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0499]《家庭教育》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0499]《家庭教育》第一批[单选题]一、单项选择题1.父母依据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专门制定出家庭道德规范来约束子女品行的方法是指家庭德育方法中的()A:实践养成法B:品行评价法C:规范约束法D:心理相容法参考答案:C[单选题]2.家长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和信念是指家长的()A:价值观B:儿童观C:人才观D:教育观参考答案:B[单选题]3.子女在父母指导下,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自己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的德育方法是()A:实践养成法B:品行评价法C:规范约束法D:自我修养法参考答案:D[单选题]4.家庭智育与学校智育都是由培养人才的目标和任务所决定。
这体现了家庭智育的()A:一致性B:特殊性C:灵活性D:针对性参考答案:A[单选题]5. 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本质的典型的特点被称为儿童的()A:身心发展特点B:心理发展特点C:身体发展特点D:生理发展特点参考答案:A[单选题]6.下面不属于家庭教育原则的是()。
A:尊重爱护与严格要求互动的原则B:成才教育为主成人教育为辅的原则C:潜移默化与言传身教同行原则D:强化教育和因材施教协同原则参考答案:B[单选题]7.家庭教育中尊重爱护与严格要求互动原则不包括()。
A:正确对待孩子的需要B: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C:严格惩罚孩子所犯的错误D:严格要求,掌握分寸,把握尺度参考答案:C[单选题]8.贯彻潜移默化与言传身教同行原则应做到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严于正己B:言行一致,表里如一C:身教言教结合D:建立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参考答案:D[单选题]9.家庭教育中要做到祖辈和父辈之间要求一致的原则不包括()。
A:思想统一、言行一致B:掌握分寸,宽严结合C:始终如一D:前后统一参考答案:B[单选题]10.下列哪一项不能使父母的说服教育取得好的成效()。
A:全面了解孩子B:一切道理讲给子女C:准确的把握时机D:情理统一,心理协调参考答案:B[判断题]二、判断题1.规范约束法的关键是制定出为子女必须接受的,并具有约束力的家庭道德规范条文。
应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应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及意义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 首次提出“非智力因素” (Non-mtellual Factor) 的概念。
同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 Wechsler) 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从智力和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方面,对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做了概括。
我国的燕国材教授1983年2月11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把非智力因素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 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和注意力) 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第二个层次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组成;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它的组成因素主要有12 种: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能力以外的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95%以上的学生智力是不错的,是能胜任学习任务的。
成绩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因而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人的智力,更需要培养人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能够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
人的认识过程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个体的态度、体验、倾向,即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它们对学生的认识活动发挥着激发、坚持、加强或阻碍、中断和削弱的作用。
成才的过程正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古人云:“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能”即智力因素,而“为”就是非智力因素了。
其实,在智慧活动中,人的智力因素如果要发挥到最大效能,必须有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
事实上,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几分的勤奋,他的天资就发挥几分。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20 世纪的幼儿教育以重重的一笔记下了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 , 1870—1952) 这个名字。
她创办的“儿童之家”成了幼教工作者朝拜的“圣地”,她创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对当今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就蒙台梭利三个重要教育思想进行分析, 以便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 探讨我国幼儿教育的新路子一、自由教育原则———对传统教育的挑战自由教育是蒙台梭利改革儿童教育的最基本的原理。
她认为儿童在身体和精神方面, 存在着各种积极的内在力量,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和实施教育的基础, 现代教育就必须服从儿童本性的自由发展。
学前儿童好奇心强, 有强烈的求知欲, 为此教师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给儿童创造良好的环境, 让儿童自由选择玩具、场地进行活动, 教师多采用间接指导的方式,引导儿童在精心准备的环境中自由发展。
从蒙台梭利“儿童之家”的教育模式来看, 其培养目标正是如何有效地引导儿童自主、自由地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
