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 重点内容
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
《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
一、需要掌握的概念
吉—海反应、皮肤划痕试验、AIDS、交叉过敏、表皮通过时间、角化不良、同形反应
二、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1. 我国目前流行的八种性病名称。
2. 急性接触性皮炎和急性湿疹的区别。
3. 银屑病患者避免外用刺激性较强药物的情况。
4.重症急性荨麻疹伴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救治方法。
5.1997年修订的美国风湿病学会SLE的诊断标准。
6.梅毒的传播途径。
7.头癣的治疗方法。
三、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重症药疹的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皮肤性病学重点精品资料
皮肤性病学重点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深→浅为基底层、棘层(内含桥粒)、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有含酪氨酸酶的黑素小体,用以遮挡反射紫外线)、朗格汉斯细胞(免疫细胞,皮肤内唯一能与CD1a单抗结核的细胞)、梅克尔细胞(有短指状突起,与神经细胞形成梅克尔细胞-轴突复合体,有触刺感觉)【真皮】:浅→深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由纤维(胶原、网状、弹力)、基质、细胞组成。
注:表皮与真皮的连接依靠基底膜带。
基底层与基底膜带之间连接靠半桥粒。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连接靠桥粒。
皮肤的功能:屏障、感觉、吸收、分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吸收】:①角质层;②毛囊、皮脂腺;③汗管。
其吸收功能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感觉】:分单一感觉(触、痛、压、冷、温)和复合感觉(湿、糙、硬、软、滑)【排泄】:小汗腺(显性、不显性、精神性、味觉性出汗)、顶部汗腺、皮脂腺(B-顺维A酸可以抑制皮脂腺分泌,治疗痤疮)临床表现:8个原发皮损、10个继发皮损【自觉症状】:瘙痒、疼痛、麻木、灼热。
瘙痒:瘙痒症、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疱疹样皮炎、扁平苔藓、疥疮、糖尿病、尿毒症、白血病及淋巴瘤。
疼痛:带状疱疹、鸡眼、淋病、红斑性肢痛症、皮肌炎。
【原发皮损】:斑疹、丘疹、斑块、风团、水疱与大疱、脓疱、结节、囊肿。
斑疹:局限性颜色改变,无隆起或凹陷,一般小于1cm,超过1cm者称斑片。
(炎性见于接触性皮炎、麻疹、猩红热;非炎性者又有瘀点、瘀斑、紫癜)丘疹:高起于皮面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一般小于1cm。
(又有斑丘疹、丘疱疹、丘脓疱疹)斑块:较大的或多数丘疹融合而成的扁平隆起性损害,直径大于1cm。
风团: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局限性隆起。
发生突然伴有瘙痒,消退后不留痕迹。
水疱和大疱:高出皮面、内含液体的局限性腔隙性皮损,以1cm为界。
结节:圆形或类圆形实质性损害,可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
皮肤性病学重点复习
1.指甲生长速度约每3个月1cm,趾甲生长速度约每9个月1cm。
2.原发性皮损包括: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
3.风团:为真皮层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皮损可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皮损发生快,此起彼伏,一般经数小时消退,消退后多不留痕迹,常伴有剧痒。
见于荨麻疹。
4.继发性皮损包括: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
5.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
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常伴剧痒。
6.尼氏征:又称棘层松解症,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
阳性表现:1)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2)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3)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4)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7.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细胞毒、抗休克、和抗增生等多种作用。
8.角质促成剂:促进表皮角质层正常化,收缩血管、减轻渗出和浸润。
代表药物:3%水杨酸、3%~5%硫黄。
9.角质剥脱剂:使过度角化的角质层细胞松解脱落。
代表药物:5%~10%水杨酸、10%硫黄、20%~40%尿素、0.01%~0.1%维A酸。
10.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原则:1)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则用糊剂;2)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3)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4)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11.液氮的原理:利用制冷剂(液氮-196°C)产生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细胞内冰晶形成、细胞脱水、脂蛋白复合物变性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是冷冻的效应机制。
12.带状疱疹临床表现:1)典型表现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或灼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
皮肤性病学重点总结
1.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和皮肤的神经脉管和肌肉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相连接。
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个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约1.5cm2,新生儿约为0.21cm23.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等构成。
4.角质形成细胞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将其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其中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
5.表皮通过时间话或更替时间: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序的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
6.表皮黑素单元:一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突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7.表皮中的连接结构:桥粒(破坏后可形成表皮内水疱或大疱)、半桥粒、基底膜带(结构异常可致表真皮分离,形成表皮下水疱或大疱)。
8.基底膜带(BMZ):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电镜下BMZ由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四层结构组成。
BMZ的作用:①使真皮与表皮紧密连接②渗透作用③屏障作用。
