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比赛(空调系统的冷源—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1)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2. 掌握制冷与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3. 学会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维修方法与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制冷与空调概述制冷与空调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制冷与空调的发展历程2. 制冷原理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制冷循环过程及其基本组成部分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和选用原则3. 空调原理空气处理过程及其基本方法空调设备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空调系统的分类与性能评价4. 制冷与空调系统维修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主要部件的维修方法系统部件的更换与安装技巧5.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与维护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和维修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实际故障案例,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3. 采用实操演示法,演示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2. 课件:制冷与空调原理、制冷与空调系统维修等3. 实操设备:制冷与空调设备、工具和仪器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实操考核:包括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包括制冷与空调原理、维修方法等知识的考核,占总评的4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40课时,实操教学24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章安排4课时。

七、教学要点1. 制冷与空调概述:强调制冷与空调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制冷原理:详细讲解制冷循环过程,使学生掌握制冷剂的选择和制冷设备的设计要点。

3. 空调原理:讲解空气处理过程,使学生了解空调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评价。

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设计

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设计

制冷原理及设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制冷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制冷循环的基本过程。

2. 学习制冷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理解不同设备的工作原理。

3. 掌握制冷剂的选择原则,理解其对制冷效果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制冷循环中各个组件的作用,绘制简单的制冷循环图。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制冷设备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能够运用制冷剂的特性表,选择合适的制冷剂应用于特定制冷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其选择环保制冷剂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科学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旨在使学生掌握制冷原理及设备的基本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阶段,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丰富的实例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应用制冷原理。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与实现,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和成果评估标准。

二、教学内容1. 制冷原理概述- 制冷的基本概念与制冷循环- 制冷剂的物性与选择原则2. 制冷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 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主要组件的结构与功能- 不同类型制冷设备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3. 制冷循环的实际应用- 热泵原理及其在空调、热水器等设备中的应用- 冷链设备中的制冷技术,如冷藏、冷冻等4. 制冷设备的维护与故障处理- 制冷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制冷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与注意事项5. 环保制冷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环保制冷剂的种类及其特性- 制冷剂替代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环保要求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制冷原理概述,制冷剂的基本概念第二周:制冷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主要组件的功能第三周:制冷循环的实际应用,探讨热泵技术及其应用第四周:制冷设备的维护与故障处理,分析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五周:环保制冷剂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关注制冷行业的发展动态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基于教材中关于制冷原理及设备的相关章节,结合实际应用和环保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拓展,确保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空调工作原理课程设计

空调工作原理课程设计

空调工作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空调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的作用和循环过程;3. 学生能够解释空调的能效比和节能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操作,分析空调工作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形式;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空调,进行简单的故障判断;3.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节能措施,提高空调使用的能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制冷和空调技术的兴趣,认识到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 学生能够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空调工作原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依据课程目标,紧密围绕以下教学内容展开:1. 空调的基本结构:介绍空调的四大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并通过教材第3章第2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空调工作原理:通过教材第3章第3节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制冷剂在空调系统中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阶段。

3. 制冷剂的作用:学习教材第4章第1节,了解制冷剂的特性及其在空调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4. 能效比和节能原理:结合教材第5章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空调的能效比计算方法,并了解空调的节能措施。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教材第6章的实验,观察空调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节能技术应用:结合教材第7章,指导学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节能措施,提高空调的能效。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空调的基本结构和制冷剂的作用;第二课时:空调工作原理和能效比;第三课时:实践操作和节能技术应用。

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空调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课程目标,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以教材为依据,系统地讲解空调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制冷剂的作用以及能效比等理论知识。

空调压缩机使用教学设计

空调压缩机使用教学设计

空调压缩机使用教学设计一、引言空调压缩机是空调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它起到压缩和推动制冷剂在空调系统中流动的重要作用。

掌握空调压缩机的使用方法对于空调维修和安装人员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空调压缩机的基本原理、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教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空调压缩机的基本原理1. 压缩机的作用空调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将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通过压缩使其成为高压气体,推动制冷剂在空调系统中流动。

