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教案57148
《电工基础》优秀教案
中职学校《电 工 基 础》教 案教 案教学过程:第1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1-1电路和电路图一. 电路的基本组成1.电路:电路是电流的流通路径, 它是由一些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
复杂的电路呈网状, 又称网络。
电路和网络这两个术语是通用的。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设备。
负载:电路中吸收电能或输出信号的器件导线和开关:导线是用来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元件。
开关是控制电路接通和断开的装置。
二、电路的基本功能三、电路图 (a )(b )R实际电路可以用一个或若干个理想电路元件经理想导体连接起来模拟, 这便构成了电路模型。
鼓励学生自己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电源负载,帮助学生理解电源、负载的定义。
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出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
1.电路原理图用电路符号描述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称为电路原理图,简称电路图或原理图。
2.原理框图原理框图也简称框图,它是一种用矩形框、箭头和直线等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
3.印制电路图电路元件的安装图称为印制电路图四、电路原理图常用图形符号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只考虑其中起主要作用,理想电路元件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简称为电路元件。
电阻元件是一种只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电感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而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电容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而可以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等。
记忆表1-1常用图形符号安全教育,白露要到了,天气由热转凉,预防感冒。
作业,教材P5 2教学过程:§1-2 电流和电压(一)复习旧课:电路的基本组成讲授新课:电流和电压安全教育,上下楼梯,请靠右行,轻声慢步,请勿拥挤。
一、电流电流的形成,简单阐述电流的本质,从物质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1.电流的方向电流:带电粒子(电子、离子等)的定向运动, 称为电流。
电流的方向: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电工基础教案一、课程名称:电工基础二、学时安排:40学时三、教学目标:1. 掌握电工基础知识,了解电流、电压及电阻之间的关系;2. 学习安全使用电器设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能够进行基本的电路测量和故障排除。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流程:第一课:电工基础概念(2学时)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3. 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
第二课:电器设备的使用与安全(4学时)1. 安全使用电器设备的基本原则;2. 学习如何正确接线和拔插电器;3. 常见电器故障的排除方法。
第三课:电路测量(8学时)1.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 电阻的测量方法;3. 学会使用万用表进行电路测量。
第四课:直流电路(6学时)1. 了解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会使用电阻箱和干燥电池进行直流电路组装;3. 实验测量直流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第五课:交流电路(8学时)1. 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习使用电容器和电感器进行交流电路组装;3. 实验测量交流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第六课:故障排除与维修(6学时)1. 学习常见故障的识别和排除方法;2. 掌握电路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进行简单电路故障排除实践。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与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进行实验报告评分,评价其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能力。
3. 作业和考试:布置课后作业和定期进行小测验和总结性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考核。
七、教学资源:1. 课本:《电工基础教程》,出版社:XX出版社,作者:XXX;2.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万用表等。
八、参考教学资料:1. 电工基础知识ppt;2. 电工实验操作指导书。
以上是电工基础课程的教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电工基础》教案
谐振现象与功率因数提高方法
谐振现象
01
当电路中的电感或电容与电源频率发生共振时,导致电路中的
电流或电压异常增大的现象。
谐振的危害
02
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系统崩溃等严重后果,需采取措施避免。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03
通过合理配置电路元件、采用无功补偿装置等措施,提高电路
的功率因数,降低无功功率的消耗。
04
课程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念、电 路分析方法、电磁现象与电磁场、 电机与变压器、电气设备与控制
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 分析简单电路、使用常用电工工 具和仪表、维护电气设备等基本
技能。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和电磁场基础知识, 了解电机与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电气 设备的基本构造。
电压
电压是衡量电场力做功的物理量, 用来表示电场中两点的电位差。电 压的单位是伏特(V)。
电阻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 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欧姆定律及应用
欧姆定律
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 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 成反比。即 I=U/R,其中 I 表示电流, U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端的电压相等。
混联电路
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电路称为混 联电路。分析混联电路时,可将 其拆分为若干个串联或并联的子 电路,然后分别进行分析和计算。
03
交流电路基础知识
正弦交流电基本概念
