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滥竽充数(教学方案)
《滥竽充数》教案4篇(全文)
《滥竽充数》教案4篇(全文)《滥竽充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3、发挥想象,给故事续写结尾。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难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今天,我就要考考大家。
看图猜成语,不用举手,直接喊出来就行!看看哪位同学积累最多,反应最快!准备好了吗?(ppt出示图画)2、大家发现这些成语有什么共同点吗?对了,这些成语都是寓言,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3、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已经相当盛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滥竽充数》,来,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4、齐读课题,说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竽:古时一种簧管乐器。
可看图理解,顺势点拨“竽”滥竽:吹不成调的竽。
充数:凑数。
说整个词的意思。
)5、你是怎么知道的?(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二、初读课文1、昨天请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今天我们先来齐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内。
2、指名齐读中读得不认真的来读课文,指出不足。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品读故事1、聆听课文朗读,思考:文章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齐宣王南郭先生齐湣王2、在文中哪一个字,可以概括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行为?生思考回答师板书:(混)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个“混”字来深入理解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你认为是描写南郭先生混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每逢吹竽,南郭先生总是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2)同学们,你认为这个句子中,最能体现南郭先生混的词语是哪一个?(装腔作势)(3)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描写南郭先生装腔作势样子的句子。
(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4)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来模仿一下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样子呢?同桌间互相做一做。
小学三年级语文《滥竽充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滥竽充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滥竽充数》教案篇一一、习作要求以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原文,抓住重点内容,侧重人物心理,展开自由想象,把原文扩写成四百字以上的文章,做到语言通顺、具体生动,题目自拟。
二、教学方法1、学法到写法的迁移。
2、由说到写,说写结合,连段成。
三、教学准备1、阅读,研读原文2、课件(从上下载的《滥竽充数》故事的动画片六、教学过程(一)感知内容情境激趣1、教师话语导入:《滥竽充数》是一则流传千年的故事,大家一定很有兴趣再次来回味,谁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或者复述课文?学生朗读与复述课文。
2、看课件《滥竽充数》的故事(二)比较赏析领悟方法1、讨论动画解说词比较课文内容更为详细的地方?2、投影解说词文字:“……当时,有个叫南郭的人,家境贫寒,又没有一技之长,为了生活,壮着胆子冒充吹竽高手,要求参加齐宣王的竽乐队,齐宣王不加考核,就让他参加了竽乐队,从此……”以上片段与原文“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做比较,说说有什么感受?3、南郭为什么进竽乐队,以及怎样进的乐队?想象其他可能的起因和成因。
(答案体现开放多样性)4、讨论南郭进乐队,原文中哪一个动词概括得最确切?5、教学:“混”字最为确切,围绕“中心词”“混”字,通过自由想象,把南郭进竽乐队的原因(第一次心理活动)和过程讲述得很明确、丰满了。
同学们围绕“滥竽充数”成因——“混”写片段,要求注重心理描写。
6、课堂独立,然后交流,激励。
(三)方法迁移,以点及面1、师话语导入:找到中心词确定扩写点,大家写出了南郭充数的多个原因,请大家以小组展开学习,思考原文中还可以找到哪些类似“混”的中心词,可以作为扩写点?2、生小组读文讨论,教师引导。
3、:“装”字写出了“滥竽充数”的过程,“逃”字,它写出了“滥竽充数”的结果。
板书:扩写点装逃4、说词说句练习。
说含有“装”字的词语,结合情境语言“画画”南郭吹竽的形象?5、想象合奏时,齐宣王、吹竽者的“众生相”?想象南郭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时候,南郭此时的心理?(第二次心理活动)6、说词说句练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滥竽充数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滥竽充数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Overcharge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小学编订:FoonShion教育滥竽充数相关链接:教案3篇+资料)作者:佚名更新:2006-7-22 9:21:21点击:0" href="" target=_blank>寓言二则(北师大版教案3篇+资料)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反馈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
(板书:滥竽充数)3、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竽:簧管乐器。
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
(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
⑴大组交流,切透课文。
⑴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滥竽充数》。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
(3)了解“滥竽充数”的成语故事背景,理解其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或网络资源,了解成语的来源和演变。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敢于面对自己不足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滥竽充数》。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
(3)了解成语“滥竽充数”的背景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联系实际生活,体会成语“滥竽充数”的用法和含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滥竽充数”的由来和寓意。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和表情。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网络资源,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理解课文内容,解答疑难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含义。
