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治理之道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

浅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关键信息项: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核心概念2、其思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3、对传统治理理论的突破与创新4、面临的挑战与争议5、对未来公共治理的启示11 引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作为公共治理领域的杰出学者,其思想对传统的公共治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协议旨在深入剖析其公共治理思想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111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生平与学术背景简要介绍她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在学术领域的探索历程,为理解其公共治理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112 公共治理的传统理论与局限性回顾传统公共治理理论,如政府单一主导模式和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为凸显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思想的创新提供对比。
1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核心概念121 自主治理强调社群或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打破了对政府或市场单一依赖的观念。
122 多中心治理阐述多个权力中心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理念,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问题的解决。
13 其思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131 自然资源管理以森林、水资源等为例,说明其思想在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成功实践。
132 社区治理分析在社区发展、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如何运用自主治理和多中心治理模式。
14 对传统治理理论的突破与创新141 超越政府与市场二分法强调社会力量在公共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更为多元和动态的治理框架。
142 重视制度分析与设计提出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促进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
15 面临的挑战与争议151 实践中的困难如社群内部的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自主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的影响。
152 理论的完善性探讨其思想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16 对未来公共治理的启示161 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强调提高公民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162 创新治理模式鼓励探索多样化的治理结构和机制,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报告

三大机制
创新制度供给: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
维持可信承诺:自我治理;五大准则
实现相互监督:为确保自身利益而自主发起的监督
理论贡献
在科斯的企业理论、诺斯的国家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主治理的理论 在斯密的市场理论、霍布斯的主权理论的基础 上开发了多中心的公共经济理论
在其公共池塘自主治理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制度 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本与集体行动理论等
集体行动逻辑
曼瑟尔·奥尔森对只要存在着一种与群体有 关的利益、就足以激发集体行动去获取这一利益 的假定提出挑战。奥尔森指出:除非一个群体中 人数相当少,或者除非存在着强制或其他某种特 别手段,促使个人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行动,否则 理性的、寻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将不会为实现他们 共同的或群体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囚徒困境
两个嫌疑犯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 受审讯。警察缺乏足够的证据判罪。于是告诉每个人: 若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若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 若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 的判十年。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 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 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 话判八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 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
参考文献
孔维臻:《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分析》,现代商贸工业第 3 版; 2010年03期
高春芽:《集体行动的逻辑及其困境》,2008年02月,第21卷第1期。
谢谢
感谢各位批评指正
Part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奥斯特罗姆著,余逊达译:《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译 文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 汪小兵:《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资源理论及其现实意义》,2009年10 月,第21卷第5期;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述评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述评1. 本文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
奥斯特罗姆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她的自主治理理论是对自主治理现象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框架,强调了在特定领域内由群体自发形成的、具有合作性质的治理机制。
这一理论为社会科学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指导,特别是在解决公地问题、理解个体理性与协作行为以及设计有效的治理原则和规则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分析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并探讨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与启示。