1 2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通过交流发电机产生,其电动势随时间按正弦规 律变化。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最大值、角频率和初相位,决定了交流电的基本 特性。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2016 ~2017 学年第一学期授课教师课程名称电工基础授课班级二O 一六年九月[引入](略)[板书] 1.1 电路[板书] 1.1.1 实际电路组成与功能1、什么是电路?电路:指一个基本电流回路称为电路。
2、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1) 电气设备电源<提供电能>负载<消耗电能>(2) 元器件开关导线①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电池、发电机等)。
②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电动机等常用电器),负载也常被称为用电器。
③控制设备和器件:控制电路通、断,保护电路安全,使电路能够正常工作的装置,如开关、熔断器、继电器等。
④连接导线:连接电源与负载的金属线称为导线。
它把电源产生的电能送到负载。
[板书] 1.1.2电路模型1.什么是电路模型?由理想元件组成的电路形式,叫做电路模型。
2.为什么要构想电路模型呢?因为实际电路的元件种类繁多,情况复杂对于电路分析极其不方便,为了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我们采用了"理想化"的科学抽象方法,将实际的电路元件近似化、理想化,忽略其次要性质,用能反映其主要电磁性质的“模型”来表示,即用理想元件来表示。
3.什么是理想元件?只考虑元件主要性质,忽略其次要性质的元件,称为理想元件。
具有两个端钮的元件,称为二端元件。
其中电阻、电感、电容属于为无源元件。
电压源、电流源属于有源元件。
[板书] 1.1.3 电路的工作状态电路的工作状态一般有三种:有载状态、短路状态和开路状态。
[引入](略)[板书] 1.2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板书] 1.2.1.电流电荷在电路中有规则的定向移动于是便形成了电流。
定义:电流就是指带电粒子在电源作用下所发生的定向移动。
产生电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导体内要有可作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第二:要有使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的电场。
通常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组成;(2)掌握欧姆定律、功率公式及电能的计算;(3)学会使用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等电工测量工具;(4)能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演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运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兴趣和爱好;(2)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遵守用电规则。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组成(1)电路的概念:电流、电压、电阻;(2)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
2. 欧姆定律及功率公式(1)欧姆定律:I = U/R;(2)功率公式:P = UI。
3. 电能的计算(1)电能的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2)电能的计算公式:W = Pt。
4. 电工测量工具的使用(1)万用表:电压、电流、电阻测量;(2)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3)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5. 简单电路的分析与解决(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串并联电路的计算;(3)故障诊断与维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组成;(2)欧姆定律、功率公式及电能的计算;(3)电工测量工具的使用;(4)简单电路的分析与解决。
2. 教学难点:(1)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的应用;(2)电工测量工具的选用与操作;(3)串并联电路的计算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公式及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2. 实验法:进行电路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电路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4. 问题解答法: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2. 实验器材:电路实验套件、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开关等;3. 参考资料:电工技术相关书籍、网络资源。
电工基础教学教学教案
电工基础教学教学教案教案:电工基础教学教学目标:1.了解电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基本知识。
2.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学会使用电子工具进行电路的测量和分析。
4.懂得电的安全使用和预防电击的基本措施。
教学重点: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关系。
2.电路的测量和分析。
教学难点:1.电路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2.电的安全使用和预防电击的基本措施。
教学准备:1.教学投影仪和投影幕布。
2.示波器、电压表等电子工具。
3.实验室用具,如电流表、电阻器、导线等。
4.教学课件和实验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作用和关系。
2.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基本电路的图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关系(20分钟)1.讲解电流的概念和单位,并介绍电流的测量方法。
2.讲解电压的概念和单位,并介绍电压的测量方法。
3.讲解电阻的概念和单位,并介绍电阻的测量方法。
4.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三、电路的测量和分析(30分钟)1.介绍使用示波器进行电路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示范使用示波器进行电路测量和分析。
3.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用示波器测量和分析不同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四、电的安全使用和预防电击的基本措施(20分钟)1.介绍电的危害和电击的原因。
2.分析电击事故的案例,并讨论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3.强调安全使用电的重要性,并介绍预防电击的基本措施。
五、实验操作(30分钟)1.分组进行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实验操作。
2.指导学生使用示波器进行电路测量和分析。
3.每组完成实验后,汇报实验结果和分析过程。
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1.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学生讨论电工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3.完成本节课的小结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对电流、电压和电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使用示波器进行电路测量和分析的实验操作,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电工元件。
