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教育·现场“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文|陈金涛【教学背景】“认识计算机”是甘肃省小学信息科技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介绍计算机外观上的基本设备,主要包括:显示器(输出设备)、主机、鼠标(输入设备)、键盘(输入设备)和其他设备。

通过对这一系列设备的学习和了解,学生能够激发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准确辨识这些设备并了解其作用,为以后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素养1.Word窗口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Word窗口的基本操作,包括文字录入、修饰、插入图片、图形和表格等处理方法,以便灵活运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处理和电子板报的制作。

2.网络信息交流让学生正确了解网络信息交流方式,并掌握常用的信息交流工具,体验网络社区的生活,最终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

3.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学生能够运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在线学习与交流,熟练运用数字平台进行信息搜索和学科学习。

(二)能力素养1.制作电子板报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掌握Word软件的文字录入、图文处理技巧,最终能够独立制作电子板报,并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能力。

2.信息科技兴趣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任务导向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使其乐于参与课程学习。

3.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拥有信息社会的责任感,理解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范畴并能防范一定的网络风险,养成积极向上的信息社会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电脑室提前安装、调试好所需应用软件,确保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为优化作业设计提前制定“交互式微课视频课线上候课教学法”系统,并提供“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优化作业设计”。

与此同时,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教学的高效性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学设计】1.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分钟)目标:在5分钟内,通过虚拟时光隧道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时期计算机的特点,培养他们对科技变革的情感认知。

高职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高职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其短小精悍、内容集中、易于传播的特点,在高职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适用于高职课程的微课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二、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应用》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和处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四、微课内容1.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软件概述2. 第二单元:操作系统基础- 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 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搜索和替换功能3. 第三单元:文字处理软件应用- Word基本操作- 文档格式设置- 表格和图片处理4. 第四单元: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 Excel基本操作- 数据计算与统计- 图表制作五、微课设计1. 内容结构- 每个微课包含一个核心知识点,如“计算机硬件组成”或“Word文档格式设置”。

-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 运用动画演示法,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资源- 视频时长控制在5-10分钟,确保内容精炼。

- 使用PPT或动画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增强视觉效果。

- 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如操作手册、案例库等。

4. 互动环节- 设置问答环节,鼓励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积极提问。

- 利用在线平台,开展课后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实施1. 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发布微课视频和学习资料,让学生预习。

- 学生完成课前练习,巩固基础知识。

2. 课堂实施- 教师播放微课视频,讲解重点难点。

- 学生跟随操作演示,动手实践。

-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后巩固-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立体化教程(微课版)教学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立体化教程(微课版)教学教案
(一)认识和选购鼠标
(二)认识和选购键盘
任务十认识和选购外部设备
一、任务目标
二、相关知识
(一)认识和选购音箱
(二)认识和选购移动存储设备
(三)认识和选购打印机
(四)认识和选购扫描仪
(五)认识和选购摄像头
实训一设计计算机组装方案
实训二网上模拟装配计算机
课后练习
技能提升
1.认识声卡
2.认识网卡
3.认识投影仪
(3)列举出计算机的主要硬件,并简述其功能。
(4)在图1-50中指出各个计算机硬件的相关名称。
第2章
课时内容
选配计算机硬件
授课时间
135分钟
课时
3
教学目标
认识计算机中的各种硬件设备。
熟悉相关硬件的各种参数。
熟悉相关硬件的选购技巧。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识和选购计算机主要硬件的方法。
掌握分辨产品真伪的方法。
掌握设计选购方案的方法。
教学内容
讨论问题:1、计算机可分为哪几类?
2、计算机的常用硬件有哪些?
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任务一认识常用计算机
一、任务目标
二、相关知识
(一)台式机
(二)笔记本电脑
(三)一体机
(四)平板电脑
(五)品牌机和兼容机
任务二熟悉计算机硬件
一、任务目标
二、相关知识
(一)主机
(二)外部设备
2、教学手段:(1)先对硬件设备的属性进行介绍,然后讲解硬件设备的选购方法进行介绍;(2)对重点设备以及设备的参数,进行配图讲解。
3、教学资料及要求:除教材中讲解的知识,可以对不同厂家的硬件进行对比,了解硬件参数。

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

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

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教育内容。

然而,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微课教学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1、目标明确:在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当具体、明确,能够量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2、内容简洁:微课的时间通常较短,因此内容应当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同时,应当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核心技能。

3、注重实践:计算机微课教学应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

因此,教学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实践环节,合理安排时间。

4、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因此,教学设计应当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策略。

三、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的步骤1、分析学情:在教学设计之初,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2、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情分析结果,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3、选取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选取适合的微课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当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包括导入、讲解、示范、练习和总结等环节。