2. 主要理论3. 实践评述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其深入实践应用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她的理论为现实世界中的公共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尤其是在面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自主治理的框架显得尤为适用。
在实践中,自主治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自然资源管理、社区发展、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许多社区和组织开始尝试建立自主治理机制,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监督行为、解决冲突等方式,实现对共有资源的有效管理。
这种自主治理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助于培养社区成员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同时,自主治理理论也在社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一些贫困地区或发展中国家,政府资源有限,难以覆盖所有社区的发展需求。
此时,通过引入自主治理机制,社区成员可以共同规划和管理社区资源,推动社区的发展。
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公共卫生领域,自主治理理论同样具有应用价值。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往往难以迅速做出反应。
此时,通过引入自主治理机制,相关组织和社区可以迅速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危机。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一些社区通过自主治理的方式,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自主治理理论在实践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自主治理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如社区成员的信任、合作意愿等。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后感吴昭昭行政12甲1291410118近来,因为课程的要求读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著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
尽管在刚接触此书时,觉得它晦涩难懂,但通过三节课的讲解,我也算对这本书有了些许了解。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创新提出了治理公共事物的第三条道路,即自主组织治理。
本文将从本书的理论内容与方法论两方面展开,进而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一些个人的学习心得。
一、作者介绍《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是美国公共选择理论印利安纳学派代表人物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女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撰写的,她是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美国公共选择学会会长,美国中西部政治学会会长,该书是对公共池塘资源如何有效治理的探讨。
在论述她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之前,必须对之前存在的公共物品及其治理的一般理论——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进行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构成了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划分与国家和企业理论之间的界限。
她的自主治理理论也是在对前两者理论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这本书中作者着眼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理论,从而在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行动理论,同时也为解决公地悲剧开辟了新的路径。
从这本书中,我不论是在分析问题的理论视角还是在研究分析方法上都受到了很大启发。
二、内容概述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大量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自主治理理论,将个人行为中的利己和利他主义结合,从而在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行动的理论,提出了公共事务治理的第三条路径,为我国治道变革中面临的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寻求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等问题提供一些借鉴和支持。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地悲剧”、“囚徒困境”等模式是危险的,因为当其以隐喻作为政策的基础时,那些为分析的目的而被假设为固定不变的约束条件,在各种实际场景中也被忠实地认定是固定不变的。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研究述评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研究述评于瑶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摘要:公共治理理论由来已久,该理论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成熟于1990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出版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一书。
该理论一经问世,就迅速在国际学术界和各种国际组织及政治领域流传开来并被广泛使用。
它强调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方的互动合作,强调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各种民间组织机构的积极参与,打破了传统思维上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对于公共资源开发以及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试图对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进行简要地梳理与归纳,在分析其学术贡献的同时,思考该理论在现实应用中的局限与不足。
关键词:公共治理理论;互动合作;公共资源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1933-2012)是公共经济学研究和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2009年10月12日,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颁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她对经济治理的研究,尤其是对普通人经济治理活动的研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
奥氏公共治理思想对于政治学、行政学和经济学,乃至社会学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其研究设计并提出的思想体系,有助于人们去理解公共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制度设计、产权界定等集体行动问题。