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的主张显然是反对传统教育中对儿童的束缚和压制, 提倡尊重儿童权利和自由, 提倡教育必须适合儿童的本性基础上提出来的,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克伯屈(W1H1KL Pat rick) 在《蒙台梭利的理论之考察》一书中赞扬蒙氏自由教育原则, “如果儿童很有兴趣想参加实际的合作或者想获得应该企望的种种知识和技能, 那么应该让他自由, 如果儿童希望获得适当的自信力和尊重他人权利之适当的自治, 那么也应该让他自由。
我们很赞成蒙台梭利重新注意自由的学说”。
无疑, 蒙台梭利的自由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 在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强调让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今天, 自由教育仍有重要的现意义, 那就是还儿童以尊严, 使儿童独立自主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 从儿童是被领导、被教育、被填充的对象, 成人是儿童的创造者, 并从自己跟儿童的关系角度来判断儿童好坏的传统误区中走出来, 真正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独一无二的人来对待, 在教育过程中真正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
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
浅谈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能力之外,却又影响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良好和性格品德、意志、自信心、自控力、自觉性、求知欲、行为习惯、动手动脑能力等。
在新《纲要》与幼儿发展一文中提到:《纲要》是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的,且在五个领域的具体阐述中也处处渗透了“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一类的表达,凸现了“自主、自信”这样一种主体精神。
这就把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非智力因素定位于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
唤醒其主体意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独立、自制、专注。
秩序、合作等终身受益的品质。
这些品质是一生为人处世、求学做事得以成功的保障,在日常生活。
教育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常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常规是指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教育中,我主要是让幼儿潜移默化地、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接受常规、遵守常规,不断加强练习,巩固常规效果,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会规则的需要,一接受规则,理解规则。
如在区域活动时,我为幼儿准备了充分的材料、场地,可幼儿玩起来就是乱哄哄的,一会儿这个区跑跑,一会儿那个区看看,破坏性又很大,于是我就组织幼儿讨论应该怎样才能使区域活动井然有序,让个个小朋友都能到自己喜欢的区域玩喜欢的玩具材料。
讨论后,大家决定用进区卡,于是一起制作进区卡,共同商量活动材料放在哪里,怎么放,活动时怎么做等等。
让他们体会进区卡是进入区域活动的需要,建立活动常规,幼儿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集体规范。
二、培养幼儿兴趣,激发求知欲《纲要》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八大误区
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八大误区从出生到长大,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教师,努力避免教育上的错误,但还是在很多地方上作出很多不利于教育孩子的做法。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几个家庭教育误区。
欢迎阅读!1、有求必应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从婴儿期开始,他总是对自己想要的做出反应。
孩子想要玩具,想吃麦当劳,父母一定要满足他吗?不总是这样。
不受控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让孩子觉得一切都太顺利了,太容易得到的往往不为人们所珍视,从中获得的快乐也会丧失。
所以当他长大后,他会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满足条件的正确方法。
例如,如果孩子想买玩具,你可以告诉他,如果你坚持上幼儿园一周,你的母亲会买给你。
这样,让宝宝有一种期待,一种追求的欲望。
但是父母要注意必须履行自己的诺言,不能对孩子撒谎哦。
2、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往往凝聚了几代人的希望。
父母受传统“望子成凤”思想的影响,从出生起就为孩子设计了未来的发展道路,但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身心特点、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爱好方面的才能。
此外,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和知识,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投资方面表现出更大的盲目性,如投资于幼儿钢琴古筝等高级音乐辅助器材,招收儿童参加各种专业课等。
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投资不仅浪费了一个家庭有限的财力和精力,而且更容易使孩子们对知识和探索兴趣的渴望落空。
过分和不切实际的要求只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沉重的压力下,一些年幼的孩子甚至会有强烈的反叛心理。
回应家长的高期望,如拒绝上学、拒绝各种专业、课程等。
3、父母不和睦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塑造儿童性格的基因。
父母经常吵架。
他们甚至不关心孩子的存在。
他们给孩子一个巨大的负面刺激,这会导致恐惧和焦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将缺乏安全感、信任感和爱心,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儿童的未来社会和生活,也可能形成严重的人际障碍,导致孤独症、自卑、抑郁、内向甚至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
浅谈国外关于幼儿创造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分析
浅谈国外关于幼儿创造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分析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创造力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创新人才培养观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关于创造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幼儿与生俱来就具有创造潜能,Fishkin (1998)将幼儿与生俱来的创造力称为“创造力的萌芽”,这种萌芽主要表现在婴幼儿的操作、探索和实验活动中,以及他们使用面部表情,发现他人情感的情境中。