(表皮无血管营养和代谢废物通过基底膜带与真皮交换)9.毛发:头发、胡须、阴毛、及腋毛为长毛;眉毛、鼻毛、睫毛、外耳道毛为短毛。
毛发的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约3年)、退行期(约3周)和休止期(约3月),各部位毛发并非同时生长或脱落,全部毛发中约80%处于生长期。
(正常人每日脱落约70-100根头发)10.皮脂腺:开口于毛囊上部,11.皮肤的吸收功能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①皮肤的结构和部位②角质层的水合程度③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④外界环境因素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1.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临床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但易复发。
HSV可HSV-1型初发感染发生在儿童,通过接吻或公用餐具传播,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及脑部感染(腰以上);HSV-2型初发感染主要见于青年人或成人,通过密切性接触传播,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或新生儿感染(腰以下)。
皮肤性病学 重点内容
皮肤性病学重点内容(大题、名解)名词解释:1、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2、斑疹(macule):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直径达到或超过1cm,称为斑片。
3、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
因损害较表浅,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4、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
损害常破坏基底层细胞,故愈合较慢且愈合可留瘢痕。
1.表皮黑素单元,一个黑色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2.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有外胚层分化而来。
毛发的生长周期生长期3年,退行期约3周休止期约3月。
生长速度毫米3.原发性皮损,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
种类,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结节、囊肿4.继发性皮损,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
增生性瘢痕的特点成隆起的表面光滑的无毛发的索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暗红色略硬斑块。
5. *斑贴试验(patch test)是根据受试物的性质配制适当浓度的浸液、溶液、软膏或原物作为试剂,以适当的方法将其贴于皮肤,一定时间后观察机体是否对其产生超敏反应。
目前临床用于检测V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方法,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愈合后均伴有N痛统称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 7.皮损消退后(通常4w)神经痛持续存在则为带状疱疹后遗N痛8.同形反应(isomorphism)Kobner现象外观正常的皮肤在各种针刺、搔抓、手术、注射涂抹性质强烈的药物等刺激后,发生与原发皮损相同的皮损特征。
皮肤性病学书本重点整理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1,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2皮肤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3表皮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4 表皮细胞通过时间:由基底层到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到角质层表面并脱落由需14天,共28天。
5 表皮层分乳头层和网状层。
6 表皮黑素单元:一个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7.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8. 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但两层之间并无界限。
9. 真皮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蒂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纤维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
10.皮脂腺是一种可以产生脂质的器官,属泡状腺体由腺泡和较短的导管构成。
11 Pacinian小体感受压力;Meissner小体感受触觉12 角质层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毛囊,皮脂腺,汗腺。
13.皮肤的功能:屏障功能,吸收功能,感觉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代谢功能,皮肤的免疫功能14 皮肤的吸收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①皮肤的结构和部位(皮肤的吸收和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和通透性有关。
吸收能力: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趾)②角质层的水合程度③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吸收强弱: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蜡)15. 皮肤脂溶性的物质易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有VADEK16. 体表散热主要通过辐射、对流、传导、汗液蒸发实现。
环境温度过高时主要的散热方式为:汗液蒸发17.瘙痒是皮肤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特有感觉。
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麻木感常见麻风患者。
18.皮损(皮肤损害):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称为体征。
19. 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20.斑疹与周围皮肤齐平,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不规则,斑疹直径<1cm; 斑片直径>1cm。
皮肤性病学重点
1. 表皮由深至浅分五层,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2. 黑素单元: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3. 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4.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5. 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6. 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瘙抓、治疗不当引起的。
7. 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8. 皮肤划痕试验:在荨麻疹患者皮肤表面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者为阳性。
1)第一反应:划后3-15s,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可能由真皮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所致;2)第二反应:划后15-45s,在红色线条两侧发生红晕,此为神经轴索反应引起的小动脉扩张所致,麻风皮损处不发生这种反应;3)第三反应:划后1~3min,划过处发生隆起、苍白色的风团状线条,了能使组胺、激肽等引起水肿所致。
