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评价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且可预防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不断增加。
COPD患者需要长期、终身的治疗和疾病管理,以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在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其作用进行评价。
首先,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表现为病情的有效控制和症状的缓解。
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化护理,通过辨证施治,调理气血,改善体质,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道状况。
例如,中医护理可通过针灸疗法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循环,缓解胸闷、气急等症状,达到舒缓患者的病情的效果。
其次,中医护理在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对促进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非常注重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控制吸烟和酒精摄入,推荐适宜的锻炼方式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肺功能,促进康复。
此外,中医药物亦可用于辅助治疗,中药制剂具有药物和食补相结合的特点,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康复水平。
第三,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急性发作。
中医护理辩证施治,注重治疗的同时也注重预防。
通过合理运用中医药,调整患者的气机,达到稳定慢性疾病,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和程度。
此外,中医护理还可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对疾病的影响,从而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
第四,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注重滋养生命,平衡人体阴阳,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
中医护理还可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提供更加全面、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总体而言,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中医护理的综合性和个体化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预防急性发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二)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三)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音最明显处。
5.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6.遵医嘱中药雾化。
(二)喘息、气短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
(三)自汗、盗汗1.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腹胀、纳呆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2.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护理和出院后护理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护理和出院后护理指导摘要:目的:为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给予帮助,采取中医护理方式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解决现阶段的一些实际性问题。
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慢性阻塞性肺病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护理结果。
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比对,我们发现在中医护理方式的作用下并在出院后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恢复率接近98%,相对于对照组的恢复率55%而言效果较为明显,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帮助。
结论: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医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显著性效果,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也有着很多的帮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慢性肺病;阻塞性;中医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因为其病情的特殊性,一般只能延缓其发展的速率,所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无形中又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通过中医护理和出院后的护理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也能够使得患者正常生活尽量少受影响,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选取我院80的患者,其中40例为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他条件大致相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方式,观察其护理结果。
1.2方法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是在基础治疗之上进行的,中医护理方式包括中药调理,也包括食物调理,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情绪治疗等等。
