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汇总
中集半挂车技术标准
![中集半挂车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fde722c376baf1ffc4fad22.png)
中集车辆半挂车技术标准Q/CHVC001-2015半挂车技术标准2015-01-1发布 2015-01-1实施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集车辆集团生产的半挂车设计标准本标准由中集车辆集团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集车辆集团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集车辆集团生产的半挂车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350-1998 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和代号Q/ZJV001-2008 车辆型号编制规则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 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 9744-1997 载重汽车轮胎GB/T 2977-1997 载重汽车轮胎系列GB/T4606-2006 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T 4607-2006 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9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T 15088-94 汽车半挂车牵引座牵引销强度试验GB/T 5053.1-85 汽车与挂车之间24N型电连接器GB/T 5909-1995 载货汽车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12673-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12674-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T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GB/T12677-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GB/T12678-90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JB/T 4185-86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JT 3137.2-89 半挂车牵引座通用技术条件JT 3139.2-89 挂车车轴通用技术条件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 5994-1992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B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310- 1999 半挂车支承装置JT 3138.1-89 半挂车支承装置基本参数系列QC/T 486- 1999 汽车标牌GB 7063-94 汽车护轮板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TS/CTR/Q01-2004 中集车辆产品油漆标准GB 9417-88 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Q/ZJV002-2008 车辆识别代号(VIN)编制规则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3技术要求3.1半挂车应全部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9661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7.png)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半挂车是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广泛应用于物流、货运和运输行业。
为了确保半挂车的安全、高效和可靠运行,必须满足一系列通用技术条件。
本文将从设计要求、制造标准、安全性能和环保要求等方面,对半挂车的通用技术条件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要求1.载荷能力:半挂车必须具备足够的载荷能力,以满足不同货物的运输需求。
设计时应考虑挂车的结构强度、轴重分配和悬挂系统等因素,确保挂车在不同路况和载荷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适应性:半挂车必须具备良好的道路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等级公路、城市道路及乡村道路的行驶需求。
设计时需考虑轮胎规格、悬挂系统、离地高度等因素,以确保挂车在各种路况下的通过性和舒适性。
3.空气动力学性能:为了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行驶效率,降低油耗,半挂车的设计应注重空气动力学性能。
通过优化车身形状、降低车身高度、使用流线型部件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阻系数,提高挂车的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
4.便于维修:半挂车的设计应便于维修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采用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接口、易于更换的零部件等,可简化维修流程,提高维修效率。
二、制造标准1.材料选用:半挂车的制造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如钢材、铝材、橡胶等。
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以满足挂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要求。
2.制造工艺:半挂车的制造过程应符合相关工艺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例如,焊接工艺、涂装工艺、装配工艺等应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质量缺陷。
3.检测与试验:制造过程中应对半挂车进行各项检测和试验,以确保其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例如,对车身结构进行强度测试、对制动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对电气系统进行安全性能测试等。
三、安全性能1.制动系统:半挂车必须配备可靠的制动系统,包括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等。
制动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制动力矩和稳定性,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停车并避免事故发生。
2.灯光与信号装置:半挂车必须配备齐全的灯光与信号装置,如转向灯、刹车灯、示廓灯等。
汽车运输国内汽车货物运输的标准版
![汽车运输国内汽车货物运输的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341d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c.png)
汽车运输国内汽车货物运输的标准版在现代物流行业中,汽车运输是一种普遍且重要的运输方式。
国内汽车货物运输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在保证货物安全和运输效率的同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汽车运输国内汽车货物运输的标准版。
一、装载及运输要求1. 货物装载:在装载车辆之前,货物应经过分类、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对于易碎、易漏、易腐蚀等货物,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货物的重量和体积应符合车辆的承载能力,并且装载过程中要保证稳定性。
2. 运输工具选用: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重量和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运输工具,如低平板车、集装箱卡车等。
