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03日本的两次改革含解析2
初中历史之日本的崛起知识点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有哪些相同点?
•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 性质: 资产阶级改革
• 方式: 自上而下
• 作用: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障碍:农奴制,日本障碍: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背诵知识点
日本的崛起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 两次改革:
日本的崛起
• 学习中国隋唐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 学习欧美的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 近现代日本的崛起
• 主要是明治维新和二战后的崛起:
•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跻身资本主 义强国行列;
相
欧盟 对
英
独
德
相
日本 对
(尼克松立 外 交说,1美9法国93遇意年到了我们做梦也6没0经年有济代日大想末国第到二过的独立外交那种挑战)
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政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 ② 利用美国援助: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 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关键词:美援) ③日本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根本原因)(关键词:政策) ④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关键词:科技)
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 济联系;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大力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 国,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 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 展战略;
战后初期 美国霸主善地于位学习的他人动长摇处,克服自己之短
总复习
以美元为中心的 71页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二、日本史及中日关系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二、日本史及中日关系(一)日本的发展历程1.1世纪前后,日本列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2.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3,646年,日本曾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4.幕府统治时期:12世纪末至1868年。
5.1853年,美国首先打开日本大门。
6.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7.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中国的台湾等领土。
8.19世纪末⒛世纪初,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9.一战期间,日本加入协约国一方。
lO.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
11.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日本与美国在太平洋和东亚地区的矛盾。
12.1931年,为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13.1936年建立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政权,二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14.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结成轴心国集团。
15.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
16.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17.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8.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19.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抓住机遇,发展经济,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0.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21、二战后的日本:日本发展、影响及启示发展:(原因)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植下,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重视培养人才,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日本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
日本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一、日本古代史1. 早期时期日本早期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古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弥生时代和古墳时代。
在这一时期,日本的社会生活主要是以渔猎为主,人们开始与中国玉米小麦来往。
弥生时代,日本开始了农业的发展,人们制造土器,并且形成了村落制度。
古墳时代则是贵族统治时期,日本开始有政治中心和农业社会的形成。
2. 武士时代武士时代是指自794年日本奈良时代结束开始到自16世纪中叶以后日本的军事政治决策权的时期。
日本的平安时代主要以皇承光帝、后桓武天皇等为代表。
在此时期对灌输的中国的太极(qian2)道家思想产生影响,社会最高制度就是封建制度,它被认为是封建制度诞生的标志。
3. 武士时代的兴起平安中期,特别是鞍马之战后,延续了150年间的战乱,到清和2年(963年)勅令往武士田中法博(全)之后方定好。
然而,战乱并未永远停止,权力相争仍未平静,所以世家武士便出现,他们以武术作为谋生的手段,并应征求教争夺判决争斗的义务。
经济多元区的发展似乎是使渐渐衰落的平安时代,到了鎌倉时代可说是今后从文学、历史学、课文、历史通史等方面来看是这个时代(如平冢山)成为绚烂的封建社会。
二、日本中世纪史1. 鎌倉幕府1185年由源义经打败平家后在鎌倉建立了日本的第一个世袭继承幕府--鎌倉幕府,首任(公),即源清经,被尊为鎌倉幕府的第一代将军。
这时期为日本的中世纪时期。
2. 鹿苏幕府1333年在建康面夏间,建国整街之下。
建国维画亮家的白雪晴这里让负赌姬权于相对说,选为天皇的第一任尼尔扎格斯则被封为帝王。
时时刻刻中国武士喜和北平慎爱屋及野望较为难于定(1335年引种地高国的非值在百万人民策还)家族的青空期开始了3年志愿而行的时代内柳发。
造成战国时代。
3. 分裂的战国时代在室町时代的末年,日本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动荡和变革。
战国时代,日本天皇隐退,权力逐渐被军事职能,私人和军队掌控。
大名领主和他们的家臣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乱世”或“乱世”时代。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国别史·日本(附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国别史·⽇本(附思维导图)中考专题复习国别史·⽇本⼀、古代史⽇本(⼀)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
⼤和国的最⾼统治者称为“⼤王”,⼤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从646年开始,⽇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了⼀系列改⾰,史称“⼤化改新”。
1、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以天皇为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地⽅设国、郡、⾥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切私地、私民,将⼟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地颁给公民,每隔6年授⽥⼀次,不能终⽣使⽤,也不能买卖;统⼀赋税。