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治理思想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多中心理论、自主治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一)多中心理论所谓多中心是与单中心相比较而言的。
众所周知,在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中,作为理性的经济行为人,一般不会为了集体利益而采取行动,其最终目标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心着自己的东西,而忽视公共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1]。
述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治理之道

述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从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和囚徒困境理论到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我们看到个人的理性行动最终导致的却是集体的非理性结果。
然而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自愿组织起来,成功的对其公共事务进行了自主治理,取得了持久的公共利益。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那些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概括,写出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对集体行动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走进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的思想,以求对其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一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面对集团行动的悲剧,有的学者提出以利维坦为唯一方案。
奥普尔斯认为:“由于存在着公地悲剧,环境问题无法通过合作进行解决,所以具有较大强制性权力的政府的合理性,是得到普遍承认的。
”哈丁也认为:“在一个杂乱的世界上。
如果想要避免毁灭,人民就必须对外在与他们个人心灵的强制力,用霍布斯的术语来说就是‘利维坦’,表示臣服。
有的学者以私有化为唯一方案,要求在凡是资源属于公共所有的地方,强制实行私有财产权制度。
罗伯特.史密斯认为;“在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问题上避免公共池塘资源悲剧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创立一种私有财产权制度来终止公共财产制度。
奥斯斯特罗姆运用博弈论指出了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突破国家与市场非此即彼的二分法。
1.自主治理理论的影响因素——影响理性个人策略选择的四个内部变量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共池塘资源的占用者占用和提供公共池塘的决策和行动,是广义的理性人在意识到自己处于复杂和不确定环境后的决策和行动,而影响二人策略选择有四个内部变量: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内在规范和贴现率。
人们选择的策略会共同与外部世界产生结果, 并影响未来对行动收益和成本的预期。
个人所具有的内在规范的类型受到处于特定环境中其他人的共有规范的影响。
公共治理之道_埃莉诺_奥斯特罗姆理论述评_张克中

公共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理论述评张克中内容提要:奥斯特罗姆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理论在摈弃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开发出自主治理理论以解决集体行动困境。
制度安排在解决公共事物治理困境、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显示了巨大力量,奥斯特罗姆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的概念,建立了多中心的制度安排。
针对复杂系统中公共事物治理而设计的适应性治理对于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大意义。
奥斯特罗姆在探寻公共事物治理过程中的跨学科贡献为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国转型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多中心治理;适应性治理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选择政治学背景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 l i n o r O s t r o m)作为诺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是源自她对经济治理的贡献。
奥斯特罗姆在系统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运用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理论和方法,对水资源、森林甚至气候等公共池塘资源(C o m m o n-P o o l R e s o u r c e s,C P R s)的制度结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她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为:在企业理论(科斯)和国家理论(诺斯)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治理(S e l f-g o v e r n a n c e)理论;在市场理论(亚当·斯密)和主权理论(托马斯·霍布斯)的基础上开发了多中心治理(P o l y c e n t r i c G o v-e r n a n c e)的公共经济理论;在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基础上展开的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
奥斯特罗姆创建的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三大学派之一,作为公共选择和制度分析的创始性代表人物,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谓“功到自然成”。
一、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突破国家与市场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一)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理论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事物。
公共事务治理之道 读书感想

《公共事务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读书笔记李云新(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最近读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著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这本书中作者着眼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理论,从而在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行动理论,同时也为解决公地悲剧开辟了新的路径。
从这本书中,我不论是在分析问题的理论视角还是在研究分析方法上都受到了很大启发。
一、不同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在研究领域,很多学科的学者彼此间都是分隔开的,他们各自专注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就像生活在一个个帐篷里一样。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不同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可以结合成一个大背景,然后可以做研究可以交流。
