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加强课3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与遗传实验设计.doc

合集下载

自由组合定律常见的解题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常见的解题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常见的解题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常用解法1、先确定此题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状分离开来,一对一对单独考虑,用基因的分离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3、组合:将用分离规律分析的结果按一定方式进行组合或相乘。

一、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1.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的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两个分离定律的问题。

2.问题类型(1)配子类型的问题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2n种(n为等位基因对数)例1: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数等于各对基因单独形成的配子种数的乘积。

练一练1某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这些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问此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有()种2下列基因型中产生配子类型最少的是()A、AaB、AaBbC、aaBBFFD、aaBb3某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这些基因分别位于6对同源染色体上,问此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有()种(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规律:两基因型不同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如Ab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的种类数为:Aa×Aa Bb×Bb Cc×CC↓↓↓结合方式:(AA Aa Aa aa)4种 (BB Bb Bb bb)4种(CC Cc)2种总的结合方式:4×4×2=32(种)练一练1、DdEeFf与DdEeFf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结合方式的种类数为___种(3)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问题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相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型单独相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积例2: AaBbCc×AaBbcc所产子代的基因型数的计算。

自由组合定律问题基本方法、原理和思路教学设计

自由组合定律问题基本方法、原理和思路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我们学校属于普通高中,招收的学生80%为350到400分的学生,除去体育成绩和试验考察成绩分数在290道340,基础相当薄弱,大多数学生没有什么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两年多的高中学习和近一年多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改观,好的学习习惯也在逐渐养成,小组高校教学模式也在逐渐被学生们所认可,并受益于广大师生,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可将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方面:通过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养成理性思维品质。

(3)能力方面: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的分析,尝试演绎推理方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数学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尝试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

3、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2)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即杂合体所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的分析)。

第三课时1、学时目标(1)学习并熟悉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基本方法、原理和思路。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的一些基本题型,达到对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基本方法、原理和思路的熟练运用学时重点:运用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基本方法、原理和思路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际问题。

学时难点:对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基本方法、原理和思路的熟练运用教学过程:第3课时学习“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2、创设情境,导入本节内容(2分钟)如果涉及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多对相对性状时,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时,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和思路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呢?3、利用导学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并熟悉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基本方法、原理和思路。

(约15分钟)(1)不管实际问题中涉及多少基因,都是一对基因一对基因组合起来的,我们单看每一对基因的遗传符合什么规律?然后在一对的基础上再分析多对呢?引出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基本方法、原理和思路。

[2020高考生物复习江苏]考点加强课3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与遗传实验设计

[2020高考生物复习江苏]考点加强课3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与遗传实验设计

21
重点题型1
重点题型2
2.完全连锁现象中的基因确定
@《创新设计》
22
重点题型1
重点题型2
@《创新设计》
23
重点题型1
重点题型2
@《创新设计》
3.判断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类型 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有多种类型,有的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若多个外 源基因以连锁的形式整合在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其自交会出现分离定律中的 3∶1的性状分离比;若多个外源基因分别独立整合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一条上, 各个外源基因的遗传互不影响,则会表现出自由组合定律的现象。
重点题型2
@《创新设计》
解析 根据基因型为AaBb的黄粒油菜自交,F1中黄粒∶黑粒=9∶7,可知F1中黄 粒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BB、2AaBB、2AABb、4AaBb。将F1中全部的黄粒个 体进行测交,即与aabb杂交,则后代中黑粒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所占的比例 是4/9×1/4=1/9。 答案 C
,自由 死)
交配得到 ∶4AaBB
的(F3
为 致
死)∶8AaBb∶1aabb∶4Aabb∶2aaBb,其中红眼卷翅(A_Bb)占16/27。(4)紫
眼卷翅果蝇(aaBb)相互交配,后代并未发生性状分离,表明b与隐性致死基因在同
一条染色体上,若卷翅基因B位于图甲中1处,则该致死基因可能位于2处。设该致死
12
重点题型1
重点题型2
@《创新设计》
( 3 ) 若 用 F1 中 红 眼 卷 翅 果 蝇 雌 雄 交 配 得 到 F2 , 则 F2 表 现 型 为 红 眼 卷 翅 ∶ 紫 眼 卷
翅∶红眼长翅∶紫眼长翅=
, F2 红 眼 卷 翅 果 蝇 产 生 AB 配 子 的 概 率

