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我校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由李广全、李尚志编写的基础模块《数学》教材。角的概念的推广来自本教材的第五章的第一节。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的推广,首先通过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阐明了推广角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又以“动”的观点给出了正、负、零角的概念,最后引入了象限角的概念。本节课的学习具有以下必要性:
1、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2、是前面所学函数类型的延伸。
3、是描述旋转运动和周期性现象的重要特征量。
4、是专业的重要学习工具。
2、课时安排
5.1.1节:任意角的概念的推广,45分钟。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象限角”的含义,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观点审视事物。
能力目标:通过布置课前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讨论、讲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实用性;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掌握象限角的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旋转方向的观察、象限角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为中职一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普遍对初中数学有恐惧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生重视专业课,忽视基础课的学习;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但缺乏耐心和恒心。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学科特点,更多的学习活动设计将以观察、识别、分析、判断、讨论为主线,以掌握方法、步骤为目标,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引入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象限角的概念。树立运动变化的观点,理解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并由此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1)引导发现法。通过已学过角的定义来发现角的概念是可以推广的。
(2)任务驱动法。通过实际问题,使角的推广变得更为必要,如螺丝扳手紧固螺丝、时针与分针、车轮的旋转等等,都能形成角的概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形成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突出角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3)多媒体法。通过讲解、归纳、概括来介绍角的有关要概念,通过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1)分类学习法:了解数学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弄清角的分类及分类的方法。
(2)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出该角,并判断其所在象限。
3、象限角的判断方法
①、定义法:根据象限角的定义判断;
②、利用角的余数范围判断:将超出00--3600的角除以3600判断其余数所在象限,从而得出此角所在象限;
③、利用软件批量操作判断
三、课堂分组练习:
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结果,对排名前三的队伍进行加分奖励。
1、锐角是第几象限的角?第一象限的角是否都是锐角?
答:锐角是第一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不一定是锐角。
2、指出下列各角是第几象限角?
(1) 420°,(2)-75°,(3) 855°,(4)-510°.
(答案:(1)第一象限角,(2)第四象限角,(3)第二象限角,(4)第三象限角)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象限角的概念,要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本节课重点是学习象限角的判断方法。严格区分“界限角”与“象限角”;“小于90°的角”“第一象限角”和“锐角”的不同意义。
五、课外作业
同步练习册5.1.1 A组题(必做);
同步练习册5.1.1 B组题(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