的一种演唱方式,即在歌唱圣咏的同时,歌唱另一被称为Organum的附加声部,是一种简单的二声部歌唱。
3、Discantus 狄斯康特。
12世纪宗教音乐的演唱方式。
当定旋律声部也用节奏模式来组织时,上下声部常常会构成几乎同时进行的、音对音的对位织体,这种织体写作被称为discantus风格。
4、Motet经文歌。
13世纪指上方声部有独立歌词的复调声乐曲。
(最典型的是三声部,上文是法文歌词,下方是拉丁文圣咏)5、16世纪Madrigal16世纪意大利的牧歌。
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
它是以著名诗人的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
作曲家对歌词的处理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对音乐的影响。
6、Choral众赞歌。
16世纪经过宗教改革的礼拜歌曲,是新教的礼仪音乐,由马丁·路德倡导全体会众用本国语同唱。
众赞歌的音乐不再是错综复杂的复调体,而是简朴、明朗的和声体。
7、Chanson尚松。
15~16世纪的尚松泛指所有的世俗复调歌曲。
文艺复兴时期的Chanson强调曲调合于诗歌的韵律,节奏鲜明轻快,多为四声部织体。
8、Recitative宣叙调。
音高和节奏随着歌词的抑扬顿挫而变化,音域不宽,音调简单,介于说白与旋律之间的吟唱,是一种仿效古希腊悲剧的单声音乐风格。
9、Cantata康塔塔。
Baroque时期的大型声乐体裁,是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和合唱组成的声乐套曲。
10、Basso continuo通奏低音。
主调和声织体,强调两端声部的旋律线条。
独立的低音部持续整个作品,中间和声不写出,用相应的数字标示和弦,留给演奏家即兴处理。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西方音乐史是指西方世界中音乐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以下是一些与西方音乐史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古典音乐是指源自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约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
它以它对称、和谐、对位法和较为规范的音乐形式为特征,作曲家包括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等。
2. 巴洛克音乐(Baroque music):巴洛克音乐是指大约从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音乐,它以装饰性复杂、宏伟和宗教意义为特点。
巴赫和韦瓦第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3. 浪漫音乐(Romantic music):浪漫音乐指19世纪音乐的风格,它强调个人情感、唯美主义和自然的表现,同时也注重对乐器的技术和音色的探索。
肖邦和舒伯特是浪漫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4. 声乐(Vocal music):声乐是指以人声为主要演奏工具的音乐形式。
在西方音乐史中,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圣歌和合唱曲是最重要的声乐形式。
5. 交响乐(Symphony):交响乐是指由管弦乐团演奏的四个乐章的大型乐曲。
贝多芬、莫扎特和海顿写作了许多重要的交响乐作品。
6. 管弦乐(Orchestral music):管弦乐是指由管弦乐团演奏的音乐。
它包括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不同类别的乐器。
7. 协奏曲(Concerto):协奏曲是指由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团共同演奏的音乐作品。
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之间的对话和竞技是协奏曲的特点。
8. 轻音乐(Light music):轻音乐是指通俗音乐,常常用于娱乐和放松。
它包括爵士乐、流行音乐和电影配乐等多种风格。
9. 篇章(Motif):篇章是音乐中的一个小节或乐句,其被重复使用以创造主题或主要动机。
10. 复调(Polyphony):复调是指多个独立的声部同时演奏,它是巴洛克音乐中的一种特色。
11. 调式(Tonality):调式是指西方音乐中音乐中心音和音乐结构的关系。
初中音乐西方音乐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音乐西方音乐史知识点总结西方音乐史知识点总结西方音乐史是指欧洲和美洲等地区的音乐发展历程。
在音乐史上,西方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形式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古典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等多个时期对西方音乐史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古典音乐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最早的时期之一。
这个时期的音乐多以宗教音乐为主,包括教堂音乐和合唱音乐。
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包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人。
古典音乐以其富有律动感和优美旋律而受到世人喜爱。
巴洛克音乐时期是古典音乐之后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复杂和华丽。
重要的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包括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等人。
