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已整理)
诗歌形象鉴赏(含答案)
知识点一诗歌形象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作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2、诗歌形象的分类3.人物形象4、常见的形象塑造方法①细节刻画②烘托渲染③对比衬托④比兴手法知识点二意象1.意象的定义“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2.古典诗词常见的七类物象题型分析一、鉴赏人物形象1.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该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②诗中所刻画的人物有何特点?2.审题时要审清两点:①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3.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方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4.答题模式:(1)总体说明是什么形象(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哪里。
(3)分析诗人借这一形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诗的思想内容分析形象意义。
)二、鉴赏物象题1.鉴赏物象题的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情意分成两问提问;二是把这两问合成一问,作整体提问2.答题一般要扣住“物”与“志”两方面,其一般步骤为:①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结合实际表现手法具体分析,③揭示物象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情感、志向、节操等)。
三、意象、意境类1.意象、意境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诗中描写了哪些形象?其作用是什么?②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③该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④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2.如何正确把握“象”之“意”⑴“象”之色彩⑵“象”之动静⑶“象”之远近⑷“象”之修饰词⑸“象”之组合方式3.画面描述题的答题模式一般为:描绘了一幅(某时某地,视题而定)+描述画面+意境特点+蕴涵的思想感情4.营造意境的方式:触景生情和融情于景。
5.意境(画面)特点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意境、物象)
总括
分析
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 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 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 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 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 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 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 思想感情。 总结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 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 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 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 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 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 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 花。(描图景)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点氛围), 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运人。抒发了诗人望 月情怀的乡愁。(析情感)
小松
杜荀鹤
小结 • 诗歌物象鉴赏思维切入点: 1、诗歌中的物象是什么? (抓题目) 2、物象的有什么基本特征? (抓描述其形态特征的语句,关注表现手法) 3、物象寄托了什么情感? • (联系背景,揣摩诗人情志。或抒发某种 情感,或讽刺时世,或流露人生态度,或 隐含生活的道理)
训练2
房兵曹胡马 杜 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省级公开课)
二、景物形象(意象)
景物形象,广义而言,可以理解为自然景物形象和咏 物诗中被人格化了的客观物象。习惯上又笼统地称之 为意象。
1.景象
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 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 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 生活的感悟和看法。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 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声 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 诗中的景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 计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 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人物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诗化的作者”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
歌 形 象
景物形象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
(主要是咏物诗)
考查类型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 二、景物形象的鉴赏 三、事物形象的鉴赏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江苏卷2012年考 过。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 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 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 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 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
2.客体人物形象(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 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 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古典诗词中的人物 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 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 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诗歌鉴赏-形象(意象意境)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 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即分析诗歌描写了哪些主要 景物) 注意:①用自己的语言。②描绘出主要景物。③描述时一要 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 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要答出具体的情感,切忌空洞。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 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灵活变通】有时第一和第二步的顺序可以变换.有时只需答 出意象即可而不必描绘。
示例 :
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中渔翁的形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参考答案】 (1)概括形象特点:本诗塑造了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3)指出形象的意义: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 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 寄托和写照。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形象(意象意境)
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很低。失误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读不懂诗歌。由于诗歌语言精练、含蓄、 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不了解古诗鉴赏中 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传统的审美习惯。
(完整版)古代诗歌常见人物形象15种
古代诗歌常见人物形象15种1、豪放潇洒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泊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的豪迈性格。
2、忧国忧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炊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儿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是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3、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垠,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本诗塑造了一个空怀抱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4、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盂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捕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读了乐而忘返。
5、爱恨情长、感时伤别柳永的《雨霖铃》写了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多情才子形象。
6、矢志报国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山他们一心报国却不被重用的情感,如陆游的《示儿》《^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同以寄之》等。
7、友人送别、思念故乡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李白与汪伦间真挚纯洁的深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一位异乡客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都表现了他们仃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贝懐现了作者体察人民疾苦、反对战争的感情。
9、天真顽皮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小儿的天真、活泼和顽皮。
10、寂寞惆怅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语言(整理)
“沙鸥”在茫茫天地间飞来飞去,栖止无定,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诗人一生坎坷、漂泊无依、前途渺茫的沉痛、悲愤之情。
01
02
例3.分析虞世南的《蝉》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02
作者省略了一些引发读者想像的情节:词人为什么嗜酒,竟至一夜之后,残酒还未消尽?酒醒之后作者并未起身到花园,那么她又是怎样的情态?急切地询问了一些什么?通过想像,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慵懒情态,窥见诗人惜春的心情。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有人认为这首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你能补充出来吗?
