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人类的老师》教案
课文《人类的老师》教案范文
《人类的老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人类的老师》,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老师”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观点,进行论证和表达。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尊重老师、珍惜师恩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提到的各种“老师”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某些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2. 对课文中所提到的“老师”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观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问和回答。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五、教学准备:1. 课文《人类的老师》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人类的老师》。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化理解。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深入探讨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七、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人类的老师教案_人类的老师教案及反思
人类的老师教案_人类的老师教案及反思《人类的老师》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说话: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揭题激趣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读题。
2、激趣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三、精读课文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好,畅所欲言吧!2、学生交流讨论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
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3、集体交流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人类的老师》教学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人类的老师》2. 生字词:员、类、世、技、师、职、教、预、设、答、仿、模、仿、模、制、飞、潜、控、遥、操、控、操、作、显、示、世、界、博、物、馆、无、线、电、信、号、传、输、距、离、控、制、显、示、设、施、世、界、博、物、馆、无、线、电、信、号、传、输、距、离、控、制、显3. 重点句子:a. 科学家从鱼的身体结构中获得启示,制造出可以在水中自由飞翔的潜艇。
b. 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雷达。
c. 模仿人脑的功能,科学家研制出了。
4. 理解课文内容:b. 课文提到了哪些仿生技术的应用?c. 仿生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a. 课文内容的掌握。
b.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c. 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a.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b.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拓展。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任务驱动法: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a. 板书课题《人类的老师》,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b. 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b. 学生分享自读收获,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字词。
3. 学习课文:a.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和停顿。
b.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讨论交流:a.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仿生技术应用。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后任务:a.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仿生技术的应用。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3篇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3篇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每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尝试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4、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尝试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人类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高等动物,是谁会有如此高的本领,让我们人类尊称它为老师呢?.板书“老师”二字,学生齐读,谈谈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2、补充板书完整课题,读题激疑:课题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人类的“老师”究竟是谁?为什么称它们是人类的“老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读课文。
2)逐段抽读课文,相机正音。
3)交流反馈:书中提到的人类的“老师”有哪些?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品读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探究“鸟儿”的秘密。
(1)默读第1自然段(2)引导交流: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的句式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出示:科学家从得到启示,发明了。
人们模仿造出了。
(3)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用直线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4)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用弯线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5)指名读句子。
给“剧烈”换个词语,说说“机毁人亡”的意思。
(6)(出示蜻蜓的图片)师点拨进行对比,解决了机翼因抖动而破碎的现象。
(7)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学生回答,指名读句)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人类的老师》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人类的老师”的概念和内涵。
认识人类从自然界、动植物、矿物等各个方面获取知识和启示的过程。
学习和理解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向自然界学习的典型例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运用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增强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人类的老师”的概念和内涵。
人类从自然界、动植物、矿物等各个方面获取知识和启示的过程。
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向自然界学习的典型例子。
教学难点: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向自然界学习的典型例子。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PPT、图片、视频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引发学生对“人类的老师”的思考,例如:“你们认为人类可以从自然界中学到什么?”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例子,引导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教师通过PPT、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介绍“人类的老师”的概念和内涵。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从自然界、动植物、矿物等各个方面获取知识和启示的过程。
通过具体的典型例子,如医学、农业、工程技术等领域,展示人类向自然界学习的实例。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或了解到的“人类的老师”的例子。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展示和分享。
4. 思考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人类的老师”的概念和内涵。
作业可以包括研究报告、作文、绘画等形式的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思考等,评估学生对“人类的老师”概念的理解程度。
人类的老师_教案_教学设计
人类的老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人类的老师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对待老师应有的尊重和感激之心。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什么是人类的老师,老师的角色和职责•探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理解必须要尊重老师和听从老师的指导•培养学生对待老师的感恩之心,并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二、教学内容1.人类的老师–什么是人类的老师?–老师的角色和职责–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和重要性2.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老师?–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方式3.感恩老师–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心–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方式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本堂课的主题:人类的老师,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学校中与老师的互动经历,分享自己对老师的认识和看法。
2.探究与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共同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人类的老师?•老师的角色和职责是什么?•老师在学生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互相补充和讨论。