2. 压缩机的工作循环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循环主要包括四个过程:吸入、压缩、冷凝和膨胀。

在吸入过程中,低压气体进入压缩机的气缸;压缩过程中,气体被压缩成高压气体;冷凝过程中,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冷却,并转变为高压液体;膨胀过程中,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膨胀成低压气体,继而循环再次进入压缩机的吸入过程。

三、空调压缩机的使用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在使用空调压缩机时,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例如,应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2. 维护保养定期对空调压缩机进行维护保养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

维护保养包括清洁压缩机表面、检查电线连接是否良好以及检查压缩机的运行状况等。

3. 故障排除空调压缩机可能会出现故障,例如温度过高、噪音过大等。

在遇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排除。

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包括检查电源供应是否正常、确保清洁过滤器等。

四、空调压缩机使用教学设计根据以上基本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可以设计以下空调压缩机使用教学方案:1. 教学目标:掌握空调压缩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空调压缩机。

2. 教学内容:a) 空调压缩机的基本原理;b) 空调压缩机的使用注意事项;c) 空调压缩机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3. 教学方法:a)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演示,介绍空调压缩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

b)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包括压缩机的安装和维护保养。

c) 故障排除演练:模拟故障情况,让学生进行排除操作,提高其故障排除能力。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教案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教案

汽车空调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教学点:(1)巩固汽车空调的功能、装置、制冷剂。

(2)理解制冷的基本原理。

(3)掌握汽车空调制冷的主要部件。

(4)掌握汽车空调制冷的工作过程。

2、能力训练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汽车空调制冷的主要部件2、汽车空调制冷的工作过程【教学难点】汽车空调制冷的工作过程【教学方法】分析引导、启发、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导入】复习:1、汽车空调的功能:调节温度;调节湿度;调节气流;净化空气;(除霜功能)2、汽车空调系统的装置通风装置;暖风装置;制冷装置;空气净化装置;(控制装置)导入: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制冷系统;暖风系统;通风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今天我们来学习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新课:2.1.2汽车空调的系统(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一、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作用:对乘室内空气或外部进入乘室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冷却或除湿,使乘室内变得凉爽舒适组成: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制冷管道、制冷剂等组成。

如下图图1 制冷系统的结构它们由下列三种管路连成制冷系统。

(1)高压软管:用于连接压缩机和冷凝器。

(2)液体管路:用于连接冷凝器和蒸发器。

(3)回气管路:用于连接蒸发器和压缩机。

二、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1、制冷的基本原理制冷的基本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有过体会。

当护士给你注射针剂时,为了消毒,通常先用酒精棉花擦皮肤,由于酒精很快挥发,皮肤就产生凉快的感觉,这是酒精在蒸发时吸收了人体热量的缘故。

夏天,当你感到很热时,如果用水洗一下脸马上感到凉爽,这是水在蒸发时,吸收了人体热量的缘故。

这都说明液体在转变成气体时,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的热。

2、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汽车空调就是应用这一原理,使用在低温时非常容易蒸发的液体——制冷剂的蒸发来实现冷却车厢温度。

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设计1.前言近年来,空调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它帮助我们度过了许多炎热的夏季。

然而,在使用空调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其制冷技术,了解空调的运作原理以便更好地维护和使用。

2.目标在本次教学中,我们旨在让学生了解空调的制冷技术,掌握空调的基本原理、构造和维护要点。

3.教学内容3.1 空调制冷原理空调制冷原理主要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组成。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到空调的制冷过程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3.2 空调的组成空调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这些部件的作用和构造原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空调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3 空调的维护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介绍空调的维护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对空调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清洗滤网,除湿结霜等,以确保空调的长期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4.教学过程4.1 教学环节设计1.介绍空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介绍空调的构造和部件3.介绍空调的维护方法4.空调维修实操练习4.2 教学方法1.讲解法2.经验分享3.实例演示4.互动答疑4.3 教学辅助材料1.PPT课件2.实物模型3.录像介绍4.教材和教辅资料5.评价方式1.做好课堂笔记2.参加模拟操作3.完成相关维修作业4.进行相关知识测试6.教学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们能够:1.理解空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空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熟悉空调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4.能够进行基本的空调维修和维护工作。

