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1)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关键信息项: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核心概念2、其思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3、对传统治理理论的突破与创新4、面临的挑战与争议5、对未来公共治理的启示11 引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作为公共治理领域的杰出学者,其思想对传统的公共治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协议旨在深入剖析其公共治理思想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111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生平与学术背景简要介绍她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在学术领域的探索历程,为理解其公共治理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112 公共治理的传统理论与局限性回顾传统公共治理理论,如政府单一主导模式和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为凸显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思想的创新提供对比。
1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核心概念121 自主治理强调社群或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打破了对政府或市场单一依赖的观念。
122 多中心治理阐述多个权力中心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理念,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问题的解决。
13 其思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131 自然资源管理以森林、水资源等为例,说明其思想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成功实践。
132 社区治理分析在社区发展、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如何运用自主治理和多中心治理模式。
14 对传统治理理论的突破与创新141 超越政府与市场二分法强调社会力量在公共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更为多元和动态的治理框架。
142 重视制度分析与设计提出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促进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
15 面临的挑战与争议151 实践中的困难如社群内部的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自主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的影响。
152 理论的完善性探讨其思想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16 对未来公共治理的启示161 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强调提高公民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162 创新治理模式鼓励探索多样化的治理结构和机制,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述评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述评1. 本文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
奥斯特罗姆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她的自主治理理论是对自主治理现象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框架,强调了在特定领域内由群体自发形成的、具有合作性质的治理机制。
这一理论为社会科学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指导,特别是在解决公地问题、理解个体理性与协作行为以及设计有效的治理原则和规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分析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并探讨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与启示。
2. 主要理论3. 实践评述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其深入实践应用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她的理论为现实世界中的公共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尤其是在面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自主治理的框架显得尤为适用。
在实践中,自主治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自然资源管理、社区发展、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许多社区和组织开始尝试建立自主治理机制,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监督行为、解决冲突等方式,实现对共有资源的有效管理。
这种自主治理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助于培养社区成员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同时,自主治理理论也在社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一些贫困地区或发展中国家,政府资源有限,难以覆盖所有社区的发展需求。
此时,通过引入自主治理机制,社区成员可以共同规划和管理社区资源,推动社区的发展。
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公共卫生领域,自主治理理论同样具有应用价值。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往往难以迅速做出反应。
此时,通过引入自主治理机制,相关组织和社区可以迅速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危机。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一些社区通过自主治理的方式,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自主治理理论在实践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自主治理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如社区成员的信任、合作意愿等。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后感吴昭昭行政12甲1291410118近来,因为课程的要求读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著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
尽管在刚接触此书时,觉得它晦涩难懂,但通过三节课的讲解,我也算对这本书有了些许了解。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创新提出了治理公共事物的第三条道路,即自主组织治理。
本文将从本书的理论内容与方法论两方面展开,进而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一些个人的学习心得。
