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中必修一精选易错点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上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上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上易错知识点总结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文科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在高一历史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易错的知识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总结。

接下来,本文将对高一历史上易错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古代希腊和古罗马文明1.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古希腊是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城邦组成的。

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特点。

常见的城邦包括雅典、斯巴达等。

在考试中容易混淆或遗漏其中的某些城邦。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在世界历史上是首次出现的。

雅典是最早实行民主制度的城邦。

但需要注意的是,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只限于自由公民,不包括妇女、奴隶等。

3. 古罗马的三权分立古罗马是第一个采用三权分立制度的帝国。

这三个权力分别是执政官(行政权力)、元老院(立法权力)和民众大会(最高权力)。

考生需要明确三个权力的职能和关系。

4. 古罗马的道路和水利工程古罗马以其卓越的建筑技术和工程能力而闻名于世。

古罗马的道路和水利工程对交通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常见的道路和水利工程包括萨莫斯大桥、罗马水道等。

二、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的时间顺序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它们的时间顺序是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

有些学生会将商朝和夏朝的时间顺序搞混,需要特别注意。

2. 戰國時期的列國與思想家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列国和思想家。

列国包括秦、楚、魏、齐、燕、韩、赵。

常见的思想家包括孔子、墨子、荀子等。

在考试中要特别留意列国和思想家的对应关系。

3. 西汉和东汉的时间区别西汉和东汉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

西汉的统治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而东汉的统治时间大约是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学生容易将两个朝代的时间和统治者搞混。

4. 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明中华文明有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些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考生需要掌握四大发明的创造时期和作用。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通过虽然用“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但这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所以王位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

2.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周王室的姓氏)贵族与异姓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专制主义起的作用主要是消极的,中央集权起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

4.郡县制不是秦始皇的首创。

郡县制起源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只是在全国推行。

5.秦朝短暂而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全面废除分封制,而是秦朝统治者的暴政激化阶级矛盾的结果。

6.“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7.元朝并非在全国范围实行行省制度。

山东、山西、河北直辖中书省;西藏由宣政院直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8.古代地方势力并非一直呈削弱态势。

西汉初年的封国制和唐朝中期设置节度使导致地方势力膨胀和地方割据,地方一度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9.“内阁大臣和军机大臣实际上是宰相”的说法没有看到其本质区别。

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侍从机构,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的传达机构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备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帝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10.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但又会造成皇权过于集中,或者出现宦官专权和外戚专权的局面。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文明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它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城邦不是一个城市,城邦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3.民主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

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易错题、难题集锦

高一历史(必修1人民版)易错题、难题集锦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不确切的是__________。

A. 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B. 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C. 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D. 一种典型的封建等级制度2.秦完成统一于__________。

A. 公元前230年B. 公元221年C. 公元前215年D. 公元前221年3.下列关于秦朝时期的郡县制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的认识,正确的有_________。

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②有利于天下安定③有利于统一社会舆论④强化了君主专制主义统治A. ①②③B. ③④C. ①②D. ②③④4.下列各项中,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的措施不包括____________。

A. 嬴政开创皇帝制度B. 郡县制开始实施C. “三公九卿”制的推行D. 废除宗法制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不包括___________。

A.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D.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6.西周分封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

A. 周王至高无上的地位B. 周王具有优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C. 周王与诸侯有较亲近的血缘关系D. 森严的等级制度7.下列有关古代中央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

①秦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能是协助丞相行政,兼职监察百官②西汉“中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自做出决策③清军机大臣职权与宋参知政事有相同之处④唐初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等同于宰相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8.导致19世纪中叶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A.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B. 清朝官僚系统日益腐败C.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D.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国力衰退9.通过鸦片战争,美国等在中国通商口岸取得了_________。

A. 开设工厂权B. 驻扎军队权C. 居住及租地权D. 修筑铁路权10.黄海海战中的爱国将领,不包括___________。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易错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易错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易错一、古代历史1. 夏商周三代-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而非原始社会的结束。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朝代,甲骨文是其主要文字。

-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通过宗法制度维护统治秩序。

2.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的特点是诸侯割据,争霸战争频繁。

-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3. 秦汉- 汉朝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

