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

合集下载

比较抗日根据地的小学课程与国民党的小学课程

比较抗日根据地的小学课程与国民党的小学课程

比较抗日根据地的小学课程与国民党的小学课程答:陕甘宁边区1938年颁布的《边区小学法》,在边区小学法中明确规定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育的宗旨是"发展儿童身心,培养民族意识、革命精神及抗战建国所必需的知识技能"。

抗日根据地紧紧围绕这个宗旨编写了有关教材,开设了相关课程。

具体情况如下:一、抗日根据地的小学课程包括:国语、算术、政治、自然、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劳作。

2.国民党的小学课程包括:国语、算术、劳作、自然、社会、体育、美术、音乐、党义。

二、比较分析:首先,教育宗旨不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小学课程规定小学教育的宗旨是:发展儿童身心,培养民族意识、革命精神及抗战建国所必需的知识技能。

小学的一切科目都应当使学习与生产劳动及政治斗争联系起来。

"要使学生成为"识得字,耕得田,又会革命"的人。

国民党教育的宗旨是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控制,其目的是培养驯服的顺民。

其次,开设的课程也不完全相同。

国统区1932年对小学教材进行了修订,将党义改为公民训练,增加卫生课。

1936年正式公布为:初小:公民训练、卫生、体育、常识(社会、自然合并)、工作(劳作、美术合并)、唱游(体育、音乐合并);高小加设公民知识、历史、地理三科,算术加授珠算.抗日根据地则以政治课取代国民党的小学课程的公民训练课,劳作课强调以生产劳动为主,体育以军事为主,社会活动列入教学计划。

再次,课时安排和授课特点也都不同:与国民党统治区的小学相比,抗日根据地的小学课程少,课时少,而劳作实习和社会工作成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根据地的小学教科书的课文紧密联系实际,有鲜明的革命观点,文字生动活泼,有的还采用韵语的形式,既便于儿童记忆,又易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

国民党统治区的小学推行专制独裁,推行了一系列封建化和法西斯化的教育措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毒害。

严加控制学生,防范接受共产党及革命思想的影响,实际上是把封建帮会的那一套搬到学校。

历史的先声: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

历史的先声: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

的伸缩性:“失学儿童在15岁以内的,仍需施以学龄儿童 的教育;其中有家庭教育基础或其他教育条件,能早完 成规定的课程的儿童,修业年限可少于5年,如不能完成 时得增加年限。”[2]1042从上述规定可知,各根据地均把 至少接受小学教育当成苏区儿童的权利和义务,这是苏 区义务教育制度的共同特点,这一特点在新中国成立之 后仍然持续了很长时间。
苏区的小学名称最初并不统一,有“红色小学”“列 宁小学”“劳动小学”“人民小学”等,1934年起统称为 “列宁小学”。在学制方面,苏区的小学大都分为初级小 学和高级小学两级,其入学年龄、修业年限等最初也不 统一。1930年,闽西苏维埃政府规定:“采取强迫性质 的教育,凡6岁至11岁的儿童有必须受小学教育的权利 和义务。”[2]1025其学制实行“三三”制,初小和高小各3 年。1934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 例》规定:“小学教育的目的,要对于一切儿童,不分性 别与成分,皆施以免费的义务教育。”[3]小学实行“三二” 分段:“小学修业年限以5年为标准,分前后两期:前期3 年,后期2年。以8~12岁为学龄。”但这个规定留有一定
一、革命根据地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探索 1. 苏区时期:优先保障工农劳苦大众受教育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以保障工农劳苦大众受教
育的权利为目的,推行全面的免费的义务教育,而且把这 一权利放在比其他阶级和阶层优先考虑的地位,这也体 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工农大众的阶级属性。早在中 共二大的纲领中,早期共产党人就倡导男女平等的教育 权,提出了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的主张。1927 年,毛泽东对苏区教育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这里一 切文化教育机关,是操在工农劳苦群众的手里。工农及 其子女有享受教育的优先权。”[1]181931年,中华苏维埃 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工农劳苦群

陕甘宁边区 教材

陕甘宁边区 教材

陕甘宁边区教材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一个革命根据地。

为了推进革命事业,陕甘宁边区的领导者们制定了一系列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教材:陕甘宁边区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因此制
定了一系列关于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教材,如《边区农民读本》、《自然灾害防治》等。

2.政治教材:为了加强对边区干部和农民的政治教育,制定了
一系列关于马列主义理论和革命战略的教材,如《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等。

3.文化教育教材:陕甘宁边区认为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对革命事
业的进展非常重要,因此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和教育的教材,包括《新文化运动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

