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功能主义

合集下载

新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

-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与社会学理论传统重建作者:林聚任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老一辈社会学家的隐退,新一代社会学家的崛起,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崭新的景象。

新功能主义的兴起就是一个重要表现。

新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社会学家卢曼(N.Luhman)、明希(R.Munch),美国社会学家斯美尔瑟(N.Smelser)、科勒米(P.Colomy)等。

但新功能主义观点的最有力倡导者,当数美国年轻的社会学家亚历山大。

是他首先使用了“新功能主义”一词,并在此方面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理论观点。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用这一新的观点对社会学理论传统做了诠释与重建。

一杰夫雷•C•亚历山大(Jeffrey C.Alexander)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理论著作,旗帜鲜明地倡导新功能主义观点。

他在其《新功能主义》一书的导言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功能主义观点。

他指出,新功能主义的出现,虽然不是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的翻版,但二者的确有某种亲缘关系。

他说“功能主义”这一术语“所指的并非是一套概念、一种方法、一种模式或一种意识形态。

毋宁说,它指的是一种传统。

”[1](第9页)他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去理解这一理论传统:(1)功能主义虽然没有在解释性方面提供一种模式,但它所提供的是社会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图景,故在更具描述性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式。

(2)功能主义像关注结构一样关注行动。

而且,其行动概念如同关注实践和手段一样,去关注表意性的行动(expressive action)和行动的目的。

功能主义非凡关心在限制和规定的手段下达到目的的程度。

(3)功能主义认为整合是一种可能性,而社会控制的变异和过程是事实。

均衡论尽管不能作为对实际的社会系统分析的参考点,但它可以作为功能主义系统分析的参考点。

(4)功能主义假定人格、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区分对社会结构来说是必要的,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紧张是变迁和控制的持续根源。

政治学名词解释

政治学名词解释

政治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行为主义:该方法认为应该将政治科学研究的对象锁定在实际存在的可观察到的政治行为上。

行为主义非常重视对政治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并要求在进行价值去除的同时,在现象和数据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掌握和运用数学、尤其是统计学的定量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得出明晰的结论,从而达到对政治行为的解释、预测、控制。

行为主义发展出来的理论形态主要有政治系统论、结构功能主义,政治沟通理论等。

2.政治系统论: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等,政治系统论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使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以政治系统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的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进行研究,其研究过程:首先,确定系统和环境的边界,然后从系统和环境的互动过程来具体分析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和反馈过程。

3.结构功能主义:西方政治学理论及研究方法之一,着重以政治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强调分析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结构功能主义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源自社会学,由美国社会学帕森斯在《系统理论的现状和前景》一文中提出。

美国政治学阿尔蒙德在《发展中地区的政治》一书中首次将这种研究方法运用于政治学激起西方政治学结构功能主义研究的热潮。

一般来说,结构功能主义所谓的政治结构是指政治角色之间固定化关系的形式,即政治行为的模式。

所谓的政治功能是指政治结构的活动后果或影响。

阿尔蒙德将整个政治体系,从结构上分为政治体系结构,政治过程结构、政治政策结构三个层面。

从功能上分为体系功能,过程功能,政策功能三个类别。

4.政治沟通理论:沟通理论原理是动力工程学的一种理论。

美国政治学学家卡尔-多伊奇最先把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

发表了代表作《政府的神经:政治沟通与控制的模式》形成了系统的政治沟通理论。

政治沟通理论是政治系统通过对信息的沟通达到正确的决策。

从而有效的适应和控制环境的理论,它也以政治系统为研究对象,特点是把政治系统的运行过程看作是信息的交换和控制过程,集中研究政治系统中的决策活动及信息沟通。

人类学 功能主义

人类学 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是人类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观点,它强调社会文化现象和行为的功能或目的,以及它们在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这种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种文化习俗、行为以及社会制度等都是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而存在的。

功能主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学领域,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Émile Durkheim提出。

在人类学领域,英国人类学家Bronislaw Malinowski被认为是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其著作《阿拉法德群岛的魔法、科学与宗教》中提出的“功能论”理论,成为了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式。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文化现象和行为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中各种需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平衡。

它强调社会系统的互相关联和相互依存性,认为每个文化习俗和行为都起着特定的功能,并且它们的存在和流行必然是因为它们能够帮助社会中的人们达到某种目的。

功能主义理论在人类学领域中曾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比如它过于强调社会的稳定性,忽略了社会变迁和冲突等问题。

但是,功能主义观点的核心思想仍然对人类学研究产生着影响,特别是在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分析上。

功能主义的主要内容

功能主义的主要内容

功能主义的主要内容
功能主义是一种社会学理论,源于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埃米尔·伯克海默(Ernst Bieshmark)的观点,被认为是社会学的三大基本范式之一(另外两个是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主义)。

功能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关注社会结构对社会系统运作的功能和作用。

它认为社会是一个由不同部分组成的机器,每个部分都有着自己的功能,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社会的稳定与正常运行。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的社会组成部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社会的利益与目标。

社会功能主义者认为社会秩序和稳定是保障个体福祉的基础,通过社会制度和规范的存在,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提供公平、公正的机会和结果。

另外,功能主义也强调社会结构的适应性和相对独立性。

它认为社会结构和社会角色是经过演化和选择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社会结构和社会角色会根据社会需求和要求进行调整和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需求。

总之,功能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关注社会结构对社会系统运作的功能和作用;强调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社会结构的适应性和相对独立性。

[哲学]第二讲功能主义

[哲学]第二讲功能主义

《现代社会学理论》第二讲功能主义第一节何谓功能主义一、系统(system)●对一种研究对象的构成性质和存在状态的本体论假设。

●一种具有普遍渗透性的实体,高于所有的个体,并与其对立,系统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不为后者所改变;●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稳定的、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关系,每个部分不可能单独地发生变化,如果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其他部分会产生连锁反应。

●这种关系决定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决定了系统不能化约为其部分。

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形式,必须从它们同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关系角度出发来说明。

●帕森斯认为“系统”有两个基本的特性:(1)系统与环境相对而存在,有一定的边界,这个边界既是相互区分的标志,又是信息交换的通道。

●(2)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组织、自我调控(self-regulating)的能力,以适应环境之变化,在环境面前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性。

二、从系统到功能●系统的上述特征引出一个问题:系统是如何维持的?莫顿认为,系统肯定有某种或某些机能来调整系统状态,使其适应环境之变化。

这个“机能”就是“功能”。

●功能的概念牵涉到观察者的观点,而不必然涉及参与者(当事者)的观点。

社会功能系指可见及之客观后果(observable objective consequences)而不是主观的意向(subjective dispositions)。

(Merton,R.)●对于帕森斯而言,“功能”是一个理论的概念,一个抽象的概念,一种想象宇宙的视角,一个分析的工具。

“功能系指对于决定生命体系运作的诸般条件加以理论上的构作。

这些条件是有关此系统稳定或不稳定,存在或者灭亡。

及其寿命等等。

”“‘功能’概念因此牵涉到某一类生命系统的一般特征,及其与一种或多种环境间的关系等较大的理论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路径。