幼儿时期的大脑发育速度是个体一生各发展阶段中最快的,这一时期幼儿大脑皮质各区的功能都已接近成人水平,语言不断丰富,各种精细动作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因而,这一时期的幼儿可塑性最强,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
幼儿的创造力,尤其是创造力倾向是需要保护的。
梳理和总结国外关于幼儿创造力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对于加深我们认识幼儿创造力、培养幼儿创造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外最早对创造力进行探讨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他对创造力的研究最初是将其作为天才儿童研究的一个部分展开的。
而科学的创造力研究始于19世纪中期。
高尔顿于1869年出版了《遗传和天才》一书,将创造力的研究带入心理学研究领域,由此,人们开始对创造力进行了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
1950年,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会举行的一场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造力的概念。
紧接着,他在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演讲中又进一步指出了创造力研究的重要性。
由此,学界也开始大规模地开展创造力测验、创造力培养等相关研究。
二、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1.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年龄特点上述研究表明,幼儿的创造力在各个时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3~5岁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充分发挥关键期的优势,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条件。
创造力的构成包含了很多理性和非理性的成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
个性是创造力构成中的关键因素,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误区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误区一、过度的早期教育早期教育是指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很多家长采取的早期教育方式并不科学,盲目对孩子进行“填鸭式”教育,无异于拔苗助长,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
孩子一方面在强压下接受过量的教育,另一方面又缺乏家长的关心,可能会发展成自闭症、多动症或者抑郁症。
此外,很多家长选择的教育内容也比较片面,大多是单纯的智力开发,孩子被灌输了大量难以消化的知识,这也是一个误区,单调的内容往往引起孩子的厌倦。
有的孩子很小就熟练地背诵四书五经,可是却推迟了练习走路的时间。
虽然不同的孩子会有其各自的特点,然而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还是有一些方法可循的。
我们应该推动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社会生活交往等五个领域能力的同步发展。
1.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家长过高期望。
家长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条件好的幼儿园,能够进入重点小学、中学直至考入重点名牌大学,将来有好的前途。
许多家长省吃俭用、不惜花费大量的钱物为幼儿进行“教育投资”,除购买大量的某某某书玩具外,还为幼儿选择报名钢琴、绘画、舞蹈、英语等兴趣班,不顾幼儿的兴趣和自身情况,这样盲目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并不尽人意。
实际上,在这些过高期望的背后隐含的是父母“从众”“攀比”的心理,过高的期望容易扭曲孩子的个性,甚至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是迫于家长的要求,而不是自身的兴趣,是被动的学习,这样往往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小学化趋势严重国外一项跟踪调查显示:过早接受知识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通常表现出色,升入高年级后,优势就会逐渐消失,有些孩子甚至出现了学习障碍。
成年以后,他们通常比较平庸,而且幸福感低于其他人群。
举一个例子:贝贝这两天说什么也不肯去上学。
9月份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贝贝正在学拼音,她发现班里很多同学已经在幼儿园里学过了,老师教的速度特别快。
影响幼儿问题解决的非智力因素探讨
2 7 4 0 0 0 菏泽 学院 学前教 育 系 山 东 菏泽 霍艳 芳
摘 要 :问题对于幼儿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有 问题才会有探索 ,只有经过探 索才会有 问题的 文试图从研 究幼儿的内部 特征 出发,探 寻影响其问题解 决的非智力 因素 ,以期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 关曩词 :幼儿 问题 解决 内部特征 非智力因素
我们的教学活动 。
动机水平 根据 “ 耶基 斯一 多德森 法则 ,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其最佳的动机水平 , 即中等水平 的动机 。过强的动机水平所导致的高度焦虑感 容易时 问题解决者产 生顽固的思维 定势 ,从而限制了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 性,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 过弱的动机水平 同样 也会影响问题解决 的效率 。好奇 心是激 发兴趣、引起探究 的萌芽。好奇心、探索欲 以及对 问题 的敏感度,可 以唤醒幼儿 的愉悦体验,从 而激发其解决 问题的 内部动机,再通过 内部动机影响 问题解决 的效率 。 二、情绪状态 良好 的情 绪可 以促进 积极 的思维,从而推 动问题解 决。有研 究证 明,中 等唤醒水平的愉快和兴趣可 以为活动提供最佳 的情绪背景。研究表明,愉快强度 与问题解 决水 平的关系呈倒 “ u ”型 曲线 ,过低或过高的愉快唤醒均不利于 问题 解决。在幼儿处于问题情境下,心理的安全和 自由非常重要 ,它们是幼儿稳定情 绪进行 问题解决的关键 因素 ,这种安全和 自由则是平和 的情绪状态,即中等唤醒 水平的最佳情绪背景。同时,我们认为,兴趣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它 以认识和 探索某种事物 的需要为基础 ,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 、解决问题 、探求真理。 三、意志 水平 3 岁 以前儿童的 内抑制发展较慢 ,约从 4 岁起 ,由于神经 结构的发展,皮 质对皮 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增强 。幼 儿期的儿童, 自控能力不 断增强 ,意 志 发展特 点主要有①进行活动之前 ,开始能提 出一定的 目的、意 向和计划来 指 导自己的行动 ,并能坚持一段时间;②有意抑制能力得到加强,能遵从大人的吩 咐 ,讲规矩 ,并且能根据某 种要求等待或延搁一种行为 。但是,儿童的 自控能力 还非常的不稳定 。幼儿以上意志特点和水平也必将对其 问题的解决产生影响,意 志力较强的幼儿,其有意抑制能力、坚持性较强 , 这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完摧进行 , 提高问题解决的质量和数量;并且在 问题解决之前 ,能够在头脑中先形成计划, 即闯题解决的策略与步骤,从而使问题解决的过程得以有序的进行。 四 、个性特征 气质 、性 格和 能力的个性差 异也影 响着 问题解 决的效率 。首先是气质 , 多血质 的幼 儿在 问题 解决过程中 ,发散思维能力 强、思考方式灵活 ,但是缺 点