运输工具应具备相关的运输工具资质,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运输路线选择:在规划运输路线时,应综合考虑道路状况、运输距离、交通流量、天气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路线。
此外,在涉及特殊货物运输时,应根据相关法规要求选择适当的路线,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公共安全造成影响。
二、司机及工作人员要求1. 司机资质:驾驶员应具备相应的驾驶证件、从业资格证明和运输证件。
同时,驾驶员应具备一定的驾驶经验和相关职业道德素养,熟悉交通法规和运输操作流程,并接受相关培训。
2. 安全意识培养:司机及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同时,司机在行驶中应始终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车辆的维护保养,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素质要求:司机及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货主和其他相关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他们应保持身体健康,遵守工作纪律,不得在工作时间内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三、安全管理要求1. 车辆安全装备:运输车辆应配备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安全装备,如防撞设施、紧急疏散工具、消防设备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2. 货物跟踪与管理:货物运输过程中,应实行货物跟踪和管理,确保运输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
![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f1944e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1.png)
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半挂车是指由牵引车和拖车两部分组成的运输车辆,具有前部支撑在牵引车上,后部支撑在地面上的特点。
在中国,半挂车是货物运输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安全性和合格性检验十分重要。
1.车辆外观和尺寸:半挂车的外观和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车身长度、宽度和高度等。
车辆外观应平整、无裂缝和变形等缺陷,涂装应均匀、无掉漆现象。
2.车辆结构和安全性:半挂车的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车架、连接件、钢板等。
车架应均匀、无明显的变形或断裂,连接件应可靠、无松动。
钢板应无明显的疲劳或开裂现象。
3.制动系统:半挂车的制动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制动器、制动盘、制动总泵等。
制动器应反应灵敏,制动盘应无磨损和裂纹。
制动总泵应工作正常,制动系统应无泄漏和气泡现象。
4.灯光和电气系统:半挂车的灯光和电气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前照灯、后尾灯、转向灯等。
灯光应亮度均匀、无闪烁和短路现象。
电气系统应无漏电和短路现象。
5.轮胎和悬挂系统:半挂车的轮胎和悬挂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轮胎花纹、胎面情况、悬挂轮胎间距等。
轮胎应有足够的胎纹深度,胎面应平整无磨损。
悬挂轮胎间距应均匀,悬挂系统应无松动和异响。
6.燃油系统和底盘:半挂车的燃油系统和底盘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燃油箱、燃油管路和底盘防护等。
燃油箱应无渗漏和变形,燃油管路应无漏油和杂物堵塞。
底盘防护应完好,无裂纹和松动现象。
7.半挂车配件:半挂车的配件应符合相关标准,包括拖把、牵引钩、安全锁等。
拖把应无明显变形或断裂,牵引钩应可靠无松动。
安全锁应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正常使用。
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确保半挂车的安全性和合格性,避免潜在的事故风险。
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半挂车存在的问题,保障货物运输的顺利进行,并提升行业整体的安全水平。
同时,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也可以提升自身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因此,半挂车系列产品检验规范的制定和执行非常必要。
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技术要求
![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e1c534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d.png)
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技术要求1整车1.1空陆联运厢式运输半挂车(以下简称“半挂车”)应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1.2半挂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应符合GB1589的规定。
1.3半挂车整车性能应符合GB/T23336的规定。
1.4半挂车运行安全要求应符合GB7258的规定。
1.5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应符合GB4785的规定。
1.6半挂车应设置车身反光标识和尾部标志板,车身反光标识应符合GB23254的规定,尾部标志板应符合GB25990的规定。
1.7半挂车应使用50号牵引销,基本尺寸和安装应符合GB/T4606的规定。
1.8牵引销座板离地高度不应大于900mm,承载面高度不应大于1000mm。
1.9半挂车宜采用空气悬挂。
2车厢2.1车厢承载面左右两侧应设置对称布置的导向装置,导向装置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464mm,车厢内部高度不应小于2997mm。
2.2厢体结构宜选用侧帘式结构,结构应符合JT/T389、QC/T××××的规定。
2.3厢体侧墙、前墙及后墙强度应满足JT/T389—2022中附录A的要求。
2.4车厢应具备良好的防雨密封性能,车厢内不应有渗漏现象。
2.5车厢承载面应承受1.33倍的额定载荷。
2.6车厢应设置传送辊系统、挡货/限位装置。
2.7车厢尾部应设置导入滚筒,用于引导航空集装器在装卸过程中进出车厢。
2.8宜设置便于海关铅封的绳索结构、门式结构。
2.9顶部宜采用滑动顶或升降顶结构,且应保证车辆运行过程中滑动顶处于闭合位置,升降顶恢复原位。
3传送辊系统3.1传送辊系统宜采用升降式结构;升降高度不应小于13mm,运输过程中应处于下降状态,下降后辊子上端应落于车厢地板下方。
3.2传送辊系统应铺满车厢承载面,面积载荷不应小于13kN/m2。