- 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同时开辟了丝绸之路。

4. 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最终由西晋统一。

- 东晋南渡后,南北朝并立,北方多民族融合,南方经济逐渐发展。

5. 隋唐五代- 隋朝短暂统一,开创科举制度。

-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实行开放的政策,与外国广泛交流。

- 五代十国时期,地方割据现象严重,但也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二、近现代史1. 明清- 明朝时期,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但也加强了对内的统治。

- 清朝初期,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设立军机处。

- 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近代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 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了胜利。

- 国共内战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4.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初期,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工业化建设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活动。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三、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罗马法是西方法律体系的基础,对现代法律有着重要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易错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易错题
2、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是指:古雅典民主制度
3、17世纪的英国继承古雅典的:集体管理、依法行政
4、古希腊、罗马和我国西周的制度中,就其实质而言: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5、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反映了古罗马民法:重视证据
6、罗马法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这表明:保护私有财产权
6、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制度是:分封制
7、西汉的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神化封建统治
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9、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10、明清时期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6、《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否定封建君主专制
7、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进行的会战是:太原会战
8、《马关条约》中对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严重的规定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指的是:挺进大别山
10、把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的毛泽东著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11、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部分。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事件以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近代前期中国历史的主流是: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13、《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列强不满意,列强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外国商品滞销等
四、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体现党勇于纠正错误的有哪些:①八七会议;②遵义会议;③整风运动

【VIP专享】高一历史(必修Ⅰ)易错易混知识点

【VIP专享】高一历史(必修Ⅰ)易错易混知识点

秦朝郡县制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 服从中央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 地无管理权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 统一
三省六部制
确立于隋,盛行于唐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

作用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趋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向完善

发展为割据势力
三公九卿制
确立于秦,盛行于汉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
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
审议权和行政权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易错点梳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易错点梳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易错点梳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

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

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

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4.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5.“汉承秦制”,汉代并非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稍作变化。

6.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稳固;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文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非公民,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3.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4.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

5.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

6.《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最新高一历史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分享4篇

最新高一历史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分享4篇

最新高一历史易错知识点总结归纳分享4篇最新高一历史易错学问点总结归纳共享1一、中华民国的成立1.背景(1)帝国主义“严守中立”①缘由: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力气在全国的迅猛进展,使帝国主义看到,公开的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挡革命的目的。

②实质:主动扶植新的代理人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实施:列强猛烈要求清政府起用北洋军阀的头子袁世凯。

④影响:袁世凯被清政府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把握了清朝的全部统治大权。

(2)“南北议和”①缘由:袁世凯一方面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另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接受议和;军政府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竭力主见同袁世凯妥协,革命党人也同意停战议和。

②概况:南方代表伍廷芳和北方代表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进行和平谈判。

(3)孙中山回国①1911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国。

②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其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成立①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接受应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③各省代表选举黎元洪为临时副总统,并成立了南京临时参议院。

3.性质: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4.措施(1)对内①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对于进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训练以及改革社会风气,都起了主动的作用。

②颁布《临时约法》:其目的在于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公正,国民享有一系列自由和权力;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这是中国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对外——发表《告各友邦书》①目的: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②内容:承认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公正条约连续有效。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缘由(1)帝国主义对革命政权选择实行军事威逼、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施加压力,关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派攻击。

高中历史易错点(含改正)

高中历史易错点(含改正)

高中历史易错点(含改正)一、历史概念易混淆及改正1. 乾隆与乾嘉的区别乾隆朝是清朝的一个朝代,而乾嘉则是乾隆朝的一个具体年号。

乾嘉并不表示一个独立的朝代。

2. 地方与全国两个议会的区别地方议会是指各地方政府的代表机构,全国议会是指全国性的代表机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顺序正确的时间顺序应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39年至1842年,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至1860年。

4. 五四运动与五卅运动的区别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次爱国运动,而五卅运动则是指发生在 1935年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抗议示威。

二、历史事件易混淆及改正1.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关系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封建被终结,而五四运动则是发生在1919年,是一次国内外矛盾激化的爱国运动。

