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红外光谱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1
波长和波数
红外区光谱用波长和波数( 红外区光谱用波长和波数(wave number) 波长和波数 ) 来表征 ; 波长多用m做单位; 做单位; 波长多用 做单位 波数: 表示, 波数:以σ表示,定义为波长的倒数,单位 表示 定义为波长的倒数, cm-1,其物理意义是每厘米长光波中波的数 目. σ=1/λ(cm)=104/λ(m)=υ/c 用波数表示频率的好处是比用频率要方便, 用波数表示频率的好处是比用频率要方便,且 数值小. 数值小. 一般用透光率 波数曲线或透光度-波长曲线 透光率-波数曲线 波长曲线来 一般用透光率 波数曲线或透光度 波长曲线来 描述红外吸收光谱. 描述红外吸收光谱.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3.2 基本原理 3.2.1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1) 辐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 跃迁所需的跃迁能量相等. 跃迁所需的跃迁能量相等. 2)辐射与物质之间有耦合作用. )辐射与物质之间有耦合作用.
条件一: 条件一:辐射光子的能量应与振动跃 迁所需能量相等
红外光谱的特点-1 红外光谱的特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用于研究不饱和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用于研究不饱和 有机物, 有机物,特别是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 合物; 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在振动中 合物;而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在振动中 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 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 因此,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如Ne, , 因此,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如 ,He, O2,H2等之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 等之外, 在红外光谱区均有吸收. 在红外光谱区均有吸收. 一般只要结构上不同, 一般只要结构上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红 外光谱图. 外光谱图.
红外光谱的特点-2 红外光谱的特点
红外谱图吸收带的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 红外谱图吸收带的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 度反映了分子结构上的特点, 度反映了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可以用来 定基团,定结构; 定基团,定结构; 谱带的强度与分子组成以及含量有关 与分子组成以及含量有关, 谱带的强度与分子组成以及含量有关, 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及纯度的检查; 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及纯度的检查; 红外光谱分析特征性强,气体, 红外光谱分析特征性强,气体,液体和 固体样品均可以测定,并且具有用量少, 固体样品均可以测定,并且具有用量少, 分析速度快和不破坏样品等特点. 分析速度快和不破坏样品等特点.
有机波谱解析-第三章_红外光谱
由于红外光谱吸收强度受狭缝宽度、温度和溶剂等因素影 响,故不易精确测定,在实际分析中,只是通过与羰基等强吸 收峰对比来定性研究。
谱带强度与振动时偶极矩变化有关,偶极矩变化愈 基团极性 大,谱带强度愈大;偶极矩不发生变化,谱带强度为0, 即为红外非活性。 电子效应
红外吸收强度 偶极距变化幅度 振动偶合
伸缩振动(
as
)两种形式。
弯曲振动:原子垂直于化学键方向的运动。又可以分
它们还可以细分为摇摆、卷曲等振动形式。
为面内弯曲振动()和面外弯曲振动( )两种形式,
+和-表示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前后振动。
亚甲基的振动形式
三、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峰的关系
理论上具有特定频率的每一种振动都能吸收相应 频率的红外光,在光谱图对应位臵上出现一个吸收 峰。实际上,因种种原因分子振动的数目与谱图中
纵坐标为: 百分透过率(%) 横坐标为: 波长(µ m)或波 数(cm-1)。
环戊烷
也可用文字形式表示为:2955cm-1(s)为CH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 (υasCH2),2870cm-1(m)为CH2的对称伸缩振动(υsCH2) 1458cm-1(m) 为CH2的面内弯曲振动(δ面内CH2),895cm-1(m)为CH2的面外弯曲振动 (面外CH2)
诱导效应大于共轭效应, C=O 蓝移至 1735 cm-1
三、空间效应
(1)空间位阻 破坏共轭体系的共平面性,使共
轭效应减弱,双键的振动频率蓝移(增大)。
CH(CH3)2 O O O
CH3 CH3
CH3 CH(CH3)2
CH3
1663cm-1
1686cm-1
1693cm-1
(2)环的张力:环的大小影响环上有关基 团的频率。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吸收光谱法
01 基础知识
02 光栅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目录
CONTENTS
0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04 样品的制备
05 实训五 乙酰苯胺的红外光谱测定
06 实训六 苯乙酮的红外光谱测定
案例 导入
药检中经常会遇到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与硫酸庆 大霉素注射液,虽然两者临床药理作用和毒副反应 相差甚多,但从它们的显色反应、薄层斑点位置等 化学鉴定方法来看,两者是难以进行区分的,由于 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在市场上的出售价格要比硫酸 庆大霉素注射液高出许多倍,这样就导致一些不法 分子利用这可乘之机,来进行假药的制作与销售。 因此,必须严把药品质量关,解决这一问题。用什 么方法可以高度准确地将问题彻底解决呢?