7.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我们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份全面的空调制冷技术学习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空调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空调的使用与维护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维修技能和生活质量。

初始中物理压缩空气制冷的物理原理教案

初始中物理压缩空气制冷的物理原理教案

初始中物理压缩空气制冷的物理原理教案一、引言空调系统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设备之一,而其中的制冷原理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案旨在介绍初始中物理压缩空气制冷的物理原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调制冷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压缩空气制冷的基本物理原理;3. 理解初始中物理压缩空气制冷的工作过程;4. 能够利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1 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1.2 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2. 压缩空气制冷的基本物理原理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2 压缩空气的温度变化规律2.3 初始中物理压缩空气制冷的原理3. 初始中物理压缩空气制冷的工作过程3.1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3.2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3.3 膨胀阀的作用3.4 蒸发器的作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空调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2. 实验法:通过展示压缩空气制冷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探究压缩空气的温度变化规律;3. 研究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对初始中物理压缩空气制冷的工作过程进行研究和探究;4. 解决问题法:通过提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空调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空调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1 了解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2.2 介绍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冷循环和热循环。

3. 压缩空气制冷的基本物理原理:3.1 讲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引导学生理解气体的压强、温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3.2 分析压缩空气的温度变化规律,以及与压力和容积之间的关系;3.3 介绍初始中物理压缩空气制冷的原理,并与实际应用进行联系。

4. 初始中物理压缩空气制冷的工作过程:4.1 详细解释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吸气、压缩和排气过程;4.2 探究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如何将压缩气体散发热量;4.3 讲解膨胀阀的作用,如何降低气体的温度和压力;4.4 介绍蒸发器的作用,如何吸收室内热量并产生制冷效果。

制冷原理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制冷原理是制冷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制冷的基本原理、制冷剂的性能、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知识。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制冷的基本原理和制冷剂的性能;2、了解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掌握制冷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能;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制冷技术概述2、制冷剂的性能及选用3、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4、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5、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6、制冷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能7、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制冷的基本理论和制冷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和维护制冷设备,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技能。

3、项目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让学生了解制冷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等;2、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实践评估: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的评估,测试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六、教学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选用优秀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给学生学习;2、网络资源:建立课程网站,提供教学视频、PPT等学习资料;3、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提供给学生进行实验和实习的场所,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课程简介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掌握管理技巧和工具,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理解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3、学会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4、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领导能力。

制冷空调教学设计方案

制冷空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制冷空调的基本原理、组成、工作流程以及常见故障分析。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制冷空调基础知识(1)制冷原理(2)制冷剂(3)压缩机(4)膨胀阀(5)冷凝器(6)蒸发器2. 制冷空调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1)系统组成(2)工作流程3. 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方法(1)制冷剂不足(2)压缩机故障(3)膨胀阀故障(4)冷凝器、蒸发器故障4. 实际操作技能培训(1)制冷空调设备安装与调试(2)制冷空调设备维护与保养(3)制冷空调设备故障排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制冷空调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法: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础知识:讲解制冷空调的基本原理、组成、工作流程以及常见故障分析。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制冷空调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4. 实践操作: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跟学,进行制冷空调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保养等实际操作。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五、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制冷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技能水平: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创新意识:通过案例分析,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制冷空调相关教材。

2. 教学课件:制冷空调基础知识、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常见故障分析等课件。

制冷原理课程实施方案模板

制冷原理课程实施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制冷原理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剂的性质、制冷循环的基本过程以及制冷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分析制冷系统运行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制冷剂及其性质2. 制冷循环的基本过程3. 制冷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4. 制冷系统运行分析与故障排除5. 制冷系统节能与环保三、教学资源1. 教材:《制冷原理》2. 教学课件3. 实验指导书4. 相关视频、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制冷原理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制冷系统的基本过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制冷系统运行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制冷系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制冷原理的理解。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方法2. 第2-4周:讲解制冷剂及其性质、制冷循环的基本过程3. 第5-7周:讲解制冷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4. 第8-10周:制冷系统运行分析与故障排除5. 第11-12周:制冷系统节能与环保6. 第13周:课程总结与复习7. 第14周:考试与评估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课堂讨论、提问等表现。