一、作者介绍《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是美国公共选择理论印利安纳学派代表人物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女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撰写的,她是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美国公共选择学会会长,美国中西部政治学会会长,该书是对公共池塘资源如何有效治理的探讨。
在论述她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之前,必须对之前存在的公共物品及其治理的一般理论——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进行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构成了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划分与国家和企业理论之间的界限。
她的自主治理理论也是在对前两者理论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这本书中作者着眼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理论,从而在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行动理论,同时也为解决公地悲剧开辟了新的路径。
从这本书中,我不论是在分析问题的理论视角还是在研究分析方法上都受到了很大启发。
二、内容概述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大量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自主治理理论,将个人行为中的利己和利他主义结合,从而在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行动的理论,提出了公共事务治理的第三条路径,为我国治道变革中面临的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寻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等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和支持。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地悲剧”、“囚徒困境”等模式是危险的,因为当其以隐喻作为政策的基础时,那些为分析的目的而被假设为固定不变的约束条件,在各种实际场景中也被忠实地认定是固定不变的。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1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1、什么是公地悲剧。 自从加特勒﹒哈丁(Garrett Hardin)富有挑战性 的文章1968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以来,“公地悲剧” 这个表述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他说作为理性人,每个牧羊 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只 羊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获得增加一只羊的收入;二是加重 草地的负担,并有可能使草地过度放牧。经过思考,牧羊 者决定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数量。于是他便会 因羊只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图。许多牧羊者也 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由于羊群的进入不受限制,所以牧场 被过度使用,草地状况迅速恶化,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它意味着任何时候只要许多个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 源,便会发生环境的退化。
2、公地悲剧的成因
哈丁将这一状态模型化:一个向众人开放 的牧场,在其中每个牧羊人的直接利益取决于 他所放牧的牲畜数量的多少。由于在缺乏约束 的条件,当存在过度放牧问题时,每个牧羊人 虽然明知公地会退化,但个人博弈的最优策略 仍然只能是增加牲畜数量,久而久之,牧场可 能彻底退化或废弃。这就是“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的发生,人性的自私或不足只是 一个必要的条件,而公产缺乏严格而有效的监 管是另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公地悲剧”并 非绝对地不可避免。
奥尔森对在群体理论中表示出的乐观主义 提出了挑战。在他的著作的第一页,奥尔森概 括了这一人们所认可的观点: 关于群体易于为维护集团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 观点,在逻辑上应该是理性的和自利的行为这 一已被普遍接受的前提出发所得出的结果。换 句话说,如果某一群体的成员有共同的利益或 目标,并且如果这一目标的实现会使所有群体 成员的境况都比过去更好,那么已有的逻辑推 论便是,只要在这个群体中的个人是理性的和 自利的,他们就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而行动。 (Olson,1965;1)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研究述评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研究述评于瑶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摘要:公共治理理论由来已久,该理论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成熟于1990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出版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一书。
该理论一经问世,就迅速在国际学术界和各种国际组织及政治领域流传开来并被广泛使用。
它强调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方的互动合作,强调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各种民间组织机构的积极参与,打破了传统思维上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对于公共资源开发以及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试图对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进行简要地梳理与归纳,在分析其学术贡献的同时,思考该理论在现实应用中的局限与不足。
关键词:公共治理理论;互动合作;公共资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1933-2012)是公共经济学研究和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2009年10月12日,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颁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她对经济治理的研究,尤其是对普通人经济治理活动的研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奥氏公共治理思想对于政治学、行政学和经济学,乃至社会学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其研究设计并提出的思想体系,有助于人们去理解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制度设计、产权界定等集体行动问题。
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多中心理论、自主治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一)多中心理论所谓多中心是与单中心相比较而言的。