04 典型光谱
1 . 芳烃类 取代苯的主要特征峰有: νΦ—H3100~3030cm-1(m);νC=C(骨架振动)~1600cm-1(m或s)及~ 1500cm-1(m或s);γΦ—H910~665cm-1(s);泛频峰2000~1667cm-1(w,vw)。现 以甲苯为例说明取代苯的红外吸收特征,如图3-1所示。
04 典型光谱
2 . 醇、酚、羧酸类 (3)νC=O
νC=O是此三类化合物中羧酸独有的重要特征吸收峰,峰位为1740~1650cm-1的高 强吸收峰,干扰较少。可据此区别羧酸与醇和酚。
04 典型光谱
3 . 醛、酮类 (1)醛类
主要特征峰:νC=O1725cm-1(s)及醛基氢νO=C—H~2820与2720cm-1两个吸收 峰。若羰基与双键或芳环共轭,将使νC=O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至1710~1685cm-1。
2 . 醇、酚、羧酸类
图 3-4 正辛醇、丙酸、苯酚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IR-1第三章红外光谱-波谱分析课程
, 并可与GC、LC联用。色散型:只能观测较窄的扫 描 一次需8、15、30s等。 杂散光不影响检测。 对温度湿度要求不高。 光学部件简单,不易磨损。
3.3 试样的处理和制备
3.3a 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
薄膜法
高分子化合物可直接加热熔融后涂制或压制成膜。也可 将试样溶解在低沸点的易挥发溶剂中,涂在盐片上,待溶 剂挥发后成膜测定。
4 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
1. 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 2. 红外光谱的区域划分 3.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4.1基团频率区和指纹区 指纹区:1300 cm-1-600 cm-1
基团频率区 (官能团区或 特征区)
试样:液体、固体或气体
1 试样
– 单一组份的纯物质:纯度>95%或符合商业规格,便于与 纯物质的标准光谱进行对照
– 多组份混合试样:测定前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 法进行分离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相互重叠,难于判断
A-2 试样中不应含水分: 水有红外吸收(3500及 1640cm-1),严重干扰谱图;腐蚀吸收池的盐窗。
转动能级
△ E电子 △ E振动 △ E转动 红外吸收光谱由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引起的
1.2 红外光区的划分
红外光谱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波长范 围约为 0.75 ~ 1000µm,
1.3 红外光谱的测定过程
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 吸收了某些频率的辐射,并由其振动或转动运动 引起瞬时偶极矩的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 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吸收红外光区域 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百分透射率与波数(或 波长)关系曲线,就得到红外光谱。
第三章 红外光谱法--本科生
1. 红外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 当,才能满足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所需的能 量,而产生吸收光谱。 2. 必须是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振动才能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4 吸收谱带的强度
红外光谱的吸收带强度即可用于定量分析,也是 化合物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基态分子中的很小一部分,吸收某种频率的红外 光,产生振动的能级跃迁而处于激发态。激发态分子 通过与周围基态分子的碰撞等原因,损失能量而回到 基态,它们之间形成动态平衡。跃迁过程中激发态分 子占总分子的百分数,称为跃迁几率,谱带的强度即 跃迁几率的量度。跃迁几率与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 化(△μ)有关,△μ越大,跃迁几率越大,谱带强度 越强。
特征区(官能团区)分为三个区域:
(2)2500~1900 为叁键和累积双键区。 主要包括-CC、 -CN等等叁键的伸缩振动,以及-C =C=C、C=C=O等累积双键的不对称性伸缩振动。 对于炔烃类化合物,可以分成R-CCH和R-C C-R两种类型, RCCH的伸缩振动出现在2100~2140 cm-1附近; R-C C-R出现在 2190~2260 cm-1附近;-C N基的 伸缩振动在非共轭的情况下出现在 2240~2260 cm-1附近。当与不饱和键或芳香核共轭时,该峰位移到 2220~2230 cm-1附近。
k /N.cm
7.7 6.4
折合质量μ :μ ↓,(v)↑,红外吸收信号将出现在 高波数区。
v
振 σ
1 k 2 c
吸收峰的峰位:化学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的折 合质量越小,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 区(短波长区);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高波长区)
v
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论:
产生红外光谱的必要条件是:
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3.1概述3.1.1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红外吸收光谱法又称为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于分子光谱的范畴,是有机物结构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若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红外辐射的频率一致,两者产生共振,光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传递给分子,该基团就吸收了这个频率的红外光,产生振动能级跃迁;如果红外辐射的频率和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能级不一致,该频率的红外光将不被吸收。
如果用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某试样,分子将吸收某些频率的辐射,引起对应区域辐射强度的减弱,用仪器以吸收曲线的形式记录下来,就得到该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稀溶液谱带的吸光度遵守Lambert-Beer定律。
图3-1为正辛烷的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谱图中的纵坐标为吸收强度,通常用透过率或吸光度表示,横坐标以波数或波长表示,两者互为倒数。
图中的各个吸收谱带表示相应基团的振动频率。
各种化合物分子结构不同,分子中各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不同。
其红外吸收光谱也不同,利用这一特性,可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
图3-1 正辛烷的红外光谱图几乎所有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区均有吸收。
除光学异构体,某些高分子量的高聚物以及一些同系物外,结构不同的两个化合物,它们的红外光谱一定不会相同。
吸收谱带出现的频率位置是由分子振动能级决定,可以用经典力学(牛顿力学)的简正振动理论来说明。
吸收谱带的强度则主要取决于振动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和能级跃迁的概率。
也就是说,红外光谱中,吸收谱带的位置、形状和强度反映了分子结构的特点,而吸收谱带的吸收强度和分子组成或官能团的含量有关。
因此,红外吸收光谱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用于化学组成的分析。
首先,红外光谱可以研究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
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分子的键长和键角,以此推断出分子的立体构型;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分子的力常数和分子对称性等,根据所得的力常数就可以知道化学键的强弱;由简正频率来计算热力学函数等等。
2013923第三章红外答案
称为。红外活性,非红外活性。
5、基团-OH与-NH,-C三N与-C三CH,-C=C-与-C=N-的伸缩振动频率范围分别就是.
