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五重”思想贯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合集下载

论于永正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

论于永正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

论于永正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作者:张练韦冬余陈凤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6期内容摘要:特级教师于永正,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语文教学经验,归纳总结出了“五重”教学理念,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并在自己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将这些教学理念不断的运用、完善和发展。

“重情趣”阐明了建立良好课堂需要的前提和课堂的理想状态,“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揭示了学习语文的过程和规律,“重习惯”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培养目的。

这些教学理念是完全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对于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高效科学的教学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于永正小学语文五重教学一.“五重教学”法的内涵于永正是在教育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语文教育大家,他把自身四十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语文教学经验,归结为“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五重教学”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手段和目的。

(一)重情趣情与趣的相互交融是于永正语文教学最突出的特点。

“重情趣”强调教学中既要“重情”,又要“重趣”。

“重情”。

情就是情感、感情,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要对学生有情,古往今来,无数教育大师都非常强调教育要有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1]教师要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个性,让他们自由快乐的成长。

还要理解学生,要“蹲下来看学生”,要用自己极大的宽容与耐心,善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

另一方面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职业的认同感,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这样就能够从教学中找到幸福感。

上课有情既要关注教材,又要关注学生,要想把一堂课上好,首先就得把教材吃透,通过朗读的方式把课文读得深情并茂,去感悟文本中的情感。

同时,课中又要关注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要用自身的善意和爱意去点拨、鼓舞、激励学生。

2024年小学教学“五认真”实施细则

2024年小学教学“五认真”实施细则

2024年小学教学“五认真”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五认真”教学理念是指小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真精神,包括认真思考、认真学习、认真交流、认真实践和认真评价。

认真精神是一种积极主动、责任心强、专注致志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通过实施“五认真”,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二、实施目标1. 培养学生的认真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4. 加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律性和自评意识。

三、实施内容1. 认真思考1.1 设计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1.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和探究,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1.3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信息筛选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认真学习2.1 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2 配备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多层次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和需求。

2.3 设立学习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3. 认真交流3.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3.2 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听取他人意见和尊重他人观点的能力。

3.3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互动交流,共同推动知识的传递和学风的建设。

4. 认真实践4.1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4.2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项目或团队项目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

4.3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案五思落实的内容有哪些

教案五思落实的内容有哪些

教案五思落实的内容有哪些
教案五思落实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思考:教案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具体描
述了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教案中应包含教学目标的阐述和解释,以及如何评估学生是否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

2. 教学内容思考:教案应详细列出要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内容。

这些内容应与学
生的年龄、能力和学习需要相适应。

教案中应包含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以及教
学资源的准备和利用。

3. 教学方法思考:教案应明确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这些方法应该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参与和互动。

教案中应包含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分工。

4. 教学评价思考:教案应考虑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评价方法
应多样化,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教案中应包含评价工具和标准的选
择和说明,以及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5. 反思与改进思考:教案应鼓励教师进行反思和改进。

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教案中应包含教师对教学过程和结
果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改进的具体措施和计划。

以上是教案五思落实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综合考虑和规划,可以制定出
科学合理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精品]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精品]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玲珑剔透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12月22日再次聆听了于老师的课及讲座,感受很深,于是收集学习了一些关于于老师的教学经验,进行恶补,稍作总结,推荐给大家。

于永正老师热衷于语文教学改革,为小学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语文教学天地。

他不仅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更重要的走进学生的心灵,研究学法,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重教学法(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是于老师1999年12月14日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读完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我反复研读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于老师心灵的独白,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于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

文中所述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与我们的教学生活是那样的接近,细细读来,就像聆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同事传授教学之道。

一、重情趣于永正老师指出,崇高的神圣的师爱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如果教师真正理解学生,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就能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激起他们快乐、奋发向上的主人翁热情,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也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试想,学生整天生活在批评与责备中,情绪低落,怎么会对学习感兴趣呢?又怎么谈得上思维活跃、创新学习?于老师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

