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红外光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m
来自百度文库
二、电子效应
(1)诱导效应 通过静电诱导作用使分子 ) 中电子云分布发生变化引起K的改变 的改变, 中电子云分布发生变化引起 的改变 , 从而影响振动频率。 从而影响振动频率。 如 νC=O =
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羰基双键性增加, 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羰基双键性增加,振动频 双键性增加 率增大。 率增大。
诱导效应大于共轭效应, = 蓝移至 诱导效应大于共轭效应, νC=O 蓝移至 1735 cm-1
红外光谱中除了前述基本振动产生的基本频率吸收峰外, 红外光谱中除了前述基本振动产生的基本频率吸收峰外, 还有一些其他的振动吸收峰: 还有一些其他的振动吸收峰:
倍频:是由振动能级基态跃迁到第二、 倍频:是由振动能级基态跃迁到第二、三激发态时 所产生的吸收峰。由于振动能级间隔不等距, 所产生的吸收峰。由于振动能级间隔不等距,所以 倍频不是基频的整数倍。 倍频不是基频的整数倍。 组合频:一种频率红外光, 组合频:一种频率红外光,同时被两个振动所吸收 即光的能量由于两种振动能级跃迁。 即光的能量由于两种振动能级跃迁。 组合频和倍频统称为泛频 因为不符合跃迁选律, 泛频。 组合频和倍频统称为泛频。因为不符合跃迁选律, 发生的几率很小,显示为弱峰。 发生的几率很小,显示为弱峰。 振动偶合:相同的两个基团相邻且振动频率相近时, 振动偶合:相同的两个基团相邻且振动频率相近时, 可发生振动偶合,引起吸收峰裂分, 可发生振动偶合,引起吸收峰裂分,一个峰移向高 一个移向低频。 频,一个移向低频。 弗米共振: 弗米共振:基频与倍频或组合频之间发生的振动偶 使后者强度增强。 合,使后者强度增强。
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 = 红移至 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 νC=O 红移至1690 cm-1
O
R
OR
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
O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形成p-π共轭, νC=O 红移(减小) 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形成p 共轭, = 红移(减小) 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形成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
O比C原子的电负性大, 导致νC=O 蓝移(增大) 比 原子的电负性大 导致ν = 蓝移(增大) 原子的电负性大,
理论上具有特定频率的每一种振动都能吸收相应 频率的红外光, 频率的红外光,在光谱图对应位置上出现一个吸收 实际上, 峰。实际上,因种种原因分子振动的数目与谱图中 吸收峰的数目不尽相同。 吸收峰的数目不尽相同。
吸收峰减少的原因 分子的一些振动没有偶极矩变化,是红外非 分子的一些振动没有偶极矩变化, 活性的; 活性的; 不同振动方式的频率相同,发生简并; 不同振动方式的频率相同,发生简并; 一些振动的频率十分接近,仪器无法分辨; 一些振动的频率十分接近,仪器无法分辨; 一些振动的频率超出了仪器可检测的范围。 一些振动的频率超出了仪器可检测的范围。
分子振动不完全符合简谐振动,只有在振 分子振动不完全符合简谐振动,只有在振 动能级较低的情况下才近似于简谐振动 的情况下才近似于简谐振动。 动能级较低的情况下才近似于简谐振动。
分子中振动能级之间能量要比同一振 动能级中转动能级之间能量差大100 100倍左 动能级中转动能级之间能量差大100倍左 右。振动能级的变化常常伴随转动能级 的变化,所以,振动光谱是由一些谱带 的变化,所以, 组成的,它们大多在红外区域内,因此, 组成的,它们大多在红外区域内,因此, 叫红外光谱。 叫红外光谱。
as
)两种形式。 两种形式。
弯曲振动:原子垂直于化学键方向的运动。 弯曲振动:原子垂直于化学键方向的运动。又可以分 为面内弯曲振动( 和面外弯曲振动( 两种形式, 为面内弯曲振动(δ)和面外弯曲振动( γ )两种形式, 它们还可以细分为摇摆、卷曲等振动形式。 它们还可以细分为摇摆、卷曲等振动形式。
三、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峰的关系
二氧化碳分子的振动方式和频率
O=C=O 红外非活性 O = C =O 2349 cm-1