4.军事教材:为了提高红军的战斗力和指挥水平,陕甘宁边区
制定了一系列与军事有关的教材,如《战争论》、《游击战争》等。

以上教材都是为了在陕甘宁边区内推进革命事业和提高边区干部和农民的文化、政治素质而制定的。

这些教材的制定和普及,对于边区的建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作者:贾钢涛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01期摘要: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从抗战的背景和边区实际出发,坚持文化启蒙同抗战、同社会、同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消除了群众中的文盲和迷信思想,解决了民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社会教育提高了边区民众素质,有力地配合了前方抗战,促进了边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民众中图分类号:K269.5;G40-052.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1.019抗战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大力进行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同时,非常重视文化建设。

尤其在教育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中,中共坚持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

边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发展教育。

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教育经费占边区经费的1/7,这个比例,在整个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

社会教育,是中共宣传、动员、组织、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意识与政治文化水平最有效的办法。

是当时争取抗战胜利的一项战略措施。

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经历了曲折的探索历程,从旧教育模式到创立自己的新型模式,由强制教育到尊重群众自愿,由包办到民办公助,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体制。

边区社会教育,成为全国其他根据地的榜样和模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研究和总结这一时期社会教育的经验,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目的社会教育是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项重要政策。

这项政策有两层涵义,一方面“给‘文盲’和‘半文盲’以获取知识的工具,使能运用文字获取知识,发表思想意见”;另一方面“提高群众政治水平,给群众以民族意识,抗战知能,动员群众参见救国实际行动”。

毛泽东曾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说过:“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办教育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办教育

足 。那么 , 在抗 战 紧张 的 当前 , 消灭文 盲 , 及 国防教 育 , 发救 国热 忱 , 要 普 激 训练 抗 战知 能, 取 抗战 的早 争 的边 区是非 常 困难 的 , 仅 依靠 几 所公 办学 校来 普 及抗 战教 育 是远 远 不能 完成边 区的抗 战 动员 工作 的 , 仅 因此 , 只有 依 靠群众 的 力量 , 动 广大群 众 办学 来普 及 教育 。 发

方 面, 区 处于经 济 水平 极端 低 下的 情 况, 费 困难 , 边 经 财政 入 不敷 出, 用之于 教 育方 面 的经 费更 是不 而 日胜 利, 设 立千百 个 学校 , 用 千百 个教 员 , 要 聘 巨大 的经 费和 对 大批 的 人才 的需 求 , 在文 化经 济 比较 落后
[ 稿 日期 ] 0 8 3 9 收 2 0 —0 —2
[ 作者简介 ]陈亚锋 (9 1一) 男, 17 , 甘肃庆 阳人 , 讲师, 要研 究方 向为 中共党史 。 主
・-— —
1 2 ・— 3 - —
维普资讯
文盲达 9 %, 校教 育 除城镇 外 , 分散 的农 村方 圆几十 里 找不 到 一所 学 校 , 9 学 在 穷人 子 弟 入 学无 门。 H 另 ”J
力量 , 持群 众 的需要 和 自愿 , 群众 办学 的道 路 。 目前, 界 对这 一 方面 的研 究还 不多 , 坚 走 学 在边 区教育 研 究方 面 主要 突出 了对边 区干 部教 育 、 教育 政策等 方 面 的研 究, 但对 民办 教育 的研 究 比较欠 缺 。虽 然吴 洪
成在 《 论抗 战 时期 陕甘 宁边 区的 小学 教育》 中涉 及到 了对 边 区 民办 小学 发展 状况 的研 究 , 忠康 《 李 略论 党 在抗 日根 据地 的教 育政策 》任 钟 印 《 、 论陕 甘宁边 区的 两次 教 育 改 革》 及江 隆 基 在 《 区 教 育 的 回顾 与 前 边 瞻> 中对 民办 公助 的教 育政策 进 行 了论述 , 还有 其他 一 些文 章 虽 涉 及到 一 些 边 区 民办 教 育 的发 展 状 况 , 但 是 未从根 本上 全面 的来 认识 和 分析边 区的 民办教 育 。本 文 就 所 搜集 到 的 资料 , 边 区 民办教 育 发 展 从 的原 因 、 展 的道路 、 办教育 的 基本 特点及 民办教 育对 边 区社 会 的影 响等几 个方 面略 做探 讨 。 发 民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作者:赵小成来源:《党史文苑》2021年第09期教育是人类社会关于知识传承、观念培养和技能传授的活动,而学校教育便是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传授形式。

在20世纪30年代,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经济文化异常落后,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土匪横行,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农村自然经济停滞不前。