众所周知,在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中,作为理性的经济行为人,一般不会为了集体利益而采取行动,其最终目标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心着自己的东西,而忽视公共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1]。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摘要: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在全世界都引发了热烈讨论,其中心思想——多中心治理的理论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论证。
无论是从研究公共物品的产品性质到建立制度分析框架,都是为了证明仅仅依赖政府管制和市场调控都不能够有效的解决公共事务的治理问题。
并且证明需要通过借助社会群体、人民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对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
关键词:公共治理;公共物品;制度分析框架;多中心一、绪论2009年10月12日,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以政治学家的身份,凭借其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授予了2009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首位女性获奖者。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及其同事开创的多中心公共治理理论获得了学界的至高赞誉,在经济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等领域广泛运用。
多中心公共治理理论认为“通过社群组织自发秩序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结构、以多中心为基础的新的‘多层级政府安排’(具有权力分散和交叠管辖的特征)、多中心公共论坛以及多样化的制度与公共政策安排,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集体行动中机会主义的遏制以及公共利益的持续发展。
”[1]相对于其他学者关于治理理论的工作,埃莉诺的多中心公共治理理论兼具理论抽象和实践可行性,发展出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在治理中的地位和互动机制的具体分析框架。
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度报告中提出了广为接受的治理的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述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治理之道
述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从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和囚徒困境理论到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我们看到个人的理性行动最终导致的却是集体的非理性结果。
然而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自愿组织起来,成功的对其公共事务进行了自主治理,取得了持久的公共利益。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那些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概括,写出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对集体行动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走进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的思想,以求对其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一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面对集团行动的悲剧,有的学者提出以利维坦为唯一方案。
奥普尔斯认为:“由于存在着公地悲剧,环境问题无法通过合作进行解决,所以具有较大强制性权力的政府的合理性,是得到普遍承认的。
”哈丁也认为:“在一个杂乱的世界上。
如果想要避免毁灭,人民就必须对外在与他们个人心灵的强制力,用霍布斯的术语来说就是‘利维坦’,表示臣服。
有的学者以私有化为唯一方案,要求在凡是资源属于公共所有的地方,强制实行私有财产权制度。
罗伯特.史密斯认为;“在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问题上避免公共池塘资源悲剧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创立一种私有财产权制度来终止公共财产制度。
奥斯斯特罗姆运用博弈论指出了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突破国家与市场非此即彼的二分法。
1.自主治理理论的影响因素——影响理性个人策略选择的四个内部变量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共池塘资源的占用者占用和提供公共池塘的决策和行动,是广义的理性人在意识到自己处于复杂和不确定环境后的决策和行动,而影响二人策略选择有四个内部变量: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内在规范和贴现率。
人们选择的策略会共同与外部世界产生结果, 并影响未来对行动收益和成本的预期。
个人所具有的内在规范的类型受到处于特定环境中其他人的共有规范的影响。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第一篇: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笔记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从研究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入手,通过对许多案例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分析,包括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不断的土耳其近海渔场、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不断的加利福尼亚地下水流域、斯里兰卡渔场、斯里兰卡水利开发工程、新斯科舍近海渔场的脆弱性等案例,提出了自主组织与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理论,在企业理论与国家理论的基础上,为公共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成公共事务的集体行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制度建议。
全书一共有六章。
第一章总结了公共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包括三种有影响力的模型:公地悲剧、囚犯困境博弈、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二章研究公共池塘资源情境中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制度方法。
作者提出了运用制度分析的框架,即要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集体行动问题,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新制度的供给问题,二是可信承诺问题,三是相互监督问题。
第三章进一步对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分析,并对瑞士和日本的山地牧场及森林的公共池塘资源,以及西班牙和菲律宾群岛的灌溉系统的组织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
最后提出了制度设计的八大原则:清晰界定边界、占用和供应规则则与当地条件相一致,集体选择的安排、监督、分级制裁、冲突解决机制、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嵌套式企业。