2.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比对,我们发现在中医护理方式的作用下并在出院后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恢复率接近98%,相对于对照组的恢复率55%而言效果较为明显,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帮助。
3.讨论3.1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常见问题分析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取中医护理方式自然与传统的护理方式有所不同,但也是在基础护理之上所进行的。
中医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效果观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COPD,其中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而中国作为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其COPD患病率也一直呈上升趋势。
在COPD的治疗中,除了西医药物治疗以外,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患者带来了积极的效果。
本文将对中医护理模式应用于COPD 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中医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中医护理模式是指应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护理。
中医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中药熏蒸疗法、穴位按摩、中药泡脚、中药膏方外敷等。
在这些治疗方法中,中药熏蒸疗法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护理模式,通过蒸熏中药制剂使其通过呼吸道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到清热化痰、通络止咳的作用。
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经络学理论和学习穴位的知识,通过按摩穴位来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改善患者的病情。
中药泡脚通过中药熏蒸的方法,让病人通过双脚吸收中药的有效成分,达到理气祛痰的作用。
中药膏方外敷则是将中药熏煮后附着于病人的背部、胸部等部位,通过局部吸收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中医护理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的效果观察1. 中医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肺功能COPD患者的肺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呼吸困难是患者最为突出的表现。
通过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
穴位按摩、中药泡脚等方法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从而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
2. 中医护理模式有助于减轻症状COPD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咳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通过中药熏蒸疗法、中药膏方外敷等方法,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让患者感到身体有所舒缓,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中医护理模式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COPD是一种进行性疾病,疾病的进展会导致肺功能不断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阻塞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常见
症状为气短、咳嗽、咳痰、胸闷等。
气虚咳喘是COPD的主要表现之一,中医认为其病机
属于气虚和肾虚。
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药调理
中医护理强调以“治未病”为宗旨,即在患者没有发作的情况下,进行中药调理,以
调节气机、健脾益肾,增强体质,防病治病,达到预防COPD复发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补肺益气方、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等。
临床应用中常常根据患
者的具体病情、体质进行个性化的配方。
2.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经络穴位,调节人体气机的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针灸疗法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气道通
畅性,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常用的针灸治疗方法包括“扣梅”、“温针”、“火针”、“背俞穴”等,临床应用
中常常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进行个性化治疗。
3.气功锻炼
气功锻炼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节呼吸,增强体质,改善气血循环,达
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气功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肉的耐力,提高肺部的顺应性,改善肺内气体交换,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气功锻炼包括深呼吸、缓慢呼气、点穴操、气功疗法等。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进行个性化的培训和指导。
总之,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缓解症状,预防发作,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具有个性化、整体性特点的治疗手段。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汇报人:可编辑
汇报时间: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中医护理原则 • 日常护理措施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 稳定期护理方案 •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引言
定义与背景
01
02
肺胀是指肺部胀满、呼吸不利、咳嗽、痰多等症状的慢性疾病,多见 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稳定期。