反映在教育上,用一句话可以形容,“边区是一块文化教育的荒地”。

据统计,陕甘宁边区学校稀少,知识分子凤毛麟角,识字者亦不多。

全边区仅有120所小学和2000名学生(不包括米脂和绥德两县),文盲率几乎为99%,在华池和盐池等县,200人中才能找到一个识字的。

“整个边区的中学生是屈指可数的。

社会教育简直是绝无仅有的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现象也没有明显改观。

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以后,针对这一教育“荒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打碎旧的一套,彻底地改进我们的全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在职教育”,“发展真正与人民与实际相联系的教育,替中国的新教育真正开辟一条康庄大道”。

边区小学教育从无到有陕甘宁边区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处黄土高原,在边区政府成立之前,除绥德和米脂等个别县区的基础教育缓慢开展之外,别的县区几乎处于教育真空地带。

据资料显示,除绥德、米脂设有两所中学,部分城镇有少量的小学之外,其余地方基本没有学校,如庆阳的南梁地区、华池、环县、保安等地甚至出现了文盲区。

经济上,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落后,粗放耕作,劳动力缺乏,群众食不果腹,生活贫苦,大多数家庭不愿意让孩子接受教育。

长期落后的自然经济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的滞后与保守。

例如,孩子生病不是去医院,而是求助于巫婆,把希望寄托于巫术,导致孩子生病一拖再拖,耽误病情。

此类的事件在当时的边区不胜枚举。

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意识不到科学和文化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师资等教育资源稀少,各县区不但学生少,中学生更少之又少,授课教员以高小学生为主,教学设施简陋,缺桌少凳,都制约着边区教育的开展。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

抗战八年 当中, 区的政治 、 边 经济 、 文化 、 教育 、 会保障等 社
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 边区社会 出现 了一 派和谐稳定的
可能有 政治 , 识 字 只 能 有 流 言 蜚语 , 话 偏 见 , 没 有 政 不 谎 而 治 。[ ” 虽然 中共认识到 了民众 中蕴藏的 巨大 力量 , 但是必须加 以领导 , 其能量才能得到发挥 。但 是 , 在抗 战的特 殊情 势下 , 广 大的青 壮年 劳动力处于抗 战和生产 的第 一线 , 没有时 间经历进 行 学校教育 , 而且受边区 自然环境的限制和农业生产方式 的落 后状况 ,这唯一 的补救方法 , “ 便只有 以极大 的力量来推行深入
济建设 外, 社会教育的开展和 实施也是建设 和谐社会 的一个重要 的 内容和途径。党和各级政 府采 用多种 方式发展社会
教 育, 社会教育 同边 区的政权建设 、 把 经济生产 、 支前 工作 、 拥军优抗相联 系, 在社会 实践活动 中既扫除 了文盲 , 又提 高了
民 众 的抗 日觉 悟 和 生 产积 极 性 , 实现 了边 区社会 的稳 定和 谐 发展 关键 词 : 战 时期 ; 会教 育 ; 甘 宁 边 区 ; 谐社 会 建 设 抗 社 陕 和 中 图分 类 号 : 6 . K2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9 4 5 (0 0 O —0 9 ~ O 10 - 4 8 2 1 )3 28 3
广泛的社会教育 。利用群众生产 的空暇给 以补习教育” L 。J 4
繁荣景象 。陕甘宁边区能够在短 时间内取得 巨大 的社会成就 , 除了在政治 、 经济上 实施有 力的改革 之外 , 文化 教育方 面的革
新作用也是不容忽视 的。本文 主要从 陕甘宁边 区实施 社会教 育的视角出发来探讨边 区和谐发展的 内在关 系和历史缘由 , 并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教员来源论文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教员来源论文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教员来源论文摘要:边区政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势发散思维进行创新,从培养师范学校学生、任用边区知识分子、任用小先生、能者为师、任用各县乡干部到任用艺友来保证充足的教员。

边区政府的这些策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发展了乡村教育,进而更有利于激发人民抗战的积极性。

陕甘宁边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创的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的,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抗战时期,它成为八路军、新四军和一切抗日力量的总后方,成为全国抗日力量的指导中心。

抗战中激发人民群众抗战积极性,使他们成为抗战主力军的需要,使发展边区文化教育事业提上议程。

然而乡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众多的乡村教员。

为此边区政府发散思维保证教员的来源。

下面结合史料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师范学校培养的学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厅规定:“师范学校为依照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培养健全的地方小学教师及区、乡级文化教育干部之场所。

”为此边区政府陆续建立了一系列师范学校,从而保证了教师的来源。

如,1937年2月2日鲁迅师范学校在延安成立,它以发展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文化与教育为宗旨,任务是培养初级文化教育干部和小学教员。

1939年9月22日陕甘宁边区师范在安塞县吊儿沟举行开学典礼,它是陕甘宁推行普及教育的中心堡垒,旨在建立新的地方教育,培养新的地方师资。

1940年5月4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在定边举行成立典礼大会,目的在于培养师资,提高小学教员的文化水平。

