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7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跳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惊胆战”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的层次。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中所讲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相关、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1.出示:跳水运动员跳水。
2.鼓励学生说一说:中的人物在干什么?(跳水)你喜欢跳水这项比赛吗?(学生自由发言。
)3.谈话激趣:同学们,奥运会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
(板书:跳水)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思考每一部分的内容。
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写在一艘船上,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放肆起来。
(起因)第二部分(2~4):写孩子为了拿回帽子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经过)第三部分(5、6):写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跳入水中后,水手们把孩子救上了船。
(结果)4.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艘航肆帽桅撕逗唬钩扭咧舱鸥瞄(2)学生书写,老师相机纠正。
“艘”右上边中间是两短横,“肆”横向笔画间初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距均匀,“撕”中的的“其”写得略靠上。
5.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航行放肆吓唬桅杆瞄准龇牙咧嘴心惊胆战(1)学生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吓”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桅”读第二声;“龇”是平舌音。
(2)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智慧和勇敢的故事,通过描述一个小孩在船上遇到危险时,他的父亲果断采取措施,最终使孩子安全脱险的过程。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智慧地去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同时,他们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父母还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果断”、“毫不犹豫”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培养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智慧地解决问题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以及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勇敢、智慧地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爱和勇敢。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课文产生共鸣,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跟读、模仿。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词、重点句子等,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作业纸:准备用于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的纸张。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课文中跳水运动员的奋斗精神和毅力。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简单表达个人看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能够表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文《跳水》的ppt或手册。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3.练习册。
4.水杯、纸巾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前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2. 新课呈现1.让学生朗读本课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
2.解释课文中生词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段解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跳水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引导学生对自己设立目标并努力实现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1.完成练习册上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跳水运动员的看法和感受。
5. 课堂检测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简答题或填空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6.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并通过不懈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
五、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写一篇感想。
六、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检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朥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17《跳水》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跳水》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水》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跳水》是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是以“思维"为专题------“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进一步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思维解决问题,让生命在张开的手掌上延伸着无限,在短暂的时光里凝聚着永恒的智慧。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跳水》一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学生能明白事情的发展过程,但是事情的情节间的内在联系,船长在紧急情况下做出让孩子跳水的决定以及他的思维过程,学生还不能够有条理、准确地表述,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目标】1.本节课的重点是以船长为中心,分析船长的思维,体会船长为何让孩子跳水的原因以及他的办法的好在哪里?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孩子学会推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船长让孩子跳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之妙处。
【教学难点】学会处在危险的境地中应该果断冷静,抓住有利条件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回顾课文内容问: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再来说说这个故事?注意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述:我们一起来回顾课文内容,文中有四个角色,分别是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长。
(贴出人物)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故事一开始是水手逗猴子取乐,这是故事的起因;猴子就去招惹孩子,孩子气得去追猴子,不知不觉中,孩子陷入险境,这是故事的经过;在这危急时刻,船长逼迫孩子跳水,最后孩子被水手救起,这就是故事的结果。
前面我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写了水手、猴子、与孩子之间的故事,而写船长的笔墨却很少,但你们觉得四个角色中最关键的人物是谁?(着重划出船长)师过渡:我们看看船长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87页,你们找到了哪一段?二、走进“跳水"1、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名一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之后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2、要想读好这一段,最难的是把哪个地方读好?3、船长的话要怎样读?适时引导:急切、命令、坚定......过渡:船长为什么要这么大声、急切地向孩子喊道呢?我们看看孩子当时的处境是怎样的?三、走进险境让学生用横线划出描写孩子身处险境的句子,再指名孩子汇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 跳水》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 跳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这篇课文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学游泳的故事,揭示了学习过程中要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才能取得成功道理。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童话故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游泳知识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道理可能理解不深,需要教师引导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游泳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才能取得成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3.游泳知识的补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相关游泳知识的图片或视频;3.生字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跳水》。
2.呈现(10分钟)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文中人物的语气、表情。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游泳知识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明确学习道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回家给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8.板书(5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板书,突出教学重点。
