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
中国古代城市的居住文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城郭格局的变迁
(一)有城无郭
夏商时期的城市还没有形成“城”、“郭”分工的城市 居住形态;
只是在同一城区内部有限的范围内形成不同社会阶层居 住区空间上的分化;
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原始村落“混居”的特点; 整体上可以认为还是属于“混合”式的城市居住结构。
(二)厢坊制
宋代城市的居住形态发生重大变化,隋唐及其以前长期 实行的“里坊制”转变为开放式的“厢坊制”结构。
原来高墙密布的“坊墙”与“市垣”消失,“坊门”与 “市门”也不复存在,从而居民区与商业区混为一体。
以“行”、“市”为中心的街市代替了原来集中封闭的 “市”。
沿街开店,夜市空前繁荣,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开启城 市结构的新格局。
胡同是元明清三代的主要居住与交通空间结构,但是 由于市政建设思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模式。
元朝的胡同是按照都城的总体规划建筑在坊里,所以 最为规整。
明朝国家统一建设房屋再分给市民,胡同也很规范。
清朝不仅未建房屋,也未统一分配宅基,汉人被赶出 外城另筑新房,新建的胡同也不规范整齐。
(二)四合院
宫城的城墙从无到有、宫城的分布从与民混居的分散的 “多宫”到集中的“单宫”,反映了宫城的封闭性质逐 渐增强,也表明了皇权地位逐渐强化的历史发展。
北魏洛阳城
四、城市居住区的形态
(一)里坊制
隋唐及其以前时期,城市的基本居住单元被称为 “坊”,并且“坊”有坊墙,形成相对封闭的居 住区空间结构。
雒阳城中的南北二宫纵 列,以南门为正门。
由“坐西朝东”到“坐北朝南”,宫廷朝向与城市正门走 向的演变,反映魏晋时期中国传统礼仪的变化。这种变化 实质上是“宗庙”与“皇权”地位的转化。
中国古代城市中居住空间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我国古代城市中居住空间模式的发展与演变一、概述1. 我国古代城市的兴起我国古代城市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商代时期,商朝的都城殷墟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代表。
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代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加,城市的居住空间模式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二、城市布局与居住空间2. 古代城市的布局古代城市的布局一般遵循着“城市中轴线”的规划,城市中心通常会建设宫殿、祭坛等重要建筑,城市的周围则会分布着民居和商铺等建筑。
在古代,城市的居住空间和城市的商业空间、宗教空间等多种空间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3. 从四合院到四合巷在我国古代,一种典型的居住空间模式是四合院,它是由四面围合的建筑组成的一种庭院式住宅,而四合巷则是由四周环绕的小巷组成的传统居住空间。
这种模式的出现,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发展和变迁。
4. 古代城市的居住空间规划古代城市的居住空间规划在布局上注重私密性,注重居住空间的独立性和居住者的生活需求。
古代城市的居住空间往往围绕着宫廷地区或城市的中心地带展开,居住者在城市中享有一定的权利和社会地位。
三、居住空间的演变5. 城市规划的变革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规划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从古代的城市中轴线布局到现代的网格化规划,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多种尺度和多个层面的演变。
6. 城市的功能分区古代城市的居住空间多与城市的其他功能空间相结合,如宗教空间、商业空间等。
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分化,城市的居住空间也逐渐与其他功能分区相分离,并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划分。
7. 城市居住空间的形态演变在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居住空间形态也发生了多种变化,从最初的四合院到后来的多层建筑、高楼大厦,居住空间的形态和结构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风格的演变。
四、结语8. 影响我国古代城市居住空间模式演变的因素我国古代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演变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共同影响了我国古代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制度变迁的过程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制度的变迁过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时期。
在这一时期,城市居住制度主要包括皇室、贵族和平民三个层级。
封建社会中的城市居住制度主要以皇室和贵族为中心,以宫廷和官邸为居住场所。
皇室和贵族在城市中建立了宫殿和府邸,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这些宫殿和府邸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者城市的关键地段,象征着皇室和贵族的权威和地位。
同时,皇室和贵族的居住区域附近常常修建了一系列的官署、仓库、庙宇等,形成了一条宽阔的街道,连接了皇室和贵族的居住区域,这一条街道被称为朝堂。
在城市的其他区域,主要是由普通百姓居住。
他们的居住环境相对简陋,多数是狭小的茅屋或者是院落。
街道狭窄,巷道纵横,一般杂乱无章。
普通百姓的居住区域多为分散式,没有明确的规划,往往按照居住者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分开。
例如,一个城市中会有专门居住工匠的工匠坊,居住商贾的行宫等。
这些居住区域通常离城市中心比较远,到城市中心的交通不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居住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是居住格局的变化。
在商代和战国时期,城市的居住格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城市成为政治和经济中心,商业区、工业区等相继出现。
贵族的居住区域也开始以府邸和宅院的形式出现,逐渐形成独立的府邸区。
这些府邸区多用石头砖瓦修建,规模庞大,建筑讲究气势磅礴。
同时,街道上也开始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市场、庙宇等公共建筑,使城市更加繁华。
随着封建社会的崩溃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居住制度再次发生了改变。
在唐代,城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居住格局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城市皇宫、贵族大院统治中心的地位下降,街巷之间的府邸区开始独立发展。
城市居住区域的统筹规划和建设成为重要任务,城市主街道两侧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居,形成了城市的主要居住区域。
这些民居多分为商户和居民两个区域,商户居住在街道两侧,居民居住在巷内。
整个城市根据职业和社会地位划分居住区域,充分利用了城市资源,形成了城市的多样性。
我国古代城市居住区演变特征研究
我国古代城市居住区演变特征研究作者:张灿灿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第10期摘要:中国古代城市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各朝代的城市建设经历了不断的传承、演进,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传统城市格局。