2、作⽤:⼤化改新使⽇本发展成为⼀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奴⾪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三)幕府统治1、⽇本庄园经济:⼤化改新百余年后,⼟地私有与⼟地兼并盛⾏。
贵族、豪门、寺院⼤量购买、兼并⼟地,组成庄园。
⼤庄园还享有“不输不⼊”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官吏进⼊庄园,⼲涉庄园事务。
中央对地⽅逐渐丧失了控制能⼒,社会局势动荡。
地⽅豪强为了保护⾃⼰的庄园,把⾃⼰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武装起来,组成⼀种⾎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
2、幕府统治:(1)12世纪晚期,源⽒武⼠集团击败平⽒武⼠集团,源⽒⾸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本由此进⼊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2)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领“征夷⼤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权旁落,成为⼀种礼仪性的摆设。
国家⼤权基本掌握在武⼠阶层⼿中。
武⼠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套展现武⼠阶层道德与⾏为规范的武⼠道。
武⼠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是他的主公。
⼆、近现代史上的⽇本(⼀)明治维新(1868年):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阻碍⽇本资本主义发展。
2、外部原因:1853年美国⼊侵(即⿊船事件),⽇本⾯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九年级历史日本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日本知识点总结日本历史悠久,经历了众多重要事件和变革。
在九年级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日本历史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历史日本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古代日本1. 纪元前的早期历史:日本最早的居民为古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民族,后来逐渐形成了农耕文化。
约公元前3世纪,日本开始出现有组织的国家。
2. 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在此时期,日本接受了中国的唐朝文化影响,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并采纳了佛教和汉字。
飞鸟时代后期,日本的统一势力逐渐崩溃,导致奈良时代的衰落。
3. 平安时代:平安时代是日本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平安时代后期,由于权力分散和内乱的增加,导致社会动荡,最终崩溃。
二、中世纪日本1. 鎌倉时代:在鎌倉幕府的统治下,日本实现了政权的军事化,成为一个军事领域的国家。
在这一时期,武士阶层的崛起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室町时代和战国时代:室町幕府的建立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和战争,促进了战国时代的到来。
战国时代是日本历史上国家分裂和割据的时期,也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发展高峰。
三、近代日本1. 江户时代: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以江户幕府的统治为特征。
在此时期,对外关闭的政策至今影响深远,但也有一些地方政权的翻身和社会变革的迹象。
2.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变的时期,标志着时代的结束。
在明治维新中,日本引进了西方文化、技术和制度,并实行了诸多改革。
3. 日本帝国主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明治维新后,日本向近代化国家迈进,并展开帝国主义扩张。
这导致了与中国和俄罗斯的战争,最终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并根据波茨坦协定接受了盟国的占领。
四、现代日本1. 日本战后发展:战后,日本经历了重建与发展的时期,以经济崛起为主要特征。
日本成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并在科技、艺术、文化等领域有着重要贡献。
中考历史真题类编:日本专题史及中日关系(有答案)
日本专题史及中日关系一、选择题◆25.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B①大化改新②1861年改革③明治维新④戊戌变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3.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在对外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重大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关于这两次改革说法正确的是()DA.都发生于民族危亡之际 B.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C.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 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C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 B.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浩特)4.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D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二十一条”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2.“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用上述内容否认或掩盖的罪行是()D①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②对格尔尼卡进行地毯式轰炸③南京大屠杀④731部队用中国人进行细菌武器试验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齐)13.“科教兴国”这一观点在日本发展历程中得到证实的史实有()D①大化改新②明治维新③法西斯上台④二战后日本的崛起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22.(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片史话“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近年网络上的流行语。
有学者认为,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中日“友谊之船”说翻就翻。
【友谊之船】图一日本遣唐使船(局部)图二鉴真东渡日本【侵略之船】图三1894 年日本“吉野”号战舰图四1937 年日本“出云”号进攻中国北洋舰队战舰炮轰上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及近代史上中日关系的主要特征,并说说导致近代中日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专题05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第05期)-中考历史考点总动员系列
2015年中考历史备考之黄金考点聚焦(第5期)考点五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文艺复兴(发现了人):1.发源地:最先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时间:14-16世纪3. 背景:(1)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手工工场;(这是根本原因)(2)资产阶级产生;(3)欧洲天主教会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和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控制。
4.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它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要求以人为中心,不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5. 方式: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方式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6.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7.经过:(1)14世纪:主要在意大利。