数学活动中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论文
数学活动中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众所周知,数学活动是一门以发展幼儿智力为主要任务的学科,它对幼儿进行的是数、量、形、时间、空间的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它是一个智力因素培养的主要阵地。
但它同时也是幼儿兴趣、态度、动作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数学操作活动更是蕴含了丰富的非智力因素,如谦让、分享、合作、挑战等社会情感和行为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我围绕以上,进行了钻研和实践。
根据各个数学活动操作环节的作用和特点,有效渗透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在数学操作活动中萌发幼儿的谦让意识分取材料是数学操作活动的重要环节。
这一过程往往又是幼儿之间最易发生冲突的环节,如有的幼儿抢先取材料;有的幼儿挑好的留给自己等等。
于是幼儿中马上有告状的、指责的、抢夺的,乱成一团,严重影响了活动的正常进行。
是什么原因造成以上情况的呢?幼儿没有规则意识、没有谦让意识。
规则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
为此,在学期初,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制定操作环节的规则:什么时候拿材料?按什么顺序拿?违反规则了怎么办?遵守规则的又该怎样?在孩子们自己的讨论中达成共识,形成规则。
与此同时,在每一次活动中,老师都要进行强调和提醒,活动结束进行及时的评价,让规则深入人心。
谦让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行为,会谦让的人容易接纳别人,也容易被别人认可。
对于成长在4:2:1家庭模式中的幼儿来说,谦让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因此,除了制订具体可行的操作规则,让幼儿有章可循外,我还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做有心人,及时发现并表扬按序取材的幼儿,尤其是把好材料留给别人的孩子。
树立谦让的典型,激发幼儿产生敬慕心情,身边的榜样更容易促使幼儿产生你追我赶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其次,对于那些霸占好材料的幼儿,则采取移情训练的方法进行引导,可以告诉他:如果其他小朋友比你先抢到好材料,你心里会怎么想?如果小朋友把好材料让给你用,你又会觉得怎么样呢?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这样一来,幼儿在自身的情感体验中萌发了谦让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谦让。
浅谈围棋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浅谈围棋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幼儿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智力因素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于人的成功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围棋是古老的东方文化,它作为一门艺术,一种智力游戏正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学习围棋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围棋也是一种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意志力等,因此,学习围棋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1.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围棋重思考,幼儿在对弈中每下一子都有攻防作用,因此,幼儿必须进行认真的思考,下棋时每走一步都不仅要考虑每一个点、每一条线,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战况”还要考虑全局,一步走错就会招来满盘皆输的后果。
因此,学围棋会对幼儿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2.提高幼儿集中注意力围棋盘上始终充满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幼儿在下棋时必须长时间集中精力,对对手的每一招棋作出判断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因此,下围棋对孩子集中注意力有较好的帮助,而注意力能否集中是一个人学习、做事高效率的先决条件。
我们班有个叫港涛的小朋友,他聪明活泼,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一会儿玩手指,一会儿去动身边的小朋友,但是自从学习了围棋以后,他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有了明显的变化,随着围棋的学习,他上课时集中注意力的对间也逐渐延长,学习围棋使他养成了专注的好习惯。
3.养成幼儿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学习围棋能仗幼儿意志更加坚强,面对困难更加勇敢。
围棋只有胜负,没有和棋,所以每下一招都要向着胜利前进,再好的局面,一旦被对手逆转,就会面临失败,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放弃。
在刚开始学下棋时,有些小朋友一输棋准会哭鼻子,由此可见,现在的孩子,他们对待失败是脆弱的,是经不起挫折的。
但是随着不断的学习与老师引导,使他们懂得了要勇敢的面对胜利与失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勇敢面对永不放弃。
4.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幼儿在学习围棋的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切磋自己的想法与棋路,增进了幼儿间的沟通,还可以让下棋好的幼儿帮助弱的幼儿,这样同伴间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礼貌待人,对幼儿的交往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I ■
Caiedcl i h e hoR snaTngeW i ccneoyv n e
幼儿非智 力 因素培养 中的几个关键 问题
孙
(. 1兰州石 油化 工公司幼 教 中心 甘肃 兰州
芬I
詹紫浪 z
甘肃 兰州 707 ) 3 00
70 6 :2兰 州城 市学院 数 学学 院 30 0 .