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7《跳水》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跳水》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跳水》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2、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
3、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教学过程:一、根据板书,讲述故事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小说《跳水》。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哦,船长、孩子、水手都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这是小小说的一个特点)2、小说中有哪些人物?(水手、猴子、孩子、船长)3、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起因是——水手拿猴子取乐,经过——猴子逗弄孩子,孩子追赶猴子,追着追着就遇到了危险,结果船长出现,孩子就得救了。
)这些都是这个故事的情节,小小说的情节非常紧凑,给人一种扣人心弦的感觉,这也是小小说的一个特点。
你能根据老师的板书,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吗?4、非常好,你看,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根据关键的人物,抓住主要的情节,就会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二、聚焦人物,体会境险1、刚才我们归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你阅读了整篇文章之后的感受吗?(紧张、惊险、心惊肉跳、心惊胆战)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心惊胆战的一幕,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让你“心惊胆战"的语句,抓住关键词,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1)“摇摇晃晃”“发起抖来"感受到孩子脚下不稳,心里害怕,处境危险。
(2)还有哪里也让你体会到孩子处境很危险?(水手“全都吓呆了”“吓得大叫了一声”)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处境危险。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7《跳水》第2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7《跳水》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船边玩耍时,不慎掉入大海,被海里的猴子逗引,最后在船员的帮助下成功获救的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性的课文兴趣较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2.难点:部分生僻词汇的理解,复杂句子的翻译。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型。
2.教学卡片:准备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的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3.教学视频: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角色扮演。
要求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4.巩固(10分钟)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利用教学卡片,进行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的教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7跳水》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7跳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17跳水》这篇课文的背景故事和主要内容。
•掌握《17跳水》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能够熟练朗读《17跳水》这篇课文。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确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自信地朗读课文,并简单描述自己的感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品质。
•培养学生勇敢尝试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17跳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自信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较难的词语和句子。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能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准备•课文《17跳水》的课文及录音•黑板、粉笔/白板、马克笔•小组合作任务卡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创设情境导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17跳水》,并描述课文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
2. 教学新词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词汇,如“笨拙”、“边缘”等,边解释边让学生朗读,帮助他们掌握词语的正确发音和意思。
3. 课文朗读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使其朗读更加地自然流畅。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鼓励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看法,并谈谈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
第二课时1. 复习课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再次朗读《17跳水》,并提醒学生注意上节课讨论的问题。
2. 小组合作分发小组合作任务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课文中提到的比赛规则和角色,然后展示给全班同学。
3. 总结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五、板书设计•《17跳水》•新词:笨拙、边缘六、课后作业•默写生词笨拙、边缘的解释。
•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17跳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按什么方法学习《跳水》的前三自然段?(板书:注重事物的联系)2、一学生复述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故事的“趣”。
[演示GAI课件1]动画:一艘轮船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航行。
船上的水手、船长的儿子正在逗猴子取乐。
突然,猴子抢了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做怪相,逗得水手大笑,孩子气得脸通红。
3、学生摆放卡片,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水手、猴子、孩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二、学生质疑导语:故事又是怎样发展?如何结束?事物间的联系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继续看画面。
[演示GAL课件2]动画:猴子将帽子放到最高横木的一头后,爬到桅杆的顶端,孩子摇摇晃晃走上横木取帽子。
水手全都吓呆了。
1、学生摆放卡片,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形成如下板书:2、看了、听了故事的后部分,你们感到什么问题最不好解决,告诉老师。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设计教案。
)3、学生质疑:孩子为什么非要拿到那顶不值钱的帽子?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船长会不会向孩子开枪?“40秒钟”,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觉得它太长了?(老师板书:拿帽开枪转身40秒钟)三、精读,理解导语,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爱动脑筋。
那么,这些问题由谁来解决?1、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故事的“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7 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7 跳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17 跳水》,引导学生了解跳水运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爱。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17 跳水》的内容,把握主要事件和人物。
2.掌握跳水运动的相关知识,了解跳水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要点。
3.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课文《17 跳水》:讲述了小男孩小华在跳水比赛中的经历,通过他的努力与坚持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2.跳水运动:介绍跳水项目的起源、发展历史、规则和技术要点,让学生了解跳水运动的魅力所在。
四、教学准备1.课文《17 跳水》的课本和教师用书。
2.关于跳水运动的相关图片、视频或实物,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跳水教学PPT或教学板书,清晰呈现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4.教学辅助材料:包括课堂练习题、小组讨论题等,促进学生思维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在教师用PPT或黑板上展示跳水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并猜测跳水的规则和技术要点。
2.主体教学(30分钟)(1)朗读课文《17 跳水》,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主要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讨论小华在跳水比赛中的表现和感受。
(2)介绍跳水运动的起源、发展历史,讲解跳水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要点,让学生全面了解跳水运动。
(3)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跳水运动的优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活动设计(20分钟)(1)小组展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段表演,并进行小组展示,激发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2)赛前准备:让学生分组准备一场模拟跳水比赛,包括规划比赛流程、制定比赛规则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
4.课堂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跳水运动的魅力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2、围绕有关段落、语句,深入探究,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
3、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故事的惊险,并从中受到启示。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全文。