这种境界,与我们现在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如此的一致。

可见,于老师是具有超前意识的。

一个教师,不能只做教师匠,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要有爱心,还要有智慧,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重情趣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

于老师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他的词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

他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千方百计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尽量发展学生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

这是于老师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蹲下身来,静听学生的心声?如果真的如此,相信我们的学生也会感受到跟我们学习是一种快乐,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运用开题报告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运用开题报告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运用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情感体验和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如何将于永正五重教学法与小学语文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运用情况,分析其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效果,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
1.调查小学语文教师对于于永正五重教学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分析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运用情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3.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于永正五重教学法的接受程度和学习体验;
4.对比于永正五重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运用效果,分析其优缺点;
5.提出改进建议,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应用于永正五重教学法提供指导。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对于于永正五重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和分析,探讨其核心理念和特点;
2.对于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运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3.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于永正五重教学法的接受程度和学习体验;
4.对比于永正五重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运用效果,分析其优缺点;
5.提出改进建议,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应用于永正五重教学法提供指导。

五重教学法,教你如何上好一堂课

五重教学法,教你如何上好一堂课

五重教学法,教你如何上好一堂课第一重:重情趣1.上课要有情。

‚有情‛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

课堂教学,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

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

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这一环是关键。

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

这时,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

教学是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

有人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一百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

而于老师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与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于老师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也常常反话正说,于老师清楚地知道,在儿童的世界里,伟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

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慰劝便是伟大。

它是老师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

当然,对于严重影响别人学习的行为,对于那些视学习为儿戏、经常拖拉作业的学生,是要严肃批评的。

但有一道界线不能逾越,那就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

于老师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和蔼可亲,更注重理解并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活上的内在需要。

在教学中,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理解、同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2.上课要有趣。

‚有趣‛就是课要上的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并且乐此不疲。

但有趣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把肤浅的刺激当作趣味。

那么,怎样才有趣呢?首先要钻研好教材。

我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肯罢休。

从于永正“五重”教学艺术视角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从于永正“五重”教学艺术视角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从于永正“五重”教学艺术视角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特级教师于永正,从1962年工作以来至今己有40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反思形成教学艺术,总结出“五重”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其具体的教学表现当中
窥探其教学艺术。

本文通过对于永正教学实录的归纳和整理,总结出于永正在教学语言、课堂对话、板画运用的教学艺术,并由此引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分为三方面:教师和文本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透过于永正“五重”教学艺术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从精准掌握教材、激发学习兴趣、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创建有效教学模式几方面论述。

小学教学“五认真”管理规定

小学教学“五认真”管理规定

小学教学“五认真”管理规定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认真的态度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 认真听讲:学生要端正听讲态度,专心听讲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并做好听讲的记录和笔记,以确保能够全面理解课堂内容。

2. 认真思考:学生要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不仅能帮助自己深入理解知识,还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认真写作:学生要认真完成任课科目的作业和练习,按照要求进行思考、写作和整理。

写作中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4. 认真做题:学生在课后的作业和学习中,要认真对待每道题目,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思考解题思路,花足够的时间解决问题,并及时纠正错误。

5. 认真检查:学生要在完成作业后认真检查,确保作业无误。

同时,要重视老师的评语和批改意见,及时总结反思,找出自身的不足和提高的方向。

小学教学的“五认真”管理规定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并养成严谨和自律的学习习惯。

第 1 页共 1 页。

“五重“教学艺术视角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王芳

“五重“教学艺术视角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王芳

"五重"教学艺术视角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王芳发布时间:2023-05-29T09:18:49.44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6期作者:王芳[导读] 人人都有独特之处,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师怎样做才能注意到其个性差异,使其学习闪出创造火花,焕发出人性光辉。