中医认为肺胀是由于正气不足、外邪侵袭、痰瘀互结所致,治疗应以 调理气血、化痰活血为原则。
疾病概述
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 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呈 进行性发展。
02
稳定期是指COPD患者病情相对 稳定,没有明显的急性发作症状 ,但仍需积极治疗和护理,以延 缓病情进展。
02
中医护理原则
整体观念
01
整体护理
02
全面评估
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其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提 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状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和社会 支持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辨证施护
证候分类
根据患者的证候表现,将其分为 不同的类型,如痰热壅肺、痰湿 蕴肺等,并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 应的护理措施。
总结词
合理饮食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康复。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 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蛋、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注意控制盐 和糖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起居调护
总结词
良好的起居环境有助于患者保持舒适和健康。
详细描述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主要特点是气道限制、气流受阻和气短,导致咳嗽、痰多和呼吸困难。
该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常见,而在中国也是一种常见疾病。
中医护理被认为是用较少或没有药物的手段治疗和缓解某些疾病的一个好的选择。
因此,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
1、调理气血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是COPD气虚咳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气血很重要。
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手段刺激特定穴位,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增强呼吸肌肉力量和肺部功能。
例如,穴位“肺俞”、“膻中”、“关元”等都可以刺激肺部和呼吸系统,并调整体内的气血流通。
2、排痰祛痰COPD患者经常遭受痰的困扰,痰不易咳出,导致堵塞气道,影响正常呼吸。
中医护理可以采用推拿、拍击、揉腹等手段促进痰液的排出。
此外,中药外治也适用于排痰祛痰。
将中草药制成药膏涂抹于患者的胸部和背部,有利于痰液的湿化和排出。
例如,采用桔梗、杏仁、款冬花等中药制成的药膏具有祛痰、平喘、缓解咳嗽等功效。
3、调整情绪COPD患者常常因呼吸困难、体弱多病导致心情抑郁、不安等负面情绪。
情绪不稳会导致肺功能进一步下降。
因此,中医护理注重情绪调整。
采用针灸、草药浴等方法可以促进身体和心理的放松,缓解不良情绪。
例如,使用香草、薰衣草等草药减轻不适的感觉,促进身体放松,缓解肺功能下降。
4、改变生活习惯COPD患者生活习惯也需要进行调整。
中医护理建议患者遵循以下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多做有氧运动,避免冷热刺激;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采用良好的呼吸姿势和饮食习惯。
例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增加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食物。
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为COPD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上述中医护理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COPD患者的问题。
建立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诊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正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数据无差异( P>0.05) ,可对比。
( 二)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即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叮嘱其注
意事项,为其进行健康宣导等。
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情志护理:因慢
阻肺疾病的周期较长,故患者易产生烦躁等情绪,对治疗失
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表现消失、白细胞值处于
正常状态,痰菌检测为阴;有效:患者临床表现好转、白细胞
值处于正常状态,对痰菌检测,依旧是阳性;无效:上述指标
水平均未达到。
( 四)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20.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以( x±s) 代表计
量资料,t 检验,以% 代表计数资料, χ2 检验;P< 0.05 代表二
难情况。
文章通过对 COPD 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研究发现,接
受此患者的患者其呼吸明显优于接受传统护理的患者,且前
者有效率更高。 由此证实,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
肺病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对其肺
呼吸力有改善效果,值得应用。
( 通讯作者:杨勇文)
参考文献:
[1] 袁慧丽.中医护理方案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严秋月 杨勇文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中医护理的应用疗效。 方法:择取于本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共 112
例,随机分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56 例,对照组以传统护理实施干预,观察组以中医护理实施干预,比较二组的呼吸功能