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是但丁,代表作品《神曲》,他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②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代表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2)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英国莎士比亚,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3)天文学等领域的硕果:波兰的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意大利的布鲁诺提出了“宇宙无限论”;等等。
这些思想否定了教会提出的“地球中心说”。
8.意义:文艺复兴是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它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世界):1. 开辟新航路的原因:(1)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扩大国外市场。
(2)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
而《马可•波罗行纪》关于东方富庶的描述,更加引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通过古代丝绸之路经营东西方贸易非常困难。
2. 时间:15-17世纪,持续200多年。
3.过程:(1)1487-1488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向东航行,寻找通往印度的新航线,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夹角,进入印度洋,迷失方向,只能往回航行,结果发现好望角。
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含解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巴黎和会1.时间:1919年1月到6月2.目的: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3.操纵会议的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条约)⑴时间:1919年6月⑵内容: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5.意义:《凡尔赛和约》与对奥、匈、土、保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或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二、华盛顿会议1.时间:1921--1922年2.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3.主导国:美、英、日4.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⑴时间:1922年⑵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2.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3.评价: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知识拓展】《凡尔赛和约》《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全称《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
中考历史重点--中日关系
日本的发展与中日关系
一、日本的发展
(一)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
(1)大化改新,向中国隋唐学习,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2)明治维新,向欧美学习,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二战后(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70年代初,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崛起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二)日本历史上三次面临困境
二、中日关系
三、近期热点
(一)钓鱼岛
我们的原则: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坚决反对日本控制钓鱼岛(二)福岛核泄漏
1、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2、核能的和平利用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
3、日本第一次面临核危机是指:广岛和长崎遭原子弹袭击
(三)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日本提供帮助
日本地震后中国政府和人民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网络上也有些不理智的观点,甚至是叫好声。
你认为“历史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现象?
“历史的原因”:指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正确的态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已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同舟共济;面对自然灾难,我们应该抛开政治分歧,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励。
(四)怎样发展中日关系?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妥善处理中日两国的矛盾、纠纷、分歧、争端。
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2
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一、选择题1 . (2017 •甘肃中考)《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推行县制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废井田,开阡陌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2. (2017・成都中考)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史上某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是()A.管仲改革.商鞅变法C.孝文帝改革D .王安石变法3 . (2016 •株洲中考)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
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A.幕府制度 B .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 D .工业革命4 .历史学家亚历西斯•托克维尔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载,旧制度指的是法国建立在三级之上的贵族制系统,即社会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级贵族以及其他人组成的第三等级。
这一“旧制度”的形成可追溯到以下哪一改革()A.查理•马特改革 B .大化改新C.罗马的扩张 D .伯利克里改革5.(2017・赤峰中考)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A.裁撤冗员B.开办新式学堂C.训练新式军队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6.(2017 •盐城中考)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去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
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①废藩置县②允许土地买卖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④提倡文明开化A.①②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7.(2017 •青岛中考)《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 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2017・广东中考)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人教版
2. 改革是除旧布新,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谈 谈今天你们应该培养哪些素质才能成为国家合格 的接班人?