-1 -1 -1
cm,cm,cm。4000—2500(3000)、2500—2000、2000—
1500
6C=O与C=C键的伸缩振动谱带,强度大的就是。C=O
-1
cm、
8、 下列化合物在IR谱的1720cm1左右有强吸收峰的就是()
A、丙烷B、丙烯C、 丙炔D丙酮
9、线性分子的自由度为:
A3N-5 B: 3N-6 C: 3N+5 D: 3N+6
10、某化合物在3000-2500cm1有散而宽的峰,其可能为:
A有机酸B、醛C、醇D、醚
11、
12、
F列化合物的VC=C的频率最大的就是
、:-H
A、B、一C=C-C、•D—O-H
4、下面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就是:
A、H2OB CC2C HCID N2
5、某种化合物,其红外光谱上3000-2800cm-1,1460 cm-1,1375 cm-1与720cm-1等
处有主要吸收带,该化合物可能就是o
A、烷烃;B、烯烃;C、炔烃;D、芳烃;E、羟基化合物。
&分子不具有红外活性的者,必须就是:()
A:分子的偶极矩为零B:分子没有振动C:非极性分子
D:分子振动时没有偶极矩变化
7、 有一含氧化合物,如用红外光谱判断就是否为羰基化合物,重要依据的谱带范 围为o
A3500-3200cm-1; B、1500-1300 cm1; C、1000-650 cm1; D 1950-1650
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
CH3, CH2
酯C=O CH2,CH3 CH3 酯得特征 酯得特征
3)官能团
CH2
CH3
4)可能得结构
C=O
C-O
νas(C-O-C)
1180cm-1
5)确定结构
O
1240cm-1
O C CH3
1160cm-1
例3、某化合物分子式C8H8,试根据如下红外光 谱图,推测其结构。
例3解:
1)不饱和度 分子式: C8H8,
(CH2)n
gC-H(oop)
1-己烯和1-己炔
g=CH2 (面外) (CH2)n
例2:烷烃(另一种形式得IR谱)
例3:烯烃
例4:炔烃
例5:苯环上得取代
例6:芳香族化合物
例7:醇类化合物
例8:酚类化合物
例9:醚类化合物
例10:羰基化合物-醛类
例11:羰基化合物-酮类
例12:羧酸类化合物
结构验证 其不饱和度与计算结果相符;并与标准谱图对照证明结构正确。
例5、化合物C4H8O,根据如下IR谱图确定结构, 并说明依据。
O
CCC
例5解:
1)不饱和度 分子式: C4H8O,
2)峰归属
U=1-8/2+4=1
波数(cm-1 )
归属
结构信息
3336 3078 2919,2866 1622 1450 1036
例13:酯类化合物
例14:酸酐类化合物
例15:酰卤类化合物
例16:酰胺类化合物
H 3 C C
例17:胺类化合物
例18:腈类化合物
O
O
O
H C O CH2CH2CH 3 H3C C O C H2CH3 H3CH 2C C O C H3
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1
由于分子非谐振性质,各倍频峰并非正好是基频峰的 整数倍,而是略小一些。
HCl的基频峰和倍频峰
基频峰(V0→1) 二倍频峰( V0→2 ) 三倍频峰( V0→3 ) 四倍频峰( V0→4 ) 五倍频峰( 0→5 )
折合质量μ的影响
对于相同化学键的基团,波数与折合 质量μ平方根成反比。例如C-C、C-O、 C-N键的力常数相近,但折合质量不同。
μ : C-C < C-N < C-O 1430 cm-1 1330 cm-1 1280 cm-1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3.2 基本原理 3.2.3 多原子分子振动
在红外吸收光谱上除基频峰外,还有振动能级由基 态( V =0)跃迁至第二激发态( V =2)、第三激 发态( V =3),所产生的吸收峰称为倍频峰。
除此之外,还有合频峰(1+2,21+2,),差 频峰( 1-2,21-2, )等,这些峰多数很弱, 一般不容易辨认。
倍频峰、合频峰和差频峰统称为泛频峰。
通过试样后的红外光在一些波数范围减弱,在 另一些波数范围内仍然较强,用仪器记录该试 样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 析。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3.2 基本原理 3.2.2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红外光谱是由于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同时伴有转动能级跃迁) 而产生,即分子中的原子以平衡位置为中心作周期性振动,其振 幅非常小。这种分子的振动通常想象为一根弹簧联接的两个小球 体系,称为谐振子模型。这是最简单的双原子分子情况,如下图 所示。
EL=hL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的第一条件为:
EL =△Ev hL = △Vh 即 L= △V
红外光谱
• (2). 空间障碍(空间位阻)
3.空间效应
• (3)环张力:环外双键和环上羰基随着 环的张力增加,其频率也相应增加。
4.氢键