巴洛克音乐中的管风琴和大提琴等乐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巴洛克音乐强调对位法和装饰音的运用,给歌曲增添了一种独特而迷人的韵味。
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简洁和平衡。
著名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包括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和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等人。
古典主义音乐注重对称性和结构性,创作的曲子通常包含开头和结束的重复段落,以及两段或三段的中间部分。
古典主义音乐的节奏稳定而规律,给人以舒适和平静的感觉。
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是古典主义音乐之后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情感丰富和个人表现。
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注重以音乐表达情感和想法,他们通过创造性的旋律和丰富多变的和声来吸引听众。
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包括弗雷德里克·肖邦和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等人。
浪漫主义音乐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和情感冲击力,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类情感等主题。
除了这些时期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音乐流派和风格。
例如爵士乐是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的一种音乐风格,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即兴表演而闻名;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以其强烈的节奏和吉他演奏而受到全球年轻人的喜爱。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一:真实主义歌剧:19世纪末,音乐家们以真实主义文学为鉴,向现实生活索取题材,以下层小人物作为歌剧的主人公,以他们生活作为舞台表现的中心,产生了真实主义歌剧。
从某种意义上讲,真实主义歌剧的产生是意大利人对瓦格纳乐剧的一种反抗。
真实主义歌剧具有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它反对歌剧采用虚幻的神话题材,也反对篇幅无限制地扩展以及音乐的重蚀繁杂的夸张,主张取材与现实生活,特别是描写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力求简洁明快的手法,组织起强烈的戏剧场面。
真实主义歌剧也具有局限性,它侧重对现实生活作直观的反映,没有触及社会矛盾的本质,与真实主义文学相比还缺乏思想深度。
真实主义歌剧的出现,以它的真实和朴质,动人的的特点以及浓厚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抵抗了瓦格纳的影响,使意大利歌剧重新走上了传统之路。
(代表人物:普契尼,马斯卡尼)。
二:无终旋律,是德国音乐家瓦格纳在他的乐剧中采用的一种音乐手法。
在以这种音乐手法所写成的戏剧中,音乐没有咏叹调、宣叙调的之分,自始至终不停向前发展。
声乐富有朗诵性,在叙述的同时也带有抒情性,这种不间断连贯发展的乐剧音乐形式被称为“无终旋律”。
三: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
交响曲的前身是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序曲(sinfonia),18世纪上半叶作曲家们采用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快—慢—快结构谱写管弦乐作品,并将其称为交响曲。
从此,交响曲逐渐取代了巴罗克风格的乐队协奏曲,成为音乐会中主要的器乐形式。
四:交响诗(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 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
交响诗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
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系。
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标题音乐:以文字或标题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作品。
其渊源可上溯至16 世纪以前,19 世纪上半叶因欧洲浪漫派音乐家的提倡而盛行。
标题音乐的名称也因此产生。
重要作曲家有柏辽兹、李斯特等。
它比没有标题的音乐表现力更尖锐、生动、易于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因而在器乐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动机:音乐术语。
通常指主题中一些富于个性的音调。
它是音乐机构中最小的单位,每个动机必须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音。
它是主题音乐的核心,是主题或乐曲发展的基本素材。
3、幻想曲:一种含有浪漫色彩而无固定曲式的器乐叙事曲。
原指一种管风琴或古钢琴的即兴独奏曲。
十八世纪末叶起,成为独立的器乐曲,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均有钢琴幻想曲。
格林卡运用俄国民间音乐写成的管弦乐曲名为《卡马林斯卡亚》幻想曲。