2. 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工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等。
2. 电工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3. 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功率定律等。
4.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叠加原理、戴维南-纳恩定理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直观展示电工元件和电路。
2.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直流电路教学目标:1.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直流电路的测量。
教学内容: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源、直流电阻、直流电流等。
2. 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3. 直流电路的测量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等。
4. 直流电路的测量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教学方法:1. 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直流电路的知识。
2. 进行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室实践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交流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测量技巧。
教学内容: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交流电源、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等。
2. 交流电路的特点:周期性、频率、相位等。
3.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2024版电工基础课程教案(全文)
略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而同步电动机的转速与旋转磁场的转速保持一
致。
25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024/1/25
电磁感应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当导体在磁场中运 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可以 驱动外部电路中的电流流动。
转子与定子 发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转子通过机械能驱动在 磁场中旋转,而定子则固定不动并装有绕组以产生感应电 动势。
2024/1/25
利用大地作为电气回路的一部分,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大地 连接。
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或故障时,通过接地装置将故障电流引入大地,从 而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31
接地保护的原理及实施方法
2024/1/25
01
实施方法
02
根据电气设备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 接地方式和接地装置。
2024/1/25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电路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 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 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职业发展能力。
6
02
电工基础知识
2024/1/25
7
电流、电压和电阻
电流
电阻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 小用电流强度来衡量,其单位是安培 (A)。
电气设备与使用
电气安全与防护
讲解常用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机、开关设 备等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电气设 备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
介绍电气安全知识,如触电的危害与防护、 电气火灾的防范与处理等,培养学生的安全 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024/1/25
5
教学目标与要求
电工基础教案模板(共7篇)
电工基础教案模板(共7篇)第1篇:电工基础教案课题1-3电阻教学目标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电阻定律。
教学重点电阻定律教学难点R与U、I无关;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组织教学准备教案,检查出勤情况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电流?2、电流的计算公式三.新课讲解第三节电阻一、电阻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
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R = ρ l S4.结论:电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愈大,导电性能愈差。
导体:ρ < 10-6 Ω⋅m绝缘体:ρ > 107 Ω⋅m半导体:10-6 Ω⋅m < ρ< 107 Ω⋅m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1.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1)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2)温度升高,使物质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多,更易导电。
随着温度的升高,导体的电阻是增大还是减小,看哪一种因素的作用占主要地位。
2.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增大。
少数合金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用于制造标准电阻器。
3.超导现象:在极低温(接近于热力学零度)状态下,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ο4.电阻的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C时,电阻所变动的数值与原来电阻值的比。
若温度为t1时,导体电阻为R1,温度为t2时,导体电阻为R2,则α =即 R2-R1 R1(t2-t1)R2 = R1 [ 1 + α ( t2 - t1 ) ]οο例:一漆包线(铜线)绕成的线圈,15C时阻值为20 Ω,问30C时此线圈的阻值R为多少?四.课堂练习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教材习题第4大题第(3)题。