(2)教师举例说明成语“滥竽充数”的用法和含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5. 实践环节:(1)学生进行朗读、背诵练习,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巩固对成语“滥竽充数”的记忆。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滥竽充数》并背诵。
2. 运用成语“滥竽充数”写一个句子,明天课堂上分享。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滥竽充数》二、教学目标:1、理解成语“滥竽充数”的意义和用法。
2、增强学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1、引入:使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素材,引起学生对竽(一种古代乐器)的兴趣。
2、解释成语:(1)向学生介绍成语“滥竽充数”的字面意思,并解释其真实含义:指无所长或能力不足的人参与到某项活动中,只是为了凑数或追求外表的繁荣,而不能真正为其做出贡献。
(2)通过例句和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3、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滥竽充数”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情况的例子。
鼓励学生提供自己的观点和案例。
(2)引导学生思考:“滥竽充数”在团队合作、社交场合和学习等方面的应用。
讨论这种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或解决这种情况。
4、创作活动:(1)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以“滥竽充数”为主题展开思考和创作。
可以鼓励他们写故事、演绎小剧场、设计漫画等形式表达。
(2)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表达对现实生活中“滥竽充数”现象的看法,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5、呈现与分享:(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可以通过朗读、演出、展览等方式进行。
(2)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和评价,分享彼此对于“滥竽充数”的理解和见解。
四、教学总结:(1)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强调成语的学习和运用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保持真实、诚实和有价值的参与。
五、拓展活动:(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并记录类似“滥竽充数”的案例,通过班级讨论或写作的形式分享。
(2)探索其他有关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并进行相关的创作和讨论。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用法。
(2)通过讲解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资料,自主学习成语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认错误的品质。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语,不滥用、不误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培养学生通过故事了解成语来源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
(2)引导学生理解成语背后的道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成语的生动形象。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滥竽充数”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滥竽充数”的来历。
(2)引导学生关注成语的内涵及其用法。
2. 讲述故事:(1)讲述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
(2)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3. 讲解成语:(1)详细讲解“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举例说明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运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是否运用了“滥竽充数”成语。
(2)学生发表见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滥竽充数”成语的用法及背后的道理。
7. 课后作业:(1)让学生运用“滥竽充数”成语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滥竽充数》的背景和意义;•掌握《滥竽充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分析《滥竽充数》中的社会议题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滥竽充数》中的社会议题和道德观念;•分析《滥竽充数》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发展;•掌握小说阅读技巧和文学欣赏方法。
三、教学内容1.《滥竽充数》的背景和意义–介绍小说作者、出版时间和社会背景;–分析小说题材和主题的隐含意义。
2.《滥竽充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概括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滥竽充数》中的社会议题和道德观念–分析小说中提到的社会问题,如官僚主义、权力腐败等;–探讨小说对道德观念的探讨和批判。
4.小说阅读技巧和文学欣赏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推理、比喻、隐喻等技巧进行理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解读文本,介绍《滥竽充数》的背景、内容和主题。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和道德观念。
•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提升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对《滥竽充数》这个标题进行解读,引发学生对于滥竽充数行为的思考,并与现实生活中的类似行为进行对比。
第二步:讲授《滥竽充数》的背景和意义(15分钟)通过讲解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和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小说创作的背景和意义,并探究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第三步:介绍《滥竽充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20分钟)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让学生对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个大致了解。