• 分子内氢键:使谱带大幅度向低频方向移动。
4.氢键 乙醇在不同浓度下分子间氢键的影响
4.氢键
分子间氢键: 使OH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发生位移
5. 互变异构
6.振动偶合效应
研究。但由于该光区能量弱,除非其它波长区间内没有合适的
分析谱带,一般不在此范围内进行分析。
3.1 概述
二、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用于研究不饱和有机物,特别是具有
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而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在振动中伴随有 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在拉曼光谱中出
现)。因此,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如Ne、He、O2、H2等之外, 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区均有吸收。
第三章 红外光谱
郭海明 河南师范大学
3.1 概述
发展史
1800年英国的天文学家willam在测定太阳光内外的温度 效应时,发现了红外光的存在。
1903年(103年以后)找到了红外光的检测方法,红外光
与物质之间的内在关系得以发展。 1930年红外光开始应用于化合物结构的研究,至今广泛 地用于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化学动力学研究, 已经成为化学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
2.振动方程式(Hooke定律)
化学
键长
键能
力常数
波数范围
键
C―C
(nm)
0.154
(KJ mol-1)
347.3
k(N.cm-1)
4.5
(cm-1)
700~1200
第3章红外光谱法
Rayleigh散射:
激发虚态
弹性碰撞;无能
E1 + h0
h(0 - )
量交换,仅改变方向
Raman散射:
h0
非弹性碰撞;方
向改变且有能量交换 E1
E0 + h0
h0 h0 V=1
h0 +
E0
V=0
Rayleigh散射
Raman散射
h
E0基态, E1振动激发态; E0 + h0 , E1 + h0 激发虚态;
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 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
14.06.2019
分析化学研究所
第8页
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
1.两类基本振动形式
伸缩振动
弯曲振动
亚甲基
14.06.2019
亚甲基
分析化学研究所
第9页
伸缩振动
甲基的振动形式
弯曲振动
对称 υ s(CH3) 2870 ㎝-1
频峰
14.06.2019
分析化学研究所
第13页
官能团区和指纹区
• 官能团区 4000~1300cm-1是基团伸缩振动出现的区域,对鉴定 基团很有价值
• 指纹区 1300~600cm-1是单键振动和因变形振动产生的复杂光 谱区,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 的差异,对于区别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使双键略有伸 长,因此,双键的吸收频率向低波数方向位移。
中介效应:当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如:O, N, S等)与具有多 重键的原子相连时,也可起类似的共轭作用,使吸收频率向低 波数方向位移。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完整版本ppt课件
解析完后,进行验证,不饱和度与计 算值是否相符,性质与文献值是否一致, 与标准图谱进行验证
谱图对照应注意:所用的仪器在分辨 率和精确度一致;测定的条件一致;杂质 引进的吸收带应仅可能避免。
.
三、红外光谱解析实例C8H16
例一:未知物分子式为C8H16,其红外图谱如 下图所示,试推其结构。
.
解:由其分子式可计算出该化合物不饱和度为1, 即该化合物具有一个烯基或一个环。
C C 2100
H 763 ,694(双峰)
CO 1638 C(C 芳环)1597 ,1495 ,1445
.
➢
解:
U
2
29
1
7
7
可能含有苯环
2
1638cm1强吸收 为 CO 3270cm1有吸收 NH 1132353123003300ccccmmmm( ( 1111吸强 强收) ) C N含 含NHCCCH 13023608ccmm11 为CH H 1597 ,1495 和 1445cm(1 三峰) 为 C(C 芳环) 763 和 694cm(1 双峰) 为 H(单取代)
❖ 3387、3366 cm-1 :NH2的伸缩振动; ❖ 1624 cm-1 : NH2弯曲振动; ❖ 1274 cm-1 :C-N伸缩振动;
❖综合上述信息及分子式,可知该化合物为:
邻苯二胺
.