生物学科考点分析word版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之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生物学科考点分析word版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之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之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重难精讲1.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计算问题(1)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2)方法(1)方法: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

(2)题型示例①9∶3∶3∶1⇒(3∶1)(3∶1)⇒(Aa×Aa)(Bb×Bb);②1∶1∶1∶1⇒(1∶1)(1∶1)⇒(Aa×aa)(Bb×bb);③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④3∶1⇒(3∶1)×1⇒(Aa×Aa)(BB×_ _)或(Aa×Aa)(bb×bb)或(AA×_ _)(Bb×Bb)或(aa ×aa)(Bb ×Bb)。

精 准 命 题例2 (2018·江苏南京调研)有关下列遗传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中的④⑤⑥过程B .以上过程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验证过程C .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 占12的原因之一D .子代中aaBB 的个体占aaB_中的比例为14[解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减数分裂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而不是配子结合的时候,所以发生的过程应该为④⑤,A 错误;假说—演绎法的检验过程是指杂交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过程,B 错误;③指配子结合过程,只有随机结合才能产生14AA 、12Aa 、14aa ,C 正确;AaBb 个体自交后代aaB_所占的份数为3,包括两份杂合子和一份纯合子,所以aaBB 占aaB_的比例为13,D 错误。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

自由组合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原理及适用条件;掌握自由组合定律在解决遗传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遗传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原理及在解决遗传问题中的应用。

2. 难点:如何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复杂的遗传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引出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提问学生: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除了分离定律外,孟德尔还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讲授新课1. 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介绍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自由的。

强调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条件是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独立。

2. 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

利用基因型、表现型等概念,说明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 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强调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各对基因之间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运用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遗传问题。

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步骤:首先确定亲本的基因型,然后写出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最后写出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三)巩固练习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解答。

通过小组汇报和教师点评,加深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原理、适用条件及应用方法。

同时,提醒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审题、理清思路、规范书写等要求。

(五)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解决自由组合习题用到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分别是:分枝法、乘法原理具体思路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个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在运用乘法原理将各组情况进行组合具体应用一、求配子问题1、求配子的种类例题1:基因型为AaBbDd 的个体能产生()种类型的配子例题2:假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成对的基因均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种例题3:一个基因型为YyRr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各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A.2种和1种B.4种和4种C.4种和1种D.2种和2种例题4: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4个精子之一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A、Ab、aB、ab B、AB、ab、abC、ab、AB、ABD、AB、AB、AB2、求个别配子所占的比例例题5:基因型为AaBbDd 的个体,产生ABD配子的比例是()二、求基因型问题1、求子代基因型:例6: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能产生多少种基因型?有哪些种类?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多少?2、求亲本的基因型(1)隐性性状突破法(又称填空法)前提:已知双亲的表现型和子代的表现型及数量,推知双亲的基因型,这是遗传规律习题中常见的类型解题思路:按照基因分离规律单独处理,然后彼此相乘.例7:番茄红果(A)对黄果(a)为显性,二室(B)对多室(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红果、二室的品种与红果、多室的品种杂交,F1代植株中有3/8为红果二室,3/8为红果多室,1/8为黄果多室,1/8为黄果二室,求两亲本的基因型(2)配偶基因型的推导即已知某一亲本的基因(表现)型和子代的表现(基因)型及比例,求另一亲本的基因(表现)型解题思路:先单独处理再彼此相乘例题8:用黄圆豌豆(AaBb)与六个品种杂交,依次得到如下结果,求各品种的基因型亲本品种子代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A9331B1111C1100D1010E1000F3010例题9: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规律及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规律及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规律及方法嘿,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规律及方法这档子事儿!咱先说说啥是自由组合定律哈。

