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十版的翻译
大学语文古文翻译
![大学语文古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de097e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2.png)
大学语文古文翻译召公谏厉王弥谤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
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
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
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
”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
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
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
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
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
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
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
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
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
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厉王不听。
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
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道理;民言不可壅(yong,一声),要虚心纳谏,善于听取百姓的意见,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强国。
《论语》十则译文1.孔子说:“学习又经常复习,不是很好的事么?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我们,不是很高兴的事么?别人不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就是个君子么?”2.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有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
’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大学语文》译文
![《大学语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c1eea3f524ccbff12184da.png)
《大学》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完美光明德性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想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体认自己内在的光明德性;体认自己内在的光明德性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了解万事万物完备周详的规律,做到内外合一、各尽其性。
通过推究了解万事万物完备周详的规律,才能体认自己内在的光明德性、内外合一;体认到自己内在的光明德性,才能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自己意念真诚才能端正自己的内心;端正自己的内心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才能使天下进入太平详和之中。
从天子开始,一直到平民百姓,都要把修养好自身的品德作为处世的根本。
一个人,如果他自己的品德修养这个根本之处败坏了,却想做到家齐、国治、天下平,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应该重视的根本反而被轻视鄙薄,却希望作为末节的结果能够敦厚久远,这样的事情是根本不会有的。
知道了修身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就是达到“认知”的最高境界。
《孟子》译文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
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
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
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
大学语文课文翻译
![大学语文课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5e3abc6ec3a87c24128c437.png)
第一部分:精读篇目一、庄子·养生主【译文】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
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
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
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
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
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
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象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
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
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二、谏太宗十思疏翻译: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
大学语文翻译
![大学语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662688ba0116c175f0e48ba.png)
《劝学》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煨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惯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诗》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老是想着安逸。
认真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
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巨大的幸福。
”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的薰陶感染更大的,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的。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编织作窝,系在嫩芦苇上,风一吹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