第四章对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
主要分析了关于制度供给的问题。
第五章是制度失败及其脆弱性的分析。
作者通过详细分析土耳其近海渔场、加利福尼亚的部分地下水流域、斯里兰卡渔场等制度失败的具体情况,并与成功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公共池塘资源治理失败的制度原因。
第六章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分析框架则是提出了一套制度分析选择的框架。
阅读后的感悟: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多学科交叉的情况,奥斯特罗姆教授综合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同时又超越了政治学和经济学,以交叉学科的姿态去研究公共事务的治理问题,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与启发,要想在某一问题研究领域内的取得成绩,了解与运用一些重要的分析视角与强大的分析工具是十分重要的。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实践意义_公共资源-论文网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实践意义_公共资源-论文网论文摘要: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公共资源自主治理思想,从理论上探讨了市场和政府之外自主治理公共资源的可能性,拓宽了制度分析的视野,对公共事务治理理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仅如此,建立在自主治理思想基础上的公共资源管理模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激发公民意识以及发展民主政治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实践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奥斯特罗姆,公共资源,自主治理,制度一、引言2009年12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以其在经济管理分析,特别是在公共资源管理分析方面的卓越贡献,成为历史上首位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奥斯特罗姆教授在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创作了20余部著作和近200篇学术论文,其中代表作是1990年出版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一书,已经于2000年译成中文出版。
此书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如何才能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
”奥斯特罗姆教授通过长达15年对美国各大洲公共池塘资源的研究以及对警察服务的研究,发现了在斯密和霍布斯的主权理论之外存在“第三只看不见的手”,从而创建了自主治理理论。
该理论的提出,对于公共事务的治理、解决公共事务困境,提供了全新的分析思路和制度架构,对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并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自主治理研究的热潮。
西方的治理思想最早集中在对政权形式的探讨,如霍布斯、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孟得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以及圣·西蒙的专家(技术官僚)治国理论。
但公共治理理论正式产生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它主要探讨人类社会与自然资源的管理方式,核心问题是权力的多中心化。
一般而言,治理是指“权力的运用”,其中权力是指责任和控制体系。
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心得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这本书,是由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写。
第一章对公地悲剧、囚犯困境博弈、集体行动的逻辑这三种有影响的模型的介绍帮我巩固了上课的知识。
让我豁然一新的是有关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相关解释。
曾经,我认为,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会自愿地为促进他们的共同利益而行动。
但是,在现实中,面对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称性,对其他人的不信任等各种原因,最后的结果就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放弃集体利益。
另外,在任何时候,一个人只要不被排斥在分享由他人努力所带来的利益之外,就没有动力为共同的利益做贡献,而只会选择做一个搭便车者。
这便是人性!我在读这三种模型的时候,我便想到,正因为人都是自私的,也就是西方人一直说的“理性人”,所以才会产生这些悲剧。
联想到实际,有种悲哀感。
整本书在我看来,就是在解决怎么在诱惑存在的情况下,让“占有者”高度遵守规则。
第三章所述的几个成功例子都是由“占有者”自行设计规则,与他们雇来的其他主体一起监督实施规则,并且他们雇来的这些监督者可以将得到罚金的一部分,以此提高监督者的积极性。
因为外来者他们并不熟悉这片公共池塘资源,他们不能准确的知道这片公共池塘资源的上限性,也就无从确定资源补充率,自然无法明确无误的安排资源的使用。
这就是由政府“唯一”承担解决公地悲剧的限制。
同样的,采用“唯一”私有财产制度同样也有局限性。
对于流动资源,像水和渔场,根本就不清楚私有产权指得是什么。
即使真的去确定所有权,确定所有权的成本也许让人难以接受,这也就违背了初衷。
另一种情况,可以确定所有权,确定的成本也较低。
如一块牧场,的确可以确定私有产权,而且确定私有产权的成本也较低,但是,同样也有问题。
比如,一块牧地,分割为两半,这只需在中间线那里围栅栏便可。
看似解决了问题,但是由于环境的不确定带来的风险,也会出现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因为,假使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一部分牧地也许在某一年草料茂盛,而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却生产不出足够的草料。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实践意义
一
、
引言
组织起 来 , 行 自主治 理 , 而能 够在所 有人 都面 对 进 从
20 年 l 月 , 国印第 安纳大学教授埃莉诺 09 2 美 奥 斯 特 罗 姆 ( lo so , Ei rOt m) 以其 在 经 济 管理 分 n r 析, 特别 是 在公共 资源 管理分 析方 面 的卓 越 贡献 , 成
的《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 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 一 书 , 于 20 已经 0 0年译 成 中文 出版 。此 书解 决 的 中心 问题是 :一 群 相 互 依 赖 的委 托 人 如 何 才 能 把 自己 “
C ISa—o gX A G Qul A hohn , I N i— n a
( u h u U i r t o ia c n c n m c , uy n , uz o , 5 0 4, hn ) G i o nv s y f n n ea d E o o i G i g G i u 5 0 0 C ia z e i F s a h
.
p si i t f a tn mi a n s i g p b i r s u c s o t o r e n o e me t b o d n h o z n o y t m o sbl y o u o o c h r e s u l e o r e u f ma k t a d g v r i n c n n , r a e s t e h r o f s se i