“我在本书中试图做的是:把许多‘新制度主义’学者所使用的策略与有生物学家为促进从理论上更好理解生物世界而开展的经验研究结合起来。
”她认为生物学家同样面临着研究现在还很少被理解的复杂过程的问题,生物学家研究的是有机体,“我所选择的‘有机体’是人类的一种情形,我称之为公共池塘资源。
”说起不同学科之间是相通的,本科出身为管理学的我对此深有体会。
经济学的学习不仅与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密切相关,更是与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甚至是美学、生物学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契合点。
曾读过关研究方法的一些书,书中下篇就着重讲述了管理学横向借鉴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共分为政治学的方法和知识、法学的方法和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和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和知识、现代美学的方法和知识、现代伦理学的方法和知识、系统论的方法和知识、经济学的方法与知识,生物学的方法和知识等八个方面。
下面我借鉴其中的生物学方法与知识论述来说明生物学的方法和理论是如何影响经济学发展的,并且《公共事务治理之道》中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借鉴的生物学的经验研究方法也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是印第安那大学政治学系阿瑟·本特利讲座教授,该校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共同所长,制度、人口与环境变迁研究中心共同主任。
她对制度分析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可持续发展、公共资源等领域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因而获得了众多的荣誉。
她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中西部政治学会、公共选择学会、国际共有财产研究学会等组织的会长,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国家科学院院士,获得著名的弗兰克·塞德曼政治经济学奖和约翰·斯凯特政治学奖,并被密歇根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荷兰社会研究院等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她曾任或现任众多杂志的编委,包括《美国政治学评论》、《美国政治学杂志》、《理论政治学杂志》、《制度经济学杂志》、《社会科学季刊》等。
她著述甚丰,其重要著作《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已摘要了解选择理论的人们都知道哈丁的“公地灾难”、博弈论中“囚犯难题”以及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等理论模型。
这些理论模型都说明,个人的理性行动最终导致的却是集体的非理性的结果。
许多分析家均认为,除非彻底私有化,或者通过强权的控制,人类几乎难以摆脱这些悲剧性的梦魇。
但是,事实又表明,人类社会中虽然到处都是公共的悲剧,但许多人却自主地摆脱了公共选择的悲剧,从而改善了福利。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看到了这些成功的实践,也看到了失败的实践,她的研究着眼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大量的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自主组织和治理公共事物的制度理论,从而在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行动的理论,同时也为面临公共选择悲剧的人们开辟了新的路径,为避免公共事物的退化、保护公共事物、可持续地利用公共事物从而增进人类的福利提供了自主治理的制度基础。
2009年10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原因是对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做出了杰出的学术贡献。
本文介绍了所关注的学术和现实问题,制度分析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她对三类案例所进行的制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治理之道。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报告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报告公管131 富雨琪 2013012135一、选书理由我阅读的书目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该书是由美国公共选择理论印利安纳学派代表人物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女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撰写的,她是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美国公共选择学会会长,美国中西部政治学会会长。
在此书中,作者着眼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大量的实证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自助组织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理论,在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之外发展了集体行动的理论,为面临着公共选择悲剧的人们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公共事物的可持续发展及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提供了自主治理的理论基础。
自主组织理论的提出实属公共事物之理领域及其重要的理论创新。
二、本书内容的介绍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针对公共事物治理的传统模型进行适用性评析,对其内在缺陷进行批判,提出了理论上存在公共事物自主治理制度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作者将研究视角从理论转移到现实中的公共池塘资源问题,指出其中的困境,并设计研究该问题的基本框架。
针对提出的问题,搜集成功案例,分析自主治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并随后对这些原则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将之前做的理论反思集中在一起,阐述了其对设计自主组织和自主管理的制度具有的含义。
(一)对“公共事物解决之道的三个理论模型”的分析在本书的第一章,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教授系统地总结了人们用之以分析公共事物解决之道的三个理论模型,它们是哈丁的“公地悲剧”、普遍使用的“囚犯的难题”和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这些理论模型都无一例外的说明了在集体行动的前提下,人们作出的理性选择总会产生非理性的后果,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讲解

导言 壹 反思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从一个外在的利维坦对避免公地悲剧势必不可免的假 定出发,导致了对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系统实行中央政府控 制的政策方案。
海尔布罗纳认为“铁的政府”,或许是军事政府,对 实现生态控制是绝对必要的。爱伦费尔德提出了一种不那 么严厉的看法,即如果“人们不能期待私人对维护公地的 兴趣那么就需要由公共结构、政府或国际权威实行外部管 制”。……