2.说说读懂了什么?3.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目标。
(由学生质疑时的疑点整理出来。
)预设:(1).这个孩子是怎样走上最高的横木的?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的处境危险?(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3).有没有其他方法救孩子?二、探究课文,师生交流。
1.自读课文,围绕目标进行感悟、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收获,探讨疑点,教师巡视指导。
3.班上汇报与交流。
(1)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最高的横木的,以及孩子处境怎样? A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
(猴子戏弄孩子,水手们又在一旁“大笑”,孩子很尴尬。
)B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不但不制止,反而“笑得更欢了”。
孩子气得脸都红了。
他脱下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生:我一定要追上猴子,夺回帽子,再狠狠地教训猴子一顿。
生:我一定要挽回面子,不能便宜了这只可恶的猴子。
C猴子一边不断向上爬,一边回头逗孩子。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
)孩子此刻处境如何?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①从水手们的表情可看出——“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说课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一个孩子跟随父亲出海捕鱼的故事为线索,展现了孩子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紧凑,充满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文旨在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到勇敢、机智、善良的重要性,并学会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感悟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细节、分析人物性格等方面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其中的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学会在面对困难时,有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其中的词语造句。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孩子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孩子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中描述跳水的内容;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文中的意思。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感。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2.重点词语的掌握。
教学难点1.部分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记忆;2.文中复杂句型的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教具:课文PPT、黑板、彩色粉笔、多媒体设备;3.活动准备:制作朗读任务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跳水的认识;2.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合作理解课文,找出关键词语;3.学生表演课文片段。
第三步:重点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2.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句意。
第四步:朗读训练(10分钟)1.学生利用朗读任务卡片,进行小组朗读训练;2.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第五步: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课文中的关键内容;2.学生回答提问,巩固课堂内容。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有关本课文的习题;2.背诵本节课的部分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朗读训练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发音准确性。
但在课文理解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多加引导和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强化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7 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7 跳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讲述了以一个孩子为主要角色,通过孩子对大海的热爱和向往,引出了一个惊险的故事。
故事以孩子的视角来描述,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文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故事性的文章有较高的兴趣。
但是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生字词,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相关语文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分组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对图片或视频的感想,从而引出课文。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对课文有个整体的了解。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操练,可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5.拓展(10分钟)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表达的主题,如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等,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一、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一、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跳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掌握跳水的入水技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跳水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2.入水技巧的训练。
三、教学准备
1.课程教材:人教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一、二课时。
2.实践教具:跳水训练道具、水上摄影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通过观看视频介绍跳水的基本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跳水的基本动作,包括起跳、空中动作等。
3.示范:老师示范跳水动作,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4.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跳水动作训练,相互观摩,相互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
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跳水动作的记忆。
2.讲解:介绍跳水的入水技巧,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等。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跳水训练,重点练习入水技巧。
4.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跳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未来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跳水的基本技巧和入门知识。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2篇)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2篇)《跳水》第二课时篇1一、教学目标1.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孩子得救的过程。
三、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跳水的比赛吗?(有或没有)下面老师带大家到跳水比赛的现场去看一看(播放一段我国运动员跳水的录象),大家看后有什么感受?(同学谈感受)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跳水》,但和刚才看到的跳水却是完全不同的。
想不想知道课文中是谁跳水,怎样跳水?(想)那么同学们赶快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二)读中感悟,质疑问难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自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大概可归纳为:1船长的儿子被猴子戏弄,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后来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了危险。
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后来孩子得救了。
2文中船长给人的印象最深,他的办法很好。
2.质疑问难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个别问题边问边解答,归纳出以下几个共性的问题):1这个孩子为什么走上最高的横木的?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3船长为什么用枪逼着孩子跳水?4有没有其它方法救孩子?(三)合作学习,讨论释疑1.对以上问题,自由结组,和自己喜欢的人、采取各自喜欢的方式来共同完成。
比如:读、说、画、演等。
2.同学和老师一起交流学习结果。
关于“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最高的横木的及孩子处境怎样”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弄清如下内容:(1)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
(猴子戏弄孩子,水手们又在一旁“大笑”,孩子很难堪。
)(2)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聪明孩子如何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既能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性格的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同时,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寓意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性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智慧,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用智慧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人物性格。