2. 作业与实验报告:作业的完成质量、实验报告的撰写水平。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制冷原理的掌握程度。

七、课程实施保障措施1. 教师保障:教师需具备丰富的制冷原理知识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2. 实验室保障:提供足够的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3. 教学资源保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视频等。

4. 考核评估保障:建立健全考核评估体系,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制冷原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国制冷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设计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设计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设计概述空调作为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在家庭和办公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空调运作过程中,需要依靠制冷技术来降低室内温度。

因此,了解制冷技术是学习空调技术的基本要求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空气调节中使用的制冷技术,并通过教学设计来促进学生对该技术的学习。

空调制冷技术制冷技术是利用物质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发生相变以吸收和放出热量的过程,从而降低温度的过程。

在空调中,常用的制冷技术有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吸收式制冷系统两种。

压缩式制冷系统压缩式制冷系统是使用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换热器使其冷却和凝结,使其变成高压液体。

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节流器,变成低温低压液体,然后进入蒸发器,从室内吸收室外的热量,继续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然后通过压缩机循环。

吸收式制冷系统吸收式制冷系统是利用物质在吸收和放出水分的过程中释放热量,从而产生制冷效果。

其中,最常用的吸收式制冷系统是使用溴化锂和水,通过加热和冷却,使其在溶液和冷凝器之间进行循环往复。

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空气调节中使用的制冷技术,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知识普及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对制冷技术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实验演示在了解了原理之后,教师可以进行灌注制冷系统演示实验,展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的制冷技术。

在实验中,将模拟空气调节设备的调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用讲解过的制冷技术。

该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实践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制冷系统。

教师可以提供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并指导学生使用压缩机和其他设备来设计属于自己的制冷系统。

该环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可以巩固他们所学到的制冷技术。

总结空气调节的使用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非常重要,而制冷技术是实现空调功能的关键。

通过对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空调的工作原理,而通过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巩固所学到的制冷技术,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掌握制冷剂的性质及循环过程。

2. 熟悉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各种空调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学会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维修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2. 制冷剂的性质及循环过程3. 空调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4. 各种空调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5.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维修技巧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制冷与空调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制冷与空调原理。

3. 设置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维修技能。

4.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确保教室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2.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制冷与空调设备、工具等。

3. 教材和参考资料: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相关教材、维修手册等。

4. 安全措施:确保教学过程中安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的表现,检查维修技能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情况。

4. 综合素质:考察学生在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培养全面发展的制冷与空调维修人才。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课时理论教学和16课时实践教学。

2. 教学计划:按照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

七、教学实践1. 实践环节:在每个理论课后,安排相应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实践内容:包括制冷与空调设备的认识、制冷剂的充注与排放、压缩机的检查与维修、蒸发器的清洗与维修、冷凝器的清洗与维修等。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理解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作用;2. 使学生了解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掌握各部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3. 引导学生掌握空调能效比的概念,了解提高空调能效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冷原理分析空调系统故障的能力;2. 使学生能够根据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正确操作和维护空调设备;3. 培养学生运用能效比知识,为家庭或单位选择合适空调产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调制冷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引导学生关注节能环保,树立绿色消费观念;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用技术类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或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对新技术和新知识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空调制冷原理:讲解空调制冷的基本循环过程,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大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相互配合,使学生理解制冷剂在循环中的作用和状态变化。

- 教材章节:第三章“制冷原理及制冷剂”2. 空调系统组成与功能:详细介绍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室内外机、控制系统等,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及在制冷过程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空调系统组成及其功能”3. 空调能效比及节能措施:阐述能效比的概念,分析影响空调能效比的因素,介绍提高空调能效比的措施,如选用合适型号的空调、优化使用习惯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空调的能效与节能”4. 空调操作与维护:讲解空调的正确操作方法,包括开关机、模式选择、温度设定等,以及日常维护和清洁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