2.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的时间顺序抗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至1945年,而国共内战则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即1946年至1949年进行的。

3. 中国成立的时间中国成立于1921年,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

4.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年至1976年,主要是一场由发动的政治运动,而改革开放则是从1978年开始,是一次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历史人物易混淆及改正1. 孙中山与孙文的关系孙中山和孙文实际上是同一人,孙中山是他的字,孙文是他的名字,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革命家。

2. 李鸿章与曾国藩的区别李鸿章是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外交家,曾国藩则是清朝末年的重要军事家和政治家。

3. 雍正与雍正帝的关系雍正是清朝雍正帝的年号,因此雍正和雍正帝指的是同一个人。

4. 刘备与刘邦的区别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而刘邦是汉朝的创始人。

以上是高中历史中易错点的一些解惑和改正,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历史高中必修一精选易错点

历史高中必修一精选易错点

历史高中必修一精选易错点历史1.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相对平等,法律至上。

2.《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完成。

并非査士丁尼法典3.维持对奴隶的剥削压迫反封建推进资本主义4.英国代议制特点:君主制贵族制议会制混为一体,君主统而不治,国家象征。

1721,责任内阁制确立后才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5.德意志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为实。

6.半殖民地半封建专有名词。

7.三民主义未反帝,土地,反地主阶级。

8.太平天国根本原因民族矛盾激化。

9.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党内合作第二次是党外合作。

10.革命根据地又称苏区区别于敌后和解放区(国统区)11.英国国家元首是国王,政府首脑是首相。

法国政府首脑为内阁部长(总理)。

12.法国权力中心为总统。

1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14.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5.义和团反帝爱国不反封建。

16.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

17.工农武装割据武装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核心)根据地建设18.中华苏维埃临时共和国。

19.刺史监察20.元朝并非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行省制度。

21.城邦并非城市22.古代地方势力并非一直被削弱。

23.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系列法案形成的24.分权原则并非美国独有。

25.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不是封建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保守派和民主派斗争实质都是资产阶级统治,只是形式问题。

26.最早侵略台湾的是英国。

27.广州并非增开的口岸。

28.民族矛盾是近代中国最主要矛盾不意味着任何时期都是这样。

29.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

30.马关条约并非资本输出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就有了。

31.临时约法主权在民不等于人民当家做主,仅仅是资产阶级民主32.辛亥革命的反帝性质体现在打击了统治工具:清政府。

33.新民主主义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革命。

34.八七会议没有找到革命方向,遵义会议只纠正了军事左倾。

35.八路军与新四军36.抗日战争不是反帝第一次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1易错易混知识点(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de)政治制度易错点1、西周(de)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de),而是相对而言(de).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de)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de)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de)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de)大宗.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de)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de)制度.4、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5、“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de)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6、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明朝内阁不是法定(de)中央一级(de)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de)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de)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7、明朝(de)内阁是皇帝(de)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而英国(de)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de)最高行政机构.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de)反抗斗争易错点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e)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de)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de)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de)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注意不应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de)字眼.第三单元近代中国(de)民主革命易错点1、天京变乱不是偶然(de),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de)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de)代表,不代表先进(de)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de)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de)指导.因而,天京变乱(de)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de)必然.2、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de)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de)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de)转变,推动了中国(de)政治民主化进程.3、三民主义思想并不是完美(de),而是有其局限性.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生主义未解决农民(de)土地问题.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de)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de)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de)尖锐.5、学生容易误以为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应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6、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de)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de)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e)历史.7、第一次国共合作(de)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8、国民党一大讨论(de)是国民党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9、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10、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而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11、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de),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de).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de)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e)基础.12、“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de)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de)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尤其是“左”倾错误(de)危害性更大.13、注意中共领导(de)三大起义失败(de)最大教训是不根据本国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从中得到(de)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具有中国特色(de)革命道路.易混点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de)建国纲领和治国方案,但最后都没有实行.根本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在于无社会基础.2、近代前期三次运动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农了阶级反封建反侵略(de)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de)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de)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共产党领导下(de)根据地(de)名称辨析“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de)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de)简称)“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de)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de)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de)目(de)和主要(de)作战任务.“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de)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de)区域(“国统区”).第四单元现代中国(de)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易错点1、新中国(de)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de)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de)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de)开始,三大改造(de)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de)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de)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3、“一国两制”下设立(de)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de)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4、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de)产生,则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de),属于二战(de)遗留问题.5、我国现在所提倡和努力建立健全(de)是现代意义上(de)法治社会,而不仅仅是法制社会.6、注意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de)组成人员.7、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国家(de)纲领性文件不是共同纲领而是1954年宪法.8、“文革”得以发动(de)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de)“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de)结果.9、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de)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易混点: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de)依据,是国家(de)根本大法,是政治民主化(de)重要标志.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上(de)几部宪法: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de)宪法,孙中山1912年在南京颁布.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de)作用,其临时宪法(de)职能终止于1954年宪法(de)颁布.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de)宪法.第五单元现代中国(de)对外关系易错点1、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de),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de).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de).2、注意由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de)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de)成熟,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de)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de)基本准则.3、“求同存异”方针中(de)“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de)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4、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de)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de)原始国之一.5、中美正式建交(de)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de)签署,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6、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de)政策.7、中美关系(de)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de)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de)利益是根本原因.8、注意中国多边外交(de)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9、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成联盟,而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de)新型关系,既从本国利益出发,又充分考虑了伙伴(de)利益.10、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de)出发点不是“中国综合国力(de)增强”而是“和平与发展(de)时代主题”.。