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
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
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
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
大学语文翻译重点
![大学语文翻译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f83619c49649b6648d74756.png)
大学语文翻译重点翻译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译: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3.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译: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4.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6.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译: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
7.盖亦反其本矣。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译: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
(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9.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译: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
”10.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译:就请他来面见孟尝君。
道歉说: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沉溺于国家大事之中,得罪了先生。
大学语文古文翻译
![大学语文古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dc55af40975f46527d3e16c.png)
《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苹。
我有高贵的宾客,相邀弹瑟又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吹笙鼓簧悦宾客,礼品成筐送上来。
众位宾客关爱我,为我指路多广阔。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青蒿。
我有高贵的宾客,品德高尚声名好。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教人忠厚不轻伙,君子循规要仿效。
我备美酒和佳肴,宾客宴饮乐陶陶。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芩草。
我有高贵的宾客,弹瑟奏琴勤相邀。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弹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欢欣乐尽兴。
我备美酒和佳肴,宴乐宾客心愉悦。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萃兮苹中?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罾何为兮木上?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何食兮庭中?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何为兮水裔?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大学语文第十版议论文部分
![大学语文第十版议论文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86295a3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7.png)
大学语文第十版议论文部分议论文部分议论文:基本知识点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论证方式:立论、驳论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对比、类比)4、驳论的着眼点: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考核要求1.归纳文章的分论点和中心论点。
2.认知文章所用论据的类别及其所证明的论点3.辨识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驳论着眼点。
4.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层递、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主要表达作用。
樊迟、仲弓问仁(一)孔子及《论语》的基本情况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礼”。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二)《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三)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爱人、克己复礼(四)重点字句:1、樊迟未达2、举直错诸枉3、富哉言乎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五)往年考题:(2005)下列作品中,属于儒家学派重要著作的有()A、《墨子》B、《论语》C、《庄子》D、《孟子》E、《老子》(六)练习:1、单选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A、《孟子》B、《论语》C、《孔子》D、《墨子》2、单选题:《论语》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A、艰涩深刻B、微言大义C、言辞犀利D、逻辑严密《老子》二章(一)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
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与庄子并称“老庄”。
其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
(二)《老子》,亦称《道德经》,道家学派的经典。
开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先河,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巨著。
(三)老子文章的特点:1、语言朴素流畅;2、多用排比韵语,音调协婉,便于诵记;3、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系统的思辨性。
(四)本文反映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大学语文译文
![大学语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3b3f5785acfa1c7ab00cc00.png)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治理魏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黄河北岸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内的地方。