奥尔森在他的书中,对群体理论中表示出的乐观主义 提出了挑战。他指出,除非一个群体中人数相当少,或者 除非存在着强制或其他某种特别手段,促使个人为他们的 共同利益行动,否则理性的、寻求自身利益的个人将不会 为实现他们共同的或群体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当前的政策方案
1、以利维坦为“唯一”方案
奥普尔斯认为:由于存在着公地悲剧,环境问题无法 通过合作解决……所以具有较大强制性权利的政府的合理 性,是得到普遍认可的。结论是:即使我们避免了公地悲 剧,它也只有在悲剧性地把利维坦作为唯一手段是才能做 到。
• 3、当天赋条件差时,面对面的沟通能够使占用者达成和维持接近最 优占用水平的协议。
• 4、当天赋条件较好时,某些参与者倾向于违背协议,所获得的共同 回报也低于天赋条件较差的场合。
• 5、给定有机会进行监督和惩罚,但需要费用,占用者将愿意支付这 些费用,以惩罚那些过分占用者。
• 6、当占用者公开讨论并就其自己的占用水平和惩罚体制达成协议时 ,违背协议的水平就非常低,其结果接近最优结果。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奥斯特罗姆-读书笔记

诉 讼 博 弈
雷蒙德流域的谈判
帕萨迪纳是该流域最大的水生产者,抽取了该流域几乎一半的水量。 于是各方采用“互相约定”这一术语作为谈判的基础。按比例分担削减后的抽
水量,而不再通过法律程序裁定谁享有优先权。 抽水各方通过自主协商,以比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结束
了抽水竞赛的局面。
理论的替代解决方案
阿兰亚渔场提供了一个自主治理公共财 产安排的实例。
挑战
我希望这一研究将对发展由经验支持的 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集体行动理论作 出贡献。我在本书中试图做的是:把许 多“新制度主义”学者所使用的策略与 由生物学家为促进从理论上更好理解生 物世界而开展的经验研究中所采用的策 略结合起来。
外部世界 内部世界
预期收益
内部规范 贴现率
策略选择
结果
预期成本
*
相互依存、独立行动和集体行动
公共池塘资源占用者生活的关键事实是,只要 他们继续合用同一个公共池塘资源,他们就处 于互相依存的联系中。
如果占用者独立行动,他们获得的净收益总和 通常会低于如果他们以某种方式协调他们的策 略所获得的收益。
公共池塘资源占用者所面临的问题是一个组 织问题:如何把占用者独立行动的情形改变 为占用者集体行动。
所 阐
冲突解决机制
占用者和他们的官员能够迅速通过成本低廉的地方公共论坛来解 决占用者之间与官员之间的冲突
述
的
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
设
认可
占用者设计自己的权利不受外不政府权威的挑战
计
原 则
嵌套式企业
将占用、供应、监督、强制执行、冲突解决和治理活动在一个多 层次的嵌套式企业中加以组织
公
一 公地治理之反思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读书报告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读书报告为什么瑞士和日本的山林公地能维持几个世纪的经济增长和生态稳定,而土耳其的近海渔场却屡屡因捕捞过度而发生冲突?作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书中以事例为主,系统的讲述了公共事务的治理方法,对我国居民自治和农村治理有重要的借鉴意思。
作者在第一章就提出了三种富有理想的模型:一、公地悲剧。
二、囚犯困窘。
三、集体行动的逻辑。
作者这样安排为了引出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这三种模型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搭便车”,当人们都搭便车时,集体利益就不会得到保证。
例如我国的人民公社化时期,人们集体劳动、吃大锅饭,都想着多干少干都一样,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是不高。
而目前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以利维坦“唯一”方案。
二是以私有化为“唯一”方案。
通俗的讲,第一种就是绝大数自然资源由中央政府控制,第二种是自然资源由私人控制。
这两种方案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它们认为,人们是不会为集体作出任何贡献的。
其实,人们在有私心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公心,会为社会、集体作出一定的贡献。
这两种方案,让我想到了建国初期的“公私合营”形式,虽然可能两者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公私合营”就像是这两种方案整合的结果。
作者在书中也提出自己的两个观点:一是理论的替代解决方案。
二是经验性替代方案。
理论的替代解决方案就是自筹资金的合约博弈模式,通过合约来维系关系,我觉得这种方案中合约使他们有共同的利益,而彼此间又缺乏信任,这样的合作最终会失败。
经验性替代方案是用已经成功了的事例作为案例推广,这样是会成功的。
作者在第三章中对瑞士和日本的山地牧场及森林的公共池塘资源,以及西班牙和菲律宾群岛的灌溉系统的组织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
最后提出了制度设计的八大原则:清晰界定边界、占用和供应规则则与当地条件相一致、集体选择的安排、监督、分级制裁、冲突解决机制、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分权制企业。
其中,“清晰界定边界”是告诉我们要把管理的边界划分清晰,这样才能各司其职的有效管理。
最近读了埃莉诺

公共管理学的治理之道读后感最近读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著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这本书中作者着眼于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问题,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事务的制度理论,从而在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集体行动理论,同时也为解决公地悲剧开辟了新的路径。
从这本书中,我不论是在分析问题的理论视角还是在研究分析方法上都受到了很大启发。
在研究领域,很多学科的学者彼此间都是分隔开的,他们各自专注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就像生活在一个个帐篷里一样。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不同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可以结合成一个大背景,然后可以做研究可以交流。
“我在本书中试图做的是:把许多…新制度主义‟学者所使用的策略与有生物学家为促进从理论上更好理解生物世界而开展的经验研究结合起来。
”她认为生物学家同样面临着研究现在还很少被理解的复杂过程的问题,生物学家研究的是有机体,“我所选择的…有机体‟是人类的一种情形,我称之为公共池塘资源。
”说起不同学科之间是相通的,本科出身为经济学的我对此深有体会。
经济学的学习不仅与数学、统计学、系统科学密切相关,更是与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甚至是美学、生物学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契合点。
曾读过上海财经大学程恩富教授等主编的《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书中下篇就着重讲述了经济学横向借鉴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共分为政治学的方法和知识、法学的方法和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和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和知识、现代美学的方法和知识、现代伦理学的方法和知识、系统论的方法和知识、生物学的方法和知识等七个方面。
下面我借鉴其中的生物学方法与知识论述来说明生物学的方法和理论是如何影响经济学发展的,并且《公共事务治理之道》中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所借鉴的生物学的经验研究方法也是这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济学各学科中采用生物学领域的模拟、模型和术语说明社会经济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三、制度选择的分析框架
制度选择的分析框架
LOGO
4 第
部分
这本书为什么值得看?