文章梳理我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重要发展脉络——从群居到定居、从里坊制到街巷制,總结我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演变特征,并联系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探究古今城市居住区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古代城市;居住区;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阳师范学院校级青年项目(2018QN028)研究成果。
在中国古代城市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和形态经历了持续的演进和完善,反映出各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及文化思想,其中一些规划手段至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起到重要的影响意义。
因此,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我国古代城市中蕴含的智慧来指导现代城市居住区建设,应纵观古代城市居住区的发展概况,多角度积极探究我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演变特征。
一、我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发展(一)从群居到定居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早期的人类依附自然生存,与自然保持着亲和的关系,过着群居的生活。
群居是生物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对于个体力量相对弱小的生物来讲更是如此。
因为只有这样,它们才能够形成一股势力,在生态系统的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1]。
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农业生产发展,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即农业与畜牧业及狩猎业分开,形成固定的居民点,人们由此有了固定的居住场所,开始尝试改造自然,逐渐发展成为稳定的原始村落。
原始村落的形式多为环壕聚落,在外围修筑壕堑等维护结构,人的住所位于壕堑以内。
例如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都是外设壕堑,内部根据氏族进行居住分区,每个分区里的居住建筑环绕中心公共建筑呈向心式分散布局,体现了早期的居住区空间形态与性质。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原始的居民点开始分化成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
中国古代住宅概说
中国古代住宅概说住宅是人类最早的建筑类型。
旧石器时代人类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经常是选择自然山洞居住。
在没有山洞的时候,人类为了逃避野兽,发明了最早的建筑“构木为巢”。
夏季因为炎热,不适合在洞穴居住,人类又发明了用树枝、树叶搭建的最早的房子。
这段时间在10000~6000年前。
这段时间我们只作历史了解,而不作研究。
一·住宅形制的演变1·春秋时期典型的住宅是士大夫的庭院。
建筑特点是:入口有3间屋,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大屋为堂(作生活起居、会见宾客用),堂左右有两间屋为厢,堂后为寝。
2·汉代住宅形制有两类:一种是继承传统的庭院式;另一种是坞壁,为汉代的创新。
传统庭院到汉代发展为三种主要形式,三合院、“L”形围墙和“日”字形院。
坞壁就是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坞内建望楼,四角建角楼,像小城楼,坞主多为豪强、地主,借助坞的坚固,组织地主私人武装。
3·南北朝时期:建筑多用庑殿顶,围墙上有成排的直棂窗,内侧建有围绕庭院的走廊。
4·隋唐五代时期:住宅仍然常用直棂窗回廊围绕庭院,房屋仍用庑殿顶。
5·宋代:里坊制解体,住宅形制多样化,宋代院落增加了住宅的面积,以廊屋代替回廊,形成了标准的四合院,一般有爵位的官宅大门用门屋的形式。
南宋江南园林发展迅速,住宅庭院园林化。
6·明清两代:北方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按照南北纵轴线对成布置房屋和院落。
江南地区,以封闭院落为单位,沿纵轴线布置,但方向并非正南正北。
大型住宅中有中、左、右三组院落,创造出适宜人居住的住宅生活环境。
二·住宅构筑类型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分布地区: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
抬梁和穿斗两种技术在汉代成熟,此后在住宅中普遍。
北方多用抬梁式,南方多用穿斗式。
在皖南、江浙和江西一带,山墙边贴用穿斗式,用较密集的柱梁横向穿插结合,辅以墙体,增加抗风性能;明间为了开敞,虽然梁柱交接是横向的榫卯关系,但是已经改用大梁联系前后柱子,为抬梁、穿斗混合式。
中国古代民居演变特点
中国古代民居的演变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历史悠久:中国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民居形式是洞穴和草屋。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居的形式不断变化和发展。
2. 地域特色:中国各地民居的形式和风格各不相同,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
例如,南方的民居通常比北方的民居更加轻巧,而北方的民居则更加厚重。
3. 依山傍水:中国民居通常选址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既有利于生活,也有利于防御外敌。
许多民居还建造在悬崖峭壁上或山顶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4. 木结构为主:中国传统民居以木结构为主,这种结构具有轻便、灵活、易于修复的特点,适合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建造。
5. 装饰精美:中国民居的装饰丰富多彩,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例如,明清时期的民居通常采用砖木结构,装饰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之,中国古代民居的演变特点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反映了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知识解析】《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知识清单一、村落的产生1.人类居住形式的变化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2.村落的形成(1)形成: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
(2)地区: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世界其他地区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3)意义:村落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二、集镇的出现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1)雏形: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
(2)形成: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