4、主导动机:音乐术语,也称“主导主题”,适用于浪漫派中期在大型音乐作品如歌剧、舞剧、标题音乐中,用以象征某一特定人物、境界、概念等音乐动机或主题。
如柏辽兹《幻想进行曲》中的“情人”主题;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舍赫拉查达》中代表讲故事的女主人公的主题;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中的“漫步主题等都属于主导动机。
其含义与所谓“贯穿音调”、“固定乐思”相仿。
5、随想曲:原指十七、"十八世纪时一种复调风格的键盘乐曲。
十九世纪以来,指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器乐曲,如帕格尼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的钢琴随想曲。
某些随想曲与幻想曲并无严格区别,如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随想曲》。
此外,还有专供小提琴技巧练习的随想曲6、狂想曲:一种技术艰深具有史诗性的器乐曲。
原为古希腊时期,由流浪艺人歌唱的民间叙事诗片段,十九世纪初形成器乐曲体裁。
其特征富于名族特色或直接采用民间曲调,如李斯特的19 首《匈牙利狂想曲》,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等。
7、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又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来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西方音乐史部分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自由射手《自由射手》又称作《魔弹射手》是一部三部歌剧,是德国浪漫派歌剧的先驱。
这部歌剧由德国作曲家韦伯,始创于1819年,1821年在柏林皇家歌剧院首演成功,直至今日,它仍是在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
歌剧脚本是韦伯的朋友金特根据德国作家阿佩尔的故事集里关于恶毒猎人的古代民间传说改写而成。
剧本反映了善良与爱情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主题。
将奏鸣曲式与歌剧剧情结合起来,运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
2 谈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舒伯特,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与舒伯特同期的德奥作曲家,从事歌曲创作的有近百位,但众多内容贫乏技巧单一的歌曲已被历史冲刷掉了,只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过历史、流传至今。
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使它成为极富表现力的完美形式。
他的600多首艺术歌曲中,所选用的诗词内容广泛,除了著名诗人的诗歌外,还有能激发他灵感的无名诗人的诗词。
他的歌曲形式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分节歌、通谱歌、变化分节歌。
(227)3 什么叫音乐瞬间?音乐瞬间,由舒伯特首创的一种钢琴小曲,后演变成一种钢琴曲体裁。
舒伯特的即兴曲音乐瞬间,强调的是无准备的、突然而至又瞬间即逝的灵感,每首的结构不同,比较简单自由,旋律如他的歌曲一般清新流畅、抒情迷人,间或显现的激情颇具感染力。
1 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门德尔松的音乐以简洁的和声、结构均衡的曲式,以及流畅优美的旋律为特色,而题材则多采自童话故事或大自然的景色,摆脱了俗世的纷纷扰扰,也甚少涉及个人内心的挣扎或大时代的黑暗面。
在浪漫派作家中,门德尔松属于才华洋溢的类型。
他的情感丰沛,但没有艺术家热情奔放或反叛极端的性格。
相反,他具有宽和开朗的性情、睿智高深的内涵,以及举手投足间流露的绅士风范,都使他受到英国民众的喜爱。
相应的,他也用温和的手法在音乐世界里谱出细腻的感情。
也许是美满的家庭与高贵的天赋影响,门德尔松总是散发着一股稳定、优雅的气质。
西方音乐史部分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自由射手《自由射手》又称作《魔弹射手》是一部三部歌剧,是德国浪漫派歌剧的先驱。
这部歌剧由德国作曲家韦伯,始创于1819年,1821年在柏林皇家歌剧院首演成功,直至今日,它仍是在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
歌剧脚本是韦伯的朋友金特根据德国作家阿佩尔的故事集里关于恶毒猎人的古代民间传说改写而成。
剧本反映了善良与爱情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主题。
将奏鸣曲式与歌剧剧情结合起来,运用了“主导动机”的手法。
2 谈谈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舒伯特,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与舒伯特同期的德奥作曲家,从事歌曲创作的有近百位,但众多内容贫乏技巧单一的歌曲已被历史冲刷掉了,只有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过历史、流传至今。
舒伯特将艺术歌曲的潜能充分挖掘,使它成为极富表现力的完美形式。
他的600多首艺术歌曲中,所选用的诗词内容广泛,除了著名诗人的诗歌外,还有能激发他灵感的无名诗人的诗词。
他的歌曲形式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分节歌、通谱歌、变化分节歌。
(227)3 什么叫音乐瞬间?音乐瞬间,由舒伯特首创的一种钢琴小曲,后演变成一种钢琴曲体裁。
舒伯特的即兴曲音乐瞬间,强调的是无准备的、突然而至又瞬间即逝的灵感,每首的结构不同,比较简单自由,旋律如他的歌曲一般清新流畅、抒情迷人,间或显现的激情颇具感染力。