第2篇:电工基础教案第8章线性电路中的过渡过程 8.1 换路定律与初始条件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换路定律与初始条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完整版)电工基础教案.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第一节电路基本知识一、电路的基本组成1、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电流流通的路径,也就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它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电路的作用是能够是实现电能的传输与变换,能够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2、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图1-1-1)图1-1-1 电路的基本组成(1)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将非电能(如化学能、光能、机械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如电池<化学能>、发电机<机械能>等)。
(2)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等用电器)。
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3) 控制元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
起着接通、断开、保护、测量的作用。
(4) 联接导线: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导体,为电能提供通路并传输电能。
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3、电路的状态(1) 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获得一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
根据负载的情况,又分为满载、轻载、过载三种情况。
(图1-1-2a)(2)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于严重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设备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
(图1-1-2b)(3) 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
(图1-1-2c)图1-1-2 电路状态二、电路模型(电路图)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称为电路图。
例如,图1-1-3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理想元件:电路是由电特性相当复杂的元器件组成的,为了便于使用数学方法对电路进行分析,可将电路实体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元器件用 图1-1-3手电筒电路一些能够表征它们主要电磁特性的理想元件(模型)来代替,而对它的实际上的结构、材料、形状等非电磁特性不予考虑。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电工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学习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学习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式。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和关系。
(2)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
2. 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1)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表的使用方法。
(2)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3)焊接工具和焊接技术。
3.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式。
(1)电源、负载和连接线的作用和区别。
(2)串联、并联和混合连接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3)开关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1. 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关系。
2. 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3. 熟悉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焊接技术。
1. 导入:通过实例介绍电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基础概念讲解:讲解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和关系。
3. 实验操作:演示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表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重点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5. 实验操作:演示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包括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
6. 焊接技术讲解:讲解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焊接技术,包括焊接电路和焊接元件。
7. 实际应用案例:通过实际案例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方式。
8. 检测与复习:进行课堂小测验和知识点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学习。
2. 操作实践法: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互动讨论法:通过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手段:1. 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课件和实验视频。
2.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万用表和焊接工具。
3. 实验元件:电源、负载、电线和开关。
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表现,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1.2 欧姆定律的应用1.3 电路的基本元件1.4 串联和并联电路1.5 课堂练习: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第二章:直流电路2.