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开始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凭借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
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
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
鸡狗和猪等家畜,不要错过繁殖的季节,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
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
认真地办好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魏国呢,(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
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
’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来归顺了。
大学语文翻译
![大学语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3071cbf960590c69ec37628.png)
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同“示”)民不恌(同“佻”),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同“遨”)。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dān,同“耽”)。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这是大宴群臣宾客的诗篇。
呦呦(音优):鹿鸣声。
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苹:皤蒿,俗名艾蒿。
一说萍。
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
承筐是将:古代用筐盛币帛送宾客,将:送,献。
示我周行:指我路途。
周行: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视:示也。
民:奴隶。
一说自由民。
恌(音挑):佻,偷。
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旨:甘美式:语助词。
燕:同“宴”。
敖:同“遨”,嬉游。
芩(音琴):蒿类植物。
湛(音耽):过度逸乐。
翻译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苹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
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
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
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
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②目眇眇兮愁予。
③袅袅兮秋风,④洞庭波兮木叶下。
⑤登白薠兮骋望,⑥与佳期兮夕张。
⑦鸟何萃兮苹中,⑧罾何为兮木上?⑨沅有芷兮澧有兰,⑩思公子兮未敢言。
⑾荒忽兮远望,⑿观流水兮潺湲。
⒀麋何食兮庭中,⒁蛟何为兮水裔?⒂朝驰余马兮江皋,⒃夕济兮西澨。
⒄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⒅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19)荪壁兮紫坛,(20)播芳椒兮成堂。
(21)桂栋兮兰橑,(22)辛夷楣兮药房。
(23)罔薜荔兮为帷,(24)擗蕙櫋兮既张。
(25)白玉兮为镇,(26)疏石兰兮为芳。
(27)芷葺兮荷屋,(28)缭之兮杜衡。
大学语文语文背诵和翻译
![大学语文语文背诵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f79f157ec3a87c24128c442.png)
翻译: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一个人本身的行为端正,即使他不下令,别人也会奉行,一个人本身行为就不端正,即使他下达命令,别人也不会遵从。
或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因此,太山不拒绝细小的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大海不放弃细小的流水,所以能成就它们的深邃;当帝王的不驱赶老百姓,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3.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因此,要查考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先从六方面去观察:第一是看作品采用什么体裁,第二是看作品的遣词造句,第三是看作品对前人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第四是看作品中不同的表现方式,第五是看作品用典的意义,第六是看作品的音律。
4.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作家先在内心有所活动然后才表现在作品中;读者却是先看作品,然后才深入作家内心。
或写作文章的人因感情触动而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背诵:1.子曰: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语言,下士杀人用石盘。
2.“正气歌”全文不带序;3.“采薇”4.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5.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大学语文相关译文
![大学语文相关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eb4c79a26925c52cc5bf5c.png)
报任安书(这一段是重点)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
(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
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
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樊迟仲弓问仁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樊迟没有想通这番话。
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了一个皋陶来任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
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了一个伊尹来举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尉执事: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
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