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核心技能。

5、制作教学视频:根据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制作具有交互性和可视化的教学视频。

视频内容应当清晰明了,语言简洁易懂。

6、组织实践教学:在微课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实践教学应当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机技能。

7、评估学习成果:在微课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微课比赛(计算机辅助设计Ⅰ)教学设计

微课比赛(计算机辅助设计Ⅰ)教学设计
方案2:视频演示→图片展示
问题:Photoshop可以做什么?
互动展示——小范围传阅设计实物激发同学
学习兴趣,并能促使他们形成尽快参与实践
的意愿,进而树立马上开始动手的信心。
5.5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与方法
时间
(分钟)
控制核心授课内
容,令听课人员
轻松掌握实际应
用时的操作方法。
从一个传阅中的实物例子引入一个真实的操作案例。附图:
的《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这门课程的授课工作下面我对这门课程做一简要的
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艺术学院所有专业方向同学的一门基础课。它
的前续课程有《素描》、《色彩》、《构成》、《装饰》等,后续课程为《美
学概论》、《数字媒体艺术赏析》等。数字图像处理和图形绘制软件的熟练应
用是艺术设计专业同学必备的专业基础技能,是大家实现创意想法和完成设计
对比图片,提供课后互动渠道/sjinteraction
2
陈述
(语气平静而肯定,节奏稍缓,有强调
感,引起听者的重视)
0.5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与方法
时间
(分钟)
加热课堂,令听
课人员明确此次
学习目的。
教师首先提出开放性问题,引起大家思考以便深化印象,制造对教学目标进行
重申的机会。尽可能风趣的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教师注意呼应现场的回答,
快节奏的选择针对答案且有明显软件应用前后对比效果的图片进行展示,为了
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
《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课程
1、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Ⅰ》
2、教学对象:艺术设计专业12级学生(本科大二学生)
3、上课时间及安排:共6周(2012—2013学年第2学期5-10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3版)教学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第3版)教学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微课版)(第3版)》配套教学教案项目一课时内容认识计算机授课时间180分钟课时 4教学目标⏹认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认识计算机中的各种硬件设备和外部设备⏹认识计算机中的各种软件⏹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学重点⏹台式机、一体机电脑⏹主机、外部设备⏹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中的硬件组成、掌握计算机中的软件组成。

教学设计1、教学思路:(1)通过讲解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的特点等相关知识,让学员认识各种常用的计算机;(2)通过讲解主机和外部设备的相关知识,让学员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3)通过讲解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相关知识,让学员掌握计算机的软件组成;(4)最后安排实训、课后练习、技能提升。

2、教学手段:(1)通过讲解基础知识,讲解结束后进行疑难解答;(2)对于重点知识可通过列举经典案例来进行讲解。

3、教学资料及要求:将一台台式计算机拆开,让学员进行组装,使其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以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讨论问题:1、计算机有哪些种类?2、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任务一认识常用的计算机一、任务目标二、相关知识(一)台式机(二)笔记本电脑(三)一体机电脑(四)平板电脑任务二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一、任务目标二、相关知识(一)主机(二)外部设备任务三认识计算机的软件一、任务目标二、相关知识(一)系统软件(二)应用软件实训:认识计算机硬件组成及连接课后练习技能提升(一)了解国产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二)认识国产计算机硬件的主流品牌小结1、掌握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和平板电脑各类型计算机的特点。

2、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3、认识计算机的软件。

思考及作业想一想:(1)计算机上网需要哪些硬件设备?(2)计算机开机的基本流程是什么?练一练:(1)首先切断计算机电源,将电脑的机箱侧面板打开,然后了解CPU、显卡、内存、硬盘及电源等设备的安装位置,观察其中各种线路的连接规律,最后将侧面板重新安装回机箱上。

微课《数据的安全管理一》教学设计

微课《数据的安全管理一》教学设计

微课《数据的安全管理(一)》教学设计一、课程的基本描述微课程名称: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一)课程内容所属学科:工学课程所属专业:计算机类所属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教材选用:赖玲、李祥琴、胡秀主编《数据库原理与应用—SQL server2012》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年5月课程时长:15分钟主讲人:赖玲所在院校:荆楚理工学院所在院系:计算机工程学院二、教学背景本微课程“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一)”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中的重点应用内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属于计算机及相关类本科专业基础教学的核心课程。

(一)课程的背景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它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了解并掌握数据库知识已经成为各类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微课的主要内容分为几个部分:三个级别的认证过程、配置身份验证模式、创建SQL Server登录账户、服务器角色。