1943年2月陕甘宁边区师范和鄜县师范并立为延安师范。

旨在培养训练小学教师和乡级干部,为工农大众服务,为边区服务。

边区创办的一系列师范学校有利地保证了教员的来源以及教员的质量,成为教员的主力军。

(二)任用知识分子边区政府在抗战时期推行的政策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的知识青年、有为分子,他们纷纷从各地涌入边区。

如1939年12月1日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要求各地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军队,学校和政府工作。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众教育运动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众教育运动
案 春 秋
■一
dang‘anchunqiu
中国的抗 日战争一直是和中 国的抗战 “如此伟大 的民族革命战争 ,没有普遍和深入 教育首先是 民族文化的教育 ,其 目的是为了
教育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随着抗 日战争形 的政治动员 ,是不能胜利的”的思想指导下 , 维护中华民族尊严 和独立 ,动员民众反对帝
了 5项水工和泥沙模拟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 ,
学到的相关专业知识 ,积极 引进 国外先进技
例 的 呈 及 内 政 部 的 指 令 『z]. 档 IfX)7—001一(M1266.北京 市档 案馆 藏.
案号

修 正 了永 定河 设计 方9J华北水利委 员会第二十次大会议事录01_华北水
北水利委员会制订 ,董事会负责管理 ,李仪祉 或者无法实施 ,但这些留学生怀着水利兴 国 水利委 员会 交建设委 员会接办完竣和人员就职等
为董事长 ,李书田为副董事长兼会计,秘书为
的理 想 积 极 投 身 于 华 北 水 利 委 员 会 的 工 作
致各机关的函及建设委 员会的训令等【z1.档案号: j ̄,o7—001—013017.北 京 市档案 馆藏 .
作放到战争胜负的高度来认识。1941年 lO 一 切文化教育机关 ,都操在工农劳苦群众的 斗志。而陕甘宁边区的民众教育首先要做 的
月 24日的《解放 日报》上 ,发表了一篇关于抗 手里 ,工农及其子女有享受教育 的优先权。苏 正是要 弘扬民族精神 ,树立与侵略者斗争到
日民主根据地 “开展冬学运动”的报道 ,报道 维埃 政府用一切办法来提高工农 的文化水 底 的信念。所渭科学化特征,就是要用唯物主
势的变化 ,中国的抗战形势从敌人进攻 阶段 开展了轰轰烈烈 的民众教育运动 ,其 中最具 国主义的战争侵略和文化侵略。抗 日战争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政策探析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政策探析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政策探析陕甘宁边区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块特殊区域,为了保障当地百姓的教育权益,在此期间出台了多项小学教育政策。

本文将就陕甘宁边区小学的教育政策进行探析。

一、创办新式小学,推广普及义务教育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出现了小学教育的普及运动。

据统计,到1944年,边区已有小学625所,班级26219个,学生135069人。

在推广义务教育的同时,边区还积极创办新式小学,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性格和全面发展。

二、采用新型课程,推动小学教育现代化在推广新式小学的同时,陕甘宁边区还采用了新型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边区将课程设置与学生特点相结合,体现了对当时教学专业知识很浅,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等特点的充分考虑。

教育部分选择了国文、算术、自然、社会、手工、体育等科目,注重素质教育,强调才能多元化。

三、实施助学金政策,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困难为了改善当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困难的状况,陕甘宁边区也采取了很多措施。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措施是实施助学金政策。

在此期间,政府每年还会增加贫困学生的助学金金额,以确保更多的学生能够顺利接受教育。

四、建立农村小学,推广新农村建设陕甘宁边区多年来一直注意农村小学的教育发展。

因此,不仅在城市建立了大量小学,而且在农村也建立了不少小学,以教育农村孩子为主要目标。

此外,边区还注重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为新农村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时期,为了保障当地百姓的教育权益,出台了多项小学教育政策。

这些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的小学教育现代化,推广了普及义务教育,改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困难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陕甘宁边区教育史

陕甘宁边区教育史

陕甘宁边区教育史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区域,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在这个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地区后,开始在当地开展教育
工作。

当时的教育形式主要是军事训练和政治宣传,但这些活动为后来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1937年,陕甘宁边区成立,教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当时
的教育机构包括边区教育委员会、各级学校和课程设置等。

同时,边区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如《陕甘宁边区教育条例》等。

在教育人才培养方面,边区采取了多种形式,如办学、培训和学习班等。

培训对象也包括各级干部和农村青年等。

同时,边区还设立了一些师范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在文化教育方面,边区重视发掘和保护本地的文化遗产,并积极开展文艺活动和出版工作。