《制冷与空调原理与维修》教案章节一:制冷与空调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制冷与空调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制冷与空调的定义及重要性。

2. 制冷与空调的发展历程。

3.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组成。

4. 制冷与空调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制冷与空调的重要性。

3. 演示法:展示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制冷与空调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制冷与空调系统的组成图。

章节二:制冷剂与压缩机教学目标:1. 了解制冷剂的性质和作用。

2. 掌握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类型。

教学内容:1. 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

2.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类型。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制冷剂的性质和作用。

2. 演示法:展示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类型。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制冷剂性质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析不同类型压缩机的特点。

章节三:制冷与空调设备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方法。

教学内容:1.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结构与功能。

2. 制冷与空调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制冷与空调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2. 实践操作:演示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装方法。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制冷与空调设备结构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设计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安装方案。

章节四: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维修1. 了解制冷与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现象。

2. 掌握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制冷与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现象。

2. 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现象和诊断方法。

2. 实践操作:演示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维修。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制冷与空调系统故障现象的理解。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制冷原理与设备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制冷原理、制冷循环、制冷设备和控制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技术,为学生未来从事制冷行业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制冷原理及常用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

2.熟悉制冷系统中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与作用。

3.掌握制冷设备的选择、安装和维护维修技术。

4.了解控制系统在制冷设备中的应用原理。

5.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对制冷设备的认知。

三、教学内容1. 制冷原理•制冷的概念和背景知识•制冷原理的基本原理•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热力学相关知识2. 制冷系统组成与功能•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压缩机的作用和种类•冷凝器的作用和种类•膨胀阀和喷射器的原理与应用3. 制冷设备的选型与安装•制冷设备的分类与特点•制冷设备的选型原则•制冷设备的安装要点•制冷设备的维护与维修4. 制冷系统的控制技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温度控制方法与技术•压力控制方法与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制冷设备的实际操作与维修•制冷设备故障排除与案例分析•制冷系统的现场调试与问题解决四、教学方法•讲授理论知识,重点讲解制冷原理和设备的相关内容。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操作,加深对制冷设备的认识。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主教材:《制冷原理与设备》,作者:XXX•参考资料:1.XXX2.XXX3.XXX六、评估与考核•平时表现:30%•作业与实验报告:30%•期末考试:40%七、教学进度安排课时内容授课方式第1-2课时制冷原理概述讲授第3-4课时制冷循环原理讲授第5-6课时制冷系统组成与功能讲授第7-8课时制冷设备的选型与安装讲授第9-10课时制冷系统的控制技术讲授第11-12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第13-14课时课程总结与考核讲授八、备注•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热力学、机械基础知识。

空调制冷原理(讲课)

空调制冷原理(讲课)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掌握空调制冷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空调制冷过程的原理
课型
讲解课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引入
(1分钟)
问题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制冷技术的应用有哪些?(冰箱、空调等)
问题2: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制冷方法,思考并推测空调制冷的原理是什么呢?
自由作答
2.讲授空调制冷过程
(4分钟)
制冷过程(结合图形讲解)
制冷时压缩机高压出口经过四通阀1-2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使过热蒸汽逐渐变成饱和蒸汽,进而变成饱和液体或过冷液体。通过毛细管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液体(混有饱和蒸汽)---到室外机截止阀(也称高压阀)进入室内机热交换器(蒸发器),从周围介质吸热蒸发成气体,实现制冷。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已成为干饱和蒸汽或稍有过热度的过热蒸汽了。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时要吸热,这就是空调制冷。室内机回气:回气管到室外机经由截止阀(也称低压阀或维修阀)进入消音器--四通阀4-3到压缩机低压回气侧完成制冷循环。
《空调制冷原理》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空调原理
课型
新授课
知识点
空调制冷原理以及过程
已有知识点
制冷的定义制冷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1学生能认识空调主要组成部分
1.2学生能掌握空调制冷的全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我探究、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经历空调制冷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学生学习制冷的兴趣。
归纳小结
(1分钟)
1、空调的制冷主要内容:用人工的方法来实现热量的转移。