(二)本课程的特点由于本课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之后介绍的内容,可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因此本课程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推导、演绎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课程设计,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努力培养学生理解三个级别的认证过程,并掌握服务器级别的相关安全操作,具有利用相关操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程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理解数据库安全管理三个级别的认证过程。

(2)理解服务器角色的功能。

(3)掌握配置身份验证模式的操作。

(4)掌握创建SQL Server登录账户的操作。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三个级别的认证过程。

(2) 服务器级别的操作。

(二)教学难点三个级别的认证过程。

认识计算机微课动画教案

认识计算机微课动画教案

认识计算机微课动画教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计算机,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引入微课动画教学,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传授计算机知识。

本文将探讨认识计算机微课动画教案的设计和实施。

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在设计认识计算机微课动画教案时,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孩子们需要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比如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基本操作等。

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拓展目标,比如让孩子们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未来发展趋势等。

2. 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确定教学内容。

在微课动画中,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计算机的各个部分,比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比如如何打开计算机、如何使用鼠标等。

3. 教学方法。

在设计认识计算机微课动画教案时,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由于是微课动画,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配合动画的方式向孩子们传授知识。

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孩子们在动画中找出计算机的各个部分,或者在动画结束后进行小测验,以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二、教案实施。

1. 教学环境。

在实施认识计算机微课动画教案时,教学环境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教师可以选择在多媒体教室或者电脑实验室进行教学,以确保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观看和学习微课动画。

2.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孩子们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比如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基本操作等。

然后,通过播放微课动画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计算机的各个部分和基本操作。

在播放动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讲解和引导,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教学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者进行小测验的方式对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比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是否能够主动回答问题等。

微课教学设计15篇

微课教学设计15篇

微课教学设计15篇微课教学设计1微课名称:算法初步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算法初步设计思路系统的复习算法的基本知识结构,涵盖了算法初步的'全部内容算法与程序框图;算法语句;算法案例。

教学过程一、片头内容: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算法初步的基本理论二、正文讲解第一部分内容:算法与程序框图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能够设计出某些具体的、简单的数学问题的算法,并用程序框图描述.第二部分内容:算法语句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是相对应的,因此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要先设计好算法,画好程序框图,然后根据程序框图写出程序.第三部分内容:算法案例是算法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求最大公约数、秦九韶算法和进位制来说明算法、程序框图和编写程序的操作方法。

三、结尾我练我掌握,给出一道练习题,对本讲的内容进行简单应用,巩固提升,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自我教学反思一节微课复习一章的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是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加强,只是一个尝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思考。

微课教学设计2教学背景:在教学中,教学每一单元之前,就应该明确告诉学生这单元的总主体、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这一单元的要求。

本单元要。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学习作者展开想象和联想来表达情意的方法;通过阅读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艺术的`魅力。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艺术的魅力。

2、让学生知道本组课文学习内容和要求。

3、告诉学生通过阅读或者其他渠道,更多地去了解艺术的魅力。

教学方法:通过ppt的演示和MP3的播放让学生知道第八单元学习的内容、要求,了解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两个人物及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1、说明总题:艺术的魅力;2、课程内容总结:《伯牙绝弦》、《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3、明确目标:A、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B、学习作者展开想象和联想来表达情意的方法;C、通过阅读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艺术的魅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盒子模型-教学设计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盒子模型-教学设计0》
3
结尾
margin的属性设置,margin的取值。
1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盒子的外边距margin,根据实际网站分析margin的应用场景。
元素类型及其转换—微课教学设计
教师名称
杨平教学团队
课程所属
专业
电子信息类专业
序号
3-5
微课名称
元素类型及其转换
视频长度
10分钟
总学时
64
知识点
识点描述
HTML元素的种类及特点
预备知识
计算机根底
教学类型
理实一体实训室
适用对象
电子信息类专业,web前端开发者,网页制作爱好人员。
设计思路
不同类型元素的区别与转换
教学过程
内容
时间
课程导入
循序渐进,HTML中的相关概念。
1
正文讲解
HTML与DOM
1
标准文档流
1
块元素与行内元素区别
3
块元素与行内元素转换
3
结尾
display显示属性的设置。
教师名称
杨平教学团队
课程所属
专业
电子信息类专业
序号
3-2
微课名称
盒子边框
视频长度
分钟
总学时
64
知识点
识点描述
盒子边框
预备知识
计算机根底
教学类型
理实一体实训室
适用对象
电子信息类专业,web前端开发者,网页制作爱好人员。
设计思路
循序渐进,边框的粗细、颜色、线型
教学过程
内容
时间
课程导入
根据盒子模型,引入盒子的组成局部之边框。
盒子模型—微课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微型课教案