功能概念最为关切的是:在生命体系中,某种在经验上可资辨认的结构与过程,其存在与特性有些什么后果。

当然,还包括所指涉之结构与过程产生的条件,以及发展或持续的可能性等等的考虑。

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发展演变

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发展演变

[关键词]功能主义现代主义发展演变[摘要]本文论述了作为现代主义核心的功能主义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探讨了功能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重新强调了功能主义因其合理内核及意识形态背景,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辞海》中功能的解释一指事物的功效、作用,一指事攻和能力.《汉书·杜钦传》〝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与官职〞.本文中所探讨的功能即为事物的功效、作用. 功能主义一词早在18世纪即已出现,当时指的是一种哲学思想.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设计史上的巨大变革,现代主义设计开始萌芽、发生和发展.功能主义也随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与特征,它以崭新的面貌在19世纪40年代确立了其历史地位.功能主义最具影响力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 Form follows Function).〝认为一件物品或建筑物的美和价值取决于它对于其目的的适应性.〞[1]p108 在人类现代设计发展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功能主义始终作为一条主线索贯穿其中,设计终将不能舍弃〝满足人们功能需求〞的第一准则.一.功能主义的萌芽和发展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翻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篇章.现代工业设计在轰鸣的大机器生产中孕育,在与传统设计彻底分离的阵痛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 18世纪英国开始的商业化是工业设计发展的起点.在商业化的条件下,市场迅速扩展,设计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和工业社会中进行美学与社会交流的载体,开始具有它今天所具有的重要性.在这一时期,传统产业的一些消费性用品如家具、小五金、陶瓷等,依然以装饰和趣味为主要因素,实用和功能反倒退居其次.但一些非消费性的工业产品,如机器、仪器和工具,工业革命对其设计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这些生产领域,〝产生了一种直接而坦率的设计语汇,强调产品的使用功能和效率,〞[1]p35标志着设计开始与传统分道扬镳. 图(1-1)所示即1755年由伦敦著名仪器制造师约翰·多伦德(John Dollond)研制的天文尺,它用来测量太阳直径及恒星间距.其设计简洁、明确,真实的反映了仪器的材料、结构和用途,抛弃了任何形式的装饰,预示着将来功能主义设计的出现.从19世纪开始,功能主义的趋向便愈加明显地发展起来. 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拉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为思想先驱的工艺美术运动在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 1834-1896)领导下展开了。

对功能主义人类学的超越——一个中西比较的视角

对功能主义人类学的超越——一个中西比较的视角
在中国研究中这种对地方文化的回归主要表现在对汉人社会各种文化内核的探德曼把功能主义得自非洲的传统应用于中国研究时他注意到了两者间的差异认为在中国祖先崇拜的丛林中亲子间的感情应该是最基本的要素儒家慎终追远的理念始终投射在汉人社会的表象之中
维普资讯
社会科学 2 0 0 6年第 7期
收 稿 日期 :2 0 —4 1 0 60 .6 ① 拉 德 克 利 夫 ・ 朗 : 《 会 人 类 学 方 法 》 夏 建 中 译 , 华 夏 出 版 社 2 0 布 社 , 0 6年 版 , 第 7 页 。 该 书 是 布 朗 的 论 文 集 , 他 在 学术 生涯 中多 次提 及这 一 区分 ,具体 论述 参考 该 书的第 2 3、2 7、4 、9 6 3、1 2页 。 0 ② 参 见 RamodFr ,F n t n” C re t nho oo y C ia o Unvri f hcg rs. 95 P ,4-5 , y n ih “ u ci urn A trp lg , hcg : iesyo C ia oPes 15 , P272 1 t o t ③ 拉 德 克 利 夫 ・布 朗 : 《 始 社 会 的 结 构 与 功 能 》 潘 蛟 等 译 , 中 央 民 族 大 学 出 版 社 1 9 原 , 9 9年 版 , 第 2 122页 。 1-1
李 晋 :对功 能主 义人类 学 的超越
对功能主义人类学的超越

个 中西比较 的视角
李 晋
摘 要 :2 世 纪 5 — 既有 田野点 的 0 0 7 再 研究 ,完成 了对 功能主 义的超越 。考虑到功 能主义范式在 中国研 究 中的影响 ,我们 可以通过 分析
2 世纪8 0 0年代 以来汉 学人 类学的若干进展 ,以中西比较 的视 角,厘 清中外 学者在 不同时空下所展现