制冷教学设计方案

制冷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了解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方法;(3)熟悉制冷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制冷系统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制冷设备的能力;(3)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制冷专业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树立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制冷系统基本原理(1)制冷循环;(2)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3)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2. 制冷设备(1)压缩机;(2)膨胀阀;(3)蒸发器;(4)冷凝器;(5)节流装置。

3. 制冷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1)制冷系统的运行原理;(2)制冷系统的维护保养;(3)制冷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方法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制冷系统的实际应用。

3. 实验法:在实验室进行制冷设备的操作和故障排除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制冷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5.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理论教学阶段(1)讲解制冷系统基本原理、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方法等理论知识;(2)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制冷系统的实际应用。

2. 实验教学阶段(1)进行制冷设备的操作和故障排除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实践教学阶段(1)安排学生参观制冷企业,了解制冷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2)邀请制冷工程师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制冷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微课教学设计

《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微课教学设计
变排量式空调压缩机包括压力调节式压缩机、电磁阀调节式压缩机和变排量旋叶式压缩机三类。
冷凝器
第二个部件介绍冷凝器,冷凝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冷凝器的作用
冷凝器对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进行冷却,使之凝结成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蒸汽放出的热量由周围空气带走,排到大气中。
冷凝器的分类
按照冷凝器的结构分为管片式冷凝器、管带式冷凝器、平流式冷凝器三类。
储液干燥器
第三个介绍部件是储液干燥器,储液干燥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储液干燥器的作用
储液干燥器作用为以下六点:
1)储存制冷剂
2)过滤水分、杂质
3)防止气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
4)提供缓冲空间
5)部分储液干燥器上部出口端装有一个玻璃视液镜
6)有些储液干燥器上装有维修阀
蒸发器
第四个介绍部件是蒸发器,蒸发器在制冷系统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4.蒸发起的作用是什么?
将经过节流降压后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沸腾汽化,吸收蒸发器表面周围空气的热量而使之降温,风机再将冷风吹到车室内,达到降温的目的。
5.膨胀阀分为哪几类?
膨胀阀分为内平衡热力膨胀阀、外平衡热力膨胀阀和H型膨胀阀三类。
目前汽车空调系统中使用的冷冻油有R12用矿物油、R134a用合成油(RAG、POE)两种。
冷冻油主要起到润滑、冷却和密封的作用。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下面回顾一下本次课程我们主要讲了以下内容:
1.空调制冷系统基本组成。
2.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各组成部件作用及分类。
3.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各部件安装位置。
思考题
思考题
空调制冷系统对车内空气或由外部进入车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冷却或除湿,使车内空气变得凉爽舒适。

教学课题压缩式冰箱的工作原理

教学课题压缩式冰箱的工作原理

《压缩式冰箱制冷系统工作原理》教案
教学课题:压缩式冰箱制冷系统
教学目标:掌握压缩式冰箱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低温蒸发、高温冷凝
教学过程:
<引入>
压缩式冰箱也称电动机压缩式冰箱,目前90%以上的冰箱属于这种类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冰箱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新授>
一、制冷循环系统原理图:
二、各部分作用:
1、 蒸发器:液态制冷剂蒸发,吸收蒸发器周围空间的热量。

2、 冷凝器:气态制冷剂冷凝,将热量传给外部介质。

3、 干燥过滤器:吸收液态制冷剂中的水份和杂质,保持制冷剂的纯净。

4、 压缩机:形成高压制冷剂。

5、 毛细管:形成低压制冷剂。

三、制冷剂的状态:
1、 左上: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
2、 右上: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
3、 右下: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
4、 左下:低温低压气液混合物
四、压缩式冰箱工作过程:
1、 接通电源,压缩机开始工作,制冷剂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入冷凝器。

压缩机
冷 凝 器 毛细管 蒸 发
器 干燥过滤器
冷冻水 冷却水
2、在冷凝器内,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将热量传给冷却水介质(水和空气),由气体
凝结为液体。

3、液态制冷剂经过干燥过滤器,滤掉水分和杂质。

4、纯净的液态制冷剂经毛细管节流膨胀,温度和压力均下降,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
合物。