信息技术微型课教案

信息技术微型课教案篇一:20分钟计算机发展教案微型课教案教案20分钟微型课一、课程名称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位于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这是带领同学们进入计算机世界的第一课,包含的内容有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特点及其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着重让同学们了解计算机的产生、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归纳计算机的特点以及明确计算机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也为以后讲述计算机的其他相关知识做好了知识的铺垫。

学情分析:本课所教学的对象是达州市第一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同学们基本上都是来自达州市,接触计算机的机会非常的多,因此对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非常熟悉。

但是由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有限,使得他们对于计算机的历史、特点以及它具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却知之甚少。

另一方面,由于本课内容比较偏理论,需要通过故事来将略感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从而引起同学们对本课的好奇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本课所学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产生、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明确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它的特点。

2 、通过举例和描述,培养学生归纳计算机特点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介绍计算机产生的原因、计算机具体的发展历程。

难点:归纳而总结出来的计算机特点的这一过程。

五、教学环境普通教室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对现代计算机的阐述并在阐述过程中与学生们互动,进而与学生们达成共鸣。

然后通过“同学们知道最初的计算机是什么样的吗?”、“计算机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呢?”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引起同学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2、新课a、通过与同学们一起回忆他们使用过的计算工具,从而指出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和统计的数据越来越多,现有的计算工具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引出计算机产生的原因。

并介绍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的地点、时间以及它的名称。

《家用路由器设置》微课设计教案

《家用路由器设置》微课设计教案
“眉乐资”职教联盟第一届中等职业学校
“成都精沛杯”教师技能大赛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名称
家用路由器设置——组建小型局域网
教师姓名
石恒志
教师单位
峨眉山市职业技术学校
知识点来源
□专业:电子□年级:高二;□教材版本:高教版《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三版)
□所属章节:第二章,第四节
录制工具和方法
摄像机结合计算机PPT软件
设计思路
运用实操演示教学法结合PPT理论知识梳理为学生全方位的讲解家用路由器的安装设置,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让学生学有所用。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让学生切实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受局域网在生活中的切身运用,掌握小型家用局域网的组建,提升计算机网络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难点
1:重点:配置的连接和配置;
2:难点:术语的理解和无线路由的参数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
用三个问题导入课题
教学过程
1、简单讲解无线路由的接口
2、演示ADSL+无线路由的连接图及上网连接的原理(师生互动)
3、演示配置前的连接之一无线连接(无线网卡搜索无线的设置)
4、演示配置前的连接之二有线连接
(有线网卡连接无线路由器的lan口,查看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设置配置客户端的ip地址)
5、演示登录无线路由正式配置(讲解管理员的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
A、配置wan口(讲解拨号上网的pppoe,自动获取和静态ip填写)
B、演示配置lan口(无需配置,次ip为局域网内计算机的网关地址)
C、演示配置无线(开启无线及设置密码)
D、演示配置dhcp服务(为局域网内计算机提供ip,子网掩码,网关,dns地址)

(完整版)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

(完整版)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

(完整版)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1. 课程概述本微课旨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帮助学员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2. 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巧,包括文件管理、软件使用等;- 学会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 了解互联网和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功能- 计算机软件的种类和应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第二章:计算机操作技巧-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文件管理和文件夹的管理- 常见软件的使用技巧第三章:办公软件的使用- 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应用- 数据处理软件的功能和应用- 图表制作软件的功能和应用第四章:互联网和网络安全- 互联网的发展和基本原理- 常见网络应用和服务- 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和常见威胁第五章:计算机编程思维- 编程基础知识和概念- 基本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简单的编程实践4.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和演示,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 实践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练,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具体应用技巧。

- 互动讨论:设置问题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编程实践: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帮助学生培养计算机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评估- 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完成练和作业的情况。

-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 期末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型的计算机应用项目,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6. 参考资料- 《计算机基础教程》- 《计算机知识与技术基础》- 《计算机应用教程》。