9. 棘层松解征又称尼氏征,是某些皮肤病(如天疱疮)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①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②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③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④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10. 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①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②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③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
11.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簇集性的小水疱、沿单侧的周围神经分布、常伴神经痛;典型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轻度不适,皮肤灼热或神经痛,持续1-3天)2.典型皮损(潮红斑-小丘疹-簇集紧张性水疱-干涸结痂)3.分布特点(沿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不过中线,水疱群间皮肤正常)4.病程2--3周。
12. 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13. 脓疱疮:①接触传染性脓疱疮又称寻常性脓疱疮②大疱性脓疱疮③新生儿脓疱疮④深脓疱疮⑤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SSSS)14. 手足藓:临床分为三型①水疱鳞屑型②角化过度型③浸渍糜烂型15. 花斑糠疹:是由马拉色菌侵犯表皮角质层引起的表浅感染。
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
1,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2皮肤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3表皮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4 表皮细胞通过时间:由基底层到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到角质层表面并脱落由需14天,共28天。
表皮层分乳头层和网状层。
10-36个角质形成7.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8. 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但两层之间并无界限。
9. 真皮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蒂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纤维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
10.11 Pacinian Meissner1213.皮肤的功能:屏障功能,吸收功能,感觉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代谢功能,皮肤的免疫功能14 皮肤的吸收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①皮肤的结构和部位(皮肤的吸收和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和通透性有关。
吸收能力: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趾)②角质层的水合程度③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吸收强弱: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蜡)15. 皮肤脂溶性的物质易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有VADEK16. 体表散热主要通过辐射、对流、传导、汗液蒸发实现。
环境温度过高时主要的散热方式为:汗液蒸发17.瘙痒是皮肤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特有感觉。
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麻木感常见麻风患者。
18.皮损(皮肤损害):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称为体征。
19. 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20.斑疹与周围皮肤齐平,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不规则,斑疹直径<1cm; 斑片直径>1cm。
出血斑直径小于2mm时称瘀点,大于2mm时称为瘀斑21.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皮肤性病学重点
3.皮肤附属器包括皮脂腺、外泌汗腺、顶泌汗腺、毛囊、指甲4.。
5.毛发生长周期:生长期、退行期、何止期.
6.原发性损害:斑疹、丘疹、结节、风团、水疱、脓疱、囊肿、肿块
7.继发性损害:鳞屑、痂、糜烂、溃疡、瘢痕、表皮剥脱、皲裂、苔藓化、萎缩
C.有糜烂、渗出不多
者用糊剂
3.寻常疣临床特点:初起损害为针头
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后逐渐增至黄
豆大或更大,表面角化粗糙,触之坚硬,
呈污黄色至污褐色,好发青少年手背或
手指及足缘处
强哥制作,尊重版权!祝大家考个好成绩,谢谢!
名词解释
1.表皮通过时间: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以需14天,共28天称~
2.脂溢区:头皮面部胸背部称脂溢区。
3.原发性损害:指初发性皮疹,即由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损害。
4.继发性损害: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或经治疗、搔抓、及其它机械性损害而产生的损害。
知识点
1.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皮肤附属器。
8.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引起。诊断要点:基本损害为数堆群集的小水泡;单侧,沿皮肤阶段呈带状分布;自觉疼痛。
简答题1鉴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丘疹
结节
局限性,实质性、高出皮面的皮损,直径<0.5cm,病变发生于表皮或真皮上部
局限性,实质性的深在性损害病变发生在真皮下部或皮下组织
糜烂
溃疡
为表皮或黏膜上皮的缺损,比较表浅,愈后不留瘢痕
皮肤或黏膜缺损达真皮以下,愈后留瘢痕
2.外用药物正确选择剂型:(1.亚急性皮炎:少量渗出用糊剂或油剂;无糜烂用乳剂或洗剂。
皮肤性病学重点
皮肤性病学重点1.皮肤的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⑴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等构成。
☆角质形成细胞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⑵角质形成细胞间及其与真皮间的连接:桥粒、半桥粒和基底膜带⑶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2.皮肤的功能。
屏障、感觉、吸收、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3.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
⑴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
①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为斑片。
②斑块: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