1 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门德尔松的音乐以简洁的和声、结构均衡的曲式,以及流畅优美的旋律为特色,而题材则多采自童话故事或大自然的景色,摆脱了俗世的纷纷扰扰,也甚少涉及个人内心的挣扎或大时代的黑暗面。
在浪漫派作家中,门德尔松属于才华洋溢的类型。
他的情感丰沛,但没有艺术家热情奔放或反叛极端的性格。
相反,他具有宽和开朗的性情、睿智高深的内涵,以及举手投足间流露的绅士风范,都使他受到英国民众的喜爱。
相应的,他也用温和的手法在音乐世界里谱出细腻的感情。
也许是美满的家庭与高贵的天赋影响,门德尔松总是散发着一股稳定、优雅的气质。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二)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二)古典时期古典时期(calssic period)通常指西方音乐史上巴赫到贝多芬前的一段时期(即十八世纪)。
另一说自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即维也纳古典乐派活动的时期为古典时期。
霍塔(jota)西班牙舞曲,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阿拉贡省。
快速,三拍子用吉他和响板伴奏。
近代作曲家亦用于创作。
如李斯特的《西班牙狂想曲》,格林卡的《阿拉贡霍塔》等。
音程(interval)两乐音之间的音高差距。
通常以自然音阶两音之间的音级数作为音程度,如C-G,共五级,共称“五度”;G-B,共三级,故称“三度”。
单调音乐(monophony)复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
单旋律的音乐。
即不附带任何对位声部、衬托句及伴奏等,只有一条单纯的旋律线。
古代音乐及大多数民歌,都是单调音乐。
寻求曲(Ricercare),流行于十六、七世纪的一种器乐曲。
常用于管风琴。
自经文歌演变而来。
是一种多主题乐曲,每一主题自成一段落,同时在全曲展开各种对位变化。
叙事曲(ballade,法)十三、十四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歌曲,歌词通常分为三节,每节七行或八行,最后一行或二行是重复句。
每节音乐用A、A、B的三段体,通常用复调写作。
清唱剧(oratorio)大型声乐曲。
以宗教事迹或史诗为题材,由独唱、合唱与管弦乐队组成,在音乐厅或教堂内演奏,而不用布景、服装及身段表演。
但最早(十六世纪中期)的清唱剧亦用布景与服装。
清唱剧多由宣叙曲、咏叹调和合唱组成,而无对白和舞蹈。
康塔塔与清唱剧很相似,但其篇幅较小。
卡巴莱塔(cabaletta 意)简短的歌剧咏叹调。
曲调与伴奏都比较简易,罗西尼常使用。
十九世纪后期,威尔第等人常用为咏叹调的华彩结尾,拍子快速,用不断反复的定型节奏。
合唱(chorus)即由一队歌唱者(男声或女声,或男女声兼有)来演唱一首歌曲。
每个声部由数人同唱,与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和其他大型声乐作品中的独唱相对而言。
轻歌剧(Light opera)原意为小型的歌剧,始于十九世纪,是一种含有序曲、歌曲、对白、舞蹈等的戏剧,其中音乐只起一种衬托气氛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古希腊音乐的一般特点: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变化音,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1. 2. 古希腊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种乐器:里拉:演奏常与祭太阳神阿波罗联系。
阿夫洛斯管:常用于敬奉酒神。
1. 荷马史诗:古希腊公元前9-前8世纪,盲诗人荷马汇集整理《伊里亚特》、《奥德赛》这两部最早大型史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包括音乐生活。
1.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民间的酒神颂。
在祭祀酒神活动中,人们化妆在阿夫洛斯管乐声中载歌载舞。
后逐步演化成悲剧表演,在后来发展中,悲剧内容扩展到希腊神话中的其他悲剧人物和事件,保留了合唱、舞蹈等形式。
17世纪西方歌剧的产生,以及19世纪瓦格纳的歌剧改革受到古希腊戏剧的影响。
1. 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人称为和谐论,古希腊的音乐理论认为宇宙和谐的基础是完美的数的比例,可以最好的说明宇宙现象。
认为八度、五度、四度是完美的协和音程,因为他们具有最简单的数量比例关系。
1. 四音音列:阿里斯多塞诺斯音乐理论的最核心内容,建立于一个固定四度框架,中间的两个音不固定,它们可以灵活变动。
1. 完整音列体系:若干四音音列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音列。
大完整音列体系(由四个相同结构四音音列构成,既下行完整的两个八度),小完整音列体系(由三组四音音列构成既下行十一度)。
2. 古希腊调式体系:是以古希腊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它们分别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及各种变体。
1. 古希腊音乐功能学说(音乐教化学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认为音乐充满了伦理价值的取向,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不同调式的使用可以影响人的道德情感。
音乐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向善,但不好的音乐也可以使人品行不端。
1. 圣咏:礼拜活动中的唱诵经文称为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在中世纪中期开始使用于基督教罗马教会仪式,以著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