3.信息整理(10分钟)–学生回到座位,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自己组内的讨论结果整理到白板上,形成一个概要性的总结。
–带领学生共同讨论和完善每个小组的总结,并做出综合的总结。
4.观看视频(10分钟)–老师播放一个展示老师对学生影响和重要性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可以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感恩老师(2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对待老师应该有的态度和行为,以及为什么要感恩老师。
–学生自由发表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可以选择写感谢信、画感恩卡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谢。
6.小结与评价(10分钟)–老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强调学生应该时刻尊重并感谢老师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回答以下问题:•你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对学校老师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讨论和互动,对人类的老师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人类的老师》教案设计
《人类的老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的一些本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相关动物图片3.教学视频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些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动物的知识。
2.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的一些本领。
学生边读边做笔记,记录下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课文介绍了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教会了人类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4.分析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人类的老师》,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学生回答问题,回顾课文内容。
2.精讲课文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文章的表达技巧等。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课堂活动教师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介绍一种动物教会人类的知识。
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1.课堂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教会了人类一些本领吗?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课堂讨论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如何保护动物,让它们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写作训练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人类的老师”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学生认真写作,展示自己的写作水平。
4.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1.巩固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拓展阅读:阅读有关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文章,了解更多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人类的老师》一文,让学生了解到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的一些本领,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人类的老师》教案及课后反思
《人类的老师》教案及课后反思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读取并理解文章的开头部分,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产生兴趣。
讨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对自然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使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1.4 作业:让学生阅读文章的下一部分,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对人类进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2 教学内容:阅读并理解文章中关于人类起源的部分。
讨论人类进化的关键事件和影响因素。
2.3 教学方法:使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人类起源的知识。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
2.4 作业: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人类起源的理解。
第三章:人类文明的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兴趣和理解。
3.2 教学内容:阅读并理解文章中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部分。
讨论人类文明的重要事件和成就。
3.3 教学方法:使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成就。
3.4 作业: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解。
第四章:人类的老师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从自然界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阅读并理解文章中关于人类老师的部分。
讨论人类从自然界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4.3 教学方法:使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人类从自然界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4.4 作业:第五章:课后反思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讨论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和改进。
人类的老师教案(精选9篇)
人类的老师教案人类的老师教案(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类的老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类的老师教案篇1【教材理解】《人类的老师》短小有趣:通过生动的事例,介绍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让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人类只有科学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
人类只要科学地认识地球上生物一些运行规律,就能有所发明创造。
【设计理念】本课主要的教学思路是“以导促学,让学习成为学生事”,因此,首先课前学生根据预习指导进行自学和资料的收集,然后课堂师生共同合作探究,最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科普读物。
学生活动方面主要是:读、找、议、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整堂课。
【导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启发,激发阅读仿生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导学重难点】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自学释疑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品读、朗诵等。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演示文稿) 自学卡【课时安排】1课时【课堂探究】一、激趣导入:导语:有人说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这话不错。
如果你平时多多留心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的知识。
不信请读《人类的老师》二.自由诵读,感知文本。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我能自主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并会给生字标音。
机翼()略()重关键()鲸()2.我能说出短文的大意。
《人类的老师》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三、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各得到什么启示?从蜻蜓身上得到的启示:从鲸身上得到的启示:四、综合运用你知道吗?1.科学家研究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制成了雷达。
《人类的“老师”》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精品文档★下面是整理的《人类的“老师”》教案,欢迎阅读,如需浏览更多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内容,尽在手实用资料栏目。
《人类的“老师”》教案(一)一、教学要求:1.会认本课9个生字,规范书写8个一类字,能够读准“薄”“壳”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通过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理解、积累“机毁人亡、教训、均匀”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恰当、流利、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归纳出来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课文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凭借具体内容的语言材料,介绍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唤起学生主动积极探索自然的心愿和对科学的爱好之情。
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课文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021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文学创作c独家原创1/14★精品文档★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复习环节,通过查阅复习单、民主自由念、王莎莎念等多种方式介绍学生尤其就是学困生辨、绘画字及恰当、流利读书情况。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梳理文章脉络,划分意义段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四书课文环节,实行学生自学、小组合作的方式,凭借课文具体内容的语言材料,把握住重点词语,书法展课文,介绍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并能够融合课外收集的有关资料,增进对课文的认知,宽广学生的视野。