表 2 二者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组别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二)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三)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音最明显处。
5.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6.遵医嘱中药雾化。
(二)喘息、气短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
(三)自汗、盗汗1.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腹胀、纳呆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2.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缓性阻塞性肺徐病宁静期)中医照顾护士规划之阳早格格创做(试止)一、罕睹证候重心(一)肺脾气真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沉;神疲、累力或者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者食少;胃脘胀谦或者背胀或者便溏;舌体肥大或者有齿痕,舌苔薄黑或者腻.(二)肺肾气真证:喘息,气短,动则加沉;累力或者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硬,耳鸣,头昏或者里目真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者咳而遗尿;舌量浓、舌苔黑.(三)肺肾气阳二真证:喘息,气短,动则加沉;自汗或者累力;易感冒;腰膝酸硬;耳鸣,头昏或者头晕;搞咳或者少痰、咳嗽没有爽;匪汗;脚脚心热;舌量浓或者黑、舌苔薄少或者花剥.二、罕睹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与恬静体位,指挥患者灵验咳嗽、咳痰、深呼吸的要领.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打或者振荡排痰.2.遵医嘱耳穴揭压,与肺、气管、神门、皮量下等穴.3.遵医嘱拔火罐,与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进,离子导进的部位为背部干罗音最明隐处.5.遵医嘱脚部中药泡洗.6.遵医嘱中药雾化.(二)喘息、气短1.瞅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赋予氧疗,瞅察吸氧效验.2.与符合体位,如下枕卧位、半卧位或者端坐位,指挥采与搁紧术,如缓缓呼吸、齐身肌肉搁紧、听音乐等.3.指挥患者举止呼吸功能锻炼,时常使用的锻炼办法有缩唇呼吸、背式呼吸等.4.遵医嘱穴位揭敷,与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5.遵医嘱耳穴揭压,与接感、心、胸、肺、皮量下等穴.6.遵医嘱穴位推拿,与列缺、内闭、气海、闭元、脚三里等穴.7.遵医嘱艾灸,与大椎、肺俞、命门、脚三里、三阳接、气海等穴,用补法.(三)自汗、匪汗1.衣着柔硬、透气,便于脱脱;汗出时即时揩搞汗液、换衣,预防汗出当风.2.遵医嘱耳穴揭压,与接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3.遵医嘱穴位揭敷,与神阙等穴.(四)背胀、纳呆1.病室整净,预防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即时用温火漱心.2.逆时针推拿背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合疏通,促进肠爬动,减少背胀.3.遵医嘱穴位揭敷,与中脘、气海、闭元、神阙等穴.4.遵医嘱耳穴揭压,与脾、胃、三焦、胰、接感、神门等穴.5.遵医嘱穴位推拿,与中脘、脚三里等穴.6.遵医嘱艾灸,与中脘、脚三里等穴.三、中医特性治疗照顾护士(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膏圆:宜早朝战早上睡前空背温火调服,服药功夫预防油腻、海陈、辛辣之品,戒烟、限酒,忌食萝卜、忌饮浓茶.感冒、咳嗽痰多或者其余慢性徐病时应久停服用.膏圆开开后应热躲(其余详睹附录1).(详睹附录1)(二)特性技能1.穴位揭敷(详睹附录2).2.耳穴揭压(详睹附录2).3.穴位推拿(详睹附录2).4.拔火罐(详睹附录2).5.中药离子导进(详睹附录2).6.中药泡洗(详睹附录2).7.艾灸(详睹附录2).8.中药雾化(详睹附录2).(三)五音疗法宜采用商调、羽调音乐,于15时~19时欣赏《阳秋黑雪》、《黄河》、《金蛇狂舞》等直目可帮少肺气;于7时~11时欣赏《梅花三弄》、《船歌》、《梁祝》等直目,可督促肾气隆衰.(四)物理治疗1.胸部叩打(详睹喘病中医照顾护士规划).2.灵验咳嗽(详睹喘病中医照顾护士规划).3.振荡排痰.(五)呼吸功能锻炼1.缩唇呼吸及背式呼吸(详睹喘病中医照顾护士规划)2.齐身呼吸操锻炼:以缩唇呼气协共肢体动动做主,吸气用鼻,呼气用嘴.第一节:单脚上举吸气,搁下呼气,10~20次;第二节:单脚搁于身体正里,接替沿体侧上移下滑,10~20次;第三节:单肘伸直握拳,接替背斜前圆打拳,出拳吸气,还本呼气,10~20次;第四节:单腿接替抬起,伸直90°,抬起吸气,搁下呼气;第五节:吹悬挂的小纸球锻炼.四、健壮指挥(一)死计起居1.脆持室内气氛浑新,温干度相宜,室内勿晃搁陈花.2.适合四时,根据气温变更,即时删减衣物,勿汗出当风.呼吸道感染病流通功夫,预防来大众场合,预防体验中邪诱收或者加沉病情.(二)饮食指挥1.肺脾气真证: 宜食健脾补肺的食品,如山药、百合、薏苡仁、核桃、胡萝卜、鸡肉等.2.肺肾气真证:宜食补益肺气、肾气的食品,如枸杞子、乌芝麻、核桃、木耳、山药、杏仁、桂圆、牛肉、猪心、羊肉等.3.肺肾气阳二真证:宜食益气养阳的食品,如莲子、牛乳、蛋类、百合、荸荠、陈藕、雪梨、银耳、老鸭等.4.汗出较多者,可多饮浓盐火,进食含钾歉富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等;背胀纳呆者可用山楂、炒麦芽少许代茶饮.5.饮食宜少量多餐,每餐没有宜过鼓,以下热量、下蛋黑、下维死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烹调办法以炖、蒸、煮为宜,忌食辛辣、煎炸或者过苦、过咸之品.(三)情志调理1.时常与患者相通,相识其情绪问题,即时予情绪疏导.2.采与道理开导、逆情解郁、移情易性等要领对于患者举止情志照顾护士,并注意充集收挥患者社会收援系统的效率.(四)病愈指挥1.呼吸功能锻炼:背式呼吸、缩唇呼吸战齐身呼吸操锻炼,普及肺活量,革新呼吸功能.2.病情较沉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集步20~30分钟或者挨太极拳等.病情较沉者指挥其正在床上举止翻身、四肢活动等主动疏通,或者予四肢主动疏通,3.自尔推拿印堂、迎香、合谷、内闭、脚三里、三阳接、涌泉等穴位,以促进气血运止,巩固体量.4.举止耐热锻炼,如进秋后开初用凉火洗脸等.五、照顾护士易面患者对于呼吸功能锻炼逆从性好办理思路:1.背患者道解呼吸功能锻炼对于革新肺功能,延缓徐病的收达,普及死计品量的要害意思.2.为患者造定确真可止的锻炼规划,采与多种指挥战培养的要领,使患者易于担当战掌握.的机会,分享锻炼体验,普及患者锻炼的自疑心.4.定期随访,鼓励脆持锻炼.六、照顾护士效验评介附:肺胀(缓性阻塞性肺徐病宁静期)中医照顾护士效验评介表肺胀(缓性阻塞性肺徐病宁静期)中医照顾护士效验评介表医院:科室:进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纳进中医临床路径:是□可□证候诊疗:肺肾气真证□肺脾气真证□肺肾气阳二真证□其余□二、照顾护士逆从性及谦意度评介三、对于本病中医照顾护士规划的评介:真用性强☐真用性较强☐真用性普遍☐没有真用☐矫正意睹:四、评介人(责任护士)姓名:技能职称:完毕日期:护士少签名:。