3.3单个辊子的直径与轴径应符合JB/T7012的规定,直径宜为76mm,轴径宜为20 mm。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409cd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1.png)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在货物运输领域,集装箱运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作为集装箱运输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标准对于保障货物运输的安全和高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技术标准的深度和广度出发,全面评估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要求,以及其在货物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1】技术标准的深度评估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作为运输装备,其技术标准直接关系到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在车辆结构方面,骨架式半挂车需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保障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在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方面,也有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以确保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在安全防护和紧固装置方面,更是有严格的技术标准要求,以充分保障货物和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另在装载和运输效率方面,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标准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在半挂车与集装箱的连接方式、装载方式和卸载方式方面,需要与国际通用的标准相一致,以确保能够适配各类货物和不同类型的集装箱。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多功能性和通用性,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货物运输需求。
从深度上来看,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标准涵盖了车辆结构、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安全防护装置、紧固装置、连接方式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方面的技术要求都直接关系到货物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2】技术标准的广度评估除了技术标准的深度评估外,我们还需要对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标准进行广度评估,即考虑其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在这方面,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标准也有着相应的要求。
在适用性方面,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道路和工况,包括平原、山区、高原、沿海等多种路况,以确保货物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运输。
在通用性方面,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的技术标准也需要考虑到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适用性,包括对国际通用集装箱的适配性和通用性。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b1b870fad6195f312ba6b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JB 4185—86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行驶在各级公路及城市道路上由半挂牵引车牵引的各种半挂车。
1 技术要求1.1 整车要求1.1.1 半挂车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1.1.2 半挂车中具有专用功能的部件及总成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部(专业)标准。
1.1.3 半挂车的外形尺寸应符合GB 1589—7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的规定。
1.1.4 照明及信号系统应符合GB 4785—84《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的规定。
1.1.5 电气设备应符合JB 2361—77《汽车、拖拉机用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电线接头应符合JB 1450~1456—74《汽车用电线接头》的规定。
1.1.6 恒接件应按JB/ZQ 3011—83《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施焊。
1.1.7 油漆涂层应符合JB/Z 111—86《汽车油漆涂层》的规定,漆膜应能自然干燥。
1.1.8 半挂汽车列车产生的噪声应符合GB 1495—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的规定。
1.1.9 半挂车的结构应保证半挂汽车列车满载时以半挂牵引车能达到的最高车速正常行驶。
1.1.10 半挂车应具有与半挂牵引车一致的对环境、气候的适应能力。
1.1.11 半挂车应设置支承装置。
该装置离地间隙不得小于320mm。
若为手驱动时,在半挂车满载情况下,施于手柄的力不得超过196N(特重型半挂车由用户与制造厂另行商定)。
1.1.12 半挂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不得小于半挂牵引车的最小离地间隙(特重型半挂车和特种半挂车由用户与制造厂另行商定)。
1.1.13 半挂车使用的润滑油和工作液应与半挂牵引车一致。
1.1.14 半挂车前口转半径(见图1)R=2040mm (最大值)对一般方头半挂车S=1600mm(最大值)对于通道式集装箱半挂车,S的最大值为914mm,不包括安装集装箱闭锁装置或类似装置的前横梁。
国家标准《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2cd6a7b9f3f90f76c61b9b.png)
国家标准《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15年8月一、项目背景与任务来源车辆运输车是乘用车(部分商用车)生产企业与各经销商和用户之间进行商品车运送的载体,也是专用汽车行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车型之一。
随着我国汽车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车辆运输车来运送商品车。
但最近几年来超载超限运输成为车辆物流行业的恶疾。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我国现有的5万余辆商品车运输列车中约99%的长度在25m以上,最长的超过了40m,部分车辆装车后宽度达 3.3m,远远超出了国家强制性标准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要求和GB/T 26774-2011《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铰接式、封闭厢式、中置轴商品车运输汽车列车16.5m、18.1m和20.0m的长度限值要求,也远远超出了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法规限值,出现了“大怪”、“二怪”和“气死怪”等超限运输车辆。
为提高我国车辆运输车的整体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GB/T 26774-2011《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整合了JT/T 427-2000《轿车运输挂车通用技术条件》和QC/T 679-2002《车辆运输车》两项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标准发布后,围绕着标准的实施,在汽车物流行业内引起较大反响,车辆的外廓尺寸是争议焦点。
2012年6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下达《专用校车系列型谱》等58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2]37号),下达了GB/T 26774-2011《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修订计划(计划号20120010-T-339),负责起草单位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二、编制过程为了确保标准制修订内容准确、充分反映车辆实际情况、能够真正指导实际生产,且使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协调、可行,以及在技术先进性、适用性、连续性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同时既要考虑能够满足公路交通运输设施要求,还应考虑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实际,更要积极与国际接轨。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6e90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3.png)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在指定的主题下展开文章撰写,需要对该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挖掘出其中的深度和广度,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文章需要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
