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南乡子》宋-辛弃疾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精品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精品课件ppt

本文主旨
这首词即景抒情,借古抒今,表达了词人对金兵 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 才大略的有胆识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 一全国的爱国情怀,也流露了词人对苟且偷安碌碌无能 的南宋小朝廷的不满,以及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
愤之情。
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让多少诗人豪情万丈,柔肠百结: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长江和历史兴亡有何联系?)。
(谁?)年少(统领)万兜鍪【千军万 马】,
(谁?)坐断【占据】东南(和谁?) 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里含有一个 三国故事,你知道吗?) 。 (谁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 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四周一片美 好的风光了!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战未
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 改字幼安,中年曰稼轩,因 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 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 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 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 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 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 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 家。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江滚滚流。”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 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 江水滚滚东流思生 子当如孙仲谋。”
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 唯曹操与刘备耳!这样也就难怪曹操 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 关于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 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 失地,但屡屡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 上饶、铅山一带。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3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秀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3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秀课件

•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 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 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 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 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

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
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
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
“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
文钞存》。
这首词时空纵横开阖,气势宏大,融典故 入词,借古讽今, 寄情委婉深沉,达到 很高的艺术境界。
讲授新课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 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 流。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 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 谋。
讲授新课
• 1、注释

①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
主旨归纳
•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慨雄 壮,意境高远,沉郁顿挫。不失为千古绝 唱,亦可见辛弃疾手笔之大气。
拓展延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 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 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 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凭谁 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酬的悲愤,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投降的不满。
,,
冀继 风格 ︰ 豪放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 南 东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优秀教学说课复习课件说课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优秀教学说课复习课件说课

诗词鉴 赏
占据。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 这里指代士兵。
赏析
下片借曹刘来衬托孙权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 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
诗词鉴赏
指曹操和刘备。
孙权的字。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修辞:设问,引用曹操的话,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权势, 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句子是: _____天__下__英___雄__谁?敌__手______曹__刘。_________生__子___当。如孙仲谋
达标训练
品读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第1~3题。
C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于开禧元年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
诗词译文
译文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哪里可以看见中原大地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之水滚滚奔流。
诗词译文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
滚滚流。 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
连绵不尽的样子。
占据。
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这无 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下册语文 《南乡子》宋-辛弃疾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初三)下册语文 《南乡子》宋-辛弃疾课件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
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 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7
主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通过对 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 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 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 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 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南 乡 子 宋
辛 弃 疾
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 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 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往事连 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 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 就好了!”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2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 别号稼轩。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 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
【注释】 万兜鍪(móu):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这里代 指士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9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10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
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 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 一背景下写成的。

第24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共20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共20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生 子 当 如 孙 仲 谋。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难怪曹操说:)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析读诗文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动作李描永写强 。由眼前美 景引发家国之思。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朗读指导
点我放课文朗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 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诵读指导]上片整体情感沉郁悲怆,要读出作者深沉而悲慨的语气;
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 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 情; 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课堂小结 墨剑飘雨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liyongqiang
李永强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
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建功立
业、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
爱国思想,但也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对统治
下片:用典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有志
析 之士要求奋发图强,收复中原的强烈呼声。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三问三答
一问江山,怀念故国 二问兴亡,哀伤时事 三问英雄,借古讽今
曹操帅大军南下,见孙权军队军容整肃,感慨道: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优质课件
2. 体会本词熔经铸史、借古讽今的写作 特点。(难点)
3.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之情。 (重点)
背景链接
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旧历六月被 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 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这首词就写于开 禧元年(1205)作者在镇江知府任上。镇江,又名 京口,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 时成了南宋朝廷抵御金兵南下的江防前线。作为守 令,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总是触景生情,不胜 感慨,于是创作了这首怀古述志的著名词章。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
滚滚流。 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
连绵不尽的样子。
占据。
力量能相抗衡的对手。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这无 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当年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一方,坚持抗战, 没有停止。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 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一问 中原大地今何在?(答:沦落敌手。)
通过一问一答,写词人登临远望,由眼前美景引发 家国之思,表达对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显示了孙权非凡的胆识和气魄,表现了词人对他的赞颂之情。
这句话一是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兵多将 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 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坐断东南”,形势与南 宋政权相似。词人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了 当时南宋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秀ppt课件(22张)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秀ppt课件(22张)
1.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面去说,后一句可以移到前面去说,成为: B. 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缅怀自己的小学班主任。
C.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用来形容老师和同学,使用对象错误; ⑥前后重复: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
体会问答句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功能。
温故知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种问答类型依次是: 直问直答 有问喻答 自问无答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别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 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 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 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 《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 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 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 一带。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 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 求和颇多谴责。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 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 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 句》。
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 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献敌人,还要为敌人耻笑辱骂。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直问直答
问江山
诗词思路: 问兴亡
问敌手
品“问江山”
为什么说“何处望神州 ”是自问无答?作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课件PPT

动 , 玉 壶 光 转 , 一 夜 鱼 龙 舞 。
如 雨 。 宝 马 雕 车 香 满 路 。 凤 箫 声
东 风 夜 放 花 千 树 , 更 吹 落 , 星
·
《 青 玉 案
元 夕 》
03 总 结 主 旨
小结


口 北 固 亭
南 乡 子

怀
咏史
孙权年少有为
现实
南宋朝廷懦弱无能、苟且偷生
抒情
(1)对南宋朝廷苟且偷生,毫无振 作的愤懑。 (2)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
04 知 识 拓 展
豪放派词人的婉约词
回暗 首香 ,去蛾 那。儿 人众雪 却里柳 在寻黄 ,他金 灯千缕 火百, 阑度笑 珊,语 处蓦盈 。然盈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 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兜鍪”二字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兜鍪”, 古代 作战时戴的头盔, 此处代指士兵,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 敌,智勇双全。“坐断东南战未休。”指孙权十九岁开始统 领江东战争不断。(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
此句化用典故,借曹操之口,赞扬孙权年轻有为,暗讽 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 如孙权。暗示了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生子当如孙仲谋!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此句化用典故,借曹操之口,赞扬孙权年轻有为,暗讽 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 如孙权。暗示了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
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
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 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 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3
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 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 做知府。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 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 就好了!”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2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 别号稼轩。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 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
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 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7
主旨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词通过对 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 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 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 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 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
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 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 一背景下写成的。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4
重点诗句解析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 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楼,在北固山上。有怀,有所 怀念。这首词怀念的是孙权,跟苏轼怀念周瑜差不多。
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活用典故
成语;通篇三问三答,层次分明,互相呼应;即 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情调乐观昂扬。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8
Hale Waihona Puke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 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 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万兜鍪(móu):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这里代 指士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9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10

乡 子 宋
辛 弃 疾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 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 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往事连 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
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 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 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
因此,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事,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
为,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 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 能、懦怯苟安。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5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接下来,辛弃疾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
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醒人们注意:“天 下英雄谁敌手?”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 刘备耳!
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 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 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 孙权未必在曹刘之上。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 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实是慨叹当今 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 南宋朝廷的鞭挞。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6
【 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 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 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
曹操,对敢于与自己抗衡的强者,投以敬佩的目光,
而对于那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如对刘景升儿子刘琮则十 分轻视,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献敌人,如同任人宰割的猪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