③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④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⑤水疱和大疱: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大疱。
⑥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
⑦结节: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
⑧囊肿:为含有液体或黏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⑵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①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
②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
③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④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
⑤裂隙: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
1.皮肤分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和皮肤的神经血管和肌肉。
2.表皮的几个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
3.表皮角质细胞由浅入深的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4.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和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之胶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5.黑素能遮挡和反射紫外线借以保护真皮及深部组织。
6.表皮与真皮间的连接:桥粒,半桥粒,基底膜带(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致密下层)。
7.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
皮肤的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
8.皮肤功能:屏障,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和免疫功能。
9.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据有重要价值。
八大原发皮损:A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小于1cm。
B斑块:为丘疹扩大或丘疹融合直径大于1cm的扁平皮损重要可有凹陷,见于银屑病。
C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D风团(wheal):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皮肤科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
形态不规则,发生快,此起彼伏。
数小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见于荨麻疹、E水疱和大疱: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小于1cm,大于1cm的为大疱,内容物含有血液的为血疱。
F: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
可有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G:结节(nodule):为局限性实质性皮损,呈圆形和椭圆形皮损可隆起于皮表面以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和浸润感。
H:囊肿:为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一般位于真皮或更深位置可隆起与皮肤表面仅可触及触之有囊性感,大小不等。
皮肤性病学_总结_重点_笔记_复习资料
2. 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包括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
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表现为皮峭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常伴剧痒。(P23)
10. 甲是覆盖在指(趾)末端伸面的坚硬角质,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P12)
11. 皮肤的吸收功能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①皮肤的结构和部位②角质层的水合程度③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④外界环境因素(P15)
第四章 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 原发性皮损(P19):
1) 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为斑片。
3. 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4. 表皮细胞80%以上为角质形成细胞,其特征为在分化过程中可产生角蛋白。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与下层结构之间存在一些特殊的连接如桥粒和半桥粒。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将其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其中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
8. 皮脂腺是一种可产生脂质的器官,皮脂腺分布广泛,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及胸背上部等处皮脂腺较多,称为皮脂溢出部位。(P11)
9. 汗腺,据结构与功能不同可分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小汗腺除唇红、鼓膜、甲床、乳头、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及阴蒂外,遍布全身,以掌跖、腋、额部较多,背部较少。小汗腺受交感神经系统支配。顶泌汗腺曾称大汗腺,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脐周、肛周、包皮、阴阜和小阴唇。
皮肤性病学 重点归纳
1、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等构成。
2、表皮通过时间(更替时间):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序上移,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or填]3、表皮黑素单元: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
4、皮脂溢出部位:皮脂腺分布广泛,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册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及胸背上部等处皮脂腺较多,称为皮肤溢出部位。
5、症状: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称为症状(自觉症状)。
6、体征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称为体征(他觉症状),又称皮肤损害。
7、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表面可扁平,圆形,粗糙不平乳头状,颜色可呈紫红色,淡黄色或黑褐色。
8、风团:为真皮浅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型皮损。
可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发生快,此起彼伏,一般经数小时消退,消退后多不留痕迹,常伴有剧痒。
9、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常伴剧痒。
见于慢性单纯性苔藓、慢性湿疹等。