文章应该包含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以便读者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该主题,而且还应包含个人观点和理解。
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1.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的历史渊源2. 目前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4.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5. 对于未来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的展望和建议6.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对于物流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文章的结构:1. 引言:介绍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历史渊源: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该技术标准的形成和发展3. 现状和趋势:分析目前的技术标准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4. 地位和影响:探讨该技术标准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5. 政策和法规:分析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对技术标准制定和执行的影响6. 展望和建议:对未来该技术标准的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7. 影响与展望:探讨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对国民经济和物流行业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8. 结论:对文章进行总结性的回顾,并阐明个人观点和理解输出结果将根据输入内容生成。
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作为货物运输领域的重要标准之一,其发展历程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货物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而技术标准的规范与完善正是保障货物运输的关键。
历史渊源回顾40尺集装箱骨架式半挂车技术标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当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集装箱运输的兴起,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货物运输方式面临着种种问题,例如装卸效率低、货物破损率高等。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厢式挂车技术条件》(JTT389-2022)解读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厢式挂车技术条件》(JTT389-2022)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5a693a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1.png)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汉阳专⽤汽⻋研究所等单位修订交通运输⾏业标准《厢式挂⻋技术条件》(J T /T 389—2010)的计划(计划编号:JT 2019-14)。
2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变化情况相⽐于2010版标准,新发布的2022版标准技术内容有了较⼤的变化,其中更改了28条,删除了7条,增加了12条,图 ~ 年货⻋产销统计情况图 侧帘厢式挂⻋ 图 翼开启厢式挂⻋2.2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部分分为整⻋要求、⻋厢基本要求、冷藏⻋厢要求、侧帘⻋厢要求、翼开启⻋厢要求等五⼤部分,相⽐⾏业综述SPECIAL PURPOSE VEHICLE辆,而厢式挂⻋在甩挂运输脱开时,因缺少电源,导致厢式挂⻋装卸货作业时货厢内光线昏暗,不利于装卸货作业。
部分货运站场及挂⻋⽣产企业已预留了供电接口,以便使⽤外接电源给⻋厢内照明装置供电,新增该项要求可以提⾼作业的便利性,保障作业安全。
c.加严了含⽔率要求。
新标准对木质地板的含⽔率改为低于10%,含⽔率这⼀要求有助于延⻓木质地板的使⽤寿命,最⼤程度上保证运输过程中货厢内⼲燥。
d.增加了地板结构要求。
由于物流⾏业的发展,厢式挂⻋在进⾏装卸货物时已经出现多种不同的机械化辅助装备,类似于叉⻋、吊机等,为适应⾏业发展,修订后的标准对厢体地板结构强度提出了要求,增加了厢体结构强度应适应货物及装卸设备的使⽤要求。
e.增加了载荷布置标识和修改了系固点相关要求。
载荷布置标识要求是为了使⻋辆⽣产企业对⻋辆设计进⾏校核,同时也可以指导货运企业合理的装载货物,避免挂⻋轴荷分配不合理超出限值,货厢内系固点布置、强度能保证分布合理,能够承受⾜够的⼒来栓固货物,该要求与JT/T 1178.2-2019中9.1和9.2条保持同步。
由于新增条款已经对系固点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及强度进⾏了规定,更加规范全⾯;同时结合E N 12642的最新标准要求,删除了2010版本中关于侧帘厢式挂⻋最⼤载质量和固定装置相关要求。
集装箱运输标准版
![集装箱运输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e356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b.png)
集装箱运输标准版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物流网络的不断完善,集装箱运输成为了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环节之一。
为了确保集装箱运输的顺利进行,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本文将介绍集装箱运输的标准版,包括尺寸标准、装载限制、安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1. 集装箱尺寸标准集装箱的尺寸是按照国际标准统一确定的,以确保不同国家的集装箱能够互相兼容,实现全球货物的流通。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的是ISO标准,其中最常见的是20英尺和40英尺的集装箱。
20英尺集装箱的外部尺寸为长约6.058米、宽约2.438米、高约2.591米,内部尺寸则稍小一些。
40英尺集装箱的外部尺寸为长约12.192米、宽约2.438米、高约2.591米。
此外,还有一些非标准尺寸的集装箱,如10英尺、45英尺等,但使用较少。
2. 装载限制为了确保货物的安全和船舶的平衡,对集装箱的装载有一定的限制。
首先是重量限制,主要包括毛重限制和净重限制。
毛重限制是指集装箱内货物的总重量,通常控制在20至30吨之间。
净重限制是指集装箱本身的重量减去集装箱内货物的重量,通常不超过容器的最大承载能力。
其次是尺寸限制,包括集装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超过标准尺寸的货物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或选择非标准尺寸的集装箱进行运输。
3. 安全要求集装箱运输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为了保证货物和人员的安全,各国都有一系列的安全要求。