同时,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引发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思考。
第四步:分析《滥竽充数》中的社会议题和道德观念(2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如官僚主义、权力腐败等,以及小说对于这些问题的批判和反思。
同时,探讨小说中的道德观念,如诚信、责任等,引发学生对道德价值观的思考。
《滥竽充数》优质教案
《滥竽充数》优质教案《滥竽充数》优质教案导语:《滥竽充数》这则寓言讲的是战国时候,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假装会吹竽,混在齐宣王的乐队里骗取报酬,齐宣王的儿子继位后他怕败露,只好逃走的一件事。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懂得:没有真正的才干,混在行家里充数是*不住的。
2.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3.能展开合理的想象,扩写故事。
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成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谁能随口说出几个?学生说后教师叙述(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有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2.读题:成语故事三则就是什么?成语故事三个,成语故事三篇3.谁能来读读这三则成语故事的题目?4.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其中的第二则:滥竽充数。
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昨天请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今天我们先来齐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在内。
2.指名齐读中读得不认真的来读课文,指出不足。
3.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4.请同学们回到课本中,快速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句话说的是滥竽充数的意思。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齐读句子。
你能结合这个句子来说说滥竽充数的意思吗?竽:古时一种簧管乐器。
可看图理解,顺势点拨“竽”滥竽:吹不成调的竽。
(结合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说)充数:凑数。
说整个词的意思。
三、理解课文:师口述出示的句子,板书:混1.看到这个“混”,你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吗?让学生谈:(1)混入之前有什么表现?打听情况: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感到有机可乘(外部环境) 跟随别人一起蒙混进去可谈谈南郭先生的心里想法(本人心术不正)(2)混的情况: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
学生做做样子,用词来形容: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还会有什么表现?(3)混的结果: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滥竽充数》中的主题和故事背景;2.学生能够分析并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3.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整理出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4.学生能够进行个人思考,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滥竽充数》的课文材料;2.教师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3.教师准备相关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4.学生准备笔和纸,用于做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呈现一张乐器家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乐器的名称和特点;2.学生自由猜测并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和提示,引导他们进入主题。
二、阅读理解(30分钟)1.教师分发《滥竽充数》的课文材料,并给学生一定时间阅读;2.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提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a.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b.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c.故事中的转折点和高潮是什么?为什么?d.故事的结尾给你什么感受?你觉得故事的主题是什么?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理解。
三、整理结构(20分钟)1.教师呈现故事的结构图,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关键词或句子来标注文章的不同部分;3.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组织自己的想法,并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整理结果。
四、个人思考与表达(30分钟)1.学生回到座位上,用纸和笔写下自己对《滥竽充数》的思考和观点;2.学生可从故事的主题、人物形象、结构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表达;3.学生可以参考现有的观点和意见,并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4.学生完成后,可以交流和讨论自己的观点,或者与同桌进行对话。
五、小结(10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的观点和表达情况,对《滥竽充数》进行总结和点评;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对故事背后的寓意和启示进行思考和讨论;3.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滥竽充数》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滥竽充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篇1教学背景本课是郭昶老师在20xx年7月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20周年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得特等奖的一节课。
由于课文简短而寓意深刻,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课文为中心,开展课内拓展阅读等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感受寓言魅力的同时,获得语言的发展。
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读准“竽眼儿”“齐湣王”等词的字音。
2、通过对课文前后描述的对比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对照课文初步理解相对应的古文,并能根据古文复述故事。