a a y i a d c n r ue s iey t h e eo me t fp b i f i a e s g te r .B sd s h u l e o r e n l s n o t b ts ma sv l o t e d v lp n u l af r h r s i h o y s i o c as n n e i e ,t e p b i rs u c s c
最近读了埃莉诺
公共管理学的治理之道读后感最近读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著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这本书中作者着眼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理论,从而在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行动理论,同时也为解决公地悲剧开辟了新的路径。
从这本书中,我不论是在分析问题的理论视角还是在研究分析方法上都受到了很大启发。
在研究领域,很多学科的学者彼此间都是分隔开的,他们各自专注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就像生活在一个个帐篷里一样。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不同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可以结合成一个大背景,然后可以做研究可以交流。
“我在本书中试图做的是:把许多…新制度主义‟学者所使用的策略与有生物学家为促进从理论上更好理解生物世界而开展的经验研究结合起来。
”她认为生物学家同样面临着研究现在还很少被理解的复杂过程的问题,生物学家研究的是有机体,“我所选择的…有机体‟是人类的一种情形,我称之为公共池塘资源。
”说起不同学科之间是相通的,本科出身为经济学的我对此深有体会。
经济学的学习不仅与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密切相关,更是与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甚至是美学、生物学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契合点。
曾读过上海财经大学程恩富教授等主编的《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书中下篇就着重讲述了经济学横向借鉴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共分为政治学的方法和知识、法学的方法和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和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和知识、现代美学的方法和知识、现代伦理学的方法和知识、系统论的方法和知识、生物学的方法和知识等七个方面。
下面我借鉴其中的生物学方法与知识论述来说明生物学的方法和理论是如何影响经济学发展的,并且《公共事务治理之道》中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借鉴的生物学的经验研究方法也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济学各学科中采用生物学领域的模拟、模型和术语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第三节 三个难题:供给 承诺和监督
一 供给问题
在新制度的供给问题上,参与者都希望一个新的制度带来最有利的结局,但 是涉及到选择哪一制度,参与者之间会发生根本分歧,克莱帕斯和其合作者证明 在一个有限重复的囚犯困境博弈中,对局人不确定收益会产生合作均衡和其他均 衡,由此得出建立信任和一种社群观念是解决制度供给的方法。
二 复杂而不确定情境中的理性占用者
广义理性人在意识到自己处于复杂还不确定情境中会采取决策,行动。但 往往采取的行动是不确定的,复杂的。而要做出正确的行动需要的成本较高 。 所以许多行动是在缺乏对问题后果的全面知识的情况下选择的。 公共池塘资源的提供和占用相连的集体行动是一直存在的,个人如何对未 来贴现取决于若干因素,贴现率受占用者所处的自然和经济保障程度,及特定社 会,地方社群共有的一般规范影响。共享的行为规范对人决策有重要影响,但行 为规范不能完全避免机会主义行为。人们会采用权变策略维持资源系统发展。
二 可信承诺问题
例如在一个高度简化的公共池塘资源中,占有者建立的规则严格的制约制约 着他们可以有权采取的行动,初始人们会遵守,但当违反这条规则获得的利益较 高时,占用者往往会选择违反承诺,这是外部强制常常被用来解决承诺问题的方 案。
三 相互监督问题
相互监督内含着困境的困境,解决一阶的搭便车问题,需要激励解决二阶的 搭便车问题,同时还有三阶的搭便车问题,似乎能够试图设计新的制度改变激励 方式解决集体行为问题。
书评
奥斯特罗姆在探索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发现自主 治理以及治理模式多元化至关重要。公共治理过程无不是 公共领域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和制衡,任何事情 看似完美的机制设计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事与愿违。实 践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的竞争和博弈演化成的治理模式对 转型国家而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奥斯特罗姆在自主治 理理论基础上延伸的多中心理论以及经验支撑的理论框架 构造。可帮助解答什么制度才能促进公共治理更加有效, 并促进社会而可持续发展,因此她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 国的改革有较强的意义。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是一位政治学家和环境科学家,以其对自主治理理论的贡献而闻名。
自主治理理论是一种基于民主原则和合作的概念,旨在解决全球面临的复杂环境和社会挑战。
本文将对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思想进行研究和分析。
奥斯特罗姆对自主治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
她对共享资源管理的实践进行了广泛观察和研究,如渔业、森林等。
基于观察结果,她提出了“多重层次的自主治理”概念。
奥斯特罗姆认为,有效的自主治理需要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包括个人、家庭、社区、组织和政府。
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角色和责任,需要相互合作和相互依赖。
奥斯特罗姆还认为,自主治理需要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
她认为,参与决策和资源管理的各方都应该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和机会。
只有通过广泛的参与和公平的决策过程,才能实现长期稳定的自主治理。
因此,在自主治理的框架下,奥斯特罗姆强调重视社会正义和公平性,以确保所有人的利益得到平等的考虑。
在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中,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要素。
她认为,共享资源的管理需要各方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奥斯特罗姆指出,通过建立彼此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各方可以共同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治理规则。
在实践中,她还研究了一些成功的自主治理案例,如瑞典的水管理和日本的灌溉系统。
这些案例表明,通过积极的合作,共享资源的管理可以取得显著的成果。
此外,奥斯特罗姆强调了学习和适应的重要性。
她认为,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社会条件,自主治理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
她提出了“反思性实践”概念,即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治理的有效性。
她认为,通过建立适应性的治理机制,可以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在今天的全球挑战中,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她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共享资源管理问题的新思路。