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辨析题

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辨析题

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

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

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

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即皇帝控制着政治、经济、军事大权;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即中央控制地方。

4、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5、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后虽形成内阁,但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有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7、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8、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9、三民主义思想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其局限性。

民族主义明确没有提出反帝,民生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此缺乏群众基础。

10、五四运动虽然没有取得彻底胜利,但有成果。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1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2、新三民主义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单元综合一:第一单元易错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单元综合一:第一单元易错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易错易混知识点1. 王位世袭制通过虽然用“家天下”取代“公天下”,但这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所以王位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

2.宗法制:①嫡长子指的是正妻所生长子。

②大小宗是相对的。

③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3. 秦朝中央继权制度:①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专制主义起的作用主要是消极的,中央集权起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

②郡县制不是秦始皇的首创。

郡县制起源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只是在全国推行。

③秦朝短暂而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全面废除分封制,而是秦朝统治者的暴政激化阶级矛盾的结果。

4.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并非在全国范围实行行省制度。

山东、山西、河北直辖中书省;西藏由宣政院直辖;其他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③古代地方势力并非一直呈削弱态势。

西汉初年的封国制和唐朝中期设置节度使导致地方势力膨胀和地方割据,地方一度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5.明清君主专制加强:①“内阁大臣和军机大臣实际上是宰相”的说法没有看到其本质区别。

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侍从机构,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的传达机构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

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备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帝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

重点难点突破1.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1)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2)以宗族血缘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3)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

(4)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5)中央集权尚未形成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①利于国家统一,对祖国边疆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

②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

高一历史必修一易错题分析

高一历史必修一易错题分析

高中新课标选择题1、依照西周分封制的规定,诸侯应尽的义务包括①镇守疆土②提供军赋③担任力役④朝觐述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构成秦朝有效国防体系的内容包括①直道②万里长城③蒙恬率领的边防军④烽火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秦朝时期的郡县制所起的作用和影响的认识,正确的有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②有利于天下安定③有利于统一社会舆论④强化了君主专制主义统治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③④4、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的主要目的是A、永续秦的统治B、确立皇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C、加强中央集权D、巩固秦的统一5、汉代选宫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A、德行才能B、考试成绩C、家庭门第D、“中正”所评定的品级6、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素质相对较高②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④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对军机处这一机构职能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当于唐代的中书省B、替代宰相职能C、监督各级大臣D、皇帝的机要秘书8、下列对军机处设置的评价,错误的是A、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B、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C、使各衙门处理行政事务时有章可循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9、西周分封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A、周王至高无上的地位B、周王具有优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C、周王与诸侯有较亲近的血缘关系D、森严的等级制度10、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B、出兵岭南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11、下列有关古代中央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秦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能是协助丞相行政,兼职临察百官②西汉“中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自做出决策③清军机大臣职权与宋参知政事有相同之处④唐初凡参加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等同于宰相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C、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发展D、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13、西汉前期,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高一历史必修一易错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易错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当下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必修一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模块,其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且复杂。