商人和手工业者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3.中国古代的集镇(1)镇: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
(2)发展演变①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②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③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三、城市的产生1.产生(1)产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2)职能: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中国古代城市(1)城市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2)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3)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3.西方古代城市(1)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2)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4.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1.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民居特点(1)自然环境: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2)特点①材料: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制度变迁的过程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制度变迁的过程一、秦汉时期在秦汉时期,城市居住制度主要是以户籍管理和什伍连坐制度为基础。
户籍制度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实行,将居民按地域划分,并记录在户籍册上,以便于政府管理和征发赋税。
什伍连坐制度则是居民以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互相监督和约束,如有犯法,同伍、同什的人都要连坐受罚。
二、唐宋时期到了唐宋时期,城市居住制度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期,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城市人口也大幅度增加。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唐宋时期实行了坊市制度和夜禁制度。
坊市制度是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各个区域都有严格的用途和时间限制,居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进行活动。
夜禁制度则是禁止居民在夜间外出活动,以确保社会治安。
三、元明清时期在元明清时期,城市居住制度进一步发展。
这个时期的城市居住制度以里甲制度和保甲制度为主。
里甲制度是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里,每个里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居民的户籍、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事务。
保甲制度则是以十家为一甲,十甲为一保,通过互相监督和约束来维护社会治安。
四、近代以后到了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社会的变革,中国传统城市居住制度逐渐瓦解。
这个时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的规模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一些新的居住制度和社区管理制度开始出现,例如住房保障制度、社区自治制度等。
这些新的居住制度和社区管理制度的实行,对于推动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制度的变迁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秦汉时期的户籍管理和什伍连坐制度,到唐宋时期的坊市制度和夜禁制度,再到元明清时期的里甲制度和保甲制度,最后到近代以后的住房保障制度和社区自治制度等新的居住制度和社区管理制度的出现,这些制度的变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城建史--中国民居形式的演进
中国民居形式的演进:甄中国古建筑门类众多,其中数量最多、出现最早、分布最为广泛的就是中国民居这一门类。
中国国土辽阔、民族众多。
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和习俗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民居住宅的多样性。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具的进步,各地民居自身也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之中。
所以,中国民居形式的演进不仅存在空间地域上的过程,同时也存在时间上的过程。
一.地域的演进中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大体上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合院式、天井式、窑洞式、干阑式、土楼式、碉堡式、毡包式。
•合院式民居,通常包括三合院、四合院。
三合院例如有的“一颗印”,四合院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例如有四合院。
•天井式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东南、西南部分地区,主要在南方。
天井式从理论上也应该属于四合院,但是庭院狭窄,四周屋檐相连,屋顶形成了一个朝天的“斗”字,这就是“天井”。
•窑洞式民居,主要分布在西北的、等黄土高原地区。
有靠山窑洞和平地窑洞两种。
•干阑式民居,俗称吊脚楼,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广西、、、以及西部的湘区,都广泛存在这种形式。
•土楼式民居,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的部分地区。
土楼是“客家人”为了防御土匪的侵扰而建。
以的圆形土楼最为著名,和都是方形平面。
•碉堡式民居,分布于以及、、、等靠近的藏区。
这种建筑有效的满足了高原地区特殊气候条件下的生活需求。
•毡包式民居,俗称蒙古包。
主要分布于、新疆以及东北的广大草原牧区。
毡包式民居最大的特点是可拆卸,便于搬迁移动,能很好的适应游牧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需要。
•小结各地区的的传统民居受到地理气候、生活生产方式、社会历史的等影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形态。
二. 时间的演进•原始社会的民居中国历史悠久,最早的民居形式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万年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首先出现的有穴居和巢居。
穴居,一般是北方先民的居住形式。
从字面上就能看出,穴居就是从地面上掘土而居。
穴居从最开始的自然山洞到人工挖掘及半穴洞,最后到地面建筑,也就标志着土木结构的结合形势。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庙)右社(社稷,土神、谷神),面朝(群臣朝
拜场地)后市(市场),市朝一夫(边长百步的
正方形)。
——《周礼·考工记》
1.概念: 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中国古代的城市 (1)布局:
宫殿区、手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 (2)典型代表: ①商朝:
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 市的中心
半穴居
2.作用: ①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 ②人类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
筑屋定居
(二)村落的出现
1、出现: 农业出现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一定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
2、分布:
村落最早出现 在两河流域
(1)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临近水源,自然、地理等环境影响村落位置
(2)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
“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
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
A.秦都咸阳
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
C
牛刀小试:
3、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应”“上下有序”
的礼制程式,这体现的思想是( )
(二)代表性民居 3、中国古代的民居: (1)远古: 巢居与穴居
南方
北方
干栏式建筑 地面筑屋
(二)代表性民居 3、中国古代的民居: (2)先秦以来: ①设计理念:
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②布局:讲究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③结构: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
(3)明朝: ①结构: 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②民居类型: 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
中国古代的房屋建筑与居住方式
中国古代的房屋建筑与居住方式一、引言中国古代的房屋建筑与居住方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
本文将从房屋建筑的演变和居住方式的变迁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房屋建筑与居住方式的特点和影响。
二、房屋建筑的演变1. 原始社会:简易建筑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建造的是简易的树木和草草搭建的房屋,以应对自然环境的威胁。
这些房屋多为临时性建筑,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
2.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堆积房屋随着农业的出现,人们开始在定居点建造固定的住房。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文化,其特点之一是建造堆积房屋。
这种房屋的特点是用土坯堆砌而成,形状呈圆形或方形,内部设有不同功能的房间。
3. 商代:宫殿式建筑商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时的房屋建筑开始呈现出宫殿式的特点。
宫殿式建筑通常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结构宏伟,屋顶多采用檐角明显的歇山顶。
宫殿式建筑标志着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4. 周代:庙堂与宅邸分离周代时期,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得以确立,庙堂与宅邸开始分离。
庙堂建筑规模宏大,多为供奉祭祀的圣殿,而宅邸则注重居住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多采用庭院式布局,强调家庭生活的尊重和私密性。
5. 秦汉:宫殿建筑的繁荣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繁荣达到巅峰。
兵马俑被视为这一时期的杰作之一,充分展示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
宫殿建筑规模巨大,威严霸气,体现出秦汉王朝的强大国力和社会地位。
三、居住方式的变迁1. 胡人斜院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民族迁徙,胡汉文化交融的时期,胡人居住的方式对中国房屋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人斜院成为主要的居住方式,其特点是多个小房间围绕庭院布局,提高了私密性和居住舒适性。
2. 家族大院随着封建家族制度的确立,家族大院成为富有家族的代表性居住方式。
家族大院通常由多个建筑物组成,包括房屋、庑殿、花园等,充分展现了家族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积累。
3.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其布局一般以一个四合中心的庭院为核心,并围绕庭院布置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
第4章 城市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④邻里单位建筑的中心是小学,与其他服 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上。 ⑤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约64 75公 顷),密度每英亩10户。形状应该考虑孩 子步行上学不超过半英里(0.8千米)。 ⑥邻里单位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 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共同的原则: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以行人为基本尺度的道 路系统对外开放,构成住区基本的网络结构 ·以商业、住宅等明确的住区边界是创造领域 感和归属感必不可少的条件。 ·尺度适宜的住区规模和具有明显特征的住 区中心(商业、邮局、杜区活动中心)是创 造可识别的场所的关键。
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①TOD模式
卡尔索尔普提出了“公共变通导向的邻里 开发”简称(TOD)模式。该模式由“步行 街区”发展而来,是以区域性公共变通站 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一般不超 过600米)为半径的范围内,包含着中高 密度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 和服务等内容的复台功能社区。
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4.3现代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
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在东西方学者的努 力下,经历了从“花园城市”、“邻里单 位”到“居住小区”规划理论的探索。 4.3.1中国现代居住区的演变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城 市住宅建设出现生机。居住区规划出现了 以下几种模式:传统的大街--胡同(里弄) 规划方式、居住街坊、邻里单位、居住小 区等。
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城市详细规划设计
1、小区的规划原则: ①被城市道路所包围的居住地段。 ②有一套完整的日常使用的生活福利文化设 施,包括学校、托幼、饭馆和商店等。 ③形成完整的建筑群,创造便于生活的宅间。