5、节流后的气液混合物再循环进入蒸发器,液态制冷剂蒸发,吸收蒸发器周围空间的
热量,使周围空间温度降低,实现制冷。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1 课程基本描述微课程名称:空调系统的冷源--压缩式制冷机组原理课程内容所属学科:工学课程所属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所属课程:建筑设备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教材选用:刘妍主编《建筑设备工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刘源全主编《建筑设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张爱民主编《建筑设备工程》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课程时长:18分钟主讲人:刘方亮所在院校:哈尔滨理工大学所在院系: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2 教学背景本微课程“空调系统的冷源——压缩式制冷机组原理”,属于“建筑设备”课程中“空调系统”章节内的重点、难点。

建筑设备课程面向土木工程及建筑学专业学生,属于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平台课程。

2.1 建筑设备课程背景及特点随着现代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至建筑设备投资在建筑总投资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从事建筑类各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只有对现代建筑物中的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燃气供应、消防、供配电、智能建筑等系统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以及在建筑中的设置应用情况有所了解,才能在建筑和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室内装饰、建筑管理等工作中合理的配置及使用能源和资源,真正做到既能完美体现建筑的设计和使用功能,又能尽量减少能量的损耗和资源的浪费。

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主要研究室外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水工程和建筑排水工程的相关知识;二是采暖、供热、燃气、通风和空气调节,它研究建筑采暖系统、热水及燃气供应、通风、空气调节的相关知识。

三是建筑消防,包括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防烟排烟。

四是建筑电器及建筑设备自动化,主要研究建筑供电及配电、建筑电气照明。

空气调节一章,是建筑设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指用人为的方法处理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的技术。

可使某些场所获得具有一定温度和一定湿度的空气,以满足使用者及生产过程的要求和改善劳动卫生和室内气候条件。

般比较合理的流程是:先使外界空气与控制温度的水充分接触,达到相应的饱和湿度,然后将这饱和空气加热使其达到所需要的温度。

当某些原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过低时,可预先进行加热或直接通入蒸汽,以保证与水接触时能变为饱和空气。

而空调设备及空调系统要正常工作,满足建筑内环境对冷量的需求,则必须依靠冷源。

2.2 本微课程特点本文课程主要讨论的是冷源中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

由浅入深,在回顾上一节知识点的基础上,首先介绍冷源的定义、分类和组成。

然后通过ppt动画,逐步展示制冷剂在压缩式制冷机组中的流动过程和状态变化,从而直观体现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过程。

在掌握压缩式制冷机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先思考,后讨论”的方式给出了家用冰箱和空调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本微课程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力求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将原理与设备运行有机结合。

同时,利用前导课程的知识,解释课程中的设备运行原理,把握了知识的连贯性。

在课堂上通过简单可行的实验,对知识点进行验证。

通过这种方式,简单明了的对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又不缺少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教学目标3.1 微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掌握冷源的定义和分类2.明确压缩式制冷机组的特点和使用场所3.掌握压缩式这冷机组的组成并理解各组件的功能4.掌握流体流过膨胀阀前后制冷剂流速和压强的变化关系(难点)5.理解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和制冷剂在制冷过程中状态的变化(重点、难点)6.运用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原理解释冰箱和空调的工作过程(重点、难点)7.应用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原理明确冰箱和空调的区别8.以上面的能力为基础,完成自制制冷系统的实验根据学生在学习基础和能力方面的差异性,将整个微课程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水平:合格水平(符合课标的最低要求),中等以上水平(符合课标的基本要求),优秀水平(符合或超出课标提出的最高要求)。

具体如下表:4 教学方法4.1 重点、难点内容采用诱导法讲授针对微课程中同学们普遍认为学习难度比较大的部分,如:膨胀阀前后制冷剂流速和压强的变化关系(流体力学的相关内容),一定要采取诱导法,不能采取直接教授的方法。