在学习这一模块的过程中,有一些易错的知识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些知识点。

首先是原始社会的发展。

在此部分中,我们需要了解原始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混淆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区别。

实际上,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出现至约1.5万年前,中石器时代是在约1.5万年至约8000年前,而新石器时代则是在约8000年前至约4000年前。

这些时代的发展代表了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时代过渡到农业生产时代的历史演进。

其次是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

我们需要熟悉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

在此部分中,容易混淆的是夏商周与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而春秋战国时期则是内容丰富、变幻复杂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有许多个小国家相互争斗,而且国家的政权也经常易手。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扎实的记忆和理解力来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民族国家的兴起。

在学习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容易忽略的是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了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我们需要了解各国的历史背景和建国过程,同时也需要理解民族国家的兴起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最后,让我们多谈一下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历史上,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繁荣,也丰富了人们的思想和艺术。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文化交流的意义,并通过多角度的去了解各国的文化贡献。

总之,高一历史必修一是一个知识体系较为庞杂的模块,容易出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我们需要注重细节和理解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提高记忆和思维的能力。

通过积极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重要的历史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历史易混知识点

高一历史易混知识点

高一历史易混知识点高中历史课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初涉高中历史学习,会遇到许多易混淆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易混内容进行梳理和解析。

一、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一种地方管理制度,通过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形成诸侯国,以达到巩固中央政权的目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势力逐渐壮大,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

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郡县制,将国家划分为郡和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管理,这一制度在后世得到了沿用和发展。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例如,农业经济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

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渐滞后于西方国家。

与此同时,西方经历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最终导致了东西方经济实力的逆转。

三、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辨析在历史学习中,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准确理解至关重要。

例如,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但他们的统治理念和成就有着显著的区别。

秦始皇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

而汉武帝则推崇儒家思想,开疆拓土,使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学习这两位帝王时,学生需要注意区分他们的政策和历史贡献,避免混淆。

四、历史概念的澄清在历史学科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概念,学生需要准确理解其含义。

例如,“封建社会”并不仅仅指农业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形态,它更是一种以土地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

此外,“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封建社会内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形态。

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解。

历史必修一易错知识点

历史必修一易错知识点

高考历史易错点精析易错点1 不能深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易错分析 1.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

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消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3.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三大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易错点2 不能正确认识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差异易错分析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第一,传承方式不同。

分封制实行世袭制。

郡县制则不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即实行任免制。

第二,职责范围不同。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

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没有统治权。

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第三,历史作用不同。

分封制下的各诸侯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这与西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稳定、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形相适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是,各诸侯国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逐渐演变成完全独立的国家。

春秋争霸局面的形成是分封制的必然产物。

郡县制的出现及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

易错点4 不能全面认识三省六部制易错分析学生易对三省六部的职权区分不清,对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局限于一点——提高行政效率,下面从多角度梳理一下:(1)三省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高中历史必修Ⅰ易错点的解析与纠错(1)

高中历史必修Ⅰ易错点的解析与纠错(1)

高中历史必修Ⅰ易错点的解析与纠错(1)第一单元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易错点一对商周政治制度特点的认识错误典例1(2007年潍坊模拟)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皇权至上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③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D【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细致、正确地审准题意,把握住“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商周时期的”;二是全面、准确的把握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商朝虽然实行内外服制度,但是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没有形成高度集中的权力。

“皇权至上”是秦始皇建立皇权制后才出现的。

③、④两项容易判断。

【纠错】易错点一是容易忽略“皇权”出现的时间,认为商朝在内外服制度下,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就误认为商周时期已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权力。

易错点二是对内外服制度把握不透。

易错点三是审题不细致。

易错点二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把握错误典例2(江苏省姜堰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答案】 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读懂材料,材料的意思是说西晋武帝司马炎虽有心更换太子,但最终没有。