图谱解析实例 例1 某化合物,测得分子式为C8H8O,其红外
光谱如下图所示,试推测其结构式。
C8H8O红外光谱图
1查找基团时先否定以逐步缩小范围2在解析特征吸收峰时要注意其它基团吸收峰的干扰3350和1640cm1处出现的吸收峰可能为样品中水的吸收3吸收峰往往不可能全部解析特别是指纹区4掌握主要基团的特征吸收
【2024版】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4
附图A1 固载氯烷基硅氧烷原料硅胶在常温时测 定的IR谱图
附图A2 固载氯烷基硅氧烷的硅胶中间体在常温 时测定的IR谱图
附图A3 氯烷基硅氧烷做偶联剂研制的杀菌剂产 品在常温时测定的IR谱图
附图A4 固载氯烷基硅氧烷原料硅胶在200℃时测 定的IR谱图
附图A6 固载氯烷基硅氧烷的硅胶中间体在 200℃时测定的IR谱图
MeO
MeO Si O SiCH 2CH2CH2Cl + MeOH
MeO
以硅胶为载体通过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固载 季铵盐制备水不溶性杀菌剂
CH 3
Si
CH2Cl + N CnH2n+1
Si
CH 2
CH 3
叔胺可以是 N,N-二甲基-n 烷基胺,n 为 12-18。
CH 3 N + CnH2n+1Cl-
入封闭液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 0.01~1mm。
液体和溶液试样
液体和溶液试样
(2)液膜法 ➢ 沸点较高的试样,直接滴在两片盐片之间,形成液膜。 ➢ 一些固体也可以溶液的形式进行测定。 ➢ 常用的红外光谱溶剂应在所测光谱区内本身没有强烈的
吸收,不侵蚀盐窗,对试样没有强烈的溶剂化效应等。 如CS2(1350-600cm-1)和CCl4(4000-1350 cm-1) 等。
(3)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 的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20%~80%范围内。
制样的方法
1 .气体样品 气态样品可在玻璃气槽内进行测定,它
的两端粘有红外透光的NaCl或KBr窗片。先 将气槽抽真空,再将试样注入。
气体样品
液体和溶液试样
(1)液体池法 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试样,可注
图谱分析 红外光谱1
N-H
伯胺和仲胺
(伸缩振动) (弯曲振动)
C-N C = N
胺 亚胺和肟
C≡N
腈
2260-2240 m-s
X = C = Y 丙二烯, 乙烯酮, 异氰酸盐(酯),异硫氰酸 2270-1940 盐(酯) N = O 硝基(R-NO2) 1550 和1350 S-H S = O 硫醇 亚砜 2550 1050
s
w s
砜, 磺酰氯, 硫酸盐, 磺胺
1375-1300 和 13501140
1400-1000
s
C-X
氟
s
氯
溴和碘
23
785-540
< 667
s
s
SKLF
图3.11 化学键的吸收带
24
SKLF
表 3.3化学键的主要吸收值
O-H N-H C-H C≡N 3400 cm-1 3400 3000 2250 C≡C C=O C=C C-O 2150 cm-1 1715 1650 1100
图3.9 C=O 和 C=C 吸收带强度的对比
19
SKLF
O-H N-H
3650-3200cm-1 3500-3300cm-1
图3.10 O-H 和 N-H吸收峰形状的对比
20
SKLF
振动类型 C-H 烷类 -CH3 -CH2- 烯烃 (伸缩振动) (弯曲振动) (弯曲) (伸缩振动)
频率 (cm-1) 3000-2850
C-H C-C C-O 1100cm-1 C-Cl 750cm-1 C-Br 600cm-1 C-I 500cm-1 3000cm-1 1200cm-1
折合质量 μ逐渐增加
12
SKLF
红外光谱法
指纹区:波数在1330~667cm-1(波长7.5~15μm) 的区域称为指纹区。 在该区域中各种官能团的特征频率缺乏鲜明的特征性。 在指纹区包括有单键的伸缩振动及变形振动所产生的复 杂光谱。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 的差异,而且峰带非常密集,犹如人的指纹,故称指纹 区。因此,可以利用分子结构上的微小变化所引起的指 纹区内光谱的明显变化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2、特征峰与相关峰
红外吸收光谱具有极强的特征性。在含有许多原子基团 的复杂分子中,这种特征性与各类型化学键振动的特征相 关联。组成分子的各种原子基团都有自己的特征红外吸收 的频率范围和吸收峰,称这些能用于鉴定原子基团存在并 有较高强度的吸收峰为特征峰,其相应的频率称为特征频 率或基团频率。 对于一个基团来说,除了有特征峰之外,还有一些其它 振动形式的吸收峰。将这些相互依存及可相互佐证的吸收 峰称为相关峰。 在实际分析中,由于样品中含有多种原子基团,并相互 影响,给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此时用一组相关峰鉴别其 团的存在显得尤为重要。
带强度较弱。
2、偶极矩的影响 由量子力学得出,吸收系数与偶极矩变化量(Δμ)的平 方成正比,即ε(Δμ)2。而Δμ又与分子或基团的偶极矩、 分子的对称性及振动形式等有关。
§2.3 化合物基团频率及特征吸收峰
一、红外吸收光谱中的常用术语
1、基频峰与泛频峰
基频峰:其分子的振动能级从基态(V0)跃迁到第一激发态(V1) 跃迁几率大,故强度也大。 泛频峰 倍频峰: 从基态跃迁至第二、第三激发态时所产 生的吸收峰。由于振动能级间隔不等距, 所以倍频不是基频的整数倍。 组频峰:一种频率红外光,同时被两个振动所吸 收即光的能量由于两种振动能级跃迁。 泛频峰:因不符合跃迁选律,发生的几率很小,显示为弱峰。
分析化学-第三章 红外光谱分析
与一定结构单元相联系的、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化学键振动 频率——基团特征频率(特征峰)
例: 2800 3000 cm-1 —CH3 特征峰; 1600 1850 cm-1 — C=O 特征峰
11/8/2013
环境分析化学(2013-2014学年)
18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基团特征频率分组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一、概述 -----1、红外吸收光谱的概念
红外光谱是当分子受到红外区域的电磁辐射后,吸收一部分红外光,使分子中原 子的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分子吸收光谱。因此,红外光谱也称红外 吸收光谱或分子振动-转动光谱