4、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并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教学方法从寓言本身的文化特性出发,链接古今文化,构建立体语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寓言学习的特质,让学生感受寓言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语言的发展。
教学流程一、看图写词1、在祖国的语言宝库中,成语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通过几年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掌握了为数不少的成语,下面我们就来“看图写成语”。
请同学们准备好本子,等会儿出示的每幅画面只停留10秒钟,同学们得仔细看图,认真思考,然后快速地写下来。
2、(课件逐幅出示相关画面)学生看图写成语。
3、交流。
(出示答案:惊弓之鸟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滥竽充数)齐读成语。
4、学生较对并订正。
(采访全部正确的学生,说说是怎样学会没学过的成语的。
)二、揭题解“竽”1、揭题。
会写“滥竽充数”并不等于真正掌握了这个成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滥竽充数》(板书课题)2、理解“竽”。
“竽”指的是什么?学生猜想,教师简介。
(出示“竽”图,播放用竽吹奏出的《凤凰展翅》片段)这就是竹做的乐器——竽,我们听到的就是用竽吹奏出来的名曲《凤凰展翅》的片段。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成语“滥竽充数”的含义,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通过学习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滥竽充数”的起源和故事背景。
2. 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相关练习和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成语“滥竽充数”的含义和用法。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详细讲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并进行示范。
3. 练习与互动: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4.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成语“滥竽充数”进行表达,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述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
2. 讲解成语:详细讲解成语“滥竽充数”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示范例句:教师给出成语“滥竽充数”的例句,让学生明白如何运用。
4. 练习环节: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成语填空、改写句子等实际操作。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成语“滥竽充数”进行表达,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6.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成语运用能力,进行互动游戏。
十位数的数字组成,要求使用连续递减的方式进行排列,请问有多少种排列方法?解答:连续递减的排列方式意味着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小。
我们可以从最大的十位数开始,逐步减小数字,直到最小的十位数。
最大的十位数是999999999,最小的十位数是111111111。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两个数字之间的排列数量来确定总的排列方法。
例如,从999999999到999999991有9种排列方式,从999999991到999999981也有9种排列方式,依此类推。
我们可以将每个数字的排列数量相加来得到总数。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完整版】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3、发挥想象,给故事续写结尾。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懂得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教程:一、玩游戏,导入新课1、看图猜成语引出寓言故事。
课件出示:守株待兔……2、回顾什么是寓言3、导入新课,板书滥竽充数。
二、了解课文内容1、看故事视频,说说内容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四名同学分段读课文。
思考:故事有哪几个重要人物故事的主要内容什么2)汇报交流。
二、精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故事。
1)学生带着问题,默看课文。
(课件出示问题)①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②南郭先生怎样是怎样滥竽充数的③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结果怎样2)汇报交流(一)探讨为什么能滥竽充数。
①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
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a根据上下文理解什么是讲排场形容铺张的场面。
b齐宣王是怎样排场的三百人一齐吹给他听。
这种演奏效果一定十分气派,很隆重。
请同学们把齐宣王讲排场,以及三百人吹竽的盛大场面读出来。
②齐宣王爱讲排场,为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提供了条件,同学们还能从书上找到别的理由吗出示:有个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情况,就到齐宣王那里,自称技艺高超,请求参加吹竽队。
齐宣王把他编在吹竽队里,给他很高的待遇。
a齐王用人不严,不加考核就录用。
b发挥想象填空,把南郭先生的心里活动挖出来。
(课件出示)看到这个情况,南郭先生想:,于是,他向齐宣王吹嘘道:“”。
(二)探讨如何吹竽正因为齐宣王的原因,让南郭先生混进了吹竽队里,那么,他是如何吹竽的呢①同学找句子,老师课件出示。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装腔作势”南郭先生不会吹竽,装作会吹的样子。
找近义词。
装模作样③他是怎样装的呢找句子——看图片——学生表演——配上朗诵表演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现在我明白了,南郭先生就是这样一个装腔作势,没有真本领,靠欺骗混饭吃的人。
三年级语文上册《滥竽充数》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滥竽充数》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器具:投影片。
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寓言吧,说说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滥竽充数。
3、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范读课文。
要求:认真听,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3、默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确定:(1)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2)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1、学习1——2自然段(1) 轻声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和重点词。