就好比你有一堆不同颜色的积木,红的、蓝的、黄的,你可以把它们随意组合,能变出好多好多不同的搭配来,这就是自由组合定律啦!那解题的时候咋整呢?首先呢,你得把题目里给的那些信息都捋清楚咯,就像整理一团乱麻似的,可不能马虎。

然后看看涉及到哪些性状,哪些基因。

比如说,有个题说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还有圆粒和皱粒,这就是两对性状呀!那你就得琢磨琢磨它们之间是咋组合的。

咱可以用个类比,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东西,有面包、牛奶、火腿肠,你得想想怎么搭配才能最合你心意。

解题的时候呢,得学会用一些小技巧。

比如说棋盘法,就像在下棋一样,一格一格地把各种可能的组合都摆出来,这样是不是就清楚多啦?还有分支法,就像树枝一样,一个一个分出来,也能让你一目了然。

再给你举个例子哈,假如说有两种基因 A 和 B,它们各有两种表现型,那组合起来不就有四种情况啦?这时候你就得好好想想,哪种情况是符合题意的。

哎呀,这自由组合定律解题可真是个有趣的事儿呢!就跟玩拼图似的,你得把那些碎片都找对地方,才能拼成一幅完整的画。

有时候题目会给你设个小陷阱,你可得瞪大眼睛看清楚咯!别一不小心就掉进去啦。

还有啊,多做几道题练练手,就像练功一样,越练越厉害。

等你熟练了,再看到这种题,那都不是事儿!反正啊,掌握好自由组合定律解题规律及方法,就像掌握了一把打开遗传学大门的钥匙,能让你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畅游。

别嫌麻烦,别嫌难,只要用心,啥都能学会!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被这点小难题给难住了呀!加油干吧!。

考点加强课2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与遗传实验设计归纳

考点加强课2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与遗传实验设计归纳

重点题型1巧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一、“拆分法”求解自由组合定律1.解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2.方法题型分类解题规律示例种类问题配子类型(配子种类数)2n(n为等位基因对数)AaBbCCDd产生配子种类数为23=8配子间结合方式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配子种类数的乘积AABbCc×aaBbCC,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4×2=8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双亲杂交(已知双亲基因型),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等于各性状按分离定律所求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乘积AaBbCc×Aabbcc,基因型为3×2×2=12种,表现型为2×2×2=8种概率问题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比例按分离定律求出相应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比例,然后利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为1×1/2×1/2=1/4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比例按分离定律求出纯合子的概率的乘积为纯合子出现的比例,杂合子概率=1-纯合子概率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为1/2×1/2×1/2=1/81.方法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

2.题型示例(1)9∶3∶3∶1(3∶1)(3∶1)(Aa×Aa)(Bb×Bb);(2)1∶1∶1∶1(1∶1)(1∶1)(Aa×aa)(Bb×bb);(3)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4)3∶1(3∶1)×1(Aa×Aa)(BB×_ _)或(Aa×Aa)(bb×bb)或(AA×_ _)(Bb×Bb)或(aa×aa)(Bb×Bb)。

自由组合定律的科学计算及解题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的科学计算及解题方法
3、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40抗病红种皮:136抗病白种 皮:420感病红种皮:414感病白种皮
(1)对于是否抗病,根据第 组杂交结果,可判断