种需要 。然后还 要提 高幼儿 的语 言交流 能力, 导孩子掌 握交往 技巧和规则 , 引 守规则 的孩子 往往受 同伴欢 迎, 而受到 同伴们 的欢迎 会更加激 发幼儿 的交往
与合作的欲望 。
1寓教千 乐 , 并培养 兴趣 和探 究欲 望 激发 兴趣 是幼 儿积极 探索 某种事 物 的认识倾 向和动力 。幼 儿天 生好奇 , 喜欢 注意 新奇 事 物,什么 都想 知道 、都 想参 与 、都 想探 索 。教 师 要善 于 发现 幼
数 有心 理 障碍 幼 )6理 的治 疗与 行 为的矫 正 。 6 5创 造条件 , 形成 坚强 的意志 昌质 意志直接影 响着智力 因素的主动和 持久, 是幼儿 末期进行认 识活动的必 要 品质, 更是 幼儿 将来 成就 学业 、事 业 的可靠 保证 在 现实 生活 中, 不少科 学 “ 密 ”是 需要 坚持 不懈 的毅 力 才 能发现 的 。在科 学活 动 中, 秘 教师 一方 面要 恰 当把握 示范演 示的 时机, 有效激 发幼 儿探索 过程 中的主动 性, 不要过 早 、过 于 直接 地把 “ 谜底 告诉 给幼 几 。要 适 时培 养幼 儿 的 毅力 , 在活 动和 游 戏 中延 长幼 儿对操 作 活动 的专注 时间 。当幼 儿遇 到 困难、注 意力分 散时, 教师 应及 时指 导, 使幼 儿重 新兴 趣 盎然 地投 入活 动, 而培养 幼儿 的 坚持性 。 同 从 时, 家长帮 助让 幼儿在 家 做一些 力所 能及 的事情 , 培养 幼儿 锲而不 舍 的精 神 。 6晓之 以理 。 高交往 与合 作舱 力 提 儿童 交往与 合作 能力是 儿童心理 发展 的重要方 面,也是 儿童 以后 能否适 应复杂 社会 环境 的重 要手段 。 首先要 创设 一个充 满关 爱 、平等的 环境, 让幼 儿有一种 乐意与人 交往 的态度 和意识, 得通过 交往与合作 可 以达 到 自己的某 懂
关于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
三 、 培 养 幼 儿 良好 的学 习 习 惯
习 惯 是 人 们 长 期 养 成 的 比 较 稳 定 的 自动 化 行 为 方 式 。 幼 儿 阶 段 是 培 养 良好 习惯 的 关 键 时 期 。从 小 就具 备 了 良好 的 学 习 习惯
于 一 个 人 的 工 作 、学 习 、生 活 都 有 积 极 的影 响 ,且 终 身 受 益 。在
幼 儿 正 确 的 学 习动 机 ,使 他 们 潜 在 的 学 习 需 要 充 分 调 动 起 来 ,可 诱 发 幼 儿 良 好情 感 的 形 成 ,培 养 幼 儿 的 学 习 兴 趣 。如 平 时 授 课 时 1 以 国 家 需 要 启 发 学 习 动 机 。 我 们 正 处 在 一 个 日新 月 异 的 乐 融 融 中得 到 发 展 。 在 课 堂 活 动 时 , . 只要 孩子 的 发 言 有 一 点 正 确 , 时 代 ,科 技 正 飞 跃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需 要 一 大 批优 秀 人 我 就 进 行 表 扬 ; 回 答 错 了 的 ,我 启 发 他 们 找 出 来 ,然 后 再 改 正 , 对 才 ,因 而 我 们 幼 儿 教 师也 需 要 经 常 把 当 今 时 事 与 教 材 内 容和 生 活 从 而 让 他 们 经 常 有 获 得 成 功 的 体 验 ,以 最 终 激 发 其 积 极 乐 观 的学
小 打好 基础 、 学 好 本 领 ,将 来 为祖 国做 贡 献 的 学 习动 机 。实 践 证 明 ,采 取 这 样 的 方 法 有 利 于 幼 儿 学 习 动 机 的 进 一 步 明确 ,促 使 他
们 学 习主 动 性 、 积极 有 爱 好 迁 移 启 发 学 习 动 机 。在 学 习 中 ,幼 儿 总 表 现 教 学 中 我 培 养 幼 儿 良 好 的 习 惯 是 这 样 做 的 : . 1 要 求 明 确 ,严 格 训 练 。 良好 学 习 习 惯 的 培 养 ,对 于 幼 儿 . 出不同的爱好和优点 , 们做老师的应掌握这 一特点 , 势利导 , 我 因 将 学 习成 绩 较 差 的 幼 儿 爱 好 迁 移 到 学 习 上 来 。 例 如 ,我 们 班 上有 而 言 ,教 师 提 出 的 要 求 要 明确 具 体 ,便 于执 行 ,并 进 行 科 学 的 反 名 幼 儿 ,其 成 绩 不 突 出 ,但 画 画得 不 错 。 这 时 ,我 让 她 办 黑板 复 的 训 练 。例 如 ,要 培 养 幼 儿 认 真 做 作 业 的 习 惯 ,可 以 要 求 幼 儿
幼儿教育的非智力因素
浅谈幼儿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摘要: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幼儿终身受益。
本文主要从利用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亲情安抚使幼儿安心集体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夸张强化幼儿的行为意识四方面就如何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幼儿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非智力因素;环境科技就是生产力,推动科技进步的是人才,人才就要从幼儿抓起,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社会的栋梁。
幼儿的成才不外乎两点:内在的智力因素和外在的非智力因素。
内在的智力因素我们无法改变,它是先天的种子,而外在的非智力因素则是我们可以改变的。
它们的关系就如发明家爱迪生所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那么,幼儿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表现在:1.兴趣与爱好;2.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3.对挫折的忍受力与意志力;4.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5.自信心与好强心;6.远大的理想与目标;7.高抱负;8.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面。