2.难点: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寓意的理解和思考。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人物性格。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给予指导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面对课文中的困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智慧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人物是如何用智慧解决问题的,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用智慧解决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7 跳水》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7 跳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人类在危机时刻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的故事。
本文以男孩在海边玩耍时,不慎失足掉入海中,父亲在紧急关头用跳水技巧救起男孩的过程为主线,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危机时的冷静和勇敢。
文章情节紧凑,充满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本文还通过描绘人物形象,传递了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文章大意。
但是,对于文章中的跳水技巧和相关词汇,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并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和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词,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中的跳水技巧和相关词汇。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词,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中的跳水技巧和相关词汇。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体会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情感。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跟随动画一起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节和氛围。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模仿文中人物的语气和情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17 跳水 第二课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17跳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由读,抓重点词句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孩子得救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学习方法】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感悟。
【教学重点】1.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把故事讲完整。
2.体会孩子的危险处境的原因以及船长的冷静和机智。
【教学难点】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事件发展中的不同表现,理解船长让孩子跳水是最佳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角色?(板书:水手猴子孩子船长)2.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孩子遇险,孩子得救。
二、品读“险”。
(自读课文2—4自然段)(一)课件出示思考题。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要求:(1)学生自己读书做批注笔记。
(2)小组内互相交流个人收获。
(3)在班上汇报交流。
(二)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1.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那么孩子有什么表现呢?2.孩子的表现:孩子哭笑不得→孩子气得脸都红了→孩子气极了。
(1)(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他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2)引导: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跳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3.通过自由读,抓重点词句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孩子得救的过程。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
1.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把故事讲完整。
2.体会孩子的危险处境的原因以及船长的冷静和机智。
【教学难点】
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事件发展中的不同表现,理解船长让孩子跳水是最佳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角色?(板书:水手猴子孩子船长)
2.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孩子遇险,孩子得救。
二、品读“险”。
(自读课文2—4自然段)
(一)课件出示思考题。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要求:(1)学生自己读书做批注笔记。
(2)小组内互相交流个人收获。
(3)在班上汇报交流。
(二)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1.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那么孩子有什么表现呢?
2.孩子的表现:孩子哭笑不得→孩子气得脸都红了→孩子气极了。
(1)(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他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
(2)引导: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
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上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3)引导: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
3.水手们三笑。
小结:一笑猴放肆,二笑孩尴尬,三笑孩生气,这样推波助澜使孩子身陷险境。
(三)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指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句子。
1.出示句子。
(1)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抓住“吓呆”一词,从中感悟这些经历过许多困难的水手已被眼前的情景(太危险的情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着,更深入感悟孩子处境的危险(从侧面衬托出事态的严重)。
从水手们的表情“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可以看出。
(2)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孩子会不会失足?为什么他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有可能会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
退一步讲,即使不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桅杆太高、太险)从文中“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摇摇晃晃”“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等词句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2.(1)引导: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万分危急、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2)教师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
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处境危险呢?
引导:语速再快一点,声调稍高一些,突出重点词语。
三、品读“跳”。
1.“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时是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危险,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
2.面对这样危险的情景,船长——孩子的父亲是怎样做的呢?自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看一看船长是怎样做的。
请同学们再把这几个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向海里跳?
(这时,救孩子的唯一方法就是跳水了,孩子难以回转身来,摔下来就没有命了。
船长担心孩子,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
3.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你会怎样做呢?你想用什么办法救孩子?(让学生各抒己见)(让水手撑开海绵垫或床上被褥在下面接着,找直升飞机,让水手爬上桅杆救孩子……可是时间不等人,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4.想一想:在那个危急的时刻,为什么船长的办法是最好的?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船长?(这是一位机智、勇敢、果断的船长)你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
5.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你为了一顶帽子,差点儿失足跌到甲板上,这不是勇敢,而是莽撞)(你想过没有,万一失足,你会给亲人、朋友带来多么大的痛苦。
你为了赢回一点儿面子,险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今后做事一定要想想后果……)
四、总结全文。
1.“跳水”这篇文章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课文给予人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
作者本意是赞扬船长在紧急关头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还可以从孩子过于生气激动而失去冷静,因而陷入险境的角度受到启发:遇事要冷静;读者还可以从水手们的起哄促使孩子陷入险境中得到启发:开玩笑要有分寸,不要太过分。
2.教师总结:枪口下的跳水,是应对几乎无计可施的生命险情时一个父亲的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的体现。
船长的选择源自他丰富的经验、超人的智慧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让我们深刻地去理解父爱吧!另外,我们应该明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注意安全,考虑后果,危急时刻要沉着冷静,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
【板书设计】
17跳水
水手戏猴(起因)
猴子逗孩(发展)
孩子追猴、横木遇险(高潮)
跳水得救(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