• •
O=C=O 667 cm-1
O=C=O 667 cm-1
二、分子振动类型 分子振动形式分两大类: 分子振动形式分两大类: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原子沿键轴方向往复运动, 伸缩振动 :原子沿键轴方向往复运动,振动过程中 键长发生变化。又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 键长发生变化。又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υs)和反对称 伸缩振动( υ 伸缩振动(
2、与C原子成键的其它原子,随着其原子质量的增大,折合 、 原子成键的其它原子, 原子成键的其它原子 随着其原子质量的增大, 质量也增大,则红外波数减小。 质量也增大,则红外波数减小。 3、与H原子相连的化学键的折合质量都小,红外吸收在高波 、 原子相连的化学键的折合质量都小, 原子相连的化学键的折合质量都小 数区。 伸缩振动在~3000cm-1、O-H伸缩振动在 数区。如C-H伸缩振动在 伸缩振动在 伸缩振动在 3000~3600cm-1、N-H伸缩振动在 伸缩振动在~3300cm-1。 伸缩振动在 4、弯曲振动比伸缩振动容易,弯曲振动的K均较小,故弯曲 、弯曲振动比伸缩振动容易,弯曲振动的 均较小 均较小, 振动吸收在低波数区。 伸缩振动吸收位于~3000cm-1, 振动吸收在低波数区。如C-H伸缩振动吸收位于 伸缩振动吸收位于 而弯曲振动吸收位于~1340cm-1。 而弯曲振动吸收位于
第三章 红外光谱
(Infrared spectroscopy,IR) ,
第一节
概述
红外吸收光谱的特点
是分子振动和振转光谱; 是分子振动和振转光谱; 特征性强、适用范围广; 特征性强、适用范围广; 测样速度快、操作方便; 测样速度快、操作方便; 不适合测定含水样品。 不适合测定含水样品。
红外区域的划分 0.8~1000 µm ~ 0.8~2.5 µm 近红外区:泛频区 近红外区: ~ 2.5~25 µm 中红外区:大部分有机物 中红外区: ~ 的基团振动频率在此区域。 的基团振动频率在此区域。 25~1000 µm 远红外区:转动和重原 远红外区: ~ 子振动 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红外光谱图 文字
第三节 影响红外光谱峰位和峰强的因素
基团处于分子中某一特定的环境, 基团处于分子中某一特定的环境,因此它的 振动不是孤立的。基团确定后, 固定, 振动不是孤立的。基团确定后,m 固定,但相 邻的原子或基团可通过电子效应、 邻的原子或基团可通过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等 影响 K,使其振动频率发生位移。 ,使其振动频率发生位移。 在特征频率区,不同化合物的同一种官能团 在特征频率区, 吸收振动总是出现在一个窄的波数范围内, 吸收振动总是出现在一个窄的波数范围内,但 不是一个固定波数, 不是一个固定波数,具体出现在哪里与基团所 处的环境有关,这就是红外光谱用于有机物结 处的环境有关,这就是红外光谱用于有机物结 构分析的依据。 构分析的依据。
ν
振动频率( 振动频率 /cm-1) 2262~2100 ~ 1600~1680 ~ 1000~1300 ~
• ν 相差不大时 基团振动 当K相差不大时,基团振动 相差不大 频率随折合质量增大而减小。 频率随折合质量增大而减小。
振动频率与基团折合质量的关系
基团 C-H - C-C - C-Cl - C-I - 折合质量 (m) 0.9 6 7.3 8.9 振动频率 (ν /cm-1) 2800~3100 约 1000 约 625 约 500
m1 × m2 m= = 1 1 m1 + m2 + m1 m2 1
由上页式子可知:分子的折合质量越小, 由上页式子可知:分子的折合质量越小,振动 频率越高;化学键力常数越大,即键强度越大, 频率越高;化学键力常数越大,即键强度越大,振 动频率越高。分子的振动频率规律如下: 动频率越高。分子的振动频率规律如下: 1、因Kc≡c>Kc=c>Kc-c,红外频率υc≡c> υ c=c> υ c-c。 、
若考虑共轭体系中的单键,情况如何? 若考虑共轭体系中的单键,情况如何? 例如: 例如: 脂肪醇中C-O-H基团中的 基团中的C-O反对称伸缩振动 脂肪醇中 基团中的 反对称伸缩振动 位于1150-1050cm-1,而在酚中因为氧 ( υ as)位于 与芳环发生p-π共轭, 与芳环发生 π共轭,其υ as在1230-1200cm –1。 因此:对共轭体系中的单键而言,则键强增强, 因此:对共轭体系中的单键而言,则键强增强, 振动频率增大。 振动频率增大。
如果诱导和共轭效应同时存在, 如果诱导和共轭效应同时存在,则须具 体分析哪种效应占主要影响。 体分析哪种效应占主要影响。如:
O
R
NH2