1.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创新意识。
经过了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 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 强的封建国家。
·人教版
二、夯实基础,归纳要点
·人教版
三、联系热点 以史为鉴
·人教版
(一)、改革割肉论
·人教版
材料一 :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 1.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最让“宗室贵戚多 怨望”? A: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统一度量衡
·人教版
四、链接中考
2013年中考
1.材料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 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中国模式”从经济体制方面看指什么?分析“中国模式” 的成功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结合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你认为应如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人教版
改革的含义:
指对现有的政治、经济等 各项制度进行的调整与变革。
·人教版
你能说出中外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改革吗?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戊戌变法 4、土地改革 5、三大改造 6、改革开放
1、日本大化改新 2、俄国1861年改革 3、日本明治维新 4、美国罗斯福新政 5、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6、苏联戈尔红利论
中考历史(第05期)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03 日本的两次改革(含解析)
专题03 日本的两次改革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日本大化改新:1. 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非常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而当时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
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隋唐的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的改革。
2.时间:7世纪中期3.人物:孝德天皇4.内容:(1)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5.性质:封建化的改革6.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明治维新:1.背景: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侵)(内忧和外患)2.时间:1868年开始3.领导者:明治天皇4.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性质:是明治天皇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局限性: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知识拓展】大化改新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一事件又称乙巳之变,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
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九年级历史中考日本史专题复习
七、用6分钟完成下列拓展练习。 1. 读图,回答问题。(6分)
方法:关系是相互的,既要说明一方与另一方的 关系,又要说明另一方与一方的关系两个方面。 答案: (1)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意思相近即可) 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斯大林格勒 战役的胜利。
(2)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包 括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或二者是局部胜利与 (整1体)胜图利一的“胜关利系”。对中)华中民华族民族的重大影响是什么?(2
用4分钟时间完成下列平行练习。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经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 争?中国在这两次战争中一胜一败,试简要 分析这两两种种不同结结局局 的原因。
答: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1分)和全面侵华战争(1分)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国内①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 斗力弱;(1分)国际②日本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政治制度先进, 经济和军事力量强大(1分)
材料二:迷恋带病真菌、杆菌研究的裕仁天皇一直关注着日本细菌部队 和化学部队的发展,并一直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731部队(化学和细菌 战部队)1936年奉裕仁天皇敕令建立。1940年裕仁天皇又颁布新的敕令, 将部队扩充到3000人,并将主要基地由黑龙江肇东县、五常县移到哈尔 滨南郊的平房镇。731部队培植各种致病细菌,并制造炸弹,在实战中施 放撒播。1937年12月1日,裕仁天皇亲自签发“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与海军 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的命令。占领南京后,裕仁天皇还奖赏攻陷南
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制定切 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长期坚持 教育先行战略, 重视人才培育
结果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中考历史之日本明治维新
中考历史之日本明治维新2021中考历史知识点之日本明治维新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原因:(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闭关锁国)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2)直接原因(外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入侵(黑船事件),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2、倒幕运动王政复古政变。
主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倒幕运动。
二、明治维新1、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3)军事上: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影响(1)积极性: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2)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近代世界史大事件——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时间】开始于1868年【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性质】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改革方式】脱亚入欧【背景】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
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的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三):大国发展史-日本
(2022年陕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中共三大的召开 B.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 真 C. 九一八事变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题
(2022年江苏苏州)标语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达到某种宣传目的。下列 宣传标语出现于抗日战争期间的是
,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考点梳理(二)(明治维新)
二、倒幕运动
考 1.背景: 西方国家的入侵,引发了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幕
点
府出现统治危机)
梳 理
2.倒幕运动:
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同
年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3.定都: 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都东京。
考点梳理(二)(明治维新)
美 国
历 史
壹
目 贰
录
叁
体
系日
构
建本
知识体系构建
大化改新
学习隋唐制度
明治维新 甲午战争
学习西方制度 清政府战败
侵华战争 战后日本
中国战胜 中日关系正常化
封建制度
资本主义 制度
《马关条约》
考点梳理(一)(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
考 原因:日本社会政局混乱、阶级矛盾尖锐,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
点
开始:从646年开始由日本孝德天皇推行,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历史问题是核心与焦点(如: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华历史、否认南京大
屠杀、参拜靖国神社);台湾间题;钓鱼岛主权问题等。
梳 理
五、当代中日关系的特征 合作与竞争并存
六、日本当局修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的目的、实质及影响﹔
历史专题大国崛起之日本
抗日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什么?
平型关大捷 、 台儿庄战役 、 百团大战
(2011年)3、上高会战是抗战时期发生在江西境内、中 国军队群的重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当时被誉为“抗战 以来最精彩之战”。上高县正在筹拍一部影片,以此纪念 这一战役。下列与上高会战最为类似的是 ( ) A.黄海海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津战役 D.上甘岭战役
2005年3月29日, 在伊拉克南部城市萨 马瓦,一对执行完巡 逻任务的自卫队车队
返回基地。
中日关系
1、西汉时,中日就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 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汉倭奴国王”金印。 2、隋唐时,日本遣使来中国。唐朝去日本的僧人 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 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②日本又实行了哪次改革?是向谁学习的?改革者是谁?
③这次改革的性质如何?主要内容有哪些?