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2 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2.3 电路的短路和开路2.4 直流电源和负载2.5 课堂练习:直流电路的应用实例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的测量和表示3.3 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3.4 交流电路的功率和效率3.5 课堂练习:交流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四章:磁路与电磁感应4.1 磁路的基本概念4.2 磁场和磁通量的计算4.3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4.4 电磁感应电动势的计算4.5 课堂练习: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第五章:电器元件5.1 开关和继电器的原理与应用5.2 电阻器和电容器的选择和使用5.3 电感和电感器的原理与应用5.4 变压器的原理和结构5.5 课堂练习:电器元件的应用实例第六章:电工测量6.1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6.2 电能表和功率表的应用6.3 兆欧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6.4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6.5 课堂练习: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数据记录第七章:电路图识读与绘制7.1 电路图的基本要素和符号7.2 电路图的识读方法和技巧7.3 简单电路图的绘制7.4 复杂电路图的分析和绘制7.5 课堂练习:绘制一个简单的家用电器电路图第八章:安全用电与保护8.1 触电的危害和预防8.2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8.3 电气火灾的预防与扑救8.4 触电急救和人工呼吸8.5 课堂练习:设计一个安全用电宣传海报第九章:电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9.1 电气设备日常维护的重要性9.2 常用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方法9.3 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与排除9.4 常用电气元件的更换和调试9.5 课堂练习:模拟一个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过程第十章:电工技能综合训练10.1 电工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10.2 电线电缆的敷设和接线方法10.3 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和调试10.4 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和故障处理10.5 课堂练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重点关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基础知识,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件。
2. 学会使用基本的电工测量工具和仪器。
3. 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
2.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电源、开关等。
3. 电工测量工具和仪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电能表等。
4. 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5. 实验技能:电路连接、测量、数据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工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采用实验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路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电工基础》2. 实验室设备:电路实验板、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电能表等。
3. 教学课件和素材。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实验分析等。
3. 期末考试:书面考试,考察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讨论成果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元件。
2. 第3-4周:电工测量工具和仪器。
3. 第5-6周: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4. 第7-8周:实验技能训练。
5. 第9-10周: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
6. 第11-12周:复习和考试。
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电工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分析。
2. 实验操作:电工测量、电路连接和数据分析。
3. 小组讨论:电路设计、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4. 课外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和实验技能。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强调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电工基础公开课教案
3.讲解电路元件:介绍常用的电路元件,如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开关等,并说明它们的符号。
4.演示绘制电路图:以一个简单电路为例,演示如何绘制电路图,讲解绘制原则。
5.分析简单电路:讲解如何根据电路图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分析方法。
-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确定各元件的参数。
-运用基本定律(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进行计算。
二、例题讲解解析
在讲解具体电路例题时,以下步骤需要重点关注:
1.确定解题目标:明确问题所求,如电流、电压、功率等。
2.分析电路结构:识别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和连接方式。
3.应用基本定律:根据电路特点选择合适的定律进行计算。
2.答案:
-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便于学生参考。
-对易错点进行提示,帮助学生避免常见错误。
四、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解析
1.课后反思:
-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电路图绘制与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路图的绘制技巧和分析方法。
4.注意事项:
-确保单位一致,避免计算错误。
-注意正负号,特别是在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时。
-检查计算过程,确保无误。
三、作业设计解析
作业设计应注重题目与答案的准确性和指导性:
1.作业题目:
-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电路题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题目难度适中,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学生思考。
2.讲解重点和难点时,适当增加时间,确保学生充分理解。
3.控制好课堂节奏,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电工基础公开课教案