语文课堂上,笔者建议“用五重促进五性”地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重感情——活化学生学习方式“体验性”;重个性——注重学生“独特性”的学习方式;重自主――突出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独立性”;重探究——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重实践——打开学生“问题性”学习模式。

重庆市垫江县高安小学校 408300摘要:人人都有独特之处,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师怎样做才能注意到其个性差异,使其学习闪出创造火花,焕发出人性光辉。

语文课堂上,笔者建议“用五重促进五性”地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重感情——活化学生学习方式“体验性”;重个性——注重学生“独特性”的学习方式;重自主――突出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独立性”;重探究——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重实践——打开学生“问题性”学习模式。

关键词:五重教育;教学对策;小学语文引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学生学习模式的“五性”,逐渐构建起以“五重”为主要内容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张扬了学生个性。

下午主要针对"五重"教学艺术视角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展开讨论。

一、重情感——激活学生学习方式的“体验性”教学开场的第一把榔头,要敲进学生的心。

”在语文课堂上,入情方法有很多种,语言,图片,音乐,视频......都能成为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的帮手。

例如,教师教学《那个星期天》一课,时间节点切入,梳理文章脉络,用鱼骨图的方式让故事一目了然,用心情曲线图,让小男孩的心情变化具体可感。

教师以文章表达特色——妙用短句、融情于事、融情于景作为教学重难点,采用句子比较、图文对照、联系生活、以读促悟等方式,有方法、有策略,层层深入地挖掘文章中真实自然表达情感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要“五重”

语文课堂教学要“五重”

语文课堂教学要“五重”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注意时间是有限的。

在短短的时间要做到有实效,就需要删繁就简。

目标明确,指向清晰,训练到位,使每堂课都成为有效教学。

一、重积累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常提的古训。

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应将积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教材是一个重要的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实施积累应该依纲据本,不能脱离教材。

如《秋魂》中的警句,《最后一课》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看云识天气》中的精当的动词、精彩的比喻句、精美的写“云”句等。

为抓好学生的语言积累,各种雅词、成语、美句、警句都是我们的积累对象。

积累要贯穿课堂内外。

二、重效率“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的意义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这不仅仅减少师生课后“开小灶”麻烦的好对策,还可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用来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人爱好,教师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逐步养成师生做事求效率、有条理的好习惯。

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指标是学生学的如何,就是单位时间内教师预设的教学活动学生接受的程度怎样。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的,而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教师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训练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

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

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

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

四、重备课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

教案五思落实的内容是什么

教案五思落实的内容是什么

教案五思落实的内容是什么教案五思落实的内容是指在撰写教案时要考虑到的五个重要方面,即目标思考、知识思考、方法思考、评价思考和素质思考。

下面是对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和指导。

1. 目标思考:在教案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指学生应该掌握的具体知识内容;能力目标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技能;情感目标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撰写教案时,要明确目标,并确保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2. 知识思考:在教案中,需要考虑知识的组织和呈现方式。

教师应该清晰地组织教学内容,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要注意知识的呈现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3. 方法思考:在教案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

同时,要注重教学策略的设计,如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

4. 评价思考:在教案中,需要考虑评价的方式和标准。

教师应该明确评价的目的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如测试、作业、项目等。

同时,要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反馈。

5. 素质思考:在教案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在教案中,可以设置相关的活动和任务,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总之,教案五思落实的内容包括目标思考、知识思考、方法思考、评价思考和素质思考。

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应该全面考虑这五个方面,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小学教学“五认真”实施细则模版

小学教学“五认真”实施细则模版

小学教学“五认真”实施细则模版一、态度认真1. 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 教师要准时到达教室,并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教学材料、检查教学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

3. 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展现对教学的热情和专注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师要积极回应学生的提问和困惑,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

二、知识认真1.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 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课本、教具、多媒体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拓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师要定期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过程认真1. 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

2.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讨论、练习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巩固,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效果认真1. 教师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 教师要进行定期的学情分析和评测,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进步,并给予相应的激励和指导。