环境分析化学(2013-2014学年)
19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En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2. 氰基 R-C N (s C N) 非共轭 2240 2260 cm-1 共轭 2220 2230 cm-1
仅含C、H、N时:峰较强、尖锐;有O原子存在时; O越靠近C N,峰越弱;
=C-H 伸缩振动
( C-H)
C-H 伸缩振动
( C-H)
(2) 2500 1900 cm-1 三键,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区
1. 炔基 R-C C-H C C 2140 2100 cm-1 (m)
R-C C-R ´ C C 2260 2190 cm-1 (w)
R-C C-R
无吸收带
11/8/2013
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3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指测定时物质的状态以及溶剂效应等因
素。 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不同, 所得到光谱往往不同。 分子在气态时,其相互作用力很弱,此时可以观察到 伴随振动光谱的转动精细结构。 液态和固态分子间作用力较强,在有极性基团存在时, 可能发生分子间的缔合或形成氢键,导致特征吸收带 频率、强度和形状有较大的改变。 例如,丙酮在气态时的C-H为1742 cm-1 ,而在液态时 为1718 cm-1 。
C=O :→降低
注意:有时在化合物中,I效应与M效应同时存在,如果二者方 向不一致,这时应考虑哪个效应起主导作用。例如,饱和酯的 C=O为1735cm-1,比酮(1715cm-1)高,就是由于I效应大于M效应, 二者的净效应使得电子云密度由氧移向双键中间,使键力常数增 加的缘故。
当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O、S、N等)与具有多重键
游离羧酸的co键频率出现在1760cm1左右在固体或液体中由于羧酸形成二聚体co键频率出现在1700cm1当两个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的基团相邻具有一公共原子时由于一个键的振动通过公共原子使另一个键的长度发生改变产生一个微扰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振动相互作用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3.3 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
利用指纹区中苯环的C-H面外变形振动吸收峰 和2000~ 1667cm-1区域苯的倍频或组合频吸收 峰,可以共同配合确定苯环的取代类型。下图为不 同的苯环取代类型在2000~ 1667cm-1和 900~600cm-1区域的光谱。
指纹区
变形振动- 亚甲基
指纹区
变形振动 - 甲基
对称δ s(CH3)1380㎝-1
共轭效应- C效应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云密度平 均化。 双键略有伸长,单键略有缩短,即双键 电子云密度降低,化学键力常数变小, 伸缩振动频率向低频方向移动。 共轭效应常引起C=O双键的双键性降低, 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位移。
第三章红外光谱分析法(波普分析)
第三章红外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用于研究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而红外吸收谱则主要研究在振动中伴随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
通常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反映了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可用以鉴定未知物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
由于红外光谱分析特征性强,对气体、液体、固体均可分析,是鉴定有机化合物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范围是400 - 4000cm-1。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红外吸收光谱产生应满足两个条件:(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
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必须有瞬间偶极矩的改变。
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性。
如:N2、O2、Cl2 等。
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红外活性。
分子的振动可近似看为一些用弹簧连接的小球的运动。
分子的振动能级(量子化): E振=(V+1/2)hnV:化学键的振动频率;n:振动量子数。
任意两个相邻的能级间的能量差为:K化学键的力常数,与键能和键长有关, m为双原子的折合质量 m =m1m2/(m1+m2)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多原子分子的振动较双原子分子振动复杂得多。
其振动的基本类型有伸缩振动(ν)和弯曲振动(δ)两大类。
伸缩振动是指原子沿键轴方向伸缩,使键长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
由于振动偶合作用,3个原子以上的基团还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不对称伸缩振动,表示为ν对称和ν不对称。
弯曲振动又叫变形或变角振动,指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振动。
弯曲振动的力常数较小,因此常出现在低频区。