中医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效果观察

中医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效果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阻塞和气道炎症,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等症状。
目前,中医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旨在对中医护理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中医护理模式的理论基础中医护理模式是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护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强调了对患者整体的观察与护理,注重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设计和实施。
在中医护理模式中,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调理身心的方法,促进患者体内气血运行,维持脏腑功能的平衡,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1. 中医药调理中医护理模式强调通过中药治疗,调理气血,舒筋活络,保持气道通畅。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贝母、枇杷叶、雪莲子等,通过吸入和口服等方式给予患者,有效改善气道炎症,减轻咳嗽和咳痰症状。
2. 中医按摩中医护理模式强调通过按摩调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对COPD患者可采用推拿和拨罐等手法,改善气道阻塞,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
3. 中医调理饮食中医护理模式注重通过调理饮食,平衡五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推荐一些有益于呼吸道康复的食物,如蜂蜜、燕窝、雪蛤等,从而达到调整体质、增强抵抗力的目的。
三、中医护理模式对COPD患者的效果观察1. 改善患者症状通过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减少急性发作中医护理模式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肺部功能,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3. 提高患者依从性中医护理模式强调个体化护理方案的设计,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四、中医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意义和前景中医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有望成为COPD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短、咳嗽和咳痰。
气虚咳喘是COPD的主要症状之一,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医认为,COPD气虚咳喘患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肺气虚,肺气失降,肝郁气滞。
中药的应用可以调节人体的气机,改善肺气不足和肝郁气滞的情况,从而减轻咳嗽和气短的症状。
同时,中药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包括饮食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和中药汤剂治疗等。
首先,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人体的气机,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同时,针灸疗法还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减少气管痉挛和病情加重的发生。
其次,推拿疗法可以通过调节肺气机能,增强患者的气血循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推拿疗法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供血和营养,增强组织的代谢功能,从而减轻咳嗽和气短的症状。
此外,推拿疗法还可以促进患者的睡眠,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中药汤剂治疗是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应用的常见方式。
中药可以通过药物的作用,改善肺部的气虚状况,减少气管痉挛和病情加重的发生。
中草药常用于治疗COPD的主要有仙鹤草、百合、桑叶、枸杞等,中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此外,在中医护理中,饮食疗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COPD气虚咳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多吃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豆腐、牛奶、鸡蛋等,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总之,中医护理在COPD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在治疗COPD气虚咳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
但是,在使用中药治疗COPD气虚咳喘的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并监测药物的副作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中医护理

学会自我监测: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预防措施宣传
戒烟:避免吸烟和二手烟,减少肺部损伤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02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03
预防感冒:避免感冒,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0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肺部疾病,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中医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相关知识
02.
临床表现
03.
辅助检查
04.
相关治疗
05.
护理措施
06.