3. 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4. 教师要与学生及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

5. 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讲究“五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讲究“五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讲究“五重”摘要:高效课堂不是以学生“学会”为唯一目的,它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并形成学习的能力。

因而,我们必须懂得,高效课堂的教学必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讲究“五重”:重学生、重情感、重交流、重过程、重实践。

关键词:高效课堂主动学习高效学习自我成长过程交流高校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很多教育专家对此有专门的分析和解释,目前国内关于高效课堂的讨论也比较多,各地均有适应本地特点的创新模式,但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仅有指导性的教学思路还不够,还需要明确的、有操作性的具体要求。

个人理解,高效课堂,主要应该是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效率,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

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和提高。

也就是说,学生的自我成长状况或发展程度是判断语文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手段之一。

作为一个从教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传统的应试教育,认为衡量学习成功的标准就是一张高分数的成绩单。

从校园里培养出来的不是一个人格健全、思想健康、智力素质过硬的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而是一个自私、狭隘的、柔弱的读书人。

显然,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在有效的40分钟内,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将知识更好地吸收,变成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是值得我们这些在一线的教师认真思索的。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语文高效课堂要讲究的“五重”:一、重学生传统的应试教育,重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就像一个大仓库,学生就像一个小仓库,教学过程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小仓库。

在课堂上教师是一个“演讲者”,学生只是充当了一个观众的角色,偶尔有一些发言,也是被动的回答。

长此以往,学生没有了灵气,没有了兴趣,更没有了个性。

教师给出的问题,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答案,学生像猜谜语一样围着这个答案猜来猜去。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孟向利一、重情趣——随风潜入夜语文教学应该是情意浓浓、起伏跌宕、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或默默无语地沉思,或张扬个性地进行口语辩争,或奋笔疾书,或催人泪下,或开怀大笑等等。

以至达到“随风潜入夜”的效果。

欲达到上述最佳效果的直接因素,是于先生期望语文教师要做到: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三是对课堂(上课)有情。

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要把握好教材、读懂教材,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思想和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切实做到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

以情感人,理在其中。

“少些理性,多些情趣”是于永正先生教育教学的座右铭之一。

二、重感悟——润物细无声所谓感悟,就是先感后悟,先感知文本后悟其义,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于先生的做法“就是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

“怎样悟?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

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既然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于先生在教学中是怎样做的呢?1、备课先备“读”。

于先生备课时第一要务就是把文本“反复读,正确读,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

达到将“静态的文字”读成“动态的文本”,直至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2、上课抓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

于老师做到“每个人都读通顺,一部分人读出感情”。

在这个过程中,于老师主要是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如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等。

第二件事是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

于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或抓住文章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精彩处”等等。

这一环节最见老师的功力,最能看出老师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老师本人的素养。

第三件事是要求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

于老师认为“微观探究”,最重要的是要抓准“要害”,切不可课课背诵、面面俱到。

小学语文教学的“五重视”

小学语文教学的“五重视”