电工基础公开课教案电工基础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传授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理解电动势、电位、电功率的概念;3.掌握电压、电流的概念;理解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重点:电压、电流和电功率的定义、方向的理解和掌握【难点分析】难点: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学情分析】电路的组成比较简单,学生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接触较多,选择实际画面进行多媒体投影讲解,但电压和电动势的形成、方向等比较抽象,单纯从理论上讲解学生不易理解,从实验入手,以多媒体动画进行模拟,能降低其理论难度,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解决其关键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具资源】多媒体课件、直流电源、电阻、开关、导线若干【课时安排】2学时(8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同学们说出电路的组成,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实际电路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电路的基本结构(一)电路的组成和功能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出实际生活中的电路例子,多媒体演示实际电路;学生活动:联系实际总结一般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电路的状态和电路图教师活动:实验演示照明电路的各种状态后多媒体动画分析;学生活动:联系实际和实验总结电路的三种状态,练习画简单的电路图;教学环节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一)电流教师活动:实验演示,辅助投影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电流的形成和参考方向,总结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二)电压教师活动:实验演示,辅助投影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学生活动:启发学生采用类比法对比电流,分组讨论、总结电压定义和参考方向的意义。
(三)电动势教师活动:多媒体动画演示电源的作用本质,引出电动势的概念;学生活动:参考多媒体演示分析、总结电动势的定义、公式和方向。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教案名称:电工基础教学教学目标:1.了解电工基础知识的概念与原理。
2.掌握电路图的读取与绘制。
3.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方法。
4.能够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电路连接。
教学内容和方法: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介绍。
通过展示实际电路来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通过示意图解释。
2.电路图的读取。
通过一些简单的电路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图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
3.电路图的绘制。
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符号和表示方法,将给定电路连接图绘制出来。
4.电流的测量方法。
介绍多用电流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进行实际测量操作。
5.电压的测量方法。
介绍多用万用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进行实际测量操作。
6.电阻的测量方法。
介绍多用电阻表的使用方法,进行实际测量操作。
7.安全注意事项。
介绍使用电器设备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等。
8.实验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电路连接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电器设备和电路图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介绍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3.通过展示实际电路图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4.讲解电路图的读取方法。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简要回顾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2.引导学生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巩固电路图的读取方法。
3.讲解电流的测量方法,介绍多用电流表和电流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三课时: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电流的测量方法。
2.引导学生绘制复杂电路图,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电路图准确地连接电路。
3.讲解电压的测量方法,介绍多用万用表和电压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四课时: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电压的测量方法。
2.引导学生绘制更加复杂的电路图,巩固电路图的绘制能力。
3.讲解电阻的测量方法,介绍多用电阻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五课时: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电阻的测量方法。
电工基础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电路定律等。
(2)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
(3)使学生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工仪器和设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电气事故。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电路元件、电路图、电路定律等。
2. 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半导体器件等。
3. 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串并联等。
4. 常用电工仪表:万用表、示波器、频率计等。
5. 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电工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工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网络教学法: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电工基础知识。
2. 讲解新课:系统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电路定律等知识,让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知识。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电工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4.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等。
电工基础知识教案
《电工基础知识》教案}一、组织教学~二、引入新课三、讲授新课—点名、稳定学生情绪一、电路的组成及状态(一)电路的组成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手电筒电路电路——电流经过的路径电流必须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所以一个完整的电路一定是回路。