首先是集装箱的防盗措施,包括安装安全门锁、密封装置等,以防止非法侵入和货物失窃。
其次是危险品的运输要求,如化学品、易燃品等需要符合国际危险品运输规则,进行特殊的包装和标记。
此外,集装箱的标志和编号也是安全要求的一部分,用于追踪和管理货物的运输情况。
4. 装卸要求集装箱的装卸是集装箱运输中一项重要的环节,要求装卸工作快速、高效且安全。
装卸要求通常包括集装箱的正确摆放和固定、使用合适的装卸设备、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等。
此外,还需要根据货物的性质和装载要求进行特殊的操作,如冷藏集装箱的电源连接、易碎货物的特殊保护等。
集装箱运输半挂车标准
![集装箱运输半挂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761c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c.png)
集装箱运输半挂车标准集装箱运输半挂车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集装箱的载货车辆。
它具有特殊的结构和设计,以适应集装箱的装载、固定和运输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标准。
1.车身结构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常采用平板式或低底盘式结构。
平板式结构指车身为平板状,方便装载和卸载集装箱。
低底盘式结构则可以提供更低的车身高度,以适应限高要求较严格的道路和桥梁。
2.载重能力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载重能力通常根据其轴数和轴距来确定。
一般而言,集装箱运输半挂车可根据需要配置2至4个轴组,以增加承载能力。
载重能力的要求还与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相关。
3.集装箱固定装置为了确保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配备了集装箱固定装置。
这些装置通常包括各种类型的锁销、角铁和拉杆等,用于固定集装箱在车身上的位置,防止其滑动和倾斜。
4.集装箱尺寸适配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设计需要考虑不同尺寸的集装箱。
根据国际标准ISO668,集装箱通常有20英尺(约6.1米)、40英尺(约12.2米)和45英尺(约13.7米)等尺寸。
半挂车应具备适应这些不同尺寸集装箱的能力,并提供相应的固定装置。
5.制动系统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制动系统要符合当地法规和标准。
一般来说,采用空气制动系统,包括制动气压供应、制动阀门和制动器等组件。
此外,还应配置紧急制动和停车制动功能,以确保安全性。
6.照明和信号装置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配备了照明和信号装置,以增加可见性并向其他道路用户传达关键信息。
这包括前后灯光、刹车灯、转向灯、示宽灯和倒车灯等。
7.安全设备为了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集装箱运输半挂车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这包括消防器材、急救箱、安全锁和标识等,以应对紧急情况和确保人员安全。
8.泊车制动和稳定装置为了避免在停放或静止状态下发生意外事故,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常配备了泊车制动和稳定装置。
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地固定车辆,防止它在停放时滑动或倾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来规范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设计和使用。
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结构的技术标准规定
![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结构的技术标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14d04b91a37f111f1855b24.png)
附件1: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结构的技术标准规定一、基本原则用于装载海关监管货物的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以下统称“箱(厢)”〕应当符合下列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一)箱(厢)体结构严密、完整,箱(厢)体密封部分可以施加海关封志。
如采用非法手段取出或者装入货物,将会损坏海关封志,或者在箱(厢)体外留下开拆痕迹。
1.箱(厢)体各组成部分(端壁、侧壁、底板、门、顶板、角柱、纵桁、横梁等)的装配方式,应当保证无法从箱(厢)体外面移动或者调换其各组成部分或者改变其结构,否则将会留下明显可见痕迹。
2.当箱(厢)体顶板、侧壁、底板、门由不同部件组成时,这些部件应当符合上述规定,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
(二)海关封志可以简便而有效地施加在箱(厢)体上。
1.箱(厢)门和其他关闭部分(包括截止旋塞、人孔盖、法兰等),应当配有可以简便而有效地施加海关封志的装置,其结构设计应当保证无法从箱(厢)体外部打开箱门和其他一切关闭装置,否则将会破坏海关封志。
2.箱(厢)体的通气孔和排水孔,应当装有防护罩等类似装置,用以防止由通气孔和排水孔进入箱(厢)体内部。
该防护罩等类似装置无法从箱(厢)体外部被移动或者调换,否则将会留下明显可见痕迹。
(三)箱(厢)体应无可供藏匿货物的隐蔽部位。
1.凡组合部件在结构上必需留有必要空隙的部位(例如双层壁板之间的空隙),但为了防止这些部位用于藏匿货物,箱(厢)体内部的衬板应当无法被移动或者调换,否则将会留下明显可见痕迹。
2.为便于海关查验,上述留有空隙的结构数量应当控制在最少限度。
(四)箱(厢)体装载货物空间,应当便于海关检查。
二、联接结构的规定如使用联接紧固配件(如铆钉、螺钉、螺栓和螺帽等)装配箱(厢)体构件(如门板、侧壁等)时,应当采用将联接紧固配件由外向内穿入,在箱(厢)内部紧固的装配方式,并能保证这些联接紧固配件无法从箱(厢)体外部被拆除或者调换(如将螺母焊接在螺栓上)。
凡是可以从一面拆除或者更换而不留下明显痕迹的联接紧固配件(如膨胀螺栓、螺丝和暗钉等),均不得使用。
集装箱标准精选(最新)
![集装箱标准精选(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69094d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2.png)
集装箱标准精选(最新)集装箱标准精选(最新)G1413《GB/T 1413-2008 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1835《GB/T 1835-2006 系列1集装箱角件》G1836《GB/T1836-1997 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1992《GB/T 1992-2006 集装箱术语》G2934《GB/T 2934-2007 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G3716《GB/T3716-2001 托盘术语》G4995《GB/T 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G4996《GB/T4996-1996 联运通用平托盘试验方法》G5338《GB/T5338-2002 系列1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通用集装箱》G7392《GB/T7392-1998 系列1:集装箱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保温集装箱》G10454《GB/T10454-2000 集装袋》G11601《GB/T11601-2000 集装箱进出港站检查交流要求》G11602《GB 11602-2007 集装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规程》G12418《GB/T12418-2001 钢制通用集装箱修理技术要求》G12419《GB/T 12419-2005 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级别划分、设备配备及建设要求》G15140《GB/T 15140-2008 航空货运集装单元技术要求》G15419《GB/T 15419-2008 国际集装箱货运交接方式代码》G15846《GB/T 15846-2006 集装箱门框密封条》G16299《GB/T16299-1996 飞机底舱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16470《GB/T 