生 活 实际 进 行 思 考 , 养 了学 生 的发 散 思 维 。 过 生 动 而 富 培 通 有 感情 的语 句 , 发 了学 生 的 同情 心 , 现 了 学 生 与 文 本 的 激 实
对话 。同时 , 可 以对 课 文 内容 进 行 说 与 写 的 拓展 延伸 。这 还
诗 人 对 初 夏 荷 花 、 塘 美 景 的 喜 爱 之情 。 池
火 花 , 开 思维 之 门 , 乐地 参 与学 习。 如 在 学 习《 蝌 蚪 找 打 快 小 妈 妈 》 一 课 时 , 学 生 戴 上 头 饰 , 角色 表 演 , 加 上 生 动 这 让 分 再
上 看 虽 然 少 , 是 其 社 会 容 量 很 大 , 有作 者 的 生活 经 历 、 但 含 人 生感 悟 、 值 观 念 等 等 , 些 都要 求 我 们教 师 考 虑 内 容 的 价 这 拓 展 延 伸 。 在 教 学 中老 师 不 仅 教 给 学 生 知 识 , 通 过 发 散 还
f 读 时圈出疑 点 , 从而让他们在 课堂学 习时更
l 有针对性。
语文教学 情境 , 时可 以收到 有 的效果。
“ 风潜 入夜 , 物细无 声” 随 润 -
在语 文课 堂 教 学 中 , 的课 文 适 当配 上 音 乐 , 作 者 、 有 使 教
师 、 生 三 者 情 感 融 为 一 体 。 如 《 小 的 船 》 一 课 , 了 让 学 小 这 为 学 生更 好 地 感 受 夜 空 的 美 丽 , 师 可 先 用 幻 灯展 示课 文 的 插 教
三 、 说 、 演 . 入 角 色 说 演 融
是 启迪 学 生思 维 , 养 学 生 Nhomakorabea创 新能 力 的催 化 剂 。 培 其 实 , 学 语 文 , 其 是 中 年 级 语 文 , 文 内 容 从 文 字 小 尤 课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五性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五性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五性一、情感性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

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因此,教师上课时要使自己的“情”与课文的“情”融为一体,并把这种情传导给学生,激起他们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声情并貌的描述、情感真挚的朗读、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爱的鼓舞和情感的激励。

这种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雨点》这篇课文时,首先用饱含感情的导语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滴答、滴答,下雨啦!小雨点离开云朵妈妈的怀抱……”接着,这位老师又用轻柔的语音,和谐的节奏和优美深情的语调范读课文:“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

”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进了课文美好的情境中,孩子们也情不自禁的跟着读起来。

二、趣味性“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教材的优势,努力挖掘其中包含的情趣。

同时也要善于发挥自身的特长,用幽默、风趣、传神的语言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

一位教师在教《标点符号的争吵》一课时,将学生编成小组,让每人戴上头饰,扮演成不同的角色,进行读书、讨论和交流,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不仅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而且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和极富创造力的的想象得到充分的表现与发挥,三、形象性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不仅要准确简练,通俗易懂,而且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运用绘声绘色的讲解,贴切形象的比喻,惟妙惟肖的拟声,力求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燕”这个字笔画繁多,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难记,一位老师在教这个字时,先用简笔画法在黑板上画了只燕子,让学生观察,然后领着孩子们“画”燕子,最上面的就是燕子的头,中间的“口”作燕子的身体,“北”相当于燕子的一对翅膀,最后再给小燕子“画”上剪刀似的尾巴——四点底。

三年级下语文落实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三年级下语文落实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三年级下语文落实五认真的具体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观点可以说是对如何提高质量的规律性认
识的升华,对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校一以贯之的主题,其中扎扎实实落实教学“五认真”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根据区局教学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五认真”工作考核细则,着重体现新精神,突出教师在备课、上课方面的个性体现与创新实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方式和途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是动力,科研是导向,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坚持向课改要质量,完善各项制度,定人定点的联络制度,随机听课制度、研讨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双查制度、月考制度等。

二、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完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
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是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常言道: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

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首先从领导班子做起,成立“提高质量检测小组,胡校长任组长,其它班子成员任组员,班子成员下到各组,承包到人。

做到一听、二看、三检测、四交流、五反馈。

一听,听推门课,每周每个领导必须听推门课,二看,看每个班的学习习惯。

三检测,听课后随堂检测。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于永正“五重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作者:鲍青刘月香来源:《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第01期[摘要] 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来自于他几十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在当下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方面运用“五重教学法”有着非常普遍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五重教学法”[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006-02于永正,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

于老师在长期的小学语文实践教学和指导研究中逐渐摸索总结出了许多富贵的经验,并提出了著名的“五重教学法”,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他的“五重教学法”将传统授课与现代教法相结合,不仅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标志着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成熟和进一步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风格。