唤起学生主动积极探索自然的心愿和对科学的爱好之情。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顺利完成复习单。
(见到后附件1)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2021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c独家原创2/14★精品文档★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趣引入,读题激疑。
《人类的“老师”》教学教案设计
《人类的“老师”》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从自然界、动植物、人类社会、历史等方面获取知识、创造文明的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社会、尊重历史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从不同领域寻找人类的“老师”。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动植物、人类社会、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2)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人类从不同领域获取知识、创造文明的过程。
(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合作交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领域寻找人类的“老师”。
(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社会、尊重历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文章等。
(2)准备教学课件,设计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人类从不同领域获取知识、创造文明的过程。
(2)准备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如图片、故事、感想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类的“老师”?(2)学生分享自己准备的资料,展示人类的“老师”。
2. 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从自然界、动植物、人类社会、历史等方面寻找人类的“老师”。
3. 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领域的“老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深入研究。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收集相关信息,分析人类的“老师”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4. 分享成果:(1)各组汇报探究成果,展示人类的“老师”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激发学习的兴趣。
2. 同伴评价:(1)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7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教师要求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注意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尊重和接纳不同观点。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解答疑问,确保讨论质量。
(四)课堂练习,500字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在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
组合作,提升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课文中生物对人类创新的启示。
-鼓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小组讨论的质量。
4.创设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文《7人类的老师》中的内容,选择一个生物原理,进行创新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具有实际意义,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用文字描述设计思路,并绘制草图。
2.以“自然界生物的启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围绕一个或多个生物事例进行论述,体现生物对人类创新的启示。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7人类的老师》中自然界生物对人类创新的启示,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学会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新实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自然界生物的图片,如蝙蝠、蜻蜓、蜘蛛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物的独特之处。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生物有什么特殊的功能吗?它们是如何给人类带来启示的?”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人类的老师》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实例,理解科学家是如何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
(2)学会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2)激发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3. 掌握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原理的理解。
2. 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人类的老师》及相关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课文《人类的老师》的,引发学生对人类老师的思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吗?他们是如何成为我们的老师的呢?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人类的老师》,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尝试通过上下文理解其意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是如何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
(2)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分享和展示。
4. 讲解与练习:(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强调重点字词的发音和书写。
(2)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人类的老师》。
(2)回家后,尝试从生活中找到一个例子,说明人类是如何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的。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人类的老师》教案
《人类的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教学难点: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动植物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植物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启示吗?二、自主学习a.课文讲述了哪些人类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b.你认为人类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为“老师”?三、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第一种知识:生物仿生学。
2.讲解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第二种知识:自然界的规律。
3.讲解课文第三段,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第三种知识:生态保护。
四、课堂讨论1.请学生举例说明人类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人类从大自然中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第四段,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2.讲解课文第五段,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
三、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保护大自然?四、写作训练1.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题,让学生写作一篇短文,介绍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启示。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阅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六、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熟记生字词。
2.深入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大自然做出贡献?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到人类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课文《人类的老师》教案范文
课文《人类的老师》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人类的老师》。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从自然界中学习的例子。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举例说明人类如何从自然界中学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从自然界中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人类的老师》的正确朗读。
(2)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类从自然界中学习的例子。
(3)运用课文中的知识,举例说明人类如何从自然界中学习。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创新性地举例说明人类如何从自然界中学习。
三、教学准备1. 课文《人类的老师》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卡片、小组讨论表格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有趣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从自然界中学习的重要性。
2. 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人类的老师》。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例子,讨论人类如何从自然界中学习。