针对以上的认识,笔者在数年的幼儿教学实践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我们幼儿园,各项环境布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切都是围绕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培养幼儿的意志性格而决定的。
在春季开学初始,我们就精心布置了教室:黑板上画着色彩鲜明的欢迎幼儿返回幼儿园的画面,教师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到园的小朋友;教室的两侧布置了幼儿熟悉的春节情景:鲜艳的红灯笼、升起的气球、喷射的礼花、温馨的超市购物、和家人一起出游、放风筝等生机盎然的图画。
这给幼儿营造一个曾似相识的环境,既帮助幼儿愉快地完成从家到园的过渡,又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学习场所。
我们以此为基础引导幼儿观察生活,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巩固幼儿的注意力。
二、亲情安抚使幼儿安心集体生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多次遇到这样的幼儿:在家倍受宠爱,缺乏自理能力,缺乏和同伴的平等交流,在新的环境中,处处落单、行为孤僻。
浅谈儿童期情绪发展的重要作用
浅谈儿童期情绪发展的重要作用影响幼儿智力开发的条件中非智力因素起重要作用。
因为它决定幼儿能否利用环境和教育条件开发自己的智力。
非智力因素是对智力活动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
它们能够调节幼儿活动的进行。
其中情绪对幼儿的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社会普遍面临着生存和生活的多方面的压力,由此带来的人们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具有健康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是适应社会的先决条件,而要具有如此特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热情主动、坚韧不拔的个性。
认识到情绪对幼儿智力发展以至形成个性影响终生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在工作中着重培养幼儿具有健康乐观的情绪。
通过实践证明在幼儿期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具有以下优势:一幼儿期良好情绪的培养是保证幼儿友好交往的前提。
在幼儿园中很容易看到,一个情绪开郎、热情主动的孩子,是班中的领袖人物,在老师和同伴当中都很有威信.而那些具有良好情绪特征的幼儿都是适应能力强,有主动意识的孩子。
他们都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
这是因为微笑和快乐是幼儿成功的法宝。
但是如何能使幼儿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呢我在工作中是这样做的: 情绪对幼儿活动的动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愉快的情绪使幼儿行为积极,愿意做;不愉快的情绪使幼儿行为消极,不愿意做。
而幼儿正处于情绪发展不稳定的时期,具有情绪变化多样性的特点,常常看到两个刚才还哭喊着吵个不停的孩子不一会就兴高采烈的玩在一起了。
又看到刚才还亲如一家的小姐妹,转瞬间便“反目成仇”了,这种情况在幼儿身上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为幼儿的情绪容易冲动,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弱,而且情绪外露。
因此我对幼儿多进行移情教育使幼儿充分体验高兴、激动、感谢、成功等良好的情绪,同时也体验痛苦、生气、愤怒、伤心等不好的情感体验,使幼儿从小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毛银近几年,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一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最终能否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有成就的人、幸福的人,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商,情商往往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所谓的情商,指的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即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依赖,紧密联系,共同构成幼儿的个性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缺一不可,二者必须协同作用才能更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培养出具备非智力因素(也就是高情商)的孩子?非智力因素对幼儿的成长又有哪些影响呢?一、亲情安抚使幼儿安心集体生活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多次遇到这样的幼儿:在家倍受宠爱,缺乏自理能力,缺乏和同伴的平等交流,在新的环境中,处处落单、行为孤僻。
这样的幼儿时间久了就不愿意上幼儿园,从而影响了幼儿正常的性格形成和人际交往。
对这样的幼儿,教师就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抚慰工作。