10、溶液:是药物的水溶液。
具有清洁、收敛作用,主要用于湿敷。
湿敷有减轻充血水肿和清除分泌物及痂皮的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类疾病。
11、洗剂:也称振荡剂,是粉剂(30%~50%)与水的混合物,两者互不相溶。
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作用。
12、带状疱疹: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在激活所致,表现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特征,常伴显著神经痛。
13、Ramasay-Hunt 综合征: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asay-Hunt 综合征。
皮肤性病学重点整理
皮肤性病学口腔鉴别诊断1、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与麻疹或猩红热相鉴别2、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与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相鉴别3、生殖器部位的固定型药疹出现破溃时,应与生殖器疱疹、硬下疳相鉴别实验室检查致敏药物的检测可分体内和体外试验两类5.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1.蝶形红斑,2.盘状红斑,3.光敏感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7.肾病表现:尿蛋白〉0.5g/d或有细胞管型。
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
9.血液病变:溶血性贫血,白细胞〈4000/μl,淋巴细胞〈1500/μl或血小板〈100000/μl。
10.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后者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或抗狼疮抗凝物阳性、或至少持续6个月的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的三者中具备一项阳性。
)11.ANA阳性:除外药物性狼疮所致。
11项中具备四项即可诊断SLE。
6.急性荨麻疹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急性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一过性局限性水肿反应。
其临床表现为:(1)基本皮损为风团,呈鲜红色和苍白色,大小不等,疏散分布,能相互融合成环形、地图形或不规则形。
(2)皮疹速起速退,成批发生,每日反复多次。
消退后不留痕迹。
(3)部分病例人工划痕试验呈阳性反应。
(4)有剧痒、烧灼或刺痛感。
(5)呼吸道: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6)心血管:胸闷,心慌,心率增快,血压下降(7)实验室检查: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若伴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增多。
应根据病史生活史,生活环境变化及皮疹的特征,全面综合分析7.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原则1.一旦发生,争分夺秒,立即抢救。
2.立即平卧,肌注肾上腺素,也可肌注或静注地塞米松。
3.迅速吸氧。
4.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脉滴注。
5.上述处理后,收缩压低于80mmHg时,可给升压药。
6.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可静注0.25g氨茶碱.6.喉头水肿呼吸受阻时,可行气管切开。
皮肤性病学重点易考
1皮肤的功能:屏障、吸收、感觉、分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
2原发:斑疹、斑块、丘疹、水疱和大疱、结节,风团、脓疱、囊肿3继发: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4组胺病效: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系增加、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泌增加、血压下降、胃酸分泌等5糖皮作用:抗炎、免疫抑制、抗细胞毒、抗休克、抗增生和增加中枢兴奋不良:感染、消化道黏膜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骨质疏松、水电解质紊乱、缺血性骨坏死、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等,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长期用者会得药物性柯兴氏综合征。
长期外用不良: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异常等。
此外还引起,痤疮、毛囊炎、真菌感染、激素依赖性皮炎等6外用药物治疗原则:1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和剂型,以及详细向病人解释用法与注意事项(干对干、湿对湿、半干对半湿)7溶液:是药物水溶液。
具有清洁、收敛作用,主要用于湿敷。
湿敷有助于减轻充血水肿和清除分泌物及痂皮等作用,酊剂和(西婿)剂是药物的酒精溶液或浸液,前为非挥发性药物,后卫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
糊剂:含有25%-50%固体粉末成分的软膏。
作用吸水和收敛。
多用于轻度渗出。
毛发部位不用。
跖疣鸡眼胼胝病因HPV感染挤压长期摩擦、压迫好发部位足跖足跖、趾、足缘足跖前部、足跟皮损圆形灰黄色角化斑块,中央凹陷,较软,表面粗糙无皮纹外周角化环,易见出血点圆锥型角质栓,外围透明黄色环蜡黄色角质斑片,中央略增厚,皮纹清楚,边缘不清楚数目可较多单发或几个1-2片疼痛与压痛挤压时明显压痛明显无或轻微8.尼氏征:1牵扯患者破损的水疱壁,将角质层剥离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包括看来是正常的皮肤。
2以手指加压在水疱上见到水疱内容物随表皮隆起而向周围扩散。
3推压患者从未发生过皮疹的完全健康的皮肤时角质层也可被剥离4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
阳性: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等。
皮肤性病学重点.
皮肤性病学重点一、填空题1、表皮的树枝状细胞包括_黑素细胞、Langerhans细胞和 MerKel细胞等细胞。
2、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表皮由浅至深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3、根据致病菌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头癣分为黄癣_白癣、黑点癣_和脓癣_四种类型。
4、皮肤的散热作用主要通过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实现。
5、真皮由纤维、基质_和_细胞成分成分组成,以纤维成分为主。
6、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_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_1个表皮黑素单元7、真菌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检查法和特殊检查法。
8、银屑病临床上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和红皮病型四型。
9、梅毒传播途径包括:_性接触传播、类似性行为间接接触传播_。
10、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可大致分为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和艾滋病三个阶段。
11、淋病的并发症有:男性为淋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精囊炎,淋菌性附睾炎尿道狭窄。
女性为淋菌性输卵管炎,淋菌性盆腔炎,淋菌性前庭大腺炎淋菌性肝周围炎。
12、临床上将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的重症多型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剥落性皮炎型药疹称为重型药疹。