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
![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6b211162b160b4e777fcf4c.png)
樊迟仲弓问仁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樊迟没有想通这番话。
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了一个皋陶来任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
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了一个伊尹来举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
”樊迟问怎样行仁。
孔子说:“在家能恭敬规矩,办事能认真谨慎,对人能忠实诚恳。
虽然到了夷狄,这三种德行也是不可放弃的。
”齐桓晋文之事①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②(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
”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
大学语文古诗词翻译
![大学语文古诗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c59e6bcfd0a79563c1e72a4.png)
1.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 道路艰难又曲折。
顺流而下(或跳入河中逆流而上)去寻找她,她仿佛在水中的小沙滩。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身已死亡啊精神不灭,您的魂魄啊是鬼中的英雄!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盲人遇到危险(或站不住了)不去扶持,他摔倒了不去搀扶,哪里还用得着那个扶助盲人的呢?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邻国的老百姓没有更少,我的老百姓也没有更多,这是为什么呢?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或穷人吃猪狗食),而不知道加以约束;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6.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大叔修葺城池,聚集民众,修好铠甲兵器,准备好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的都城。
7.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姜氏)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
8.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挖地挖到有泉水的地方,在隧道里相见,难道谁会说你违背誓言呢?9.“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
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鸟,不能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难以施行诛罚;德行不高的人,不能够役使百姓;政治教化不曾修明,不可以烦劳大臣。
10.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当今如果想吞并天下,凌驾大国之上,威震敌国,控制海内,统治黎民,臣服诸侯,就非用武力不可!1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往远处看那就是你的家,松柏丛中荒坟一个挨着一个。
1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生)就象早晨的露水,逝去的日子苦于太多(或逝去的日子遗憾太多)。
1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自己为什么能够这样?心远离世俗官场,所住之地自然就僻静了。
14.民以殷胜,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人民因此富裕,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于为国效力,各诸侯国都顺从听命。
参考译文大学语文
![参考译文大学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e3bf74f242336c1eb95ed6.png)
第一课《殽之战》4、赏析:冬:指鲁僖公三十二年冬天。
晋文公卒于鲁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十日。
因为是鲁国的史官撰写此书,所以时间以鲁国的国君时序为准。
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
经文以己卯(十二月九日)卒。
庚辰是指十二月十日。
殡,停柩待葬。
古代风俗,人死后先停柩,然后择日下葬。
《红楼梦》。
曲沃:晋的旧都,也是晋文宗庙所在地。
在周代天子的棺柩要‚朝于祖考之庙‛,因此,晋文公的棺柩要在那里暂时停放,以便‚朝庙‛。
出绛,柩有声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
击之,必大捷焉。
‛柩:《曲礼下》:在床曰尸,在棺曰柩。
命:命令,这里有暗示的意思。
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祭祀和军事,这里指军事,战争。
过轶:越过,秦国的军队要越境而过。
晋在秦郑之间,所以秦国攻打郑国要经过晋国的国境,杜预注:卜偃闻秦密谋,故因柩声以正众心。
但左传迷信而附会其说。
晋国的卜筮官因探听到秦的密谋,但卜偃因自己人微言轻,故以君命告知大夫以引起警惕。
由此也见春秋时期间谍已经十分发达。
‚柩有声如牛‛显示了《左传》叙事中的神秘化因素,反映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晋杜预注‚声自柩出,故曰君命。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都就可唾手而得。
”穆公访诸蹇叔: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
诸,之于。
访,征求意见。
《史记〃秦本纪》‚百里奚让曰:‘臣不及友蹇叔。
’于是穆公使人厚币迎蹇叔,以为上大夫。
‛又李斯《谏逐客书》:‚迎蹇叔于宋。
‛正义引《括地志》:‚蹇叔,歧州人,时游宋,故迎之于宋。
‛《史记秦本纪》因云:‚穆公问蹇叔、百里奚。
‛公羊、谷梁俱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
‛考《孟子万章上》‚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
‛晋灭虞在僖五年,距此二十七年,则百里奚年近百岁,或早死矣,故《左传》无之。
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
![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6b211162b160b4e777fcf4c.png)
樊迟仲弓问仁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樊迟没有想通这番话。
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提拔那些正直的人并使他们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这话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是含义多么深刻的话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了一个皋陶来任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