(2)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4. 实例分析:(1)教师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创新性地举例说明人类如何从自然界中学习。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如何将课文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然界中的现象,尝试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分析,举例说明人类如何从自然界中学习。
《7.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 .复习生字词。
(PPT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读。
2.课文中人类的“老师”是指谁?请在文中划出来,再说一说。
二、细读课文1 •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 )从第一自然段你知道到了什么?(蝙蝠是人类的老师)(2)理解“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动物,何止蝙蝠一种。
”的意思。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人类的“老师” ?人类在这些“老师”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2)课件出示蜻蜓的图片:教师解释,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厚的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尖键所在。
所以,人类从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改进了飞机,造出了防震飞机。
(3)小结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3.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同学们请根据我们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以小组讨论的方法来自学第四五自然段,老师给同学们一点提示。
(1 )出示自学提示:人类的“老师”是谁?“老师”教给人类什么?人类向“老师”学习的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带着上述问题,采用圈、点、批、画、读等方式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2)第四自然段自学反馈:老师:鲸;教给人类:“流线型”形体;学习结果:改进船体设计,提高轮船航行速度。
(3)出示鲸的图片,介绍“流线型”。
出示生活中“流线型”的汽车、飞机、火车等图片。
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鲸也是人类的老师。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4)第五自然段自学反馈:老师:鸡蛋;教给人类:“薄壳结构”;学习结果:设计出了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探究讨论:为什么薄薄的蛋壳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呢?找出具体的语句来说明。
课件出示:薄薄的鸡蛋壳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这是一句因果倒装句,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从这种“薄壳结构”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启发,设计出了很多好看的建筑。
人类的老师教案7篇
人类的老师教案7篇人类的老师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阅历理解新词。
2.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哪些老师启示了人类的哪些创造。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热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学会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预备1.生字,新词卡片。
2.搜集生物充当人类老师的事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读题激疑1.谈话引入:孩子们,你们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2.读题激疑,课题中的“老师”为什么要加上引号?这些“老师”毕竟是谁呢?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给出提示:读通顺课文,借助拼音或工具书准确识记生字。
2.点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鼓励学生用老师教给的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已有学问给生字组词,并能自己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4.检查学生生字的学习情况。
用“我给大家提个醒”的方式,让学生来说说每个生字的字音、字形需要留意些什么,并能给每个生字组出几个不同的词语来。
5.全体学生练习朗读全文,指导学生读通顺。
6.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回答开课时提出的问题:课题中的“老师”为何要加引号?这些“老师”毕竟是谁?先在书上用笔画出来,再说一说。
从学生的汇报中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段“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引导学生读懂这句反问句并理解它。
(板书:人类的老师不止是蝙蝠)三、紧扣课题,深化理解1.根据自己喜爱的方式,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
2.先跟同桌说一说自己为什么感兴趣,再在全班交流,老师相机落实对课文的理解和对重点词句的深化感悟。
3.学习第三段,引导要点:这一段主要讲了谁是人类的老师?(板书:蜻蜓——飞机)为什么说蜻蜓是人类的老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机毁人亡”“惨祸”的意思,抓句子“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四周略重一些的厚斑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材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材教案《人类的“老师”》重点讲人类从生物身上得到启发,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以生物为师,进行发明创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材教案一Ⅰ、【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Ⅱ、【教学重点】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Ⅲ、【教学过程】说话: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揭题激趣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读题。
2、激趣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三、精读课文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 好,畅所欲言吧!2、学生交流讨论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
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一,揭题激趣
1、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老师是什么形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齐读课题。
(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预习,都预习了吗?好,下面老师来检查看看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词语:
破碎、惨祸、教训、某些、鲸、
新式、超过、均匀、坚固、坦克、机翼、
机毁人亡、轻而易举、薄壳结构
2、提醒多音字:
bó:轻微,少(广种薄收,薄礼、薄利多销);不厚道,不庄重(刻
薄、轻薄);靠近(日薄西山);
薄
báo :上下两面距离小,跟“厚”相对(薄饼、薄片);感情冷淡(待
他的情分不薄);味道不浓,很淡(酒味儿很薄);土地不肥沃(这
地薄,产量不高);不富有(家底儿薄)
bò:薄荷
ké:口语中常见(贝壳、脑壳、鸡蛋壳)
壳
qiào :多用于书面语(地壳、薄壳结构、金蝉脱壳)
3、活学活用:
薄利多销、刻薄、贝壳、鸡蛋壳、地壳、薄壳结构
4、指导“训、均匀”的书写
三、学生质疑
1、课前的预习,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现在可以提出来
(预设:人类的老师是谁?老师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好了,大家的疑问很多,这很好,说明大家认真思考了,我们读书,就要学会思考,敢于质疑。
2、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人类的老师是谁?其实在课文中就有两个小节直接告诉了我们答案,谁能找出来?
(预设:第二、第七小节)
完全正确,那么老师以前讲过,同样的内容,在文章前面出现过了,文章结尾又再次提到,这叫什么手法?
(预设:首尾呼应)
很好,首尾呼应,可以让文章结构更严谨。
其实第二小节不简单,再看看,第一小节讲到了鱼儿,第二小节说何止鱼儿一种呢,第三小节就讲其他的动物,这就是我们以前讲过的什么句式?
(预设:过渡句)
太聪明了,过渡句,可以承上启下。
首尾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同学们今后写作文时,要学会用上这两种写作技巧。
3、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人类的老师有哪些,那我们现在就拿出铅笔,浏览全文,看看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几位老师?
对照表格,说一说
(出示表格)
4、人类的老师真多啊,是不是只有文章中这几种呢?
对了,这里我们又学了一招,写说明文时,可以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样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读起来也更加的生动有趣。
5、好,回答了你们的问题,下面老师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为什么把蜻蜓称为人类的老师?请一位学生读一读课文第三小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一学生读,教师点评。
)
对照句式,学生说一说
6、下面老师的第二个问题,第三自然段出现了鸟儿、蜻蜓、苍蝇、蚊子等等,老师糊涂了,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到底是讲什么呢?
(学生轮流答,教师出示PPT)
同学们说得似乎都有道理,老师归纳了一下,有这么多种(PPT),那么到底哪一种更好一些呢?
它好,好在哪儿呢?(反复追问)
(学生答)
师点评:对,这就告诉我们,在归纳主要内容时,如果没有中心句,那么我们就看看这一段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归纳出来,就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还要注意,语言要精炼。
7、文章的最后,我们来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老师,而是一些动物,我们人类是去认真研究它们,得到了启示,而不是它们直接告诉我们知识。
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
7、好,下面的第四自然段,大家自学,左边四个组思考:鲸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右边三个组思考:这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