13、皮肤的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14、桥粒_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半桥粒_是基底层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
15、皮肤主要通过_角质层、_毛囊,皮脂腺_和_汗管三种途径进行吸收。
16、脓疱疮的病原体是_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表皮剥脱素,引起___ 及__。
17、毛发的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成熟期和休止期。
18、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人体体重的 16% 。
成人皮肤的总面积约1.5m 平方,新生儿0.21m平方。
19、临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抗生素、磺胺类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与抗癫痫药、抗毒素与血清制剂。
其他如抗痛风药、抗甲状腺功能药物和吩噻嗪类药物引起的药疹也不少见。
皮肤性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皮肤性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皮肤性病学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研究与皮肤有关的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重点总结皮肤性病学的相关知识并提供复习资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一、疾病分类皮肤性病学常见的疾病可以按病因、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分类。
1. 按病因分类:(1)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感染(水疱疱疹、疱疹等)、细菌性感染(蜂窝织炎、疖肿等)和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皮肤癣等)等。
(2)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银屑病、红斑狼疮等。
(3)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
2. 按临床表现分类:(1)红斑病变:如混淆性红斑、扁平苔藓样红斑、红斑性狼疮等。
(2)水疱与脓疱:如寻常疱疹、水疱性荨麻疹等。
(3)鳞屑病变:如牛皮癣、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
3. 按组织病理学特点分类:(1)表皮疾病:如鱼鳞病、扁平苔藓样红斑等。
(2)真皮疾病:如天疱疮、结节性红斑狼疮等。
(3)皮肤附件疾病:如毛囊炎、异位癣等。
二、常见疾病及其特征1. 寻常疱疹(Herpes simplex)寻常疱疹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性感染性疾病。
主要特征是在皮肤或黏膜上出现群集性的水疱,疱疹会破溃并结痂。
常见的寻常疱疹分为初发性寻常疱疹和复发性寻常疱疹两种类型。
2. 银屑病(Psoriasis)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红色斑块,有明显的鳞屑覆盖。
常见部位有头皮、肘关节、膝关节等。
银屑病的诊断主要基于皮损的特征和病史,可以通过活组织检查进一步确认。
3. 牛皮癣(Lichen planus)牛皮癣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紫红色、平坦的丘疹,表面有白色网状结构。
常见部位为手腕、背部、下腿等。
牛皮癣的确诊需要进行皮肤活检,检查结果通常显示表皮与真皮有炎性细胞浸润、基底细胞变性等特征。
4. 白癜风(Vitiligo)白癜风是一种免疫相关的皮肤病,主要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白色斑块,这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减少或缺失所致。
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
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皮肤的结构及功能名解:1、表皮通过时间: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
2、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
由桥粒芯和桥粒斑组成。
3、表皮黑素单元(epidermal melanin unit):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
黑素能遮挡和反射紫外线,保护真皮及深部。
4、基底膜带(BMZ):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电镜下基底膜带由包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四层结构构成。
使真皮与表皮紧密连接起来,还有渗透和屏障作用。
知识点:1、皮肤结构图:角质形成细胞:可分为5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表皮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真皮基质细胞:常驻细胞(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组织细胞(分层:乳头层+网状层)皮下组织毛发皮肤附属器皮脂腺汗腺甲2、毛发生长周期:1)生长期(约3年)2)退行期(约3周)3)休止期(约3个月)3、皮肤的功能1)屏障功能2)吸收功能3)感觉功能4)分泌和排泄功能5)体温调节功能6)代谢功能7)免疫功能皮损名解:1、原发性皮损:有皮肤性病的组织变化直接产生。
2、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3、斑疹(macule):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4、风团(wheal):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见于荨麻疹。
5、结节(nodule):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可由真皮或皮下组织的炎性浸润或代谢产物沉积引起。
6、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边缘清楚的限局性皮肤改变。
皮肤性病学重点提要
皮肤性病学重点提要皮肤性病学重点提要一、总论1.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相连接。
皮肤中除各种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等外,还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
2.皮脂腺是皮肤的“润滑剂”,掌趾无。
3.皮肤第一道屏障---皮脂膜。
4.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个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1.5m2,新生儿约为0.21m2。
(P5)5.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6.表皮细胞80%以上为角质形成细胞,其特征为在分化过程中可产生角蛋白。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与下层结构之间存在一些特殊的连接如桥粒和半桥粒。
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将其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其中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
7.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
(P6)8.基底膜带(BMZ)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电镜下BMZ由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四层结构组成。