16470-2008 托盘单元货载》G16561《GB/T16561-1996 集装箱设备交接单》G16563《GB/T16563-1996 液体、气体及加压干散货罐式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6564《GB/T16564-1996 平台式、台架式式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6956《GB/T16956-1997 船用集装箱绑扎件》G17271《GB/T17271-1998 集装箱运输术语》G17272.1《GB/T17272.1-1998 集装箱在船舶上的信息:箱位座标代码》G17272.2《GB/T17272.2-1998 集装箱在船舶上的信息:电传数据代码》G17273《GB/T 17273-2006 集装箱设备数据交换(CEDEX)一般通信代码》G17273.1《GB/T17273.1-1998 集装箱设备数据交换:通信代码》G171274《GB/T17274-1998 无压干散货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7382《GB/T 17382-2008 系列1集装箱装卸和栓固》G17423《GB/T17423-1998 系列1集装箱罐式集装箱的接口》G17448《GB/T17448-1998 集装袋运输包装尺寸系列》G17769《GB/T17769-1999 航空运输集装器的管理》G17770《GB/T17770-1999 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17894《GB/T17894-1999 集装箱自动识别》G18156《GB/T18156-2000 海上国际集装箱货物交付单证》G18227《GB/T18227-2000 航空货运集装板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18228《GB/T18228-2000 航空货运集装板网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18354《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G18433《GB/T18433-2001 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G18768《GB/T18768-2002 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G18769《GB/T18769-2002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G18832《GB/T18832-2002 箱式、立柱式托盘》G18982《GB/T18982-2003 集装箱用耐腐蚀钢板和钢带》G19211《GB19211-2003 辐射型集装箱检查系统》G19450《GB/T19450-2004 纸基平托盘》G19536《GB/T 19536-2015 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G19920《GB/T 19920-2005 船用集装箱支撑件》G20077《GB/T 20077-2006 一次性托盘》G22430《GB/T 22430-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进/出门报告报文》G22431《GB/T 22431-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船舶离港报文》G22432《GB/T 22432-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挂靠信息报文》G22433《GB/T 22433-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堆存报告报文》G22434《GB/T 22434-2008 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运输计划及实施信息报文》G23678《GB/T 23678-2009 供应链监控用集装箱电子箱封应用技术规范》G23679《GB/T 23679-2009 集装箱机械箱封》G26933《GB/T 26933-2011 钢制通用集装箱封闭槽型顶板》G26934《GB/T 26934-2011 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规范》G26935《GB/T 26935-2011 集装箱钢材表面处理和涂料施工规范》G26936《GB/T 26936-2011 集装箱自粘标贴》G26937《GB/T 26937-2011 统计集装箱量的换算单位》GJ3229《GJB 3229-1998 空投集装用具规范》GJ4361《GJB 4361-2002 军用集装箱类型、尺寸和额定质量》GJ4362《GJB 4362-2002 军用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J5688《GJB5688-2006 Z 军用集装箱运输技术规程》BB0020《BB/T0020-2001 组合型塑木平托盘》J3773《JB/T3773.1~3-1999 托盘搬运车》J4780《JB/T4780-2002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J4781《JB/T 4781-2005 液化气体罐式集装箱(含标准释义)》J4782《JB/T 4782-2007 液体危险货物罐式集装箱》J4783《JB/T 4783~4784-2007 低温液体汽车罐车、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J11270《JB/T 11270-2011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条件》JT397《JT 397-2007 危险货物集装箱港门作业安全规程》JT466《JT/T 466-2001 集装箱船装/卸报告报文》JT623《JT/T 623-2005 集装箱吊具》JT672《JT/T 672-2006 海运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安全技术要求》JT725《JT/T 725-2008 集装箱多式联运电子数据交换基于XML 的装/卸报告报文》JT726《JT/T 726-2008 集装箱多式联运电子数据交换基于XML 的舱单报文》JT727《JT/T 727-2008 集装箱吊具全回转装置》JT810《JT/T 810-2011 集装箱涂料》JT811《JT T 811-2011 集装箱密封胶》JTJ282《JTJ/T 282-2006 集装箱码头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货运全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货运全挂车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3aff92ba1aa8114531d98b.png)
GB/T 17275—1998前言本标准依据JT 3105—85《货运全挂车通用技术条件》(1982年版)进行修订。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JT 3105—85作废。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挂车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德有、李永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275—1998货运全挂车通用技术条件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freightfull trailer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货运全挂车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公路及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货运全挂车。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89—1989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GB 4781—1984 牵引车与全挂车的机械连接装置互换性GB 4785—1984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GB 7285—198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 13873—1992 货运挂车试验方法JB/Z 111—1986 汽车油漆涂层JT 3136.2—1989 全挂车转盘通用技术条件JT 3138.2—1989 挂车车轴通用技术条件JT/T 3147—1992 货运挂车侧面防护装置3 技术条件3.1 整车3.1.1 全挂车的外廓尺寸按GB 1589执行。