健康宣教
相关知识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1
慢阻肺的概念
01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狭窄和肺泡损伤。
02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
03
慢阻肺的病因包括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
04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是指患者病情突然恶化,需要紧急治疗。
急性加重期的定义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是指患者在稳定期基础上,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急性加重,如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急性加重期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持续数天至数周。
急性加重期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加重期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病因和病理生理
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等
病因: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等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常规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常规喘病,是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
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慢性支气管炎、肺疾病史及有无吸烟嗜好;了解患者生活和职业环境情况。
(2)评估患者有无在原有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3)了解患者肺功能检查情况。
(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5)中医证型:①外寒内饮证。
证候: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辘辘,痰液色白清稀,胸闷气憋。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脉浮紧或弦紧。
②风热犯肺证。
证候: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体酸痛,咳嗽咽痛,气急,痰黄质稠。
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脉浮数。
③痰浊壅肺证。
证候:咳嗽喘息,咯吐痰涎,量多色灰白,胸肋膨满,气短,不得平卧,心胸憋闷。
苔白腻,脉弦滑。
④肺气郁闭证。
证候: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无痰声。
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
苔薄,脉弦。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
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3)根据喘息气短的程度及伴随症状,取适宜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安置床上桌,以利患者休息;鼓励患者缓慢深呼吸,以减缓呼吸困难。
(4)指导患者低浓度、低流量持续吸氧,每日吸氧时间15小时以上。
(5)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鼓励其咳嗽排痰。
(6)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感染,增进食欲。
(7)指导患者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劝导患者戒烟酒。
(8)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①密切观察患者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及痰液的颜色、性状、量、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②密切观察患者喘息气短的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短期内加重的征象,评价缺氧的程度,准确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气虚咳喘是慢阻肺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在慢阻肺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于整体观念,注重个体的整体扶持和修复,以及预防疾病的发展。
在慢阻肺患者中,中医护理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和按摩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物常用于调理患者的脾肺肾功能,提高气血运行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展。
常用的中药包括防己黄芩汤、保和丸和饮片等。
这些中药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咳嗽和喘息症状,还可以增强患者的体力和免疫力,减少机体对气候和环境的敏感性。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针刺患者的穴位,调整机体的功能和平衡阴阳之间的关系。
在慢阻肺患者中,针灸可以起到缓解咳嗽和喘息症状的作用,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常用的针灸方法包括三针法、电针和温针等。
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患者的背部和胸部,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和呼吸功能的方法。
按摩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的循环和代谢,缓解患者的气虚症状。
按摩还可以增强肺部的气化功能,改善患者的肺活量和呼吸功能。
常用的按摩方法包括拍击、摩擦和揉摩等。
除了药物治疗、针灸和按摩,中医护理还可以结合其他的治疗手段,如中药蒸汽吸入疗法、中药泡脚疗法和中药养生饮食等。
这些治疗手段都可以起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中医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护理通过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是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可以与西医治疗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患者康复。
中医护理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提高其效果和应用水平。
慢阻肺中医护理,你了解吗?

慢阻肺中医护理,你了解吗?慢阻肺是一种常见、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憋、咳痰等,会逐渐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
近年来,慢阻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
对于慢阻肺而言,除常规西药治疗外,实际上中医护理也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
慢阻肺属于中医的“喘症、肺胀”范畴,是由于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引起的。
中医在慢阻肺的护理中,最主要是起到缓解症状和调理肺部功能的作用。
