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石雕:那些与石头相关的人和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安石雕:那些与石头相关的人和事
惠安石雕是以硬质的青石料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雕刻艺术,主要流传在福建省泉州地区的惠安县,成品多用于建筑装饰。惠安石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较早地传播到海外,在东南亚等地备受推崇。在国内,它与曲阳石雕齐名,有“南有惠安,北有曲阳”之说。
石雕有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线雕和碑石等六大类,上万个品种。
惠安石雕在唐末就具有相当水平,上世纪的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惠安石雕经历了大放异彩的辉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评出的北京十大建筑,如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火车站及南京中山陵等建筑的大型石雕工艺,几乎都是惠安石匠的贡献。国内其他大型建筑留有惠安石匠杰作的,更是比比皆是。
惠安石雕
许多泉州人可能并不知道,更久远的从前,作为惠安“雕艺之乡”“石雕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洛阳,曾经将惠安众多的石雕能工巧匠,汇聚在一间叫惠安石雕厂的厂里,而这间厂子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巅峰时期,名动中国。
一间厂的辉煌过去
曾经声名赫赫的惠安石雕厂,就坐落在洛阳镇旧福厦路边上。
“你看那栋楼,现在看又旧又黑,是当年为了接待李先念而特地盖的。”文史专家陈德彬说。
据陈德彬介绍,惠安石雕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从泉州搬到洛阳镇的,在八十年代后期及九十年代初,石雕厂红火一时。据当时在石雕厂工作的工艺美术大师刘碧兰介绍,曾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省部级以上的130多位领导,
如李先念、杨尚昆、方毅等先后到厂视察,有77国使团及许多外国朋友到过石雕厂参观;最多时有工人五六百人,“还没加上在外面加工的那一拨。”刘碧兰说。而将惠安石雕作为精美礼品送给各国领导人的,也不在少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盛极一时的惠安石雕厂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慢慢走向了下坡路,与此同时,私营的石雕厂和与石头有关的板材加工厂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鼎盛之时的1993、1994年,据刘碧兰大略估计,这些公司、工厂“大约有100多家”,沿着福厦路一字排开,黑压压的石雕作品挤在福厦路两边。这些后起之秀的企业,有不少正是从原先的惠安石雕厂出来的人创办的,比如名声大振的刘碧兰,后来就创办了自己的影雕、石材公司。多年以前走过福厦路,如走在石雕森林般的震撼至今犹在。
4月9日中午,周五,随着陈德彬走进惠安石雕厂。
陈德彬四处走动探看,希望能帮我们找到一些关于这间厂的资料,却不可得。破旧的厂房、办公楼,冷冷清清的厂区,曾经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的红火已不再。
一个与老君岩有关的传说
说石雕,这个民间故事值得一听。
泉州清源山的“老子天下第一”闻名遐迩,传说这尊老君造像与洛阳人有关。
故事是这样的,宋代道教流传泉州,洛阳江畔的教徒便利用龙船尾山的三块天然岩石,聘请惠安的石雕名师,雕成了三尊教祖李老君的岩像,后来三尊中的两尊被毁,仅存一尊。这尊老君为避免洛阳江中龟精蛇怪兴风作浪危害人民,于是托梦给一教徒,嘱他到清源山幽静处寻一天然石,雕琢石像。教徒到了清源山,见罗山与武山下有块巨大的天然岩石,形如一老人席地而坐,老人有头有目有嘴有须,浑然天成。于是,教徒请原惠安石雕师傅依天然岩石形态略加雕琢,即成就了我们现在所见、著名的——“老子天下第一”。
不管故事是真是假,反正,在这个故事里,是一个洛阳人及一位惠安石雕匠,为我们留下了老君岩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
在洛阳镇上,处处可见石头踪迹,江边许多枕河人家盖起了一幢幢石头房子。一些房子,甚至是在岩石上盖起,大石头被围在屋中,石上架起柱子,上面盖起房屋,“这里原来是海边,你看这些石头,就是证明。”陈德彬说。
闻名遐迩的洛阳桥上,桥墩上的石将军、月光菩萨像等,都体现了惠安石雕的悠久历史。
近几年,洛阳古镇区进行拆迁改建,在江边建起了崭新的商住公寓楼,洛阳江边崛起一座新城。幸运的是,古镇上还保留着不少老宅古屋,这些老宅无一例外以红砖砌墙,以石雕木雕作装饰,这些绝美的民间工艺,历经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风风雨雨,依旧精美绝伦,见证着洛阳古镇的沧海桑田及石雕工艺的源远流长。
一个石雕名人的故事
福厦路两旁,那些原本林立的石雕森林,已少了早些年的壮观。刘碧兰的公司也在福厦路边上,下午一点多钟,我们跟着陈德彬走上四楼,却联系不上她。下午,四点多钟,我们逛完古街后,再一次拐到刘碧兰的公司,这回,终于见到她。
这位出生于1953年的惠安女,因为一手影雕手艺,曾获得过无数的荣誉,一生之精彩和高度,为很多人所不及。50多岁的刘碧兰皮肤白皙,待人接物,有着闽南女子所具有的温和与亲切。她一生的职业都与石头有关。
老泉州人对这个名字应该不会陌生,十多年前,经常在《泉州晚报》等本地媒体上看到对她的报道。国内许多媒体对她的报道亦不少。据陈德彬介绍,刘碧兰是“目前泉州从事影雕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
惠安影雕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1972年,十几岁的刘碧兰进入惠安石雕厂跟着影雕师傅做学徒,学影雕,在其后的工作生涯中,刘碧兰以惠安女子特有的吃苦耐劳和刻苦钻研精神,将影雕题材进行拓展。刘碧兰擅长世界名人及各国领袖雕像,同为洛阳人的陈德彬对碧兰的人物影雕赞不绝口,称她的人物影雕“眼睛十分传神”。1995年,刘碧兰光荣出席了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她的影雕技艺曾被誉为“中华一绝”。
对于曾经获得过多少荣誉,参与过多少大的建筑工程,创作过多少被外交部馈赠外宾的礼品,刘碧兰记不清。她说自己是个老实人,只记得影雕要怎么做好,让客人满意,其他的事,实在没办法记在脑子里。楼下,因为前一两年的金融危机等原因,原本一整排的展馆现在只有部分开张,而且来客稀少,楼上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寥寥四五位工人在工作。“过年到现在都没接到单子呢。”刘碧兰半真半假地自我解嘲说。
“现在洛阳的石雕厂大概剩下二三十家吧。”刘碧兰说。洛阳另一家石雕企业的负责人松玲婷说,现在惠安石雕大部分产品主销国内。刘碧兰认为,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石雕市场渐渐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