3.1.2 全挂车所有零部件应按规定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装配正确,数量齐全。
3.1.3 外购、外协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所有零部件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车。
3.1.4 所有螺栓、螺母均应进行表面处理,所有联接件、紧固件必须联接可靠,不得松脱。
3.1.5 各处润滑油嘴齐全、有效,并按设计规定加注润滑脂。
3.1.6 牵引环中心至左、右前轮中心的距离差不大于6mm。
国内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国内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12dd42852458fb770b56d7.png)
Q/CIMC 中集集团企业标准Q/CIMC22002—2008国内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2008-12-31发布 2009-01-01实施中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档 (3)3 技术要求 (4)4 油漆规范 (17)5 试验方法 (17)6 标志、运输和储存 (17)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集车辆集团生产的中国境内销售的半挂车设计依据。
本标准由集团技术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集团技术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子韬、刘晓晨、叶振祥、陈学峰、董华周、周国防、刘恒斌等。
国内半挂车通用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集车辆集团基于中国标准生产的半挂车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档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T 17350-1998 专用汽车和专用半挂车术语和代号Q/ZJV001-2006 车辆型号编制规则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 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 9744-1997 载重汽车轮胎GB/T 2977-1997 载重汽车轮胎系列GB/T4606-2006 道路车辆 半挂车牵引座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 GB/T 4607-2006 道路车辆 半挂车牵引座9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 GB/T 15088-94 汽车 半挂车牵引座牵引销 强度试验GB/T 5053.1-85 汽车与挂车之间24N型电连接器GB/T 5909-1995 载货汽车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12673-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12674-90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T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GB/T12677-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GB/T12678-90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JB/T 4185-86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JT 3137.2-89 半挂车牵引座通用技术条件JT 3139.2-89 挂车车轴通用技术条件QC/T 453-2002 厢式运输车GB1413-1998 系列1集装箱 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 5994-1992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B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 310- 1999 半挂车支承装置TS/TDP/P01-2008 中集车辆产品油漆标准JT 3138.1-89 半挂车支承装置基本参数系列QC/T 486- 1999 汽车标牌GB 7063-94 汽车护轮板GB 9417-88 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Q/ZJV002-2008 车辆识别代号(VIN)编制规则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A406-2002 车身反光标识QC/T453-1999 厢式货车通用技术条件QC/T222-1997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QC/T560-1999 散装水泥车技术条件3 技术要求3.1 半挂车应全部符合上述标准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TDP东风征梦(十堰)专用车辆公司专用车技术标准 TS/TDP/Q01-2011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2011-4-19发布 2011-4-30实施东风征梦专用车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版本A中国集装箱运输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TS/TDP/C01-2011目录前言Ⅲ1.范围(1)2.引用标准(1)3.技术要求(1)3.1一般要求(1)3.2车架(2)3.2.1车架变形控制要求(2)3.2.2 牵引销安装要求(2)3.2.3车架与接口要求(4)3.3 支撑装置(6)3.4车轴与悬挂装置(6)3.4.1车轴与悬挂部件的组装(6)3.4.2悬挂支架与车架的焊接(7)3.4.3 车轴——板簧组件与悬挂支架的组装(8)3.4.4 车轴轴线的校直(8)3.5 制动系统(8)3.5.1安装要求(9)3.5.2 调试要求(10)3.6 电器系统(10)3.6.1安装要求(10)3.6.2测试要求(11)3.7车轮安装调整(11)3.8 油漆(11)4. 试验方法(11)5. 检测规则(12)5.1 出厂检验(12)5.2 型式试验(12)5.3 定型试验(12)6. 标注、包装、运输及贮存(13)6.3包装、运输(13)6.4贮存(13)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东风征梦专用车半挂车(包括骨架车平板车)系列产品通用技术要求,从而提供了改系列产品在设计阶段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
在编写要求和表达方法上按国家标准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原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原则》。
本标准指导中国集装箱半挂车系列产品设计。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部经理批准。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中心口管理。
本标准由东风征梦专用车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张良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1-4-16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集装箱半挂车产品(包括骨架车和平板车)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注、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公路铁路运输用集装箱运输半挂车。
2.引用标准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589-1989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GB/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7258-199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GB/9744-1997 载重汽车轮胎GB/T4606-1984 道路车辆半挂车鞍座50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尺寸。