功能之美:美学的超越与回归

功能之美:美学的超越与回归

㊀㊀2018年6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学㊀术㊀交㊀流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un.,2018总第291期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cademicExchang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291㊀No.6㊀外国哲学研究[收稿日期]2018-03-01[作者简介]马鸿奎(1985-),男,山西汾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美学理论㊁环境美学研究㊂功能之美:美学的超越与回归马鸿奎(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350)[摘㊀要]艾伦㊃卡尔松将科学认知主义环境美学拓展为更具统一性的功能主义美学㊂他认为,审美对象的功能之美来源于其恰当功能,欣赏者凭借功能认知欣赏功能之美㊂功能主义美学通过因果作用功能理论和选择效果理论解决恰当功能的不确定性问题,并试图提出一种功能之美现象学以解决转化问题㊂功能主义美学以恰当功能为核心,强调审美㊁艺术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审美无功利观念和形式主义美学的超越;同时,由于恰当功能和相应的功能认知具有显而易见的内在性,因而可视为是审美的 向内回归 ㊂拓展市场概念和功能认知的范围,可为功能主义美学提供更广阔的阐释空间,从而进一步实现美学的 超越和回归 ㊂[关键词]功能主义美学;恰当功能;功能认知;审美超越;审美回归[中图分类号]B83-06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6-0045-0718世纪以来, 审美无功利 一直被视为现代美学的核心观念㊂当代审美实践和艺术活动历史性的转变,使理论家意识到有必要对此观念作更深入的反思㊂环境美学家艾伦㊃卡尔松提出的功能主义美学,可被视为这种反思的理论成果㊂㊀㊀一、卡尔松的功能主义美学立足于早期对环境审美的研究,艾伦㊃卡尔松提出的科学认知主义环境美学,被视为当代环境美学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㊂卡尔松论证了自然科学知识在恰当自然环境审美中的必要性;主张欣赏者应该依其所是地欣赏自然环境㊂随着理论的深化,他将视野扩大到人文环境以及艺术欣赏中,以 恰当功能 为核心建构一种更具统一性和普遍性的美学理论㊂由此,其成功地实现了从环境美学到功能主义美学的转变㊂恰当功能,在艾伦㊃卡尔松的美学理论中被视为审美欣赏的核心㊂卡尔松认为,对象的功能之美源于其恰当功能㊂他辨析了两种功能之美:由功能而现之美(beautythatemergesfromfunction)和功能性之美(beautythatisfunctional)㊂依前者,一物之功能内在于其美,且乃其美之一部分㊂相反,依后者,与美相关之功能并非一种内在因素,而是一种外在的限制㊂[1]172后者表征的是审美与功能的外在联系,具体表现为外在于审美和艺术的实用功能㊁政治功能㊁文化功能等内容,学理上则表现为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可视为一种 外在的功能之美 ㊂前者以 恰当功能 为基础,美因之而显现,因而被称为 内㊃54㊃在的功能之美 ,以之为核心的美学理论更具统一性和包容性,可以有力地将被无功利观念割裂的审美世界重新统一㊂功能主义美学,本质上就是对内在功能之美的阐释和建构㊂功能主义美学持有明显的客观论立场,认为,功能之美是欣赏对象由其恰当功能而呈现出的审美特性㊂那么,在审美对象具有的诸多功能之中,哪一种为其恰当功能呢?功能的不确定性是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㊂为此,卡尔松从自然科学中引入因果作用功能(causalrolefunction)和选择效果理论(selectedeffectstheoryoffunction),并雄辩地将其拓展到自然环境审美㊁建筑㊁日常生活物品乃至艺术等领域㊂因果作用功能理论适用于无机自然界:无机物的功能F在更大系统X内发挥一种恰当的因果作用,使得此系统看上去更具统一性,此功能则被视为无机物的恰当功能㊂[2]95选择效果理论适用于有机自然界,可作如下描述:当且仅当功能F有益于提高有机物X的先辈们的适应性,进而促使具有功能X的基因型在自然选择中得以延续,我们才认为功能F是有机物X的恰当功能㊂[2]拓展至建筑环境则是:X具有恰当功能F,当且仅当Xs近期存在,因为在刚逝之过去,X之先辈在符合市场某些需要或欲望方面获得成功,因它们实现了F,导致了Xs的生产㊁流通或保护㊂[1]111拓展至人工物品则可以表述为:X具有恰当功能F,当且仅当Xs近期存在,因为在刚逝之过去,X之先辈在符合市场某些需要或欲望方面获得成功,因它们实现了F,导致了Xs的生产和流通㊂[1]57拓展至艺术领域则可以表述为:X具有恰当功能F,当且仅当因功能F,近期以来艺术品在市场中被创造㊁被传播或被持存㊂[1]161在解决了 功能不确定 问题之后,恰当功能的 转化 问题便成为理论家必须面对的第二个重要问题㊂恰当功能何以转化为功能之美?其实,就审美对象而言,这个问题并不存在㊂转化问题本质上是一种与审美对象无关的问题,因为就对象自身而言,它无须转化,也不可能转化㊂[3]46对自然物而言,自然物遵循自然规律的必然性,其内部结构和功能只能被认识,无法转化;包括艺术品在内的人造物的恰当功能在设计㊁制造和流通中已经被确定下来,同样也不可能被转化㊂ 转化 问题只有在欣赏者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有意义㊂ 恰当功能何以转化为功能之美 ,严格地讲,这个问题应该表述为:在审美活动中,欣赏者怎样从恰当功能中发现对象的审美特性㊂卡尔松指出,要发现对象的功能之善和功能之美,外在地说,人们必须借助于关于对象功能的专业知识;内在地说,必须借助于可以深入理解对象特定功能产生内在机制的认知理性㊂[1]3为此,他提倡一种功能之美现象学的方法,认为,功能认知乃审美欣赏之必要条件;对功能之美的恰当的㊁有深度的审美欣赏,要求欣赏者具备关于功能以及功能实现内在机制的知识㊂这是卡尔松在他的科学认知主义环境审美理论基础上作出的扩展和深化㊂功能认知可以使主体在欣赏中发现对象的功能之美㊂由于这种审美特性基于其恰当功能,因而使一种客观的㊁恰当的审美成为可能㊂在自然环境审美中,自然科学知识提供了关于自然物的功能范畴,借此功能范畴㊁功能之美在欣赏中得以显现㊂卡尔松曾以印度豹为例㊂[1]91印度豹身上的花纹具有在草丛中隐藏㊁伪装的功能,这种功能提高了其适应性,是其恰当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㊂当具备相关生物学知识的欣赏者看到印度豹奔跑㊁捕猎的情景时,豹纹呈现的形式特征对他而言更具吸引力:那些黑色原点的不规则点状分布,表现出一种优雅而精致的功能之美㊂在欣赏无机自然界的过程中,地理学知识赋予表面上杂乱无章的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以内在的统一性和规律性,从而呈现出和谐有序的审美特性㊂同样,在建筑审美㊁日常生活物品审美中,建筑学知识㊁器物使用知识对于欣赏对象的功能之美也是必要的㊂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需要借助艺术史㊁风格理论等知识感知艺术作品的功能之美㊂面对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艺术,欣赏者关注的焦点和欣赏的方式不尽相同㊂以绘画为例:现实主义认为,绘画艺术具有再现现实的恰当功能㊂欣赏现实主义绘画时,欣赏者需要注意形象的结构㊁比例是否合乎实际情况;而在印象派眼中,绘画艺术的恰当功能在于描绘感知瞬间的印象㊂欣赏印象派绘画,则需要重点关注光影㊁色彩的搭配;表现主义认为,通过画面的感性形式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艺术感受才是绘画的恰当功能㊂因而,在欣赏中需要关注夸张的线条和轮廓等感性因素对情感的表达㊂总之,借助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提供的功能认知,选择并应用与艺术品相匹配的欣赏方式,才能在欣赏中发现不同风格流派绘画独特的功能之美㊂在解决 功能不确定 和 转化 问题的过程中,功能主义美学清楚地表达出其核心观念:对象的功㊃64㊃能之美源于其恰当功能,欣赏者凭借 功能认知 发现对象的功能之美㊂就当代美学的发展而言,功能主义美学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㊂首先,功能主义美学通过对恰当功能和功能认知的强调,将审美艺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是对 审美无功利 观念以及形式主义美学的 超越 ;其次,功能主义美学立足于感性经验内部,考察功能与美的关系,是一种向审美内部的 回归 ㊂㊀㊀二、对审美无功利的超越现代美学体系中, 审美无功利 观念建立在感性与理性相分离㊁审美与功利相对立的基础之上,被视为现代美学理论之基石㊂此基石的奠定可追溯到17世纪英国哲学家夏夫兹伯里㊂在反对功利主义伦理观时,为了论证道德的客观性,夏夫兹伯里强调:道德的善是无功利的,真正的善出于 对上帝的无功利性的爱 [4]㊂同时,他还认为美善同一,爱美就是对善的体悟,反过来说,既然要有无功利的态度才能体悟善,那么,爱美也需要这种态度㊂[5]总体而言,夏夫兹伯里虽然意识到了审美的无功利性,但论证的重心在伦理学,他无意致力于无功利性在美学中的进一步展开㊂在他之后,艾迪生㊁哈奇生㊁博克等美学家继承并发扬了美学 无功利性 的思想,直到康德 审美无功利 观念才得以真正确立㊂ 无功利性 在康德这里被视为鉴赏判断的本质规定㊂康德从主体角度展开讨论,其确切提法是 规定鉴赏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 [6]12㊂在康德看来,审美快感区别于感官快适与道德愉快,三者是性质不同的三种快感㊂感官快适完全依赖于物的存在,是物的质料或内容直接刺激感官而引起的 善的愉快既受事物表象的制约,又受人的理性的制约,其中有概念和目的在起作用㊂[7]审美不是感官享受,也不是道德之善,其不依赖于物的存在,没有概念,也没有目的, 单纯事物的表象在我心里就夹杂着快感 [6]14㊂审美快感是由静观而来的纯粹的快感㊂鉴于此,康德对鉴赏力作出了这样的规定: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㊂[6]15这一规定奠定了康德先验美学的基础,真正建立起 审美无功利 的美学原则,进而被视作现代美学建立的里程碑㊂与康德美学同时代的德国浪漫派美学理论是审美无功利的拥护者㊂罗素曾评价道: 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总的说来是用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㊂ [8]当时浪漫主义遍及欧洲,审美无功利被普遍接受㊂推波助澜的还有形式主义美学的崛起㊂在后康德时代,审美无功利观念被形式主义继承并推向极端㊂以赫尔巴特㊁齐美尔曼为代表的德国形式主义美学,继之而起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英国形式主义美学等一系列的形式主义理论都将 审美无功利 作为理论建构的前提和基础,进而主张艺术与现实生活分离,强调艺术自律与审美自足㊂难怪有西方学者认为, 除非我们理解了 无功利性 这个概念,否则我们就不能理解整个现代美学理论 [9]㊂可见,对审美无功利性的强调始终贯穿于整个西方现代美学,形成了强大的理论力量,为美学学科的专业化建构及深入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㊂然而,经过系统的反思就会发现:局限于形式内部的无功利静观割裂了审美与社会㊁历史以及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㊂把审美经验看作是与世隔绝的㊁封闭的㊁与生活没有联系的看法,是传统美学一个完全不能令人满意的观念㊂[10]将形式与内容㊁审美与生活甚至是理性和感性完全分离,是一种脱离实际的理论构想㊂这一点早在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中就被认识到㊂实用主义美学认为,艺术经验是生活经验的完满状态,二者同属于 一个经验 ,而无功利观念却将它们割裂开来㊂20世纪后期,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美学新范式的产生,审美无功利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挑战㊂首先,在艺术方面,审美无功利观念愈发无法阐释日益丰富的艺术形式和多样的艺术实践㊂当代艺术的边界正在不断扩大,而审美无功利却仍固守着自律自足的 形式王国 ,二者之间的张力显而易见㊂乔治㊃迪基在建构其极具开放性的艺术惯例论时,提出:像斯多尼茨描述的 审美态度 (无功利态度)即根据一种特殊的 非参与性 心理状态或态度概括审美经验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并没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或态度存在㊂[11]其次,在美学理论方面,当代美学家对待审美无功利采取了近乎一致的态度,即审美无功利观念狭隘地限制了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恰当的审美欣赏不应局限于对象的感性形式;形式背后的内容㊁功能等因素也应被纳入理论视野之中㊂借此,审美无功利观念在美学理论中,正在逐渐被消解㊂此外,就文化层面而言,艺术和审美追求对 审美无功利 的超越,其实是大众文化㊁消费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挑战㊂传统艺术是精英艺术,传统美学被视为艺术哲学,是精英美学㊂当代大众文化兴起,消费文化盛行,对精英文化产生很大㊃74㊃冲击,文化格局已然改变㊂超越审美无功利㊁突破形式主义,强调审美与生活的联系㊁重新关注意义和价值,成为当代艺术和审美文化的普遍倾向㊂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卡尔松从功能层面找到了 恰当功能 这个立足点㊂功能是一个关系性概念,是指事物在内部或外部关系中,表现出的特性和能力㊂相比价值㊁功利等概念而言,功能具有更基础的地位㊂而在事物的诸多功能中,恰当功能关系到事物的存在,因而更具有本质性㊂如前所述,根据因果作用理论和选择效果理论,对象的恰当功能在一个更广阔的关系性语境中被确定,因此,此种功能可为审美与生活世界之联系提供坚实稳固的基础㊂如卡尔松所强调的,恰当功能是使事物是其所是而存在的功能,建立在对恰当功能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审美才是恰当的;同样,源于恰当功能的审美特性才是本质性的㊂功能主义美学对恰当功能的关注,实现了对审美无功利和形式主义的超越,重新建立了审美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㊂无功利观念为审美活动划定出一个封闭自足的 金字塔 空间㊂这一空间中,艺术因其形式上的自律,而被置于 金字塔 的顶端,与其他的审美形态相隔离㊂基于恰当功能的审美欣赏打破了这种僵化的格局,审美和艺术活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再次融入生命活动的总体之中㊂就自然审美而言,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物,它的恰当功能使其在自然选择中得以延续㊂这也就意味着,该自然物与生存环境㊁竞争 对手 以至于生物链群体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现实关系㊂正是这种彼此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自然物呈现出特定的审美特征;同时,审美感性特征在自然物与外界的自然关系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㊂动物和植物中普遍存在的拟态㊁保护色等生物现象就是典型的例子㊂为此,我们宣称该自然物具有功能之美㊂对人造物来说,同样如此㊂功能主义美学理论认为,人造物的功能之美源于其恰当功能㊂依选择效果理论,人造物的恰当功能是使其在市场上得以生产㊁流通的功能㊂人造物与设计者㊁创造者以及使用者的关系就包含在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㊂人造物,特别是工艺品在市场上流通过程中,人们通常通过与其功能相符的感性外观决定是否持有或淘汰㊂所以,毫无疑问,人造物之美并非独立于它所存在的世界,而恰恰相反,人造物之美源于它与世界的功能性关系㊂建筑之美同样如此, 形式追随功能 ,这一设计理念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建筑美学中的功能主义原则㊂无论是怎样的建筑,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才能被认可㊂就建筑欣赏而言,当建筑的形式特征无涉或甚至妨害于市场需求时,很难想象它会被判断为美的㊂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艺术㊂形式主义美学视艺术为独立于生活世界之外自足自律的 形式王国 ,功能主义美学理论对此提出挑战㊂根据功能主义美学的核心观念,艺术品的美源于艺术品的恰当功能㊂那么,何为艺术品的恰当功能呢?乔治㊃贝利曾指出:艺术的恰当功能乃其事实上具有的能解释艺术何以持续存在的功能㊂[12]这一点与卡尔松功能主义美学完全一致㊂卡尔松认为,艺术的恰当功能是使艺术品在市场中被创造㊁传播或被持存的功能㊂尽管,艺术的定义多种多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艺术并未在存在的意义上被 终结 ,依然有人创作㊁欣赏并谈论着㊂艺术一直因其具有的某种功能而存在着㊂这种功能可能是宣称宗教教义㊁促进道德教化,也有可能是被静观欣赏,或者是被艺术制度所规定和被艺术界所谈论㊂不论艺术出于何种功能而存在,它总处于一定的关系中,一方面受其他事物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其他事物产生影响㊂由此可见,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审美无功利和形式主义观念只能是如乔治㊃迪基所批评的 一种神话 ㊂而功能主义美学为审美注入了一针 清醒剂 ,将长久以来被无功利观念所 囚禁 的审美和艺术,重新解放㊂正是在此意义上,功能主义美学展现出了对审美无功利和形式主义的超越㊂㊀㊀三、向审美内部的回归换一种角度,功能主义美学的这种超越,同时也是对生活世界的回归㊂将审美活动限定为无功利的㊁无目的的,是有问题的,审美无法离开事物的功能㊁意义,现时代的美学理论必须超越无功利的观念,美学欣赏必须超越静观,艺术理论必须超越形式主义和看似自足的艺术世界,关注生活实践㊁环境生态和社会文化;美学不再是黑格尔㊁谢林思想中的艺术哲学,而应该回归与人息息相关的生活㊁社会和自然,并借此建立新的感性学㊂[13]这种理论的设计和建构将审美与世界再一次联系在一起㊂审美和艺术原本就属于现实的生活世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㊂ 艺术 一词的词源表明,艺术起源于制作器㊃84㊃物的生产㊁生活活动㊂在18世纪之前的西方,艺术的生活意义是不言而喻的㊂然而,随着审美无功利观念被理论家普遍接受,这种现实意义才被隐匿㊂在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中,文以载道㊁文以明道等经世致用的传统一直是美学思想的主流㊂直到近代,随着西方现代美学的引入,审美无功利观念被广泛接受,审美和艺术才生发出脱离现实世界的倾向㊂近年来,当代艺术方兴未艾,审美活动日趋多元,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艺术和审美都显现出向生活世界的再一次 回归 ㊂然而容易引发争议的是,这种 回归 是外在于审美的,或者可以说是在有意地扩大美学的边际,试图建立一种无所不包的交叉学科㊂这一点在文艺美学方面显得尤为突出㊂ 经过后结构主义㊁新历史主义㊁后现代主义㊁文化研究㊁女性主义㊁后殖民主义等新理论的轮番冲击,文学艺术研究的地形图早已面目全非,文化政治的争议沸沸扬扬,文学范畴被扭曲和夸大了,而文学艺术自身的问题和特性完全被忽略了,理论家和批判家们争先扮演政治批判家的角色,文学艺术的知识生产变成了政治辩论 消解了文学艺术的诸多边界,去分化和模糊界限的文化实践和理论思考,消解了文学艺术同日常生活事物之间的区别㊂因此,从该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作为一门独特学科的文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甚至美学,都变得眉目不清性质不明了㊂ [14]周宪看到了 向外回归 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内在的 审美论回归 ㊂他认为,当下的审美理论应该 回归语言的诗意本质或审美特性 , 把审美及其相关观念重新合法化,并再次置于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位置 ㊂[14]两种回归论形成的理论张力,将审美理论引向另一种可能:存在一种 向内回归 的审美,既内在地关注对象的感性审美特性,又不失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㊂卡尔松的功能之美理论为这种可能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启示㊂如前所述,功能主义美学的核心概念 恰当功能,具有显而易见的内在性㊂功能与功利㊁价值等概念的区别,显示出这种内在性㊂功利和价值旨在表达功能发挥的结果和对于功能客体的意义,是外在于审美对象的,而功能基于事物内部的质料㊁结构等因素,内在于事物本身㊂恰当功能是事物诸多功能中使得该事物是其所是而存在的功能,是它因其所是而具有的功能㊂例如,同一个杯子,可以作为 存放液体的容器 用来喝水,也可以用作 质地坚硬的武器 来攻击敌人㊂显然, 存放液体 是这个杯子作为 杯子自身 而具有的恰当功能;而用于攻击敌人时,杯子并非作为 杯子自身 ,而是作为 质地坚硬的武器 ㊂因此,攻击敌人并非是杯子的恰当功能㊂杯子,只有作为 杯子自身 才是恰当的,此时,它与外界之关系才是内在的㊂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内在的恰当功能恰恰正是事物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前提和基础㊂正是因为事物具有这种恰当功能,它才是其所是地存在于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之中㊂杯子具有 存放液体 之功能,因而进入生活中被人们广泛使用,出于同样的原因,杯子被制作成各种形状,在使用中被欣赏㊁把玩㊂如果杯子不具备其恰当功能,我们无法想象,这一器物会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㊂不涉及恰当功能,人们无法谈论杯子到底美在哪里㊂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恰当功能是内在目的得以实现的原因㊂黑格尔在他的‘小逻辑“中,区别了内在目的论和外在目的论㊂他说: 一说到目的,一般人都以为仅是指外在目的性而言㊂依这种看法,事物不具有自身的使命,只是被使用或被利用拿来作为工具,或是实现一个在自身以外的目的㊂这就是一般的实用观点㊂ [15]145相反,他肯定了康德的内在目的论㊂受康德对 人 的内在目的性论述的启发,黑格尔提出,在有机体中,目的乃是其材料的内在的决定力和推动力,而且有机体的各部分皆彼此互为手段,互为目的㊂[15]146以植物为例,一株植物生根㊁发芽㊁成长㊁开花㊁结果以至于最后的衰亡,一系列过程都是由它的内在的材料和结构所决定和推动的,以植物自身生长为目的,而非以作为建筑木材为目的㊂植物以自身为目的,这种内在目的的实现正是其恰当功能发挥的结果㊂而其功能之美,则可以视为内在目的的感性显现㊂在自然审美中,植物的感性特征显示出其内在目的:树叶的绿色显示出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树干及树体的形状是植物适应环境以争取最大光照的结果;花朵的色彩背后是繁殖的目的㊂如果说植物的这些感性特征显现出某种美的话,这种美正是源于植物恰当功能的功能之美㊂同样的逻辑可以扩展至人造物之中㊂如前文中 杯子 一例㊂当杯子的形状㊁大小㊁样式等感性形式符合其 存放液体 的恰当功能时,杯子也就实现了其内在目的,即作为一个杯子而存在㊂反过来,当杯子在感性形式上不具备 存放液体 的功能时,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杯子没有实现其内在目的㊂此时,它不能被视作杯子,或至少不㊃94㊃。