其护理方法多种多样,也各具特色,包括中医食疗、情志施护、生活起居护理以及中医护理技术等。
那么,对于慢阻肺的中医护理,你了解吗?下面将对慢阻肺的几种中医护理方法进行一一介绍。
1咳嗽、咳痰护理咳嗽、咳痰是慢阻肺的典型临床表现,缓解该症状的有效护理方法是保持良好的环境,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喝温开水,减轻咽喉部的刺激,做好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掌握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2饮食指导慢阻肺患者宜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饮食,蔬菜水果要以新鲜为宜,避免刺激、油腻、煎炸等食物。
除饮食控制外,还可以通过中医食疗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与药物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剂型不同的是,食疗可以根据患者口味习惯进行不同的烹调和加工,从而既能满足患者的口腹之欲,又能起到治疗的效果。
若风热犯肺者,可饮金银花茶,起到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作用。
外寒内饮者,可食紫苏粥,以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苏叶稍煮,加入红糖搅匀即成。
具有开宣肺气,发表散寒、行气宽中之效。
若肺气郁闭者,可食杏仁粥,10g杏仁和50g大米,加适量水煮开,再以慢火煮烂。
可起到降气平喘,开郁宣肺的效果。
3情志护理慢阻肺迁延难愈,对患者造成十分严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负面情绪的产生不利于疾病康复。
患者应当具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当存在压力和不良情绪时,应及时向亲人或朋友诉说,使情绪得到缓解。
家属则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关注和支持,多了解慢阻肺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物理治疗
3.有效咳嗽:指导患者尽可能采用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5~6
次,然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的经口将
肺内气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 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时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
咳出。注意事项:①不宜在空腹、饱餐时进行,宜在饭后1~2小时进行为
(二)饮食指导
1.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为宜,并补充适量无机 盐,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及易产气食物。多吃绿叶 蔬菜及水果,食物烹饪以蒸、煮为宜,食物宜软烂,以利于 消化吸收,同时忌辛辣、肥腻、过甜、过咸及煎炸之品。 2.外寒内饮证:宜进食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食物,如紫苏 粥、白果煲鸡等。 3.风热犯肺证:宜进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食物,如金银 花茶。 4.痰浊雍肺证:宜进食清肺化痰、理气止咳的食物,如雪梨 银耳百合汤等。 5.肺气郁闭证:宜进食开郁宣肺、降气平喘的食物,如杏仁 粥、萝卜生姜汁等。
腹式呼吸
缩唇呼吸
四、健康指导
生活起居 指导
饮食指导
情志护理
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指导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指导患者戒烟,室内勿放鲜花等可能引起 过敏的物品,避免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的吸入。 2.在寒冷季节或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 间,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受外邪诱发或加重病情。 3.劳逸结合,起居有常,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病情加重时减少活动量。 4.经常做深呼吸,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联合应用,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 5.自我保健锻炼
(一)咳嗽咳痰护理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疗 效及不良反应。 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一)咳嗽咳痰护理
10.穴位贴敷:三伏天时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位。 11.拔火罐: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脾俞、肾俞等穴位。 1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刺激及海腥发物。 可适当食用化痰止咳的食疗方,如杏仁、梨、陈皮粥等。
中 医 护 理 方 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一) (二)
外寒内饮症 风热犯肺症 痰浊壅肺症 肺气郁闭症
(三)
(四)
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 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舌质淡, 苔薄白,脉滑或弦紧。 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体酸痛,咳嗽 咽痛,气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脉 浮数。 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灰白,心胸憋 闷,气短,不得平卧,脘痞纳少。苔白腻,脉弦滑。 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 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无痰声。 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三)物理治疗
1.抹胸拍肺:两手交替由一侧肩部由上至下呈斜线抹至另侧肋下角部,各 重复10次。两手自两侧肺尖部开始沿胸廓自上而下拍打各10次。注意事 项:拍肺力度适中。 2.胸部叩击:患者侧卧位或在他人协助下取坐位,叩击者两手手指弯曲并 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 节律地叩击胸壁。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每分钟叩击120~180次, 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叩击手法正确。注意事项:①叩击 前听诊评估;②用单层薄布覆盖叩击部位;③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骨 突部位及衣服拉链、纽扣等处;④叩击力量应适中,宜在餐后2小时至餐 前30分钟完成。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 (二)
药物治疗 特色技术 物理治疗 呼吸功能锻炼
(三)
(四)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中药汤剂、中成药) 2.中药静脉给药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 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3.中药熏蒸 4.穴位按摩 5.艾灸 6.中药泡洗 7.拔火罐 8.中药离子导入 9.雾化吸入:遵医嘱用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每次 15~20分钟。