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
N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形成p-π共轭, νC=O 红移(减小) 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形成p 共轭, = 红移(减小)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
N比C原子的电负性大, 导致νC=O 蓝移(增大) 原子的电负性大, 导致ν = 蓝移(增大)
由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均可推出双原子 分子的简谐振动频率由下式决定: 分子的简谐振动频率由下式决定:
1 υ= 2π
K m
或
1 K ν= 2π C m
式中: 为光速(3 (3× 为频率(Hz), 式中:C 为光速(3×1010cm/s), ν为频率(Hz), ν 为波 为化学键力常数(dyn 数(cm-1), K 为化学键力常数(dyn cm), m为分子的折 合质量(g) (g)。 合质量(g)。
分子偶极矩(μ) 分子偶极矩(
µ=δr
红外光的能量是通过分子振动时偶极矩 的变化传递给分子。 的变化传递给分子。
分子振动方程式 若将双原子分子看作谐振子, 若将双原子分子看作谐振子,将其振 动看作是简谐振动。 动看作是简谐振动。
m1
K
m2
简谐振动的特征: 简谐振动的特征: 谐振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有微小的位移; * 谐振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有微小的位移; * 外力与位移方向相反,位移呈余弦变化。 外力与位移方向相反,位移呈余弦变化。
一、质量效应 振动方程
1 υ= 2π K m
• ν ∝ K 当m固定时,基团振动频率 固定时, 固定时 基团振动频率 随化学键力常数增强而增大。 随化学键力常数增强而增大。
例如: 例如: 基 团 C≡C C=C = C-C - 化学键力常数(K/N·cm-1) 化学键力常数 12~18 ~ 8~12 ~ 增大 4~6 ~
10 波数 ( cm ) = 波 长 (µ )
−1
4
第二节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一、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1. 能量相当(E光=△E振动跃迁) 能量相当( △ 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当, 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当,才能被 吸收产生吸收光谱。 吸收产生吸收光谱。 2. 偶极矩变化 指在振动过程中, 指在振动过程中,分子能引起偶极矩变化时才能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由于µ=0 如 H—H、 R—(C≡C)—R 、N2 等。由于 、 ( ) 电荷分布是对称的,因此, 电荷分布是对称的,因此,振动时不会引起分子偶 极矩的变化。在实验中观察不到红外光谱。 极矩的变化。在实验中观察不到红外光谱。
纵坐标为: 纵坐标为: 百分透过率( 百分透过率(%) 横坐标为: 横坐标为: 波长( m 波长(µm)或波 数(cm-1)。 环戊烷
也可用文字形式表示为: (s)为 也可用文字形式表示为:2955cm-1(s)为CH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 (m)为 的对称伸缩振动(υ (υasCH2),2870cm-1(m)为CH2的对称伸缩振动(υsCH2) 1458cm-1(m) 的面内弯曲振动(δ面内CH2 (m)为 为CH2的面内弯曲振动(δ面内CH2),895cm-1(m)为CH2的面外弯曲振动 (γ面外CH2) 面外CH2
(2)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 )
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即双键键强减小, 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即双键键强减小, 减小)。也以ν 振动频率红移 (减小)。也以νC=O为例: 减小)。也以 = 为例:
νC=C
CH2=CH2 1650 cm-1
CH2=CH-CH=CH2 - = 1630 cm-1
若考虑共轭体系中的单键,情况如何? 若考虑共轭体系中的单键,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