&组成:电源负载控制设备导线1、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如:火力发电机:热能水力发电机:水能:风力发电机:风能转换为电能核动力发电机:核能蓄电池:化学能电源可通过电网络输送、传递、分配。
2、负载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器件或设备(各种电器)。
如:电灯:电能转换为光能}电炉:电能转换为热能电动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生活实际引入新课|#提问: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电源有哪些、<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时间过程内容…三、讲授新课从电路原理图中,可以获得如下信息:信息1:电路中所用元件名称、数量及参数。
E——电池组,12V,1套。
[HL——指示灯,12V,0.1A、1只。
R——电阻,60Ω,1W,1只。
K1、K2——单极开关,2只。
信息2:导线连接方式:除元件外,每根实线都是所需连接的导线。
信息3:工作原理:闭合K1,指示灯HL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断开K1,闭合K2,指示灯HL与电阻R串联,电阻R串联降压,指示灯HL电压为6V左右,较暗。
、(二)电路的状态1、通路状态满载:负载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叫做额定工作状态或满载;轻载:负载低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叫做轻载;过载:负载高于额定功率的工作状态叫做过载或超载。
轻载不利于充分发挥负载的效率,过载容易使负载过线路烧毁,满载为理想工作状态。
$[提问:~满载、轻载、过载哪能种为理想工作状态^—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时间三、讲授新课¥2、断路或开路状态断路一般为故障,开路为工作需要,电路状态一样,电源两端或电路某处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对于电源来说,这种状态叫空载。
开路的特点: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U等于电源电动势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直流电路第一节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负载、开关和导线等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闭合回路,称为电路。
E1、电源: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如干电池,蓄电池,交直流发电机等。
2、负载(用电器):消耗能量的设备,如电灯、电炉和电动机等。
3、开关:用来实现对电路进行控制和保护作用等。
如:刀闸开关、熔断器等。
4、导线;用来联接电路的,为电路提供通路的。
在电路中起输送电能的作用。
常用铜、铝等材料制作。
二、电流1、电流:导体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通常,我们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定为电流的方向,而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3、电流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
用符号I 表示I = Q / t式中I ——电流(A);Q ——电荷量(C);t ——时间(s)。
4、电流的测量:常用电流表。
注意:a、量称b、极性c、与被测电路串连。
例一、P4 如果3 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12 C ,求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多少?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 A,那么3s 内将有多少电量通过导体截面?解:公式I=Q / t三、电位、电压、电动势1、电位(V):1)、电位:把正电荷在某点具有的能量,称为该点的电位。
正电荷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负电荷恰好相反2)、参考点:通常将大地作为参考点,且电位为零。
3)、电位的正负:正电位——某点电位高于参考点的电位。
负电位——与正电位相反。
4)、不同的参考点,电位不同,即电位的大小与参考点有关。
例:P6 求:V A,V B,V CA 3VB 6VC A 3V B 6v C2、电压1)、电压(U):电路中某两点的电位差,叫做该两点间的电压。
2)、方向:由高点位指向低电位。
3)、单位:伏特(V)4)、测量:电压表注意:a、并列在被测电路中b、极性c、量称3、电动势(E)1)、电动势:电源正负极间存在电位差,导线中便存在着电场,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导线由负极移向正极,而电源力(非电场力)再把负电荷由正极送到负极,因而做功W’。
电动势E=W’/q q ——电荷量(C)2)、方向:由电源的负极经由内电路指向电源的正极。
四、电阻1、电阻(R):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运动过程中,自由电子间的碰撞及自由电子与原子间的碰撞,阻碍了电子的移动,称其为电阻。
2、单位:欧姆(Ω)、KΩ、MΩ3、导体的电阻:R =ρL/S ρ——导体的材料(Ω.M);L——导体的长度(M);S ——导体的界面(M2)。
例2P12第二节欧姆定律一、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部分电路:电路中的一部分,叫做部分电路。
I RU=RI I=U/R例P14二、全电路欧姆定律IEr全电路:由内电路和外电路组成的闭合回路的整体。
全电路欧姆定律:I = E / (R+r)U= E - I r注意两种特殊状态:1、开路2、短路第三节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一、电阻的串联1、串联:各个电阻首尾相联,称为电阻的串联。
R1R22、特点:1)、电流:相等。
2)、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分电压之和。
3)、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R= R1+ R2。
4)、每个电阻上的电压与总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1=(R1/R )U U2=(R2/R) U可见,每个电阻上分得的电压大小和电阻成正比。
3、应用:1)、分压器2)、扩充电压表的量程。
例12 P23二、电阻的并联1、并联:各个电阻首首相联,尾尾相联。
2、特点:1)2)、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3)、总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1/R= 1/R1+1/R24)、每一个电阻上流过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I1=( R/R1 )I3、应用:1)、可获得小电阻(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2)、电压相同的负载并列使用,互不影响3)、扩大电流表的量程三、电阻的混联: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连接方式叫做混联。
P24第四节电功和电功率一、电功1、电功(电场力做的功):电场力把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对电荷所做的功,称为电功。
2、大小:W=q u而q=I t所以W=u I t对电阻电路U=RI W=I2Rt=U2/Rt其中w——功率,焦耳JI——电流,安培A;u——电压,伏特V。
3、单位:国际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度(千瓦小时)1KW.h = 3.6 X 106 J二、电功率1、电功率: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大小:P=w/t=u iP——电功率,瓦特w 。
3、单位:W、KW注意:电器上通常标注的功率和电压,即为设备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