为显性;对于种皮颜色,根据第 组杂交结果,
可判断 对
为显性。
(2)三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
B、
C、
自由组合定律的科学计算及解题方法
有关两种遗传病概率的计算 例:人类并指(D)为显性遗传病,白化病(a)为 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基因都在常染色 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现有个家庭,父亲并指 (AaDd),母亲正常(Aadd)他们生了一个患白化 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则 (1)这个孩子表现正常的可能性是多少? (2)这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多少? (3)这个孩子同时患有两种遗传病的可能是多少? (4)这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是多少?
自由组合定律的科学计算及解题方法
B、子代某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亲代每对性 状相交时出现的相应性状比例的乘积 如:求AaBb×AaBb子代显性性状的比例?
子代显性性状的比例=3/4×3/4=9/16 二:显隐形状及基因型的确定
自由组合定律的科学计算及解题方法
推断亲本的基因型的方法有三种: 方法一:基因填空法:先把确定的基因写下来,不确定 的基因用 表示代定,然后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来确定“ ” 处的基因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
自由组合定律的科学计算及解题方法
一、分枝法(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题型)
1、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
分离定律,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 离定律:Aa×Aa;Bb×bb。再利用乘法原则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一、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点回顾。

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亲本:纯种黄色圆粒(YYRR)×纯种绿色皱粒(yyrr)。

- F1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粒。

- F2有9种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4种表现型:黄色圆粒(Y - R -):黄色皱粒(Y - rr):绿色圆粒(yyR -):绿色皱粒(yyrr)=9:3:3:1。

3. 分析方法。

- 分解组合法:将多对相对性状分解为单对相对性状,按基因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将结果组合起来。

例如,对于AaBb×AaBb的杂交组合,先分析Aa×Aa,得到后代AA:Aa:aa = 1:2:1;再分析Bb×Bb,得到后代BB:Bb:bb=1:2:1。

然后组合起来,如AaBb的比例为2/4×2/4 = 4/16。

1.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

- 求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比例。

- 解析:- 对于Aa×Aa,产生AA的概率为1/4;对于Bb×Bb,产生BB的概率为1/4;对于Cc×CC,产生CC的概率为1/2。

-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4×1/2 = 1/32。

- 求后代中表现型为A - B - C -的个体所占比例。

- 解析:- 对于Aa×Aa,A - 的概率为3/4;对于Bb×Bb,B - 的概率为3/4;对于Cc×CC,C - 的概率为1。

- 所以后代中表现型为A - B - C - 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4×3/4×1 = 9/16。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及题型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及题型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及题型分析1.熟记亲代基因型推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利用分离比例解题或画遗传图解解题)一、知亲代(基因型)推子代多种(相关)问题2.拆散相乘法(1)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思路; 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

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Bb×Aabb==( Aa×Aa)(Bb×bb)。

去解决相关问题1、求配子类型的问题(学案P3)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数等于2n种(n为等位基因对数)。

例题假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Dd(独立遗传)’试求:(1)此个体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2)产生的配子类型有哪些?AaBbCCDd = 2×2×1×2 = 23 = 8AaBbCCDd= (A :a)(B :b)(C)(D :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2 、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学案P3例2)例题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①. 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②. 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

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之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2×2×2)(2×2×1) = 8×4=323、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计算(1) 求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学案P3)任何两种基因型(表现型)的亲本相交,产生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型(表现型)单独相交所产生基因型(表现型)的乘积。

例题:AaBb×aaBb的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是几种?亲代:Aa×aa Bb×Bb↓↓子代:Aa aa BB Bb bb基因型:2种×3种= 6 种表现型:2种×2种= 4 种(2)求子代中某基因型(表现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学案P4)子代中个别基因型(表现型)所占比例等于该个别基因型(表现型)在各对基因型(表现型)出现概率的乘积例题:AaBb×aaBb,子代中Aabb所占的比例是多少?Aa×aa Bb×Bb1/2Aa 1/4bb例题:AaBb×aaBb,子代中双显性个体所占比例是多少亲代Aa×aa Bb×Bb子代1Aa :1aa 1AA :2Aa :1bb显性:½¾(3)求子代中各种基因型(表现型)类型的比例例题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t)为显性,白化病基因(a)对正常(A)为隐性,而且都在常染色体上并独立遗传,已知父亲的基因型为AaTt,母亲的基因型为Aatt,试求:(1)他们后代各种基因型的比例?AaTt ×Aatt = (Aa ×Aa)(Tt ×tt) =(1AA :2Aa :1aa)(1Tt :1tt) =1AATt ;1AAtt ;2AaTt ;2Aatt ;1aaTt ;1aatt(2)其后代表现型类型有哪些及比例?AaTt ×Aatt = (Aa ×Aa)(Tt ×tt) =(3肤色正常:1白化病)(1正常指:1多指) =3肤色正常正常指;3肤色正常多指; 1白化病正常指; 1白化病多指二、知子代推亲代(知后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推亲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类型)1.熟记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倒推亲代基因型(利用分离比例解题)8:豌豆黄色(Y)对绿色(y)呈显性,圆粒(R)对皱粒(r)呈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加强课3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与遗传实验设计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加强课3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与遗传实验设计课件