宜;②有效咳嗽时,可让患者怀抱枕头。 4.振动排痰:可采用振动排痰机每日治疗2~4次,每次15~20分钟。注
意事项:①不宜在饱餐时进行,宜在餐前或餐后1~2小时为宜;②叩击头
应避开胃肠、心脏,脊柱等部位。③建议使用一次性纸制叩能锻炼
1.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膝半屈或膝下垫小枕,使腹肌放松 。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幅度下降,腹肌松弛 ,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帮助 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同时可配合缩唇呼气 法,每天进行锻炼,时间由短到长,逐渐习惯于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 2.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 缩腹部,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呼吸7~8 次, 每次1O~20分钟,每日锻炼2次。 3.呼吸操(坐式呼吸操):坐于椅上或床边,双手握拳,肘关节屈伸4~8次,屈 吸伸呼;平静深呼吸4~8次;展臂吸气,抱胸呼气4~8次;双膝交替屈伸4~8次 ,伸吸屈呼;双手抱单膝时吸气,压胸时呼气,左右交替4~8次;双手分别搭同 侧肩,上身左右旋转4~8次,旋吸复呼。 4.注意事项:①呼吸功能锻练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节奏要自然轻松,动作由慢 而快。②呼吸功能锻练不可操之过急,要长期坚持锻练。③呼吸功能锻练不宜空 腹及饱餐时进行,宜在饭后1~2小时进行为宜。④呼吸操一般每日练习2~3次, 每次5~10分钟,根据个人病情进行,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5.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
、三焦、胰、胆等穴位。 6.穴位按摩:可选择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 7.穴位贴敷:可选择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穴等穴位。 8.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甜腻之品,正餐进食量不足时,可安排少量多餐,避 免在餐前和进餐时过多饮水,避免豆类、芋头、红薯等产气食物的摄入。
(二)喘息气短护理
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刺激性气味
。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予吸氧。 3.根据喘息气短的程度及伴随症状,取适宜体位。 4.密切观察患者喘息气短的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短期内突然加重的征象 ,评价缺氧的程度。观察有无皮肤红润、温暖多汗、球结膜充血、搏
(三)情志调理
1.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常易出现焦虑、抑郁 等情绪,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 予以心理疏导。 2.责任护士应主动介绍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引起肺胀病的 原因和转归,指导排痰和呼吸功能锻炼,鼓励患者积极防 治,消除消极悲观态度及焦虑情绪,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心 理,改善其治疗依从性。 3.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疾病的经验,指导患者学会自 我排解烦恼及忧愁,通过适当运动,音乐欣赏、书法绘画 等移情易性,保持乐观开朗情绪,避免忧思恼怒对人体的 不利影响。 4.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增强其治疗疾 病的信心。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咳嗽 咳痰
喘息 气短
发热
腹胀 纳呆
(一)咳嗽咳痰护理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 18~22℃,湿度控制在50%~60%。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 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 的色质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绀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 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 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 的方法。
(四)腹胀纳呆护理
1.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及时倾倒痰液,更换污染被褥、衣服,以 利促进患者食欲。 2.保持口腔清洁,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或漱口液漱口。 3.与患者有效沟通,避免不良情志刺激。 4.鼓励患者多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主动 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
动性头痛等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
5.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 6.指导患者进食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食辛
辣、煎炸之品。
(二)喘息气短护理
7.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位。 8.穴位按摩:可选择列缺、内关、气海、足三里等穴位。 9.艾灸疗法:可选择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三)发热护理
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 2.体温37.5℃以上者,每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39.0℃ 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3.采用温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患者汗出时,及时协助擦拭和更 换衣服、被服,避免汗出当风。 4.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者漱口,可用金银花液等漱口,每日饮水 ≥2000ml。 5.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进食清热 生津之品,如:苦瓜、冬瓜、绿豆、荸荠等,忌煎炸、肥腻、辛辣之品。 6.遵医嘱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以及药物不良 反应。 7.刮痧疗法:感受外邪引起的发热,遵医嘱刮痧疗法,可选择大椎、风池 、肺腧、脾腧等穴位。
(1)步行:每日步行500~1500米,运动量由小到大。开始时,可用自己习惯的中速步行 ,以后可采用中速—快速—慢速的程序步行。 (2)按摩保健穴位:经常按摩睛明、迎香、颊车、合谷、内关、足三里、肾俞、三阴交等 。 (3)足底按摩:取肾、输尿管、膀胱、肺、喉、气管、肾上腺等反射区,每个反射区按摩3 分钟,每日3次。 (4)叩齿保健:指导患者叩齿,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分钟左右。叩齿时可用双手指有节 律的搓双侧耳孔,提拉双耳廓直到发热为止。 (5)传统养生操:可选择五禽戏、太极拳或八段锦,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