中国古代城市的变迁
中国古代城市的变迁一、从定居点到城市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当时,人们开始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形成了最早的定居点。
这些定居点一开始只是简单的村落,由数十户人家组成,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一些定居点逐渐演变成城市。
二、城墙的建造古代城市的变迁与城墙的建造密不可分。
城墙的建造不仅是为了保护城市免受外敌侵扰,还是显示城市繁荣和权威的象征。
早期的城墙多采用土坯、石块等材料筑成,后来逐渐发展为用砖石砌筑的城墙。
城墙的建造不仅加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还促进了城市的规划和发展。
三、城市的规划古代城市的规划也是城市变迁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通常由官府组织,包括街道、市场、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布局。
城市规划的重要原则是方便交通、居住和商业活动。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规划也越来越复杂和完善。
四、城市的经济发展古代城市的变迁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开始兴起,商业活动日益繁荣。
城市成为商品交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手工业者。
古代城市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变迁。
五、城市的文化交流古代城市的变迁也促进了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交流。
城市成为各种文化的交融之地,不同地区的人们通过城市的交流而互相了解和学习。
城市的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六、城市的衰落和重新崛起古代城市的变迁往往伴随着城市的衰落和重新崛起。
有些城市因为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而逐渐衰落,失去了繁荣的景象。
然而,有些城市在衰落后又重新崛起,通过各种措施恢复了城市的繁荣。
这种城市的变迁是城市发展中常见的现象。
七、现代城市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现代城市的发展不仅注重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现代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遇。
古代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发展
古代中国的城市与建筑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城市与建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程。
古代中国的城市与建筑从起源初期的简陋、原始到后来的繁华、庄严,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和魅力。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概述古代中国城市与建筑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时期:原始而朴素的城市与建筑在先秦时期,中国的城市与建筑还处于比较原始和朴素的阶段。
在城市方面,战国时期的都城,如秦国的咸阳、赵国的邯郸,规模尚小,城墙简陋。
而古代的农村社会则更为常见,农民们在河流旁边修建简单的房屋和农田,形成了村落的雏形。
在建筑方面,古代中国的建筑主要以家庭住宅为主,以木材、泥土等天然材料为建筑材料,形式简单而实用。
典型的古代建筑风格有楚腴、鲁缶、郑墩,这些建筑风格以木构作为主要特点,展现了古代人们的居住需求和实用主义精神。
二、秦汉时期:宏伟壮丽的城市与建筑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国力强盛,城市与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城市方面,秦朝修筑了长城,连接了北方边防,并在各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都城。
而汉朝时期,国家疆域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继续扩张,成为一个繁荣的时代。
在建筑方面,秦汉时期的建筑追求宏伟壮丽,体现了皇权威严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典型的建筑有宫殿、陵墓、寺庙等。
宫殿建筑如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洛阳白马寺的白塔,都采用了大规模、高大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三、隋唐时期:繁华炽盛的城市与建筑隋唐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辉煌鼎盛的时代,城市与建筑发展达到了巅峰。
唐朝的长安、洛阳等城市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人口达到数百万,城市布局规划合理有序,市区繁忙繁荣。
在建筑方面,隋唐时期的建筑以宫殿和佛教寺庙为代表,体现了隆盛富庶和文化繁荣的特点。
典型的建筑有大明宫、小雁塔、法门寺等,这些建筑规模宏大,结构精细,雕刻精美,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发展。
四、宋元时期:精致与雅致的城市与建筑在宋元时期,城市与建筑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精致与雅致的特点。
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
浅谈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城市规划1001班王萱 201017020111摘要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其影响因素来自于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又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推动。
从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朝代都城规划管理思想切入,从而了解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演变。
关键词古代城市居住形式规划演变城市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组合起来的居民点。
所谓的居住形式, 主要是指居住生活的实体形式、空间环境以及人们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 还有其中表露出的礼法、习俗、信仰、审美等观念层次的东西。
中国古代居住文化给人们留下一个自然的生活住房的概念。
自然园林、青砖汉瓦、土石为材,依势而建。
在特定时空下的住居形式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这种偶然蕴藏着必然。
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文化范式, 深刻影响和限定着居住形式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
拿古代都城举例,纵观其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都城规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演变,而在都城这一庞大的居民点中,民房规划与居住习俗亦在相应地变化,大致有一条自成系统的发展线索。
这正是近现代中国城镇民居规划与居住习俗的重要源头,而探索这一演变脉络的积极意义也就在于此。