红外吸收峰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吸收过程中偶极矩的变化。
变化越大,吸收越强。
通常两个原子的电负性相差越大,吸收越强。
如C=O吸收峰是大多数红外谱图中吸收最强的峰。
二、基团频率与特征吸收峰组成分子的各个基团均有其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
根据化学健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四个区:4000 - 2500 cm-1 氢键区;2500 - 2000 cm-1 参键区;2000 - 1500 cm-1 双键区;1500 - 1000 cm-1 单键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偶极矩(μ) 分子偶极矩(
µ=δr
红外光的能量是通过分子振动时偶极矩 的变化传递给分子。 的变化传递给分子。
分子振动方程式 若将双原子分子看作谐振子, 若将双原子分子看作谐振子,将其振 动看作是简谐振动。 动看作是简谐振动。
m1
K
m2
简谐振动的特征: 简谐振动的特征: 谐振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有微小的位移; * 谐振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有微小的位移; * 外力与位移方向相反,位移呈余弦变化。 外力与位移方向相反,位移呈余弦变化。
一、质量效应 振动方程
1 υ= 2π K m
• ν ∝ K 当m固定时,基团振动频率 固定时, 固定时 基团振动频率 随化学键力常数增强而增大。 随化学键力常数增强而增大。
例如: 例如: 基 团 C≡C C=C = C-C - 化学键力常数(K/N·cm-1) 化学键力常数 12~18 ~ 8~12 ~ 增大 4~6 ~
1 ∝ m
二、电子效应
(1)诱导效应 通过静电诱导作用使分子 ) 中电子云分布发生变化引起K的改变 的改变, 中电子云分布发生变化引起 的改变 , 从而影响振动频率。 从而影响振动频率。 如 νC=O =
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羰基双键性增加, 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羰基双键性增加,振动频 双键性增加 率增大。 率增大。
二氧化碳分子的振动方式和频率
O=C=O 红外非活性 O = C =O 2349 cm-1
• •
O=C=O 667 cm-1
O=C=O 667 cm-1
二、分子振动类型 分子振动形式分两大类: 分子振动形式分两大类: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原子沿键轴方向往复运动, 伸缩振动 :原子沿键轴方向往复运动,振动过程中 键长发生变化。又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 键长发生变化。又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υs)和反对称 伸缩振动( υ 伸缩振动(
2、与C原子成键的其它原子,随着其原子质量的增大,折合 、 原子成键的其它原子, 原子成键的其它原子 随着其原子质量的增大, 质量也增大,则红外波数减小。 质量也增大,则红外波数减小。 3、与H原子相连的化学键的折合质量都小,红外吸收在高波 、 原子相连的化学键的折合质量都小, 原子相连的化学键的折合质量都小 数区。 伸缩振动在~3000cm-1、O-H伸缩振动在 数区。如C-H伸缩振动在 伸缩振动在 伸缩振动在 3000~3600cm-1、N-H伸缩振动在 伸缩振动在~3300cm-1。 伸缩振动在 4、弯曲振动比伸缩振动容易,弯曲振动的K均较小,故弯曲 、弯曲振动比伸缩振动容易,弯曲振动的 均较小 均较小, 振动吸收在低波数区。 伸缩振动吸收位于~3000cm-1, 振动吸收在低波数区。如C-H伸缩振动吸收位于 伸缩振动吸收位于 而弯曲振动吸收位于~1340cm-1。 而弯曲振动吸收位于
10 波数 ( cm ) = 波 长 (µ )
−1
4
第二节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一、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1. 能量相当(E光=△E振动跃迁) 能量相当( △ 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当, 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当,才能被 吸收产生吸收光谱。 吸收产生吸收光谱。 2. 偶极矩变化 指在振动过程中, 指在振动过程中,分子能引起偶极矩变化时才能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 由于µ=0 如 H—H、 R—(C≡C)—R 、N2 等。由于 、 ( ) 电荷分布是对称的,因此, 电荷分布是对称的,因此,振动时不会引起分子偶 极矩的变化。在实验中观察不到红外光谱。 极矩的变化。在实验中观察不到红外光谱。
第三章 红外光谱
(Infrared spectroscopy,IR) ,
第一节
概述
红外吸收光谱的特点
是分子振动和振转光谱; 是分子振动和振转光谱; 特征性强、适用范围广; 特征性强、适用范围广; 测样速度快、操作方便; 测样速度快、操作方便; 不适合测定含水样品。 不适合测定含水样品。
红外区域的划分 0.8~1000 µm ~ 0.8~2.5 µm 近红外区:泛频区 近红外区: ~ 2.5~25 µm 中红外区:大部分有机物 中红外区: ~ 的基团振动频率在此区域。 的基团振动频率在此区域。 25~1000 µm 远红外区:转动和重原 远红外区: ~ 子振动 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红外光谱图 文字
(2)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 )
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即双键键强减小, 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即双键键强减小, 减小)。也以ν 振动频率红移 (减小)。也以νC=O为例: 减小)。也以 = 为例:
νC=C
CH2=CH2 1650 cm-1
CH2=CH-CH=CH2 - = 1630 cm-1
若考虑共轭体系中的单键,情况如何? 若考虑共轭体系中的单键,情况如何?