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了一个伊尹来举用,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
”樊迟问怎样行仁。
孔子说:“在家能恭敬规矩,办事能认真谨慎,对人能忠实诚恳。
虽然到了夷狄,这三种德行也是不可放弃的。
”齐桓晋文之事①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
我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②(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
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
”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
大学语文语文 翻译
![大学语文语文 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7e21fd376a20029bd642d61.png)
齐国有个名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托人请求孟尝君,说他愿意在孟尝君家里当个食客。
孟尝君问:“客人有什么爱好?”回答说:“他没有什么爱好。
”又问:“客人有什么才能?”回答说:“他没有什么才能。
”孟尝君笑着接受了他,说:“好吧。
”孟尝君身边的办事人员因为孟尝君看不起他,便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
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回去吧!吃饭没有鱼。
”办事人员把这情况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按照门下的食客那样对待。
”过了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回去吧!出门没有车。
”办事人都笑话他,并把这情况告诉孟尝君。
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按照门下坐车的客人一样对待。
”于是冯谖乘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说道:“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看待了。
”这以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回去吧!(在这里)没有办法养家!”办事人员都厌恶他,认为他一味贪求不知满足。
孟尝君问道:“冯先生有父母吗?”答道“有个老母亲。
”孟尝君派人给她吃的用的,不让她缺少什么。
于是冯谖再也不唱歌了。
后来孟尝君出了一个通告,询问家里的食客们:“谁熟悉会计工作,能替我到薛邑去收债么?”冯谖(在通告上)签名,写道:“我能。
”孟尝君看了感到奇怪,说:“这(签名的)是谁呀?”左右办事人说:“就是唱那‘长剑啊,回去吧’的人。
”孟尝君笑着说:“客人果真有才能啊,我对不起他,以前不曾接见他。
”便特意把冯谖请来接见他,向他道歉说:“我被一些琐事搞得很疲劳,被忧患缠得心烦意乱,生性又懦弱愚笨,陷在国事家事之中,(不得脱身与先生见面),得罪了先生。
先生不以(我对您的简慢)为羞辱,还有意替我到薛邑去收债么?”冯谖说:“愿意(替您)做这件事。
”于是准备车马,收拾行李,载着借契出发。
告辞的时候,冯谖问:“债款收齐了,用它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里缺少的东西(就买些回来)。
”冯谖赶着车到了薛邑,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老百姓都来核对借契。
2、大学语文古文全篇翻译(第十版)
![2、大学语文古文全篇翻译(第十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c8cc08e45c3b3567ec8bec.png)
大学语文古文全篇翻译(第十版)《樊迟、仲弓问任》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樊迟还不明白。
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老子》二章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自然的规律不就像张弓一样吗?弦位高了就压低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些,弦位过满就减损些,弦位不足就补充些。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而是损减不足来供奉有余。
谁能自己有余而用来奉献给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晏子对齐侯问》译文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据也驾著车赶来了。
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啊!”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谐呢?”景公说:“和谐与相同有差别吗?”晏子回答说:“有差别。
大学语文(第10版)
![大学语文(第10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dc404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0.png)
大学语文(第10版)出版前言修订前言(徐中玉)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樊迟、仲弓问仁(《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原君(清·黄宗羲)室语(清·唐甄)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清·郑燮)怀大爱心,做小事情(何光沪)第二单元·和而不同《老子》二章(《老子》)晏子对齐侯问(《左传》)史伯对桓公问(《国语》)大同(《礼记》)息争(清·刘大櫆)容忍与自由(胡适)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莫言) 第三单元·以史为鉴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谏逐客书(秦·李斯)过秦论(上)(西汉·贾谊)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卖书记(李国文)都江堰(余秋雨)学文例话(一)说理第四单元·胸怀天下哀郢(战国楚·屈原)古风(其十九)(唐·李白)秋兴八首(其一、其四)(唐·杜甫)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宋·辛弃疾) 北方(艾青)我有一个梦想([美国]马丁·路德·金) 第五单元·故园情深哀江南赋序(北周·庾信)乡土情结(柯灵)二月兰(季羡林)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梦回故园(从维熙)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第六单元·礼赞爱情蒹葭(《诗经》)长恨歌(唐·白居易)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沈园二首(宋·陆游)婴宁(清·蒲松龄)永远的蝴蝶(陈启佑)学文例话(二)抒情第七单元·洞明世事涉务(北齐·颜之推)枕中记(唐·沈既济)[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元·睢景臣) 