1. 格里高利圣咏:肃穆、节制,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一般特征为: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
根据旋律与歌词的结合情况,又可以分三种类型: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1. 巴洛克:从大约1600年到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文,原意是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首先被用于建筑。
巴洛克音乐是一种宏伟壮观、热情如火、充满活力的艺术。
强调情感的表现和充满戏剧性的对比,在细节上它又非常注重装饰性。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可分为早,中,晚期三个阶段。
从1690到1750年是最后一个阶段,也可称为巴洛克盛期。
这时,歌剧诞生,器乐崛起,以巴赫与亨德尔为代表的音乐大师们将百年来的音乐发展推向了辉煌的顶点。
1. 古老风格:以帕莱斯特利那的音乐风格为代表的16世纪的作曲规则,只承认某种程度的不协和音也称“严谨风格”。
1. 现代风格: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为了扩展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能更好地表现歌词内容,对旧规则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也称为“装饰风格”。
15. 两种常规:蒙特威尔第提出了“两种常规”的思想,认为文艺复兴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可以叫做“第一常规”,而他自己所采用的新的作曲手法则可以被称为“第二常规”。
在音乐创作中,这两种常规应该是并用的。
16. 通奏低音:是巴洛克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运用构成了一种主调和声织体。
基本上是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
这种织体强调的是两端的声部,即低音部和高音部,它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因此叫做通奏低音。
作曲家只写出两个声部,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需要由演奏者即席演奏,作曲家通常在低音的上方、下方或旁边标记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来对每个和弦加以指示,所以,通奏低音也叫数字低音。
17. 歌剧: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剧词都需要唱,还需要器乐伴奏。
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歌剧中,音乐需要和美术、文学、戏剧和舞蹈等其他姐妹艺术相融合。
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悲剧,中世纪的教仪剧,13世纪法国游吟诗人的田园剧,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歌剧的最直接的来源是16世纪末意大利北部的宫廷的幕间剧。
第一部歌剧的产生是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的活动直接有关的。
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是由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尤丽迪茜》。
它与1600年10月6日上演。
18.法国歌剧:法国早期歌剧的主要代表是吕利,他增添了一些新的舞蹈,并把它们发展成带有序幕与合唱尾声的戏剧性的壮观场景,后来法国人对歌剧要求舞蹈场面大。
开始用法语演唱的宣叙调和短小的咏叹调。
爱用二重唱,合唱,特别是壮观的场景。
豪华的机关布景和芭蕾舞场。
吕利的歌剧序曲被称为法国序曲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慢板,第二部分是快板,并以开头的慢板部分的简短再现结束。
19.英国歌剧:普塞尔是英国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迪多与伊尼》作为一部真正的歌剧,最集中和充分地展示了普塞尔的音乐戏剧才能。
20.德国歌剧:许茨是德国宗教音乐的重要作者,汉堡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是凯泽。
除了他们,马泰松、泰勒曼和亨德尔也在汉堡歌剧舞台上显身手。
21.蒙特威尔第:是巴洛克早期的一位最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
1607年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上演,作品追求清晰而准确地表达歌词和歌词中的情感,并没有完全放弃复调的写作。
在这部歌剧中并没有模仿佩里的《尤丽迪茜》,纯粹的宣叙调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大量运用了牧歌、单声歌曲、咏叙调和各种器乐形式和序曲。
器乐在每场的前奏、间奏或后奏中表达了场景和气氛的变化。
为了使音乐更好地打动人的情感,他还首次在作品中运用了弦乐的震音和拨弦两种演奏手法。
虽然不是最早的歌剧,但却是早期歌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他的作品总体来说豪华和壮观,体现在布景,服装上22.蒙特威尔第和佩里比较:共同表达情感。
不同佩里学者研究型,没有更多考虑剧场效果,喧叙为主,少用复杂复调较单调。
蒙特威尔第宫廷作曲家,多用重唱、合唱形式,作为歌剧各种元素具备。
23.圣卡西亚诺剧院: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座公众歌剧院。