在气候变化、生态退化和资源短缺等严峻的现实威胁下,自主治理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合作和民主原则来实现共同目标。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
03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 主治理理论框架
理论框架的基本构成
理性人假设
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会根据自身偏好和利益最大化原则,理 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案。
自主治理的制度安排
强调在特定领域或范围内,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则和机制,激发 个体或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自我管理和自主决策。
资源共享与合作
倡导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合作、协调配合, 共同实现目标。
推动政策制定和执行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强调个体参与和自我管理,这种思想可以应用于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促进公民对公 共事务的参与和自我管理,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度。
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强调个体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通过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的和谐 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治理的制度》
该论文深入探讨了自主治理的制度基础和实施 方式,为理解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公共问题提 供了新的视角。
《复杂动态环境中的决策制定》
该论文从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角度出发,对公共 事务决策制定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研究成果的评价与展望
高度创新
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思想打 破了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框架 ,为公共事务的治理提供了全
新的思路和方法。
实践价值
该思想在许多公共事务领域得到 了广泛应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 供了有效途径。
未来发展
随着公共事务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动 态化,自主治理思想将面临更多挑 战和机遇,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理论框架的实践应用
公共资源管理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思想为公共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通过 建立规范的制度和管理机制,激发个体和群体的积极性,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奥斯特罗姆-读书笔记
第一节
• 三种富有 影响的模 型
• 公地悲剧 • 囚犯困境 • 集体行动
的逻辑
第二节
• 模型的隐 喻性用法
第三节
• 当前的政 策方案
• 利维坦 • 私有化
第四节 • 一种挑战
公地悲剧
加特勒·哈丁提出,任何时候,只要许多 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源,便会发生环 境的退化。
这是一个悲剧。每个人都被锁定到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迫使他在一个有限的世界中无节制地 增加他自己的牲畜。在一个信奉公地自由使用 的社会里,每个人趋之若鹜地追求他自己的最 佳利益;毁灭就是所有人的目的地。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 • • • •
公
和相
诺三
研
现
共
集互
和个
究
实
池
体依
监难
框
场
塘
行存
督题
架
景
资
动、
:
的
的
源
独
供
设
制
的
立
给
计
度
情
行
、
研
境
动
承
究
须研同究时的解中 决心的问问题题
⑴一增加群自相主互组织依的赖初的始委可能托性人如何才能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 ⑵从增而强人能们够不在断进所行有自人主都组织面的对能搭力 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 ⑶增强在没有某种外部惑协的助情的况情况下下,通取过自得主持组久织的解决共公同共利池塘益资。源问题的能力。
和供给问题,这些问题的结构取决于基本参 数的值,并因场景不同而不同。 (2)占有者必须兼顾分析的领域和层次。
占用问题和提供问题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对我国高校治理的启示的开题报告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对我国高校治理的启示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公共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政府与社会共同合作,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在中国的高校治理中,公共治理模式也被广泛运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权责不清、信息不对称等。
因此,对于国外的公共治理思想进行研究和借鉴,对于中国高校治理的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探究其对于我国高校治理的启示作用,并给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掌握其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
2. 分析我国高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权责不清、信息不对称等。
3. 探究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在我国高校治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启示作用。
4. 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改进和完善我国高校治理体制。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通过研究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为我国高校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 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我国高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如权责不清、信息不对称等。
3. 加强我国与国际上公共治理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研究的国际化。
4. 为我国高校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法、案例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具体方法如下: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2. 案例研究法:结合我国高校治理的现实情况,选定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公共治理模式在我国高校治理中的应用。