GB/T5053.1-1985 汽车与挂车之间24N型电连接器。
GB/T5909-1995 载货车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12673-1990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12674-1990 汽车质量(重量)测定方法GB/T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T12677-1990 汽车技术状况行驶检查方法GB/T12678-1990 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JB/T4185-1986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JB/T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JB/T5994-1992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QC/T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310-1999 半挂车支撑装置QC/T486-1999 汽车标牌CMVDR258 关于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涉及规则CMVDR273 关于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装置的涉及规则CMVDR635 关于机动车互轮板的设计规则ISO1161:1984—附录C集装箱运输车辆转锁固定装置的位置和要求TS/TDP/P01-2006 半挂车产品油漆标准TS/CTR/G03-2002半挂车产品型号编号规则TS/CTR/G04-2002 车辆识别代码(VIN)编码规则3.技术要求3.1一般要求3.1.1半挂车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各项技术参数应符合产品技术规范。
3.1.2 所有原材料应有合格证明并经检验部门进行入厂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生产。
其中,16Mn钢板材入厂检验应包括化学成分检验与机械性能检验;CORTENA 钢板材入厂检验按集装箱产品要求进行装配。
3.1.3所有外购件应有合格证明并经检验部门进行入厂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装配。
3.1.4所有零件不得有毛刺、尖角、锐角。
未注加工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253.1.5挂车焊接件焊缝应牢固、均匀,无焊穿、咬边、漏焊、裂缝、夹渣、气孔等缺陷,药皮溅渣应清除干净3.2 车架3.2.车架变形控制要求a.车架单条纵向大梁上平面允许呈上凸拱形,单条纵向大梁最大拱度5-10mm,车架全长范围内拱度8-12,严禁大梁下面凹呈碗底行或波浪形。
b.纵向鹅颈梁为钢板组焊的工字梁,其上下翼板平面度公差1.5mmc.车架鹅颈梁上平面,平面度公差为3mm,其对车架大梁上平面的平行度为3mm.d.纵向鹅颈梁、大梁在任意截面上,上下翼面对腹板的垂直度公差为1mm.e.纵梁腹板的纵向直线度公差,在任意1000mm长度内为1.5mm,在全长上为其长度的千分之一。
f.纵梁中心距公差控制范围(-3,0)mmg.车架只允许冷校正。
3.2.2 牵引销安装要求a.牵引销与牵引板焊接尺寸及公差要求见下图:b.牵引销及牵引板焊接变形控制要求(见下图):牵引销中心与牵引板面(以牵引销为中心、482.6mm范围为半径范围内)夹角在任意方向上不大于6.35,并在距254mm范围内不大于3.05mm;牵引板在以牵引销为中心、965.2mm为直径的范围内最大上拱量不大于1.52mm;c.检查3.2.3车架与集装箱接口要求采用四角旋锁连接、固定集装箱的半挂车(骨架车和平板车)必须满足下图及下表所示与与集装箱接口的尺寸及公差要求。
对于40,和20,两用半挂车,中间旋锁20,的接口尺寸及公差要求进行。
鹅颈式集装箱半挂运输车车架必须满足下表及下图所示与集装箱接口的尺寸及公差要求。
3.3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升降支腿总成(包括左、右支腿,传动管,摇把等)和支腿安装组件(包括支腿安装座、斜撑管、横撑管等)。
其作用是在牵引车与半挂车脱离后对半挂车起支撑作用,而在牵引车与半挂车连接后升降支腿能收齐离开地面足够高度,避免与地面碰撞。
支撑装置的安装要求如下:a.所有焊缝严格按照本产品的焊接要求实施;b.左边支腿与右边支腿的传动轴应对中良好,传动管能自如套入两传动轴。
安装完成后,摇动摇把,应传动平稳,无偏载、卡滞现象;c.两升降支腿的支撑板底部到支腿传动管中心高度差不得超过5mmd.升降支腿摇把在不使用时可靠性固定,使其不会产生晃动和超出车架宽度;e.当第五轮处于水平状态时,升降支腿完全收起后,最低点离地面距离不能小于320mm;当升降支腿伸长到使第五轮高度达到水平状态时,支腿还应有至少25mm富余伸长量,见下图:3.4车轴与悬挂装置该部分的组装内容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3.4.1车轴与板簧的组装该部分的内容是将板簧座、下托板、上盖板、U型螺栓(螺母)、钢板弹簧与车轴组装成一个整体,座位一个部件总成进入整车装配线。
必须严格执行如下要求:○1先将板簧座和下托板与车轴焊接,焊接要求如下:a.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焊丝直径1mm;b.图纸中禁焊区域绝对不能施焊,包括任何形式的点焊;c.焊缝在零件的拐角处不能断开,需要保持圆滑。
焊条走动到焊缝末端时,要往回走动一点,以保证收尾处焊缝饱满;d.焊接零件要保证温度在15℃以上,如果不能满足要求,要对焊接区域预热,预热温度为93℃;e.必须保证板簧座、下托板和车轴按图纸的要求,正确配合,不正确的配合将影响车轴的使用寿命;f.所有板簧座和下托板的平行度为1mm○2板簧座、下托板与车轴焊接完成后,将钢板弹簧、上盖板通过U形螺栓与车轴固定。
U形螺栓螺母的拧紧力矩按供应商的要求进行。
为了方便定位,允许在未焊接前先将钢板弹簧、上盖板、板簧座、下托板用U形螺栓与车轴固定,但U行螺栓螺母不能完全拧紧,只能预紧,预紧力矩不能超过100 FT-LBS,U形螺栓螺母的拧紧必须在焊接完成后进行。
各悬挂配件相对于钢板弹簧纵向中心面的对称度公差为1mm.3.4.2 悬挂支架与车架的焊接该部分的安装要求如下(以FUWA三轴为例,两轴类似):a.支架间的距离以两支架中心线距离为准,其距离不超过图纸标注尺寸±1.5mmb.第一中支架的定位由通过平衡梁销控的心轴进行,芯轴中心刻度线与车架中心线对零,两端到牵引销的距离|A-B|不大于3mm.第二中支架通过第一中支架进行定位;c.前后支架的定位可以参考上图方案进行:一是利用芯轴代替前后支架的连接管对前(后)支架进行定位,要求摆杆外侧与中支架外侧壁接触,前(后)支架外侧壁与摆杆接触;d.左边支架与右边对应支架相比超前或缩后的距离不能大于1.5mme.所有支架放置在纵梁底面上不能有翘起或倾斜的现象;f.各支架的位置调校完毕后先夹紧后点焊固定,再次校核准确后按图纸要求进行施焊;g.用CO2气保焊焊接,焊丝直径1mm;h.支架加强板的厚度不小于5mm。
3.4.3 车轴——板簧组件与悬挂支架的组装该部分的类容是将以组装好的车轴——板簧组件与焊好在车架上的悬挂支架装配,组要是对螺纹拧紧力矩的要求,各螺纹要按供应商提供的拧紧力矩拧紧。
3.4.4 车轴轴线的校直该部分内容在车辆调试阶段进行。
车轴轴线的校直效果良好与否将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性能,不适当的校直将会大大的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
车轴的校直按以下步骤进行:a.车辆以空载的状态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将车辆向前、向后沿直线移动几次并确保最后一次朝前,以保证需要调整的相关部位没有处于咬死状态;b.释放车辆的刹车,包括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c.保证悬挂中支架的摆臂处于水平状态,并且钢板弹簧和相应的滑板接触良好;保证车轴纵向中心线与车辆纵向纵向中心线的偏差不超过6mm;d.通过拧动可调拉杆的链接螺杆来前后移动前轴的位置,是到Max|A-B|=3mm,见下图;f.所有的调整完成之后,拧紧可调拉杆的锁紧螺母,拧紧力矩按供应商的要求进行。
3.5制动系统本产品采用双管路ABS气动系统,系统包括以下两部分:○1气路部分:包括各种气管、接头、贮气筒、气阀和制动器室;○2制动部分:主要是指车轴上的制动元件,包括制动鼓、制动蹄、。
安装及调试要求如下。
3.5.1安装要求a.制动管路需用管夹牢固地固定在车架上,不能有松散的现象;气管应避免与车架钢结构的棱边接触,气管穿过横梁的过线孔上安装过线胶圈,避免钢件棱边刺伤气管。
b.安装制动气室。
安装制动器室的关键是根据车轴和间隙调整器的类型确定制动推杆的长度,下面分别为JSAF和FUWA车轴气室安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