一、关于“五重教学法”(一)重情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于永正老师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情与趣的互相交融。

重情,就是重感情,首先老师要对学生有感情,老师不但要爱护体贴学生,还要理解尊重学生,尤其对学困生,老师应该更多地去关心和帮助他们。

其次是上课要有情。

上课有情分为关注教材和学生两个方面。

在备课时,老师要多读课文,直到读懂为止,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媒介的特征进行书写教案。

上课后,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文本对话,同时进行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与此同时,老师更多的是要去关注学生上课的行为表现,进行恰当的引导。

重趣,其实就是要让课堂生动有趣。

(二)重感悟重感悟就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去读书,自己去领会。

首先要悟内容,悟意义,不仅要扫清语言文字的干扰,读懂课文,还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段落大意。

其次是悟情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的意思及独到之处。

领悟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要“读”熟练,读的时候要带有感情。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一)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一)

于永正老师的小学语文“五重”教学法(一)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自己教了几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语文”。

但是,这“五重语文”的正式出台,还是近几年的事。

他为什么能在近几年正式提出“五重语文”的基本理念呢?我想,一方面是于老师执著地遵循母语教育规律,不断地实践、探索、反思、提炼、升华自己的语文教改历程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于老师注重与时俱进,及时用语文新课改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反映。

“五重”教学理念的提出,推动他的语文课堂教学稳步进入华夏大师级的理想境界。

(一)重情趣━━“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1、为什么要重情趣?于永正认为,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实在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

因为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

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也没有了。

所以,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知识、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情趣”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于永正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集中而生动地体现,其显著特点是“目中有人”,实质是对人的本性的关注。

正如于老师所说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

一句话,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

”他的这一思想随着新课改的步步深入而不断得到升华。

于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认识过程、实践过程,更是人的发展过程、生命过程。

因此,他最终将自己的关注点置于教育伦理的层面;他倾注博大的爱心,关照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与持续性,自觉地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

人的本质意义在于“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与意识对象”,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在于促进人的这种“意识”与“意志”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五重”思想贯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发表时间:2019-07-09T08:55:18.743Z 来源:《成功》2018年第7期作者:张红梅[导读] 斯人已去,思想永存。

全国小语届的泰斗于永正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所提出的“五重教学法”思想却依然鲜活着。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有责任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率真谦逊的品格及求真务实的教学思想,让语文教学卓有成效地开展,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邳州市八路镇宋圩小学江苏徐州 221000
斯人已去,思想永存。

全国小语届的泰斗于永正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所提出的“五重教学法”思想却依然鲜活着。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有责任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率真谦逊的品格及求真务实的教学思想,让语文教学卓有成效地开展,让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一、重情趣——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迸发语文学习热情
于老师风趣幽默,他的课也是妙趣横生、魅力四射。

从课前交流到启发点拨,从即时评价到课尾总结,无不弥漫着情趣,跃动着灵性,让听课的学生或老师耳目一新、如坐春风。

比如,教学《“番茄太阳”》,在引导学生学习“颊”这个生字时,他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这个字跟哪个字组成了什么词,之后再要求学生找出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又问学生是否读懂了“面颊”这个词,并要求回答问题的那个学生用手摸一摸老师的面颊。

那位学生用自己的一只小手摸了于老师的半边脸,于老师相机开起了玩笑:“我只长了半面脸啊?”学生大笑起来,于是该生又用双手摸了摸于老师脸的两边。

于老师趁机解释道:“‘面颊’就是脸的两边,左边一半,右边一半。

谢谢这位同学让我知道了什么叫面颊!”瞧,教学这个“颊”字,于老师真是动了一番心思,他通过让一位学生摸自己的脸让所有学生都理解了“颊”的意思,同时增添了学习的情趣,也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课堂上,于老师“亲学生”的举动俯拾皆是、举不胜举,无不让观者动容,心生敬佩。