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尤利西斯还乡记》也是在这座剧院里上演的。
24.那不勒斯乐派:17世纪末,这里的歌剧创作和演出活动达到高峰,形成了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
首先是出现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唱宣叙调,通奏低音伴奏。
一种是带伴奏的宣叙调,乐队伴奏。
返始咏叹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ABA)给歌手提供炫技空间,促进了美声发展但是却相对忽略戏剧性表现。
A`斯卡拉蒂使歌剧基本成熟,在他的歌剧中,咏叹调用得很多,返始咏叹调已很普遍,他的歌剧序曲包括三个不同的部分,速度的顺序是“快——慢——快”,这种歌剧序曲也称“意大利序曲”,它被认为是后来的交响乐的一个主要的前身。
25.清唱剧:是巴洛克早期产生于意大利的大型声乐体裁。
通常有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组成,他有一个叙述故事的人,更强调合唱,并且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
合唱很重要,大部分清唱剧是宗教内容。
26.康塔塔:是巴洛克时期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大型声乐体裁,它通常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与合唱组成。
即可用宗教题材,也可用世俗题材。
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型的,独唱的康塔塔;另一类是大型的,除独唱,还有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
27.受难乐:是用音乐表现耶稣受难故事的一种体裁。
公元5世纪到14世纪后半叶,群众开始用单声部齐唱来代表。
这种由单声部的圣咏构成的受难乐也叫做“素歌受难乐”。
第二个阶段,复调手法大约从15世纪被运用。
1650年以后,进入第三个阶段“受难清唱剧”阶段,在德国出现了一种清唱剧式的新型受难乐。
巴赫代表,把受难乐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顶点。
28.博洛尼亚乐派:17世纪中叶,意大利北部器乐的创作和表演非常兴盛,博洛尼亚是这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发展中心,以弦乐为主的独奏、合奏艺术。
代表维塔利和科雷利。
29. 奏鸣曲:在巴罗克早期只是泛指器乐作品,1660年后来,作曲家们开始把奏鸣曲分为教堂和室内奏鸣曲。
教堂奏鸣曲是在教堂演奏的,它一般有四个乐章,速度按“慢——快——慢——快”的顺序排列。
音乐表现比较严肃、内在。
30. 室内奏鸣曲:是在宫廷娱乐的场合或私人的音乐会上演奏的,它包括一组风格化的舞曲,如:阿拉曼德等。
实际上它已是种组曲。
31. 三重奏鸣曲:17世纪后半叶的奏鸣曲通常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而作,记谱上是三行乐谱。
32. 独奏奏鸣曲:需要一个高音乐器和两个通奏低音演奏者合作。
33. 巴罗克时期(德国)的键盘乐器:包括管风琴和古钢琴两大类。
17世纪管风琴音乐最发达的地方是德国,主要体裁有三种:托卡塔(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体裁,技巧性比较高),赋格曲(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以众赞歌为基础的作品,还有少量的舞曲。
34. 德国著名的管风琴家和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扎豪,巴赫。
35. 古钢琴:拨弦古钢琴(也叫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
体裁最重要的是主题与变奏和组曲两种。
组曲是17世纪最后25年间定型的,来自意大利的室内奏鸣曲,由四种风格化的舞曲为核心有:德国阿拉曼德舞曲、法国库朗特舞曲、西班牙萨拉班舞曲、基格舞曲。
36. 古钢琴音乐代表人物:德国作曲家弗罗贝格。
37. 法国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F.库普兰,古钢琴。
38. 意大利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弗雷思科巴尔第。
39. 协奏曲:在16世纪是指独唱与合唱、特别是人声与器乐之间的协同合作,进行演唱和演奏的作品,到了17世纪,指近代独奏者或乐队之间的协奏。
40. 巴罗克的器乐协奏曲:分三大类:1.大协奏曲,是一个独奏者组成的小组与乐队之间互相抗衡;2.乐队协奏曲,没有独奏、只有乐队部分的协奏曲;3.独奏协奏曲是为一个独奏乐器和乐队而作的。
41. 维瓦尔第:维瓦尔第和托雷利对巴罗克协奏曲的发展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意大利作曲家。
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共有500多首,独奏协奏曲大约有350首,著名的《四季》4首分别为春、夏、秋、冬的小提协奏曲。
它的大部分协奏曲也是三个乐章(快-慢-快)乐队全奏部分的回归与独奏部分的插段不断交替,构成典型的回归曲式。
42. 拉莫:法国18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理论家和键盘乐器演奏家。
理论著作《和声学》于1722年在巴黎出版,《音乐理论的新体系》在1726年问世使拉莫成为著名的音乐理论家。
拉莫的歌剧从吕利的传统中继承了很多东西,为了加强戏剧效果他的每幕合唱和歌舞场面篇幅更大。
他的合唱与娱乐性的歌舞场面篇幅更大,推动剧情是,他往往用大乐队伴奏的和更旋律化的宣叙调。
他的理论著作是与他的作曲时间紧密联系的,试图在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解释和声,他的功能和声理论不仅对当时的作曲实践做了总结,而且对后来和声理论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