同时,边区还推进了普及汉字、普及义务教育等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获得机会。

总的来说,陕甘宁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 1 -。

延安保小的故事

延安保小的故事

延安保小的故事【文档标题】:延安保小的故事:革命圣地的童年记忆延安,这座中国革命史上的圣城,孕育了无数英勇的革命先烈。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曾在延安保小这所革命学校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本文将带您走进那段充满激情与奋斗的岁月,聆听延安保小的孩子们的故事。

一、延安保小的创建背景延安保小,全称为“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小学”,成立于1938年。

当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了安置革命烈士遗孤和前线将士的子女,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建一所专门的儿童保育学校。

二、延安保小的艰苦生活延安保小的孩子们生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

他们居住在简陋的窑洞里,每天吃着粗粮、野菜,穿着破旧的军装。

然而,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孩子们却养成了勇敢、坚强、自律的性格。

三、延安保小的革命教育延安保小注重对孩子们的革命教育。

学校开设了政治、文化、体育等课程,让孩子们在掌握基本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革命思想的教育。

此外,学校还组织孩子们参加劳动、演出、慰问伤病员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延安保小的杰出校友在延安保小的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校友。

他们中有的成为了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如王岐山、李鹏等;有的成为了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名人,如贺敬之、陈荒煤等。

这些校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延安保小的精神传承延安保小的精神传承至今,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那首《延安保小校歌》传唱大江南北,激励着无数青少年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延安保小的故事,是一段充满激情与奋斗的童年记忆。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孩子们学会了勇敢、坚强、自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石。

民生视角下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事业

民生视角下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事业

府 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 .使边 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出现 了 良
好 局面 。 二 、 取 多种 形 式 兴 办 学 校 , 动 国 民教 育大 众 化 、 及 采 推 普

泛 的社 会 教 育 , 力 发 展 文 化 事 业 , 富群 众 精 神 生 活 , 效 大 丰 有
改 善 了边 区群 众 的 生产 生 活 环 境 。
策 。 13 9 7年 8月 毛泽 东 提
办 公 助 ”就 是 依 靠地 方 和 群 众 出钱 出力 办 小 学 . 解 决 边 区 , 是
办 学 经 费 的 一 个有 效 途 径 . 是 依 靠 这 一 方针 指 引 下 , 边 区 正 在 政 府 的 倡 导 和 帮助 下 . 区教 育 在 短期 内得 到 了迅 猛 发 展 , 边 列
活 … …人 民不 仅 备 受 封 建 的 经 济 压 迫 .而 且 吃 尽 了 文 盲 、 迷 信、 不卫 生 的苦 头 。 民 的健 康 和 生 命 得 不到 保 障 。” 区政 人 【 -
府 成 立 后 . 持 从 当地 实 际 情 况 出 发 。 办 国 民 教育 、 展 广 坚 兴 开
迫 的 文化 教 育 和 卫 生 问题 着手 。 办 国民 教 育 、 兴 广泛 开 展 形 式 多样 、 内容 丰 富 的 社会 教 育 和 文 艺 活 动 , 富 人 民 群 众 文化 生 活 , 丰
为 营 造和 谐 边 区创 造 了条件 。
[ 关键词】民生视角; 陕甘宁边区; 文化教 育
第 2 4卷 第 6期
Vo .4 N . 1 .o6 2
延 安职 业技术 学 院 学 报
J un lo na o ain l& ' c nc lIsi t o ra fYa ' V c t a n o r h ia ntt e e u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及现实启示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及现实启示

史海烟云HISTORY85摘要:延安时期开展劳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极度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提出,通过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学生的劳动实践等系列措施,使劳动教育在边区学校广泛开展,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对克服边区学校物质困难、推动教育事业前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满足了边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

延安时期学校劳动教育经验启示我们,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要加大政策支持,要加强劳动课程建设与实施,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校;劳动教育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是在抗战救国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抗战爆发后,为了克服边区的经济困难,加上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边区政府和教育厅创造性地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不仅改变了边区经济困难、文化落后、教育脱离生产的现象,更锻造了学生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优秀品质。

当前部分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育,轻视学生的劳动教育,造成学生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甚至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本文对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劳动教育的具体开展及现实启示进行探讨,以期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的具体措施延安时期,边区政府和教育厅通过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劳动实践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生产技能,锻造学生坚强的意志。

(一)改革课程,将生产劳动列入教育计划在1939年边区教育的工作方针与计划中,明确提出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学生生产劳动,将生产劳动列入教育计划:“每个小学必须种地,自由从事手工业和畜牧的生产……所有收获,应提一部分作公用,如改善学校设备等,再按劳分配,以资鼓励”[1]。

同年8月,教育厅公布《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中规定:“社会活动、生产劳动亦列入正式课程中,并应与其他课目取得密切联系”[1]。