文化人类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重点

《文化人类学》重点第一章民族中心主义:也叫“我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文化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认为只有自己的文化是自然的、正常的和优秀的,自己的文化高于其他一切文化的思想。

1.论述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

1)文化整体观指的是人类学家在研究人类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时,都要着眼于与它有关的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婚姻生活、宗教、艺术及语言技术等等,即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经验的众多方面。

2)文化相对观文化相对论或文化相对主义指的是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的绝对的标准,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文化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3)文化普同观指地球上全人类文化的一致性与共同性。

4)文化适应观适应指地球上的生物群种通过自身变化与周围环境达成协调并繁衍下去的过程。

适应包括生物性适应和文化适应。

生物性适应指人类同周围环境保持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体质协调;文化适应则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策略达成和自然与社会环境之和谐。

5)文化整合观指的是构成文化的诸要素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互适应与和谐的状况,即强调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如何一起协调地运作的。

2. 试述人类学的内涵。

人类学就是以人类群体之间的共同性和相异性为研究对象,对人类群体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

第二章1.简述古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基本观点:a人类心理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b各族文化都遵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但有快慢差异。

c整个世界是依据自然法则运行的,社会的运行也是如此。

d社会科学的解释和自然科学的解释是一致的.评价:贡献:首先,使人们能够第一次摆脱神学教义的束缚,以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人类特性;其次,他们在先天遗传的生物特征与后天学习的社会行为之间做了明确的区分,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人类看似相似,但表现的行为却大相径庭?”局限性:受当时欧洲中心论思想的影响,无法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各种非西方的文化;倾向于任意拆分文化特质,用来组装宏观理论模式,或者说过于追求通则而不顾文化的整体性;在材料上不够充分和扎实,取舍过于简单,往往材料不足而借助逻辑推理,或者干脆降低或简化到生物和心理等经验层次上去寻求支持。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及其流派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及其流派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及其流派后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出现的一种建筑流派,它对现代主义建筑传统进行了批判和超越,强调破坏规则、多样性和反传统。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和流派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反对规则和规范:后现代主义建筑批判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规则和规范,强调个体的创造性和自由性。

建筑师们开始追求非常规的形式和结构,突破传统的建筑观念。

2. 反对功能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不再追求单一的功能性,而是注重建筑本身的表达和意义。

建筑师们将建筑视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设计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3. 强调历史和文化:后现代主义建筑将历史和文化纳入设计考虑的范畴。

建筑师们试图在建筑中表达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建筑体现社会价值和认同。

4. 多样性和碎片化:后现代主义建筑鼓励多样性和碎片化的表达方式。

建筑师们将建筑分割成不同的部分或表层,创造出丰富而复杂的建筑效果。

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了一系列流派和代表性建筑作品。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流派:1. 反功能主义流派:这个流派批判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主义思维,追求非功能性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

代表性建筑包括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的作品。

2. 装饰主义流派:这个流派注重建筑的装饰性和细节处理,通过富饰和细致的工艺来表达建筑的价值。

代表性建筑包括英国建筑师迈克尔·格雷夫斯的作品。

3. 后现代主义正统流派:这个流派继承了后现代主义的核心理念,追求建筑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代表性建筑包括荷兰建筑师雷姆·科尔哈斯的作品。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和流派的出现,为建筑界提供了新的思考和设计范式。

它们推动了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展示了建筑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功能主义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