一、夏商周——规划的起源夏、商至西周时代的都城,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最初阶段。
这个时期的城市无城墙,规划性不强,西周都城丰京和镐京遗址中的宫殿基址、宗庙建筑、居住遗址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均较为分散,彼此不相连属,以郑州商城为例,其居住遗址则遍布城四周。
与后世城市的民居习俗相比较,这一时期的民居情况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这种分散的居住方式,应与自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聚族而居的习俗有密切关系。
其次,在这些都城的居住区内所发现的生产工具电农具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显然说明不少居民还从事农业生产,而这正是城乡,分化不久所特有的状况。
二、春秋战国——礼法体系的建立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雄,各国诸侯纷纷营建自己的都城,城市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二)兴起的概况 1.两河流域 2.中国古代城市 3.西方古代城市
四.世界各地的民居--各具特色
世界五大文明中心的民居特色及原因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 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运用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时空观念:认识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的时空特征。 史料实证:运用课文提供的史料、图片并搜集资料,探究古代的村落、集 镇和城市的史实。 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图片,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培养有效解 读材料,自主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古代的村落、集镇到城市发展,带给人 类的积极意义,树立为国家繁荣富强做出自己贡献的使命担当。
特点:北方主要有窑洞、四合院,南方徽派民居,福建土楼
陕北窑洞
北京四合院
窑洞
湘西吊脚楼
傣族干栏式竹楼
南北差异、地域差异
材料:四合院是民居当中古代礼制最充分的体现。四合院内外宅的划分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四合院的那种“北屋为尊,两厢次 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安排,完全是父慈子孝、夫唱妇随、 事兄以悌、朋友以义的道德伦理观念的现实转化。
4.古希腊、罗马:木、石、砖及后来的混凝土,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 拱券、希腊柱式,古罗马多层楼板叠加而成的集体住宅。 5.古印第安:圆锥形的帐篷,屋内不分隔间。
思考题 一.比较中、西古代城市的异同 不同:古代中国:中正对称,突出王权,体现礼制、等级与尊卑,政治 功能更突出。古代罗马不规则、不对称工商业和生活娱乐的功能更突出。 同: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都是政治中心;都有手工业和商业职 能。 二.城市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村落、集镇和城市的演变
三
4.中国古代的城市
布局 发展
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
居民区
布局工整
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神治者权的与宫王殿 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权相结合
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周朝城邑大 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
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 礼制、等级
《考工记》中城市规划宫城示意图
中国古代早期城市的特点:
四
3.古代中国
远古
人们在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用数目营巢,在地势高亢 干燥的地方挖穴而居,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 的两大类型:
• 巢居:多营建于南方,后世发展为干栏式民居。
• 穴居:大多营建于北方,后来逐渐升至地面,形成 地上建筑。
• 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先秦 以来
•
布局: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 结构: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
明朝 • 结构: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逐渐普及
以来
•
类型:现存的明清民居类型有北方窑洞、四合院, 南方徽派民居、福建土楼
巢居
穴居
四合院
四
4.古希腊罗马
核心 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的核心
建筑材料
古罗马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 土逐渐得到普及
建筑特点 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
二
3.中国古代的镇
两宋 元
明清
手工业者和商人,在集镇上开办作坊 和商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 多工商业集镇
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如 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
✓ 职能: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立;工商业者经营及 定居;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中国古代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1世纪)。
在这个时期,人居城市环境的发展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的,人们开始在河流旁边建立村落。
这些村落通常是简单的土屋群落,土屋通常以竹木为结构,覆盖茅草或稻草。
城市的规模较小,人们的生活主要依靠农耕和捕猎。
第二阶段是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5世纪)。
这个时期城市的发展与封建体制的形成紧密相关。
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出现了大量的贵族城市和国家首都。
这些城市规划完善,街道宽敞,并设置了一系列的城墙、宫殿和府邸。
人民的居住区被划分为各种等级,上层贵族居住在城市核心区域,而农民和低阶居民则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城市水利和排水设施开始得到重视,废水和垃圾处理也有了初步的措施。
第三阶段是官僚社会时期(公元5世纪-公元14世纪)。
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官僚城市,以县级和省级为主。
这些城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街道布局更加规则,并开始出现规划的城市区域。
城市内部分为官员区、商业区和居民区,每个区域有着明确的功能和规划。
城市内的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人们开始研究城市排水和供水系统,以保证城市的卫生和供水。