根据边区教育厅的规定,边区中小学普遍对学校开设的课程进行了修改,减少了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农业和生产常识,并根据地方的产业情况,略增了一些职业课。

小学数学教育的红色记忆——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版画为例

小学数学教育的红色记忆——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版画为例

艺术是历史的见证,不存在脱离历史的艺术。

各个时代的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精神面貌。

因为艺术家的兴趣、志向、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革命根据地的美术、音乐等艺术也不例外,它们以各自的独特方式叙述着革命根据地的人和事,强烈地体现了革命根据地的精神风貌。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版画艺术蓬勃发展的摇篮,版画艺术也是宣传和发扬革命精神的武器。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激起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他们的版画作品中留下了活生生的数学教育实践的历史记忆。

一、乡村小学的数学教学革命艺术家古元的《乡村小学》[1-2](1941年,如图1)展现了当时艰苦条件下乡村小学的数学教学状况:黑板挂在房屋外面的墙上,有两个学生在黑板前做算术题,有两个学生正在讨论或者一起学习(左下角),五个学生在一起学习(右上角),教师站在中间。

画面上呈现的是三组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在一个场所学习的情境,这相当于复式教学。

从《乡村小学》中看到,连桌椅都没有,学生和老师或就地而坐,或站立,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图1古元的《新旧光景》中的《小学》[3](1943年,如图2)也展现了学生学习各门课的场景,黑板上的算术题和“爱边区”三个字凸显了革命根据地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也体现了学生对革命根据地的深厚感情。

《小学》下面还附了一首诗:“边区的娃娃真幸福,吃饱穿暖衣食足。

共产党培养新少年,新民主主义新教育。

政府办的学校处处有,个个儿童有书读。

上学念书不出钱,有吃有穿有住宿。

”图2——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版画为例◇代钦读龙书沙2023.9下半月·数学78二、晚间补珠算课一般来讲,小学教学不分白天黑夜地进行,白天在屋外上课,学生多一些;晚上在家里(老师家或有条件的农民家)教师给学生补课。

力群先生所作《革命教师刘宝堂》组图共8幅,在《革命教师刘宝堂1》[1](1945年,如图3)中,四个人在炕桌周围,刘宝堂老师在进行晚间补课,给三个小孩教珠算。

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的教育活动研究

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的教育活动研究

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的教育活动研究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是一个专门为儿童提供保育服务的机构,其教育活动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其教育活动进行研究。

一、保育院的基本情况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成立于1937年,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中国第一个儿童保育院。

该保育院旨在为抗战时期丧失了父母的孤儿提供食宿、医疗和教育等综合服务,帮助孤儿健康成长。

二、保育院的教育活动1、教育目标保育院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孤儿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拥有自尊、自信和自立的人格品质,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教育内容保育院的教育内容包括:(1)生活技能教育:如食品卫生、衣着整洁、个人卫生等。

(2)文化教育:如汉语、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体育等。

(3)品德教育:如爱国、勤劳、诚实、守纪律、尊老爱幼等。

(4)艺术教育:如音乐、舞蹈、绘画等。

3、教育方法保育院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如幼儿园游戏法、小学教育法、家庭教育法等,让孤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信和创造力。

同时,保育院也注重教育与生产的结合,引导孤儿在生产活动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增强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4、教育成果(1)孤儿平均学习成绩优异,多数能进入普通中学继续学业。

(2)孤儿自觉遵守纪律,品行端正,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孤儿身体健康,心理稳定,社会适应能力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三、结论保育院的教育活动虽然是以孤儿为主要对象,但是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于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也有启发作用。

保育院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注重教育与生产的结合,注重幼儿的实践性和创造性,是一所备受赞誉的儿童教育机构。

陕甘宁边区 教材

陕甘宁边区 教材

陕甘宁边区教材
陕甘宁边区的教材主要包括《初小国语》等,这些教材以边区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

这些教材的一大特点是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旨在教育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例如,有一幅插图教育小学生要爱护书本,配文以儿歌形式出现:“庄稼汉,爱苗子;老母鸡,爱儿子;念书娃娃爱书本,不要揉破书本子。

”此外,还有插图教育小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配文亦以儿歌形式出现:“好娃娃,早早起,自己打水把脸洗;好娃娃,早早睡,自己铺毡又叠被。


在陕甘宁边区时期,教育部门和教材编写者已经意识到,“读图”较之单纯的文字灌输更易为边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闻乐见,传播和学习效果也更好。

例如,《初小国语》的编写者之一刘御,他结合边区实际主编了基础教材《初小国语》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获取更多信息。