因为若采用直接教授的方法,一旦同学们无法理解所讲授内容。

这样很容易引起同学们对于本门课程学习失去兴趣,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失败。

例1:在讲解“膨胀阀前后制冷剂流速和压强的变化关系”部分时,结合膨胀阀(节流装置)的实际结构,辅以流体力学的连续性方程,说明流体流速增加是,压强减小的原因。

如下图所示。

根据连续性方程可知 21A A >,则21V V <制冷剂流过节流装置后,流速增大,压强应如何变化?利用吹纸条实验,对流速压强之间的关系简单进行证明。

吹纸条实验:手拿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然后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纸会向中间靠拢。

如图:分析:不吹气时,纸的两侧空气可近似看作静止,两侧空气对纸作用的压强相等,气压不会引起纸运动.吹气时,纸间气流的流速增加,压强减小,而纸条外侧空气压强不变,结果纸在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纸条向压强小的一侧(有气流的一侧)运动,纸就向对方靠近。

所以流速增加时,压强应降低。

得到的结论是无论制冷剂流入膨胀阀之前压强状况如何,只要流过膨胀阀,制冷剂压强就要降低。

以一个简单的实验为例,让同学们掌握了枯燥的流体力学知识。

这样在讲授枯燥理论知识的同时,以简单的例子引入,不但可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同时还能为进一步理解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打下好的基础。

4.2注重应用性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现阶段,本科毕业生大多不是去做理论性研究的,而是直接进入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

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就变得尤其的重要。

那么对于《建筑设备》这门课又如何在讲授的过程中体现应用性呢?微课程中“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的教学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行应用型的学习,即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介绍“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知识点之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原理,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将“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与实际生活中的冰箱、空调设备相联系。

以提问的方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冰箱:问题1. 冰箱冷冻室内部为那个制冷部件?问题2. 冰箱背部为哪个制冷部件?问题3. 夏天房间可否通过敞开冰箱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以“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为基础,结合冰箱工作原理图,得出正确结论。

答案1. 冰箱冷冻室内部为那个制冷部件? 蒸发器答案2. 冰箱背部为哪个制冷部件? 冷凝器答案3. 夏天房间可否通过敞开冰箱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不可实现,因W Q 'Q +=。

敞开冰箱时间越长,房间得到的热量越多。

空调:问题1.夏季,室内机、室外机各为哪一个制冷部件?问题2.冬季,室内机、室外机各为哪一个制冷部件?问题3.家用空调如何时间冬夏两季的工况?结合“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动画,完成以上问题的解释。

答案 1.夏季,室内机、室外机各为哪一个制冷部件?室内机→蒸发器;室外机→冷凝器答案2.冬季,室内机、室外机各为哪一个制冷部件?与夏季相反答案 3.家用空调如何时间冬夏两季的工况?制冷剂逆向流动,可以实现蒸发器和冷凝器对调。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掌握“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这一知识点,同时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4.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现代教学,已不再是教案本、粉笔和老师的讲授的过程,而是由网络、PPT、音响等组成的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

因此,在讲授相关知识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结合一些最新的资料如:flash动画、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

这样在增加同学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减轻教师授课的难度,更容易把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清晰的传递给学生。

例如:在讲解“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内容时可借助ppt动作逐步展示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并结合flash动画加深同学们对制冷剂流动状态、吸热和放热方式、设备之间关系等的理解。

如下图所示。

微课程设计思路总结如下: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发现需要进行改进的地方,如果我们能不断的进行总结,必然会在教学水平和能力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

5 教学总结本文课程主要讨论的是冷源中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

由浅入深,在回顾上一节知识点的基础上,首先介绍冷源的定义、分类和组成。

通过ppt动画,逐步展示制冷剂在压缩式制冷机组中的流动过程和状态变化,从而直观体现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过程。

在掌握压缩式制冷机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先思考,后讨论”的方式给出了家用冰箱和空调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本微课程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力求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讲原理与设备运行有机结合。

同时,利用前导课程的知识,解释课程中的设备运行原理,把握了知识的连贯性。

在课堂上通过简单可行的实验,对知识点进行验证。

通过这种方式,简单明了的对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有不缺少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辅以课后习题,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

课程大纲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