④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又有何不足?
⑤这次改革对中国有何影响?
背景: 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等国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时间: 1868年 学习对象: 欧美国家
明 治 维 新
内因:①实行社会改革和非军事化政策; ②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③引进国外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 ④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外因:美国的扶持和援助。
影响: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日益感到自己在国际事 务中的地位与其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一方面,积极谋求其政治大国的地位; 另一方面,积极提升军事实力,以谋求“常任理事 家的地位” 。 ……
时间: 646年
改革者:孝德天皇
“大化 学习对象: 中国隋唐 改新”
8.中考历史之热点问题一 日本
2012年决战中考之热点问题之日本1、隋唐时期的日本日本曾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核心内容是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贵族世袭制,将土地收归国有,定期分给农民耕种。
意义: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同为天涯沦落人,19世纪后期,两国却相逢不相识?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同为天涯沦落人:指当时的中日两国都是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国家,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并都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
19世纪后期,两国却相逢不相识:是指之后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明治维新内容:政治方面,“废蕃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有武士道精神的军队),走上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而中国虽经社会各阶层的努力,仍然没有改变现状,反而一步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后来的中国历经百年的屈辱历史包括遭受日本的几次侵略,而日本却历经的百年的强国梦,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强国。
走上了对外侵略和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3、二战后的日本:1)日本发展、影响及启示发展:(原因)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植下,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重视培养人才,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到70年代初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影响:①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②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启示:a、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大进来;b、要倡导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c、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技;2)中日两国人民长达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的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3 日本的两次改革
聚焦考点☆巩固基础
一、日本大化改新:
1. 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非常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而当时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
7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照中国隋唐的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的改革。
2.时间:7世纪中期
3.人物:孝德天皇
4.内容:(1)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5.性质:封建化的改革
6.影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二、明治维新:
1.背景: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侵)(内忧和外患)
2.时间:1868年开始
3.领导者:明治天皇
4.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性质:是明治天皇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局限性: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知识拓展】大化改新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一事件又称乙巳之变,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
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
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明治维新
【图解】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大化改新
【例1】中国学者吴廷理早在20世纪50年代,分析指出大化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土地制度“只能是封建的土地国家所有制”。
据此分析吴廷理认为大化改新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应是()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大化改新的重大意义,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因此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举一反三】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
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
A. 幕府制度
B. 大化改新
C. 明治维新
D. 工业革命
【答案】B
类型二、明治维新
【例2】知识提纲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
下图是小李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的部分要点。
据此判断,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俄国1861年改革
D. 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有关内容的识记。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政府颁布改革诏书。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都是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维新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答案选择D。
【点睛】本题属于难度较小的识记型选择题,在掌握明治维新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举一反三】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都很关注的问题。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 废藩置县
B. 发展近代工业
C. 实行征兵制度
D.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为日本以后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依据所学可知,D项是明治维
新在文化方面的措施,大力发展教育政策,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日本社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符合题意。
而A项是日本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符合题意;B项是经济方面措施,促进的近代工业的发展,不符合题意;C项是军事方面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课时作业☆能力提升
1.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7世纪中期实行的改革
B. 改革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
C. 力主改革的人物是伯里克利
D. 改变了社会性质
【答案】C
2.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实质性变化是指()
A. 天皇掌握了实权
B. 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
C. 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
D. 日本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项天皇掌握了实权是大化改新的作用,不是其实质性变化;B项日本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这不是其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C项缓和了矛盾,稳定了政局是大化改新的作用,不是其实质性变化;D项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这是改革后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
故选D。
3.1871年12月,日本政府决定对外派遣“欧美使节团”,考察、研究“欧美诸洲开化最盛之国体,诸种法律、规则等实务”。
此外,还要研究各国陆海军的法律、待遇和指挥方法,以及海关、军械、城堡防卫等。
派遣“欧美使节团”()
A. 有利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 使日本确立了“科技立国”政策
C. 使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D. 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面对内忧外患,日本在1868年开始了明治维新,学习欧美的先进文化、技术、有利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A项符合题意;二战后日本确立了“科技立国”政策,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收和消化他国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最值得中国借鉴的是( ) A. 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B. 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C. 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D. 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答案】C
5.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顺利的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这里的“社会变革”指()
A. 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美国的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日本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险,后通过明治维新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