陕甘宁边区的国民教育方针

陕甘宁边区的国民教育方针

陕甘宁边区的国民教育方针
雷小倩
【期刊名称】《重庆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3(000)011
【摘要】1940年,陕甘宁边区教育方针实现了由抗战工具到服务抗战与尊重科学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无疑是对列宁教育服务政治这一认知范式的超越.在延安整风运动的积极影响下,1943年,边区教育方针摒弃了形式主义等弊病,坚持把服务抗战与服务边区群众生活相结合,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边区教育方针由理想和原则走向科学与实际,既是我们党对教育规律不断探索的结果,也是实践与政策互动的结晶,更是一个以求实精神指导实际工作的成功范例.剖析这一过程、总结其中的经验,对于当前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大有裨益.
【总页数】6页(P106-111)
【作者】雷小倩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抗日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战时需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J], 苏林琴;杨家榜
2.国民党教育方针演变考述 [J], 何建国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警察教育方针与训育内容述论 [J], 孙静
4.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教育方针研讨 [J], 郑涵慧
5.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及其实践 [J], 宋太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摘要:小学教育是为青少年未来发展打基础的教育,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在扫除文盲,培养当地知识分子,促进边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特点经验陕甘宁临近边陲,战事频繁,地瘠民贫,人文凋敝。

在中央红军到来之前,“除几个地主、官僚和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能读书写字;文盲大概高达百分之九十左右。

”这里“在文化上是地球上最黑暗的地方。

”[1]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敌后根据地建立了许多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政权,抗战教育也随之兴起。

在抗战教育中,小学教育有着重要地位,因此也被学术界学者多次研究。

关于对抗战时期小学教育的研究,学术界各位学者主要从小学教育的发展概况、发展特点、发展经验以及经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代表成果有:吴洪成的《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尚微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经费研究》、沈绍辉的《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陈卫京的《试论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的发展》、刘述康、成湘菊的《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的经验浅探》等。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小学教育的各个发展阶段和特点以及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得出的经验两大方面进行论述,以求能抛砖引玉。

一、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的发展阶段以及各发展阶段的特点。

(一)抗战时期小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从1934年第一所列宁小学创立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苏区之前,是边区小学教育的初创时期。

随着陕甘宁边区陕北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开始在根据地建立起一批列宁小学。

这一时期小学教育的特点是:劳动人民掌握了政权,少年儿童开始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内容以创建根据地和为建立红军服务的扫盲识字为主。

学生采取“即知即传”的办法,使儿童一面教一面学,在教人上教自己,提高战时民众的文化政治水平。

但是由于根据地还处于极不稳定的游击战争状态,学校教育发展很少,还没有建立必要的小学教育制度。

(二)抗战时期小学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从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苏区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是边区小学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设立了西北办事处教育部,在西北办事处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地小学教育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小学教育的特点是:小学数量比以前有了较大发展,开始制定了党领导的新型小学教育的制度,“小学生活指导以培植民族精神、锻炼集体生活为中心。

”但是由于此时苏区仍处于战争环境,小学教育仍不够稳定,还带有相当的游击性质。

(三)抗战时期小学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2年全党整风之前,这是边区小学教育大发展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小学校数和学生人数有了很大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已占边区适龄儿童的五分之一,建立了完整的小学教育体系和制度,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小学,教育内容既重视抗战动员又重视科技文化教育。

1938年8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对小学课程和教学节数做了详细的规定。

简要概括为初级小学将政治、自然、历史、地理、卫生等课合并为常识课,[2]劳作以劳动为主,体育以军事为主,一节课以30分钟为原则,同时开设防空、防毒、反奸等课目。

但在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办正规化小学的过程中,由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小学教育中出现了强迫教育。

在办学形式上,教育内容也出现了与边区分散落后的农村实际、与边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相脱离的错误倾向,给边区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抗战时期小学教育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从1942年全党整风到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这是小学教育的改革和新发展时期。

1942年和1943年,在全党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在前一段小学教育大发展的条件下,强调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合并取消了一些不健全的学校,使校数和学生人数都有减少,同时开始了小学教育改革的试验。

1944年文教大会之前,各县已取得了若干改革的试验。

文教大会后,小学教育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

这一阶段小学教育的特点是:小学教育贯彻民办公助方针和需要与自愿的原则,从培养目标到学制、教育内容、办学形式、领导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特别是适应于经济文化落后,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边区实际的多种类型的民办村学的蓬勃发展,更是边区小学教育的一大创造。

与此同时,边区的公办完小、中小、普小和私学,也在整风后得到改善和发展,特别是完小承担了培养边区干部的任务,具有干部教育的性质,这也是小学教育方针的一大变化。

但是,在民办公助方针的实施过程中,也曾出现过领导作风上强迫命令和放任自流的错误倾向,使民办村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