论睁了眼看(鲁迅)断魂枪(老舍)吃饭(钱钟书)第八单元·亲和自然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宗元)徐霞客传(清·钱谦益)囚绿记(陆蠡)黄山记(徐迟)心灵的镜子([日本]东山魁夷)像山那样思考([美国]奥尔多·利奥波德) 第九单元·关爱生命小狗包弟(巴金)菉竹山房(吴组缃)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一滴水可以活多久(迟子建)苦恼([俄国]安东·契诃夫)最后的常春藤叶([美国]欧·亨利)学文例话(三)叙事第十单元·浩然正气苏武传(节选)(西汉·班固)张中丞传后叙(唐·韩愈)段太尉逸事状(唐·柳宗元)正气歌并序(宋·文天祥)梅花岭记(清·全祖望)读顾准(杜书瀛)第十一单元·冰雪肝胆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书鲁亮侪事(清·袁枚)纪念傅雷(施蛰存)钓鱼的医生(汪曾祺)拣麦穗(张洁)牡丹的拒绝(张抗抗)第十二单元·诗意人生饮酒(其五)(晋·陶渊明)赤壁赋(宋·苏轼)闲情记趣(清·沈复)“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启功二三事(黄苗子) 我的自白(钱谷融) 学文例话(四)写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近臣胡龁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您问:‘牵牛上哪儿去?’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
’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
’那人问:‘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
’不知有没有这回事?”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
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
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
”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
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
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
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
’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
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
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
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
’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齐宣王说:“不,不会。
”(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
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齐宣王问:“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说来,有什么不同呢?”孟子说:“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不能做。
’这的确是不能做。
叫一个人为长辈按摩,他对人说:‘我不能做。
’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属于为长辈按摩一类的事情。
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
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
《诗》里面说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这不过是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
所以,能够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
古代那些圣明的国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
现在大王您的恩泽能够泽被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这又是为什么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
凡是物体,没有不是这样的,心的长短轻重尤其需要衡量。
请大王您掂量掂量吧!“难道大王您要兴师动众,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命的危险,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齐宣王说:“不,我对这个有什么快活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借此得到我很想得到的东西。
”孟子问道:“大王您很想得到的东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齐宣王笑而不答。
孟子问:“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吗?轻暖的衣着不够穿吗?还是因为文采美色不够看吗?琴瑟歌唱不够听吗?侍奉左右的宠臣不够用吗?大王您下面的臣子都能充分供给,您难道为的是这些么?”齐宣王说:“不,我不是为这些。
”孟子说:“那么,您很想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了,您是想扩张领土,使秦、楚等大国北面朝见您,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带,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
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齐宣王问道:“事情有这样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哩。
爬到树上去捉鱼,尽管捉不到鱼,却不会有什么后患;凭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很想得到的东西,要是尽心竭力地去做,必然会留下灾祸在后头。
”齐宣王说:“您可以把道理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反问道:“假如邹国人跟楚国人开战,大王您认为谁会得胜呢?”齐宣王回答道:“当然楚国胜。
”孟子说:“这样说来,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
现在天下拥有千里见方土地的国家一共只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凑起来也不过只占九分之一。
拿九分之一的地方去征服九分之八的地方,这跟邹国和楚国对抗又有什么两样呢?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呢?现在大王您如果发布命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朝中做官,耕田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田野里种地,经商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街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国土上来游历,天下那些痛恨自己的国君的人,都愿向大王您诉说。