3. 专家访谈法:召开专家座谈会,邀请高校领导和学者,共同探讨我国高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五、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本研究的内容和进度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2 研究目的和方法1.3 研究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二章: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2.1 公共治理概述2.2 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2.3 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在国内外的应用第三章:我国高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3.1 我国高校治理的现状3.2 权责不清的问题3.3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四章: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对我国高校治理的启示4.1 共同治理4.2 民主参与4.3 组织学习4.4 创新思维第五章:可行性建议5.1 聚焦教学、科研和管理,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5.2 推行权责明确、部门协作的治理模式5.3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5.4 加强人才培训和组织学习第六章:结论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摘要: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凭借她自己的公共治理思想中的自主治理理论于200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荣获这一奖项。
传统的关于公共事务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明显的困境。
从霍布斯的主权思想,到斯密的市场理论,都是仅从其中一方面对公共事务进行治理,但历史上不断发生的悲剧向我们证明,这都是不够的。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从中展开研究提出她公共治理理论中的最重要的自主治理理论,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验证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从中找到脱离政府和市场的“第三只手”从而为实现公共事务良治有着极大意义。
为世界各国公共事务的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公共治理;公共事务;自主治理一、绪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之一,她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
以1991年英国布里克斯汉姆港过度开采为例,引出关于对公共资源过度开发的思考以及对比三种常用的解决公共事物问题的模型提出不同意见并引发深度思考。
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于公共事务的治理采取了多种不同手段,从政府到市场都进行了相应的政策手段支持,但效果并不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单单依靠政府或者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都无法对公共事务起到很好的治理作用。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给中国带来了新鲜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公共池塘自主治理理论作为她最为出名的理论,以此引出对她整个公共治理理论的学习。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来源背景;第二部分,集中介绍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将主要论述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启示,研究其思想理论对中国当代的影响及借鉴价值以及各方面的学术研究;第四部分,结束全文,论述个人观点。
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来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其理论来源并非是凭空想象,而是汲取了前人的优秀思想理论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一)迈克尔·波兰尼的“多中心”概念多中心理论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多中心”的这一概念最开始是由迈克尔·波兰尼提出来的。
波兰尼在他的著作中将社会的秩序分为了两个部分:指挥的秩序和多中心的秩序。
他认为,指挥的秩序是“终极的权威所协调,该权威通过一体化的命令结构实施控制。
在设计的或者指挥的秩序中,存在上下级关系,上级A指挥下级B1, B2……Bn,来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完成特定的使命。
在极端的情况下,上级A可以命令下级B2去杀死B3。
这样的秩序概况为一元的或者单中心的秩序。
”[1]而另一多中心的(多中心的也可以解释为是自发的)秩序则是与之相对的,“在其中许多因素的行为相互独立,但能够作互相调适,以在一般的规则中归置其相互关系。
在一组规则之内,个人决策者可以自由地追求其自己的利益,但其利益受实施这些决策规则所固有的约束。
”[2](二)托马斯·霍布斯的主权理论托马斯·霍布斯强调国家政府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国家主权必须掌控一切,哪怕是信仰也必须要服从这个国家社会,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维持和平稳定的状态。
他将国家将区分三种整体形式: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霍布斯个人主张君主制,他认为只有当权力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的情况下,国家才能避免动荡,保持稳定、实现和平统一。
但是在这种权力集中的情况下也产生了极大的弊端,权力的滥用、公民的抗议等等都会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崩溃的源头。
在管理公共事务上,这一思想也是极为局限的,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很多,这一理论并不能合理有效解决公共事务治理问题。
引发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对于这一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三)亚当·斯密的市场理论斯密的市场理论与霍布斯的理论形成对比,二者的理论是相对的关系。
亚当·斯密认为人们在约束的条件下会对自身的利益产生进一步的需求,由此推动整个社会利益的发展。
在国家法律约束的条件下建立起开放的市场,带动人们发展经济,同时带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理论主张政府应该给予市场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只要不违反法律,市场就是可以正常运行,交易竞争刺激消费需求,推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但是,市场也有失灵的情况,单独依靠市场自身是远远不够的,市场一旦脱离掉国家政府约束,犹如脱缰的野马,短时间内确实会带来经济的增长,但时间一长,垄断等不良市场现象的产生则会引起整个市场乃至社会经济的动荡。