第四阶段是封建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过渡期(公元14世纪-19世纪)。
这个时期,中国城市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明清时期。
城市的规划逐渐趋于完善,宽敞的街道和广场成为一种常态。
城市内的建筑也更加多样化和精致化,寺庙、府邸和商业建筑开始兴建。
城市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城市排污和供水系统进一步完善。
最后一个阶段是近现代社会(19世纪末-20世纪)。
这个时期,中国城市的发展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城市的规模和人口进一步增加,城市规划开始采用西方的规划理念和方法。
城市的功能和角色进一步多样化,商业城市、工业城市和行政中心城市等开始出现。
城市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量的现代化设施和设备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中国古代城市的居住文化
构造
1、整体结构
闽南民居主要形式是四合院,延承中国传统的对 称建筑构造,气势宏伟庄严。
秦咸阳的宫城区包括咸阳宫,以 及仿建的六国宫室。
西汉长安城的宫城区分为五大宫 殿区。
东汉雒阳城的宫城区有南宫、北 宫及永安宫等三个主要宫殿区。
(二)单宫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城布局形成了小城从“多宫制”向 “单宫制”的转变,以及皇城整体“中轴线”的形成。
从此,中国古代都城形成了以单一“太极殿”为中心的 宫城、皇城与大城层层环绕的城市居住形态。
五、北京城的居住形态
从元朝开始中国北方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逐渐发育出 两种典型的形式:一是“胡同”,一是“四合院”。
(一)胡同
胡同形成于元朝,是宅第、院落、房屋连接而成,是一 排排宅第的间隔带,既可采光通风,又使得出入方便, 成了连接住所与交织的主干道间的脉络。
胡同不但是生活居住空间的一部分,也是都城交通网络 的基础层次,是“街制”的最低层次。
东汉以后的帝王陵墓朝向,也由“坐西朝东”转变为“坐 北朝南”。
二、城郭格局的变迁
(一)有城无郭
夏商时期的城市还没有形成“城”、“郭”分工的城市 居住形态;
只是在同一城区内部有限的范围内形成不同社会阶层居 住区空间上的分化;
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原始村落“混居”的特点; 整体上可以认为还是属于“混合”式的城市居住结构。
“四合院”,东、西、南、北四面都建有房屋,并 合围出一个敞亮的院落,是四方之房屋围绕合成的 院落,其建筑结构形成一个“口”字形的整体房屋 建筑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城市规划1001班王萱 201017020111摘要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形式的演变其影响因素来自于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古代城市的规划发展又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推动。
从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朝代都城规划管理思想切入,从而了解中国古代居住形式的演变。
关键词古代城市居住形式规划演变城市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组合起来的居民点。
所谓的居住形式, 主要是指居住生活的实体形式、空间环境以及人们的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 还有其中表露出的礼法、习俗、信仰、审美等观念层次的东西。
中国古代居住文化给人们留下一个自然的生活住房的概念。
自然园林、青砖汉瓦、土石为材,依势而建。
在特定时空下的住居形式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这种偶然蕴藏着必然。
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文化范式, 深刻影响和限定着居住形式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
拿古代都城举例,纵观其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都城规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演变,而在都城这一庞大的居民点中,民房规划与居住习俗亦在相应地变化,大致有一条自成系统的发展线索。
这正是近现代中国城镇民居规划与居住习俗的重要源头,而探索这一演变脉络的积极意义也就在于此。
一、夏商周——规划的起源夏、商至西周时代的都城,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最初阶段。
这个时期的城市无城墙,规划性不强,西周都城丰京和镐京遗址中的宫殿基址、宗庙建筑、居住遗址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均较为分散,彼此不相连属,以郑州商城为例,其居住遗址则遍布城四周。
与后世城市的民居习俗相比较,这一时期的民居情况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这种分散的居住方式,应与自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聚族而居的习俗有密切关系。
其次,在这些都城的居住区内所发现的生产工具电农具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显然说明不少居民还从事农业生产,而这正是城乡,分化不久所特有的状况。
二、春秋战国——礼法体系的建立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称雄,各国诸侯纷纷营建自己的都城,城市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由于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文化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其中, 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当推儒家思想。
礼制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孔子对周礼推崇备至。
儒家思想对后世帝王的太平之治提供了一套完整、正统的礼制体系,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名分, 由一种思想论述上升到权威的、正统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周礼•考工记》则是这套礼制体系对于营城建都方面的制度约束。
在这一社会大变革时期,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各国统治者都面临着内忧外患。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大小城制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较严格的民居规划开始出现。
居民区从分散状态逐渐集中于郭城内。
置民于郭,则外可御敌,内可防乱。
郭城内的居民区以里为基本居住单位。
这种新的居住单位,己是一种地域组织。
里内的居民姓氏混杂,且多按职业分工划分居住区域,以利管理。
《管子》即明确提出:“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咳,其事乱。
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里周围筑有密封的围墙,里门称“间”,设官吏管理。
这种密封式的民居规划的形成,是与这一时期尤其是春秋晚期以后专制主义政治的大大强化这一历史背景分不开的三、秦两汉——新的改变秦代的中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已经形成,“里”由地域组织变成基层行政组织。
到了汉代,住宅发展虽然等级观念更趋严重,但住宅在多样化的发展上,无疑又是中国居住发展的一大进步。
如四合院的出现,从汉代到清末的住宅形式大抵如此。