二、重感悟——培养敏锐的阅读悟性,发展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朗读、感悟和表达,借此培养学生敏锐的悟性。

于老师认为,“重感悟”应拒绝繁琐的分析,杜绝教师“一言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语文学习规律,真正将探究、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去自主阅读,独立领悟。

阅读课文要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悟其义、悟其情、悟其法。

于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悟”的方法有时让人叹为观止的。

他执教的《草》《小稻秧脱险记》等课文都是非常经典的课例。

课堂上他善于用自己娴熟的简笔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善于用妙趣横生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致。

他要求学生找一找、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评一评,在引导学生在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综合调动学生的感官,唤醒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悟与内化文本语言,理解事物的特点及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将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深入。

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于老师教得轻松自在,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听于老师上课都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因为于老师很会通过创造情趣引发孩子们开怀大笑,迸发语文学习热情。

笔者在课堂上也能够尝试运用上面的一些方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如,教学《螳螂捕蝉》,笔者安排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吴王和少年,在花园里展开了一段对话。

通过这样的对话,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锻炼了学生的语感及语用能力。

三、重积累——丰富学生知识经验,提升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学习是个慢功,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切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而要发扬“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精神。

于永正老师认为,“重积累”就是在听、说、读、写及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去感知、贮存、丰富、升华。

他认为“积累”,既包括语言和语文知识的积累,也包括对人生哲理的积累,还包括学习情感的积累。

只有通过日积月累,才能充实自己的知识仓库,让经验与智慧不断丰富起来。

语文教师应强化积累意识,通过不同的途径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积累。

比如,笔者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第4单元的3篇课文,其中都有描写泪水的语句,学完其中的最后一篇课文后,笔者要求学生将这些句子进行阅读比较,感悟泪水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并做好这方面的语言积累与情感积淀。

积累的意识在编者的意图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教师要充分挖掘与整合教材,做好拓展学习与积累工作,提升听说读写能力。

四、重迁移——引导学生拓展运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此言强调的是教学要做好迁移与拓展的工作,追求“举一反三、教一得三”的效果,以获取效益最大化。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拓展运用的能力,彰显迁移意识。

比如,六年级《烟台的海》一文,中间描写四季景色的部分写作思路相同,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先安排学生速读第2—5自然段,去自主发现作者在构思上“由写景到写人”的规律,然后回过头来指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弄清烟台的海冬天的景色的特点及人物的精神面貌,再放手让学生运用先前学习的方法自主阅读后面三个自然段,找出不同季节海的特点及人的活动情况。

在导读的设计上笔者采取了“由扶到放”的策略,这种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消极状态。

五、重习惯——维持学生语文学习动力,追求学习效益
叶圣陶先生强调,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好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生。

于老师所重视的“习惯”,既指学习习惯,也指语言运用的习惯。

对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上得到了精彩的演绎。

于老师在写字指导中有习惯的培养,在读书评价及问题点拨中也渗透着习惯的培养。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坚持向于老师学习,注重习惯的培养。

在板书课题、生字词语或是板书课文结构提纲,笔者的书写总是一丝不苟、端端正正,力图给学生作出好的示范,帮助学生树立“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

“预习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任何学科都要预习。

”“读书要学会做标记,作上了标记就表明文章的重点词句或段落,已经引起了你的关注与思考。

”“写好的同学反复念几遍,同位互相读一读,别忘了写好细节和对话。

”……这些话语都是笔者在阅读活动中对学生读写习惯的肯定与指点。

笔者认为习惯培养要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要时刻对学生给予关注与提醒,追求习惯成自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于永正先生在小语教坛上奋斗了四十多年,奉献了四十多年,他凭借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与教育智慧,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感悟浓缩成了“五重”教学法。

这一教学思想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彰显了于老师既实且活、质朴自然的教学风格。

他的教育思想犹如一面亮丽旗帜,永远指引着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漫漫征程上不懈实践与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