(2) 投影片出示: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a 指名读句子b 你怎么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3) 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
(4) 思考讨论:南郭先生这样混,为什么没被发现过呢?结合上文理解“讲排场”(5)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2、学习3、4自然段(1)轻声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和词语并理解。
(2)指名读3、4自然段a “这个消息”是指什么?b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c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3)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创设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这时两个人会怎么说?(学生表演后评议)4、假设同学们碰到了南郭先生,会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
2、总结全文。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滥竽充数》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1、抓住关键词读懂课文内容。
2、找出写人物言行的语句,概括人物的特点。
3、朗读课文,想想寓意。
二、新课学习。
1、运用以上方法独立阅读《滥竽充数》。
(1)抓关键词“充”,联系课文,说一说“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
(2)找出描写南郭先生行动的语句,读一读,再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3)齐湣王继位后,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这说明了什么?2、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补写课文。
《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只有故事部分内容,请你补上一段作者的话。
如:(1)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伍里充数,结果肯定是十分狼狈的。
(2)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伍里充数,日子是长不了的。
(3)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伍里充数,迟早是要露马脚的。
4、体会寓意。
三、课外延伸,多角度看人物。
如果你是个善良、聪明的少年,请再回头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有可取的地方吗?2、组织交流。
去楚国的人:A、勇于探索,不怕冒险。
B、大智若愚,大胆创新。
南郭先生:A、信息灵通,随机应变。
B、知已知彼,勇于冒险。
3、引导修改原文。
四、作业:复述两则寓言。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的内容。
2、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让学生懂得: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能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让学生懂得: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寓言故事是《滥竽充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
(板书:滥竽充数)。
2、理解题目: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谁能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竽:古乐器,形状像现在的笙。
充数:凑数。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
滥竽充数教案
滥竽充数教案滥竽充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滥竽充数”的含义,学习相关生词和短语,并能够正确运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滥竽充数”的含义和用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滥竽充数》、多媒体设备、课件和相关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教师呈现一张插图,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中的人在做什么。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插图中人物的活动,并引出“滥竽充数”的含义。
Step 2 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呈现课文《滥竽充数》,并朗读课文。
2. 学生跟读课文。
3. 学生集体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教师解释。
4. 学生小组合作,解答课文相关问题。
Step 3 拓展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项目负责人,其他人扮演滥竽充数的人,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班级讨论,选出最佳解决方案。
Step 4 默写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与本课相关的单词和短语,要求学生默写其含义。
2. 学生互相交换答案,并教师指正。
Step 5 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答本节课的问答题。
五、板书设计:Topic: 滥竽充数Key words: 滥竽充数、角色扮演、解决方案六、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滥竽充数”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课文的学习以及小组活动的展示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2篇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5【教学目的】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竽眼儿”“齐闵王”等词的字音。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3、能读通古文,能对照课文初步理解对应的古文。
4、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并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竽眼儿”“齐闵王”等词的字音。
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读懂含有“滥竽充数”的句子,能用滥竽充数造句。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懂得做人要有真才实学。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想】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使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练习题的拓展延伸,使学生掌握滥竽充数的几种意思,从而把课文学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寓言二则》中的第一篇《掩耳盗铃》,谁说说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