三、焦耳—楞次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热,Q=I2Rt例17 例18第五节电容器一、电容器与电容1、电容器:任意两块非常接近的金属导体(极板),中间隔以绝缘介质(空气、云母和陶瓷等),形成一个电容器。
2、电压与电量的关系:Q=CU C—电容器的电容量C=Q/U3、C的意义:在一定电压下,电容器储存电荷量的大小。
C的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μμF)1F=106μF=1012PF二、电容器的种类:P36 见图三、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1)、电容器的串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容器依次首尾相联。
C1C22)、串联的特点:a、每个电容器上的电荷量都相等,等于等效电容上的电荷量,Q1 = Q 2 = Qb、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容上的电压之和。
U=U1+U23)、等效电容:经过推导知: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的倒数和。
1/C=1/C1+1/C22、电容器的并联1)、并联:多个电容器首首相联,尾尾相联。
C1C22)、特点:a、电压相等b、总电荷量等于各电容电荷量之和,Q=Q1+Q2c、总电容等于各个并联电容之和,C=C1+C2第二章磁与电磁第一节磁场的基本概念一、磁场和磁力线1、磁场:磁铁周围存在着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称为磁场。
2、磁力线:用来描述磁场中某点磁场的大小和方向的概念。
1)、磁力线在磁铁外部总是丛N极出,S极入;在磁铁内部则相反。
2)、磁场的大小用磁力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方向即为磁力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3)、磁力线是一些封闭的曲线。
二、电流的磁场1、通电直导线的磁场是以通电直导线为中心的一组同心圆,方向满足右手螺旋定则,例:P51 学员判断2、通电线圈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同时适合螺线管线圈,四个弯曲手指为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方向线圈磁场的N极。
i例:P51 学员判断三、磁场的基本物理量1、磁感应强度(B):1)、作用:描述磁场中各点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2)、大小:磁感应强度在数值上等于与磁场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长度的导体,通过单位电流时所受的作用力。
匀强磁场中:F=BLI B = F / L I其中B——磁感应强度,T;L——导体的有效长度,M;F——导体所受的作用力,N。
3)、单位:特斯拉(T)2、磁通磁通(Ф):磁感应强度B 与垂直与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
Ф=B×SB=Ф/S磁感应强度B(磁密):单位面积上磁力线条数。
3、磁场强度(H):用来确定磁场和电流间关系的物理量。
大小:H=IN/L1)、磁导率:表示磁场中媒介质的导磁性能的物理量。
2)、真空的磁导率为ц0=4π×10-7亨利/米(H/M)3)、相对磁导率:任一媒介质磁导率ц与真空磁导率ц0的比值。
цr=ц/ц04)、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的关系B=цH第二节铁磁物质的磁化和分类(省略)媒介质的分类:根据цr的大小分为铁磁性物质和非铁磁性物质。
非铁磁性物质:如空气、木材等。
铁磁性物质:如铸铁、硅钢片等,可用来制作所有电磁设备铁芯。
1)、磁场强度(H):表示磁场性质的物理量。
大小为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媒介质的磁导率(ц)的比值。
H=B/ц一、铁磁性物质的磁化物质的磁化:本来不带磁性的物质,由于受磁场的作用而具有了磁性的现象(只有铁磁性物质才能被磁化)。
原因:铁磁性物质有许多磁畴组成,每一个磁畴相当于一个小磁铁。
在外磁场作用下,磁场会沿着磁场方向取向排列,形成附加磁场从而磁场显著增强有些铁磁性物质,在去掉外磁场后,磁畴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仍保持取向一致,对外仍是显磁性,从而形成了永久性磁铁。
应用:广泛使用在电子和电气设备中,如使变压器,电机在同容量下体积小,重量轻。
1、磁化曲线:为了具体分析研究某种材料的导磁性能,用实验的方法测试磁感应强度B和磁场强度H的关系曲线。
2、磁滞回线:铁质性物质经过多次磁化,退磁的循环,得到一个封闭对称于原点的闭合曲线。
基本磁化曲线:铁磁性材料,在反复交变磁化中,可得到一系列大小不一的磁滞回线,连接各条对称的磁滞回线的顶点,得到一条曲线叫基本磁滞回线。
剩磁和矫顽磁力越大的铁磁性物质,磁滞损耗就越大。
铁磁性物质的分类根据磁滞回线形状:软磁性物质,硬磁性物质和矩磁性物质。
1)、软磁性物质:磁滞回线窄而陡,包围面积小,损耗小,易磁化。
2)、硬磁性物质:与软磁铁相反。
3)、矩磁性物质:是一种具有矩形磁滞回线的铁磁性物质。
第三节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1、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1)、实验过程:P65 图2—182)、结果: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3)、力的方向:左手定则....;力的大小:F=IBL (条件:电流与磁场垂直)4)、例:P66 图2—202、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1)、大小:F=IBS (条件:S平面与B间的夹角为零)2)、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确定。
3)、应用:电机及各种仪表的工作原理。
二、通电导体间的相互作用两根并行的通电导体,那么一根导体就处在另一根导体的磁场中,电流在磁场中受力,因此,两导体间相互作用。
1、若I1、I2同方向,则相吸;反之,相斥。
2、力的大小:F=0.2 I1 I2 L/a ×10-6 (N)3、应用:架空线路间的线间距以及短路的危害。
第四节电磁感应一、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生电动势的条件:1)、导体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两端将产生感生电动势,若将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则有电流通过。
2)、穿过任一回路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回路中产生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
二、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势1、感生电动势的方向(发电):右手定则。
大拇指为导体运动的方向;四个手指为感生电动势的方向。
2、感生电动势的大小:e=BLVSinαα—运动方向和B的夹角三、线圈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1、楞次定律:当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在回路中就有感生电动势产生。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产生的磁场阻碍闭合回路中原来磁通量的变化,这个规律,称为楞次定律。
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大小:e = -N dΦ/dt具体:1)、判断回路原磁场的方向和变化趋势。
2)、感生电流的方向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给出了回路中磁通量变化时感生电势的方向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生电势的大小,e = -N dΦ/dt第五节自感与互感一、自感现象与电感自感现象:由于线圈中本身电流的变化,在线圈中产生感生电动势的现象,所产生的感生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