01
02
01
拨开意象的迷雾,领悟言外的诗情。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2分)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_____的艺术手法,(1分)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3分)
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
托物言志。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的形象鉴赏,欢迎大家分享。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的感情。
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
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
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
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
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
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积极的意象,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高中诗歌形象鉴赏(人物形象)
千百年来,诗人们不停地用诗词眷 恋青春,讴歌青春,渴望在青春里实现 梦想,建功立业。在这美好而珍贵的青 春里,不拼搏,你要青春干什么?同学 们,拼搏吧,痛并快乐着,未来成功的 你会感激曾经奋斗的你!
谢谢大家!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 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 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 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 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4)求才若渴、爱护人才的形象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 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 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 诉衷情 • 陆游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 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心老沧州。 • 简析上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①本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 象。 ②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 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 抗金前线。 ③本词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 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6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内心愁苦、爱恨情长的形象。 9漂泊在外、思乡怀人的形象。
如何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呢? 包括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作品 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1)鉴赏依据——人物(肖像、行 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 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2)鉴赏角度——所写人物身份性 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 人物的态度。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形象(最终)
• (二)意象 •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 如虞世南的《蝉》,杜甫的《春夜喜雨》,杜牧 如虞世南的《 杜甫的《春夜喜雨》 早雁》 李清照《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暗淡轻黄体性柔》 的《早雁》,李清照《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
• 请大家思考,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有哪些? 请大家思考,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有哪些?
寻陆鸿渐①不遇 寻陆鸿渐① 皎然 移家虽带② 野径入桑麻。 移家虽带②郭③,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 扣门④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扣门④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1]
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久,后隐居苕溪。 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久,后隐居苕溪。 泛指城墙。 扣门:叩门。 ②带:近。 ③郭:泛指城墙。 ④扣门:叩门。
鉴赏物象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征夫将士
▪ 矢志报国、转战沙场、建功立业、杀敌立功 ▪ 厌恶战争、反对征战、思乡思亲、孤独寂寞
游子
▪ 孤独寂寞、思乡思亲思归、羁旅愁思、漂 泊无依、漂泊多年、离愁别恨
思妇
▪ 离愁别恨(杨柳)、思念牵挂(寒衣、捣 衣、月亮)、孤独寂寞、难以入眠
寒士、儒士
▪ 怀才不遇、无可奈何、心忧天下、忧国忧 民、壮志难酬
少女
▪ 天真烂漫、热情大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 羞涩
人物形象
▪ 此诗刻画了一个(具体特征、避世脱俗的 隐士形象。
▪ 塑造了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形象。 ▪ 塑造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 在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 游子、思妇、征夫、隐士、寒士……
隐士
▪ 自隐:厌恶官场、孤傲清高、高洁、傲岸 不羁、远离尘嚣、寄情山水、悠闲自得、 旷达闲适、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超凡脱 俗、超然物外、优哉游哉
▪ 被迫隐居:内心抑郁不平、无可奈何、落 寞失意、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英雄无用 武之地、想要有所作为,年华易逝,一事 无成。
《诗经》中女性形象整理
《诗经》中女性形象整理《诗经》中女性形象《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诗经》中女性形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经》中有关女性的诗篇众多,有141篇,占诗经篇目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后世诗歌所罕见。
这些有关女性的诗篇中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她们为国为家贡献着力气;她们的身影活跃在桑间河畔;恋爱生活中的大胆直率;婚姻生活中的被动无奈。
如此众多的女性形象进一步丰富了《诗经》的人物世界、理论内涵、艺术价值。
一、政治生活中的干练、无奈形象《大雅.绵》中的大姜、《大雅.大明》中的大任、《大雅.思齐》中的大姒,这三位女性在大周建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雅.思齐》写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周武王曾“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来确定其母亲大姒在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和社会地位。
周武王的话也为《大明》、《思齐》等诗进行了最好的解释,非常有利于我们了解西周初年女性在社会政治作用的与地位[1]。
当然对于女性的政治作用也有反面的意见,于是乎就有了许穆夫人《郁风.载驰》。
许穆夫人是卫国国君卫懿公的妹妹,嫁于许穆公。
后卫懿公因死于战乱,按当时礼仪,不能进行葬礼,因此许穆夫人想回国奔丧遭到了许国大夫的竭力阻挡。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在面对失去至亲之人时还要受到礼教的干预、政治的严峻束缚,即使许穆夫人这种国君之妻也无可奈何,可见,当时女性形象在政治生活中的悲愤、无助、无奈。
二、经济生活中的勤劳、朴实形象《诗经》所反映的殷周时期已经进入了农耕社会,这个时期,男子居于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女性形象在生产活动中主要集中在采集、蚕桑、纺织等方面。
《诗经》中关于女性采集的诗篇许多。
如《周南.关雌》:参差蒋菜,左右流之。
……参差蒋菜,左右采之;《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磋我怀人,置彼周行。
《诗经》时代,女性的蚕桑和纺织生产活动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召南.采繁》是一首描写蚕妇为公侯养蚕的诗。
鉴赏诗歌的形象(一)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 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古诗 常见 意象
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分析和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 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 统一。“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 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 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