2、师:什么叫寓言?3、师:列举你们所知道的寓言故事?4、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篇《滥竽充数》(师板书课题:滥竽充数)二、初读课文,检查词语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读的要求)2、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3、理解词语“竽眼儿”。
4、再次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老师读,学生思考课文中都讲了谁,他们有什么喜好?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理解词语“排场”)(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男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思考:南郭先生是怎样吹竽的?2、看图,图中哪位先生是南郭先生,你们觉得他的样子可笑在哪?(不会吹、装腔作势、照样子学、作假)3、随机问: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4、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为什么还要装腔作势的混在队里充数?(女生读课文)5、你们想象一下是什么样的待遇?6、一个不会吹竽的人,却能得到很高的待遇,而且还混过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被人发觉这是为什么?(会作假、在三百人的乐队里、齐宣王选拔人才时制度不严格)7、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能永久的混下去吗?(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男生读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教案、教学设计
7.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
8.教学评价,全面多元: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利用多媒体展示《掩耳盗铃》和《滥竽充数》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掩耳盗铃’和‘滥竽充数’这两个成语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掩耳盗铃》的故事,注意讲解生字、新词,如“掩、盗、铃”等,确保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各小组针对讨论内容进行分享,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补充,共同探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点拨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两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强调诚实、团结等价值观。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寓言故事,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将寓言故事的道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设计《滥竽充数》是一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南郭先生假装吹竽,结果混进了乐队,骗了齐宣王。
直到齐湣王继位,他因不喜欢排场和吹捧而逃走的故事。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要有真才实学,不能混水摸鱼,否则迟早会露出马脚。
以下是一份《滥竽充数》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阅读课文并理解其含义。
2、学生能够用现代汉语讲述这个故事并有自己的见解。
3、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阅读和理解课文。
2、讲述故事。
3、讨论故事寓意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介绍寓言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故事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2、阅读课文:学生先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然后大声朗读,注意断句和语气。
3、课文理解:学生分组讨论,解释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他们的关系。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理解。
老师引导全班一起探讨和纠正误解。
4、讲述故事:挑选几个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个故事。
老师鼓励他们用现代汉语,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5、讨论故事寓意及应用: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的寓意,他们认识到南郭先生为何失败,这个故事对他们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这个故事的教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见解,老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6、总结:老师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故事寓意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述这个故事给家人和朋友听,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作业: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滥竽充数》的短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并加入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实用的《滥竽充数》教案4篇
实用的《滥竽充数》教案4篇《滥竽充数》教案篇1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器具:投影片。
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寓言吧,说说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滥竽充数。
3、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范读课文。
要求:认真听,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3、默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确定:(1)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2)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1、学习1——2自然段(1) 轻声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和重点词。
