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案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3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自然特征与农业》,属于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地形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发展的变化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理解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农业发展的变化趋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业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农业的具体影响,以及农业发展的变化趋势的理解程度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掌握农业发展的变化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农业问题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农业的具体影响。

2.农业发展的变化趋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农业发展案例,使学生理解农业发展的变化趋势。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农业发展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业影响的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农业问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农业的具体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具体的农业发展案例,理解农业发展的变化趋势。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内容。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南方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运用南方地区地形图,指出南方的范围;2. 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灯自然地理特征;3. 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3.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等方法,巩固知识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观;2. 通过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 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 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南方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综合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播放南方地区典型的自然景观、农田景观图片,初步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导入新课]讲述:生活在南方,除了我们日常所观察到的,通过南方景观图的欣赏,我们对南方地区的环境更加熟悉了,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居住的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农业。

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活动一:利用教材45页图7.3南方地区的地形,学生自行在图上找出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

学生完成观察地图并发言:略教师指导并板书:1.地理范围: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濒临东海和南海活动二:多媒体展示教材45页图7.4南方地区东西地形差异的三幅图,学生小组合作在图7.3地形图上找出三处地形区的大致位置;并引导学生思考归纳这三副插图反映的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使学生认识地形差异是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内部差异的显著标志和形成基础。

指明学生:在多媒体地图上把三处地形区指出来并归纳地形特征。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29(20200512153636)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_29(20200512153636)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1、查阅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地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简单评价南方地区的位置。

2、分析地图及资料,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理解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的地理差异及气候与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有关南方的歌曲,感受江南水乡的美,让我们共同来见证不同人眼中南方的美。

出示图片(1)文人、画家笔下的南方(2)摄影者、食客眼中的南方。

通过歌词与图片我们领略了南方优美的自然风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方地区来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板书:第七章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1.出示学习目标2请同学们自读教材44——46页有关气候湿热的红土地这一部分内容,读图7.3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分析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分析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生: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板书: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3.读图7.3分析南方地区主要地形组成及地形特点。

生: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平原、低山、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板书:2、地形过渡:南方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条件对当地的气候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4.合作探究读图7.3分析南方地区所处纬度范围及所属温度带、干湿区,通过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该区主要气候类型,通过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南方地区主要气候特点及气候湿热的原因。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点与农业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1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点与农业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1

第一节自然特点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南方地域的位置、范围、地形特点。

2、南方地域的气候特点,了解红土地的成因。

进程与方式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域农业进展的有利条件;了解南方地域要紧的农作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对红土地有一个正确的熟悉。

【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方地域的位置、范围、地形特点。

南方地域农业进展的条件。

难点: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域农业进展的有利条件。

【课时】2【导学进程】【情境引入】出示南方地域的图片,给学生以感性熟悉红土地香蕉园水田桂林山水第一课时3、课时目标:南方地域的位置、范围;红土地的成因。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范围南方地域位于—以南,以东,南临。

2.地形南方地域地形,东西不同明显。

西部以和为主,东部交织散布着、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和。

3.气候(1)南方地域大部份位于纬度地域,属于带和带。

(2)南方地域最热月气温在之间,最冷月气温在以上。

受的阻碍,降水丰硕,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气候。

本区的气候特点。

(3)由于水热充沛,那个地址植被常绿,覆盖着(植被类型)。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域被称为“”。

【合作探讨】南方地域的地形不同及对气候的阻碍。

【课堂小结】【练习设计】选择题1.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南方地域与北方地域的分界限B.一月份0℃等温线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限2.南方地域的地形特点是()A.山地和丘陵为主B.平原和盆地为主C.盆地和高原为主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织散布3.我国闻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诗中写道:“……而此刻,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诗中“海峡”是指()A.琼州海峡B.朝鲜海峡C.台湾海峡D.渤海海峡4.关于南方地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数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同时受到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阻碍C.不受冬季风的阻碍D.要紧灾害性天气有台风、寒潮5.下列景观属于南方地域的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草原D.高山草甸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农作物及其散布;.农业进展的有利条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农作物。

2.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认识到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认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让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南方地区的“山清水秀”、“鱼米之乡”。