第六章功能主义理论(Functional theory)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功能主义的源起、特征与基本观点2、掌握帕森斯功能主义的观点与思想脉络3、掌握默顿的中层理论及为发展功能分析而提出的功能分析范式4、亚历山大和卢曼对传统功能主义的新发展第一节功能主义及其特征功能主义在社会科学中有着长期的历史。

孔德和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

涂尔干、拉德克里夫-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孔德、斯宾塞和帕累托强调社会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而涂尔干则强调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

一、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1、功能主义的先驱之一---奥古斯特·孔德孔德被公认为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他受生物学的影响,将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社会静力学研究的是社会秩序,是社会诸要素间相互依赖的有机体,这些要素都为维持社会稳定发挥着作用。

他认为“社会静力学的目的在于研究社会系统不同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反作用的相互规律”,据此孔德提出了功能主义关于社会系统的相互依赖性的基本假设。

孔德也因此成为“最早的社会功能学家之一”①。

他反对将个人视为基本的社会单位,“真正的社会单位是家庭---如有必要,还可分解为构成家庭基础的夫妇”②。

因为个人是从家庭中被注入社会的,家庭为个人提供了统治、服从与合作的经验;同时,在家庭中,个人的利己主义倾向才有可能被抑制,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将过去和未来联系在一起。

与通过有形的物质形式连成一体的生物体不同的是,社会是通过语言、分工和宗教连结为一体的。

孔德认为,分工使人们意识到彼此间的依赖和合作,但过多过细的分工也使人片面发展,助长个人主义,为此有必要建立外部机构进行道德协调。

而宗教政委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共同遵守的原则,它能促进人们的情感联系,是社会秩序的强大粘合剂。

社会动力学研究的是社会进步,是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孔德坚信人类社会必然是向前发展的。

功能主义观点的概念

功能主义观点的概念

功能主义观点的概念功能主义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的功能和目的。

它认为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都是有意义的,并且必须通过它们的功能来理解和分析。

功能主义观点强调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制度对个人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功能主义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和赛缪尔·亚历山大(Samuel Alexander)。

迪尔凯姆的研究重点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他认为社会制度是通过提供秩序和规范来满足人类需求的。

亚历山大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强调社会稳定的结构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观点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由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对整体的正常运行起着功能。

社会制度、社会规范和社会习俗的存在都是为了满足个体和整个社会的需要,并维持社会的稳定。

职能的存在是对社会需求的响应,通过定义角色、规范行为和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来满足这些需求。

功能主义观點強調社會秩序和社會結構的重要性。

社會成員會根據共同認可的社會價值觀遵守社會規範,並且通過社會機構和組織來獲得支持和令人滿意的生活。

正如迪尔凯姆所述,“社会是有机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依赖的,社会秩序的维持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幸福和健康都是必不可少的。

”功能主义观点还强调社会变迁和社会不平等的功能。

社会变迁是适应外部环境和满足新需求的一种方式,而社会不平等则是为了将不同角色和责任分配给不同的个体,以实现社会的秩序和协调。

然而,功能主义观点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其中最主要的是忽视了社会冲突和个人行动的重要性。

批评者认为,功能主义过于关注社会秩序和整合,忽略了社会不平等和权力的问题。

此外,功能主义也忽视了个人对于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将个体看作是被动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对象。

总的来说,功能主义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制度和社会行为的功能和目的。

它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制度和规范是为了满足个体和整个社会的需要,并维持社会的稳定。

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局限性评估

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局限性评估

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局限性评估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学科,其中功能主义理论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界占据着主导地位,直到社会学界出现了更多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从功能主义理论的起源和原则、理论的发展以及局限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概念的起源和原则功能主义理论是从社会学的早期开始形成的,最初出现在乔治·赫伯特·梅德(George Herbert Mead)和威廉·詹姆士·杜恩(William James Durk)的理论中。

这个理论的基本原则是,社会是一个系统,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这个系统需要各种组成成分共同协作,以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行。

这种理论基于假设,即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它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这些功能共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理论的发展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功能主义理论在社会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个理论主要由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两个流派构成。

英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Talcott Parsons,他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趋向性的系统,它可以通过社会结构的调整和改变而完善和发展。

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罗伯特·谢夫勒,他认为,社会是一个包容性和相互依存的系统,每个个体都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在不断地交换和互动中,实现个体和整个系统的有机融合。

这两个学派对功能主义理论做出了贡献,使这个理论成为了社会学的重要理论。

局限性的评估功能主义理论在社会学界的主导地位不再,是因为这个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难以解释某些现实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1. 功能主义理论无法解释社会变革的过程,无法理解社会变革是社会内部矛盾的反映,而不是只是一个简单的适应过程。

2. 功能主义理论无法解释不同个体的行为和普遍规律之间的关系。

例如,有些人喜欢投票,有些人不喜欢投票,这种变异不能由社会功能解释。

功能主义观点的概念

功能主义观点的概念

功能主义观点的概念功能主义是社会学中的一种理论观点,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功能和效用。

它主要关注社会系统如何维持和发展,以及不同社会行为和结构如何互相作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功能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社会学家埃米尔·德尔庞特(Émile Durkheim)的思想。

德尔庞特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特定的功能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他强调社会结构的存在是因为它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若某个部分不能达到其功能,它将被动态地改变或被淘汰。

功能主义者认为社会结构是基于共享价值观和共同目标的,并可通过功能分工达到效率。

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和机构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任务,通过协同合作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作。

例如,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不同的职业和专业人员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社会的各种功能,如医生治疗病人、教师教育学生、警察维护社会秩序等。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

通过各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传播和维持,社会能够保持相对的和谐与稳定。

例如,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通过提供情感支持、社会化教育、经济支持等功能,维持着社会的稳定和连续性。

功能主义也提出了社会系统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

社会系统中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它们相互依赖并互相作用来维持整个社会的平衡和发展。

例如,政府、经济系统、教育机构、宗教组织等都是社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相互依存的关系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

然而,功能主义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其中一项争议是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和秩序,忽视了社会不平等和冲突的存在。

一些批评者认为功能主义过分关注维持现状的社会结构,而忽视了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功能主义也被认为是一种保守主义的观点,因为它支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而忽略了社会改革的必要性。

总的来说,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结构的功能和效用,强调社会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

结构主义vs功能主义

结构主义vs功能主义

构造主义 研究对象
机能主义
意识经验(心里经验的

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 与规律)
主张研究有效用的心理过 程而不是心理内容
构造主义 研究领域
机能主义
意识的元素分析把关注

的焦点放在意识元素的 分析上

心理操作或心理活动和过 程 包括了一切心理过程、生 理基础及其外部行为
构造主义 研究成果
机能主义





1、机能主义精神成为美 国心理学的一个特色,被 美国心理学完全吸收。 2、可以说机能主义规定 了美国心理学发展方向。 3、机能主义扩大了心理 学的研究领域,开拓了一 些新的心理学分支。 4、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 发展。 5、提出了一种开放的动 态的新心理观。
构造主义 局限性
机能主义
纯科学观 元素主义方法论受到格
其哲学基础,产生于 19 世纪末的实用主义。机能主义更 注重人对环境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把人的价值和人的行为 当作-科学背景
以铁钦纳为代表的构造主义是在英国联想主义和德国实验
生理学的影响下,采取心理化学的观点建立起来的。铁钦 纳沿用艾宾浩斯关于研究心理学仿效形态学 (morphology)、 生理学(physiology) 和遗传学 (genetics)的提法,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心理的结构为主 要目的,逐渐形成了构造主义的生物学化倾向。
铁 钦 纳 的 构 造 主 义 是 以 马 赫 主 义(Machism)即
经验批判主义(empir-criticism)为其哲学基础的,铁钦 纳认为,可以把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归结为“经验”,心 理学和自然科学都是对同一主观经验的不同观点的产物。
机能主义是以“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pragmatism)为