其中有这样的一件事:午休的时候,一个叫曦曦的小朋友在床上翻来覆去,还故意弄出响声,影响其他幼儿的休息。
我轻轻地走到他的小床边问:“你怎么了?”曦曦带着哭腔说:“我想妈妈了。
”这个小朋友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现在跟着妈妈和外婆一起生活,平时妈妈和外婆特别的溺爱她。
在家很多时候还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撒娇,但在园里就要自己吃饭,自己睡觉,所以她会感到孤独及不适应是很正常的。
于是,我拿过来一个小凳子,坐在幼儿的床边,轻轻地拍着他的被子说:“老师和给你讲一个白雪公主的故事好吗?”曦曦最喜欢听白雪公主的故事了。
然后握住她的小手,轻轻拍着她,她才安心地闭住眼睛,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活泼热情的幼儿自然不在话下,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和其他幼儿玩在一起,关键是如何把孤独落单的孩子融进朋友圈。
每个幼儿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交际方式,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往往受到家人的追捧,主动交际的能力有些欠缺。
面对这样的幼儿,我的做法是,拉着他的小手,一起加入到小朋友的圈子里,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唱歌。
幼儿是很容易沟通的,只要教师让他们在一起玩游戏,剩下的事情就不用担心了,幼儿很快就能玩在一起。
三、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成功的关键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
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注重情感因素,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幼儿的学习也是这样。
如果一个幼儿喜欢某一位老师,那他一定喜欢这位老师上的课。
这就是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热爱幼儿不仅是职业道德所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所必需。
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首先对幼儿要尊重、信任、关怀,在教育上采用常鼓励,少批评,不讽刺打击的方法。
尤其对相对“落后”的幼儿,要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使他们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即使他们也会犯错误,做错事情,也不要妄加批评指责,应耐心给予引导,用爱去感化他。
四、夸奖强化幼儿的行为意识生活学习中很多幼儿面对琐碎的事情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会,这其实是不乐意做的推辞。
借用古代的一句名言就能确切地表达出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是不会做,而是不肯做。
其中的“能”是指会不会,是智力因素;而“为”是指肯不肯,也就是非智力因素。
其实许多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幼儿不是不会,而是没耐心做。
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地应用幼儿心理,让幼儿有兴趣去做。
现代教育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教学实践证明,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在幼儿的日常行为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优点并及时地表扬、鼓励,做到表扬要大声,鼓励要规范,要让其他小朋友看的见,激发他们的争强心理,发小红花,贴红旗,让好的行为,文明的举止受到旗帜鲜明的表彰,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对幼儿的错误言语、行动,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性格,悄悄地,低声细语地批评,因为幼儿也有自尊,甚至他们的自尊超乎成人的想象,呵护幼儿的自尊就是呵护他们的成长。
如上学期一个幼儿偶然捡起教室的一张纸巾并随手放进了垃圾桶,就这样的一件小事,我奖励他一朵小红花,随后的日子里,遇到幼儿园里、教室里的碎纸、垃圾他都会捡起来,我也多次表扬他是爱护卫生的小标兵。
这样,幼儿的好习惯也就在教师的奖励中得以巩固下来。
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地总结经验,重视智力因素,开发利用非智力因素,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情智结合,情智交融的幼儿。
五、高情商的培养,必须从幼儿教育时期抓起(一)、加强幼儿情商教育是当务之急。
幼儿期是建立身体与心理特质的基础阶段,是情商发展的迅猛时期。
幼儿到达学龄时,其人格的模式已经可以区分了。
但目前幼儿情商教育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当今的幼儿从小智商可能就比较高,家庭、社会对他们从小就进行了绘画、音乐、语言、计算机等智力教育,他们从物质上也较为丰富,可他们身上存在的自私、无情、胆小、任性、孤僻等弱点仍很突出,有的孩子可以母亲般地搂抱玩具熊,呵护小鸡小鸭,却对自己的父母、同伴声色俱厉、胆大妄为。
在翻阅幼儿家园联系册时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关心的是孩子们在园吃饭如何、学了哪些儿歌、认识了多少数字等,极少数家长谈到孩子的任性、不合群等问题,希望得到老师们的帮助。