04 《公共事物治理之道》的启示
奥斯特罗姆在自主治理理论基础上延伸的多中心理论以及 经验支撑的理论框架的构架,可帮助解答什么制度才能促进公 共治理更加有效,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她的研究理论与 方法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LOGO
04 《公共事物治理之道》的启示
一、理论方面 第二,应该合理界定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地位和作用。 奥斯特罗姆 将政府视为制度供给的 “外部变量” , 将预期收益、 预期成本、 内在 规范等视为 “内部变量” , 这一点显然不适合我国, 但她强调 “外部 变量” 与 “内部变量” 相互作用的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在我国现有的 制度框架内,公共资源使用的制度供给既不能排斥政府, 也不能排斥 “一组当事人” ,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 既考虑 “外部变量”对 “内 部变量” 的影响, 又考虑 “内部变量” 的决定性作用,才能对政府在 制度供给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合理定位。
* 属于所有人的财产就是不属于任何人的财产。所有人都可以得到的 财富将得不到任何人珍惜。
LOGO
03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核心内容
一、公共治理的反思 ➢囚犯困境博弈
囚徒困境博弈存在一个严格 的占优策略均衡,这使得博弈 中尽管存在使双方状况变好的 选择,但由于博弈是严格占优 的,因此更好的选择无法实现。
LOGO
04 《公共事物治理之道》的启示
一、理论方面 第四,为公共管理中的制度选择的正确性提供了思考路径。 在公共管理的各项事务中,我们都需要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制度, 以及在原有的管理制度当中进行制度的创新、变革,在这个过程当中, 我们都会面临到制度的选择问题。通过本书的作者对制度选择的详细分 析,将极大有利于确保在公共管理中的制度选择。比如在制度变革中, 是否应该对原有制度进行变革,需要对原有的制度做评估,对变革制度 成本,对变革后制度的收益进行深入的评估,在收益高于成本的基础下 再进行制度的变革等等。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第三节 三个难题:供给 承诺和监督
一 供给问题
在新制度的供给问题上,参与者都希望一个新的制度带来最有利的结局,但 是涉及到选择哪一制度,参与者之间会发生根本分歧,克莱帕斯和其合作者证明 在一个有限重复的囚犯困境博弈中,对局人不确定收益会产生合作均衡和其他均 衡,由此得出建立信任和一种社群观念是解决制度供给的方法。
二 复杂而不确定情境中的理性占用者
广义理性人在意识到自己处于复杂还不确定情境中会采取决策,行动。但 往往采取的行动是不确定的,复杂的。而要做出正确的行动需要的成本较高 。 所以许多行动是在缺乏对问题后果的全面知识的情况下选择的。 公共池塘资源的提供和占用相连的集体行动是一直存在的,个人如何对未 来贴现取决于若干因素,贴现率受占用者所处的自然和经济保障程度,及特定社 会,地方社群共有的一般规范影响。共享的行为规范对人决策有重要影响,但行 为规范不能完全避免机会主义行为。人们会采用权变策略维持资源系统发展。
二 可信承诺问题
例如在一个高度简化的公共池塘资源中,占有者建立的规则严格的制约制约 着他们可以有权采取的行动,初始人们会遵守,但当违反这条规则获得的利益较 高时,占用者往往会选择违反承诺,这是外部强制常常被用来解决承诺问题的方 案。
三 相互监督问题
相互监督内含着困境的困境,解决一阶的搭便车问题,需要激励解决二阶的 搭便车问题,同时还有三阶的搭便车问题,似乎能够试图设计新的制度改变激励 方式解决集体行为问题。
书评
奥斯特罗姆在探索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发现自主 治理以及治理模式多元化至关重要。公共治理过程无不是 公共领域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和制衡,任何事情 看似完美的机制设计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事与愿违。实 践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的竞争和博弈演化成的治理模式对 转型国家而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奥斯特罗姆在自主治 理理论基础上延伸的多中心理论以及经验支撑的理论框架 构造。可帮助解答什么制度才能促进公共治理更加有效, 并促进社会而可持续发展,因此她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 国的改革有较强的意义。
公共事物的管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整理