2.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
紫色盆地与红壤丘陵的形成。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2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山清水秀”、“鱼米之乡”图片导入
二、新课讲授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南国风光
2.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
3.南方地区的地形
4.南方地区的气候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有利条件
(2)不同的地形区的水田规模
2.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南方地区的一些自然特征,知道南方地区的范围、气候、土壤等知识,还学习了南方地区农作物的相关知识。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7.1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自学任务;
2、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发现并记录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学习疑问。

自学检测:
1、展示南方地区地形图,让学生在图中指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河流和湖泊等。

2、指导学生在课本图7.3中画出北回归线和北纬30°线;
3、多媒体出示南方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4、教师: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其农业有什么影响?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
承转:通过自学我们知道南方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它的这种地形特点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6页活动题进行小组讨论。

●结合南方地区地形图归纳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学生到图前边指边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河流和湖泊。

●学生在课本图7.3中画出北回归线和北纬30°线。

●结合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和课本材料,分析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征。

●结合前面学习的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P47的课文作答。

●学生读图、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总结原因。

●展示各自的成果。

●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学生讨论、交流、思考这两个问题。

三、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 1 页 共 7 页第一节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知识与能力 查阅中国四大区域地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简单评价南方地区的位置;分析地图及资料,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探究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查找南方地区的边界线,描述并评价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和资料,确定南方地区的地形组成,分析内部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景观图欣赏,感受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通过阅读物产分布图,了解自然条件对水田农业生产的影响;列举实例,说明南方地区丰富的物产,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基础上,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的地理差异。

南方地区的气候与地形对农业的影响。

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不同人眼中的南方地区文人、画家笔下的南方:摄影者、食客眼中的南方:【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欣赏南方地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

承转:我们面前的“南方”也就是我们的学习任务:一桌知识与技能的“大餐”,学会读图分析和感悟生活。

【讲授新课】一、描述位置做评价: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第2 页 共 7 页学生指图描述本区的相对位置和海陆位置;在描述边界线的基础上,描述南方地区的范围。

预设答案: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二、读图、查找定位置:认识南方地区主要的地理事物,熟悉其空间分布1.找出边界:秦岭、淮河、青藏高原。

标注海洋和河流:东海、南海、长江、珠江。

2.查找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查找山脉:横断山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南岭、台湾山脉。

八年级地理下册7.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7.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最热月接近30℃、最冷月1月0℃以上)。
3.河流湖泊—长江为我国最大的河流(长度和流量)、珠江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讨论南方地区区域内的自然差异
地形自东向西、气候自南向北
二.人文特征
1.农业,南方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就决定了南方地区的农业---水稻、茶叶、柑橘、香蕉、油菜、棉花等。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一节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农业
[讲授新课]
首先回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季风显著
2.纬度位置—热带与亚热带
二.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知识

技能
1.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特征。
2.了解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特征。
3.了解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特征。
过程

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板 书设 计
一.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2.纬度位置
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
2.气候特征
3.河流湖泊
三.人文特征
1.以水田为主的水田农业
2.饮食、交通、风俗等。
作业布置
46页活动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的第一节《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和具有北方特色的东北三省、黄土高原等地区。

本章内容在第七章中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中国地理差异。

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地图描述和评价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

.2根据气温和降水图总结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了解红土地的成因。

3.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坚信本地因地制宜发展果业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特征。

2.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难点】
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出示南方地区的图片,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红土地”“香蕉园”“水田”“桂林山水”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位置: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是东海和南海。

(展示南方地区地形图)
地形:
西部:高原和盆地——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东西差异明显
东部:平原、低山和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气候:
南方纬度较低,受季风的影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阅读资料】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
【活动】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

【承转】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塑造了南方地区发达的农业。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阅读P47页课本并讨论】
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地形条件:平原地区,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

(2)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

2.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展示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分布图)
水稻、油菜、甘蔗、热带,亚热带水果。

3.合作交流
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

根据课本P48页的资料,完成连线,并解释原因。

教学后记
本教案所包含内容并不多,但课本要点都已涉及到,唯一欠缺的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和学生间的讨论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板书设计: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位置:
地形:
气候: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合作交流
2.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及其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