【精品】超越功能与心理分析关系

【精品】超越功能与心理分析关系

超越功能与心理分析关系文|TomKelly作者简介:汤姆·凯利(TomKelly),加拿大荣格心理分析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主席。

“超越功能”是荣格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同时也是荣格在1916年写的一篇文章的标题,该文试图去回答“人在实践中如何与无意识交涉”(全集第八卷,67页)。

虽然这篇文章写于1916年,但是它一直沉睡在荣格的档案文件中,直到1957年才被公开出版,先是出版了英文版,一年之后出版了德文版.对于荣格而言,他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的数年间是极为混乱的.1912年,《转化的象征》的出版标志着弗洛伊德与荣格之间的关系正式破裂.1913年,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年鉴主编的职位。

1914年4月,他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职位,并辞去苏黎世大学医学教员的工作。

孤独与隔离使他落入到一个深层的黑暗时期,后来他描述这段时期是跌入了无意识的一段时期,他经历了威胁到他清楚神志的心理危机。

荣格记录自己的梦、幻觉和内在对话,他进入了非理性的领域。

以至于他周围的人都深信他正处于精神分裂、脱离现实的状态.从1913年11月12日到1914年4月19日,在这持续了160天的黑暗困难时期中,荣格利用了两个主要源泉:他的梦和积极想象,包括绘画、内在对话和使用苏黎世湖畔的石块及沙子进行游戏。

他将这些梦的意象、想象和内在对话记录在一些黑皮书上,这些黑皮书为他完成《红书》提供了原始的材料. 荣格告诉我们,基于这持续160天的经验,他的余生都在尝试对人类心灵和心灵过程进行理解和探索。

我们不要忘记荣格那时是39岁,正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容易出现中年危机的时期。

2009年,《红书》由诺顿出版社出版,这使我们可以从今天的视角更好的理解与领悟荣格那篇关于“超越功能”的文章的重要性,那篇文章可以看作是荣格早期基于其深入无意识的经验而对心灵过程进行的概念化和理论建构的尝试。

超越功能《超越功能》被收录在《荣格全集》第八卷,荣格说:“超越功能产生于意识与无意识的联结处。

当代法国共产党“超越资本主义”理论评析

当代法国共产党“超越资本主义”理论评析

一、20世纪初法国共产党“超越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法国共产党从1920年12月成立之初一直在法国甚至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法国共产党员人数逐年减少,而20世纪90年代的苏共剧变更是让法国共产党雪上加霜,对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其力量和影响急剧下降。

政治动荡和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的恶果是法国共产党员的数量逐年减少,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50万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27万,在全国各党派的选举中得票率也急剧下降。

为了缓解这一困境,法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新思考,同时坚持不懈的在党内外开展了政治辩论等方法,众多学者讨论之后,产生了“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共产主义观念。

这一理论的提出旨在创新马克思主义,实现法国共产党组织现代化,用以“公平、民主、利益分享、联合等为特征”的社会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和体系,是法国共产党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

试图运用这一理论解决法国现实社会生活矛盾的革新与转变,从而实现“超越资本主义”这一共产主义目标等观点。

“超越资本主义”的提出在法国存在一定经济、政治和现实基础。

法国经济在一定时段,生产力发展较快,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劳资矛盾比较缓和,资本家剥削的手段不再像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那样残酷。

所以法国具备提出“超越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而现实中的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法国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弊端,这为超越资本主义的提出提供了现实借鉴。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社会制度的一代代更替与变革史。

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就如封建社会代替原始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一样,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历史发展规律。

法国共产党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不存在一个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因此再提建设社会主义已经不合时宜。

为此法国共产党领导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超越资本主义”的主张。

二、法国共产党“超越资本主义”理论内涵在提出“超越资本主义”的观点时,法国共产党强调,“超越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变革的节奏快慢和时间长短应由人民来选择和决定,而不是由统治者所决定,为的是使人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使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发展与建设中积极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使全体人民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从而实现“超越”,使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从而能够更好的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越功能主义摘要:1960年代末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受到质疑,由此出现新的设计思想,包括心理学设计思想,符号学,意大利设计,生态设计,可持续性设计。

功能主义设计思想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20世纪初在德国得到系统发展,成为二十世纪的正统主流设计思想,它认为工业设计是作为文化因素参与经济活动,“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体制内的改革”,使劳动高尚化,以克服劳动“异化”;“艺术”是“道德”与“高尚”的代名词。

功能主义认为设计应当反映时代精神,工业时代的特征是机器大生产,机器只能加工几何形状,因此几何形式美就成为功能主义的美学观点,“外形跟随功能”,也就是艺术与技术结合,它的基本美学观点是:产品设计不要附加装饰,而是通过结构和材料来表现美,通过机器加工来表现完美的几何形式、表面光洁、表面质感和表面机理,表现表面的光顺。

它强调造型必须有目的,必须符合功能需要,这也就是说设计必须很理性,不能按照设计师的个人随想。

它强调工业大生产,以降低成本满足下层人民需要和国际市场竞争。

设计师必须熟悉加工工艺,产品必须能够大生产,为此设计要标准化、系列化、典型。

它强调设计应当为大多数下层人民服务,提倡简朴节约,设计的产品必须价廉、结实、耐用、质量高。

从1920年代以后,功能主义审美观形成了德国文化的一部分,对周遍国家有较大影响。

他们反对通过设计刺激消费,反对用华丽包装打扮把劣等产品,反对给产品附加装饰。

它反对机器中心论,即:把机器作为少数人的拜金工具,为少数人的利益而设计,用机器来奴役人。

它坚持以人为本,用艺术作为理想主义和道德力量来改变机器中心论,强调高尚而愉快的劳动。

功能主义设计又被称为现代设计、技术美、机器艺术。

1930年代以后功能主义设计思想逐步传播到欧洲、亚洲。

由于包豪斯一些成员1940年代在美国建立设计学校,从事设计,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在美国得到传播和发展,发展出高层玻璃建筑。

1950年代西方各国出现大量水泥建筑和高层玻璃建筑,并以次作为“现代性”的象征标志。

许多高层内部空间狭小拥挤,有时多达数万人在一座高楼里,并不适合人的生活和工作,也很难清洗大面积的玻璃。

1960年代中期,西方在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出现争论,在美国出现了对现代建筑、心理、和象征方面的批判,逐渐形成后现代理论,批评把追求纯功能目的理性作为大批量产生的唯一目的,认为这种设计缺乏情感色彩,又有人争论艺术在设计中的作用。

1965年阿多诺斯在德国工作联盟作了一个报告“今天的功能主义”,批评把功能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并指出一种形式除了具有确定的用途外,还具有象征符号作用。

1968年又有人提出不能再把功能主义看成至高无上的设计原理,批评六七十年代水泥板建筑的形式主义使人感到单调。

在美国甚至有些高层玻璃建筑被推倒。

由此,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在各国受到批评,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功能主义设计不能满足设计要求1970年代,西方许多家庭已经购买了各种家用电器。