2、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 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 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 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 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 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 字回时,月满西楼”。
象 ( 意 象 )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 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 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 (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 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 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 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 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 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3)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 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 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 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终不还。” (4)柳营。指军营。后代多以“柳 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代王维《观 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 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现代诗歌中一些罕见的意象[精华]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中鉴赏形象怎么考?高考中对形象鉴赏 怎么考查?请分析例一二三高考题相关答案,找
出答题关键点。
例一通过人物的动作细节表达人物(诗人自己)什 么感情。答案中“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点明 了情感。
例二要求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强调了情景交融。 答案就指出了景(“片云”“孤月”)中情(“孤独 寂寞”)。景语即情语。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04广
西、海南卷)
象征义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 声?
一起找一找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
情感
• 枯藤老树昏鸦
(04年全国卷1)
秋 思 张籍
人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 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 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 样的情感?
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04年广东卷)
江 汉 杜甫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
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正面
肖像、神态、 动作、心理、
心理活 动
侧面 景物形象(意象) 衬托 情感
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04年广东卷)
江 汉 杜 甫 作者感受 空中飘荡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 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 “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抓意象特征 比喻自己漂泊他乡,孤独寂 品诗人感受 寞。
课堂达标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如 梦 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 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问:如何理解词中的“绿肥红瘦”?
答:绿肥红瘦写出了雨后海棠的特征,绿肥写 出了海棠叶子长得更盛了,红瘦写出了海棠花 在一夜的风吹雨打下雕零殆尽所剩无几,这一 比拟性的描写透露了作者惜花,惜春之情,更 有青春易逝(以花喻人)的伤感以及对一切美 好事物遭摧残的痛惜。
痛苦忧伤
• 杏花春雨江南 喜悦赞美
• 铁马秋风大散关 豪壮奔放
牛刀小试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 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 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本诗写到的意象: 缺月 、疏桐、孤鸿、寒枝
创造的意境: 沉寂(寥)、凄凉 孤寂处境和高洁自 表现的主旨:(抒发的情感):许的、心不 境愿随波逐流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景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 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 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 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04
广西、海南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
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意象)
意象
暗含诗人孤独的情感 孤 月
具体物象
物象
意象
作者的主观情感
形象(实)意象: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意)
的物象(象),与景物形象相似。 是“意”(虚写)与“象”(实
情感(虚)写)的统一,是诗歌中浸染了作
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境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
导 指 请 敬 临 光 迎 欢
复习要点
1.了解古典诗歌中的形象的类型; 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中形象的方法。
一讨论思考: 1、从下面的三道高考题分析,古典诗 歌中的形象指什么?有哪些类型?
2、对例二中出现的“意象”“意境” 你是如何理解的?
3、诗歌中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1、答: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 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 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2、答: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 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 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 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 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 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 (或孤清)意境。 3、答: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 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 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例三问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看答案可知也 是为抒情(思乡之情)服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 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三、解题指导
如何鉴赏诗歌 中的形象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04
年全国卷1)
环境衬托
秋 思 张籍 动作细节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阅读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回答问题。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作者在白乐天被贬之前也被贬。幢幢 (chuáng),摇曳不定的样子。无焰:失去光焰, 指灯光昏暗。试分析诗中诗人自我形象
“惊”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心理描写,“坐起”,是作 者自我形象的动作描写,“惊”得“坐起”,说明惊的 程度之深。“暗风吹雨入寒窗”的周围环境描写, 衬托 了诗人的悲苦心情。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 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诗歌形象小结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 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披文入情,联想想象
意: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
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 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神以 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
高考中鉴赏形象怎么考? 高考中对形象鉴赏怎么考查? 请分析例一二三高考题相关答
案,找出答题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