亚当·斯密的市场理论与托马斯·霍布斯的主权理论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论证了,在一定环境下单纯的依靠政府掌控或者市场调控都是不成功的,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思想正是在这情况下产生。
(四)三种模型分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通过对比三种传统公共事物治理模型来进行分析研究。
从哈丁的“公地悲剧”、使用较多的“囚犯困境博弈”到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这三个传统治理模型本质上都没有注意到公共事物其本身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一次次资源破坏的悲剧。
很久以前,亚里士多德就注意到“凡是属于最大多数人的公地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的东西,人们关心着自己的东西,而忽视公共的东西,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3]人们对此也有采取过许多方式,但是单纯的依靠“政府手段”或者“市场自身”都没能取得成效。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论证分析这三种模型,证明这三种模型都是不可取的,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是政府的就是市场的,而结局都是悲观的。
然后事实证明当前如果要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的手段或者以政府途径(利维坦)为唯一或者以市场途径为唯一的这两种都是有问题的,她怀疑仅仅在这样两种途径中寻找解决方法的思路的正确性。
理论模型在一定情形下是有效的,但也未必能够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对于政策科学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如何以对人类在处理与公地悲剧部分相关或完全相关的各种情形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局限的实际评估为基础,发展人类组织的理论。
经验上可靠的人类组织理论,能够把组织人类活动的各种不同方法及其后果传递给决策层,从而成为政策科学的是指性组成部分。
理论探讨包括对规则的研究,包括对现实场景中复杂事物的抽象,并确定作为所观察到的复杂性之基础的理论变量。
为了对封闭系统中各种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作更细致的分析,还需要对一种特定的理论模型作进一步的抽象和简化。
”[4]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将这部分内容认为是政策科学的核心。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最后从理论与案例的结合上提出了通过自治组织管理公共物品的新途径,但同时她也不认为这是唯一的途径,不同的事物都可以有一种以上的管理机制,关键是取决于管理的效果、效益和公平。
为了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平衡,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通过多个理论分析找寻最佳方案。
三、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一)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公共治理思想的基础组成部分,多中心、自主治理理论都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该理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被学术界广为重视。
只有在公民社会中形成了合作、信任、沟通的共识,公民才能为公共治理中贡献力量,起到积极作用,帮助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是当代社会资本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人类创造的资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其中,社会资本是对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的必要补充,所有资本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紧靠一种资本是远远不够的。
社会资本和其他三个资本之间有着一部分相同的属性,但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社会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的关键性差异:1.社会资本不会因为使用但会由于不使用而枯竭;2.社会资本不容易观察和测量;3.社会资本难以通过外部干预建立;4.全国性和区域性政府机构对个人用来追求长期发展努力的社会资本类型和水平有重要影响[5]社会资本本身的形式本来也是多种多样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总结出所有形式的社会资本都具有以下特征:1.社会资本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形成的,内含共识而非明显的物质结构;2.很难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述共识;3.如果涉及大量民众或者相当比例的参与者变化迅速,那么,共识就很容易被腐蚀——除非人们为传播共识、监督符合共识的行为,以及惩罚违反共识的行为做出实质性努力。
[6]规则体系作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它既是自然演化的又是人们自我决定制定的,它有助于解决人们在社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当人们面对困难时,如果没有对违规行为加以监察、管治、处罚,那么欺骗就会变成人们下意识的选择,逃避责任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象。
这就需要人们自觉形成社会资本,个人和他人之间必须要制定一系列制度规范,以此来形成约束。
社会资本理论强调充分发挥公民的积极作用,该理论认为公民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管理的接受者,而应该是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参与制定者。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辛迪·斯凯克特在分析公民自主治理现象时指出“在今天,我们必须重新界定公民的作用了。
他们己经从政府服务被动的消费者变成了创造社区特定性格的积极的活动者。
这意味着公民己经成为其社区管理的一部分。
他们承担着社区的责任,而不是把自己要么看作是孤立的地方政府服务的消费者,要么看作是政府对立或反对的力量”[7](二)多中心理论多中心理论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夫妇共同创立。
在多中心理论被提出之前,普遍影响社会的是单方面的政府主导或者市场主导,但这单一的两方面都不能有效的解决公共事物问题。
该理论指出“通过社群组织自发秩序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结构、以多中心为基础的新的‘多层级政府安排’(具有权力分散和交叠管辖的特征)、多中心公共论坛以及多样化的制度与公共政策安排,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集体行动中机会主义的遏制以及公共利益的持续发展。
”[8]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社会秩序下,多中心理论凸显出其不同之处。
霍布斯的理论源头是国家最高决策者,而非多数独立的决策者或自主性组织,因此,存在着许多真正执行上的困难。
斯密理论源头则是这些多数的独立决策者或自主性组织,私人更加在意的是如何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注重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也是十分难以实行的。
上述两个理论都无法给公共领域带来真正的平衡,唯有多中心治理理论带来了不一样的理论观点,强调在政府和市场之外寻求真正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