BMZ的作用:①使真皮与表皮紧密连接②渗透作用③屏障作用。
9.毛发包括:长毛、短毛、毫毛、毳毛。
毛发由同心圆状排列的角化上皮细胞构成,由内向外可分髓质、皮质和毛小皮,毛囊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由内毛根鞘、外毛根鞘和结缔组织鞘组成。
毛发的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约3年)、退行期(约3周)和休止期(约3月),各部位毛发并非同时生长或脱落,全部毛发中约80%处于生长期。
10.皮脂腺是一种可产生脂质的器官,皮脂腺分布广泛,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
头面及胸背上部等处皮脂腺较多,称为皮脂溢出部位。
(P11)11.汗腺据结构与功能不同可分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性病学重点内容(大题、名解)名词解释:1、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2、斑疹(macule):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直径达到或超过1cm,称为斑片。
3、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
因损害较表浅,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4、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
损害常破坏基底层细胞,故愈合较慢且愈合可留瘢痕。
1.表皮黑素单元,一个黑色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2.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有外胚层分化而来。
毛发的生长周期生长期3年,退行期约3周休止期约3月。
生长速度毫米3.原发性皮损,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
种类,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结节、囊肿4.继发性皮损,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
增生性瘢痕的特点成隆起的表面光滑的无毛发的索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暗红色略硬斑块。
5. *斑贴试验(patch test)是根据受试物的性质配制适当浓度的浸液、溶液、软膏或原物作为试剂,以适当的方法将其贴于皮肤,一定时间后观察机体是否对其产生超敏反应。
目前临床用于检测V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方法,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愈合后均伴有N痛统称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AP)7.皮损消退后(通常4w)神经痛持续存在则为带状疱疹后遗N痛8.同形反应(isomorphism)Kobner现象外观正常的皮肤在各种针刺、搔抓、手术、注射涂抹性质强烈的药物等刺激后,发生与原发皮损相同的皮损特征。
要发生在真皮乳头层及其以下,表示为活动期9.体癣,除头皮、毛发、掌足石(两个合起来写zhi)和甲以外其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
10.股癣,腹股沟、会阴、肛周、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
11.手癣,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
12.足癣,累计足趾间、足(同上zhi)、足跟和足侧缘。
13.多价过敏:指个体处于高敏状态时,同时对多种结构无相似之处的药物发生过敏。
14.交叉过敏,机体被某种药物致敏后,若再用于该种药物化学结构相似或存在同化学集团的药物也可发生过敏反应15.红皮病性银屑病常有用药不当引起,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有沟纹。
16.风团(wheal):为真皮浅层水中引起的暂时‘隆起性皮损。
皮损可以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17.苔藓样变:lichenifieation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境界清楚。
18.STD:性传播疾病,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不仅可在泌尿生殖器官发生病变,还可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所属的淋巴结,甚至通过血腥播散侵犯全身各重要组织和器官19.Auspite征:点状出血,真皮乳头顶部迂曲扩张的毛细血管被刮破所致。
现象:典型皮损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多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且密集,搔抓后皮损可呈串珠状排列,即自体接种反应或称Koebner现象21.皮肤划痕试验(dermatographic test):在荨麻疹患者皮肤表面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①划后3~15s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②15~45s在红色线条两侧出现红晕③1~3m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线条)22.薄膜现象:红色斑块,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这一现象称为薄膜现象,常见于银屑病。
23.棘层松解征:又称尼氏征Nikolsy sign,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疹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1)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2)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3)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4)牵扯已破损的水泡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24.浅部真菌病:浅部真菌主要指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其共同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癣25.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
综合征: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27.多形红斑:是一种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发粘膜损害,易复发。
28. SSSS,(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特征表现是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皮肤大面积剥脱后留有潮红的糜烂面似烫伤样外观,手足皮肤可呈手套袜套样剥脱口角周围可见放射状裂纹,无口腔粘膜损害,皮肤有明显的疼痛和触痛。
大题1.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消化道粘膜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水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缺血性骨坏死、精神神经症状等,可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中较常见药物性柯兴氏综合症。
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过程中,如果不适当的停药或减量过快,可导致原发病反复或病情加重,称反跳现象。
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可以起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异常,痤疮、毛囊炎、激素依赖性皮炎。
对于特殊的部位由于皮肤结构特殊或对皮肤吸收力较强,应慎用。