二是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西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没更换痴愚的太子。

【纠错】本题解答时,容易出错的地方一是忽略关键语句“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最后晋武帝之所以不能更换太子,主要是因为自西周以来的约定俗成的嫡长子继承原则。

高中历史40个常见易错点及其解析

高中历史40个常见易错点及其解析

高中历史40个常见易错点及其解析学习历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把知识点搞错,不然的话这样就会显示出你的无知.高中历史有很多常见的易错点,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易错点1:不能深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易错分析】1.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

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消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3.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三大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易错点2:不能正确认识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差异【易错分析】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不同第一,传承方式不同。

分封制实行世袭制。

郡县制则不同,郡县的行政长官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即实行任免制。

第二,职责范围不同。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但受封的诸侯必须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

郡县制则不同,郡守和县令在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和人口没有统治权。

郡守和县令只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

第三,历史作用不同。

分封制下的各诸侯国具有保卫王畿、保护国君绝对安全的义务,这与西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稳定、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形相适应,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但是,各诸侯国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逐渐演变成完全独立的国家。

春秋争霸局面的形成是分封制的必然产物。

郡县制的出现及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
1.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相对平等,法律至上。

2.《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完成。

并非査士丁尼法典
3.维持对奴隶的剥削压迫反封建推进资本主义
4.英国代议制特点:君主制贵族制议会制混为一体,君主统而不治,国家象征。

1721,责任内阁制确立后才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5.德意志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为实。

6.半殖民地半封建专有名词。

7.三民主义未反帝,土地,反地主阶级。

8.太平天国根本原因民族矛盾激化。

9.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党内合作第二次是党外合作。

10.革命根据地又称苏区区别于敌后和解放区(国统区)
11.英国国家元首是国王,政府首脑是首相。

法国政府首脑为内阁部长(总理)。

12.法国权力中心为总统。

1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14.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5.义和团反帝爱国不反封建。

16.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

17.工农武装割据武装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核心)根据地建设
18.中华苏维埃临时共和国。

19.刺史监察
20.元朝并非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行省制度。

21.城邦并非城市
22.古代地方势力并非一直被削弱。

23.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系列法案形成的
24.分权原则并非美国独有。

25.法国共和体制的确立不是封建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保守派和民主派斗争实质都是资产阶级统治,只是形式问题。

26.最早侵略台湾的是英国。

27.广州并非增开的口岸。

28.民族矛盾是近代中国最主要矛盾不意味着任何时期都是这样。

29.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

30.马关条约并非资本输出的开始,鸦片战争后就有了。

31.临时约法主权在民不等于人民当家做主,仅仅是资产阶级民主
32.辛亥革命的反帝性质体现在打击了统治工具:清政府。

33.新民主主义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革命。

34.八七会议没有找到革命方向,遵义会议只纠正了军事左倾。

35.八路军与新四军
36.抗日战争不是反帝第一次胜利。

37.1947春国民党宣布共产党非法,关系完全破裂。

3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不代表新民主主义胜利是在土地革命,没收资本,追击国民党之后。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
40.规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是1954宪法
41.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因素区域因素结合的产物。

42.文革原因不在于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左倾的过分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43.特别行政区并非完全自治外交权属于政府,
44.一边倒不是依附苏联而是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边。

和社会主义国家结盟。

45.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利益是根本原因。

46.不结盟不能简单理解为不和任一国家结盟而是不予美苏结盟。

47.封建制是指封邦建国而不是封建社会。

Q1.西周究竟是封建制度还是奴隶制度?
48.闭关锁国是限制对外贸易。

49.天朝。

空想性资政新篇是缺乏群众基础。

50.辛亥革命不是孙中山直接领导
51.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不彻底。

52.北伐战争胜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53.大革命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础。

54.秋收起义进攻的是城市而不是农村。

55.长征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直接是反围剿失败
56.遵义幼稚走向成熟
57.抗日胜利意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不一样。

58.1972联合公报承认一个中国。

59.雅典民主根源在于商品经济发展。

60.五百人会议是抽签的而不是选举。

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