(2) 投影片出示: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a 指名读句子b 你怎么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3) 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
(4) 思考讨论:南郭先生这样混,为什么没被发现过呢?结合上文理解“讲排场”(5)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2、学习3、4自然段(1)轻声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和词语并理解。
(2)指名读3、4自然段a “这个消息”是指什么?b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c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3)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创设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这时两个人会怎么说?(学生表演后评议)4、假设同学们碰到了南郭先生,会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
2、总结全文。
《滥竽充数》教案篇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三年级语文上册《滥竽充数》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滥竽充数》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得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通过明白得重点词句,明白得寓意。
教学器具:投影片。
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一定专门喜爱寓言吧,说说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滥竽充数。
3、字典明白得“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范读课文。
要求:认真听,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3、默读课文。
摸索:这则寓言要紧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点吗?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选择确定:(1)南郭先生是如何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2)后来他什么缘故偷偷地逃走了?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1、学习1——2自然段(1) 轻声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和重点词。
(2) 投影片出示: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a 指名读句子b 你如何明白得“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3) 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如何“混”的。
(4) 摸索讨论:南郭先生如此混,什么缘故没被发觉过呢?结合上文明白得“讲排场”(5)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要紧讲什么?2、学习3、4自然段(1)轻声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和词语并明白得。
(2)指名读3、4自然段a “那个消息”是指什么?b 南郭先生听到那个消息,什么缘故偷偷地逃走了?c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3)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要紧讲了什么?3、创设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这时两个人会如何说?(学生表演后评议)4、假设同学们碰到了南郭先生,会如何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内心话)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
2、总结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三年级语文:滥竽充数(教学方案)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三年级语文:滥竽充数(教学方案)相关链接:教案3篇+资料)作者:佚名更新:2006-7-22 9:21:21点击:0" href="" target=_blank>寓言二则(北师大版教案3篇+资料)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3.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用简单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反馈师: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寓言《滥竽充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成语。
(板书:滥竽充数)3、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不懂的字查字典,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课文,说说你理解了这个成语中的哪几个字?哪些字难理解?竽:簧管乐器。
充数:凑数。
师:“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二.围绕问题,自学课文。
(边思边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到课本中,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老师所给出的三个问题.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2、讨论问题,理解课文。
(在讨论中逐步理解课文,体会南郭先生不会装会的样子,揭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丑恶嘴脸。
)⑴分组讨论,理解课文。
⑵大组交流,切透课文。
⑶板书小结,深化课文。
爱讲排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装腔作势,不会装会只好逃走无机可乘三、阅读填表,理解寓意。
1、师:同学们都知道每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也不例外。
今天,老师邀请在座的同学当一回研究员,自己来寻找寓言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
大家有没有兴趣?师:看来,大家信心十足啊!这一次的活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一张表格,大家要通过研究讨论共同完成这张表。
好,我们先来看看发下来的表格。
听竽者喜欢南郭先生的做法南郭先生的结果师:我们在填表时,要多读读课文,多思考,综合大家的意见,划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填入表中。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自学课文展开讨论。
2、学生讨论填表3、学生反馈,教师适机指导朗读。
4、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读完之后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
(读课文,反馈)师:我们还能从齐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板书:真才实学严格把关师:这就是同学们通过自己对这则寓言的学习所揭示出来的道理,这是所有研究员踏踏实实学习研究的成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课文。