2.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能否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提示 不能。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 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单独研究时都符合分离定律,都会出现3∶1或1∶1这些比例, 无法证明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向2 孟德尔两大定律的综合考查 2.(2018·河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34)某二倍体植物种群由紫花、红花、白花植株组
成,任一株紫花植株自交,子代总表现为紫花、红花与白花两种类型,其比例约 为4∶4∶1。同学甲认为该植物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相关基因间 完全显性并独立遗传。若同学甲的观点是正确的,请回答: (1)上述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几种 ?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4∶4∶1,请写出出现该分离比的条件。 (2)请从种群中选择材料,设计实验对同学甲的观点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 路、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不考虑实验过程中出现新的变化。)
解析 (1)若表中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Dd与 aabbdd的两植株杂交,只考虑叶形,则亲本为Bb与bb测交,子代中窄叶植株占的比 例为1/2;若同时考虑花色、叶型和茎秆三对性状,亲本为三对杂合子基因型的测交, 则子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AaBbdd)占的比例为(1/2)×(1/2)×(1/2)=1/8。(2)如图甲 所示,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形成配子时若部分四分体中相邻的两条非姐妹染 色单体之间,基因D与d所在片段发生过交叉互换,则该植株可形成2×2×2=8种基 因型的配子;如果该植株形成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由于A与d连锁,a与D连锁, 所 以 只 能 产 生 ABd 、 Abd 、 aBD 、 abD 四 种 配 子 , 则 该 植 株 自 交 产 生 的 红 花 窄 叶 (A_B_)子代占(3/4)×(3/4)=9/16,而纯合的红花窄叶(AABB)占(1/4)×(1/4)=1/16,所 以该植株自交产生的红花窄叶子代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9。 答案 (1)1/2 1/8 (2)8 1/9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第3课时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见考查题型及解题思路(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第3课时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见考查题型及解题思路(

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异常分离比现象
序号
条件
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
1 或 B)时表现为同一种
9∶6∶1
1∶2∶1
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序号
条件
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
A、B 同时存在时表现
2 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
9∶7
1∶3
为另一种性状
aa(或 bb)成对存在时,
3 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 9∶3∶4
解析:由题意知双亲基因型为 SsAa(父)、ssAa(母),则后代患并 指的概率为 1/2,白化的概率为 1/4,并指且白化的概率为 1/2×1/4=1/8,则并指且白化男孩的概率=并指且白化孩子的 概率×1/2=1/8×1/2=1/16。男孩并指且白化的概率=并指且白 化男孩/所有男孩=(1/2×并指且白化孩子)/(1/2×所有后代)= 并指且白化孩子的概率=1/8。 答案:(1)1/16 (2)1/8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概率计算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概 率如下:
(1)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m·(1-n); (2)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n·(1-m); (3)甲、乙两病同患的概率是 m·n; (4)甲、乙两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m)·(1-n); (5)患病的概率:1-(1-m)·(1-n);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1∶1∶2
正常表现
序号
条件
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
4 或 B)就表现为同一种
15∶1
3∶1
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序号
条件
自交后代比例
AABB∶
(AaBB、Biblioteka ABb)∶ 显性基因在基(AaBb、aaBB、 5 因型中的个数