简介为什么瑞士和日本的山林公地能维持几个世纪的经济增长和生态稳定,而土耳其的近海渔场却屡屡因过度捕捞而发生冲突?为什么菲律宾桑赫拉的农民能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公共灌溉系统,而美国加州政府却迟迟无法解决地下水的过度使用问题?面对哈丁的“公地悲剧”,一些人建议由“国家”对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实行控制,以防止它们的毁灭;另一些人则建议把这些自然资源私有化就能解决问题。
但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看到的是:无论国家还是市场,都未能成功地解决“公地悲剧”;反而是许多地方和社群中的人们,借助既不同于国家也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对某些资源系统成功地实行了适度治理。
那么,对于一个地方和社群中互相依赖的公民而言,如何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自我组织和治理,从而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对此,本书通过对各种成败案例的实证考察,首次系统地总结了人们用以分析公共事物解决之道的理论模型,并从博弈的角度探索了政府与市场之外的自主治理公共资源的可能。
书评在经济学领域,通常会流行一些思维定势,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政府和市场两分法。
按照标准教科书的说法,一般情况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方面是有效的,但由于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违背充分竞争市场条件的因素,比如垄断、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公共品和外部性等,导致了市场失灵,所以自然就引出了政府。
政府能够有效弥补市场的不足,从而在市场失灵的诸多领域有效配置资源,并实现公平。
在传统的思维看来,整个社会经济体体系就是由政府和市场的合理搭配组建,在不同的时点上需要调整的不过是两者的边界,即某些时候市场多一点;某些时候政府多一点。
比如当大家开始责备自然垄断行业政府干预低效率时,就开始这些行业的民营化改革;但民营化一段时间后,纯粹的市场机制所引致的诸多弊端又开始呈现,于是新一轮政府管制和国有化便开始。
“公地悲剧”无解?讨论市场失灵的一个著名例子就是所谓“公地的悲剧”,这是著名学者哈丁1968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的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
从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和囚徒困境理论到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我们看到个人的理性行动最终导致的却是集体的非理性结果。
然而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自愿组织起来,成功的对其公共事务进行了自主治理,取得了持久的公共利益。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那些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概括,写出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对集体行动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走进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的思想,以求对其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一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面对集团行动的悲剧,有的学者提出以利维坦为唯一方案。
奥普尔斯认为:“由于存在着公地悲剧,环境问题无法通过合作进行解决,所以具有较大强制性权力的政府的合理性,是得到普遍承认的。
”哈丁也认为:“在一个杂乱的世界上。
如果想要避免毁灭,人民就必须对外在与他们个人心灵的强制力,用霍布斯的术语来说就是‘利维坦’,表示臣服。
有的学者以私有化为唯一方案,要求在凡是资源属于公共所有的地方,强制实行私有财产权制度。
罗伯特.史密斯认为;“在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问题上避免公共池塘资源悲剧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创立一种私有财产权制度来终止公共财产制度。
奥斯斯特罗姆运用博弈论指出了国家理论和企业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突破国家与市场非此即彼的二分法。
1.自主治理理论的影响因素——影响理性个人策略选择的四个内部变量
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共池塘资源的占用者占用和提供公共池塘的决策和行动,是广义的理性人在意识到自己处于复杂和不确定环境后的决策和行动,而影响二人策略选择有四个内部变量: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内在规范和贴现率。