这些家电具有各种功能,按照功能主义思想设计是否能够满足人们需要?不能,因为人们对家庭用品的要求很多。

有的用具减轻了家务劳动负担和劳动时间,例如洗衣机。

有的用品使人们的愿望变为现实,例如,卷发器,电冰箱,电熨斗,电视机。

有的用品提高了家务质量,例如各类清洁剂,但是它们也引起新的生态循环问题。

然而许多电器和工具,例如吸尘器,只改变了劳动形式,把“手工扫地”变为“操作机器”,既没有减轻劳动强度,又没有减少时间。

工业设计逐渐从设计理论意识到了许多新问题,首先是减少时间,减轻家务劳动负担。

其次,人们对“单一功能”用品不再感兴趣,而要求“系统功能”,例如组合柜,成套餐具茶具,厨房系统,组合电器,办公室系统。

企业生产要求最大产出最少时间。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风险,大多数生产厂家只制造少数销路好的产品。

设计主要被市场销售所左右,被预现规定好的成本、技术条件、甚至形状和颜色所限死,这样又引起滞销。

换句话,功能主义设计思想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工业设计界提出设计目的应当去满足用户需要,必须有新的设计思想以创新产品概念,这样导致了使用行为的研究,从此心理学成为工业设计的思想基础。

1980年代后期,动机心理学被应用到产品设计中,认知心理学被应用到计算机人机界面设计中。

二.黑匣子何为“功能”?对于20世纪初的建筑设计来说,“功能”(function)的含义是很清楚的,它指人们对一个房屋的“使用要求”,例如保暖、通风、卧室客厅的设施等等。

但是到1950年代出现系统论后,“功能”的含义变模糊了。

在系统设计方法中,用function表示机器内部的传递函数,是输入与输出的比值,这叫机器的“内部功能”,而不是用户在人机界面上的“外部使用方法”。

当设计仪器时,如果一个人说“function”,工业设计师不明白是什么含义,无法进行交流,此词的概念往往引起许多争论。

另一方面,六十年代出现大量新的微电子产品,使传统设计思想感到困惑。

电子元件微型化使用户难以搞情许多产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且这些产品的功能不能通过电子器件外形表现出来,它们象一个“黑匣子”。

人们使用这些产品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法从产品的外部形式来了解它的内部功能。

“外形”设计怎么“跟随功能”?许多人开始探索新的设计理论,有人提出“外形跟随美学”,有人提出“外形跟随成本”。

这些理论的潜在思想仍然是在“形式美”的大框架之下,用形式美的方法无法使人“看透”电子产品的功能,也无法设计电子产品外观的可操作性,功能主义和形式美的设计思想对这些产品已经失去意义。

后来人们明白了电子产品外观设计的关键是:应当通过其外形设计,使电子产品“透明”,使人能够看到它内部的功能和工作状态,使它能够与用户进行交流。

为此必须寻找新的设计理论基础。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产品符号学。

产品符号学认为,设计师应当尽量了解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视觉理解过程,把产品内部的功能表现在外观上。

例如,怎么使用户通过外形理解电子产品的功能?怎么了解产品的工作状态?用户怎么进行尝试?怎么观察它的反应?电子产品应当对用户的各种操作尝试提供反馈信号,使用户能够进一步了解产品内部的运行行为,从而使产品行为变得透明。

产品符号学的产生是设计思想史的一次重大变革,提出不应当以机器功能为出发点,而应当以人的操作行为为出发点,以人对产品的理解为出发点,产品应当自己会“说话”,告诉用户它有什么功能、怎么操作。

产品符号学最先在电子产品中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三.意大利设计德国设计师与其它国家相比,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德国设计师重视工业技术,其他许多国家设计师重视艺术。

功能主义设计强调设计目的理性,强调采用工业大生产方式制造产品,外形设计一律采用直线和直角,连圆弧都很少,表面多用白色。

经过1960年代的经济繁荣时代,西方家庭已经基本都购买了大多数用品。

许多人、主要是非德语地区和国家的人们感到机器制造的这些产品千篇一律,外形简单、冷静、中性、几何形状,这种产品显得很理性,冷冰冰。

1970年代兴起了“快乐原则”的生活方式,各种电器产品和日用品的功能不再是人们追求的唯一目的,人们对工业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许多人对功能主义的理性提出质疑。

在家庭日用品中,产生了所谓的“反现代设计”潮流,反对只以功能理性为目的的设计。

这一潮流主要来自青年人文化圈、音乐、电影、艺术,另外也受美国大众艺术影响。

这种潮流首先出现在英国,然后传到欧洲大陆,形成一种运动反对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

其他国家、尤其意大利的设计逐渐被许多国家接受。

几何造型的审美观对许多国家影响很大,但是对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影响并不很大。

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诺理和波索尼(Nulli/Bosoni)认为,1950年代意大利曾经研究过德国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然而,作为艺术之乡的意大利设计师很快就回到自己的文化上了,意大利设计的动因是追求自己民族历史文化的特点,这是典型的意大利设计师的心理状态。

他们通过设计有意识地开拓企业文化,把一个企业的各种产品设计成表现一种统一性,反映这个企业的形象。

意大利设计师富于想象,不受现有的设计方法和美学概念的约束,他们强调创新,不寻常地选择材料,节省自然资源,适当地超越习惯设计规则,改变传统形式,创造出人意料的造型,通过外形设计达到好使用目的,表现了人的存在和尊严,充分体现出意大利人的天性。

意大利设计在欧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居文化,产生于小手工艺术的家具制造业,外形简朴、灵巧。

意大利设计生产体系的特点是“创造性直觉的一种奇妙的融合和手工灵巧”。

虽然著名设计师力克布瑟是法国现代运动代表人,但是他在法国始终仅是个人行为,德国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在法国没有多大影响,法国也没有象德国那样大量的功能主义设计师,法国人也不很欣赏几何美的造型。

与此相反,几百年法国设计追求的是另一种东西。

法国著名设计师诺布立特(de Noblet)认为,法国设计师从不追求造型理论的美学规则,他们擅长设计精致对象,复杂技术产品,以及豪华用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机曾是最先进的。

法国的装潢艺术和豪华产品被看作是整个欧洲的典范。

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总是于法国精神紧密联系。

在一般民用品方面,优秀设计往往是昙花一现,有时出现了一个著名产品(例如雷诺Renault 2CV型和雪铁龙Citroen DS19型),但是没有继续下去。

再例如香水瓶,这类创造性的设计师太多了,但是他们往往只是个人成功,并没有形成一种符号风格传统。

其结果,用户并不形成对一类产品的偏好。

四.环境与生态问题1970年以后工业设计面临下列新问题。

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环境污染公害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西方工业经济衰退。

人们已经感到不能只追求物质利益,不能只单一考虑工业大生产和经济增长。

保存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成为迫切要解决的设计问题,例如探索新方法解决垃圾处理,以减少污染,节约原料;改善产品结构,使其可修理;使用无废料可以变成可利用的材料;使用风能和太阳能以节约地矿资源;使用雨水,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治理沙漠等等。

格鲁斯于1975年提出“有意义的功能”理论,设法跳出工业化和现代化时代设计思想的目的理性,倾向于人文科学思想方法。

他在德国首先提出了“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

从这一思想出发,德国的欧分巴赫大学和柏林的国际设计中心发展了再生设计,他们改变了设计方法并用于实践。

这种设计思想导致了环境保护技术和设计,后来被称为生态设计。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不再以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目标,而是寻找可持续性发展策略,以维持人类的生存。

通过对功能主义的批评,在意大利设计形成了独特思想体系,对西方工业设计产生很大影响,它主要采用柔和曲线、充分发挥色彩作用,在日用品、家具和建筑上,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

然而还应当冷静看到,功能主义设计并不是被“淘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