1199 高考考点加强课3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与遗传实验设计

1199 高考考点加强课3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与遗传实验设计

重点题型1巧用“拆分法”解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问题1.巧用拆分法解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问题(1)解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2)题型示例①求解配子类型及概率具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解答方法举例: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数每对基因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配子种类数为Aa Bb Cc↓↓↓2 ×2 × 2=8种产生某种配子的概率每对基因产生相应配子概率的乘积产生ABC配子的概率为12(A)×12(B)×12(C)=18②求解基因型类型及概率问题举例计算方法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它们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可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问题: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因此,AaBbCc×AaBBCc的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AaBbCc×AaBBCc后代中AaBBcc出现的概率计算12(Aa)×12(BB)×14(cc)=116③求解表现型类型及概率问题举例计算方法AaBbCc×AabbCc,求其杂交后代可能的表现型种类数可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问题: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3A_∶1aa)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1Bb∶1bb)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3C_∶1cc)所以,AaBbCc×AabbCc的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型AaBbCc×AabbCc后代中表现型A_bbcc出现的概率计算3/4(A_)×1/2(bb)×1/4(cc)=3/322.“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1)方法: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
A.2 B.4 C.8 D.16
答案:A
解析:(1)由基因型可知有四对基因,根据自由组 合 的 分 析 思 路 应 分 解 为 四 个 分 离 规 律 , Aa 、 BB 、cc和DD,其产生的配子种类依次为2、1、1、1 ,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2×1×1×1=2种
练习1:求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 类
三、典型例题
三、典型例题
1、(2010北京)4.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 (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Ss 的小 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 例是( )
A.1/16 B.3/16 C.7/16 D.9/16
解析:本题考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知识。此考 点一直是近几年考查的热点。根据题意,黑色有 白斑小鼠的基因型为B_ss,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 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B_ss的概率为3/16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 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 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 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 15日,汉水丑生标记。
④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
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B_R_与__B_R_、__B_R_与_基Br因型的 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黄圆9/16:绿圆3/16:黄皱3/16:绿皱1/16
5、求子代中某种表现型所占比例
例6:求AaBbCc×AaBbcc的杂交后代中,表现型 为A B C 个体所占比例
答案:9/32 解析:由于Aa×Aa→子代中A 出现概率为3/4, Bb×Bb→子代中B 出现概率为3/4,Cc×cc→子代 中C 出现概率为1/2,则子代A B C 个体所占比 例为3/4×3/4×1/2=9/32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技巧

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技巧

F1(AaBb)自交后 代比例
原因分析
9∶3∶3∶1
正常的完全显性
9∶7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 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3∶4
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 状,其余正常表现
F1(AaBb)自交 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
9∶6∶1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 另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亲本相 对性状 的对数
1
F1配子
F2表现型
种 分离比 可能组 种 分离比

合数 类
2 (1:1)1 4
2 (3:1)1
F2基因型 种 分离比 类
3 (1:2:1)1
2
4 (1:1)2 16 4 (3:1)2 9 (1:2:1)2
3
8 (1:1)3 64 8 (3:1)3 27 (1:2:1)3
4
16 (1:1)4 256 16 (3:1)4 81 (1:2:1)4
解析 (1)由图示可知,紫花性状受A和a、B与b两对
等位基因控制。
(2)由F1紫花植株自交,F2中紫花∶白花=9∶7,且由 (1)及题干图示知,紫花基因型为A_B_,故F1紫花基因 型为AaBb,F2中白花纯合子有aaBB、AAbb、aabb。 (3)已知亲本为两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可设基因型为
aa_ _×_ _bb,又知F1紫花为AaBb,且F1紫花∶白花= 1∶1,即紫花AaBb概率为 1 ,故亲本基因型可为:
4.遗传病概率求解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 病情况的概率如表:
序号
类型
1 患甲病的概率m
2 患乙病的概率n
3 只患甲病的概率
4 只患乙病的概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题型1巧用“拆分法”解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问题1.巧用拆分法解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问题(1)解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2)题型示例①求解配子类型及概率②求解基因型类型及概率问题举例计算方法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它们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可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问题: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因此,AaBbCc×AaBBCc的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AaBbCc×AaBBCc后代中AaBBcc出现的概率计算12(Aa)×12(BB)×14(cc)=116问题举例计算方法AaBbCc×AabbCc,求其杂交后代可能的表现型种类数可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问题: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3A_∶1aa)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1Bb∶1bb)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3C_∶1cc)所以,AaBbCc×AabbCc的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型AaBbCc×AabbCc后代中表现型A_bbcc出现的概率计算3/4(A_)×1/2(bb)×1/4(cc)=3/322.“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1)方法: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