红外光谱中除了前述基本振动产生的基本频率吸收峰外, 红外光谱中除了前述基本振动产生的基本频率吸收峰外, 还有一些其他的振动吸收峰: 还有一些其他的振动吸收峰:
倍频:是由振动能级基态跃迁到第二、 倍频:是由振动能级基态跃迁到第二、三激发态时 所产生的吸收峰。由于振动能级间隔不等距, 所产生的吸收峰。由于振动能级间隔不等距,所以 倍频不是基频的整数倍。 倍频不是基频的整数倍。 组合频:一种频率红外光, 组合频:一种频率红外光,同时被两个振动所吸收 即光的能量由于两种振动能级跃迁。 即光的能量由于两种振动能级跃迁。 组合频和倍频统称为泛频 因为不符合跃迁选律, 泛频。 组合频和倍频统称为泛频。因为不符合跃迁选律, 发生的几率很小,显示为弱峰。 发生的几率很小,显示为弱峰。 振动偶合:相同的两个基团相邻且振动频率相近时, 振动偶合:相同的两个基团相邻且振动频率相近时, 可发生振动偶合,引起吸收峰裂分, 可发生振动偶合,引起吸收峰裂分,一个峰移向高 一个移向低频。 频,一个移向低频。 弗米共振: 弗米共振:基频与倍频或组合频之间发生的振动偶 使后者强度增强。 合,使后者强度增强。
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 = 红移至 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 νC=O 红移至1690 cm-1
O
R
OR
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
O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形成p-π共轭, νC=O 红移(减小) 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形成p 共轭, = 红移(减小) 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形成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
O比C原子的电负性大, 导致νC=O 蓝移(增大) 比 原子的电负性大 导致ν = 蓝移(增大) 原子的电负性大,
第三节 影响红外光谱峰位和峰强的因素
基团处于分子中某一特定的环境, 基团处于分子中某一特定的环境,因此它的 振动不是孤立的。基团确定后, 固定, 振动不是孤立的。基团确定后,m 固定,但相 邻的原子或基团可通过电子效应、 邻的原子或基团可通过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等 影响 K,使其振动频率发生位移。 ,使其振动频率发生位移。 在特征频率区,不同化合物的同一种官能团 在特征频率区, 吸收振动总是出现在一个窄的波数范围内, 吸收振动总是出现在一个窄的波数范围内,但 不是一个固定波数, 不是一个固定波数,具体出现在哪里与基团所 处的环境有关,这就是红外光谱用于有机物结 处的环境有关,这就是红外光谱用于有机物结 构分析的依据。 构分析的依据。
理论上具有特定频率的每一种振动都能吸收相应 频率的红外光, 频率的红外光,在光谱图对应位置上出现一个吸收 实际上, 峰。实际上,因种种原因分子振动的数目与谱图中 吸收峰的数目不尽相同。 吸收峰的数目不尽相同。
吸收峰减少的原因 分子的一些振动没有偶极矩变化,是红外非 分子的一些振动没有偶极矩变化, 活性的; 活性的; 不同振动方式的频率相同,发生简并; 不同振动方式的频率相同,发生简并; 一些振动的频率十分接近,仪器无法分辨; 一些振动的频率十分接近,仪器无法分辨; 一些振动的频率超出了仪器可检测的范围。 一些振动的频率超出了仪器可检测的范围。
如果诱导和共轭效应同时存在, 如果诱导和共轭效应同时存在,则须具 体分析哪种效应占主要影响。 体分析哪种效应占主要影响。如:
O
பைடு நூலகம்
R
NH2
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
N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形成p-π共轭, νC=O 红移(减小) 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形成p 共轭, = 红移(减小)
诱导效应: 诱导效应:
N比C原子的电负性大, 导致νC=O 蓝移(增大) 原子的电负性大, 导致ν = 蓝移(增大)
由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均可推出双原子 分子的简谐振动频率由下式决定: 分子的简谐振动频率由下式决定:
1 υ= 2π
K m
或
1 K ν= 2π C m
式中: 为光速(3 (3× 为频率(Hz), 式中:C 为光速(3×1010cm/s), ν为频率(Hz), ν 为波 为化学键力常数(dyn 数(cm-1), K 为化学键力常数(dyn cm), m为分子的折 合质量(g) (g)。 合质量(g)。
若考虑共轭体系中的单键,情况如何? 若考虑共轭体系中的单键,情况如何? 例如: 例如: 脂肪醇中C-O-H基团中的 基团中的C-O反对称伸缩振动 脂肪醇中 基团中的 反对称伸缩振动 位于1150-1050cm-1,而在酚中因为氧 ( υ as)位于 与芳环发生p-π共轭, 与芳环发生 π共轭,其υ as在1230-1200cm –1。 因此:对共轭体系中的单键而言,则键强增强, 因此:对共轭体系中的单键而言,则键强增强, 振动频率增大。 振动频率增大。
m1 × m2 m= = 1 1 m1 + m2 + m1 m2 1
由上页式子可知:分子的折合质量越小, 由上页式子可知:分子的折合质量越小,振动 频率越高;化学键力常数越大,即键强度越大, 频率越高;化学键力常数越大,即键强度越大,振 动频率越高。分子的振动频率规律如下: 动频率越高。分子的振动频率规律如下: 1、因Kc≡c>Kc=c>Kc-c,红外频率υc≡c> υ c=c> υ c-c。 、
as
)两种形式。 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