四、联系实际,深化寓意师: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你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滥竽充数”之类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样的人。
你找到过吗。
——说说我们身边的南郭先生五、课后延伸。
1、师:这会我可为南郭先生担心起来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滥竽充数拉,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失业了,下岗了,下岗后南郭先生该干些什么呢,同学们就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出出主意吧。
题目:南郭先生下岗后2、请将这则寓言复述给你的家人听。
3、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告诉大家。
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器具:投影片。
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寓言吧,说说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2、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滥竽充数。
3、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做到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2、范读课文。
要求:认真听,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3、默读课文。
思考: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吗?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筛选确定:(1)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的?(2)后来他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1、学习1——2自然段(1) 轻声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和重点词。
(2) 投影片出示: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a 指名读句子b 你怎么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3) 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
(4) 思考讨论:南郭先生这样混,为什么没被发现过呢?结合上文理解“讲排场”(5) 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2、学习3、4自然段(1)轻声读3、4自然段,划出重点句和词语并理解。
(2)指名读3、4自然段a “这个消息”是指什么?b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c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3)说说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创设情境表演:南郭先生要逃走,遇到了吹竽的同行,这时两个人会怎么说?(学生表演后评议)4、假设同学们碰到了南郭先生,会怎么对他说呢?(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
2、总结全文。
板书:滥竽充数宣王必三百人混缗王一一听之逃滥竽充数(课本剧)人物:齐宣王[齐缗(m n)王]、南郭先生、大臣二人、乐队8人。
第一场大殿上(解说:从前,齐国有个大王叫齐宣王,他特别喜欢听吹竽,这天早朝,他们又议论起组建吹竽队的事。
)大臣甲:大王,我们齐国乃是当今第一强国,我们的竽队应该是天下第一!大臣乙:对。
我建议组建一支百人大乐队,以显我大国之风采。
大臣甲:不,一百人太少了,最少也得二百人!大臣乙:要这么说,二百人也不足以显示我齐国之强大,我看,应该再加50人,二百五,多么强大的阵容,多么……齐宣王:(很生气)什么二百五,太不像话了!来人那,宣本王旨意,立即组建一支三百人的竽队,以显我大国之威。
众人齐(磕头):大王圣明!(画外音:大王有旨,为显我大齐风采,立即组建三百人吹竽队,有此才能者快来报名啊,待遇从优,名额有限,来晚了可没有卖后悔药的呀!)南郭先生上,边走边叨咕:我的名字叫南郭,好吃懒作不干活,听说大王要建竽队,这可是个大好活。
那位说了,您会吹竽吗?要说吹竽我不会,拍马吹嘘(嘿)还差不多。
不过人多容易混,滥竽充数我有辙!怎么个混法,那我可不告诉你……(拿出竽,往竽眼里塞东西。
)(画外音:您还别说,南郭先生还真有办法,这往竽眼里塞的是什么东西呀?)南郭:嘿!这是谁呀,怎么都给我说出去啦抱着竽见大臣甲(鞠躬):大人好!大臣甲(傲慢的):干什么呀?南郭:我想参加吹竽队,您看……啊(递上银子)大臣甲:啊()……啊()……哈哈哈,行啊行啊,(很神秘的)您一定吹得棒极了,是吗?南郭:那当然了!(南郭先生走下)大臣甲:(洋洋得意的)谁来不是来呀。
(回转身)启禀大王,三百人乐队已招齐,请大王御览。
齐宣王:(高兴的)好,好,马上召见!本王要立即听他们演奏!(乐队九人上,南郭居中)大臣甲:奏乐!(音乐起)(一声尖利的声音,十分刺耳)(众人停,只有南郭仍在装腔作势的吹奏。
)齐宣王:(大怒)什么人,吹出如此刺耳的声音,还不给我拿下!大臣乙(抓住南郭的脖领)大王,就是他!他用这样的声音刺伤您的龙耳,真是罪该万死!齐宣王:哼,好大的胆子,推出去,杀!(众人齐):大王圣明!南郭(浑身发抖):大……大……大王,小民冤……冤……冤……冤枉!大臣甲:你欺君枉上,罪该万死,还有什么冤枉的!快推出去,杀!齐宣王:慢,让他说,看他还能说什么!南郭:大王圣明!大王容禀。
刚才小人正在吹竽,忽见大王头上紫气东来,祥云缭绕,小人知道这是上天的旨意,预示着我们齐国繁荣昌盛,预示着大王万寿无疆,小人看了,内心无比激动,再也无法控制对大王的无上敬仰之情,所以才吹奏出如此高亢嘹亮的乐音,以示对大王的无限祝福,祝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齐宣王:(疑惑的)果真如此吗?南郭:大王您二目放光,明察秋毫,小人怎敢欺骗大王呢?齐宣王:量你也不敢!南郭:(指着大臣甲)可是他,竟然同着大王的面,诋毁大王,灭我齐国国运,损我大王威名,小人蒙冤事小,大王威名受损事大,此人不杀,上天不容,上天不容啊!齐宣王:大胆贼子!竟敢欺骗本王,犯上作乱,来人那,推出去,杀!大臣甲:小人冤枉,小人冤枉,小人冤枉!齐宣王:南郭先生,心怀本王,忠信可嘉,赏绸缎十匹,升为竽队队长!众人齐:大王圣明!南郭(转身指挥竽队,得意洋洋)奏乐!音乐起,南郭回到队中,装腔作势的吹竽。
齐王大声喊好!解说)从此,南郭先生步步高升,成了齐宣王眼中的大红人,可是,几年之后,齐宣王死了,它的儿子齐缗王当了齐国的大王,这天,齐缗王召见南郭先生,南郭:大王找我有什么事吗?哦,我明白了,您一定是想组建一支更强大的乐队,这是完全应该的,以您的威望,建一支四百人、不,五百人的乐队,那才合适呢。
我马上就去……齐缗王:不,我不喜欢合奏,我喜欢听独奏!南郭:*吃惊的)啊!您,您,您喜欢……独,独奏?啊!独奏好啊,独奏清新、悦耳,独奏最能体现我们齐国的和平、安宁,您真是圣明之君啊!我,我马上就去叫人……齐缗王:不必了,你不是竽队第一高手吗?你吹给我听就可以了。
南郭:啊,我,我,我不行啊……齐缗王:什么?你不行!你怎么了?啊!南郭:(吓的坐在地上)我,我,我……齐缗王:你不是挺能吹的吗?吹!南郭:(哆哆嗦嗦的)我,我,我,吹……(抱起竽吹起来)(音乐起,堵塞物纷纷飞出落下)(众人大笑)齐王大怒:啊!你这是吹竽吗?(众人安静)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滥竽充数,欺骗先王,还敢邀功请赏,实在可恶!来人哪,推出去,杀!南郭:大王,您是圣明之君,明察秋毫,小人冤枉,小人冤枉!……齐缗王:哼,你欺骗先王在前,戏弄本王在后,你还有什么冤枉的?来人,杀!(面向大家):南郭不学无术,欺上瞒下,死有余辜,希望大家不要学他,我们要实事求是,齐心协力,把齐国的事情办好!(众人齐)大王圣明!大王圣明!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