(2)题型示例①9∶3∶3∶1⇒(3∶1)(3∶1)⇒(Aa×Aa)(Bb×Bb);②1∶1∶1∶1⇒(1∶1)(1∶1)⇒(Aa×aa)(Bb×bb);③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④3∶1⇒(3∶1)×1⇒(Aa×Aa)(BB×_ _)或(Aa×Aa)(bb×bb)或(AA×_ _)(Bb×Bb)或(aa×aa)(Bb×Bb)。

【例证】(2017·全国卷Ⅱ,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审题指导 由题意知,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 1均为黄色,F 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子二代中黑色个体占=952+3+9=964,结合题干3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分配,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 ,要出现964的比例,可拆分为34×34×14,可进一步推出F 1基因组成为AaBbDd ,进而推出D 选项正确。

答案 D1.(2018·无锡上学期期中)已知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 的黄粒油菜自交,F 1中黄粒∶黑粒=9∶7。

现将F 1中全部的黄粒个体进行测交,则后代中黑粒纯合子的所占的比例是( )A.12B.14C.19D.116解析 根据基因型为AaBb 的黄粒油菜自交,F 1中黄粒∶黑粒=9∶7,可知F 1中黄粒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BB 、2AaBB 、2AABb 、4AaBb 。

将F 1中全部的黄粒个体进行测交,即与aabb 杂交,则后代中黑粒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 ,所占的比例是4/9×1/4=1/9。

答案 C2.(2018·南京、盐城二模)野生型果蝇为红眼长翅的纯合子,卷翅和紫眼是在果蝇中较常见的突变体,其基因分别位于果蝇的Ⅱ号和Ⅲ号染色体上(图甲),某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发现了紫眼卷翅果蝇,用该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得到F 1均为红眼,其中卷翅个体数为219,野生型个体数为251(图乙),接着针对F 1果蝇的不同性状分别进行杂交实验,统计结果如下表。

假设果蝇的眼色由基因A 、a 控制,翅型由基因B 、b 控制,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请回答下列问题:杂交类型后代性状及比例F1红眼果蝇雌雄交配红眼∶紫眼=3∶1F1卷翅果蝇雌雄交配卷翅∶长翅=2∶1F1长翅果蝇雌雄交配全为长翅(1)根据研究结果推测,紫眼为性性状,亲本紫眼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

(2)表中卷翅∶长翅=2∶1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F1中红眼卷翅果蝇雌雄交配得到F2,则F2表现型为红眼卷翅∶紫眼卷翅∶红眼长翅∶紫眼长翅=,F2红眼卷翅果蝇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若取F2中的红眼卷翅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3,F3中红眼卷翅的比例是。

(4)若科研人员将实验室发现的紫眼卷翅果蝇相互交配,后代并未发生性状分离,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紫眼卷翅果蝇中还存在一个隐性致死基因(纯合时致死,杂合时存活),已知卷翅基因位于图甲中1处,则该致死基因可能位于(填数字)处。

存在该致死基因的紫眼卷翅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有种基因型。

解析(1)由紫眼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得到F1均为红眼可知,红眼为显性性状,紫眼为隐性性状,亲本紫眼的基因型为aa,由F1卷翅果蝇雌雄交配后代卷翅∶长翅=2∶1可知,卷翅对长翅为显性,卷翅果蝇与长翅果蝇杂交,得到F1中卷翅∶长翅为1∶1,亲本卷翅的基因型为Bb,所以亲本紫眼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