教学设计 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计算机微课教学设计
小组合作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组系统组成,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学习和工作,非常重要。
学生思考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讲授新课
1、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分为: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学生听讲
观看课件
深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布置课堂作业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小组讨论!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有哪些?
小组讨论
加深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知识,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热情。热爱信息科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难点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
计算机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
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拥有了计算机,那么同学们对计算机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设计
执教者
付仕昊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
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1、计算机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2、计算机的五大硬件系统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互助、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教学设计
微课标题
数值转化
所属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
所属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适用对象
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
所属专业大类
所属专业类
授课教师
宋承继
所属学校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思想与
教学设计思路
冒泡排序的实现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和也是教学难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使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掌握其程序的代码实现,并从中领悟出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我在教学设计时重点思考的内容。教学设计上采用引导启发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授课,通过实例动画演示让学生轻松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通过代码单步执行、知识描述、数据变化同步动画演示让学生更好掌握冒泡排序的算法设计。
教学方法:设问法
教学资源:幻灯片
10-15秒
7、知识总结
冒泡排序的原理
冒泡排序的算法设计
冒泡排序的知识拓展
10-20秒
教学总结
与特色
利用各种碎片化资源讲解知识点,将抽象、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实例动画和代码单步执行、知识描述、数据变化同步动画演示,让教师达到易教易授的效果,让学生达到易学愿意学的效果。
八、归纳总结
冒泡排序法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用较多,学习过程中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冒泡排序的原理
2、冒泡排序的算法设计
3、冒泡排序的知识拓展
每两个相邻的数据进行比较,前一个数据大于后一个就进行交换,否则不交换,5个数据比较4轮排序成功。
10-20秒
5、解决问题
设计目的:通过算法设计步骤、算法改进及代码、描述、数据同步动画演示,让学生掌握代码的编写方法,提高程序设计水平。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引导启发法
教学资源:Flash动画
5-6分钟
6、思考题
图2卡通人排序动画图例
图3身高垂直排序动画图例
2、原理归纳
学生应该可以自己总结冒泡排序的原理,每两个相邻的数据进行比较,前一个数据大于后一个就进行交换,否则不交换,5个数据比较4轮排序成功。
四、冒泡排序的算法设计
掌握原理后,我们开始进行具体的算法设计,并通过VC++环境实现程序设计。
1、数据的输入
int a[5]={180,150,170,160,120};
2、数据的输出
for(i=0;i<=4;i++)
printf("%d ",a[i]);
3、每一轮比较程序设计
for(j=0;j<=3;j++)
if(a[j]>a[j+1])
{t=a[j];a[j]=a[j+1];a[j+1]=t;}
4、轮数控制的程序设计
for(i=0;i<=3;i++)
{
for(j=0;j<=3;j++)
六、重难点解决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难点知识,通过代码单步执行、知识描述、数据变化同步动画演示(图4所示),让学生更好掌握冒泡排序的算法设计。
图4代码、数据同步动画图例
七、思考题
演示的算法设计都是每轮比较都是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寻找最大值实现的,如何采用每一轮比较寻找最小值的方法实现冒泡排序的算法设计请学生课下多思考并且进行练习,提高程序设计水平。
if(a[j]>a[j+1])
{t=a[j];a[j]=a[j+1];a[j+1]=t;}
}
五、算法提高
引导学生去评价算法,每一躺比较中,所有数据都会进行比较,应该不是最好的算法。前一趟比较确定一个最大数据,如何控制下一趟不再比较该数
for(j=0;j<=3;j++)语句中的j<=3改为j<=3-i
教学详案
教学设计方案全过程一览图
一、问题引入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首先介绍一个生活小实例(图1所示),有这样五个卡通人,如何按照身高排序呢
图1 卡通人图例
达到学生自我思考问题效果,有的同学会想到将最高的卡通人放在最后面,将最矮的卡通人放在最前面,依此类推排序就会成功。
二、新课题目
强调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排序在实际应用中也很重要,介绍其中一种冒泡排序法。
能力目标:利用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的算法设计及算法优化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冒泡排序的原理
教学难点:冒泡排序的C程序实现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1、问题引入
设计目的:通过生活实例进行问题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教学资源:卡通图片
40-50秒
2、新课提纲
冒泡排序的动画演示
冒泡排序的原理
冒泡排序的算法设计
10-20秒
3、分析问题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实例动画演示,清楚的了解冒泡排序的具体实现过程。
设计目的:让学生通过真实数据的排序过程,更好的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例演示、归纳法
教学资源:Flash动画
4-5分钟
4、排序原理
1、冒泡排序的动画演示
2、冒泡排序的原理
3、冒泡排序的算法设计
三、冒泡排序的原理
1、通过两个动画演示,让学生清楚记忆排序过程中有何规律
演示卡通人每一轮排序的过程(图2所示),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思考排序的过程,其中垂直交换法(图3所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气泡上浮的感觉,同时将卡通人身高作为数据进行交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组元素交换的感觉,更有利于下面要介绍的算法设计。
教学背景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类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冒泡排序法是数据结构课程中重要知识点,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应用多、范围广,学习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也用C语言实现过若干应用程序,并较好的掌握函数、数组、if语句和for语句循环嵌套等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及冒泡排序的算法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