陕甘宁边区教育在边区成立前是“一块文化教育的荒地。

学校稀少,知识分子若凤毛麟角,识字者亦极稀少。

”[3]在边区未成立以前,全边区小学仅有120所并且学生主要为富家子弟。

陕甘宁边区成立后,文化教育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1937年春季,学校有320个,学生5000人;秋季,学校有545所,学生10396人;1938年春季,学校有706所,学生14207人;秋季,学校773所,学生16725人;1939年,学校增至883所,学生增至20401人。

[4]1940年,学校增至902所,学生人数26911人。

[5]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发展的经验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小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小学教育的发展,要与生产相适应。

抗战时期边区小学教育的建设,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

1937年和1938年,边区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改善,这时小学教育的发展比较顺利。

1939年至1942年边区经济发生困难,人民公粮负担加重。

这个时候的小学教育不是顺应经济上的困难而停止发展,相反却强调发展数量,又提出普遍推行普及义务教育,结果造成群众不愿意送子女入学,有些小学徒有虚名。

经过大生产运动到1943年粮食有余,六畜兴旺,于是从1944年以后,边区贯彻了民办公助的方针,小学教育又有了较大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小学教育要按照群众的需要与自愿办理。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是陕甘宁边区一切工作的中心,而“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6]兴办小学教育是好事,但不能光从一片热心肠出发,必须考虑群众的意愿。

1942年整风之前,边区教育领导部门仅从良好愿望出发,急于求成,不多考虑群众的需要,结果使小学教育工作受到一些挫折。

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特别是经过1942年的整风运动,到1943年和1944年文教大会后,才逐渐明确了按群众需要与自愿办学这个道理,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小学教育的改革工作,明确规定了小学教育的宗旨。

1941年2月1日,边区教育厅在修正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实施纲要》中,对边区小学的教育宗旨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边区小学教育,依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以促进儿童的民族觉悟,养成民主的作风,启发儿童的科学思想,发展儿童的审美观念,提高儿童的劳动兴趣,锻炼儿童的健壮体格,增进儿童所必要的知识,培养儿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

[7] (三)兴办小学教育要适应自然条件,因地制宜。

山多沟深、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居住分散,这是边区的一大特点。

发展小学教育必须根据这个特点,因地制宜。

对于这一地势地形条件的限制,边区教育领导部门在开始创办小学教育时,虽然也提出要正规化办学的口号,但是没有强调集中办学,因此,还能适应边区农村分散的特点,使国民教育得到发展。

后来边区强调集中办学,这就违背了农村分散的特点,使学生的流动性加大,群众对此特别有意见。

经过这个成功、失误再成功的经验教训,说明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办小学教育,必须由集中办学转变为办分散的村学。

(四)发展小学教育的关键在领导。

从1937年起,边区小学教育采取发展数量,提高质量的方针是正确的。

但是,无论在数量的发展上还是在正规化办学上,都有脱离边区实际的现象,这是一个失误。

1941年边区政府采取精简初小、加强完小、中小的方针,也是适当的。

但是,没有结合边区实际采取适当分散形式而强调集中办学,又是一个失误。

与此同时,提出普遍推行普及义务教育更是不切实际的。

整风运动和文教大会以后,边区小学教育才又走上了更加健康发展的道路。

可见,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是办学成败的关键,(五)小学教育的发展要量力而行,就是要根据主客观条件,有多少力量办多少事。

当时边区国民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一是经费,二是教师,三是课本。

这三方面的问题解决不了,必然影响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陕甘宁边区在1937年冬,就开始编《初级小学课本》,即边区第一套初级小学教材。

1942年,重新修订出版第二套初小教材。

1944年又重新修订出版第三套初小新教材《初小新课本》。

[8]尽管边区教育部门在解决经费、教师、教材问题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采取了许多措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当时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仅仅依靠政府有限的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有困难的。

文教大会后贯彻的民办公助政策,才是边区普及教育的唯一正确道路。

这说明做任何事情必须量力而行,办小学教育事业也是如此。

(六)小学教育的发展要与实际国情相适应。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最大的任务是抗战,一切活动都应该以抗战为中心。

正如毛泽东所说:“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要”,“伟大的抗战运动,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

”[9]陕甘宁边区秉承这一原则,在党的领导下,创办了以抗战为主的小学教育。

1938年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在《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中,还把课外活动列入正式课程,“并与其他课目取得密切联系。

”[10]1938年3月6日,边区教育厅在《抗战时期小学应该注意的几个工作的通告》中指出:在抗战紧张时期,课外活动更需提到最高度。

[11]抗战时期课程设置的总精神是力求精简,这种设置是为了适合抗日见过的迫切需要,取消不适合战时需要的课程,使一切课程及其配备方法都以抗战为中心,以求学生能在最短时间内学得战时急需的知识技能,使他们一离开学校就可以用所学的东西为抗战建国服务。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