周代以来传统的城郭之制已基本消失,西汉长安城的五大宫殿的占地面积达个城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由于城内主要是宫殿、太仓、武库、园林、官府和贵族官吏的宅舍,留给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已极为狭小,充分反映了整个都城专为帝王、贵族服务的特点。
宫殿区分散为几个独立的建筑群,与居民里间同置于一个大城圈内,由于宫殿集中在城的南部和中部,所以一般的居民只能居住于城的北部,特别是东北部,这与东周宫殿都集中在宫城内的布局也不相同。
居民住的“里”四周有墙,各开一门,里内有十字街,每里住几十户人家。
据《汉书·地理志》载,长安“户八万八百,二十四万六千二百”。
如此众多的人口,就拥挤在这一百六十间里小片地段上,仅占全城的一分之一左右。
今在城址北墙外发现有大片西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可见有大多数居民住在城外。
广义上的长安城和洛阳城,已不限于城墙之内,城外除民居外,尚分布有多种手工业作坊、商市及离宫、礼制性建筑和苑囿等。
东汉洛阳城的情况与此类似。
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市在城内城外均有设置,也可证有大量居民居于城外。
这一与东周市民多居于郭城内的情况明显有别。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规则的初演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期,城市经济衰落,高强压的封建礼制让人们的居住理念开始趋向于理想主义的世外桃源,追求一种和谐宜居的思想境界。
这一时期的城市居民区与宫殿、官署、苑囿、贵族居住区严格分开,反应了阶级对立的严重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五、隋唐——秩序的颠峰隋唐时期,大一统的局而重新形成,城市经济向前发展。
隋唐都城长安、洛阳以其严整的总体设计、宏伟的气势,成为兴盛的隋唐帝国的政治、文化和国内、国际经济贸易的中心,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隋文帝时,在今西安市附近建设新都——大兴城,唐代仍以此为都,改名长安城。
全城以对准宫城、皇城及外郭城正南门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在外郭城范围内,以二十五条纵横交错的大街,将全城划分为一百零九个坊( 相当于过去的里)、和东、西两市。
这种方格网式的规划,使整个城的平面如同棋盘。
唐长安的里坊耐人寻味, 其具体分布情况是:“皇城之东近东郭, 东西三坊。
皇城之西近西郭, 东西三坊。
南北皆十三坊,象一年有润。
皇城之南, 东西四坊, 以象四时, 南北九坊,取则周礼九则之制。
同时, 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这三组数据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
三十六取象于周易, 由大阴六六之数构成,历来被赋予象征大吉的含义。
七十二是周易立数的原则三天两地的衍生, 天九地八乃最大的天地数, 即阳数和阴数之极, 七十二为两个极数之积,具有天地交泰、阴阳合德、至上至美的意义。
如此大规模的棋盘式居住里坊, 发扬光大了古代居住制度的秩序,反映了封建社会城市管理的高水平。
坊门早晚定时开闭, 并形成了自上而下、从大区域到小区域、不同层次的严密的城市管理机构。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唐代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颠峰时期。
史载唐长安城的人口约近百万,即分住于城内的坊和两市之内。
坊呈方形或长方形,四周都筑有坊墙。
绝大部分坊都是“开四门,中有十字街,四出趣门。
”这种布局已为考古发掘所证明,据发掘知,在坊内十字街( 宽15米) 分隔而成的四区内,又都有十字形的小巷( 时称“巷”或“曲”),发掘的部分巷道残宽仅2米多,相当于现在的胡同。
这样,十字街和十字巷就将全坊划分为十六区。
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壮大和工商业的日趋繁盛,这种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愈来愈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
从唐代中期以后,沿续了近千年的封闭式的坊市制度开始崩溃。
长安城不断发生拆毁坊墙,起造屋舍,侵占禁街的情况,尽管唐王朝三令五申,严加禁止,仍屡犯不绝。
工商贸易活动也逐渐逾出两市,在一些坊中出现。
各城门外及交通要道纷纷兴起草市。
到了唐代后期,宵禁制度益受冲击,夜市开始出现。
有的近市之坊,已出现了供行人歇息的类似旅店的场所。
一种新型的城市生活的雏形正在形成。
六、宋代——秩序的改良宋初汴梁城仍仿效唐代的封闭的坊市制,但随着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冲破传统的坊市制已成不可遏止之势。
北宋中期,汴梁城的坊墙开始被拆除。
汴梁城内城、外城乃至外城以外,都有一居民区和商业区。
在取消封闭式的里坊制之后,为了便于统治,宋朝官府把若干街巷组为一厢,每厢又分为若干坊。
据记载,东京城内共有八厢一百二十一坊,城外有九厢十四坊。
坊仍是基层行政单位,厢则为其上一级的行政机构。
两宋时期,城市规模不仅在量上又较大的发展,更在质的方面有所提高。
宋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宋代重“市”的而不重“城”以及宋王朝轻武重文的政治社会环境有关。
由于宋代的重“市”,宋朝有着比唐时期更为庞大的城市规模和数量。
如唐代在10万户以上居民的城市只有十几座,而两宋时期则增加到四十余座。
特别是宋都汴梁较之唐朝以前的城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取消了街道的坊里之隔,城市的街道沿街可以设店,商业网点的分布也较唐代的密集,而且摊贩众多,商业氛围很浓。
宋时期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也推动了城市园林和景观空间的快速发展。
由于宋代的统治阶级、文人、士大夫们陶醉在声色繁华、风景花鸟、诗情画意的世界里,十分注重园林与诗、画,对造园艺术的紧密结合,更注重创造富予诗情画意的景观空间。
两宋时期尤以叠山技术成为营园筑山营造最佳城市环境的普遍方式。
宋代的城市居住形式的改变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生产力及发展的需求,由底层的基础变化导致上层建筑的改变。
七、元明清——礼制的传承北京的居住区在皇城四周。
元大都中也有坊, 而明代共划37坊。
这些坊只是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划分, 不是有坊墙、坊门严格管理的坊里制。
居住区以街巷(胡同)划分为长条形的居住地段,间距约70m左右, 中间一般为三进的四合院相关联, 大多为南进口。
内城多住官僚贵族,外城多住一般贫民。
清北京由于民族矛盾比较突出,将内城一般居民牵至外城, 内门驻守八旗兵并设营房。
虽然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商业的逐步繁荣,给城市带来了一些变化, 明清北京依然沿用以往的秩序。
并且,在城市的规划布局上,完美的演绎了《考工记》的制序。
在居住的制式方面,也严格遵照礼法等级, 秩序井然。
明清时期的居住形式还有一种明显的现象,就是受国外住宅形制的影响,特别是到了清朝末年这种影响变得更加明显。
结语从我国古代城市民居规划及居住习俗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历代城市民居规划都受当时城市规制的制约,是当时总体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反映历史的一段进程。
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都城居住习俗,较之乡村更受各种制度的限制,自有其鲜明的特色。
从聚族而居、以职业划分里居、多农业人口到单纯的地域性的城市里坊制的形成;从封闭的、严加管制的里坊制到开放式民居区的出现;从集中市制到临街设店、草市瓦市以及大量商业街的涌现;从严格的宵禁制度到城市商业、文化夜生活的繁荣等等,都可见中国古代城市民居规划和居住、生活习俗的发展有着一条客观存在的逻辑道路。
而其开放式的最后形态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城市中的民居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