某次在观摩大班教师设计的亲子活动时,谈到“妈妈如何爱你”的问题时,孩子们回答问题非常踊跃,答案的内容也很丰富,而谈到“你是怎样爱妈妈的”问题时,回答的孩子较少,而且答案仅仅是:“我帮妈妈擦桌子”等简单几项,最优秀的答案是:“妈妈病了,我给妈妈倒水喝”。
对于老师的劳动:提饭、拎水、擦玻璃、叠被子、扫楼道、洗衣服、梳头等等,孩子们也常常熟视无睹。
在观摩中班教师设计的音乐创编活动《加油歌》中,无一孩子将老师们日常繁重的劳动创编成歌词。
坦然地接受他人的爱,而无爱别人的意识,已成为较普遍的幼儿心理品质。
显然,这是教师和家长都忽视了孩子的情商发展的不良后果。
令人不安的是大多数家长包括部分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仍存有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因此,加强幼儿情商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抛弃溺爱与专制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坚强自主的性格品质。
目前溺爱孩子、承包式的家庭教育非常普遍。
一方面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另一方面缺乏民主意识。
溺爱表现为对孩子特别细致敏感、胆颤心惊、生怕出事的态度,如:孩子摔了一跤,膝盖碰了一下,这本是平常小事,可是做母亲的赶紧上去,又吹又拍又按摩,而且泪水盈眶。
这种态度恰恰给了孩子弱情商的教育,给了他们脆弱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专制表现为告诉孩子应该这样那样,这个不许、那个不要,很多具体的规定,幼儿思想、活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家庭里的“小皇帝”,实质是受父母禁锢的“小奴隶”,孩子的性格也因而被扭曲。
溺爱与专制带给孩子的只有懦弱和无能。
面对竞争激烈的未来世界,等待孩子的只能是失败。
鉴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掌握一个原则,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去做;孩子能够做主的事情,一定让他自己做主;孩子现在还不能做或不能做主的事情,要用启发、帮助的方式使他自己想办法去做。
这种教育才体现了对孩子真正的爱,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
(三)、智商情商并重,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智商主要是由人的先天性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一种智力发展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
众多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学音乐、学绘画、背诗、认字、学计算等。
每天从幼儿园接出来的前两句话,其中必有一句:今天学了什么?家长们对孩子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的重视和执着可见一斑。
如果教育者也仅仅重视课堂设计、文化灌输,而忽视孩子接受自己、被别人接受以及友爱等情感的培养,那么无论儿童生理和心智状况如何,都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相反会渐渐变得紧张、焦虑、任性、无情……这些都是幼儿生存能力低下和情感扭曲的反映。
因此我们在继续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学业好不好的同时,对于孩子的一些正常情感、责任感、合作意识、选择、承受、竞争、社交等因素和能力也要投入极大的关注。
也就是说,要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决定一个人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事业、人生、命运、婚姻的智商情商同样重视,使之齐头并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四)、正确估计幼儿的情商水平,引导幼儿情商健康发展。
人们往往不能充分估计孩子们的情商,一句“小孩懂什么”就是家长们轻视孩子情商的典型表现。
事实上,随着现代竞争意识、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儿童情感思维的能力也在加速发展,应及时培养和开发儿童的情感思维能力。
现代孩子的眼睛就好比照像机,每天拍下了无数的“形象”,小小人儿很有见解,“爸爸抽烟、喝酒不对,对身体不好”、“妈妈的衣服不漂亮”、“人家的妈妈晚上看书,你只看电视”等等,这种感受能力,包括一些反抗思想,正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家长不要轻易抹杀,要加以诱导。
由于身体及神经结构的可塑性,儿童较容易学好,也容易学坏,再加上幼儿的高情商,教师和家长如不能时时处处给予真善美的启迪和引导,不良情绪、阳奉阴违、暴力行为、恶语中伤、无中生有等重大错误将会轻而易举地在儿童身上得到残酷的演练。
现在社会上犯案者的年龄逐年降低,与幼儿教育的片面不无关系。
因此,教师和家长切不可忽视“小大人”们的高情商,而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逐步强化、正确引导孩子们的情商潜力沿着健康的方面发展。
我们现在给予孩子的东西,恰恰是孩子明天要表现的。
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当然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但它确实包含了一个真理,孩子幼年的教育是特别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