(2)F1中卷翅果蝇Bb雌雄交配,后代理论上有卷翅∶长翅=3∶1,而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际上后代果蝇的卷翅∶长翅=2∶1,说明卷翅基因纯合时致死,即BB致死。

(3)F1中红眼卷翅果蝇基因型为AaBb,雌雄交配得到F2为红眼卷翅(2AABb、4AaBb)∶紫眼卷翅(2aaBb)∶红眼长翅(1AAbb、2Aabb)∶紫眼长翅(aabb)=6∶2∶3∶1,F2中红眼卷翅果蝇为1/3AABb、2/3AaBb,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1/3×1/2+2/3×1/4=1/3,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1/ 3,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1/ 6,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1/6,即AB∶Ab∶aB∶ab=2∶2∶1∶1,自由交配得到的F3为4AABB(致死)∶8AABb∶4AAbb∶1aaBB (致死)∶4AaBB(致死)∶8AaBb∶1aabb∶4Aabb∶2aaBb,其中红眼卷翅(A_Bb)占16/27。

(4)紫眼卷翅果蝇(aaBb)相互交配,后代并未发生性状分离,表明b与隐性致死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若卷翅基因B位于图甲中1处,则该致死基因可能位于2处。

设该致死基因为c,存在该致死基因的紫眼卷翅果蝇产生的配子为1aBC∶1abc,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为1aaBBCC(BB致死)∶2aaBbCc∶1aabbcc(cc致死),所以后代只有1种基因型。

答案(1)隐aaBb(2)卷翅基因纯合时致死(BB致死)(3)6∶2∶3∶1 1/316/27(4)2 13.(2018·南通、泰州一模)果蝇的有眼、无眼由等位基因B、b控制,眼的红色、白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

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有眼对无眼为性,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

(2)F1的基因型为、。

F2中白眼的基因型为。

(3)F2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F2中红眼个体之间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白眼∶无眼=。

解析(1)根据题意,一只无眼雌果蝇和一只有眼(白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全是有眼果蝇(红眼),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F2中有眼占3/4,无眼占1/4,且无雌雄差异,因此有眼对无眼是显性性状,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再看眼色遗传,F1是红眼果蝇,F2中白眼果蝇全是雄性,由此可以判断,红眼对白眼是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根据题意,亲本的无眼雌果蝇基因型为bbX R X R,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BBX r Y,F1全为红眼,基因型为BbX R X r和BbX R Y,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为红眼雌果蝇(1BBX R X R、1BBX R X r、2BbX R X R、2BbX R X r)、红眼雄果蝇(1BBX R Y、2BbX R Y)、白眼雄果蝇(1BBX r Y、2BbX r Y)、无眼雌果蝇(1bbX R X R、1bbX R X r)、无眼雄果蝇(1bbX R Y、1bbX r Y)。

(3)F2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6BBX R X R、1/6BBX R X r、1/3BbX R X R、1/3BbX R X r,纯合子BBX R X R占1/6,红眼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为1/2BX R、1/6BX r、1/4bX R、1/12bX r,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3BBX R Y、2/3BbX R Y,产生的配子为1/3BX R、1/6bX R、1/3BY、1/6bY,两者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B_X R_)的概率为1/2+1/6×1/3+1/6×1/6+1/4×1/3+1/4×1/3+1/12×1/3=7/9,白眼(B_X r X r、B_X r Y)的概率为1/6×1/3+1/6×1/6+1/12×1/3=1/9,无眼(bb_)的概率为(1/4+1/12)×(1/6+1/6)=1/9,红眼∶白眼∶无眼=7∶1∶1。

答案(1)显常(2)BbX R Y BbX R X r BBX r Y和BbX r Y(3)1/67∶1∶1重点题型2探究个体基因型与基因的位置1.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注意:自交时除了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9∶3∶3∶1外,也会出现9∶7等变式以及4∶2∶2∶1、6∶3∶2∶1致死背景下特殊的性状分离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