人们选择的策略会共同与外部世界产生结果, 并影响未来对行动收益和成本的预期。
个人所具有的内在规范的类型受到处于特定环境中其他人的共有规范的影响。
收益、成本、共有规范、机会都是影响个人决策选择的总和变量,但在现实中,这些内部的、内生的、主观的总和变量很难有准确的汇总方法。
因此,判断理性个人的策略选择应把重点放在影响总和变量的可以观察的环境变量及其环境变量组合上。
2.自主治理的三个难题: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
任何面临集体行动困境的一群人都需要解决三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制度供给难题,自主组织理论是怎样解决制度供给难题的呢? 奥斯特罗姆认为, 在公共池塘资源系统中, 只要人们经常不断沟通、相互交往,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互惠的处事模式,他们就拥有了为解决公共池塘资源使用困境而建立制度安排的社会资本。
通过建立信任和社群观念, 在拥有了这些社会资本的基础上来解决新制度供给的问题。
第二个难题是可信承诺问题。
在制度供给得到圆满的解决后, 如何规避公共池塘资源使用者搭便车、逃避责任和各种机会主义诱惑呢? 这就涉及到可信承诺的问题。
奥斯特罗姆摈弃了经常用到的外部强制作为解决承诺问题的方法, 让公共池塘资源使用者通过自我激励去监督人们的活动、实施制裁以保持对规则的遵守。
第三个难题是相互监督的难题。
没有监督,就不可能有可信承诺;没有可信承诺,就没有提
出新制度、新规则的动机。
奥斯特罗姆认为,只要人们对遵守规则做出了权变的策略承诺, 就会产生监督他人的动机,以使自己确信大多数人都是遵守规则的。
3.公共池塘自主治理的八大原则
奥斯特罗姆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上,对自主治理背后的制度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给出自主组织治理成功的八大制度要素,①公共资源使用权的边界必须清晰(同私人财产产权清晰的道理一样);②使用权的规则符合当地的情形(因地制宜);③集体参与、集体决策(不能一个人或者小圈子说了算,否则众人或许服气一时,但不可能世世代代服气);④监督的规则明确(打球也好组织赛事也好,先把规则整明白);⑤分级制裁原则(有裁判员,还要有裁判员的裁判员);⑥冲突解决机制(总要有一个上诉机制和仲裁者);⑦组织的
自主权得到政府的认可甚至法律的保障(挡住来自上边的“瞎指挥”);⑧分层治理的制度化(如果一个组织壮大了,其内部结构自然会复杂化,组织的分层化难以避免,而不同层级上制度建设对于整个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二简要评价自主治理理论
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物治理理论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方面来看,首先,他的理论实现了人性利己和理他的结合。
由于人们具有利己的本性,所以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或囚徒困境,但这种集体行动的困境并非不可解决在奥斯特罗姆看来,个人的理性和知识能力是有限度的,这就使得个人有可能也必须在集体行动中表现出利他的一面,参与集体合作。
在规模较小的公共事物治理和资源利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能够就维护公共利益而组织起来,采取集体行为,进行自主治理利己和利他行为就会统一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其次,在于提出了一整套从制度角度分析公共政策的理论框架,拓宽了制度分析的视野。
她的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教导别人如何行事的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一种分析工具,有了这个工具,几乎可以研究任何问题,包括涉及各种公共事务和公共组织的制度问题。
从实践的意义来看,他的理论为人们解决公共资源的供给问题,帮助人们走出供给困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树立了人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使人们认识到公共事务的解决不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也可以自行解决,有利于民主社会的发展。
然而,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基层不稳定因素还很多,人们的主体意识差,民主意识比较薄弱,奥斯特罗姆的自治理论是否对我国的具有借鉴作用及如何借鉴,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做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