要是真能做到这样,又有谁能跟您对抗呢?”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
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
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原君有人类的开始,人都是自私的,人都是自利的.天下有公共的利益,却没有人去兴办它;天下有公共的祸害,却没有人去除掉它.有仁人志士出来,他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利益,而要让天下人蒙受利益;他不以自己的祸害为祸害,而要让天下人免除祸害.这个人的辛勤劳苦,必定是天下人的千倍万倍.要付出千倍万倍的劳苦辛勤,而自己又不享受利益,这必定不是天下人的常情所愿意去做的啊!所以古代的君主,思考之后而不愿意当君主的,像许由,务光等人就是;当了君主而又离去的,像唐尧,虞舜等人就是;起初不想当君主,而最后却不能离去的,像大禹就是.难道古人和现代人有什麼不一样的吗好逸恶劳,这实在也是所有人的常情啊! 后代作君主的人却不是这样了!他们认为天下利害的大权都出於自己一人;我把全天下的利益都归於自己,把全天下的灾害都归给他人,也没有什麼不可以的.让全天下人都不敢自私,都不敢自利;把我自己的大自私,当作是全天下的大公利,刚开始还觉得惭愧,时间一久,也就心安了.把全天下看作是最大的产业,把它传给子孙,无穷无尽地享受.汉高祖所说:「我产业的成就,比起二哥,那个多呢」他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觉已经洋溢在所说的话里头了. 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古代是将天下看作主人,而将君主看作宾客,大凡君主一辈子所在经营的,都是为了全天下人.现在把君主看作主人,把天下看作宾客,大凡全天下之所以没有一块地能够得到安宁的,都是因为君主的缘故啊!所以在他还没有得到天下的时候,让天下人肝脑涂地惨死,让天下人的子女分散各处,用来换取我一个人的产业,却不会觉得悲惨哪!还说:「我本来就是在为后代子孙创立产业啊!」当他已经获得天下了,就敲诈剥夺天下人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子女,用来供奉我一人的荒淫享乐,还把这看做是理所当然.说:「这些都是我产业的花红,利息啊!」这麼说来,是全天下的大灾害,就是君主而已了.假如像从前没有君主的话,人们都各自能够得到自己的东西,各自能够得到自己的利益.唉!难道本来设立君主的道理就是这样吗! 古代的天下人,爱戴他们的君主,把他比喻成父亲,把他拟喻成老天,实在不算过分哪!现在的天下人,怨恨,憎恶他们的君主,把他看得像仇敌一样,把他叫做「独夫」,本来这就是应该的.可是小儒们却识见肤浅,认为君臣之间的道理是存在天地之间的,是无法脱逃的,甚到了像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仍然还说商汤,周武王不该杀他们的,还乱编造流传伯夷,叔齐无法考证的事情;他们看待万万千千百姓血肉崩溃的惨死,几乎就和老鼠的腐死没什麼两样啊!难道天地这麼的大,在万万千千的老百姓之中,单单私爱君主的一人一姓吗所以周武王,是个大圣人;所以孟子的言论,是大圣人的言论.后代君主,想要拿像父亲,像老天一般的空名,禁止别人窥伺君位,都认为孟子的言论对他不利,甚至直接废除孟子配祀孔庙,这难道不是来源於那些识见肤浅的小儒们吗虽然这个样子,如果后代做君主的人,果真能够保住这个产业,无穷无尽地传下去,也不怪他将天下看成是私有的了.可是,既然他把天下看成是产业,那别人想要获得这个产业,谁不跟我一样呢於是拚命用绳子给它绑紧,努力用钮锁给它牢固,然而一个人的智慧力量是注定不能胜过全天下想要得到的人;以致於远的好几代,近的就在自己身上,他们血肉崩溃的惨死,就应在子孙身上了!从前有君主希望「以后世世代代都不要再投生到帝王家了!」而明毅宗对女儿(长平公主)也说:「你为什麼要生在我家呢!」这话说得真悲痛啊!回想他们(祖先)在创业打天下,那想要获得天下的雄心,(相较之下),能不沮丧,能不瘫软吗! 所以明白做君主的职分后,那麼唐尧,虞舜的时代,人人都能推让君位;许由,务光就不是多麼地超俗绝尘了.相反地,不明白做君主的职份的话,那麼连在市井里面,也人人都想当君主啊!这就是为什麼许由,务光在后代绝迹而听不到了.虽然君主的职份难以分明,但是用短暂时间的荒淫享乐,不值得去换取无穷无尽的悲哀,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啊!有人类的开始,人都是自私的,人都是自利的.天下有公共的利益,却没有人去兴办它;天下有公共的祸害,却没有人去除掉它.有仁人志士出来,他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利益,而要让天下人蒙受利益;他不以自己的祸害为祸害,而要让天下人免除祸害.这个人的辛勤劳苦,必定是天下人的千倍万倍.要付出千倍万倍的劳苦辛勤,而自己又不享受利益,这必定不是天下人的常情所愿意去做的啊!所以古代的君主,思考之后而不愿意当君主的,像许由,务光等人就是;当了君主而又离去的,像唐尧,虞舜等人就是;起初不想当君主,而最后却不能离去的,像大禹就是.难道古人和现代人有什麼不一样的吗好逸恶劳,这实在也是所有人的常情啊! 后代作君主的人却不是这样了!他们认为天下利害的大权都出於自己一人;我把全天下的利益都归於自己,把全天下的灾害都归给他人,也没有什麼不可以的.让全天下人都不敢自私,都不敢自利;把我自己的大自私,当作是全天下的大公利,刚开始还觉得惭愧,时间一久,也就心安了.把全天下看作是最大的产业,把它传给子孙,无穷无尽地享受.汉高祖所说:「我产业的成就,比起二哥,那个多呢」他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觉已经洋溢在所说的话里头了. 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古代是将天下看作主人,而将君主看作宾客,大凡君主一辈子所在经营的,都是为了全天下人.现在把君主看作主人,把天下看作宾客,大凡全天下之所以没有一块地能够得到安宁的,都是因为君主的缘故啊!所以在他还没有得到天下的时候,让天下人肝脑涂地惨死,让天下人的子女分散各处,用来换取我一个人的产业,却不会觉得悲惨哪!还说:「我本来就是在为后代子孙创立产业啊!」当他已经获得天下了,就敲诈剥夺天下人的骨髓,离散天下人的子女,用来供奉我一人的荒淫享乐,还把这看做是理所当然.说:「这些都是我产业的花红,利息啊!」这麼说来,是全天下的大灾害,就是君主而已了.假如像从前没有君主的话,人们都各自能够得到自己的东西,各自能够得到自己的利益.唉!难道本来设立君主的道理就是这样吗! 古代的天下人,爱戴他们的君主,把他比喻成父亲,把他拟喻成老天,实在不算过分哪!现在的天下人,怨恨,憎恶他们的君主,把他看得像仇敌一样,把他叫做「独夫」,本来这就是应该的.可是小儒们却识见肤浅,认为君臣之间的道理是存在天地之间的,是无法脱逃的,甚到了像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仍然还说商汤,周武王不该杀他们的,还乱编造流传伯夷,叔齐无法考证的事情;他们看待万万千千百姓血肉崩溃的惨死,几乎就和老鼠的腐死没什麼两样啊!难道天地这麼的大,在万万千千的老百姓之中,单单私爱君主的一人一姓吗所以周武王,是个大圣人;所以孟子的言论,是大圣人的言论.后代君主,想要拿像父亲,像老天一般的空名,禁止别人窥伺君位,都认为孟子的言论对他不利,甚至直接废除孟子配祀孔庙,这难道不是来源於那些识见肤浅的小儒们吗虽然这个样子,如果后代做君主的人,果真能够保住这个产业,无穷无尽地传下去,也不怪他将天下看成是私有的了.可是,既然他把天下看成是产业,那别人想要获得这个产业,谁不跟我一样呢於是拚命用绳子给它绑紧,努力用钮锁给它牢固,然而一个人的智慧力量是注定不能胜过全天下想要得到的人;以致於远的好几代,近的就在自己身上,他们血肉崩溃的惨死,就应在子孙身上了!从前有君主希望「以后世世代代都不要再投生到帝王家了!」而明毅宗对女儿(长平公主)也说:「你为什麼要生在我家呢!」这话说得真悲痛啊!回想他们(祖先)在创业打天下,那想要获得天下的雄心,(相较之下),能不沮丧,能不瘫软吗! 所以明白做君主的职分后,那麼唐尧,虞舜的时代,人人都能推让君位;许由,务光就不是多麼地超俗绝尘了.相反地,不明白做君主的职份的话,那麼连在市井里面,也人人都想当君主啊!这就是为什麼许由,务光在后代绝迹而听不到了.虽然君主的职份难以分明,但是用短暂时间的荒淫享乐,不值得去换取无穷无尽的悲哀,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啊!室语唐子说:“大清占有天下,是仁德的。