婴儿体表面积较大,也应避免大面积外用。
2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1.正确选用外用药的种类,应根据皮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进行选择。
2.正确选择外用药物的剂型,根据皮肤病的皮损特点进行选择,原则(1)急性皮斑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透液时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者,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则用糊剂(2)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3)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酊剂涂膜剂等(4)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或酊剂等。
3.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3.单纯性疱疹分类、特点及部位:1初发型(1)疱疹性龈口炎,群居性小水泡,可形成浅表溃疡,发热、咽痛、淋巴结肿。
口腔、牙龈、舌、硬额、咽等(2)新生儿单纯疱疹,皮肤口腔粘膜结膜出现水疱糜烂严重者可伴有发热黄疸肝脾肿大意识障碍(3)疱疹性湿疹密集型水疱或脓疱,融合成片,水泡中有脐凹周围有红晕。
躯干上部,颈部和头部。
(4)接种性疱疹,群集行水疱在接触部位(5)疱疹性结膜角膜炎,圆板状溃疡2复发型早起自觉灼热,随后出现红斑群集行小丘疹和水泡数天后糜烂结痂而愈合。
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治疗:核苷类药物是抗HSV(单纯疱疹病毒)最有效的药物4.带状疱疹的典型临床表现(p63)带状疱疹的好发部位,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腰骶神经根病①季节:春秋②年龄:成年人多见③前驱症状:发疹前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④好发部位:依次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腰骶神经支配区域⑤皮损特点: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红斑—栗粒至黄豆大小丘疹—水疱,簇集分布而不融合,疱液澄清,周围红晕,各种水疱群间皮肤正常。
沿某一神经带状排列,呈多发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正中线⑥自觉症状: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灼烧感⑦病程:2~3周,老年人3~4周⑧预后: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并发症特殊表现:眼带疱疹、耳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5.真菌皮肤病的特点1,抵抗力差不耐热2紫外线、X线均不能杀死真菌3甲醛、苯酚、碘酊和过氧乙酸均能迅速杀死真菌,乙醇不能杀死真菌头癣的皮损特点及预后1黄癣,起初为针尖大小的蛋黄红色斑点、覆薄片状鳞屑以后形成黄豆大小的淡黄色痂,周边翘起,中央紧附头皮,如碟状,除去痂后皮下炎症明显成潮红糜烂面,病发干枯无光泽、变脆易折断,毛囊破坏并形成永久大面积秃发,预后留下萎缩性瘢痕。
2白癣,圆形或椭圆形斑,上覆白色鳞屑附近出现皮肤较小的相同皮损,称母子斑,高于头皮2-4毫米处折断,残部包绕白色套装鳞屑称菌鞘,青春期可自愈毛囊不破坏不形成永久性脱发,预后不留瘢痕。
3黑点癣,初起为散在灰白色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就折断,残根在毛囊处形成黑色点状,内型感染预后留有脱发和点装萎缩性瘢痕。
4脓癣,头皮感染性超强的超过敏反应,本病破坏毛囊预后留有永久性秃发和瘢痕实验室检查:滤过紫外线灯检查:黄癣暗绿色荧光、白癣亮绿色、黑点癣病无荧光6.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案,服药、搽药、洗头、剪发、消毒脓癣治疗同上切记切开引流7.简述足癣的临床分型,各型临床及外用药治疗特点:足癣可分为三型1水疱鳞屑型,好发于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水疱散在或群集,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皮损可不断向周围蔓延,病情稳定是以脱屑为主。
瘙痒明显。
2角化过度型,好发于掌跖部及足跟,皮损处多干燥,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生皲裂,皮损可向手足背蔓延。
一般无瘙痒,有皲裂时疼痛。
3浸渍糜烂型也称间擦型,好发于趾缝,足癣尤以第3-4和4-5趾间多见。
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继发细菌感染时有恶臭味。
外用药物: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选择不同剂型的抗真菌药物,如水疱鳞屑型应选择刺激性小的霜剂和水剂,浸渍糜烂型给予粉剂,有渗液时给予醋酸铅溶液.硼酸溶液等湿敷,皮损干燥后再外涂刺激性小的霜剂.水剂等;角化过度型可选择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必要时可采用封包疗法。
手足癣湿疹化时,可先按湿疹治疗,好转后再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8.甲真菌感染,分型白色浅表型、远端侧位甲下型、近端甲下行、全甲毁损型治疗原则:坚持用药①外用药物治疗:用于浅表和未累及甲根的损害,用小刀或指甲锉尽量去除病甲,涂30%冰醋酸溶液或3~5%碘酊每天2次,疗程3~6d②内用药物: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400mg/d分2次口服每月1w为一疗程)指甲/趾甲受累需2~3/3~4个疗程,与外用药物联用可提高疗效。
治疗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甲需要2-3个疗程,趾甲需要3-4个疗程9..急性荨麻疹临床表现(P116)①起病急发展快②自觉症状:皮肤瘙痒③皮损: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形状④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循环系统症状、血清样综合症(发热、关节痛、蛋白尿、WBC升高)、若有全身中毒症状应警惕有无严重感染如败血症.与超敏反应机制有关(变态反应)的药疹特点(p120)①有一定潜伏期:首次用药一般约4~20天出现临床表现,已致敏者如再次用药可在数分钟至24h内发病②只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者③皮损的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关,高敏状态极小药量可导致严重药疹④临床表现复杂皮损多样化⑤有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现象⑥病程有自限性,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9、药疹的常见类型:①固定型药疹②荨麻疹型药疹③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④湿疹型药疹⑤紫癜型药疹⑥多形红斑型药疹⑦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⑧剥脱性皮炎型药疹⑨痤疮型药疹⑩光感性药疹(11)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0固定型药疹的临床表现(p121)①常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巴比妥类和四环素引起②好发于空腔和生殖器皮肤-粘膜交界处也可累及躯干四肢③典型皮损:圆形或类圆形水肿性暗紫色斑疹,严重者红斑上可出现水疱或大疱④自觉症状:轻度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⑤停药一周左右红斑消退后持久遗留特征性的炎症后色素沉着⑥复发次数增加皮损增多面积增大11.药疹的预防(注意事项、防治)(p125)①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查看病人的过敏记录,避免使用已知过敏药物或结构相似药物②应用青霉素、链霉素、血清制品、普鲁卡因等药物时应作皮试,皮试前应准备好急救药物以应急需,皮试阳性者禁止用该药③避免滥用药物,尽量减少用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